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39阅读
  • 14回复

[青海][原创]追本溯源话海西(州)(“超微星史地系列”30)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6-30


追本溯源话海西(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部分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总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49.72万人,是青海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自治州。现辖格尔木、德令哈2个市,都兰、乌兰、天峻3个县,以及茫崖、大柴旦、冷湖3个行政委员会(县级)。自治州首府设在德令哈市。

一、戈壁千秋数易主
    据考古资料,距今两万三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活动。远古为西戎地,周至秦为西羌地。西汉时,今海西州东部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动范围,西部属“古羌国”。元始四年(公元4年),今海西州东部一度属西海部。不久,复为羌地。东晋后期,今海西州西部为吐谷浑属地,东部为鲜卑乙弗国地(后并于吐谷浑)。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军击败吐谷浑,在其地设置四郡,今海西州东部属西海郡,西部属鄯善郡。隋末,吐谷浑复据故地。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吐谷浑成为唐属国。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今海西州曾隶吐蕃腊城节度使。宋代,今海西州西部为撒里畏兀尔(即黄头回纥)地,东部为吐蕃地方政权唃厮啰势力范围。
    元代,今海西州西北地区属甘肃行省沙州路,其余大部分地区为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明初,今海西州地区为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地,由西宁卫兼管。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左右,今海西地区为东蒙古诸部统治地区。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居住在今新疆的卫拉特蒙古(即西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首领顾实汗的率领下进入青海,统治了今海西地区。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廷编定青海蒙古左右两翼盟29旗,今海西州境划定9个蒙古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班禅商上喇嘛移居今都兰县香日德一带,为班禅香家旗。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藏族汪什代海部落迁入今天峻县境内驻牧。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藏族沟里、日安两个百户部落迁入今都兰县境内落居。
二、都兰一县广千里
    1912年,今海西地区隶属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属甘边宁海镇守使兼管。1917年秋,设立都兰理事(代理县级政权),治都兰寺,隶甘边宁海镇守使。这是青海蒙古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之始。1929年属青海省。1930年11月改置都兰县,辖今海西州(不包括唐古拉山镇地区)全境,广袤千里。1932年迁治希里沟(今为乌兰县驻地)。1935年6月,第67次省务会议决定设立柴达木设治局,但未实施。
    1939年3月,析都兰县置通新设治局(治可鲁德令哈)、察汗乌苏设治局(1943年5月改设香日德设治局,又称香德设治局,治香日德寺),1946年2月,撤销2设治局,复归都兰县。
    1935~1941年,原居新疆哈密、镇西(今巴里坤)一带的哈萨克族(胡赛因部)因不堪忍受军阀迫害,相继集体东迁,部分进入青海柴达木盆地。1938年夏,马家军阀为加强对入境哈萨克族的控制,在柴达木西部地区设立“诺木洪哈族(西部)设治局”,管理台吉乃、柯鲁沟、宗加、巴隆一带的哈萨克族;在柴达木东部设立“茶卡哈族(东部)设治局”,管理都兰、柯柯、乌兰、茶卡、切吉、八宝等地的哈萨克族。不久撤销。青海境内哈族统归甘青新边区行政专员公署(1943年设,直隶于国民政府西北行辕)管辖。
三、都兰改海西,设立自治区
    1949年11月,都兰县和平解放。12月,县政府由希里沟迁驻察汗乌苏。1950年6月,受省政府委托,代管曲麻莱地区(1952年11月改由青海省直辖,1963年10月设县,12月划归玉树藏族自治区)。1951年6月,改为都兰自治区(县级)。1952年9月,设立都兰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县级)。
    1953年1月,中共青海省委决定在省内增设5个相当于专区一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并报中央批准。2月,青海省政府决定:都兰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更名都兰蒙、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并升格为专区级(8月政务院批准改建),9月,政务院批准专区级自治区定名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1954年1月,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同月,设立都兰蒙族自治区(县级,驻香日德),7月,设立天峻藏族自治区(县级)和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区级)。1955年6月,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更名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7月,都兰蒙族自治区改称都兰县,天峻藏族自治区改称天峻县,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改称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中心区(区级)。
四、析置柴达木行政区,曾设格尔木、冷湖、大柴旦3市
    柴达木盆地位于海西州中西部,东西长约800公里(最长837公里),南北宽约350公里(最宽486公里),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这里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早在1947年11月,国民政府组建“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资源情况调查队”,进入柴达木,年底在盆地西部(位于今茫崖油砂山)发现油矿床。1954年5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组建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首次对柴达木盆地进行地质普查,寻找石油,吹响“进军柴达木,开发柴达木”的号角。
    1955年2月,中共青海省委向中央呈报《关于柴达木资源情况的报告》,提出逐步开发柴达木的初步意见。5月,为适应大规模开发柴达木的需要,组织领导柴达木盆地开发,支援柴达木勘探和建设,青海省将海西州柴达木盆地(不包括位于都兰县境内部分)划为省直属行政区,设立柴达木工作委员会(专区级),为省人民委员会派出机构。7月底,柴达木工委进驻噶尔穆(即今格尔木市)。10月,为便于领导柴达木地区行政工作,并为将来建立县级政权做准备,中央同意在柴达木盆地设立马海临时工作委员会(驻马海)、茫崖临时工作委员会(驻茫崖,即今老茫崖)、噶尔穆临时工作委员会(驻噶尔穆,即今格尔木)。当年底,柴达木盆地首个深探井——油泉子构造泉1井获得工业油流。
    1956年2月,随着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工作重点由勘探向开采转移,将柴达木工作委员会更名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将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小唐古拉山地区划归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设立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县级,驻温泉)。3月,为更好适应柴达木盆地资源勘探与开发工作,柴达木盆地工委由噶尔穆(今格尔木)迁驻大柴旦。大柴旦位于盆地中心,交通四通八达,无论是组织物资供应,还是召集开会,都非常方便,作为开发柴达木的指挥中心,位置适当。
    1957年4月,为了有效地使石油、地质勘查与物资供应工作有机配合,并加强对盆地职工的管理,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改称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年底,以马海临时工作委员会部分地区设立冷湖办事处(县级)。
    1958年1月,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改称柴达木行政委员会。9月,冷湖地中四井成功出油,冷湖油田横空出世。
    1959年1月,随着柴达木开发进入勘探与生产并举阶段,为加快整个盆地开发与建设的进度,很快在盆地内建立起完整的经济体系和工业基地,同时支持盆地东部农牧业发展,将海西州政府迁至大柴旦,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合署办公(注:10月国务院批准)。3月,青海石油管理局从迁驻冷湖,组织石油会战(参加工人超过2万人)。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冷湖市临工委。年底,冷湖油田产量超过30万吨,跻身全国四大油田之列(其它3个为:玉门油田、新疆油田、四川油田),冷湖被誉为柴达木“油都”。
      1960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噶尔穆工作委员会,设立格尔木市(将“噶尔穆”简化为“格尔木”);撤销冷湖市临时工作委员会,设立冷湖市;以马海、格尔木工作委员会部分地区设立大柴旦市。
    1961年,因国民经济困难,柴达木开发告一段落,一批国家开发项目撤销或暂停。
    这一时期,海西州建置情况是:1956年2月,设立德令哈工作委员会(县级);1958年4月,撤销德令哈工委,改设德令哈县;11月,设立茶卡工作委员会(县级),驻茶卡。1959年,撤销茶卡工委,改设乌兰县;都兰县由香日德迁驻察汗乌苏。1960年,乌兰县由茶卡迁驻希里沟。1962年10月,撤销德令哈县,并入乌兰县。


五、强化民族自治,海西再度归一
    海西州与大柴旦行委合署办公后,既管东部的农牧业,又管西部的工矿业,工作中难免有轻有重。1962年10~11月在大柴旦召开的海西州第二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批评政府工作存在重支援建设、轻民族自治的片面性,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自治权利有很大忽视,民族自治政权有名无实,不符合政策精神和宪法规定,是一个严重错误。
    1962年11月,因国民经济困难,同时,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效能,中央批示: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并入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改名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并迁址德令哈(国务院1963年8月批准)。12月,撤销柴达木行委,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正式办公,海西州人委决定州址暂设大柴旦,并成立州址迁址领导小组。
    1963年3月,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海西州州机关迁至德令哈办公(国务院11月批准。注:当年未实施)。
    1964年6月,海西州由大柴旦正式迁驻德令哈;撤销茫崖临时工作委员会,改设茫崖镇;撤销大柴旦市,改设大柴旦镇;撤销冷湖市,改设冷湖镇;撤销马海工作委员会,其辖区并入冷湖镇;撤销唐古拉山工委,其辖区并入格尔木市。
    1965年4月,撤销格尔木市,改设格尔木县。
    1980年6月,撤销格尔木县,复设格尔木市。
    1984年5月,设立茫崖行政委员会(县级),为海西州派出机构。
    1985年6月,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改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8年,由乌兰县析置德令哈市。
    1992年1月,省政府批准:撤销茫崖行政委员会冷湖镇,设立冷湖行政委员会(县级),为海西州派出机构;撤销大柴旦镇,设立大柴旦行政委员会9县级),为海西州派出机构。


六、天上掉来唐古拉,青海土地西藏管
    唐古拉山地区,东西长293公里,南北宽173公里,总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注:原先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原为玉树州治多县辖地。1956年2月,因唐古拉山地区地远离治多县驻地,管理不便,省政府批准:唐古拉山地区由玉树州及治多县划出,设立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县级),驻温泉,由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专区级)领导。3月,唐古拉山工委进驻唐古拉山(即温泉,海拔5600米,距格尔木546公里),首次将当地昂才、仁青羊珠两个部落700户、3000多藏族同胞纳入行政管辖。1958年4月,唐古拉山工委迁驻沱沱河沿(省人委1960年5月批准),12月,设立乌丽公社(驻地距格尔木市302公里)。1963年8月,唐古拉山工委划归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64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其行政区域并入格尔木市。7月,青海省批准,设立唐古拉山区(区级),下辖乌丽公社。9月,唐古拉山区正式划归格尔木市。1965年3月改属格尔木县。1971年1月,撤销唐古拉山区及乌丽公社,改设唐古拉山公社。1980年6月改属格尔木市。1984年改为唐古拉山乡。2005年,撤销唐古拉山乡,设立唐古拉山镇。当年常住人口1277人。
    1962年冬,西藏那曲专区安多县多玛区遭受特大雪灾,1000余牧民、30万头(只)牲畜面临死亡的威胁,西藏地方向青海省紧急求援,要求借用唐古拉山北麓的草场放牧,青海省同意将唐古拉山工委通天河以南部分草场暂借安多县临时安置受灾牧民和牲畜。1963年3月,安多县与唐古拉山工委签订《草原借用合同》,安多县借用通天河以南的草场。12月,安多县与唐古拉山工委签订《议定书》,将借用草场范围向北延伸到沱沱河以南。两次出借草场面积共4万多平方公里,占唐古拉山行政区面积的93%。草场借出后,安多县多玛区牧民大量进入唐古拉山以北,并于1963年底,在未与青海方面协商的情况下,将多玛区政府迁至唐古拉山区的雁石坪(注:雁石坪,距格尔木市400公里;2002年,安多县撤销多玛区,设立雁石坪镇),放牧面积远远超过当初的协议借用面积。放牧范围也突破唐古拉山乡,进入毗连的玉树州杂多县,甚至深入与西藏并不接壤的玉树州治多县。青海、西藏两省区牧民因越界放牧、交叉放牧而引发牧场、边界纠纷,并发生械斗事件。双方争议面积达4.95万平方公里(注:包括玉树州治多县、杂多县部分地区)。
    2001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行政区域边界部分地段划分及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1]51号)裁决: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行政区域界线,在唐古拉山地区(多玛地区)以唐古拉山分水岭为界;对西藏自治区在唐古拉山以北地区的实际使用管理范围线提出具体的界线走向。到2005年,安多县的雁石坪镇、玛曲乡、色务乡、多玛乡、玛荣乡等5个乡镇(整建制)、总面积4.75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位于唐古拉山以北青海省境内(注:参见《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经比对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青海省地图册》,雁石坪镇、玛曲乡、色务乡位于唐古拉山镇境内,面积约3.354万平方公里多玛乡位于玉树州治多县、杂多县境内,玛荣乡位于玉树州杂多县境内,二者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唐古拉山镇总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中,青海省实际控制面积只有1.4万平方公里,其余3.354万平方公里土地由西藏安多县实际控制。


参考书目:
《青海通史》: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青海省志·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青海省志·民政志》:黄山书社1998年7月第1版
《青海省志·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青海省志·石油工业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海西州志》(5卷4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5~1999.12年版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志(1991-2002)》: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海西州年鉴(2003-2007)》: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玉树州志》(上下册):三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柴达木开发史》:张嘉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格尔木开发史》:周乐华、周江涛,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柴达木历史与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格尔木市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格尔木年鉴(2001-2005)》:格尔木市地方志编委会2006年8月第1版
《德令哈市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都兰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乌兰县志》:三秦出版社2003年3月第3版

《天峻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茫崖行政区志》:青海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大柴旦镇志》:中国县镇年鉴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冷湖镇志》:三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1月第1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96月第1



本坛此前相关帖子
海西州区划十问:http://xzqh.info/lt/read.php?tid=60108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8-07-08 16:50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tli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6-30
求这两张地图的大图。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6-30
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是地级?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7-02
到2005年,安多县的雁石坪镇、多玛乡、玛荣乡、玛曲乡、色务乡等5个乡镇(整建制)、总面积4.75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位于唐古拉山以北青海省境内(注:参见《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
这么说,这5个乡镇还归西藏管辖?新“飞地”?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7-02
回 hand 的帖子
hand:这么说,这5个乡镇还归西藏管辖?新“飞地”? (2013-07-02 11:41)

这5个乡镇与安多县本土相连,不算飞地。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7-04
马海几时撤销了呢?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7-04
回 小知 的帖子
小知:马海几时撤销了呢? (2013-07-04 19:44)

      1964年6月,……撤销马海工作委员会,其辖区并入冷湖镇;……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7-29
回 超巨星 的帖子
超巨星:这5个乡镇与安多县本土相连,不算飞地。 (2013-07-02 14:11) 

唐古拉山镇实际管辖的地域面积有多少?地图上的唐古拉山镇实际上有好几个乡镇组成,那么总人口能上万吗?看地图唐古拉山镇和雁石坪镇的距离是100多公里,那么这个区域的中心镇是唐古拉山镇还是雁石坪镇?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7-29
回 xbdzsmc 的帖子
xbdzsmc:唐古拉山镇实际管辖的地域面积有多少?地图上的唐古拉山镇实际上有好几个乡镇组成,那么总人口能上万吗?看地图唐古拉山镇和雁石坪镇的距离是100多公里,那么这个区域的中心镇是唐古拉山镇还是雁石坪镇? (2013-07-29 11:20)

1、唐古拉山镇青海省实际控制面积只有1.4万平方公里;
2、唐古拉山地区的中心集镇是由西藏安多县管辖的雁石坪镇(注:唐古拉山镇驻地沱沱河沿则偏居一隅);
3、2010年,雁石坪镇常住人口2876人,玛曲乡2486人,色务乡943人,合计6903人;唐古拉山镇常住人口1605人(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资料》)。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3-07-29 22:27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7-29
回 超巨星 的帖子
超巨星:1、唐古拉山镇青海省实际控制面积只有1.4万平方公里;
2、唐古拉山地区的中心集镇是由西藏安多县控制的雁石坪镇。
(2013-07-29 14:24)

雁石坪集镇上能有多少人?能有1000吗?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3-07-29 22:1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7-29
回 xbdzsmc 的帖子
xbdzsmc:雁石坪集镇上能有多少人?能有1000吗?
(2013-07-29 15:59)

青藏公路地理中心小镇雁石坪的变迁
新华网   2011年04月2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4/27/c_121353888.htm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4/27/c_121353888_2.htm
从2002年至铁路修通的2006年,小镇人口从400多人急剧发展到3000多人,……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7-30
回 超巨星 的帖子
超巨星:青藏公路地理中心小镇雁石坪的变迁
新华网   2011年04月2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4/27/c_121353888.htm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4/27/c_121353888_2.htm
....... (2013-07-29 22:15) 

3000人确实算是大镇子了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7-30
近几年内,柴达木、冷湖、茫崖,三个当中至少有一个会设县或市。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9-09-24
要更新了,茫崖市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9-09-24
大柴旦还有没有设市的可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