澳角炮台
澳角炮台,位于广东省惠来县澳角村西北滨海的埔仔山上,东至溪东炮台5里,西至神泉港炮台5里。
清康熙五十六年,清两广总督杨琳奏准新建此炮台,以贝灰沙夯筑方形城墙,城墙上有城堞、炮眼及人行通道。墙高5.8米、厚2米,人行道1.3米,总面积312平方米。配置前膛火炮6门(2000斤、1000斤、565斤各1门,500斤2门),建营房7间,设守台官员1名,守兵45名,隶属海门营管辖。澳角炮台主要起缉私防盗的作用。
光绪末年,广东绿营兵裁撤,炮台废,但此地的军事重要性并未降低。
1938年正月,日寇军舰炮轰澳角炮台,将炮台南墙炸开一大一小两个洞。
1942年2月16日,日军一部200余人在澳角滩头登陆,并由此北上进犯惠来县神泉镇,在安澜桥遭到国军阻击后撤走,日寇沿途焚毁当地民房百余间。
2013年10月初实地行走,澳角炮台墙体保存还算完整,古炮与营房遗址皆无。城墙上的垛口是新建的,台门是新改的, 把日寇炸出的那个大洞扩建成拱形台门实际上不可取,反而是销毁了日本鬼子侵华的罪证,还有给炮台城墙底部贴瓷砖也有些不伦不类。现在的澳角炮台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清代海防军事遗址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