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0年07月11日23:09
割据汉江
密集的调水和梯级开发工程肢解汉江,滚滚一江清水或将消失
□ 本刊记者 宫靖 | 文
打开中国地图,东西走向的黄河、长江雄踞中国南北;而南北走向、绵延1500多公里的汉江,几乎勾连了两大流域。
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正是在这一流域相融交汇,中华文明由此成型。此水与中华民族,皆名为汉。
是故,言及河流,中国自古有“江淮河汉”之说。汉江年径流量达550亿立方米以上,仅逊黄河100余亿立方米。其流域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仅湖北省汉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就有近2000万人,GDP亦占据该省的半壁江山。
更为难得的是,位于中西部地区的汉江,在近30年来与高速经济增长相伴的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下,至今仍保有一江清水。正是特殊地理位置和难得的处子之清,才使得汉江担负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任。
然而,也正是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汉江如今正面临严峻考验。
时值7月炎夏,位于湖北省省会武汉西北大约500公里外的丹江口,丛林尽绿。二次加高后的丹江口大坝横断汉江。坝的上游湖面,清翠平静,沙洲点点;坝下水流亦清澈甘冽。按照规划,四年之后,每年将有95亿立方米的水从此处一路向北,经1000多公里,直抵京津二市——这项宏伟的工程,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原本水资源就相对贫乏的中国华北地区,陷入前所未见的持续水危机中。调南方长江流域之水维持北方经济,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在南水北调工程所规划的东、中、西三线中,西线由于反对声音众多,上马与否仍未最终确定;东线则面临沿线水质污染的严重威胁;惟有从汉江引来一江清水的中线工程,为京津冀豫各地翘首以待。
然而,作为水源地的陕鄂两省,却有着别样的感触。
实际上,作为汉江发源地的陕西省,本身亦为北方缺水大省,但不在南水北调工程受水省份之列。为解本省缺水之患,在南水北调工程推进的同时,陕西省也在力推引汉(汉江)济渭(渭河)工程,即从汉江源头调水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以解陕西全省缺水燃眉之急;与此同时,陕西省还在汉江上游的干流,进行七级梯坝开发。
陕西的这些工程,对于位于汉水下游的湖北省汉江平原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江汉平原是湖北经济命脉所在,南水北调加上引汉济渭,使得汉江水量大减,可能造成灌溉、饮水和污染等诸多难题。
同样地,为了寻求补偿,湖北省也在启动引江(长江)济汉(汉江)工程;同时也将在汉江中下游干流,兴建七级梯坝,逐次建坝蓄水,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汉江水,弥补水源的短缺。
如今,在整个汉江流域,数百座大坝已经屹立,为数众多的水电站仍在建造。
每一项工程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考虑,但汉江只有一条。汉江之水,并非无穷无尽。汉江未来走向何方,存在无数变量;各种挑战,却已近在眼前,如日渐逼近的水污染,以及愈演愈烈的地方政府“水割据”。
如果这一切失控,亿万斯年的滚滚汉江,会不会被肢解、瓜分,最终成为失去生命力的一江死水?
陕西“引汉济渭”
如果从2015年起,“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先后调水,汉江中下游将因此减少至少10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汉江年径流量的五分之一
在距离丹江口大坝数十公里外的河南淅川县陶岔村,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汉江之水,就将从这里的南水北调干渠渠首枢纽调出,通过数十米宽的明渠,一路逶迤北上。
历经五年施工,丹江口大坝已从162米“长高”到176.6米。水库的“体重”(即蓄水库容),则由最初的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按照计划,2014年汛期过后,丹江口水库正式向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首期年供水量将为95亿立方米。这一调水量,几乎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661亿立方米)的六分之一。
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布的数字,丹江口大坝以上(即汉江上游)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88亿立方米,扣除每年23亿立方米左右的耗水量,水库年入库水总量为365亿立方米。
这意味着,中线首期调水量已达丹江口入库水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南水北调中线环评报告承认,首期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将减少26%。水位显著下降,不仅会导致大量取水灌溉设施报废、水体自净能力降低、航运条件变差,更有三分之一的鱼类可能面临灭绝危险。
湖北省多位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警告说,情况可能更糟。因为官方公布的上游地表水资源总量,是根据1956年至1990年间的相关水文数据得出。而1990年至今,由于上游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上游地表水资源总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虽然至今仍未有准确的官方统计,但有专家甚至认为降幅很可能已经达到一成以上。
此外,湖北还有另一层担忧。按输水总干渠设计流量为350立方米/秒计算,其多年平均调水量,最高可达11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如果北方缺水严重,中线工程必须做好每年可能多调10多亿立方米的准备。
如果说,上述两点负面因素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陕西省即将在汉江上游实施的引汉济渭工程,则实实在在让汉江中下游有如坐针毡之感。
所谓引汉济渭,即在陕西省内引汉江源头干流之水,过秦岭隧洞进关中地区的黄河支流渭河,以解渭河沿线西安市等4个设区市、13个县城、8个工业园区的城市生活、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据本刊记者了解,该工程现已通过水利部审查,正在国家发改委立项进程之中。
陕西省主要领导在多次讲话中声称,将“举全省之力”推进引汉济渭。陕西省计划在年内启动该工程,并在2015年,即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次年,正式开始调水。
引汉济渭首期工程年调水量,亦是大手笔,高达10亿立方米。而整个工程按15.5亿立方米的调水量建设,其二期调水量将上升为15亿立方米。
这意味着,从2015年起,汉江中下游将因两大工程先后调水,减少至少105亿立方米的水量。
在湖北采访时,本刊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多以“雪上加霜”来形容引汉济渭工程。
一位知情人士更是对本刊记者抱怨说,此前数年的引汉济渭工程酝酿过程,无论是水利部还是陕西省,从未正式征求过湖北省意见。直到数月前,在水利部的主持下,湖北省代表与陕西省代表才就引汉济渭工程展开对话。对话中,湖北省代表表达了激烈的反对意见。
但对于陕西而言,上马这一工程理由亦足够充分。
汉江和其重要支流丹江,均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和安康地区。总长1567公里的汉江,接近一半都在陕西省境内。丹江口水库上游388亿立方米年入水径流量中,约有260余亿立方米也是“陕西贡献”。
与水量充沛的陕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岭(秦岭)之隔的关中平原和陕北地区,缺水情形和整个华北地区别无二致。滋养省会西安的渭河近年不仅屡屡断流,而且污染严重,地下水也呈严重超采状态。
早在十多年前,陕西省就开始筹划省内的“南水北调”工程。只需开挖数十公里秦岭隧洞,陕南汉江水就可解未来数十年全省缺水之虞,无疑诱惑巨大。有人预测,未来该工程有望每年为陕西省带来千亿元量级的GDP,而工程造价不过170余亿元。
湖北“以调抵调”
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引江济汉”方案,即调引长江水,弥补中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在新增的400亿元中线投资中,80余亿元就将用于“引江济汉”
对于湖北来说,南水北调工程可谓一把“双刃剑”。
长江从湖北省南部横穿而过,汉水则由最北端的十堰市纵向穿越大半个省,由武汉汇入长江。武汉三镇就是由这两江交汇自然形成的。自古以来,长江、汉水洪水多发,水患一直是湖北的最大省情。
由于汉江中下游河道狭窄,历史上有过“三年两溃”的情况。上世纪50年代,通过兴建分洪工程,汉江中下游可抵抗五年一遇之洪水;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落成之后,则提高至20年一遇。
如今,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来的丹江口水库加固加高,汉江中下游的抗洪能力,将由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
正因为有如此好处,关于中线工程的利弊之争持续了十多年。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前总工程师沈晓鲤,曾作为主要执行者主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下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调研和撰写。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南水北调中线酝酿开建时,国内多位水利专家仍认为中线调水对湖北利大于弊。湖北省政府则组织大批省内专家和驻省中央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进行论证,几乎所有研究结果都表明,生态上有弊,防洪上有利,短期讲利大于弊,长期讲弊大于利。
在一次关键的辩论中,沈晓鲤记得他甚至拍了桌子。“最终,主管南水北调工程的高层领导认可了湖北省提出的‘弊大于利’的论断。”
或许是作为一种回应,中线首期调水规模由最初的145亿立方米一降再降,至2002年开工时减为95亿立方米。而原定于2010年的开始调水期限,也被宣布推迟至2014年。
当然,湖北最大的收获,还是其“以调抵调”的设想得到通过。2009年上半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引江济汉”方案。在新增的400亿元中线投资中,80余亿元就将用于“引江济汉”。这项意在补偿的工程已于数月前开建。
所谓“引江济汉”,即调引长江水,弥补中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具体方案是从长江荆州附近调水,经人工渠道于潜江兴隆注入汉江下游。总调水量为每年30亿立方米。由此汉江下游270余公里区域在调水后的用水问题基本解决。
除了“引江济汉”,湖北省还提出上马一项暂命名为“引江补汉”的工程,以进一步对冲“引汉济渭”带来的冲击。这项工程将从湖北境内的三峡水库蓄水区神农溪引水,至汉江上游支流堵河,再经堵河注入汉江。此番“引江补汉”,补于丹江口水库之上,预计引水量60亿立方米。
与陕西“引汉济渭”异曲同工的是,“引江补汉”也将是湖北省内的一次“南水北调”。
目前,湖北省正在紧锣密鼓地着力工程前期工作,预计将于2011年初上报水利部。其水利部门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引汉济渭”开工之日,将是“引江补汉”立项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