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72阅读
  • 22回复

[地名由来]沔阳之“沔”(神州情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11-05
沔阳之“沔”(神州情思)
      湖北有个仙桃。但是,仙桃过去并不叫仙桃,而是叫沔阳,仙桃是1986年县改市时换的名。“仙桃”和“沔阳”对于我这个外乡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对于仙桃,每次路过都是从高速公路的标牌上知道它的位置。不久前,终于有机会与这里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沔阳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叫仙桃?”到了仙桃,我问当地的朋友。一谈起来,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一说是“沔(min)”这字生僻,好多人不认得,常常读成“丐”,二是当时的字库里已没有这字,用起来不方便,三是……就这样,“沔”字被剔出
  这倒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开始刨根问底。古代“沔”字的基本意是水流充满河道,同“湎”。《诗·小雅·沔水》中有“沔彼流水,朝宗于海”的诗句。又如“沔沔”是水满荡漾的样子。史记中也有这样的表述:“流沔沉佚,遂往不返。”而“沔”为水名,发源于陕西,是汉水的上流,古代亦指整个汉水。
  一个“沔”字,总与水有关。传说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沔阳在九州之一的荆州域内。夏、商时,为荆州域。西周、东周后,沔阳属于楚地,楚平王游云梦,驻跸排湖,屈原遇渔父,歌沧浪之水。三国时魏、蜀、吴共争荆州,赤壁之战即发生于原沔阳南部乌林(今属洪湖市)。浊浪滔天,风高波涌,曹操的83万大军乘战船直下江南。据说这里还是元末陈友谅训练水师的地方。这块烽火连天、战争频发的膏腴之地,虽经历各个朝代更迭,但“沔阳”这个地名一直像血脉一样延续着。
  我们去往排湖边。这个“排湖”可能就是楚平王当年“驻跸”之所在地。停下脚步,仔细聆听,你会听到一个早已逝去的年代里渔夫的歌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那个好心的渔夫,多么希望与他对话的屈原能够听他一劝:“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然而,屈原岂是随波逐流的燕雀之辈?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
  排湖,曾经是一片泽国,沔阳人称之为母亲湖,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素有“百里排湖”的美誉。老作家碧野下放改造时,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里,在湖光潋滟、风清荷香的湖边,望着大地上的一片绿色,写下了散文《静静的排湖》。也是以粮为纲的年代,盲目围湖造田,湖面日渐萎缩,如今只剩下十多平方公里了。聪明的仙桃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从规划入手,打造中国休闲谷。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让游客感受到“沔沔”之古韵,“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让人来了还想来。
  从1986年撤县建市始,沔阳改叫仙桃已经20多年了,可仙桃人口头上还是把自己说成是沔阳人。他们说的是沔阳话,吃的是“沔阳三蒸”,唱的是沔阳花鼓,演的是沔阳皮影“沔”字已经渗透到他们的骨髓里。
  此次来这儿的一个多月前,我们看过仙桃一条新建的民俗风情街。只见街道两边的明清仿古建筑鳞次栉比,青瓦灰墙,尖垛飞檐,酒楼、商店、书屋、咖啡厅……一家挨着一家,人文风情浓郁。这条街主要以美食为主,旨在让蜚声久远的“沔阳三蒸”重振旗鼓,把沔阳莲藕、沙湖盐蛋等特色食品打入市场,吸引前来观光休闲的旅客。除了打造美食品牌,还在街中兴建了刘口戏台,每逢节假日,游客可以看到具有沔味彩船舞、蚌壳精舞、龙灯舞和皮影戏等传统艺术表演。
  再次来到这条民俗风情街时,人气更旺了。不过,最大的变化是这条街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想起了上次来时,这条街初定名为“文化美食一条街”,后来,经过广泛征集,最后定名为“沔街”。从街西走到街东,其间有一片广场,广场正中建了一座威武阔大的门楼,门楼上挂着一块巨大匾额,上面是当地书法家题写的“沔街”二字。
  “叫沔街就叫对了嘛。”我对同行的朋友说,“老祖宗叫了几千年,不能到我们这儿就让它断代绝根,这对不起沔阳的列祖列宗啊。”大伙儿都说对。这时,想起了一位自称为“沔骨佬”的朋友对我说过她的“沔沔之痛”:那是始于在北京上大学的第二年,她母亲写信告诉她县改市了,以后寄家书要记得更名。那时,思旧之痛与思乡之痛连在了一起。如今,有了“沔街”可抚旧时之痛,但愿家乡能像襄阳一样更回原名!
  我相信,她的话代表着许多沔阳人的一个夙愿。

                                        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9月22日第8版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11-05
      既然“沔”字同“湎”,那么当初“沔阳”就该简化为i常用字组成的“湎阳”。而不是一个毫无典故的雅化名“仙桃”,当地根本就不产桃子。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11-05
仙桃县改市时因镇得名
希望能复名沔阳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11-05
我曾经就读成gaiyang,我支持仙桃!
我的区划理念:全国分31省、3自治区、6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11-05
我支持仙桃改成“玉沙”,毕竟“玉沙县”也用过好一段时间。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11-05
我去过。排湖里的堤上公路沿线风光很美,水天一色。
撤销地级和市辖区,合并县市区,省直辖县市,县市直管乡镇。只有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8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考虑分省,其余省份面积太小没有必要分省。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11-06
……一说是“沔(min)”这字生僻……
是min而不是mian???

……古代“沔”字的基本意是水流充满河道,同“湎”。……
嗯,“丏”和“面”颇有渊源,繁体字“麵”有“麺”、“麪”、“麫”等异体,其中“麺”是对“麵”的部分简化,“麫”的出现应该是把“麪”写错了导致的吧。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11-06
那么仙桃镇以前有产过仙桃吗,为什么要叫仙桃镇
出名要趁早,吃屎要趁热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11-06
回 东阁听雨 的帖子
东阁听雨:那么仙桃镇以前有产过仙桃吗,为什么要叫仙桃镇 (2012-11-06 18:38) 

旧沔阳属于江汉平原四湖水系的尾闾低洼易涝地区。
仙桃镇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这个位于汉江边的居民点得益于舟楫之便,在洪水来临之际能够“先逃”,后来便雅化为“仙桃”。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11-08
沔阳,今陕西勉县旧称。
西汉初设“沔阳县”,治今县东“旧州铺”。因县城位于“沔水之阳”而得名,属汉中郡。
东汉建安24年(219年)7月,刘备于此称“汉中王”。蜀汉景耀6年(263年)“诏立(诸葛)亮庙于沔阳”(今武侯祠)。魏景元5年(264年)平蜀后,分蜀地为梁、益二州,梁州治沔阳。西晋泰始3年(267年)梁州迁治南郑(今汉中市)。
北魏正始5年(508年)分沔阳县西置嶓冢县(治铜钱坝);隋开皇元年(581年)裁沔阳县入嶓冢县;大业3年(607年)改嶓冢县为西县。
1258年蒙古军队占领后设铎水县,移沔州治于铎水县,省西县入略阳。
明洪武3年(1370年)省铎水入沔州,4年迁治于“西山谷口”(今武侯镇);7年(1374年)降沔州为“沔县”;民国24年(1935年)8月,迁县治于今址。
1964年,“因沔字生僻难认”,改“沔县”为“勉县”。1995年,县城由城关镇改“勉阳镇”(上报方案为“沔阳镇”,陕西省民政厅因同样原因“沔字生僻难认”改为今名)。


不知湖北沔阳是否为南北朝时“漂移”过去的地名?
[ 此帖被hand在2012-11-09 16:51重新编辑 ]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11-08
湖北沔阳名称的由来与陕西沔阳如出一辙,只是时间较晚,于随大业三年(607年)。
汉江可以说是湖北的母亲河,在湖北不但有沔水之称,还有襄河之名,故湖北有三阳(汉阳、襄阳、沔阳)。只是由于后来汉江的改道才使得湖北之三“阳”实为三“阴”而名不副实。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11-08
回 境由心造 的帖子
境由心造:
仙桃镇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这个位于汉江边的居民点得益于舟楫之便,在洪水来临之际能够“先逃”,后来便雅化为“仙桃”。
      仙桃这个地名,很有传奇色彩。我认为“尖刀咀”可能性最高,“仙鹅逃”最假。“仙桃”的由来有六种说法:
       一、唐代贞观年间,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国王命令,携一只仙鹅到唐朝进贡,途径沔阳境内,不料仙鹅展翅逃遁。仓促间,缅伯高只抓住一片鹅毛。无奈,他只好硬着头皮将鹅毛进贡唐太宗,并奏曰:“仙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鹅逃遁,倒地哭嚎啕。上奏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并回赠了一些中原特产给缅伯高。后来,人们把仙鹅逃走的地方取名叫”仙鹅逃“,又称”仙逃”。久之,就由“仙逃”变成了“仙桃”。
  二、明代时,因仙桃地处汉江和锦瑞河之间,地势呈桃形,故取名“仙桃”。
  三、古时,仙桃名“尖刀咀”。后人嫌“尖刀咀”不雅,取“尖刀”诣音为“仙桃”。
  四、清代,有一老者装了一船桃子来此地出售,因质次价高,买者甚少,老者一气之下,将桃子掀入河中,此地帮名“掀桃”,后改为“仙桃”。
  五、传说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时,将王母娘娘那五百年开花、五百年结果的仙桃饱食一顿后,还带了一些下凡,不慎失落一个在仙桃境内,这里就长出了一片桃林,结的桃子又红、又大、又香、又甜,人们吃了可以廷年益寿。“仙桃”由此而得名。
  六、有一仙女路过沔阳一个小镇,只见这里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就想试试这里的人心如何,于是挑了一担桃子在此叫卖。买者甚多。她问:“你们买桃子给谁吃?”青年人说:“孝敬老人的。”老年人说:“是给小孩的。”仙女一听,连声称赞这里的人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桃子,便将没有卖完的桃子往地上一掀,顿时这里就长出了十里桃林,随之开花、结桃。人们见了都高兴地说:“这是仙人仙法长仙树,仙桃仙花结仙桃。”大家除把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分给每家每户外,还赠送给过往行人。从此,这个地方就取名叫“仙桃”了。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11-09
回 幻象岭 的帖子
幻象岭:      仙桃这个地名,很有传奇色彩。我认为“尖刀咀”可能性最高,“仙鹅逃”最假。“仙桃”的由来有六种说法:
       一、唐代贞观年间,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国王命令,携一只仙鹅到唐朝进贡,途径沔阳境内,不料 .. (2012-11-08 23:17) 

看地图,尖刀嘴的确很形象。
O(∩_∩)O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4-13
还是改回沔阳好吧。。。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04-17
支持改回沔阳,沔阳有文化,仙桃太没意义啦
胶高自古不分明,
远亲近邻兄弟城。
墨水长河连两市,
一体前景更恢弘。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04-17
嗯,支持改回沔阳。

湖北的一些城市和高校,都改过id,似乎是想通过改名,能够达到双赢。只是改了又再改回去的,也算一特色了。 比如武汉纺织大学、荆州等
这两天一直在听月光边境,据说能让人心静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04-25
尖刀嘴这个地名在西南官话湖广片非常常见,前段时间整理澧水水系发现道水南北两支汇流于石门县尖刀嘴。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3-04-25
回 曲终人散 的帖子
曲终人散:嗯,支持改回沔阳。
湖北的一些城市和高校,都改过id,似乎是想通过改名,能够达到双赢。只是改了又再改回去的,也算一特色了。 比如武汉纺织大学、荆州等 (2013-04-17 10:36) 

当年勉县城关镇改“沔阳镇”就没有通过,不得已改为现在的“勉阳镇”。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3-04-25
沔阳市仙桃街道办事处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3-04-25
回 首长 的帖子
首长:
沔阳市仙桃街道办事处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3-04-26
支持复名。
帮祖:斗鸡眼
帮主:哪里来的谁
帮友:海里来的龙
            冲绳来的妖
我是帮渣:琉球来的尚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帮成员正在持续负增长中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3-04-27
赞成更名为“湎阳”,中国人喜欢读半边来识别生僻字。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3-07-05
也说沔阳之“沔”(布衣之族)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05911
[ 此帖被幻象岭在2013-07-05 23:40重新编辑 ]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