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838阅读
  • 56回复

[游记]香港天水圍遊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1-23
(一)

這陣子一直在忙工作,很久沒有出去走走。昨天是大除夕,感覺不應工作,心血來潮,想起前陣子朋友提到天水圍的一些事情,又想到自己已經好多年未去過新界西北,就決定去那邊逛一下。

在香港,新界西北的元朗、屯門等地都算比較偏遠的市鎮,坊間有笑話說那些地方是與市區「有時差」,因為從那邊出來市區單程往往需要一個多小時。那邊原居民村落很多,勢力也很大,因此總給人「強悍的鄉下人」的印象。元朗是那邊最古老的市鎮,有本身獨有的風情,例如圍頭人和客家人的美食(圍頭人是粵民系的一個分支,講的語言與東莞寶安片同屬一系,而與市區通行的廣府片有明顯的口音差異,大約好像普通話與山東話的差異那樣子吧)。在以前那邊未開發新市鎮之前,元朗的絲苗白米是享負盛名的,當然現在種田的人已不多了。年輕一代多數出了市區工作。

小時候(八十年代中)有一次我爸的一個朋友擺喜酒,那朋友是元朗原居民,所以我就跟爸媽坐車入元朗去那原居民村裏喝喜酒。當時由九龍市區出發,出了市區,越過山嶺,在樹林裏彎彎曲曲的郊區道路上晃好久,大約一個半多小時才到元朗,到了元朗再坐小巴,再走一大段路才到。反正感覺是極之遙遠的地方。

以前新界西北的交通頗不便,但自從2003年西鐵通車後,就便利得多了。從我家門口坐西鐵,大約半小時就到元朗和天水圍。

天水圍本來是元朗市鎮西北邊的一大片漁塘和農田。1990年代開始開發作新市鎮。這是香港政府開發的眾多新市鎮之中比較失敗的一個,地點太偏遠,超高層的公共屋邨太多,設計單一乏味,雖然綠化做得頗不錯,但總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回歸之後,偉大的董建華提出「八萬五房屋政策」,要求每年能建成八萬五千個住宅單位,為了達標,下面的政府官員只好把天水圍北的公屋建得再密集一點、再高一點。現在,天水圍幾乎所有公屋都至少三十層高,好些有四十層。

把公屋集中建在一起的禍害,就是使天水圍北變成香港最新也最大的貧民窟,區內失業和領綜緩的人口比例為全香港之冠,家庭暴力、青少年問題也頗為嚴重,自殺率比較其他地區為高。因此,有人稱呼天水圍為「悲情城市」或「天水圍城」。

天水圍另一特色,是幾乎所有屋邨和街道都以「天」字命名,區內十座公共屋頓分別命名為天耀邨天慈邨天瑞邨天華邨天悅邨天逸邨天恩邨天澤邨天恆邨天晴邨,主要街道天影路天華路天湖路天城路天瑞路天恩路天榮路天秀路天業路等等等等。這種地理命名方式看似很科學,但事實上極度與現實脫節,人走在天水圍裏,所有建築看來都一式一樣、街名也是十分相似,十分容易迷路,也記不住方向。這變態的命名方式,反映了香港政府裏一些技術官僚坐在自己的空調辦公室裏對著一張白紙「做規劃」,而完全不理會社會民間實際生活的「多快好省主義」。

幸好,香港有非常強大的民間力量。隨著天水圍的社區問題不斷暴露出來,社會各界也開始提出各種各樣的改善建議。例如區內的學校會在晚上和假日開放校園讓居民舉行各種社區文娛活動,社會福利署增加了在這區內的社工數目,一些空置率很高的停車場改建了成為圖書館或青少年中心,有些企業主動在區內辦招聘會,然後在各政黨的壓力下,政府終於同意讓區內低收入家庭享有出市區工作的交通津貼,又在區內興建了公共游泳池等等。這樣,近幾年來,天水圍才慢慢建立起新的社區生氣。

(二)

好了,罵完了政府,在正式寫遊記之前,先把天水圍的地圖也貼一下。

  
天水圍的位置,在香港的西北(紅色圈出來的地方),再往北就是米埔國際濕地和後海灣,跨過後海灣就是深圳的蛇口那邊了。紫色的是西鐵線,由九龍市區穿越大帽山到新界西北,經元朗、天水圍再以屯門為終點站。


天水圍地圖。整個天水圍新市鎮的形狀好像一個鴨腎,中間是一個大公園,區內有一個大型的私人屋苑「嘉湖山莊」,其餘幾乎全部都是政府興建的公屋和居屋,目前整個天水圍人口約30萬。天水圍不大,南北距離約2.9公里、東西距離約1.5公里。最南端有一個西鐵站,區內有輕鐵循環線貫穿,坐一整圈大約需要25分鐘。出了天水圍,東南邊是原居民村,再往東南就是元朗。東北邊是香港濕地公園。至於其他的方向,出了去都是荒蕪的樹林或濕地。
[ 此帖被香港來的沛在2012-01-23 15:0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1-23
(三)

我從家裏出發,由西鐵的柯士甸站上車,大約30分鐘後抵天水圍站。由這個天水圍的最南端,我一直步行到最西北端的天恆邨,途中還進去一個小商場吃了一串芥末鵝腸,再來了一大碗車仔面。把吃的時間也算進去,走到最北端大約用了一個多小時。天水圍是香港最偏遠的新市鎮,而天恆邨是天水圍最偏遠的公共屋邨,再往外就是樹林。走到這裏,頗有到達香港的天涯海角的感覺。但我還是想再往外看一下,天恆邨外邊是一條防洪河道,我走過河道上的一條天橋,往外邊的樹林走去。



回頭一望,在天水圍的邊界,市鎮與大自然涇渭分明。(圖中的大樓就是天恆邨)



繼續往前走,大約走了十多分鐘,由柏油路變成碎石路,然後變成小山路,越來越窄,我在山坡之上,遙望北邊的紅樹林沼澤地。這是一塊國際濕地,每年冬季都有大量候鳥飛來過冬(照片裏正有一群候鳥飛過)。所以天水圍再往北是不能開發的。再遠一點就是後海灣和對面的深圳蛇口和福田區。



回去天水圍,那分隔天水圍新市鎮與外邊樹林的防洪河道,更似是一條護城河。



河道邊的禁止進入標誌。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1-23
提到天水圍

台灣人最直接想到的應該就是【天水圍的日與夜】以及【天水圍的夜與霧】這兩部電影了‧‧‧
尔今死去奴收葬
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奴知是谁?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1-23
河道上有好多野鴨游來游去,這在市區不可能見到。



另一個在市區較難見到的情景,就是居民們會把衣服被鋪拿出來晾在路邊,也沒有人看管。難道他們就不怕被人家偷衣服嗎?



天水圍新市鎮的南亞裔居民也不少。在天恆邨裏看見幾個南亞裔兒童正在打板球。



這是香港所有公共屋邨都很常見的設計:在居民大樓之間會建一幢結合停車場、商場、菜市場等多種用途的建築,把幾乎所有民生需要的東西都塞進去。



屋邨內很多樹都有標出名稱和介紹。但這品種我明明記得在我家附近的九龍公園裏是叫「大葉紫薇」的,為何到了天水圍會改稱作「大花紫薇」呢?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1-23
天水圍區內有關家庭的社區服務比較多,街上很容易看見這種社區服務的宣傳橫幅。



除了社區服務的橫幅,由於天水圍人口密集,所以也是各政黨宣傳政綱的兵家必爭之地。以下的是民主黨參選特首選舉的泛民主派初選的宣傳橫幅。



公共屋邨範圍內的公共範圍嚴禁吸煙啊。這種告示在香港很常見,但在天水圍我卻見到很多人不理會,依然故我地坐在一旁抽煙。說天水圍人口文化質素較低,也許是真的。



這個我只是順手拍下來。偉大的香港政府永遠好像大媽般囉囉唆唆,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好煩。

  

一所學校外的防止家庭暴力的壁畫。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1-23
仰望天恆邨內的一幢居民樓,我數了一下,大約40層高吧。幾乎大半個天水圍都是這樣子的居民樓,一模一樣。



地面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樂場。



旁邊有兩所學校。香港的學校設計也是貫徹了政府的「多快好省主義」,凡是官立學校和接受政府資助的津貼學校,一律由政府統一建造校舍。而為了節約建築成本,香港的校舍以至各種校園設備都是量產的,校舍設計來來去去只有幾個方案,圖中見到的是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新建學校幾乎統一採用的「千禧校舍」。這做法的好處,是各種物資都能統一大量採購,也方便調動,例如所有校舍的課室木門都是統一規格的,教育局的技工去到哪一所學校都能很輕易地維修和保養。書桌、椅子以至垃圾筒等等也是一樣的。



給我發現這學校掛的區旗是倒懸的。香港區旗很容易被倒懸,但要分辦也不難。正確掛起來時,頂端只有一瓣,底端有兩瓣。這照片裏的區旗兩瓣朝上,肯定是倒懸了。



屋邨其中一幢樓地下有一個區議員辦事處。這選區的區議員是親北京的民建聯兼工聯會的。區議員為了保持政績,經常要自己主動找社區問題,解決了之後都要向居民宣傳報告,這樣人家才知道他有做事情,下一次才會繼續投票給他。


[ 此帖被香港來的沛在2012-01-23 12:5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1-23
新界西北最有特色的就是區內的輕鐵。輕鐵貫穿了元朗、天水圍和屯門,是區內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會連接到西鐵站。



輕鐵站月台。會有屏幕播佈下一班車何時到達。



只有一節車廂的輕鐵。(有些繁忙路線有兩節車廂。)



輕鐵是自覺付費的,上車前在月台刷一下八達通卡,下車時再在月台刷一下。沒有入閘機,也沒有人監看,全靠自覺。但偶爾會有查票員上車查票,如果沒買票或沒刷過卡的話,會被罰款差不多300元。



路邊居民樓外的警察局宣傳橫幅,提醒居民不要中電話詐騙的圈套。寫的是粵語。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1-23
昨天是除夕,有商戶在門外掛了這玩意兒。。。包著生菜之類的一大堆吉祥的蔬菜,生菜喻意「生財」。坦白說我不知道這包東西的典故如何,具體的「效用」如何。因為我們家不是廣東籍的。



天秀路的社區園圃。所謂「社區園圃」即是劃出一個空地,間出一小塊一小塊大約乒乓球桌般大小的「農田」,由居民申請認領,可以在自家的小「農田」內享受「農家樂」,種點蔬果之類的。康文署會派人提供技術支援。這是很受歡迎的娛樂活動,每天晚飯後全家去料理一下自己的「小農田」,是很有趣的家庭節目。鄰居之間互相討論怎樣種菜,也是建立社區感情的有趣話題。不過,有些人疏於料理自己的「農田」,搞得野草到處散播、害蟲跳到人家的「農田」裏,這種不負責任的「農夫」自然會令到大家反感和背後說他不是了。

從這社區園圃可以看見後面的公共屋邨群,風格一致,極之單調,十分冷冰冰。



一輛輕鐵和兩旁的公共房屋群。前方路邊有一塊小沙地,是狗廁所。



天秀路公園,裏面除了有花花草草,還有緩跑徑、露天藍球場、羽毛球場和小型足球場,早上可以給大媽大爺們耍太極,下午給孩子們踢球,傍晚給白領們緩步跑。這些健身設施能令居民更健康,不過從政府的角度出發,真正目的是想減輕公營醫療開支,令居民更有精神替政府創造GDP。



公園遠方又是兩幢使用千禧校舍的學校。天水圍最恐怖就是這一點,所有建築風格都一式一樣,是個現實版的「模擬城市」。如果仔細看一下,連公園和路邊栽種的樹也是有「多快好省」規劃的,來來去去都是政府最喜歡種的幾種樹木,十足和「模擬城市」裏種樹一樣。救命啊~

  


[ 此帖被香港來的沛在2012-01-23 14:2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1-23
Re:香港天水圍遊記
我覺得這是很異化的空間

人和自然被 很扭曲的方式所連結

單調而制式化的建築,機器人般的量化,視覺的孤寂與隔絕

再加上現代社會的冷漠與疏離。這種空間應該會讓人很不快樂吧!

怎麼會規劃成這種樣子,是在做社會學實驗嗎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1-23
為了解決區內文娛設施不足、孩子們放學後無所事事而衍生的青少年問題,區內很鼓勵青少年參加足球活動。天水圍有一隊「天水圍飛馬」,是由一位元朗鄉紳的富二代孩子出資籌建的,這支球隊在元朗和天水圍是很受青少年崇拜的隊伍,現在已擠身香港的甲組聯賽。這球隊除了練習和比賽外,還會到區內學校教足球和組織小規模社區比賽,藉此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品格。(橫幅裏的這支元朗足球隊是乙組。要和天水圍飛馬搶球迷有點難度啊哈哈。)



另一個社區服務的宣傳橫幅。



從行人天橋上往下拍攝一個輕鐵車站旁的行人過路處。

  

超高公共房屋居民樓和輕鐵,是天水圍的標誌性的風景。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1-23
好了好了,快到行程末了。

一所由一個附近一個原居民鄉事團體建的學校外邊,有這樣的宣傳圖畫板。。。。好汗啊。。。你以為你學校歡迎過國家領導就代表人家會把孩子送進你的學校來唸書嗎?(實情是,這學校離深圳灣大橋比較近,所以每次有領導路經深圳灣大橋出入香港就找他們來揮旗歡迎。)




另一所學校,這中學的校名大抵是全香港最奇怪的,名叫「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伊利沙伯中學是位於九龍的一所官立中學,成立當年正值伊利沙伯二世登基,因此命名為伊利沙伯中學。這中學是九龍區的名校,學生多數來自草根,但校風良好,學生品學兼優,課外活動也很出色。這中學有一個很強大的舊生會,舊生們為了秉承母校貢獻社會的宗旨,就決定在天水圍新區創辦一所中學,屬政府資助學校。由於辦學團體是「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所以這中學就命名「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了。問題是這所中學也辦得很出色,已經成為了天水圍區內的名校,那麼未來這中學的舊生又要辦一所中學,且不是要叫作「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舊生會中學」?媽呀~~

  

總結(虎頭蛇尾的,因為打字打得太累了):天水圍的規劃,反映了一種「科學化」、「系統化」、「標準化」的規劃思維,從白紙上非常整齊地把所有東西畫出來,就嚴嚴死死地按圖紙建出來。這種模式,如果只是用來玩「模擬城市」,也許是行得通的。但放在現實生活裏,出來的結果卻是非常令人窒息,單調、沈悶、缺乏生命力,沒有任何驚喜和意外。這裏面缺少了些甚麼呢?正是缺少了靈魂,沒有人文的內涵。

這問題聽起來不是甚麼問題,至少在政策上看來不是一個問題。但在天水圍這問題卻衍生為很大的問題。一個單調重覆的社區裏,家庭暴力、青少年問題、自殺等都明顯較高。這些就很能反映「絕對科學化規劃」本身的缺失了。

幸好,近年在各政黨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政府已經正視這些社區問題,在「完美科學規劃」同時,投放更多資源,支持家庭工作,增加青少年文娛活動場所、鼓勵建立社區居民的脈絡,興建諸如社區園圃等的「有趣的地方」,又開始放棄極之容易令人迷路的「統一命名方式」。

其實天水圍並不是完全的悲情。如果說居住環境,還算是挺可以的。而且這一邊的房價較便宜,比九龍市區便宜了差不多40%。如果未來要買房子,天水圍會是我考慮的地區之一。

(遊記完)
[ 此帖被香港來的沛在2012-01-23 14:0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1-23
5平方公里30万人口吗??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1-23
是啊。天水圍的東西和南北距離可以在政府的地理資訊地圖裏量度出來。天水圍人口也是政府的數字。

天水圍這種公共房屋,一個單位約40-60平米,一個單位住3至6個人,一層6至8戶,樓高約40層,一個公共屋邨有12-20幢這樣的樓,全天水圍有10座公共屋邨。另外區內還有好些居者有其屋(與公共屋邨近乎一樣的規劃,但不是租的,而是由政府以市價的70%賣給收入較申請公屋上限略高的家庭。當然買入和賣出都有一定限制)和私人屋苑。這樣加起來有30萬也差不多了。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1-23
我二舅住在這公屋。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01-23
很多人寧冒生命危險住市區的劏房(房中房)也不願住大西北。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01-23
規劃要以人爲中心,要考慮人的謀生。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01-23
引用第14楼南天國士于2012-01-23 17:58发表的  :
很多人寧冒生命危險住市區的劏房(房中房)也不願住大西北。

為啥要〝冒著生命危險〞????
尔今死去奴收葬
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奴知是谁?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01-24
回 16楼(有的没的) 的帖子
在市區上班的低收入者住在天水圍等最外圍是不現實的,路遠時長,如同北平的蟻族基本在五環內。
有房産證者除外。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2-01-24
Re:回 16楼(有的没的) 的帖子
引用第17楼南天國士于2012-01-24 11:03发表的 回 16楼(有的没的) 的帖子 :
在市區上班的低收入者住在天水圍等最外圍是不現實的,路遠時長,如同北平的蟻族基本在五環內。
有房産證者除外。

那為啥是〝冒著生命危險〞?????
尔今死去奴收葬
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奴知是谁?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2-01-24
回 18楼(有的没的) 的帖子
劏房火災九死一生。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2-01-26
感動的文章
很用心
全世界有197个国家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2-01-26
引用第2楼有的没的于2012-01-23 12:08发表的  :
提到天水圍
台灣人最直接想到的應該就是【天水圍的日與夜】以及【天水圍的夜與霧】這兩部電影了‧‧‧



我是听过李克勤的《天水围城》这首歌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2-01-27
本文让我对天水围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感谢港沛。
旅游宰客网: http://www.51zaike.com
手机版: http://m.51zaike.com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2-01-28
看惯了穷游网的那些吃喝玩乐的腐败游记,再看看楼主的田间调查游记-------颇感深厚的学术气息,学习到很多东西。多谢楼主!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2-02-01
不错,香港郊区的真实市井!~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