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乌雷山的海航海防历史 乌雷山位于钦州东南部沿海,又称凤凰岭、兵防大岭,海拔100.8米,有北部湾第一峰之称;乌雷炮台又称乌雷墩炮台,建在乌雷山南麓乌雷村码头西南约500米的海中沙洲上,落潮时可涉水而上,炮台因临近乌雷山、乌雷村而得名。此地扼钦亷沿海航运咽喉,是北部湾外海进入钦州湾海口的第一道门户,军事位置重要。
古代中国,从秦汉到五代1100多年的时间里,交趾(今越南中北部)一直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每当交趾动乱,必有中央军队南征平叛。军队的行军路线常常是从洞庭湖——湘江——灵渠——漓江——桂江——浔江——北流江——走陆路鬼门关——南流江,然后从合浦港出南海。古代钦廉海路艰险,近海,廉州多沙、钦州多岛;外海,多狂涛巨浪。为避免触礁搁浅,也为避免遭遇乌雷外海的狂涛巨浪,水师战船自合浦港驶出后多向西缘海岸而行,从合浦港——乌雷山——龙门岛——江山半岛——交趾。东汉的马援平定交趾郡征氏姐妹的叛乱、东吴的陶璜讨伐叛吴投晋的交趾守将吕兴、唐朝的高骈驱除入侵安南的南诏人,皆走此路线。1285年,忽必烈南征安南的水师军队,也曾途径乌雷山海域。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兵部尚书毛伯温率十四万水陆大军南征安南,在乌雷山海域集结的明军水师部队多达一万二千余人。
和平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茶叶等商品经此路线输出到南海及印度洋各国;海外各国的犀角、象牙、珍珠、香料等特产也经此处运到合浦港,然后北上南流江输入中原。公元668年——768年,唐朝政府曾在乌雷山设乌雷县。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从秦汉一直持续到唐代晚期。 明代,有史书记载,商船“自钦州乌雷山发舟,北风顺利,一二日可抵交趾海东府”(今越南海防)。
明末清初,南明将领杨彦迪在这一带海域多次与清军交战。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有效缉私防盗,清廷在近岸的海中沙洲上修筑乌雷墩炮台,炮台以砖石砌成,“高一丈四尺,周围四十四丈”,内有营房、火药库、峰堠等。炮台配置前膛火炮8门(2000斤2门、1000斤2门、500斤4门),设把总一名,守兵46名,隶属龙门协右营管辖。 清中期,由安南西山政权武装的海盗船队多次过乌雷山海域袭扰钦亷沿海,乌雷墩炮台对于保卫钦亷沿海的航运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法战争时期,这里仍有驻军。 1906年,广东绿营兵裁撤,炮台废。
2013年上岛实地行走,炮台四周围墙多已遭毁坏,残存的围墙约高一米,台内荒草茂密,营房、火药库地基遗址尚在,炮已无存。新竖的炮台石碑已经被海水冲倒,部分被海沙掩埋,由此也可证实古人记载的乌雷外海狂涛巨浪并非虚言,只是国家海洋局竖立的石碑露出的部分写着“北纬108度”,让人瞠目结舌。在沙洲边还长有少量的红树林,岛上还能看到火山岩地貌,看来原生态环境保存的还行。水中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水母,不知是不是可以做成凉拌海蜇的那种。
与岛上的炮台相距不远,在大陆海边的乌雷村有供奉马援的伏波庙,香火很旺盛。据当地史料记载,乌雷的伏波庙始建于东汉。汉代的乌雷山,尚为南海中的岛屿,马援曾在此地整修战船、操练水军、疏凿浅滩险礁。伏波庙以后屡焚屡建,现存的1980年代以后重建的。 [ 此帖被汉疆唐土在2016-09-15 10:4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