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207阅读
  • 381回复

[综合]毛大庆:人口忧思(上)——40年红利期将尽,中国老了19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50 发表于: 2021-04-14

北京最新出生人口下滑超预期!下滑26%!
2020年出生人数较2019年下降约26%

之前大家预期北京人口同比上一年下滑15%左右,但实际超预期,下滑达26%
虽然2021年4月份人口数据官方还未公布,不过大概率预期应该很不理想。

目前从已有数据来看,全国平均生育率下滑接近20%左右,台州市32%的下滑幅度居于榜首,而广州9%的下滑率为最小。

可能大家对全国生育率下滑20%没有概念,你看:2019年全国人口出生数达1465万,而2020年则可能低于1200万!

面对人口下滑,##出生人口数连年下降#
估计将来会采取以下政策
继续压制房地产,全面放开生育,进一步延长退休机制

其中延长退休年龄是最关乎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不知未来如何发展#人口老龄化# #退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呢?


2021-04-12 17:11:07

只看该作者 151 发表于: 2021-04-14


韩金聊社会
关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即将公布#不过从我们生活的周围人群来看,发生了这么几点变化。
第一,结婚的人数明显下降。对于我们普通人来,反映周围亲戚朋友最直观的就是去年一年“吃结婚席”的次数少了,反而老人过寿和死亡的“席”多了,真是“人情不是债,提上锅儿卖”,农民真的有点难啊。
第二,离婚的人群越来越多了,单身主义,独身主义,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第三,这几年农民进城买楼房的人群,明显下降,就拿我们张掖五线小县城来讲,房价从2016年的最高点4800米/平方,到现在平均房价3600米/平方,滨河新区房价还低也就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房地产整天愁死人了,昨天曝出法院流拍的一套房150米,三室两厅两卫,9楼,45万流拍,可想而知,张掖的楼市会越走越难。
综上所述,“一滴水见太阳”第七次人口数据的公布,人口老龄化会越来越重,独身主义呈上升趋势,房地产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计划生育会全面放开,信不信由你,我们拭目以待,4月中旬会看到结果。#张掖头条#


2021-04-12 10:16:25

只看该作者 152 发表于: 2021-04-15
  

央行高呼:全面放开生育、别让高房价逼走年轻人,背后有啥深意?


原创春意萌生2021-04-15 07:47:18


昨天晚上央行的一篇工作论文火了,无论是在朋友圈还是热搜上成为了焦点,一看这个标题就觉得挺怪,生育政策究竟和央行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这次央行突然给予这种呼吁呢,我想这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只要是跟钱有关系的,似乎都跟央行有些内在的联系,这次央行的呼吁主要提到了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这个观点可以说精准到位,目前我们主要强调的是教育和科技,教育讲究的是质量,而科技看得是创新,教育的质量则离不开高成本的付出,我们不断的强调升学率就不断的催生了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学区房的火爆,一个是课外培训班的风生水起,这些都是利益的产业链,从当前的环境看,学区房加优质的课外培训最终才能促使成为高质量的教育,只是这背后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一般的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得起,即便能够承受,父母所付出的可以说倾尽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这让后面想要生育者望而生畏,这就是说你现在的教育质量提上去了,但是经济的代价太大,导致了后面的人不敢生孩子了,如果这个人口断层出现的话,你现在的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再好,未来没有人去传承,意义在哪里呢?


所以说央行这个时候提出全面放开生育,并且给予这种呼吁是与经济长久健康发展捆绑在一起的,只有人口增量持续保持下去,我们国家才在未来的竞争中存在优势,才在不断的创新中有基础可谈,现在一些年轻人本来在一些城市发展的很好,创新的潜力也很大,一个国家的活力主要还是靠年轻人,要保证这个层面有序健康发展,假如房价太高的话,把年轻人都逼走了,你的创新靠谁呢,说了半天央行还是对高房价给予了说不,只有把房价降低下来,把教育成本降低下来,把养孩子的成本降低下来,让人们觉得生孩子没有经济压力,培养孩子没有经济压力,大家才会去主动的生孩子,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才不至于出现断层。


如果看到这些彼此的联系,你大概率就不会觉得央行这是跨界瞎操心,生育是大事,牵扯的面太广了,生育政策也与方方面面挂钩,特别是跟经济和钱的关系,这次的呼吁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说深圳过去能够超越香港,就是香港的房价太高了,生活成本增加,才引发了人口从香港流向深圳,如果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话,那么前车之鉴可能重蹈覆辙,这也是限制深圳长远发展的障碍,这些人才大概率不仅仅会在国内流动,如果国外的环境较好,是不是我们的人才就流出国门了呢,这种担心看起来多余,却是未来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只看该作者 153 发表于: 2021-04-15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改观之浅见


高国华2021-04-14 19:04:27
自2015年全面开放二胎国策后,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2016年人口出生率12.95‰,2017年12.43‰,2018年为10.94‰,2019年则跳水似下跌为10.48‰。针对人口出生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严峻现实,一些人提出了放开三胎甚至全面开放生育之政策等。
希望很美满,现实却骨感!是呀,从古至今,人口即资源一一有人,便可农耕、作工、从军等等。不然,诸葛亮街亭之败后,何以迁徙魏三郡百性回蜀?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今,除了高危工作,我国还远未普及智能人全面做工程度。一方面,社会的持续发展需大批量中青年劳动力,一方面却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后继乏人。其原因,窃以为是在高消费现时代,适育龄夫妇"生的起,养不起"观念作祟。
如何改变现状,让育龄夫妇无后顾之忧,我们首先能否借鉴春秋时越王勾践、越大臣文种鼓励生育的如下作法?
一、婚配: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男性不准娶青壮年女子;女孩十七岁不出嫁,男子二十岁不娶妻生子,则父母有罪受罚。
二、奖励生育:女子即将分娩,公家派医者守护一一保证生育安全;生男孩,赏家人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奖两壶酒,一囗猪;生双胞胎,除以上奖励,公家发给食物;生三胞胎,公家更另配备一乳母;孤儿、寡妇、患病及贫困之家,公家出钱,供养教育其子女。
一句话:放心生,大胆生,一切有国家帮。
方法土的掉渣,可结果很完美。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结果越呑吴。有人认为,这一成功案例应归功于勾践卧薪尝胆、君臣民同心。而有识之士则以为:功劳应首推越国伟大母亲的哗啦啦生孩子!
曾几何时,传统的国人向往的是三世乃至四世同堂。追求的是家大口阔、人丁兴旺之天伦之乐。作为长辈,以为生孩子顺理成章,一个家庭,必须多生快生。而如今,正考虑生孩子的夫妇,除非家景殷实、后援扛扛,那一对又不在时时预算?毕竟从孕、生、养、教育、婚嫁,费用是不容少觑的!
勾践只老老实实送猪、狗、酒,派医生,国家供养,当然了,若当时越国存在楼市,可能还会打压房价,甚至送房,便让越国人口巨增,报仇雪耻。可见尽管两千年前,他便明白:要人多生孩子,空喊无用,实实在在送东添西才最让人有安全感。
前车之鉴,后人可师!
既然能生难养,制约了国人的生育,我们的国策制定者是否能常怀白居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尽开颜”拳拳之心呢?
只看该作者 154 发表于: 2021-04-15
中岁慕道


关注

央行都建议放开三胎了,可见当前是人口转型关键期。小老百姓也不懂那么多,但是对于想生三胎的家庭,绝对是利好。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生三胎呢?
1、有钱人。生养孩子成本根本不构成负担的富裕人家。
2、多子多福观念家庭。有些传统家庭还是希望人丁兴旺的,也会考虑多生。
3、双男双女家庭。因为没有男孩,或者希望有个女孩的家庭,也会考虑。

什么样的人不想生呢?
估计是绝大部分家庭!
尤其是一胎的,谈三胎不切实际。二胎人家还不想要呢。
二胎有男有女的家庭,已经完美了,再生就是负担了。

三胎你愿不愿意生呢?




2021-04-15 11:39:45

只看该作者 155 发表于: 2021-04-16


梁建章:人口问题是当今中国最大的问题


梁建章2021-04-09 10:41:58
梁建章
引言:
从2007年首次注意到人口对社会创新的影响到现在,梁建章已经对人口经济学进行了长达14年的学术研究,并为呼吁放开生育政策四处奔走。
期间,梁建章出版了数本著作,包括《中国人太多了吗?》《中国梦呼唤中国孩》《人口创新力》等基于学术研究的书籍,也包括科幻小说《永生之后》,甚至是通过小品、脱口秀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期引起大众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梁建章认为,大多数人对人口问题仍然存在错误认知,这成为大众长时间难以在人口问题上达成共识的主要因素,因此,普及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就变得至关重要。
4月8日,梁建章在“看理想”APP上线知识音频栏目“人口经济学”,通过15期内容,探讨人口经济学的重要课题。栏目中,梁建章对人口话题中常见的质疑进行了阐释,如放开生育会导致就业困难、人口增多会抢占资源、中国人口还在增长等问题,以期扭转大众在人口问题上的认知误区;此外,基于多年对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梁建章就“为什么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人口问题关乎国家以及每个人的未来,通过这门课程,听众可以更清晰地预见到人口问题将如何影响世界未来的发展格局,以及自己在新格局中的位置。
下文中,梁建章为看理想“人口经济学”课程撰写发刊词,如果内容引起了你的兴趣,可以登录看理想APP,搜索“人口经济学”,也可以扫描下图二维码获取节目信息,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栏目。


以下为发刊词全文:
大家好,我是梁建章。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研究人口经济学的缘由。
2007年,我决定卸任携程旅行网CEO,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事实:
一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未来几十年的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二是对于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来说,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内年轻人口的比例密切相关,老龄化将严重影响一个国家创新创业的能力。
如果不能尽快放开生育,就可能危及到未来发展。
2011年至2012年,我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后,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人口政策研究工作。贝克尔教授非常乐于帮助年轻学者,我在人口政策改革方面的诸多思想、观点,就是在和贝克尔教授多次交流后逐步形成的。
从2012年到现在,我作为第一作者或者主编,出版了几本有关人口问题的学术书籍,包括《中国人太多了吗?》《中国梦呼唤中国孩》《人口创新力》等,最近还出版了一本与人口问题相关的科幻小说《永生之后》。这些书籍在网上都有售,各位读者如果对人口问题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
此外,我还和学者黄文政合作撰写了300多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
除了出版书籍和发表文章,我还在各种会议上发表演讲、主演小品说脱口秀,希望借此推动生育政策的放开以及人口观念的转变,包括通过看理想这个平台让大家了解人口经济学。大家若对我讲的内容有什么意见或看法,欢迎给我留言,我会不定期做番外回答,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人口问题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我会如此关注人口问题呢?
因为我认为,人口问题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众多,而中国未来最大的危机将是新生儿越来越少。
人口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但由于人口问题是慢性问题,所以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甚至,限制生育政策还把中国人口众多这个优势当作劣势来消减。
在几十年来一面倒的“中国人口太多”的计生宣传下,很少人意识到中国真正的危机是人口萎缩。中国人口在未来几年之内就会出现负增长,进而进入数量下降的漫漫长路。


虽然人口多并不直接指向国家的强大,但人口长期不断萎缩则一定预示着衰亡。一个文明或种族,不论其科学、文化或社会发展的成就有多高,如果在繁衍后代方面长期处于劣势,最终必将走向没落。西方社会精英对此非常清楚,十九世纪的西方社会学之父孔德就曾断言,“人口即命运”。
因此,我向大家介绍人口经济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介绍人口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二是破除广为流传的人口误区,进而推动人口政策的早日转变。
(二)我们需破除广为流传的人口误区
在长期的计划生育思维下,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人口太多”、“减少人口利国利民”。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中国人对人口问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或者说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举一些例子:
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就喜好生孩子,否则中国怎么会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呢?其实,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主要是因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重视农业。过去,顽强的生育文化是所有存留下来的主流民族的共同特征,并非中国所独有。
实际上近200年来,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总体上一直在下降,从1820年的35%,降至1980年的22%,再降至2019年的18%。如今,华人已是全球最不爱生孩子的民族之一。中华文化圈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韩国的生育率甚至全球最低。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生育率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低,到处不都是超生的孩子吗?实际上,直觉的判断会带来人口问题的极大高估。
假若一半家庭生一胎,一半家庭生三胎,那么每四个孩子中,仅有一个是独生子女,其余三个却都来自三胎的家庭。你会觉得超生太多,误以为人口在膨胀,但这是极大的错觉,因为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平均只有两胎,男孩又多于女孩,下一辈的人数实际上会减少。至于为什么在出生人口中男孩会多于女孩,我会在后面做进一步解释。但话说回来,只有当你感到周围普遍都是三四胎家庭时,那些生一胎或不生的家庭所造成的“缺口”才能得到弥补。
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口误区,我还听到一些网友向我提出以下的质疑:
人口减少了,人均资源提高了,人均收入不是更高吗?
中国人口还在增加,等到人口负增长再放开生育不是更好吗?
现在大学生就业那么困难,放开生育不会导致就业更加困难吗?
人口质量难道不比人口数量更重要吗?
现在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先进,还需要这么多人吗?
中国的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还嫌人口不够多吗?
我有退休金,还用担忧养老问题吗?
……

在接下来的节目里,我将会为大家逐一解释这些质疑。大家听完后,可能就会对人口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大家会发现,所有支持 “中国人口太多,减少人口利国利民”的理由,都是乍听之下好像有道理,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理由并无立足之地。
(三)应加速推动人口政策的早日转变
中国从1971年开始实行以限制生育为特色的计划生育政策,到现在已经50年了,从1980年到2015年,“一胎化”政策也实行了35年。中国实行限制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上个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人口增长较快,生育率很高,那时平均每对夫妇生五到六个孩子;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中国对人口问题的错误认识,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人口误区。
中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朝着放宽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但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积效应,近几年的生育率仅有1.1左右;中国出生人口也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并且在今年和未来几年也很可能会继续下降。根据2021年2月8日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而2019年这个数据是1179万,也就是说,2020年的新生儿户籍登记人数比2019年下降了15%左右。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仍然没有全面放开生育。可以说,中国人口政策改革过于滞后了。那么,中国人口政策改革滞后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许多人还没认识到中国人口的真实情况,人口误区依然广泛存在。
相比之下,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在生育率降到1.6甚至更低时,就开始停止节育政策,并且在不久之后就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
但好在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虽没有直接提到全面放开生育,但我的解读是,这份文件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预示着中国即将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而“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则预示着鼓励生育。为什么说降低生育成本就是在鼓励生育,我在后面会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里依然先聚焦在生育政策上。
(四)放开生育不是强迫你生孩子
现在也有人反对放开生育,他们给出了一些理由,例如:“我连婚都不想结,放开生育有意义吗?”、“我连一个孩子都养不起,放开生育有用吗?”、“我连一个孩子都不想生,放开生育有用吗?”
其实,放开生育并没有强迫任何人生孩子,而是让所有家庭拥有自主生育的权利,每个家庭生多少个孩子,何时生孩子,都由这个家庭自主决定。
我认为,当下不婚不育、抚养孩子成本高等现实问题,,都不能作为反对放开生育的理由,因为年轻人有不婚不育的权利,也有结婚生育的权利,包括多生多育的权利。只有既包容不生和一孩的家庭,又包容三孩和四孩的家庭,才可能让平均每个家庭的生育数量超过两个小孩。至于为什么是要两个小孩,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在解释人口学相关概念的时候,会有解释,这里先卖个关子。
(五)本次课程的系列内容简介
我简单介绍一下这15集的内容:
首先我会为大家介绍的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识,这对于了解后面十几集的内容至关重要,在之后的探讨中常常要用到这些基本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还会让大家了解世界人口概况以及中国人口概况,内容包括过去和当下的情况,以及对未来人口趋势的预测。
了解完人口学的基本概况后,我们就可以去了解人口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包括了人口和经济的关系。我们将主要分析几个热门话题,比如,减少人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均GDP?就业难是因为人口过多吗?人工智能会导致人口过剩吗?
此外我们也会讨论人口和创新的关系,包括内生增长理论与人口因素、创新的人口规模效应、人口老龄化对创新的负面影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还会探讨人口和资源、人口和生态环境、以及人口和城市化的关系,包括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一个国家人口和最大城市人口的关系、城市拥挤与全国人口的关系、严控大城市人口规模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前面的概念,去看更复杂的现实情境,比如一些重要国家在制定了相关人口政策后所发生的连锁反应。我会着重讲解日本、印度、欧洲、美国这四个国家,在人口政策及人口规模上很有代表性。
讲完这些,我们会回到中国,谈一谈中国的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内容包括:现代社会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中国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原因、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办法等几个方面。
最后我们还会介绍世界各国的几种人口政策类型,亚洲国家生育政策的转变以及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如果要鼓励生育,我们要怎么做。并预测人类文明的未来,探讨人类未来的终极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人口经济学与一般的人口统计学并不完全相同,人口统计学主要研究的是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测等问题;而人口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除了包括人口统计学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人口对经济、社会、国防、环境、文明兴衰的影响。中国许多大学里所教授的人口学课程,严格来说属于人口统计学范畴,而不是人口经济学。所以,我在这里讲的人口经济学,与许多大学里讲的人口学相比,会有很多不同的内容,其中部分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结尾
最后谈一谈我在研究人口经济学过程中的一点感受:虽然人口经济学的内容有很多方面,要深入研究人口经济学,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面,但认识到中国低生育率危机的严重性,只需要了解几个基本常识,而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在人口问题上,现在真正缺位的恰恰就是常识,而我在这里做这个节目就是希望向大家普及这些被忽视的常识。谢谢大家!
只看该作者 156 发表于: 2021-04-17


蔡昉:2025年之后人口负增长必然带来新一轮的冲击



央行货政委委员蔡昉:2025年之后人口负增长必然带来新一轮的冲击
       每经AI快讯,央行货政委委员蔡昉表示,伴随老龄化进一步加深,2025年之后,人口负增长必然带来新一轮的冲击,而这轮冲击特点是需求侧,及早认识需求侧可能出现新常态,有利于未雨绸缪。在改革和政策调整方面,蔡昉表示,在供给侧出现冲击的情况下,意味着资本劳动投入型驱动经济的模式不再可行,必须靠提高生产率。但他认为,目前劳动生产率提高存在障碍,比如制造业占比下降后,这部分劳动力进入生产率较低的传统服务业,出现了资源配置退化。需求侧方面,他认为,应当扩大需求,一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保持收入增长和GDP增长同步,让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二是改善收入分配是刺激消费的重要途径,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非常低,而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很高,收入差距大会导致消费不足或过度储蓄。(上证报)
只看该作者 157 发表于: 2021-04-19
对,该鼓励生育了,但鼓励生育,不等于不限制生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胎吧。
不能让少数家庭通过多生孩子不劳而获吧。
我看论坛上大部分支持鼓励生育的网友,也都反对欧洲那种奶粉钱的福利社会
只看该作者 158 发表于: 2021-04-19
#央行呼吁开放生育#

还不是因为80、90后的总人数变少了。计划生育40年后,一代育龄人口总数变少了,人口可不就下降了嘛⬇️。

必须要承认这个“计划”挺失败,让我们从充分享受人口红利的大国,逐渐变成老龄化👴延迟退休国家。


50、60后,那时候国家倡导生育,出生人口达到了一个巅峰⛰️。
80、90后的父母是60、70后,已经开始相应的人口政策。
到了00后,父母亲是70、80后,控制生育政策非常严格,独生子女再生独生子女,所以人口越来越少。

别看在网上天天有人叫嚣“不婚不育保平安”。但现实中,大家还是会期待自己能恋爱💓并有结果🍒。毕竟大多数人走过的路,还是更容易一些。

至于养儿防不防老,咱们到医院🏥病房、养老院走一遭就知道了。有子女的老人和无子女的老人,生活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2021-04-19 19:07:04

只看该作者 159 发表于: 2021-04-21
阳城导航
关注
从“廉价劳动力”到“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打工",再到“大量年轻人单身”,最后到“人口断崖式下降”,这诸多的社会现象,我们能够看出啥?
“断子绝孙”,这曾经是中国人骂人最毒的话。可是“人口断崖式下降"属于不属于“断子绝孙”?据说,现在有几千万单身青年,他们的父母是不是断子绝孙?
“产业空心化”,人们最为担心的现象,可是“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打工”,“制造业技术工人后继无人”,会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
“廉价劳动力”,短期内可以降低工厂成本,但同样导致“百姓无钱消费”,无力拉动市场经济,会不会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从“廉价劳动力”到“年轻不愿进工厂务工",再到“人口断崖式下降”,这其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招招见血,招招致命。
我们不该反思与总结市场经济吗?
2021-04-20 23:05:55
只看该作者 160 发表于: 2021-04-22



邹泽江
关注

中国当今人口下降、男多女少、老龄化趋势加深……
这些现象让人操碎了心。其实只要梳理一下我国的人口发展史,实际上也无需为此过于忧虑。
中国人口第一次大幅增长,是在雍正朝。当时实行“摊丁入亩”,事实上取消了“人头税”。于是人们生育、生产意愿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加之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技术成熟,因而到乾隆年间,中国的人口突破一亿;晚清到民国虽然一直都是战乱之世,但人口一直维持在四亿左右,之后持续增长,直至突破十亿。
人口的增长,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单位面积能产更多的粮食,于是能养活更多的人。
中国大约在人口突破十亿时立策控制人口,上亿的人缴纳了所谓“社会抚养费”,但此后人口仍然突破了十四亿。随后,由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成本的增加,人们的婚育意愿大幅减小,人口因之见顶回落。
其实,人口增加并不必然耗费更多社会资源,让社会更加贫困。人口较少也并不必然意味着整体生活水平更高。以“康乾盛世”的四亿人来说,当时只怕仍然有很多人需要卖儿卖女,勉力维持生计。今日也许仍然有人吃不起肉看不起病,但基本上已不存在吃不起饭的正常人。所以最关键的不是人多人少,而是通过完善的措施提高农业、工业阶层的劳动积极性,通过教育提升知识阶层发明创造的能力,使人们乐意生产、制造、发明、创新……这样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同时,人因男女情爱而生,男欢女爱是人的自然属性,男欢女爱的“结果”就是新的生命(人口)。所以人口数量,应全然交由自然和社会去调节。
以中国之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西部再增加几亿人生活、定居都没有问题。人口增加耗费资源的说法是愚蠢的,每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生命就是值得尊重的。倘若真有人不配来到这个世上、不配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为什么一定要是别人而不是持这种论调的你?
只要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让人们感觉更少的生存压力,中国的人口下降趋势是可以扭转的。即使人口下降,也不必过于忧虑。只要农业更加现代化,更少的人也将能操作机器,生产足够的粮食和商品。


2021-04-20 18:28:42


只看该作者 161 发表于: 2021-04-24


人口锐减,未来怎么办


2021-04-23 05:04 | 生命时报
作者:王冰洁


受访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李建民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任 远本报记者王冰洁
在古代,人口关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不少动荡史的背后是人口的争抢与控制;在现代,人口未必会左右国家实力,但仍关乎社会稳定。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通过“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预测了未来人口趋势,预计世界人口可能在2064年达到约97亿的峰值,但在2100年下降至约88亿。本世纪末,人类或将迎来一个新世界。


各国陷入生育低潮
公元180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峰值在10亿左右;此后,人口呈现井喷式增长,于2018年突破74亿。在这种趋势下,美国哲学家马修斯写道:“人类不可抑制的繁衍欲望最终导致人口过剩,消耗地球上所有资源,并在大饥荒中丧生。”如今,人口增长态势虽然持续,但增长率已逐渐放缓,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上述研究预计,全球生育率将稳步下降,从2017年的2.37降至2100年的1.66,远低于维持人口数量所需的最低比率2.1;亚洲、中欧、东欧人口缩减速度最快,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将减至原来的一半。
事实上,全球“生育低潮”已显露端倪。2020年,多个国家陷入历史生育率最低值。日本出生人数仅84.8万,是该国1899年以来的最低值;韩国出生人数仅27.6万,创下历史新低,并首次出现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的负增长;法国出生人数降至二战以来最低水平;瑞典人口增长数刷新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人口发展也进入了关键转折期。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人口出生率在较短时间内有一定回升,但仍保持总体下降趋势。近期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单身成年人口达2.4亿,背后是人口出生率的接连下降,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当一个社会日趋“老龄化”,医疗保障、社会保障都需“人来扛”,年轻人便成了“稀缺资源”。2018年开始,中国人才新政发布频率逐渐密集,地方政府开始用补贴“抢人”:天津市公布落户政策,40岁以下本科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填表落户;西安一年内5次放宽政策,手机扫码申请,快递直接将户籍卡送上门……这些“抢人大战”凸显出各地对人口减少的悲观预期。


全球人口减少有好有坏
日本夕张市经历过一场“人口减少”。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夕张市出现经济衰退,各大企业破产停业,年轻人“出走”,只有年迈的老人留下。由于财政持续紧缩,图书馆、育儿所、体育馆等福利设施无力维修、被迫关闭,进一步加速年轻人“外逃”。此后几十年,最后一趟列车停运,大雪压塌了美术馆,荒草掩埋了公路和矮楼,废屋的天花板长满了蘑菇,新生儿的哭声也在这里消失。这个城市的变化,不免让人担忧全球人口减少的未来。养老负担变重。上述研究显示,全球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会从“金字塔”变为“倒扣的高脚杯”:5岁以下儿童数量预计至少减少40%;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3.7亿;80岁以上人口将从1.4亿激增至8.66亿。与人口老龄化相伴的便是养老负担加重问题。
“目前,全球老龄化程度并不高,且更易在发达国家出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表示,在北欧等发达国家,由国家承担老年人的照护,但未来老年人增多,健康服务需求巨大,需配备充足的护理人员和完善的养老基础设施,即使对发达国家也是种压力。对中国来说,人口老龄化会突出“传统4-2-1”家庭的养老问题,比如夫妻俩无力照护4位老人。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仅15.3%,但劳动参与率很低。不少65岁以上老年人仍具有较强工作、自理能力,未来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有望被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表示,虽然人口减少伴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但人口减少往往意味着更加密集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能够抵消劳动力数量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此外,世界各国人口结构变化并不同步,例如即使欧洲和亚洲国家生育率很低、老龄化提高,也可通过接纳移民保持劳动力的供给需求。
生态得以恢复。人口持续增长时,地球“储蓄”的不可再生资源确实面临耗竭的风险。上述研究预测,人口减少后,人类可能集中居住在城市,边缘土地“荒废”成绿地,农田重新变回森林;随着热带雨林、森林逐渐扩张,二氧化碳“被捕捉”,有望阻止气候变化进程;被污染的海洋也会恢复多样性。“人口是环境问题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李建民表示,随着科技进步,不论人口增多还是减少,生态环境问题未来都会得到很大改善。
粮食压力减轻。“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粮食的增长速度总慢于人口增长速度。上述研究显示,从现在到2100年,地球人口每年都少于联合国人口与发展署的预测,这意味着粮食压力将减少,不再有“越界”风险。“粮食和环境压力不只取决于人口数量,也受到人们生活方式、消费结构、技术水平、分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任远表示,除非发生巨大的气候灾难事件,未来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会减弱。人口增长的粮食压力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种子质量、土地利用效率等加以应对。传统社会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更易导致粮食危机。


新生儿影响70年后的社会
在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中,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意愿低,不想生。任远表示,生育意愿降低是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随着个人主义的崛起,年轻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生育意愿普遍不强;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婚姻推迟、经济增长带来就业率提高,都会继续带动生育率的下降。避孕措施的普及化也为避免意外怀孕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成本高,不敢生。当前结婚生子面临着居高不下的住房、医疗、生活、育儿、照料老人等各种成本,造成生育意愿进一步降低。
三是想要娃,不能生。生育率持续下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过去40年中,北美、欧洲发达国家男性的精子浓度和精子数下降幅度超过50%,且趋势至今未放缓。《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已婚夫妇中不孕不育率达到12.5%~15%左右。“中国人口减少是必然的趋势,今天的新生儿数量直接影响70年后的社会结构。”李建民表示,曾经,生育被看作“负担”,需控制;现在,生育是未来发展的资本,是“投资”。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相应改变。
充分尊重生育意愿。国内已全面放开二胎,但有人不想生,有人想多生。对有较高生育意愿的群体来说,“全面二孩”政策仍卡住了三孩、四孩的出现。国家应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部分人群、地区的多生导致新生人口剧烈变动的可能性并不大。政策需要以人为本。职场中,“生育惩罚”是不少女性“不敢生”的原因。生育对女性收入、职位会有诸多负面影响,社会信用靠“自觉”,无法为女性撑起“保护伞”;且目前的生育政策、福利多为独生家庭设计,多胎家庭难以获得现实支持。国家需加快构建生育政策支持,比如托儿所等托育机构的建设、女性就业保障、教育医疗资源投入等,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



只看该作者 162 发表于: 2021-04-27
今天有则新闻,北京2020年新生婴儿的数量公布了,京籍10w左右(非京籍未知),与之对比的是2017年最高峰时京籍超过17w,短短三年,跌幅在40%左右,而且更可怕的是今年还会继续下跌。

一线城市都在跌,上海为了应对新生婴儿少、老龄化过于严重的问题去年直接大幅降低了落户门槛,欢迎更多的年轻人来生孩子,深圳这个一直以净流入人口取胜的一线城市,今年小学生入学人数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一线都跌的这么厉害,那其他城市都是不用多说,7普的数据一拖再拖,说明人口问题非常严峻。

90后人口不少,但是90后生孩子的意愿比80后下降更多,跟70后更是比不了,你要知道北京2017年的生育高峰,背后是很多高龄70后在生二胎。

90后上大学的比例大幅提高,文化水平整体拔高不少,但这也造成了996风气在白领当中蔓延,高企的房价直接收割了90后的所有梦想。什么都不如有钱重要,甚至结婚、生孩子都不如有钱重要,更别提什么梦想了。

就现在的幼儿园价格、各种早教的费用,以及最重要的,父母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去陪伴孩子,这势必会影响工作,影响赚钱。

如果你本来的经济基础就一般,没有自己的房子,或者背负高额房贷,你很难非常渴望主动有一个孩子,要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生,要么被父母逼迫着生。

内卷还会继续,房价还会上涨,机会永远有,但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机会概率越来越低。

当年轻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奋斗是否可以带来成功的时候,甚至意识到奋斗只是为了生存的时候,他们只能通过不生育来进行反击。

而这些年轻人,其实是这个社会未来中产阶层的主力军,有钱的或者没钱的,往往都还挺想生的,但是中间这部分人,有不少开始退出游戏了。

现在人口下降只是一个开始,但现在已经很明显的能感觉出来:孩子,就是一个自己可以四处移动的高级奢侈品,不是谁都可以拥有的。

只看该作者 163 发表于: 2021-04-28
第七次人口普查什么时候出结果,原定于4月上旬出炉的数据结果,推迟发布,很多网友认为数据反应不少问题,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省份人口出现了下降,网传一张预测图,仅供娱乐!
预测图中仅有几个省份人口上升,其他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国家放开二胎后,短暂出现了生育高峰,随着房价上升,生育率再次下降,生育意愿降低,不敢生,养不起,七普出来后,如果真是这样,国家肯定会出台政策,继续放开生育试点,同时打击炒房,稳定房价!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2021-04-28 11:27:08



只看该作者 164 发表于: 2021-04-28

任泽平:中国老龄化正加速到来,鼓励生育都是大势所趋

问:北京刚刚发布的2020年北京的户籍人口的出生数是100,368人,这个数字是创出10年以来的新低,环比来看是比2019年是下降了20%,你怎么看?

任泽平:这些年我为呼吁中国放开生育操碎了心,从一直呼吁放开生育,呼吁放开三胎。

为什么?因为作为一名学者,他有他的责任,当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你有责任去推动社会的进步,推动一些公共政策的调整。

为什么出现了这种现象?从我们长期对人口的研究,中国未来老龄化、少子化是加速到来的,我跟大家说一个数据,大家就能理解,中国的婴儿潮是1962~1976年出生的,70年代末计划生育,人口断崖式下降。

简单一个算术题,1962年出生的人,现在马上59岁。中国婴儿潮人口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中国的老龄化跟欧美不一样,因为他们没有计划生育,中国老龄化是加速到来,加速退出劳动力市场。

所以去年也好,今年也好,两会包括人社部正在推动延长退休年龄,延长退休,放开生育,在未来鼓励生育都是大势所趋。

问题是什么?老龄化加速到来以后,社会活力下降,养老负担下降,政府债务上升,创新创业活力会下降,这会影响到经济复兴、国家复兴。

人口问题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容易被忽视,我一直在呼吁,一定要尽快放开生育。

更重要的是,现在你放开,很多年轻人不生了,两个原因:

第一,主力育龄妇女在以每年两三百万的速度减少,你的婴儿潮人口都开始进入退休年龄了,主力育龄妇女都已经40岁左右了,你再不放开,这一大波的主力育龄妇女就没有能力生了。

第二,现在的年轻人的观念也变了,50后、60后是传统的一代,70后、80后是转型的一代,90后、00后是现代的一代。

现代的一代是什么?他们没有什么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他们追求个人的解放,因为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物质生活极大的丰裕,他们典型的特点就是不结婚了,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不生孩子了,婚都不愿意结了,还生什么孩子。

他们玩的是抖音、b站、二次元、密室逃脱,全是这。

所以应该尽快,像北京、山东很多这个地方,这些数据都是低于预期的,而且马上七普数据要公布了,作为一个学者,我们还有情怀、有责任呼吁这件事情


2021-04-28 19:06:16

只看该作者 165 发表于: 2021-04-28
江南17671868339分钟前
别说孩子们因为买房、就业压力大,养不起孩子,现在连家长都不鼓励孩子要二胎,举三家六人之力养一个孩子还勉勉强强。
只看该作者 166 发表于: 2021-04-30
光远看经济
经济学者

关注
#人口下降不一定是坏事?#
统计局说,2020年中国的人口仍然是正增长,但人口很快下降的态势非常明显,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对人口下降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有清醒认识,但仍然有一些人认为,中国人口下降是好事,中国本来就人口太多了。大象的身体是够庞大,但如果大象小成了老鼠,那肯定是灾难。人口下降带来的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主要是人口结构的失衡,是老龄化的加深,老年人多于年轻人,没人养老。想想老人互相养老人是一个什么状况。当然,经济增速的下滑,房价的下跌那只是个小问题。
2021-04-30 17:01:49
只看该作者 167 发表于: 2021-04-30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4.0005亿人,当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1%;而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6%。

2021-04-30 13:04:06

只看该作者 168 发表于: 2021-04-30
不要乱报数据,140005万是2019年末数据。
只看该作者 169 发表于: 2021-05-03


韩国,生育政策的前车之鉴


原创吴晓波频道2021-05-03 08:00:00
少子化这头灰犀牛,正在加速向我们奔来。


口述 / 吴晓波



01




今天世界上两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和地区,哪个国家的年轻人最不喜欢生孩子?是我们的邻居韩国。
根据韩国统计厅公布的“2020年出生和死亡人口统计结果”,2020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每名女性一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数)是0.84,为全球最低。这是韩国的生育率连续第二年在全球垫底。
同时,韩国首次出现了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的人口自然减少的情况。2020年,韩国死亡人口有30.51万人,出生人口则只有27.24万人,出生人口较2019年的30.27万人下降了约10%。
要知道,在2017年之前,韩国的出生人口还稳定在40万人以上,经过短短3年,2020年,韩国的出生人口已经跌破30万。
这一数字的恶化趋势几乎没有悬念。去年,在新冠疫情下,韩国结婚登记数约为21.35万件,同比减少了10.7%。可以预判,未来韩国的出生人口将进一步减少。




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因为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下去,从逻辑上来说,韩国将会成为一个逐渐“消失”的国家。



02




其实,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韩国和中国一样,经历过鼓励生育、计划生育再到鼓励生育的三个阶段。
韩国于1948年建国,建国后马上迎来持续近三年的朝鲜战争。到1953年战争结束时,韩国是一片废墟,人口因战乱而急剧下降。
为了恢复经济和人口,韩国政府十分鼓励生育,提倡“人多力量大”。到1961年,韩国家庭的生育率约为6.0,也就是平均每一个家庭会养育6个孩子。
但韩国负担不了太多的人口。
韩国的国土面积只有约10.33万平方千米,还不及一个浙江省的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这片土地上矿产资源匮乏,煤炭、石油等主要的工业原料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山地面积占到韩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可供耕种的土地稀少。韩国的人口多到一定程度,粮食安全将无法保障。
于是,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的国家战略发生了变化。韩国政府提出了“家族计划事业”,提倡“一对夫妻一对娃,生儿生女都一样”,并出台了独生子女家庭减免税收、堕胎合法化等政策,韩国的人口增长自此开始快速下降。
从1961年到1980年,韩国的生育率从6.0下降到了2.8。
1980年代,在20多年前人口高峰时期出生的那一代韩国人到了生育年龄,韩国政府于是进一步收紧人口政策,开始大力倡导独生子女政策,还把堕胎手术纳入了医保。




经过10多年的政策宣导,到1996年,韩国的生育率降到了1.5,也就是一户家庭一般不会养育超过两个孩子,这个水平基本上相当于今天中国的生育水平。
这个数字有些过低了,韩国的人口政策为此发生了180度的转弯。1996年,韩国放弃计划生育,推出了“新人口政策”,把人口政策的重点从对人口数量的控制转移到了对人口质量的关注上。
从2004年起,韩国正式推出鼓励生育政策,为新婚夫妻提供住房、育儿、医疗、税收等方面的补贴和优惠。
比如,一个韩国家庭如果生育二胎,将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健康保险以及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学费减免优惠等等。
一年下来,韩国政府财政要为各类鼓励生育的政策多支出近200亿美元。但是韩国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子的态势,仍然没有得到遏制。韩国的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在2018年跌破了1,在2020年跌到了可怕的0.84。
去年年底,韩国政府再对鼓励政策加码:从2022年起,政府对有1岁以下婴儿的家庭每月发放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00元)的补助,同时推出“3+3育儿假”制度(即当父母双方都为抚育未满12个月的子女申请3个月的育儿假时,每人每月将可获得最高300万韩元的育儿津贴),以此鼓励夫妻双方共同育儿。
韩国政府的催生政策究竟能发挥多大效果,还是一个未知数。



03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年轻人结婚年龄大幅推后、离婚率大幅提高、生育率大幅下降是所有发达国家面临的普遍现象。城市越大,经济越发达,这三个现象就越显著。
韩国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生育率排在倒数第一,还是因为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实在过大。
韩国整个国家的人口不到5200万,但首尔都市圈的人口接近2300万,这意味着将近一半的韩国人挤在一个超级城市圈里生活。




城市化的高度发达和人口的高度集中,意味着大量人口争抢有限的城市资源,而资源的高度集中又加剧了韩国社会的内卷。
在首尔,好的学校只有那几所(公认的顶尖大学是号称“天空联盟”的“SKY”,即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知名的大型企业也只有那么几个(绕不开三星、现代、SK、LG这些大财团)。
这使得每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挤在了一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到他进入职场,又要背负起巨大的生活和生存压力。
过去的三年里,首尔房价不断上涨,今年一季度,首尔的二手房价格居然涨了55%,韩国总统为此三次在电视上向全民道歉。
所以,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是结不起,不是不想生孩子,是养不起。



04




无论从人口政策还是从人口增长趋势上来看,中国都和韩国有很大的相似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人口5.4亿,那一年全国新生儿数量是1275万。到50年后的1999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12.5亿,比1949年增加了一倍多。那一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827万。
2003年到2013年间,我国的出生人口在1600万左右波动。但是到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国的新生儿数量已经降到1003万左右,比1949年还少了250万。
在中国的超级城市,“首尔现象”也早已上演。北京、上海这两个超大型城市的总和生育率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已经跌破了1。
所以谈到首尔的年轻人结不起婚、养不起娃,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的年轻朋友,恐怕也是心有戚戚。
目前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还没有公布,但是从一些地方披露的数据,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比较明确的感受。
比如根据北京市卫健委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北京市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仅有约10万人,比2019年下降了24.3%,创下了十年来的新低。
毫无疑问,少子化这头灰犀牛,正在加速向我们奔来。






如何鼓励年轻人生育,已经成为今天和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政策课题。
只看该作者 170 发表于: 2021-05-03
宁南山
财经专栏作家

关注
七普数据还没有公布,不过就想说一句话,那就是越早开始像全球工业化发达经济体一样奖励生育,对我们每个人越有利。
工业化国家最大的困扰就是少子化,全球几十个工业化发达经济体无一例外,都在大力鼓励生育对抗少子化,有的是直接给生育补贴,有的是使用宗教习俗,有的是引进同种族移民,目前看只有以色列通过宗教使得生育率高于2.1的更替线,其余全部低于更替线,也就是不管如何鼓励生育,人口还是会减少,这是社会规律。
多年的计划生育宣传无孔不入,从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就已经开始潜移默化植入到我们的思想中,因此现在以为放开生育或者鼓励生育,中国人口还会增加的人比比皆是,甚至现在还有人以为现在放开和鼓励生育,中国人口会增加到20亿,足见思想惯性有多么顽固。
殊不知中国早已高度工业化,而工业化国家人口问题是抚养成本高造成的少子化,工业化社会的人口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是不管现在不管中国如何用经济手段鼓励,人口也一定会减少,少了就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先走一步”欧美澳日韩港台新都在引进移民。像是香港每年都要引进几万内地新移民,台湾来自大陆和东南亚的配偶移民多达几十万人,韩国也引进不少中国的朝鲜族移民。

尽早奖励生育,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一个社会具有健康的人口结构,
对于不想生育的人来说,年老之后无需担心养老体系崩溃,无需担心养老金剧烈缩水,也不用担心养老院变成天价无法负担,可以依靠社会养老;
对于想生育的家庭来说,奖励生育直接把生育补贴发放到年轻母亲的银行卡账户,相当于国家承认了女性选择生育的付出和贡献,让女性的养育付出得到价值体现,大力建设幼托机构也可以让抚养孩子更加轻松,减轻家庭负担。

老龄化是会降低经济增速的,资本不爱去年轻人少的地方投资,既没有劳动力,又没有消费市场。老龄化首先影响的是农村的经济,然后是乡镇,然后是县城,然后是四五线城市,经济不好年轻人会不断向上迁移,人口众多大城市反而是受影响最小的。当广大的乡镇,县城和低线城市老龄化严重,经济萧条,年轻人无处可去,大城市将成为年轻人追求职业发展和更高收入的唯一选择,人口会更多涌入大城市。
今天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老龄化最为严重的黑龙江都是如此,大城市人口占比很高,因为年轻人在核心城市以外无法找到合适的有前景的工作,这是不利于地区间均衡发展的。
2021-05-02 17:11:05
只看该作者 171 发表于: 2021-05-04


民商法郭律师
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律师 法学博士
关注

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同时迎来老龄化和少子化两个严峻的问题。
很多人呼吁废除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根本问题不是放开生就能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不愿生和愿意老的问题。之所以愿意老,是担心延迟退休以及有些行业退休待遇好过在职工作。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修改而不是废除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一,当然是要废除一对夫妇只生二胎的规定,要让人能生。
第二,要增加生育二胎的假期和待遇,让人可以生无忧。
第三,要改变城镇化趋势,这是一个大工程。我们一直以为城镇化是好事,而对其弊端认识不足,尤其对其影响生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大家之所以向往城镇化,是因为大城市集聚了太多资源。建议立法明确,双一流大学实行城市与农村分配名额制度,其中,农村户籍和学籍(从小学起到高三不得有中断)录取比例不得低于50%,从要害处逆转都要往城里跑的趋势。
第四,缩短中小学学制,小学和初中实行八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硕士研究生实行二年学制,从而使多数人能提早两年工作,这个比延迟退休要好得多。从而让人不愿意老。
第五,将退休后社保纳入立法,即允许有退休人员工伤保险、职业年金等。从而,愿意按时退休的可选择按时退休,不愿意的,可延迟退休,退休待遇更高,返聘工作更有保障,从而用市场手段激励更多人愿意主动延迟退休。


2021-05-03 18:58:06

只看该作者 172 发表于: 2021-05-10


人口下降,二胎开放效果不佳,专家提议开放三胎,二胎家庭有福了


原创佳诚谈育儿2021-05-09 16:11:15
在我还小的时候,那时候 国家还需要控制人的增长,我的朋友们家里最多的就是两个孩子,很多像我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人,还是感觉一定要多生孩子。
仿佛只有孩子多自己才有安全感,孩子多才能保证老年的安危和整个家族的兴盛等等。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开始不愿意生孩子了。
虽然我们这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了,各方面的条件也比原来要好很多。


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满足,都比爸爸妈妈那个年代要更富足,更有条件去养孩子。
可是依然没有以前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生好几个孩子,或者一定要生孩子到生出儿子为止。
后来,国家也不在要求只能生一个,或者是如果想要第二个,必须头一个孩子是女孩,而且要必须过了八岁才有资格要第二个孩子。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子,则以后就没了资格要第二个孩子。很多想要个闺女的也都就此结束了再有孩子的资格。
这个政策是达到了国家的要求,人口数量也在急剧的减少。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这样带来的坏情况。
由于国家对生孩子的要求偏颇以及国人受世俗和封建的影响,导致男孩越来越多,女孩越来越少。


如今,国家不再生育孩子这方面控制得那么严格,甚至都放开了很多要求。
政策也越来越宽松,然而,政策是越来越有利于大家生养孩子。
可是,越是这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越不敢生,也不愿意生了。
现在这个年代,大家似乎对什么都不那么在乎,不那么恪守了。以前别说不要孩子,就算是少要一个人家都会指三道四的。
仿佛指责着别人的生活,就能给自己的生活添加幸福一样。而现在,大家都互相越来越尊重彼此。无论别人选择什么生活,我们都明白需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凡事有坏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
虽然每天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很难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监督。这种监督让我们就必须尽量在现有的条件下,能按照世俗的看法和想法走下去。
而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去关注别人的生活。这种监督也就变得没那么严格。
我们可以活的很自由自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生孩子还是只是过两个人的二人世界生活,如果要生孩子,生几个都可以由我们自己进行选择。


而生活越是过的如鱼得水,越是体会过幸福自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们就越害怕这种生活会改变,越害怕会失去这种生活,越害怕这种生活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被打破。
尽管父母朋友亲戚都开始催促我们结婚,催促我们生孩子。可是在我们的认知中,这就是一件很难并且不容易做好的事。
首先抛出去之前所有的问题不说,即使我们没有享受过什么特别好的生活。
却依然对美好的生活,对自己向往的生活产生幻想,想着自己努力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


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困难和阻碍,尤其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完吃饭睡觉的问题,就万事大吉的了。
不像是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可以选择不上学,只要吃饱了,就可以过的很幸福,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穷。
虽然贫富差距依然大,但是贫富的比例也是很大的。所以周边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样的穷人。这也导致了那个时候的人,即使没有很大的理想也可以生活的很幸福。


现在却不一样了,贫富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差距,网络的出现让知识也开始共享。让以前我们从来没有了解过的生活,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就拿明星来说,以前我们认识的明星,从来不知道他们私下里是什么样子,除了电视屏幕上和部分报刊书籍出现的样子,我们从来没有其他途径知道任何有关他们的消息。
而现在,各个网络平台都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以及你喜欢明星的各种报道。
当我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我们就更想改变这种差距。
不仅是我们自己,如果自己这辈子达不到,也想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达到。


这也是不多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自己更有精力也更有时间和金钱去培养。
我们都懂现在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国家先开始放开了二胎政策,看到效果不大,甚至还有专家提出了放开三胎的政策。
主要也是对于一些生了二胎,想生育三胎家庭的一种福利政策,这也是为了可以有效的增长我们国家人口。
这些政策不能说没有用,这对一些家庭条件很不错,而且很喜欢孩子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最好的消息。他们可以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达到自己的要求。


如果这些家庭能按照国家的政策都落实到位,对我们国家人口的增长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这样我们国家的生育率也是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每个政策刚出现的时候,都会有一阵明显的改变,但是随后就会迎来更大程度的下滑。
因为很大家庭还是压力非常大,真正能有时间有精力,又有金钱去培养孩子的家庭,还是少之又少,所以这也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先解决经济问题。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在孩子温饱和良好住宿的前提下,能自由的选择学校,选择补习班,选择兴趣班。那也会解决一大批不想要孩子的家庭,让他们萌生出要孩子的想法。
再就是对生孩子的女人进行一定补贴,我们都知道生育对女性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
其他的方面也是影响相当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工作问题。时间是固定的,要么就用在家庭,要么就用在工作。
[img]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f994d6b5960e4cffa7688f09617c1c6e?from=pc[/img]

这是没法做到两全的,这不仅仅是在家的问题。最重要的也是不仅不挣钱还要更大的花销,这一翻倍的消费,很多家庭就折腾不起。
所以对于生完孩子的女人来说,能保证正常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如果这两个情况有所改变,相信这个事情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很多问题。
只看该作者 173 发表于: 2021-05-11
四、外籍人员来内地(大陆)或来华目的



  上述人员中,以商务为目的77008人;以就业为目的444336人;以学习为目的219761人;以定居为目的419517人;以探亲为目的74735人;其他目的195338人。




  五、地区分布



  上述人员按居住地分,人数排在前十位的省份是:广东418509人,云南379281人,上海163954人,福建106248人,北京62812人,江苏58201人,浙江46189人,广西26043人,山东21829人,辽宁20562人。居住在其他省份的127067人。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174 发表于: 2021-05-11
2020年新生人口1200万,比2019年的1465万减少了265万!!!


因为二胎的放开,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

但是现在全面两孩政策依然不能阻挡新生人口下滑的局面,如果马上不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过两年跌破1000万也不是不可能。

2020年死亡人口为998万,过去二十年平均死亡人口每年以5万的数量增加,不采取鼓励生育措施,十年内或将发生人口变负的情况。



2021-05-11 12:24:1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