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19阅读
  • 11回复

[地名变更公告]宾阳县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0-21
宾阳县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


广西日报   2009-10-14          ■ 记者/覃海明  

  
  本报宾阳讯 (记者/覃海明)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宾阳县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10月13日,该镇举行了更名仪式。

  宾州镇作为县城所在地,是宾阳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2003年3月,原宾州镇、新宾镇、芦圩镇合并为新芦圩镇,2005年7月又将原河田乡并入芦圩镇。目前,全镇总面积228.6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和15个社区,总人口21.98万,是我区人口较多的乡镇之一。该镇个体私营经济和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形成了轧钢、皮革、竹编、木器、小五金、农机配件、瓷器、纸品、成衣等特色产业。

http://www.binyang.gov.cn/Newshow.aspx?ID=4325



  

宾阳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的决议

  

(2008年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宾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芦圩镇更名问题的议案》。会议认为:

一、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是促进千年古宾州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宾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631年开始建制宾州,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素有“千州万州不如宾州”之说,而芦圩建成于1585年,历史相对较短。为了传承古宾州的历史文化,将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很有必要。

二、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是我县贯彻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需要。今年1月中旬,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我县县城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建设,至2020年,县城人口将达到40万人,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从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来看,县城所在镇的名称用“宾州镇”比“芦圩镇”更适合。

三、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是民心所向。2008年2月25日,芦圩镇分别召开镇直单位领导、村(社区)支书、村(居委)主任及部分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会议,对芦圩镇更名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座谈。会议认为更名为宾州镇是必要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2008年5月9日芦圩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将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的决议。

会议同意将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报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http://www.gxrb.com.cn/html/2009-10/14/content_299629.htm
[ 此帖被东南涛声在2009-10-21 22:3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0-21
没意思。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0-21
如果没记错的话  其应为宾阳县政府驻地,可又貌似宾阳县之黎塘镇 知名度比它高多啦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0-21
粤语宾州有歧义。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0-21
不知道蘆圩是說白話還是平話 不過有些白話地區 代指某器官的詞彙中沒有‘ban zau’一詞
[ 此帖被kook在2009-10-21 19:33重新编辑 ]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0-21
折腾+复古。
宾阳县,唐贞观五年(631年)置宾州(治领方县),以宾水(注:今名未知)而得名。天宝元年(742年)废,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宾州。元初升为宾州路,后复降为宾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裁撤属县,宾州改隶柳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宾州为直隶州并扩大辖境,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为散州,不辖县。宣统三年(1911年),改宾州为宾县,属思恩府。民国元年(1912年),因宾县与黑龙江省宾县重名,更名宾阳县,因处宾水之阳而命名。
宾阳县原驻新宾镇(今县城城北)。
1950年,县政府迁驻芦圩镇(今县城城南)。同时设有芦圩乡、新宾乡。
1984年,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县驻地镇),保留芦圩乡、新宾乡(注:两乡于1994年撤乡建镇)。
2003年,撤销宾州镇(县驻地镇)、芦圩镇、新宾镇,合并设立新的芦圩镇(县驻地镇)[注:相当于宾州镇更名芦圩镇]。
2009年10月,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县驻地镇)。
资料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相关词条及网络资料
1条评分
QQme 威望 +1 有价值信息 2009-10-22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0-21
宾阳芦圩古镇是明清时期广西“四大名圩”之一(注:其他三个是灵川大圩,苍梧戎圩/今龙圩,贵县/今贵港桥圩),建圩始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芦圩的得名由来,据说,起初这里有几家姓“卢”的人摆粥铺,人称“卢家粥铺”。不久,此地居民逐渐增多,商贾云集,发展成为圩市,人们便叫它为“卢圩”。后来,当地乡绅将“卢圩”改为同音的“芦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芦圩镇”:http://baike.baidu.com/view/988150.htm?fr=ala0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09-10-21 23:34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0-21
引用第5楼超巨星于2009-10-21 22:58发表的  :
折腾+复古。
宾阳县,唐贞观五年(631年)置宾州(治领方县),以宾水(注:今名未知)而得名。天宝元年(742年)废,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宾州。元初升为宾州路,后复降为宾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裁撤属县,宾州改隶柳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宾州为直隶州并扩大辖境,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为散州,不辖县。宣统三年(1911年),改宾州为宾县,属思恩府。民国元年(1912年),因宾县与黑龙江省宾县重名,更名宾阳县,因处宾水之阳而命名。
宾阳县原驻新宾镇(今县城城北)。
1950年,县政府迁驻芦圩镇(今县城城南)。同时设有芦圩乡、新宾乡。
1984年,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县驻地镇),保留芦圩乡、新宾乡(注:两乡于1994年撤乡建镇)。
.......

都是这样搞的:
阜新县的阜新镇和他本扎兰镇合并为新的他本扎兰镇,
后来又更名为阜新镇。
还有前几天看你回复的逊克县奇克镇不也是这样嘛。
北纬42°辽西CEO★★★★★传奇盛京 福运沈阳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0-22
引用第7楼红日之火于2009-10-21 23:53发表的  :
阜新县的阜新镇和他本扎兰镇合并为新的他本扎兰镇,后来又更名为阜新镇。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驻阜新镇
2002年3月,撤销阜新镇,并入他本扎兰镇(镇政府驻他本扎兰村)[注:此举可视为县驻地镇更名]。  
2003年7月,他本扎兰镇更名为阜新镇(镇政府仍驻他本扎兰村)。  

资料来源:行政区划网站(www.xzqh.org)“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09-10-25 23:42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0-23
引用第8楼超巨星于2009-10-22 00:07发表的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驻阜新镇
2002年3月,撤销阜新镇、他本扎兰镇,合并设立新的他本扎兰镇[注:可视为县驻地镇更名]。  
2003年7月,他本扎兰镇更名为阜新镇。  

资料来源:行政区划网站(www.xzqh.org)“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改名者是猪脑。本来就应该避免重名,居然改回去!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10-23
引用第8楼超巨星于2009-10-22 00:07发表的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驻阜新镇
2002年3月,撤销阜新镇、他本扎兰镇,合并设立新的他本扎兰镇[注:可视为县驻地镇更名]。  
2003年7月,他本扎兰镇更名为阜新镇。  

资料来源:行政区划网站(www.xzqh.org)“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2002年合并后,当时的说法是:镇政府驻他本扎兰,实际仍驻阜新镇(即阜新县城内)。
直到2005年以后,镇政府才迁至他本扎兰,这样阜新镇管辖的8个居委会位于阜新县城,镇政府驻在远离县城7公里以北的他本扎兰村。
至此,地图上出现3个阜新,即:
阜新市(驻细河区中华路45号,原属海州区,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属细河区,本站资料没有更新)
阜新县(驻阜新镇文化东路)
阜新镇(驻他本扎兰村)
PS:楼歪了,呵呵。
北纬42°辽西CEO★★★★★传奇盛京 福运沈阳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11-09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