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71阅读
  • 36回复

[地名探讨]黄山市长首度回应“复名徽州”:改不改名,徽文化都会被传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8-03-19

近年来,有关安徽省黄山市复名徽州市的呼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就这一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市长孔晓宏日前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作出回应。

孔晓宏认为,徽州也好,黄山也好,反映的都是这个地区的文化标识。改与不改,徽州文化都能得到传承,因为“徽州文化体系非常强大,不会被遗忘”。

孔晓宏还指出,地名更改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作为地方政府,我们不好去打这个‘口水仗’,没什么意义。”

这是在任黄山市长首度就徽州复名一事对媒体作出回应。

虽然孔晓宏认为黄山地名不会弱化徽州文化,但也有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持不同观点。

籍贯为安徽祁门的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高院副院长汪利民向澎湃新闻表示,徽州更名黄山已有30年,现在黄山的不少年轻人都已经渐渐忘了徽州这个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徽州复名的紧迫性与日俱增。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汪利民认为徽州应该尽快复名。

籍贯是安徽歙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歙砚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祖伟也向澎湃新闻表示,从文化情怀上,他还是对徽州有感情,比较认同徽州复名。

复名根源

黄山复名徽州一事的根源在于1980年代后期的行政区划调整。

徽州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建置,下辖歙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黟县6县。从此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作为州府名,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

1949年5月婺源解放,先后划属浮梁专区、乐平专区。1952年后,婺源由江西上饶管辖至今。

1987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原属徽州的绩溪县划属宣城地区。1988年4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屯溪、黄山、徽州三区和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四县。

这一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主要着眼于开发黄山旅游资源,“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比如,安徽省政府在《转发国务院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中就指出,“这一决定,对于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黄山风景资源,进一步发展以黄山为中心、以皖南为重点的旅游事业,带动皖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出发点是开发黄山旅游资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30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文化界人士,对于恢复徽州旧称的呼声络绎不绝。

在为黄山复名徽州奔走呼吁的众多人士中,人民日报原高级编辑李辉颇具代表性。

1998年4月,李辉即在《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发表了《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

2016年,借着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契机,李辉再一次撰文呼吁恢复徽州地名,在《人民日报》撰写评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李辉写道,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

两会呼声

和以李辉为代表的新闻文化界人士一样,关注徽州历史文化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年来也屡次通过各级两会平台,表达他们祈盼徽州复名的心声。

这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徽州一般都有某些方面的渊源。他们或为徽州籍,或为研究徽州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

早在2006年3月,婺源籍的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原主任黄景钧,就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恢复徽州一府六县建制、成立徽州地级市的建议》。

建议称,徽州行政区划的变更,给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婺源和绩溪从徽州划出,使得徽文化失去了厚重的思想根基。因着眼于发展黄山旅游而将徽州更名为黄山的做法,也有损于徽州这一享誉海内外的地域品牌。

黄景钧建议,恢复徽州一府六县建制,整合黄山市和婺源县、绩溪县,组建徽州地级市,市政府设在屯溪。他认为,此举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体现在整合并优化配置徽州旅游资源、促进徽州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更好地尊重徽州当地人民的意愿、增强民族认同感、弘扬诚信和谐的社会理念等五个方面。

离开故土的黄景钧尚且如此关心徽州,留在当地的代表委员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

2017年1月,民盟安徽省委以民主党派界别团体的名义,向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徽州复名及绩溪划归徽州的建议》。

建议的核心内容是:将绩溪县划回黄山市;将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辖三区五县和黄山风景区。建议的具体执笔人为:十一届安徽省政协委员、黄山市政协时任副主席张俊杰,十一届、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委员、绩溪县副县长柯宁宁。

距离民盟安徽省委向安徽省政协提交徽州复名的建议不到两个月,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安徽省委时任副主委钱念孙,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黄山恢复徽州地名的建议》。

钱念孙在建议中指出,徽州改名黄山,负面影响起码有三点:不利于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和家乡情怀的维系;“黄山”地名重复过多,给旅游者和文史资料记载都带来诸多不便和麻烦;不利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推进和整体实施。

为解决这些问题,钱念孙认为,徽州复名及相关区划调整,实行比不实行好,早实行比晚实行好。他还在建议中提出了徽州复名及相关区划调整的三种备选方案:一是在现有黄山市范围基础上,绩溪和婺源回归,建立徽州市;二是绩溪回归,黄山市更名徽州市;三是现有行政区划不变,仅把黄山市复名为徽州市。

程序悖论
针对社会各界对徽州复名一事持续不断的讨论,包括黄山市、安徽省及民政部在内的官方,也曾通过各种渠道作出回应。

2004年,安徽省绩溪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章亚光,在《合肥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徽州更名黄山和绩溪划出徽州的法律透视》(以下简称“《法律透视》”)的文章。

据章亚光在文中回顾,民政部和安徽省曾于1990年8月、1993年5月和1998年7月分别对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予以答复,称安徽省政府赞成将绩溪县从宣城地区划回黄山市管辖,拟将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又称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变更,应按照“国发【1985】8号”文件(即《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继称至今未见绩溪县政府及有关地、市提出这个问题的请示,所以省政府无法向国务院申报。

2006年5月,按照委员提案办理程序,民政部也对前述黄景钧的建议作出了答复。

民政部答复称,整合黄山市和绩溪县、婺源县,组建地级徽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既涉及到现行黄山市行政区划体制的改变,又涉及地级宣城市和江西省行政区划的变动;既有历史渊源联系,又涉及现实利益格局的调整,牵涉面较大,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广泛征询民意。待时机成熟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年8号),由安徽省、江西省政府按程序上报审批。

另据钱念孙向澎湃新闻透露,对于他2017年3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徽州复名建议,民政部在2017年9月也作出了答复。答复内容和对黄景钧建议的答复大致相同。

而民盟安徽省委2017年1月向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所提徽州复名的提案,安徽省政协提案委员会认为复名徽州一事不是省级层面能解决的问题,因而未能获得立案。

从章亚光《法律透视》一文披露的内容可以看出,最迟在1990年8月,也就是在黄山市成立两年多后,就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黄山市区划一事提出建议,但近30年来并无进展。

从《法律透视》一文还可以看出,黄山市区划调整一事之所以没有进展,其根源在于涉及的市县(区)两级政府没有调整的意愿和动力,也没有就这一问题向上级政府提出过请示。

根据《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行政区划的调整必须由涉及的县市区政府向上逐级申报。因此单从程序上来讲,只要基层政府不向上申报,区划调整的程序就启动不了。

官方口径

从地方政府的公开表态看,目前徽州复名一事所涉及的各县市区,并没有推动此事的足够意愿和动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仅从公开报道来看,绩溪、婺源两县官方从未就徽州复名一事公开表态。截至目前,仅黄山市民政局对这一问题作出过公开回应。

2016年7月3日,有网友专门就黄山市政府对于“复名徽州”一事的态度,在黄山市政府官网上进行了咨询。

一天后,黄山市民政局即做了详细答复,强调“黄山市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够、发展不优,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

黄山市民政局在回复中表示:客观地说,黄山市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够、发展不优,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我们将紧紧抓住“十三五”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旅游+”,坚定不移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共筑更美更富黄山梦,努力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从黄山市民政局的回复可以看出,徽州复名一事并没有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这与黄山市市长孔晓宏日前向澎湃新闻回应的口径一致。

2018年3月14日,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孔晓宏向澎湃新闻表示,黄山市的地名不会弱化徽州文化,复名徽州也不等于徽州文化就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孔晓宏认为,徽州文化体系非常强大,不会被遗忘。他还指出,早在2008年,文化部就批复了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徽州文化传承起到了很大作用。

2008年1月,文化部批准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明确其覆盖范围是老徽州的“一府六县”,即除现黄山市区域外,还包括绩溪和婺源两县。

需要关注的是,行政区划因素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工作推进造成了不便之处。

在钱念孙的前述建议中,他指出徽州改名黄山负面影响的第三点,就是不利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推进和整体实施。他指出,保护区的范围覆盖两省三市,与现有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无法有效衔接,协调难度大,不易整体联动推进。

据钱念孙在建议中介绍,2012年6月,民盟中央领导曾率专家组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组在呈送中共中央的调研报告中提出:应考虑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尽快结束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被肢解、割裂的现状,将现有的黄山市、绩溪县和婺源县合并为统一的行政区域,并以徽州命名。

此外,钱念孙2017年建议中有关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忧虑,也在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得到了印证。

今年的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加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也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试点,更好地推进其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提案。两份建议提案的内容基本相同。

两份建议指出,尽管目前徽州文化保护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保护经费严重不足、文化生态整体保护规划措施推进困难、传统村落保护形势严峻等方面。
一粒沙寂寞成一整个撒哈拉,
一滴泪蓝调了一整面地中海!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03-19
千言万语就是不想放弃用黄山的名头来吸引游客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8-03-19
既然这样,当初为什么要改名黄山市?真好笑,反正

改不改名,黄山都会被熟知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8-03-19
说半天都是在在推脱,又不想承认当年过错,又不愿意承担改名的责任。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ein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8-03-20
说实话 要是正视并强调地级市事实上的统县政区身份的话  “黄山郡”是一个符合汉代思路的郡名……

话又说回来  “徽州市”作狭域意义使用时 连古县治都不是的屯溪还真不太担得起………………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8-03-20
没有关系啦,徽州文化即使在安徽被消灭干净,还有浙江在传承!!!!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8-03-20
市长并没有为改名做出努力,而是为拖延找借口。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8-03-20
不改就不改吧,反正婺源也回不去了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8-03-20
回 未央小色狼 的帖子
未央小色狼:说半天都是在在推脱,又不想承认当年过错,又不愿意承担改名的责任。 (2018-03-19 21:36) 

一语中的,正解!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8-03-20
市长为其不作为找借口。。。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8-03-20
复名徽州市,黄山区(原太平县区域)改名黄山北区,徽州区(含黄山区非原太平县区域)改名黄山南区。
全国分为省、州;省分为州、县;州分为县、区。

城市化的州县别称为市,民族自治的省州县称为自治省自治州自治县。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8-03-20
黄山区改设县级黄山市也不错,可以为黄山旅游、保护、开发等提供更多城市基础支持。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8-03-20
黄山市属于政治概念。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8-03-20
干点正事:自己内部的公务员比重太大。甚于鹤岗等市。
大面积撤并乡 撤并乡 撤并乡
休宁歙县在受苦 休宁歙县在受苦 休宁歙县在受苦。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8-03-20
黄山应该恢复叫徽州。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8-03-20
一般来说,一个地名用了30年后,应该深入人心了,比如仙桃、武穴,虽然也有人不时提个议案建议恢复原名,但多数人不以为然。

而且这个市长说得其实没错,黄山市也能承继甚至弘扬徽州文化。
许多这文化那文化,其地名也没坚持到今天嘛。这说明弘扬某文化,跟地名叫不叫那个字,关联着实不大。

但是,黄山改了这么久,还有这么多人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提案,那就真的值得重视了。

还有,说地名更改程序复杂,恐怕未必。还是湖北,宜都改枝城再改回宜都,反复折腾,也就在20年之内;荆沙市更是使用不到两年就改了。而且荆沙跟黄山一样是地级市。

难的其实是行政调整,绩溪回徽还办得到(安徽巢巢湖,涉及包括省会在内的四个地级市,那么大的手笔都做到了,这仅仅调整一个县,应该不难,当然程序也很麻烦),婺源回归则很难很难(主要是婺源脱徽这多年,已没多少感情,再说他在江西很受重视,回到徽州不一定有如此地位,因为一大堆排在他前面的)。

另外,有委员建议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后,驻地仍在屯溪。那更名的意义何在?
屯溪也是千年古镇,也设过屯溪市,难道就不能担当地级屯溪市,凭什么地级市驻地在此,名字一会黄山,一会徽州的,却不从自己?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8-03-20
徽文化的经济价值几何?
徽州二字又能从多大程度上去体现这个价值?
这个价值是否能压倒黄山二字和风景区所带来的一切?
人是趋利的动物,想让他自发地行动起来,就非得拿点甜头去引诱他不可。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8-03-20
黄帝来过黄山吗?虚假历史。
纪念邓小平1979上黄山,黄山改名“邓山”,黄山市改名“邓山市”。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8-03-20
回 ein 的帖子
ein:
说实话 要是正视并强调地级市事实上的统县政区身份的话  “黄山郡”是一个符合汉代思路的郡名……
话又说回来  “徽州市”作狭域意义使用时 连古县治都不是的屯溪还真不太担得起………………

同意 叫屯溪市比較合適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8-03-20
回 到此一游 的帖子
到此一游:一般来说,一个地名用了30年后,应该深入人心了,比如仙桃、武穴,虽然也有人不时提个议案建议恢复原名,但多数人不以为然。
而且这个市长说得其实没错,黄山市也能承继甚至弘扬徽州文化。
许多这文化那文化,其地名也没坚持到今天嘛。这说明弘扬某文化,跟地名叫不叫那个字,关 .. (2018-03-20 14:42) 

搞笑的是 徽州區政府和徽州街道辦事處都不在徽州府的附郭歙縣徽城鎮 要改名徽州市就駐地搬到徽城鎮吧 不然還是叫屯溪市最好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8-03-20
既然改不改, 都会传承文化,  那就改了吧.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8-03-20
谁敢改,看看当年怎么成立黄山市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8-03-20
这只是上半句,还有下半句:黄不黄山,都可以是徽文化!

所以,婺源、建德(老严州地区)甚至安庆(古徽文化省城)都可以拿来用,因为黄山市并不是徽文化的唯一继承者。

你不珍惜,有人珍惜,而你无权反对!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8-03-21
你不珍惜,有人珍惜,而你无权反对!

不是有徽州区么,徽文化的品牌还是牢牢攒在黄山市手里。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8-03-21
回 到此一游 的帖子
到此一游:一般来说,一个地名用了30年后,应该深入人心了,比如仙桃、武穴,虽然也有人不时提个议案建议恢复原名,但多数人不以为然。
而且这个市长说得其实没错,黄山市也能承继甚至弘扬徽州文化。
许多这文化那文化,其地名也没坚持到今天嘛。这说明弘扬某文化,跟地名叫不叫那个字,关 .. (2018-03-20 14:42) 

黃山市區區30年而已
相呴,相濡,相忘。

北安市、德都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