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6823
UID:18427
UID:19841
UID:15771
UID:202
UID:17307
UID:20769
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与西藏安多县边界草场纠纷亟待高度重视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与西藏安多县草场边界纠纷由来已久,随着唐古拉山镇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西藏安多县部分牧户肆意侵占唐古拉山镇牧民草场,导致双方草场纠纷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基本情况 唐古拉山镇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俗称“长江源头第一乡”,距格尔木市区420公里,属荒漠半荒漠草场,是纯牧业藏族镇,109国道和青藏铁路横贯全镇,是青海省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镇政府所在地——沱沱河地区成为青藏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唐古拉山镇西南与西藏那曲毗邻(行政界线在大唐古拉山,现在的实际管理线为青藏公路3177KM处),东北与玉树州曲麻莱、治多两县接壤,西北跟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相连,地理位置特殊,全镇辖区行政面积4.8万平方公里,实际使用面积1.4万平方公里(合2207.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81.7万亩,草场利用率为48%)。根据2000年国务院51号文件精神,约3.4万平方公里草原已由西藏那曲地区管理使用。2001年格尔木市对全镇的草场进行承包到户,共划分草场160多户,承包草场2207.6万亩。2006年,全镇共有牧户322户,牧业人口1286人,牲畜存栏5.48万头(只)。从2004年起,唐古拉山镇被列入青海省退牧还草工程的“十六县一镇”范围之中,项目以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两种方式进行,其中搬迁安置128户,以草定畜194户,以草定畜户每户建设网围栏1000亩,现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二、与西藏牧户混牧情况 1962年—1963年,西藏那曲发生了两次特大雪灾,唐古拉山镇出于对邻省民族群众的关心,根据海西州有关指示精神,于1962年底和1963年初分两次将草场暂时借给西藏安多的受灾群众,借出的草场原区域北面到达通天河一带。2000年,经国务院51号文件裁决,将西藏借用唐古拉山镇的全部草场划归西藏管理使用,界碑立至青藏公路3177KM处,距唐古拉山镇30公里。2002年,西藏方面在唐古拉山镇区域内设立了3个乡镇(雁石坪镇、玛曲乡、多玛乡),约有牧民3000多人,牲畜23万头(只)。国务院实际管理线划分后,西藏方面在唐古拉山镇辖区内尚有80多户牧户放牧,唐古拉山镇牧民在西藏实际管理区内尚有20多户牧民混群放牧,其中西藏安多县玛曲乡牧民跟唐古拉山镇格勒村、闹日巴村、拉赤村和叶格村混群放牧最为严重,西藏方面雁石坪镇牧民跟唐古拉山镇闹日巴村牧民也有少量混群放牧。根据国务院2000年51号文件精神,要求双方混群牧民逐步撤离混群区,但直到目前西藏方面不仅一户牧民都未撤,反而在唐古拉山镇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后,还鼓动牧民抢占唐古拉山镇已承包给牧民的草场,采取“你退我进”的方法蚕食草场,给唐古拉山镇以草定畜和生态移民工程造成严重威胁。 2006年4月,唐古拉山镇协同青海省林业局调查情况表明,西藏牧民在唐古拉山镇格勒村承包草场有定居房6处,流动牧户3户,牲畜约8000头(只);在拉赤村有西藏定居牧户7户,牲畜约9000头(只);在闹日巴村有西藏定居牧户5户,牲畜约4000头(只);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西藏牧户约30户,其中牛3000多头,羊24000多只。由于西藏方面无节制的发展,侵占唐古拉山镇草场的牧民越来越多,由此唐古拉山镇牧民与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不时发生口角和驱赶牛羊等事件,严重时双方还用动刀枪相威胁,但由于唐古拉山镇牧民采取克制态度,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截至目前,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为表示诚意,已主动与安多县玛曲乡党委、政府进行协商,力争通过协商解决目前的边界草场问题,但此项工作牵扯到青藏两省区的边界问题,两乡镇无力妥善解决。
UID:778
UID:20995
UID:753
UID:7157
UID:2536
UID:52053
UID:5837
UID:511
UID:3588
UID:43450
UID:23114
UID:48543
UID:51589
UID:9988
UID: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