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38阅读
  • 41回复

[自然地理]【山川形便】四川西部为什么地震越来越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8-08
— 本帖被 keating 从 西部 移动到本区(2017-08-08) —
大地震越来越多,比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这次是九寨沟地震,还有泥石流、滑坡等各种地质灾害

[ 此帖被山川形便在2017-08-10 06:31重新编辑 ]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8-08
一直就是地震多发带 没有多的趋势 板块交界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8-08
是雅安芦山县
现在:以地理为纲,梳理历史和文化的脉络。
以前:为了能查找资料,多发帖。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8-08
三峡!水压,地质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8-08
九寨沟离九寨沟县城很远,但是这次是真的九寨沟地震
劫后重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8-08
九寨沟县辖15个乡镇,户籍人口67945人。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

据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分析,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2.1万,50公里范围内约6.3万,100公里范围内约30万(仅供参考)。
劫后重生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08-08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42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按震级大小前50次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劫后重生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08-08
大地震为什么又发生在四川
01
四川为何地震多发?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四川地形图,图中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个来自经验的推论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已经抓到问题的实质了。因为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本来,以岩石组成的坚硬地壳几乎坚不可摧,它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断裂、扭曲,一定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撕裂了它。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这股强大的应力的确客观存在,而它,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那么,为什么青藏高原要提供这么大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大的断裂系统呢?原来,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个结果,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的结果。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比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后者,一个轻一个沉,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如日本岛)。而大陆是一直漂在洋壳之上的,数亿年从不消失,密度基本相同,谁也不让谁。这种大陆板块之间的正面相撞,消减不掉两者的物质,于是,这些物质就只有堆在地表,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
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本段内容来自对“溯鹰的微博”在果壳网上原创回答内容的编辑)
02
汶川地震后,“四川数千年无大震”是谬误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今天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强震,震中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5.12大地震的动力来源,就是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并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产生的长期能量积累和突然释放。所以自然就有了“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四川要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又在几千年之后”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汶川地震把震源点上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和流体压力释放差不多了,在这个点上2000至3000年不会有大震了,这并不等于说整个四川三千年就不震了。相反,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映秀-宝兴-泸定)、石棉附近的鲜水河断裂带以及四川盆地内部的龙泉山断裂带和华蓥山断裂带南部,因汶川大地震发生,应力反而增加。2008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认为,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端压力增加,而雅安震中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雅安芦山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点击查看大图)即使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应力释放也主要集中在映秀-北川-青川断层(275千米长)和灌县-安县断层(100千米长)上。附近地区其他断裂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平武-青川断裂、江油-广元断裂基本上都没有参与5.12地震系列的活动。那些有很强的发震能力但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地震(缺震)的断裂带是地震空区,说明那里能量已经积累起来,更有可能发生强震。根据地震学家嵇少丞的通俗说法,一根三股拧在一起的绳子,突然断了其中一股,还要拉与原来一样大小的力,未断的那两股上于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载荷,这一份附加力很可能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换句话说,本来还需积聚若干年才能达到发震(岩石发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动)的临界剪切应力,由于5.12汶川大地震及其后的众多余震多了一份附加力而提前达到了。所以,潜在孕震区就是附加力较高的区域,应成为今后几年重点的防范区域,而绝非什么“安全地带”。
03
这次的地震是汶川的余震吗?
雅安芦山距离汶川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左右,许多网友可能会问,这次雅安地震会否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所谓余震,是指跟随在主震后发生的一连串地震。主震发生后,断层上的应力分布会产生改变,在应力再调整的过程中就造成一系列的余震。余震与主震通常发生在同一个破裂带上,比主震的规模小。余震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只能在地震后短时间内发生的才算,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余震才是地震的常态。据《自然》杂志2009年11月5日发表的文章表明,许多最近发生的地震都有可能是几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了规模宏大的地表破裂带,但其方向是从汶川向东北方向展开,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中央断裂的中-北段以及前山断裂的中段展布。芦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并不位于汶川地震破裂带上,因此有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余震,而是龙门山断裂带上一次新的主震。然而,有时主震造成的应力变化会不局限于主震所造成的破裂面上,这个现象称之为库仑应力转移。汶川地震后,如前所述,不少专家就认为地震使得库仑应力向龙门山断裂带南部转移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就认为,本次地震与汶川地震有一定的关联。到底雅安地震能否算作汶川地震余震,可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04
民间人士准确预测了这次地震?
在今天地震新闻引发社会大量关注的同时,另一条新闻也刺激了网民的情绪:《国家地震局住房保障预算达监测支出四倍》。网络上在一如既往地发难地震局“没用”的同时,也传出了“民间人士准确预测了这次雅安大地震”的消息。这些人究竟是如何准确地预测到的呢?请看下图: 所谓的民间“准确”预测仔细翻看这些人的微博可以发现,他们都认为地震和天气有关,地震发生的时候通常都是阴天,晴天不会发生地震。他们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看云”(古代叫“观天象”),比如“天上突然出现了地震云,有种不祥的征兆,预计三至六天在重庆以南方向有地震出现。”我们在以往的专题里曾多次强调“地震不可预测”,这是世界主流科学界的认知。但为何总有一些民间高手“成功”预测到地震了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乐此不疲,不断预测;二是他们的预测大多非精确,时间、地点模糊化。这和“说曹操曹操到”背后的原因类似:“人们往往会轻易地忘掉一百次失败的预言,却津津乐道偶然的一次成功”。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民间地震预测专家并不难,你可以尝试这样做: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在微博上发:“今天有大事发生。”或者:“昨夜夜观天象,明日可能要地震”,要是没发生,就把昨天的删掉,第二天继续。民间预测地震的不靠谱,还有一个原因。下表是2000至2012年全球地震统计图,通过该表可以发现,全球5.0级以上的地震,2011年发生了2481次,平均每月207次。数量如此多的地震,蒙对一两次,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2000至2012年全球地震统计图(数据来源是《百年地震目录》(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05
此次地震与三峡大坝有关?
采石、采煤和钻探等各种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地震,水库并不特殊
首先理清一个概念,“地震”这种天灾只是一个结果,是地壳在内、外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它的概念说的很明确,地震的诱因是有内外两种力的。三峡等水坝常受质疑的原因也在于此,由于蓄水产生的压力,会增加额外的地壳应力,水坝沿线的地震活动也会略有增加。当然,这一点也不是中国独有,科学家早就发现建于1935年的胡佛水坝在建成10年间内,附近的地震活动是有增加趋势的。除饱受指责的水坝外,能够诱发地震的人类活动还有很多。包括采煤、采石、石油钻探和向地下注入废水。而人类引发地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今年二月朝鲜核试验时造成的4.9级“非天然”地震。
但水库诱发小微地震和能远距离引发破坏性的大地震是两回事
水库可以诱发地震,和能证明这些项目会引发大地震完全是两回事。“大坝建成前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是多少?大坝建成贮水后该活动率增加了多少?如果没有这些数据,就很难做出判断。” 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小组的地球物理学家罗斯斯坦因这样表达他的观点。  前文已经提到,很多种人类活动都能引发一定程度的地震,所以有关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其实很多。科学家们也总结出了它的特点:第一是,水库地震的震中仅分布在水库及其周围,一般位于水库及其附近5km范围内,  震源深度大多在5km 内,少有超过10km。 第二是,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一般较小。全球来看,绝大多数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小于里氏 5 级,属于弱震或微震,数量占水库诱发地震总数的 80%以上。而5.0-5.9级的中等强度地震10例,6.0-6.4级强度地震仅4例。在中国,最大的水库地震1962年3月发生在广东省新丰江下游新丰江水库,这场地震虽然造成了不少人物损失,但震级也只有6.1级,震源深同样不足5公里。而目前世界上已记录到的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也只有6.4 级,于 1967 年12 月发生在印度 Koyna 水库附近。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的专业观点更明确,他曾这样描述水库与地震的关系:“水库的蓄水与放水可以诱发一些极浅源的小震,但再大的水库也不能直接导致一个深源且特大震级的地震的形成。大地震的发生与否,绝不像往骆驼背上加草那么简单。”  而综合这些因素看,不论是震级还是距离水坝距离,汶川地震和此次雅安地震要和数百公里外的三峡大坝联系上都过于牵强。  
[ 此帖被山东官方在2017-08-09 00:07重新编辑 ]
劫后重生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08-09
四川为什么频发大地震?

11月22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已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甘孜州康定、道孚、丹巴、九龙、泸定、雅江6县55个乡(镇)受灾群众100400余人。为何四川频发大地震?

此次康定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

2014年11月22日康定发生6.3级地震,震中距康定县城约30公里,距成都市约230公里。成都、德阳、乐山等地都有明显震感。 截至26日19时,地震累计造成5人死亡、76人受伤,其中危重伤员3人、重伤员3人、中度伤员6人、轻伤员64人。倒塌房屋87户、严重损坏5140户(其中城镇1504户、农牧区3636户)、一般损坏25278户(其中城镇5129户、农牧区20149户),受灾群众116293人。累计转移受灾群众14121人,集中安置5367人、分散安置8602人。 震中受损的房屋

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最活跃的地震带
此次康定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该断裂带是四川地震史上的一条最长最活跃的地震带,它西起甘孜东谷北,向东南延伸,经炉霍、道孚、康定,南达石棉,长约400公里。地质构造上的鲜水河断裂、乾宁—康定断裂、折多塘断裂及石棉断裂便分布在这里。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破坏烈度强,堪称全川之冠。其震源深度一般在20公里以内。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研究员介绍,此次康定地震为走滑型地震,与鲜水河断裂带的破裂特征是一致的。这一地区属于中强地震较多发的区域,震中100公里范围内有历史记录以来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4次,7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为1786年泸定发生的7.8级地震。
鲜水河断裂带与发生过汶川特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相比更为活跃,不过1981年之后,该断裂带相对处于比较“沉寂”的状态,此次6.3级地震是其多年来发生的相对较大级别的地震。

盘点四川历年来发生的大地震
四川历史上的地震

1973年炉霍地震造成2175人遇难

1973年2月6日,炉霍县雅德发生7.6级地震。地震损失严重,死亡2175人,受伤2756人,绝户88户,孤儿43人;房屋倒塌1.57万幢,破坏2867幢,损失牲畜40427头、粮食201万公斤。极震区内房屋倒塌几乎百分之百。从炉霍县的俄米到则儿位,藏房全部倒平。  “笨壳房”及全木结构房屋也遭到严重破坏或倾斜。县城的5600幢房屋,全倒4600幢,严重破坏880幢,出现裂缝90幢。川藏公路有17处遭严重破坏。滑坡、地裂、山石滚落普遍。地震还造成一些公路桥梁破坏和电讯线路破坏,使通讯中断。
5·12汶川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4·20芦山地震致196人遇难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4时,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6人,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累计造成231余万人受灾。

四川为什么频发大地震?

四川境内分布数条地震带
在我国,如果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地震最多的是台湾,依次为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这五个省(区)的地震约占全国地震总数的80%。四川省的地震居全国第五位。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发生及分布的地方。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震带(区)上。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等县,到泸定县南部为止,全带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强的一条地震带。该地震带上曾发生过8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泸定间73/4级别地震。(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云南省的巧家县止,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带内曾发生6级和7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两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级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间7.5级地震,后者造成了2万多人死亡,是四川省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3)金沙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风,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两县南到得荣县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带内曾发生过1870年巴塘7.285级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级强震群。(4)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风,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带内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
(5)龙门山地震带。从青川县起,经北川、茂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宝兴等县市,到泸定县附近为止,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与龙门山脉大体一致,带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657年汶川6.5级地震。(6)理塘地震带。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呈西北-东南向展布,带内曾发生过1948年理塘7.3级地震。
(7)木里-盐源地震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和盐源县境内,向南可延伸到云南省宁蒗县,区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盐源、宁蒗间6.7级地震。(8)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北起名山县,经峨边、马边、雷波等县,南到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关等县,近南北线展布,带内曾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74年永善7.1级地震。
除上述地震带(区)以外,四川省的其它一些地区,也曾发生过5级至6级左右的地震,只不过不那么集中罢了。掌握了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在规划和建设中就能有的放矢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大大减轻地震灾害。

板块碰撞是地震带成因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个来自经验的推论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已经抓到问题的实质了。因为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
四川地形图,图中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 本来,以岩石组成的坚硬地壳几乎坚不可摧,它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断裂、扭曲,一定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撕裂了它。
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这股强大的应力的确客观存在,而它,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那么,为什么青藏高原要提供这么大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大的断裂系统呢?原来,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个结果,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的结果。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比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后者,一个轻一个沉,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如日本岛)。而大陆是一直漂在洋壳之上的,数亿年从不消失,密度基本相同,谁也不让谁。这种大陆板块之间的正面相撞,消减不掉两者的物质,于是,这些物质就只有堆在地表,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
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未来如何预防地震带来的危害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

地震预报之所以是世界难题是由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因此我说上面三种原因决定,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
地震预警完全可行

地震预报是世界一大难题,但地震预警是完全可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发出通知,而“地震预警”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通过相应避险策略,以减少人员伤亡以及次生灾害。 有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网

2014年10月20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减灾所)宣布,在国家、省、市及高新区等各级部门支持下,“成都造”已在25个省市部分区域建成5010个地震预警台站,覆盖近2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地震预警一线区面积的80%,提前4年完成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任务。据悉,该预警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预警网,预警网内人口约6.5亿,约占我国处在地震区的人口的80%。 据悉,建设我国地震预警网的核心技术是“成都造”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眼下,高新减灾所将与有关单位一起再投入2000个预警仪,优化已有预警网、完成新疆天山地震预警网建设并在每个县至少建设一个烈度速报台站,使得我国地震预警一线区都具有地震预警能力时,全国都具有烈度速报功能,提升我国地震后的应急能力。
劫后重生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7-08-09
四川为什么频繁地震?
四川为什么频繁地震?
  • 内容来源:本站原创
  • 网站编辑:Viola
  • 发布时间:2015.01.14


  地震是这个地球上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它从来不曾停止,并且会继续不断发生。我们的星球上每年要发生不计其数的地震,大多因为震级太小而未被记录下来,但以美国国家地震台网为例,每年记录到的地震大约有12000到14000次,平均每天约35次。而7到7.9级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有18次,8级以上的地震每年平均会发生一次。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地区或海洋中,因此常常被忽略,只有发生人口稠密地区的大震级地震,才会造成严重的灾情。

  尽管地震自古皆有,但直到约100年前,美国地质学家瑞德在研究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时,才对地震发生机制提出了一套广为科学家接受的理论,称为“弹性回跳假说”。根据该假说,由岩石构成的地层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变形、断裂。地球的岩石圈漂浮在半液态的软流圈(地幔的下层)上,因热对流作用产生运动,在不同的岩石圈(板块)之间便产生挤压碰撞。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的面,被称为断层,断裂发生的部位就是震源,断裂后的反弹所释放的能量,就表现为地震。

  在中国大陆的西部,造成今天我们见到的地质构造的主要力量来自印度板块的冲撞。印度次大陆过去曾经位于南半球,因为上述的板块运动而从古大陆断裂游离出来,它从南半球一路往北冲,最后在距今5000万到5500万年前,撞上了欧亚板块。撞击所造成的挤压变形,形成了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

  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股挤压之力作用到了古老的四川盆地下强硬的岩石圈。这里的岩石圈是形成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的古老地壳,它顽强地抵抗着青藏高原的挤压。

  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仍在持续,喜马拉雅山因此还在继续长高,而相关的地震带也继续活跃着。今天,印度板块仍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而亚欧板块每年向北移动2厘米。越挤越紧的结果,是能量持续积蓄。


板块大碰撞

球表面由大小各异的板块覆盖着。随着其下方的流动的地幔驱动着运动,相互分离活着挤压,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红色线条)。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北冲撞上了欧亚板块,巨大的撞击力造成了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隆起。这个冲撞事件还在进行,根据全球定位系统观测,人们发现目前印度板块每年仍以5厘米(相当于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的速度向北推进。青藏高原受到强大的挤压力量,向北及向东北方向移动(深红箭头代表移动方向,长度代表移动距离)。青藏高原向东移动是碰上了坚硬古老的四川盆地,挤压力量向南方的云南方向分散。川滇一带因此而成为中国大陆地震最多的地方之一。




解读波形图

地震波传递的方式主要有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纵波引起颠簸,横波引起晃动,面波的作用类似横波。对于建筑物来说,横波和面波的破坏力更强。
纵波在地层中传递的速度最快,所以它最先出现在波形图上。随之出现的是横波,横波的振幅较大。频率较大的面波抵达的时间会比横波更慢一点,横波之后线条稀疏的波形就是面波。从纵波和横波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地震震源与地震台间的距离,结合几个地震台的数据,便可推算震中的物质。


中国哪里地震多?

  幅员广大的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有八个大的地震区域(右上)和几十条小地震带。中国地震较多的省份包括台湾、西藏、新疆、云南、青海、四川等。华北地区因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因此防震工作也很重要。


都是断层惹的祸

  岩石圈由不同性质的岩石相叠而成,当岩层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是,岩层受力产生变形,当岩层无法承受变形就会破裂形成断层。地震常常发生在已有的断层上。在一个断层中,断层面之上的一侧称为上盘,之下的一层称为下盘。岩层受力的方式不同,形成的断层形态也不同,基本形态包括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正断层:受到张性力,上盘相对下盘向下移动。
逆断层:受到压缩力,上盘相对下盘向上移动。
走滑断层:不同方向的水平力使两盘沿着相对水平的方向错动。正逆断层也会与走滑断层同时发生。
劫后重生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7-08-09
有点奇怪的是,为什么网上的消息感觉,西安比成都感觉强烈很多呢




西安的都跑出来了,比较恐慌、成都好像跑得不多也。  我朋友圈里,成都的有三分之一说没有感觉,包括我自己(当时在5楼健身房,不在家)

而网上很多照片和消息,西安的感觉好像很强哦。我西安的同事都跑出来了。。

这个是西安的照片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7-08-09
成都的群里。。。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7-08-09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悠长假日:有点奇怪的是,为什么网上的消息感觉,西安比成都感觉强烈很多呢
[table][tr][td]
....... (2017-08-09 10:43) 

你在西安?你知道西安的感觉比成都强烈?
服了你们成都人,任何事情出来第一反应是给别人甩锅

也许你们9年3强震,已经不在乎了吧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含元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7-08-09
回 joytown 的帖子
joytown:你在西安?你知道西安的感觉比成都强烈?
服了你们成都人,任何事情出来第一反应是给别人甩锅
也许你们9年3强震,已经不在乎了吧
....... (2017-08-09 12:01) 

不止吧~~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7-08-09
九寨沟地震甘肃、陕西等都有震感强烈,可很多成都人却看了新闻才知道地震了,让无数网友感到不解。下面看看地质专家如何解释:

http://tieba.baidu.com/p/5263809349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7-08-09
回 joytown 的帖子
joytown:你在西安?你知道西安的感觉比成都强烈?
服了你们成都人,任何事情出来第一反应是给别人甩锅
也许你们9年3强震,已经不在乎了吧
....... (2017-08-09 12:01) 

不是。

有震感,习惯了,所以不跑那是一回事。

但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感觉的话,那又是另外回事了。  都没有感觉,如何知道跑?

和西安又没有仇,黑西安干嘛。

这里是方舆论坛,都是讨论很多地理方面的事。今年夏天,西安特别热,而这次地震西安正好感觉又很强烈,当然就拿出来说了。

如果换做是兰州,重庆,武汉等,一样发帖说的,根本就不是针对西安。

总之,你想多了,你比较适合城市论坛,而不适合这里。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7-08-09
地震才是常态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7-08-10
不足12小时,四川九寨沟县和新疆精河县相继发生6.0级以上地震,两次地震是否存在关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专家指出,两地处于不同地震带,但动力源相同,这两次地震标志着我国或将步入地震活动频繁时期。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7-08-10
地震突袭九寨沟
地震突袭九寨沟
中国国家地理作者:中国国家地理2017-08-09 19:16:41
四川为何地震多发?地震发生越来越频繁吗?九寨沟地震后,我们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昨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强震发生后,余震不断。西安、兰州、四川省内多地有震感。截至发稿,地震已造成19人遇难,247人受伤。
四川为何地震多发?地震发生越来越频繁吗?九寨沟地震后,我们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回顾2008年6月的《中国国家地理》地震专辑,并结合一些最新的地震研究成果,希望和大家一起找到答案。
为什么又是四川?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再到刚刚发生的九寨沟地震,2008年至今,四川发生了三次震级超过7级的地震(震级、烈度、震中、震源等概念,见文末),为什么四川会成为地震多发地呢?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在中国,这些应力来自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这些断裂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6月  供图 / 范晓
​我国的南北地震带北起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跨越秦岭,穿过龙门山,再沿安宁河—小江断裂带向南延至缅甸境内,成为分隔中国大陆东部相对稳定的鄂尔多斯高原、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块与西部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之间的边界活动构造带。它集中了中国有历史记录以来一半的8级以上大地震,是中国大陆浅源地震最活跃、地震分布带状明显的巨型地震带,亦是中国大陆地应力场一级分区的边界,从上图可以看出,四川地区正位于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5月
​将目光进一步聚焦在四川地区,就会发现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川滇、巴颜喀拉和华南三大活动块体的交接部位,发育着多组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裂,这就意味着发生地震的可能。图中的巴颜喀拉地块像一块顶端伸向西北的楔子,底边与龙门山断裂带重合,南边与鲜水河断裂带重合,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九寨沟地震的发生地基本也位于这一地块上,其所属地震带为岷山地震带或称松潘地震带,历史上多有强震在此发生,如1976年8月16日和8月23日的两次7.2级地震(松潘地震)。
中国地震越来越频繁?
九寨沟地震发生不到12个小时,8月9日7时27分,新疆博州精河县就发生了6.6级地震,连续的地震让很多人惊恐而疑惑——中国地震越来越频繁吗?
关于全球地震活跃期,有学者认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的9.0级地震拉开了2004-2018年全球强震的序幕。
俄罗斯科学家还发现,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的末期,地震的活动会加强。例如,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年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现在,在他们所研究的半径3000公里范围内的262个周期中,有124个地震周期出现活动加强的征兆。
一般认为,全球地震有活跃期,也有平静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每个地震的活跃期延续3至4年,它们之间就是地震活动的平静期,通常为3到5年,多的是10年。
同样的,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也存在某种周期性,但是这样的划分也有地域性和相对性,平静时间段内也可能发生强烈地震,活跃时间段内也不是每年都会有大地震,而且要准确判断和把握一个地震活跃期的起止、长短、强弱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难题。

1900年以来全国5级以上的地震年频次图,图自 中国地震信息网
​地震有预报吗?

有人会问,既然强震周期无法确认,那是否能尽快研究出准确的地震预报呢?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就有网友提出:“最近附近发生了泥石流,还有地震云,这不都是预警吗?”
如今,公众经常把科学意义上的能够收到防震减灾效应的、国际上公认的地震预测的界定,跟一般的含糊的说法相混淆。预测是科学家的个人行为,而预报则应该是政府行为。地震预报又包括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大小三个要素。预报所依据的,就是科学家们对地震的预测。
显然,对于人类防灾备灾来说,只有地震的三要素预测比较有把握时,发布预报才能有效。但比较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报能不能实现?这个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没有解决。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晓东认为,有三大因素决定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因此,即便地震科学家努力进行高精度地壳活动监测,但限于当前的科学水平,无论如何也难以拿出绝对有把握的预测。
不过,目前通过在一定地域布设相对密集(例如,台站间距15公里)的地震观测台网,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横波或面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发出警告,可以达到减少地震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的技术,也就是地震预警系统
目前,国内外有众多单位在研究地震预警系统。

图自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地震预警示意图,本图描述了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地震发生、地震波传播、地震波采集、信号传输、信号分析、预警信息产生、发布、人员应急避险及工程设施应用地震预警信号减少次生灾害等过程。
截止目前,上图所示的预警系统经过了上万次实际地震的公开检验,连续预警38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

图自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预警的作用有多大?早在2002年,第12期《西北地震学报》就有数据显示,预警时间3秒减少伤亡率达14%,预警时间10秒减少伤亡率达39%,预警时间20秒减少伤亡率达63%。
需要警惕次生灾害
这次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活动随即展开,此时除了要提防可能出现的余震,更要警惕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放射性物质扩散等一系列灾害。
很多震例表明,强烈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时非常严重,甚至会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1923年发生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中,有很多遇难者死于那次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火灾。1933年四川茂县叠溪的7.5级地震,山崩堵塞岷江形成的堰塞湖在45天后溃决,倾泻而下的洪水淹死下游上千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过后,由于灾区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本就是地质不稳定区域,大地震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多种地质次生灾害。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6月 供图/范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理县于16日发生5.9级余震,震中在理县薛城镇与通化乡之间。这就是薛城镇的杂谷脑河在余震时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的情景。
此次九寨沟地震震源在山区,当地近期降雨量大,震后山体松垮,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此次九寨沟地震震中附近多处出现落石,汽车被砸变形。
其中崩塌、滚石等灾害是自驾者更要注意防范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清说,震源越浅,造成的地表山地灾害越严重,但影响范围较小;震源越深,造成的地表山地灾害规模偏小,但范围更广。崩塌、滚石多发生于震中20千米范围内,因此处于这一区域内的居民和游客在撤离时就要更加注意。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6月 供图/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曾经用8米分辨率的多光谱制作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多处大型滑坡的假彩色影像图,发现有的地方是半个山体都滑落下来,把村庄全部盖在下面。而这些滑坡群在湔河形成了天然的堆石大坝,比如唐家山一带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在短短两三天内水位迅速上升,水域面积扩大,原来坐拥水岸的整个漩坪羌族乡完全被淹没在水下。
堰塞湖的形成也不容忽视。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之前曾有报道,指九寨沟景区盆景滩以上、火花海以下形成堰塞湖。四川省水利厅核查后表示,受堵塞河道为火花海下游一条小河,垮塌体体积并不大。至9日凌晨,河道已经正常过流,河床水位抬高并不明显,从上下游的流量看,过流没有受影响。
延伸阅读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构造地震,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释放能量约占地震总能量的99%,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
什么是震源、震中?

​震源是地球内部地震的发源地,即地震波的波源。通常认为天然震源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空间。对构造地震来说,它往往是地震断层发生破裂的区域,称为震源体积。震源深度指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按震源深度可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千米;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
对人类来说,浅源地震是破坏性最大并常常造成巨大灾难的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上的地震,多为震源深度小于30千米的浅源地震。
震中亦称“震中位置”,指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通常以经度和纬度表示。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中国地震局对“震中”的解释很容易理解: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
什么是震级?
震级描述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基本参数,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 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与震级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地震烈度是以人的感觉、器物反应、房屋等结构和地表破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如自然村或城镇部分区域)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水平,须由科技人员通过现场调查予以评定。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img]https://wx1.sinaimg.cn/large/48d84e6fly1fidojtw6vpj20p00y0tqa.jpg[/img]
引自地质出版社《地球科学大辞典》

— 内容选自 —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6月
撰文/思远 责任编辑/杨嘉敏   图片编辑/王彤
审稿专家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 何永年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6月
本刊记者/刘晶   摄影/马宏杰  等
责任编辑/刘晶   图片编辑/马宏杰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6月
撰文·供图/范晓
责任编辑/周晓红   图片编辑/吴敬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6月
编撰/范晓 审订/邓乃恭
责任编辑/易水  实习编辑/王宁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5月
撰文/龙引
责任编辑/刘晶  张璇  图片编辑/马宏杰
— 其他参考资料来自 —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网站;
王晓山, 吕坚, 谢祖军等. 2015. 南北地震带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58(11):4149-4162;
徐锡伟, 张培震, 闻学泽等. 2005.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与强震复发模型. 地震地质, 27(3):446-461.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7-08-10
                                                                                


]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报告:九寨沟县城未见房屋倒塌开裂、梭瓦现象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阿虎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9日讯(记者 周子铭)8月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省地震局获悉,9日8时40分许,四川省地震局局长吕弋培率工作组紧急赶赴九寨沟7.0级地震灾区,将与先期赶往灾区的由副局长雷建成带队的现场工作队会合,以增强现场工作力量,协同当地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四川省地震局工作团队与当地政府会商
  另据抵达九寨沟县城的四川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报告,九寨沟县城受灾情况不严重,未见房屋倒塌开裂、梭瓦现象,县城社会秩序良好;路边有小型垮塌,震中道路不通;当地小电网不通,正在抢修中;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游客有序撤离。
  截至8月9日09时,九寨沟7.0级地震震区记录到余震887次,其中3.0-3.9级地震15个,无4级以上余震。
[ 此帖被悠长假日在2017-08-14 14:0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7-08-10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悠长假日:                                           &n .. (2017-08-10 17:57) 

你要说什么???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7-08-14
回 山川形便 的帖子
山川形便:你要说什么??? (2017-08-10 21:33) 

我说你是帅哥。。。。。。。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7-08-14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悠长假日:成都的群里。。。
[图片]
 (2017-08-09 10:46) 

公交车肯定没感觉
公交车要有感觉 基本就要出大事了
公交车自己晃得幅度就比一般地震大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7-08-14
回 gwzz234 的帖子
gwzz234:公交车肯定没感觉
公交车要有感觉 基本就要出大事了
公交车自己晃得幅度就比一般地震大 (2017-08-14 15:41) 

只有一个在公交车吼头。。。。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7-08-16
那些发生在明清时期的地震,震级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