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837阅读
  • 56回复

[游记]香港天水圍遊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2-02-01
香港果然是城市森林,连大老远的郊区也是高楼林立。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04-08
天水围和港九市区以及其他新市镇完全不同的一点是虽然人口密度很高,但是缺少一种香港独有的“熙熙攘攘”的热闹感觉,缺乏街道的活力,再加上单调、整齐、高密度的屋邨大厦,总是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尤其是天水围北区更是将高密度做到了极致,着实恐怖。
Email:dwighe@yahoo.com.cn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04-08
當年天水圍北在建時,老董突然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而且還雷厲風行,要儘快實現。據說政府中人大感愕然,不知怎樣能夠無中生有地變出新的建屋量,只好把快要動工的天水圍北的公屋一律加高十層,而且樓宇之間要再擠一點好塞進更多的樓房。那種「人治」式的規劃結果就是天水圍北全是極高層的公屋。又由於一下子在同一區建成了大量公屋,造成了「市區最窮的人一律掃往天水圍北」的社會現象,令到天水圍北由一建成就是貧民窟,形成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社區問題。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4-04-08
天水圍和元朗屬於同一區,但元朗是歷史非常悠久的鄉鎮,而天水圍則是近年才建成的市鎮,兩個地方很接近,風情卻完全不一樣。元朗人有自己的認同,鄉土觀念很重,與天水圍那種「無根」的感覺截然不同。

元朗再往內陸一點,是八鄉、石崗。八鄉錦田又是一大片原居民村。石崗則是香港尼泊爾人的「家鄉」。
bon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4-04-08
貌似香港贫困人口以及犯罪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看起来却是如此平和安逸。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4-04-09
回 香港來的沛 的帖子
香港來的沛:天水圍和元朗屬於同一區,但元朗是歷史非常悠久的鄉鎮,而天水圍則是近年才建成的市鎮,兩個地方很接近,風情卻完全不一樣。元朗人有自己的認同,鄉土觀念很重,與天水圍那種「無根」的感覺截然不同。
元朗再往內陸一點,是八鄉、石崗。八鄉錦田又是一大片原居民村。石崗則是香港 .. (2014-04-08 08:51) 

是的,元朗虽也不富裕,但起码有根,有浓浓的市井情调和文化认同感,天水围怎么看也不像居民区,更像是集中营。。。天水围和元朗的差别有一点点类似于深圳和香港的差别
Email:dwighe@yahoo.com.cn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4-04-09
深圳躺着也中枪,居然还和集中营类似。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4-04-09
看到这种屋邨,我不禁想起周星驰的《回魂夜》。

七孔流血係七孔流血,死係死,千期呣混淆。
bon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4-04-09
回 tigerwu 的帖子
tigerwu:深圳躺着也中枪,居然还和集中营类似。 (2014-04-09 11:09) 

隔着个深圳湾,天水围对面的深圳后海以及红树湾片区却是深圳的豪宅区,
有些楼盘都10w一平了。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4-04-09
回 tigerwu 的帖子
tigerwu:深圳躺着也中枪,居然还和集中营类似。 (2014-04-09 11:09) 

我是说深圳没有根的感觉和天水围相似啦~
Email:dwighe@yahoo.com.cn
bon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4-04-13
其实很多人在深圳扎下根了,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根会越扎越深。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4-04-13
现在从深圳湾过的第一站就是天水围,感觉如果香港规划好一些,可以在天水围建一些大型的商场,给深圳人购物,类似上水。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4-04-13
有一次去香港游玩,在元朗下地铁,一般我们很少走出地铁周围的商场,一时兴起,就去地铁周围的住宅区看了一下,发现和深圳关外差不多,然后坐轻轨去天水围,发现很多人坐轻铁是不打卡的。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4-04-13
回 香港來的沛 的帖子
香港來的沛:當年天水圍北在建時,老董突然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而且還雷厲風行,要儘快實現。據說政府中人大感愕然,不知怎樣能夠無中生有地變出新的建屋量,只好把快要動工的天水圍北的公屋一律加高十層,而且樓宇之間要再擠一點好塞進更多的樓房。那種「人治」式的規劃結果就是天水圍北 .. (2014-04-08 08:45) 

与目前上海郊区正在大力兴建的大型居住社区很相似。白天是空城,晚上是睡城,绝大多数人口非本乡本土人。
bon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4-04-14
回 紫天可汗 的帖子
紫天可汗:有一次去香港游玩,在元朗下地铁,一般我们很少走出地铁周围的商场,一时兴起,就去地铁周围的住宅区看了一下,发现和深圳关外差不多,然后坐轻轨去天水围,发现很多人坐轻铁是不打卡的。 (2014-04-13 20:26) 

元朗更有味道一点,有时候我都会去元朗吃下东西。
但天水围就真的没什么吸引人的。
tli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4-04-14
谢谢港沛优美的文笔。
港沛说自己不是广东籍,那么祖籍是哪里的?八卦一下。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4-04-14
我祖籍是浙江的啊,爺爺1937或1938年來香港的。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4-04-14
幾年前大約在上海世博期間,我曾經在這裏寫過一篇「香港、上海 《新雙城記》」,這文章後來沈底被刪掉了。幸好我自己另外留有稿本。現在再貼上來。裏面我談到自己的家族歷史。

不過,要說明的是,這幾年再更仔細地向長輩們打聽,發現這篇文章裏有一些細節是不太正確的。例如我爺爺來香港的年份,有些長輩說是1937,有些說是1938,也許還要再考証一下。

--------------------------------
香港、上海 《新雙城記》

不知從前有沒有介紹過這個特輯:香港無線電視新聞部製作的新聞專題《新雙城記》,講上海和香港兩個城市的歷史糾葛,和未來的比較。

我很喜歡這特輯,和家人看過幾回。同樣是因為以前只在Youtube找到,不能拿到這裏分享。現在從土豆也找到了,就轉貼出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1-pKo_C-mg/
《新雙城記》一:「對碰」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xeEwOSYXDo/
《新雙城記》二:「今昔」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30G0s62XB4/
《新雙城記》三:「尋索」

這一系列特輯,是在上海世博會前播出的。

觀看這新聞特輯,我感覺好像在回憶自己的家族史:我爺爺年紀很小時就由溫州小城跑了去上海大都會,學會了煎牛扒、焗面包和做西餅,就到郵輪上做西廚。他在上 海成長,感覺自己是上海人。1938年,他看著上海淪陷,郵輪公司遷港,他也跟著郵輪來到香港。那之前他從來未想過要來南方的這小島。1941年,他再看 著香港淪陷,被日本人強迫「歸鄉」,一路步行回浙江老家,在戰爭期間留了在家鄉,娶了老婆生了孩子。

和平後,船公司找人請他回香港,說先在香港恢復一下,很快就會回上海了。這樣他就又去了香港。他本來以為等頂多六個月,船修好了,從香港啟航了,他就可以跟 著回到他視為「家」的上海。但內地時局風雲變色,郵輪公司遲遲沒有啟航,一直等到1952年,內地正式對港實施邊境封鎖。那一等就是一輩子,再也沒能回 去。

他視自己是溫州人,也視自己是上海人。他在家跟奶奶和我爸講溫州話,在外與朋友和同事講上海話,在香港待久了也學會了廣府話。但他至離世的一天,還是沒有把香港視作家,他只是偶然路過的過客,他總要回去的,要麼溫州,要麼上海。由於這簡單的想法,爺爺1971年過世後並沒有立即下葬, 而是停柩在東華義莊。一直等到1984年,改革開放的政策全面落實了,才移靈回鄉,安葬於溫州某小島對岸的一處山嶺上,遙望著他出生的小村落。

我沒有見過我爺爺,他的事蹟都是長輩們後來告訴我的。在香港我還曾有好多長輩,都是1949-50年代初隨著那一波上海人遷港的浪潮裏搬到香港的。雖然他們 很多的祖籍都能追溯到寧波、紹興、溫州、台州,但他們都和我爺爺一樣,都是在上海長大的,「上海人」是他們共同的身份。每年家族聚會,他們總喜歡話當年, 說著那跑馬場的熱鬧、霞飛路的繁華、外白渡橋往匯豐銀行路上的風光等等。接著,話題一轉,他們會抱怨香港的總總不是:房子太小了、道路太窄了、人們太沒品味了、空氣太潮濕了、廣東人太不講究衛生了。此時,一條粵式清蒸大石斑上桌,由最年長的長輩勸菜,用上海話說「來來來,這條魚蒸得剛剛好,大家快嚐一 下。。。」似乎唯一他們稍感滿意的只有南粵的味道。

那每年過春節時長輩聚首一堂的熱鬧場面,隨著時間推移,去世的去世,移民的移民,已不 復存在了。但我很記得他們半開玩笑的跟我說「阿沛呀,你長大娶老婆千萬不要娶廣東妹,廣東妹不懂打掃家居,肯定要跟你媽媽鬧翻臉的呀。。。」我很記得他們 對舊上海的依戀,和對香港這個給他們保護、給他們安逸和富足生活的小島的不屑。到了自己長大後,有幾次在家裏翻到老舊發黃的家庭相冊,再談到長輩們的經 歷,我才慢慢意識到,在他們的依戀和不屑的深處,大抵還有一種痛苦:顛沛流離的痛苦、與母體割斷的痛苦。等到後來我也有了離開香港在外邊長住的經驗,我更 加明白了那種痛苦的感覺,也開始對長輩們的經歷多了一份同情。

我的家庭是香港很多自視為「上海人」的家庭中的一員。當年由江浙上海遷港的 人太多了,他們在香港統統被主流廣府人稱為「上海人」。這個香港的「上海人」群體,不論是否正宗的,都總在這裏或那裏與昔日的大上海有一絲瓜葛,都以上海為他們集體的精神故鄉。隨著這龐大的「上海人」社群漸漸融入了香港主流社會,那種對舊上海的懷緬,也成為了香港集體記憶的一部份,就好像電影《花樣年華》 的風情一樣,是上海的,也十分香港。

作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第三代,我們這一輩的「上海人」幾乎都不懂上海話,改以廣府話為思考和交流的第 一語言,也視香港為自己唯一的家園。我們既繼承了家族的遺傳,也接受來自廣東的影響,成為了兩種文化兼備的香港人。其實,何止我們是這樣,當代的香港社 會,在我眼裏也正正是廣東和上海文化共融的結果。

改革開放後,很多香港的「上海人」第二、第三代,可能受到家族的影響,都返回過上海,其中好一部份成為了最早到上海工作和投資的香港人。上海的重新崛起甚至大有超越香港之勢,從香港隔代回流的「雙城人」固然有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至少對香港來說,上海和香港不是純粹的競爭關係,滬港之間還有著記憶的共同體。我看這新雙城記,更多的是共鳴,仿如看到自己長輩們熟悉的身影,內心感到十分溫暖。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4-04-14
半年後,香港上海兩地股市將會實現「滬港通」。更加體現了香港上海的雙城記。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4-04-14
香港的1月也是要穿冬装的啊!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4-04-15
如果去香港,一定多在新界逛逛。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4-04-23
最近在香港待了两个月,动过去天水围一游的念头,可惜最终未能成行。
旅游宰客网: http://www.51zaike.com
手机版: http://m.51zaike.com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4-04-24
还是很壮观的,相信许多领导喜欢这样的建筑,展示现代化。有个城市宣传片,肯定要用飞翔降落伞拍一下。
忘记过去的人,必将重蹈覆辙。
tli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4-04-24
回 香港來的沛 的帖子
香港來的沛:幾年前大約在上海世博期間,我曾經在這裏寫過一篇「香港、上海 《新雙城記》」,這文章後來沈底被刪掉了。幸好我自己另外留有稿本。現在再貼上來。裏面我談到自己的家族歷史。
不過,要說明的是,這幾年再更仔細地向長輩們打聽,發現這篇文章裏有一些細節是不太正確的。例如我爺 .. (2014-04-14 18:47) 

好详细、好跌宕的家族史,真心羡慕。
你的新图像,难道是某位家族人氏的老照片?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4-04-24
數年前我有一段時間以另一個名字給內地一所網上媒體寫過一點稿子。看看能否找回來,能找回來的話也打算貼在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