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5317阅读
  • 125回复

[其它]区位对比系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09-09-22

湖北荆州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京山县、钟祥市划出。

  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
 

  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
(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 

  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陡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沙市区(原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合并后为荆州市沙市区

  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2006年,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个区,公安、监利、江陵3个县和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辖102个乡镇、12个街道,5个居委会、2457个村委会,9个农场。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l558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58.66平方千米。
地区位置
  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全市辖荆州、沙市2区和江陵公安、监利3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市,下设119个乡镇,18个街道办事处,共有3398个村(居)委会,24835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 荆州区 荆州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东经111°54′—112°19′,北纬30°6′—30°39′。面积1046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572052人。辖3个街道、7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共有36个居委会、119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荆州市荆州中路80号。邮编:434020。行政区划代码:421003。 

   沙市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面积469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540633人。辖5个街道、3个镇、3个乡。共有87个居委会、91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荆州市文化宫路。邮编:434000。行政区划代码:421002。

· 沙市区
  · 江陵县 江陵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积1032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73027人。辖7个镇、2个乡。共有13个居委会、203个村委会。省管江北监狱、三湖、六合垸农场在辖区之内。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邮编:434101。行政区划代码:421024。

  · 公安县 公安县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南岸。东经111°48′—112°25′,北纬29°37′—30°19′。南邻湖南省安乡县和澧县。南北长75千米,东西长51千米。面积2257.5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026895人。辖14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公安经济开发区)。共有60个居委会、326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斗湖堤镇。邮编:434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2。

  · 松滋市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南邻湖南省石门县和澧县。面积2235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69327人。辖14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松滋经济开发区)。共有31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新江口镇。邮编:4342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7。

  · 石首市 石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东经112°13′—112°48′,北纬29°30′—29°57′。南邻湖南南县、安乡、华容、北抵江陵、东靠监利、西接公安。面积1427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614106人。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石首经济开发区)。共有29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绣林街道办事处。邮编:4344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1。

  · 监利县 监利县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隔江与湖南省岳阳、华容县相邻。面积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378957人。辖18个镇、3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监利经济开发区)。共有65个居委会、767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容城镇。邮编:433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3。

  · 洪湖市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面积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97186人。辖2个街道、14个镇、1个乡、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洪湖经济开发区、洪湖府场经济开发区)。共有40个居委会、448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新堤街道办事处。邮编:4332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3。

  · 荆州经济开发区 荆州经济开发区、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荆州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区域人口10万余人,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荆州开发区是湖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区内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机电、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纺织印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群。荆州开发区是荆州市开放开发的主平台、工业兴市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已成为全市工业的核心区。
人口概况
  荆州市是湖北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市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按全地区计算)。截至2008年12月,全市总人口达645.73万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0.7%。全市城镇人口超过200万人,占总人口33.0%。中心城区面积 54平方公里,人口75万。
民族构成
  荆州市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分散杂居城市。全市有31个少数民族,3.34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0.35%。其中中心城区少数民族人口1.12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32.01%。全市有2个民族乡,即洪湖老湾回族自治乡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自治乡。少数民族人口达百人以上的村、街、场、厂有36个。少数民族中万人以上的民族2个,即回族土家族;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民族1个,即满族;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民族4个,即蒙古族苗族侗族壮族。回族主要分布在洪湖老湾回族乡及沙市、荆州、公安等地;满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沙市、荆州一带;苗族主要分布于沙市、荆州两地;侗族、壮族主要分布于洪湖、沙市等地。全市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学有2所,即洪湖老湾回族乡民族中学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初级中学;有民族小学5所,其中洪湖老湾回族乡2所、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1所、石首市和荆州区各有回族小学1所,共有学生14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00余人,约占45%。
交通运输
  公路 
 在荆州市境内有318国道、207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三条公路干线、14条省级公路以及多条县乡公路,形成了荆州市的公路交通网络,通车里程近一万公里。客运站主要有荆州区的江陵中心车站、荆州长途车站和沙市区的大桥客运站、沙市长途客运站等。

  
   水运 
 近几年来,荆州市的水上运输发展迅猛,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以及盐卡新港的投入使用,荆州市现在已经成为长江上仅次于重庆和武汉的长江航运港口,荆州市的水路客运由荆州港客旅游总公司一家代理,荆州港客旅游总司下有五个码头泊位,可提供各种类型的班轮。

  
  铁路 

  在荆州市境内共有两条铁路贯通南北,一条是焦柳铁路干线,另外一条则是从荆门到沙市的荆沙铁路,北与焦柳铁路干线在荆门相接。其中的荆沙铁路沿线共设有荆门南、团林、五里、十里、荆州、沙市、沙市南等七个车站,主要以货运为主。全市只有焦柳铁路干线上的松滋火车站是三级火车站,业务涵盖客货运输,从这里乘坐火车经其他站点可抵达全国各地。松滋火车站距离三峡国际机场60多公里,距离沙市机场50公里。

  航空 

  荆州沙市机场是在原国民党军队修建的简易机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改建后启用的,于1992年扩建完成,投入使用,现已是国家二级机场,其跑道长1800米,可供波音737飞机昼夜起降,现已开通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厦门等航线15条。
历史文化
  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宫,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著名文学家“三袁”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 中国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社会发展

  
荆州是鄂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国土开发一级轴线(长江)与二级轴线(京广、焦柳铁路)在此交汇,长江483公里黄金水道穿越境内,207国道纵贯南北,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横跨东西,横贯荆州城区的汉宜高速铁路作为国家的“四横四纵骨架客运专线”之一的沪汉蓉快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经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底建成通车。另外荆(州)——岳(阳)的铁路已经纳入2009年开工的计划。沙市港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是目前国家交通部拟定建设的对外开放的内河一类口岸。沙市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构成了荆州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方式相衔接的现代交通网络;已建成的襄(樊)--荆(州)、荆(州)--东(东岳庙)高速公路,特别是2002年10月1日竣工通车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使荆州承东接西、连南纳北的地域和交通优势更为明显。荆州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枢纽节点和信息传输中心,通信技术装备、通讯能力、用户规模、业务总量等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信息高速公路”光缆干线有一纵一横两条骨干光缆从荆州通过,全市信息、通信业已具相当规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98抗洪胜利后,国家投入55亿多元巨资,实施荆江大堤和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现在,雄伟壮观的千里江堤已成为荆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长江三峡的截流,荆州防洪保安和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昔日受洪水威胁之地即将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

  交通运输快速增长。全市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95.43亿吨公里。客运量3938万人。全市等级公里通车里程12805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186公里。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450万吨。邮电业务收入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市本地电话总数106.6万部,增长6.5%;移动电话157.9万部,增长27.8%。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使全市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小学、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5.9万人、15.5万人,在校学生分别达到38.0万人和47.8万人。教育资源结构和学校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普通中专招生数、在校学生分别为42921人、8607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7.1%和55.9%;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有高校9所,招生数3.28万人,在校学生11.7万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年末共有医疗机构539个,卫生事业人数219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901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11705张。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服务收费标准总体下降10.2%。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项目15项,争取省级科技项目95项,实施市级科技项目13项;共争取无偿资金2871万元。全市有29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一等奖19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个。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1家。全市申请国家专利280项。

  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58平方米, 比上年提高了2.15平方米,住宅装饰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有所增加,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住房结构质量不断提高,其中楼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比重分别为60.6%和50.5%。农村自来水、电力供应条件不断改善,电话普及率大幅提高。
经济发展
  荆州是一座充满商机的城市。自古以来,荆州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汉代,荆州就是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近代,荆州又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内河港口城市,荆州沙市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就与重庆杭州苏州一起被定为通商口岸。今天的荆州市,地处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独特。为全国“四大增长极”十字轴线的交叉区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荆州市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和轻纺、化工基地,是一座充满商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荆州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荆州工业特色鲜明,形成了机械、轻工、燃化、纺织、电子等五大门类,涌现出沙隆达、天发、车桥、凯乐、洪城、神电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井有7家公司实现上市融资,其中沙隆达集团在全国农药行业排名第一,凯乐科技是全国塑管排头兵,洪城公司是中国低压大口径智能阀门企业的龙头;全市农业产值约占湖北省的13%,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总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荣、银欣、吉象等6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荆州开放开发势头良好,全市现有三资企业474家,先后成功引进了荷兰飞利浦、美国德尔福、法国法雷发、德国美洁时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落户荆州;荆州商贸流通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湖北省第二位。国家级商品市场蓝星商贸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筑装饰材料批发市场,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品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量贩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生态不断涌现,荆州已成为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时,荆州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市高新技术涉及精细化工、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拥有除武汉市以外全省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达10万余人,可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
旅游
  荆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荆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 2001年,实观旅游总收入28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504万人次。全市旅游景点呈现“一城三片”的格局。“一城”即闻名遐迩的荆州古城,其中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城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12万余件,其中,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中心城区的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沙隆达广场、凯乐大剧院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三片”即近年来新建开发的松滋洈水风景区、洪湖渔家度假区和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荆州境内山育水秀,湖泊纵横,是典型的水乡园林城市,自然生态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的瞿家湾、周老咀等湘鄂革命根据地旧址已被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绿、美”的水乡园林城市风光、“高、大、特”的现代建筑群与历史文化名城风韵交相辉映,使古城荆州焕发出新的光彩。
  
[/url]荆州古城
  ,又称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荆州古城地处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历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城屡毁屡建,现在的荆州古城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是“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荆州古城总面积4.6平方公里,分为三层,最外层为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城墙四周原有东门(迎宾门)、小东门(公安门、水门)、北门(拱极门)、小北门(远安门)、西门(安澜门)、南门(南纪门)6座城门,除小东门外,其它五座城门都由两道门组成,有瓮城,建国后,又新开3座城门,分别是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均无瓮城,原来6座城门上都有城门楼,分别是宾阳楼、望江楼、九阳楼、曲江楼、朝宗楼、景龙楼等,其中以曲江楼和景龙楼最为出名。
地势地貌
  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72024.htm]石首市
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对50— 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海拔500米左右。

  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荆州湖泊众多,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万公顷,长湖次之,总面积1.2万公顷。
土地资源
  荆州市土地总面积折合140.93万公顷,属人多地少的地区。据第一次在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为72.7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1.6%,在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中,耕地占 82.3%,人均占有1.41亩.养殖水面8.0%,林地占8.1%,园地占1.6%。全市土场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新生代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形成,以水稻土、潮土、黄棕壤为主体,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近年来,全市依法加强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确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全市水域面积大,以洲滩、湖泊为主的湿地资源独具地域特色。历史上水产生产以天然捕捞为主,1952年养殖水面只有0.1万公顷,随后水面开发利用逐年增大,1998年全市养殖水面7.29万公顷,其中池塘占48%,湖泊占37.7 %、水库占5.4%。
矿产资源
  全市已发现矿产35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工业储量的13种,已开采利用的20种。主要能源矿产有石油、煤炭;化学矿产有岩盐、囱水、芒硝、硫铁矿、重晶石;建材矿种有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粘土、河道砂、卵石;冶金辅助材料有白云岩、优质硅石、耐火粘土;新型矿种有膨润土。此外还有砂金、脉金等。荆州地质构造单一,矿床赋有条件好,围岩性质稳定,除石油、煤炭外,非金属矿产绝大部分裸露地表,便于露天开采。矿产分布集中,全市大多矿产资源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散布在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矿产开发外部条件优越。
生物资源
  全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的特点。全市栽培作物品种千余种,还有不少地方良种,浮游生物、维管束植物和鱼类资源是全市的一大优势。中国4大家渔种质资源库设在监利县老江河。
气候特征
  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 1800一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10℃年积温 5000-5350℃,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历史上的荆州
  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明清置府,后废。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 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 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 ,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荆州名人
  楚庄王熊侣 楚庄王熊侣,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于王位。楚庄王熊侣在前人的基础上,领导楚国当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 楚庄王的名言是:“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庄王执政第八个年头,带兵到洛阳,“观兵于周郊”、“问鼎小大轻重”。他执政的第十六个年头,创造“县”这一地方政制,是后来秦的郡县制之胚模。庄王在内政上起用贤臣孙叔敖等,并着力发展经济,提倡勤俭,改革兵制,使国力兵力日盛。楚两次伐宋,晋国不敢出兵,宋遂臣服于楚。鲁、郑、陈相继俯首。庄王终于完成霸业。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归葬纪南城郊八岭山。

  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芈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疆,尽取吴地,在长江边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谓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觉得南京“有王气”,吩咐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金。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大军伐齐,与齐将申缚战於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怀王继位。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7)世界文化名人,战国时楚国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郢都屈姓贵族家庭。父亲伯庸曾任楚国大夫,为楚武王子瑕之后裔。屈原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很得信任,但为佞臣所不容。上官大夫向怀王进谗,诬屈原贪怀王之功以为己有,怀王由此而疏远了屈原,乃至免其左徒之职。秦大破楚于丹阳、蓝田之后,屈原受命使齐以修好。回郢都后,一再进谏,始则劝怀王杀了张仪,继而劝怀王不入秦。怀王俱不从,遂被秦国掳去囚死。顷襄王即位后,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掌公族子弟的教育。不久又受谗见斥,放逐于江南。他深恶楚国政治之腐败,痛感国家之沦亡,悲愤难禁,于公元前277年在湖南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学识渊博,志洁行廉,抗“溷浊”之世,违“工巧”之俗。他政治上不得志,遂将其理想、遭遇、忧愤、抱负形诸笔端,铸成宏伟诗篇。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诗篇在博采民歌精华、广泛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崭新诗歌形式,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鲁迅赞道:“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相传屈原死后,才有了端午节,以示纪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为其一。

  孙叔敖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一字艾猎,蒍贾之子于庄王十五年(前599)任令尹,是协助楚庄王完成霸业的首要人物。概括他的业绩和品格是勤国、利民、廉身六个字。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孙叔敖拜为充尹,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他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使青铜业大力发展。楚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孙叔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他选择适合于楚国的条文,立为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都制定了明确规定,运用于训练和实战。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军在诉地(今河南正阳一带)修筑城池,由于他用人得当,计划周密,物资准备充足,30天就完成了任务。次年,楚与晋大占于邲,他辅助庄王机智灵活地指挥了这场战斗,刚一出动战车,他即鼓动楚军勇猛冲击,一鼓作气,迅速逼近晋军,使其措手不及,仓惶溃散,逃归黄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转向楚国。去世后,归葬于江陵白土里。另在沙头镇(今沙市区)有衣冠冢。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立有“楚令尹孙叔敖墓”石碑。墓在今中山公园东北隅. 司马迁评价说,孙叔敖“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时吴国大将。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封为伍哲功,其子孙遂以伍为姓。荆州监利人。一说襄樊谷城人。主要政绩在吴国。

  伍子胥
  申包胥 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荆州监利人。春秋时楚国大夫。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中,以度余年。

  岑文本 岑文本(595~645)唐朝宰相。字景仁。邓州棘阳人。博通经史,善写文章。后更家荆州。14岁时,其父岑之象仕隋陷冤狱,他至司隶府申辩,辞情剀切,官员惊讶,令其作《莲花赋》,下笔即成,观者莫不赞叹。父冤因此得以昭雪,文本也由此扬名。入唐后,先任荆州别驾,继任秘书郎兼直中书省。贞观元年(627),擢为中书舍人,诏诰及军国大事文书皆出其手。忙时拟稿,常令属吏六七人各执纸笔,分别口授,须臾即就,各成文章,太宗深为器重,迁为中书侍郎,专典机要。又与令狐德?撰《(北)周书》。其中史论多出岑手。书成,封为江陵县子。贞观十一年(637),?NC029?洛大水泛滥。时魏王泰盛修第宅,他上奏,劝崇节俭,侈不可长。太宗嘉许,赐帛三百段。贞观十七年(643),加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但仍以"汉南一布衣"自称。不营产业,俭朴节省。贞观十九年(645),随太宗出征辽东,负责筹措军中辎重,积劳成疾。四月,在幽州病逝。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宪”,陪葬昭陵。诗多散佚,仅存诗4首、文20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荆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贫,刻苦读书。天宝三年(744)进士,始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749)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天宝十三年(754),随封常清赴北庭,任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八年边塞生活期间,其诗歌创作呈现高峰。肃宗时返京,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大历初年(766~768),任嘉州刺史,故称岑嘉州。后欲返故里,因蜀中战乱,终未成行,卒于成都。岑参早年写山水诗,意境新奇,后几度出塞,久佐戎幕,诗境大为开阔,着力描绘军旅生活及边塞风光,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唐代边塞诗代表作。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名句脍炙人口。陆游称誉其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传世作品有后人所辑《岑嘉州诗集》8卷。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桂州刺史李昌?幕僚,颇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他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友》较有名。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戎昱
  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荆州洪湖人。出身渔家,饱尝生活艰辛。自幼崇尚武艺,至元六年(1340)五月,到玉沙(洪湖)县城考试武科,虽"神力"过人,但名落孙山,只被任为录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渔民千余人起义,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万余人。后投靠徐寿辉,被封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军主力在北方与红巾军作战之机,加紧扩充地盘,使其领导的南方红巾军已拥有湘、鄂、赣以及皖、浙、闽部分地区。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派人在江中沉杀了徐寿辉,于江州(九江)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随即统军沿江东下,攻打朱元璋的据点应天(南京),因部下或自立为王,或被敌重金收买不战而降,只得放弃江州退都武昌。后经两年的准备,于至正二十三年五月率两湖军马25万(号称30万)并战舰500余艘进攻洪都(南昌),历85天久攻不下,后遭敌火攻,且被切断退路,被迫水上突围,陈友谅的座舰搁浅于泾江口(九江口),在换乘小船出舱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流箭射中头颅而死。

  张居正 张居正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荆州城东门外的草市,明朝宰相,字叔大,号太岳,少名白圭。参加郡试时,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为居正。张居正自幼好学,5岁启蒙,7岁即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为举人,被称为“江陵神童”,驰名湖广。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位于荆州城东门外的古柏堂。张居正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三年后由庶吉士(见习官)升授翰林院编修。他43岁进入内阁,当上了大学士。48岁成为内阁首辅(宰相)。前后主政10年。其时国家危机四伏,为维持明王朝的统治,他厉行改革,于万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行”。万历六年提出丈量天下土地,使大地主豪强隐瞒的土地被清查出来,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万历九年又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各项杂税合并,按亩折纳,征收银两,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任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防御鞑靼贵族的攻击掠夺,使明王朝北部边关数十年无烽火之惊;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成效卓著。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了嘉、隆以来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窘境,国势出现中兴景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僚佐的敬重,李贽赞他为“宰相之杰”。万历十年病卒于北京,谥“文忠”。

  袁宗道 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1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在文学上既反对模拟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先后发表《论文》上下两篇,在中国文学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两篇论文批驳前后“七子”违反文学发展规律,倡导剽窃蹈袭、复古倒退的谬论,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万历二十六年,三袁共同发起,在北京西郊崇国寺组织“蒲桃社”,吟诗撰文,抨击“七子”。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 “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致力整顿吏治。著名的《摘发巨奸疏》就作于这时。万历三十七年,被派往陕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获假南归,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6)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荆州公安人。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34岁时才考中举人。考进士又多次名落孙山,从此更加纵情山水,学禅悟道,以诗酒自娱。宏道病逝,他悲恸过度而隐居玉泉山读书学佛、修身养性,但未移昔日处世之志。万历四十四年考中进士,次年朝廷授徽州府教授,后升国子监博士。此间他系统地整理、校对、出版了两胞兄及自己的著作,使“三袁”的作品及其文风发扬光大。万历四十八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启四年(1624)升南京吏部郎中。两年后病逝于南京,终年57岁。他的文学主张基本与两胞兄相同,反对模拟剽窃,崇尚个性。著作有《珂雪斋集》、《游居柿录》等。
城市建设
  全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7万,其中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58.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万。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在近代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大内河港口城市之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长江中游重要口岸和鄂中南部中心城市。

  
近年来,荆州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个以荆州市中心城市为核心,连结6个中等骨干城市,依托84个小城镇的梯级城市框架体系已经构成。市域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促进了城镇之间的有序发展,交通、信息、资源等优势互补性日益增强;一个以荆州市为中心,立足鄂中南面向湘北腹地的水、公、铁、空综合发展的区域交通中枢已经形成,随着荆州长江公路大桥、荆沙铁路下河线、盐卡工业港码头、荆襄高等级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荆州作为长江中游重要口岸的作用日益凸现。中心城区通过多年的规划用地调整,已经形成武德、玉桥、古城等六大功能分区。按照“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的原则,一批污染比较重的工业企业相继从旧城迁出,向荆州工业新区聚集,工业空间换商业空间的战略举措取得初步成效,洪城商港、蓝星建材城、大田化工基地等一大批新型工业和商业项目陆续建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荆州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园林城市”等称号,现正着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把荆州中心城市建成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山水园林城市。

  荆州中心城区现有主次干道79条,立交桥4座,道路总长770公里;城市排水管网总长370公里;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3座,其中,红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10万吨。拥有自来水厂5座,供水管网总长695.33公里,日供水能力72万吨;城市公园20个,街头小游园49个,绿化覆盖面积1967.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79.5公顷,绿化覆盖率38.12%,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7.9平方米;日道路保洁面积360万平方米,日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50吨;己建成城市公厕236座;城市公交车总数556辆,开通营运线路48条,总长569公里;城市天然气年供应量5000万立方米,铺设主干管网120公里,天然气用户5万户,城市气化率达到87%。

  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墙体保持完整,形制完备,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被专家们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几年来,围绕古城墙大举建设,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建设环城公园。环城公园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围绕古城垣,内建行车道,外铺步行道,串连8大景区和36大景观,实现了“城墙上走人,内环道行车,外环道跑马”的建设目标。二是建设九龙渊龙舟赛场。九龙渊龙舟赛场位于九龙桥以南,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16.8万平方米,包括仲宣楼、金龙轩、屈原祠等8大景区。三是建设凤凰广场。凤凰广场位于九龙桥以北,总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双凤朝阳广场、伴凤池、百凤画壁等9大景区,是一座以弘扬荆楚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大型文化广场。这三大环绕古城墙工程的建设,强化了对古城的保护,盘活了历史文化资产,改变了城市北大门形象,对形成荆州城市的独有景观风貌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荆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正在修编之中,荆州城市建设正向着结构合理、产业发达、布局完善、环境良好、风貌独特的宜居城市目标奋力迈进。规划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5万;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万
荆州名肴
  通常有荆州八大名肴之说,但是,实际上,真正称得上有生命力的当数鱼糕,其次是八宝饭。

  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

  八宝饭:相传为清末慈禧太后御厨萧代所创制。萧代流落荆州城,被“聚珍园”老板留用传授技艺,从此,八宝饭便成为荆州的名肴而名播四方。八宝饭主要原料是糯米、红枣、莲子、苡仁米、桂圆肉、蜜冬瓜条、蜜樱桃、桂花糖等。先蒸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色泽光亮,油而不腻,甜而不厌,素有“浅盏小勺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美誉。

  荆沙甲鱼:咸鲜浓醇、滑嫩爽口 营养价值:野生鳖肉中,含有多种特殊长寿因子和活性免疫物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滋阴壮阳等食疗功效,被人们称为大补元气的滋补营养佳品。

  纸面锅块:它源于明、清时期,味道酥香,且有嚼劲。如今,这种小吃渐渐匿迹。

  千张扣肉: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
民风民俗
  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 5月l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崇拜关公,已成了延续千年的习俗。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荆州军民在大北门外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为“得胜街”。逢年过节,荆州人玩龙灯,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荆州城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也有以关公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如绣有关羽像的丝织手绢,印有关公的精致背包,还有关公画片、小塑像等等。荆州城内的宾馆、商店和许多民宅,多喜欢在大堂供奉关公像,有的还一日一拜。荆州的大人小孩,几乎每人都能讲上几段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关公的忠义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荆楚大地。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中国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国朋友来荆州朝拜关公,进香还愿。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经常聚在荆州关帝庙,用不同的语言赞颂关公的忠义精神,给关公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2 18:4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09-09-22
       同样是失落的前省会城市(荆州在元朝以前是湖广地区首府),如今遭遇就不一样。郑州拉上开封一体化,武汉城市圈对荆州的抱怨不理不睬。想98年那场保卫大武汉的洪水战,荆州算是“死”得那个惨啊!
   搞不懂开封下面的县怎么驻地都叫城关镇?!也不明白好端端的工业沙市竟然被一个农业荆州给吞并了?!中国地方领导人的决策,总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唉!一声叹息。。。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09-09-22
区位对比(11):浙江温州vs福建泉州

浙江温州
温州概况
  邮编:325000。行政区划代码:3303。区号:0577。车牌号:浙C。

  温州市是浙江省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500美元,财政总收入339.8亿元。

  全市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99.8万人(2008年)。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30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树是榕树,市鸟是海鸥 。
历史沿革
  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 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 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 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政府。

  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 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 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
 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行政区划

  鹿城区。面积294.38平方公里,人口66.41万。区人民政府驻广场路188号。邮政编码:325000。

  龙湾区。面积279.02平方公里,人口31.04万。区政府驻瓯海大道龙祥路。邮政编码:325058。


  瓯海区。面积614.50平方公里,人口39.69万。区人民政府驻娄桥街道。邮政号码:325016。

  瑞安市。面积1271平方公里。人口114.61万。市政府驻安阳人民广场,邮政编码:325200。

  乐清市。面积1174平方公里。人口116.23万。市政府驻乐成镇伯乐东路888号,邮政编码:325600。

  永嘉县。面积2674.1平方千米,人口91.33万人。县城驻地为上塘镇,邮编:325100。

  苍南县。面积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崖线长168.8公里。总人口122.4万。县政府驻灵溪镇县城新区,邮编:325800。

  平阳县。面积10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邮编:325400。

  泰顺县。面积1761.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县人民政府驻罗阳镇东大街6号。邮编:325500。

  文成县。面积1292.16平方公里,人口36.33万人。

  洞头县。面积892平方公里,人口12.5万人。
语言
  温州是使用多种语言的地区,各种语言之间差别甚大。以市区口音的吴语瓯江片温州话为主,其次有150万居民使用闽南语,主要来自三、四百年前大量的闽南移民,以苍南县为中心分布,被称为浙南闽语。另有甚少人使用吴语太湖片、赣语闽北语蛮话、金乡话、畲族话等。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自然地理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

  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

  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温州气候宜人,物产丰饶。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足量,雨水充沛。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7.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全年平均气温18℃,极端气温最高41.3℃,最低-4.5℃。无霜期约280天,年降水量1100~2200毫米。温和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沿海平原是温州主要产粮区,一年三熟,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柑桔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60余种,西部山区有大量的林产品资源。温州海域广阔,海岸线长达355公里,有洞头、北麂南麂乐清湾等渔场,海水鱼有带鱼黄鱼鳗鱼鲳鱼鲈鱼等370多种,还有近百万亩的浅海滩涂,养殖着蛏、蚶、蛎、虾、蟹等海洋生物。

  温州地质原属华夏古陆的一部分。金属矿有锌、铜、铝等30余种。非金属矿有花岗岩、陶土、叶腊石、明矾石等。明矾石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0%,苍 南矾山镇有"世界矾都"之称。正在勘探开发之中的东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东海油田的开发,必将使温州经济腾飞增添新优势。

 
  风景名胜温州山川秀美,风光绮丽。

  温州山水甲东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
,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湖美瀑绝的飞云湖——百丈漈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名列“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南麂列岛,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7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级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

  温州的山脉有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等山脉,层峦叠嶂,青翠欲滴。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或地震影响
 ,山体崩塌形成了无数奇峰、异洞、怪石、陡壁、峡谷、飞瀑。奇特的造型,优美的神韵,深邃的意境,令人不能不慨叹天工造物之美。温州雁荡山是入选国家第一批66个AAAAA级旅游景区。温州河流众多,主要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这些溪流由西向东注入东海。其中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发源于浙江龙泉市的凤阳山,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四个江中沙洲,苑如玉带上的翡翠,给美丽的温州城增添了许多资色。
历史文化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
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05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附【温州历代状元、榜眼、探花】

  1、文科状元(7人): 徐奭、王十朋、木待问、赵建大、周坦、徐俨夫、周旋

  2、文科榜眼(9人): 叶适、陈栋、陈求鲁、林公一、陈宜中、邹臻、周仁勇、卓敬、王瓒

  3、文科探花(3人): 陈桷、黄中、孙希旦

  4、武科状元(19人):潘文虎、陈鳌、陈鹗、蔡必胜、黄裦然、林管、薛贽、朱嗣宗、林梦新、朱熠、赵国华、项桂发、章梦飞、张宗德、朱应举、蔡起辛、翁[木鄂]、林时中、王名世

  5、武科榜眼(4人): 林景衡、戴应发、林景新、周仁勇(文武榜眼)

  6、武科探花(6人): 林武子、陈元普、孔元圭、叶宗泽、薛应龙、陈龙发

  古文化遗址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①白石遗址 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②大坪遗址 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 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④山前山遗址 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⑤牛头颈遗址 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⑥鹤屿山遗址 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⑦狮子岗遗址 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方米。
温州名片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锁都 中国鞋都 中国制笔之都 中国皮都 中国低压电器之都

  中国教玩具之都 中国合成革之都 中国五金洁具之都

  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塑编之都 中国纽扣之都
 中国礼品城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特产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乌牛早之乡 中国拉链之乡 中国席草之乡 中国泵阀之乡

  中国羊栖菜之乡 中国瓯柑之乡 中国马蹄笋之乡 中国四季柚之乡 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牡蛎之乡 中国泥蚶之乡 中国文蛤之乡 中国花蚶之乡

  中国印刷城 中国电器城 中国礼品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中国胶鞋名城

  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 中国鞋都女鞋基地 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生产基地

  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中国钻头产业基地 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 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 中国数学家之乡

  游泳之乡 国际象棋城 武术之乡 中国象棋之乡

  温州的”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画出了一道充满活力的发展轨迹。

  ▲ 1980年 颁发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 1980年 苍南县金乡镇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改革

  ▲ 1983年 创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 1984年 由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

  ▲ 1984年 集资兴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温州龙港镇

  ▲ 1986年 全国最早创办由集体、个人集资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东风城市信用社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民营企业的地方性规章《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 1988年 起草中国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桥墩门啤酒厂章程》

  ▲ 1991年 苍南县农民合股创办以经营专线航班为主的全国首家航运包机公司

  ▲ 1991年 创办第一个私人跨国农业公司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1992年 建设全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金温铁路

  ▲ 2003年 温州烟具协会赢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第一个技术贸易壁垒案

  ▲ 2004年 联合8家民企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 2004年 正泰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第一个获中国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

  ▲ 2008年 温州市首个大型艺术论坛——《集雅艺术论坛》正式开通并获得国内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 2009年 《温州人论坛谈论温州人》正式开通2 k5 z+ d, ]2 b) T:

  
 下辖县市区简介

  1、鹿城区

  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鹿城自古商贾云集,素有“东瓯名镇”之称,南宋时期诗人杨蟠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诗句,鹿城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享有“江城如画”的美誉。悬于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景色秀美,是中国四大孤屿之一。鹿城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如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等,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

  1984年,温州地市合并,建立现在的鹿城区。同年,温州市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鹿城区成为温州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01年下半年,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市、区两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鹿城区的区域面积从104平方公里扩大为294平方公里,现全区共辖12个街道、5个乡、4个镇。

  2、瓯海区

  瓯海区北靠瓯江,处于温州市区的东、南、西部,环绕鹿城、龙湾两区。原系温州市郊区,1981年12月析出建置瓯海县。瓯海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温州市区西南部。全区总面积467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42%。现辖6个镇,7个街道,总人口38万。

  瓯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温州机场、温州港、温金铁路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紧邻辖区而设,金丽温、甬台温高速公路和104国道贯穿全境,瓯海大道、梧埏大道等城市干道与老城区交通网络相连。近几年来,瓯海区再造优势,相继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为温州城市的拓展和大都市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当前,全区正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精一产。以加速发展传统优势轻工产业和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努力打造眼镜、锁具、服装、鞋革等一批更具特色、更具活力、更具财富的一流国际性轻工制造基地为支撑的“轻工强多”。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成一个以“商、住、游”为重点的“商贸新区”。

  3、龙湾区

  龙湾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瓯江入海口南岸。东朝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2002年1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内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区域陆地面积279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9.7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永中街道,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5个街道和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5个镇。

  龙湾历史悠久,古属瓯越、东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过着渔猎和原始的农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龙湾成为越国辖地。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北方处于战乱之中,这一带却比较平静安定。唐宋以来,龙湾作为温州城的东部城郊,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其中中国不锈钢城在龙湾永中基地。

  4、乐清

  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人口116万。这里气候温和,水土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旅游胜地”、“鱼米之乡”之称,在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沿海走廊中,乐清历来是主要的经贸集散地。

  乐清是民营经济“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个体工业已在乐清市兴起。80年代出现了股份合作企业,现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并已向集团化方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给乐清工业经济发展开创了“黄金时代”。

  全市现已建成工业小区25个,标准厂房310万平方米,有近1500家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分布在104国道乐清段两侧,构成长达50多公里的“工业走廊”,集团公司51家,其中38家为全国无区域集团,6家企业跨入了全国知名乡镇企业行列,形成了以低压电器、电子、机械、仪表、服装、皮革、船舶修造、工艺美术等为主导行业的工业体系。乐清柳市素有”中国电器之都“之称。

  2007年,我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17位。初步测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0.92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一产12.72亿元,下降1.1%;二产228.13亿元,增长15.8%;三产120.07亿元,增长14.5%。全市财政总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22.3%。

  乐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四千年前,东瓯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许多石斧、石锛、石矛、石犁、石坠等石器。乐清历史上曾有过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赵士桢、章纶、高友玑等名人。王十朋为南宋开科状元,翁卷为南宋“永嘉四灵”诗派的杰出代表,李孝光为元朝一代文豪,《元史》称他“以文章负名于世”,赵士桢为明代杰出兵器专家,其火器发明列为当时世界先进。铸于宋元祐七年的能仁大镬,属亚洲第一大镬,它折射出了乐清市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之光。

  乐清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乐清人扮演“弄潮儿“的角色,以敢为天下先而闻名四方,率先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海内外新闻界、经济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1993年开始,乐清跨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5元,人均居住面积4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47元,人均居住面积41.8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小康”生活标准。

  乐清已形成一个城镇群,以市政府所在地乐成镇为中心,全市分布着16个经省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重点卫星镇,这些卫星镇分布合理,建设颇具规模,其中柳市、乐成、虹桥、北白象四地人经济综合实力跻身温州“十强”、浙江“百强”行列。

  被称为乐清海上门户的黄华七里港区,是我国20个重点港口之一。海岸线长142公里,可建造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主航道150多年来恒稳不变,是宁波至厦门一线唯一而适中的深水港区。现已建成七里港一期工程,港口年吞吐能力达401万吨,七里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成为建设中的温州大港核心。

  5、瑞安

  瑞安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瑞安陆域面积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总人口114.61万。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瑞安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尝试股份经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兴办农村家庭工厂,千方百计把产品推向市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以上经济特色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八十年代中期,瑞安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小商品市场, 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积累了早期经验。现已形成汽摩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鞋类、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大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50%以上份额,是中国汽摩配之都、塑料薄膜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全国闻名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

  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自古市井繁华,商贸发达。“人杰地灵,天瑞地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过瑞安飞云江时曾咏叹道::“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郭沫若曾题联“玉成桃李,海涌波澜”。民间自古就有“瑞安出才子”的美誉。南宋理学家陈傅良注重“经世致用”,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叶适集永嘉学派之大成;元明之际,戏曲家高则诚撰《琵琶记》,称为“南戏之祖”(或“词曲之祖”)。清末,瑞安相继涌现出“三孙五黄”、“东瓯三杰”等知识分子群体。特别是孙诒让,精研经学和甲骨文,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甲骨文字学开山鼻祖。近代名人辈出,史学家周予同、鱼类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禅、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等等。

  瑞安是浙江著名侨乡,有10万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归侨侨眷有12万多人。在法国、意大利的华侨,每5人中就有1人是瑞安人。在旅外华侨中,担任侨团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上的有200多人。同时,有20多万瑞安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其中眼镜业最突出,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繁华路段,凡是有眼镜店的,大半是瑞安马屿人在经营。瑞安商人协调能力强,在全国成立的147个异地温州商会中,瑞安籍商会会长有30多位,副会长500多名。中国新闻界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创造市场”。

  瑞安市境群山起伏,溪涧纵横,且有飞云大江襟带城廓,隆山古塔雄视八方,自然景观颇具壮美清幽的特色。风景旅游区占国土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寨寮溪等七大风景胜区。省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玉海楼观音寺石塔列入全国、省级文保单位。

  6、永嘉

  永嘉县隶属于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总面积2674.1平方千米。2007年末总人口91.33万人。“永嘉”作为县名始自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

  神奇的楠溪江山水造就了无数的杰出人物和灿烂文化。从唐朝至清朝,永嘉一共有过604位进士。两宋时期,曾经出现辉煌的“永嘉学派”、“永嘉四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2001,我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永嘉昆剧作为昆曲中的重要代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楠溪江名人履迹、诗文著述丰富。历史文化名人王羲之、颜延之、谢灵运等曾为永嘉郡守。南朝陶弘景、唐朝张子容、孟浩然,宋朝陆游、叶适、徐照,明朝王叔果、潘舜臣,清朝朱彝尊、金简庵、朱步墀等也都曾游历过楠溪江,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任永嘉郡守期间,遍游永嘉山水,吟咏不辍,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山水诗,遂使楠溪江成为山水诗的摇蓝,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寻找诗魂的胜地。由于楠溪江特殊魅力,先后被中国作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命名为“全国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

  楠溪江流域是革命老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中心策源地和浙南革命活动的中心。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已成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是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无限默契,它犹如一件巨大的艺术瑰宝,天生丽质,至真至美,令中外无数游客喜爱和迷恋。

  7、平阳

  平阳是一个有1700多年历史的老县,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发县之一,素以物华天宝,文风鼎盛而著称。1949年以前,平阳县为浙江省第二大县,人口占温州地区三分之一,面积达5700平方千米。 1981年6月18日,原平阳县分为现今的苍南县和平阳县。

  平阳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三个省市级旅游区。

  平阳旅游又一亮点是“红色旅游”。 平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山门、凤卧一带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今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个部委正式发文,将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今后2-3年,平阳县计划投入红色旅游资金1.1亿元,打造一批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精品项目。首游日推出的首游线路共有两条:山门至凤卧的线路;山门至南雁荡山东西洞景区的线路。当前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平阳这块革命圣地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

  8、苍南县: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1981年6月从平阳析出独立建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总人口122.4万。

  苍南县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

  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占三分之二。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苍南是农林牧渔的综合产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名特优稀产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藏量占全世界的60%。

  苍南县旅游条件优越,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滨海—玉苍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210.5平方公里,由渔寮、炎亭、玉龙湖、玉苍山、莒溪等五个景区和碇步、蒲壮所城两个独立景点组成,其中渔寮、炎亭、玉苍山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另有石聚堂、鲸头、燕窠硐三个县级风景区,构成以灵溪镇和龙港镇为依托的风景旅游体系,可开展山水游、人文游和商务游。

  9、洞头县:

  洞头位于浙南沿海、瓯江口外东南方向,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由103个岛屿和259个礁组成,被誉为“百岛之县”、“东海明珠”。全县总面积892.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100.3平方公里,现辖3个镇、3个乡,总人口12.45万。

  2002年,洞头完成“五岛相连”。2006年,温州(洞头)半岛工程的灵(昆)霓(屿)海堤建成正式通车,海岛变半岛,洞头区位优势更加明显。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2亿元,同比增长1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112元(折合2776美元),增长16.5%。

  洞头渔业资源丰富。洞头渔场是浙江第二大渔场,常年洄游的鱼、虾、蟹类达300多种,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栖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浙江省紫菜、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是“中国羊栖菜之乡”。

  洞头自然风光优美。洞头具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的特色,共有7大景区400多个景点,是全省唯一以县域命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与雁荡山、楠溪江相得益彰,构成了温州“山—江—海”旅游金三角。此外,洞头曾因电影《海霞》和“先锋女子民兵连”扬名华夏,海霞军事主题公园是全国第一座海防军事主题公园。

  10、文成县:

  文成位于温州西南部,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的谥号为县名。县域面积1292平方公里,人口37万。

  这是一处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24%,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35种,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年平均气温15.2℃,舒适期长,地面水环境符合国家一类标准,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号称“天下第一氧吧”。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奇山异水犹如颗颗明珠,熠熠生辉。百丈漈瀑布,高207米,称“天下第一瀑”;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壶穴奇观”,为“华夏一绝”;饱经沧桑的国家文保单位刘基庙(墓)、古老浪漫的红枫古道驰名遐迩 。

  这是一方人杰地灵的天下福地。先贤刘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誉为“五百年名世,三不朽伟人”。刘基文化,名扬世界;新闻泰斗赵超构,当代文豪,纵横文坛。这里的崇山峻岭,曾留下过刘英、粟裕和红军挺进师浴血奋战的足迹;这里独特的畲族风情、民间艺术及乡土史迹竞放异彩,令人陶醉。这里还是著名的侨乡,10万华侨旅居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

  11、泰顺县:


  
  泰顺位于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系“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古廊桥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全县总面积1761.5平方公里,人口35万。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县名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意。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境内群峦起伏,涧谷纵横,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79座,其中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浙南第一高峰;大小溪流百余条,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40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40余种,其中龟湖叶蜡石矿被称为“世界蜡都”。

  泰顺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基库”、“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享有“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迎来了泰顺廊桥特色旅游的热潮。
温州交通
  温州高速公路有通往丽水,金华的金丽温高速公路。

  
 通往宁波,台州,绍兴方向的甬台温高速公路主线与台州境内的上三高速

  甬台温高速苍南至浙闽主线收费站段,小客车限速由80公里/小时提到100公里/小时。

  另外再建中即将完工的诸永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公路也将让出行更加方便。

  机场有永强机场可以通往全国许多城市,并开通了香港的定期航班。

  新开通的瓯海大道龙湾段:

  它是横贯城区东西走向最主要的快速交通之路;它是串联鹿城、龙湾、瓯海三大城市中心区域及机场、铁路的门户之路,并将成为温州最重要的迎宾大道之一;它也是穿越三垟湿地,充分展现温州山水特色的景观之路。

  [1]温州港是全国最大的沿海集装箱码头之一

  铁路有全国第一条全民捐款,自主修建自主管理的金温铁路。再建中的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

  2009年5月16 日凌晨1时38分,在位于乐清市雁荡镇破陡门村的雁荡山特大桥段右线甬台温铁路施工现场,随着工人师傅在此铺下最后一根枕木,甬台温铁路全线铺通。至此,甬台温铁路通过位于瓯海潘桥的温州新客站与温福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改写了温州作为铁路尽头站的历史,更改变了温州市县(市)际不通铁路的历史。

  甬台温铁路是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甬台温铁路全长282.4公里,其中温州段为瓯海潘桥至乐清乌岩山隧道,长95公里,设计时速为200公里(预留时速250公里的提速条件)。

  甬台温铁路与此前铺通的温福铁路在温州新客站“握手”后,温州境内有高速铁路共164.2公里,沿线设8个火车站,除洞头、泰顺和文成外,温州各县(市)都有铁路经过。开通动车组后,以时速250公里计算,若沿途不停靠,从温州至宁波只需1小时24分钟,温州到杭州只需两小时。

  根据铁道部安排,这两条铁路于今年6月15日开始调试,温福铁路7月1日通货车,甬台温铁路8月1日通货车。两条铁路于10月1日开通动车组客运。这两条铁路都是我省首批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快速铁路干线。伴随着甬台温铁路和温福铁路这两条全新高速铁路的通车,温州将有金温、温福、甬台温3条铁路汇集,并形成“T型”铁路网络。铁路通车后,温州将成为浙南交通中心。
温州话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

  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瑞安,乐清等使用瓯语地区的话,其中永嘉的语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说是温州的中心。温州话几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雅音官话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09-09-22

福建泉州
基本概况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0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
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的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晋江,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圆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安溪铁观音永春芦柑是拳头出口产品。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德化高岭土质量居全国前列,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原料。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90年代以来,泉州工业迅猛发展,产值跃居全省第一,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晋江鞋业、晋江陶瓷、晋江服装、石狮服装、德化陶瓷、南安水暖、惠安石雕、泉港石化。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映生辉,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前列。

地质地理
  泉州依山面海,
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2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1℃,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古诗称泉州“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故泉州有“温陵”雅称。
自然资源
  全市林木蓄积量1833万立方米,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43万千。主要矿产资源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水产资源丰富,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面积118平方公里,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类近百种,盛产牡蛎海带紫菜藻类200多种。
历史沿革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中华民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史前

  泉州开拓甚早。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先秦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泉地属冶县。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厦门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南安郡初隶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所辖。

  

  开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于是,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县废归属闽县外,均属南安县。

  

  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年),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并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

  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鲤城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在北隅依云榭筑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今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至此,泉州领有五县。

  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时为中州。

  天宝间(742~755年),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都督府升节度使,泉州等六州属之。

  大历六年(771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泉州仍属之。

  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贞元十九年(803年)、长庆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

  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上州。

  大和年间(827~835年),泉州刺史赵棨增开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光启二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

  五代

  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封为闽王。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国号大闽,泉州归之。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升桃林场为桃源县(今永春),大同场升为同安县,属泉州。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桃源县改称永春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至此,泉州计领六县。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富沙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开运元年(944年)年底,泉州改隶大殷。

  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大殷改国号闽,泉州隶之;八月,闽主降南唐;九月,泉州归属南唐。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兼领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进城二乡。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割据。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今安溪)。

  北宋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与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复灭吴越,平海军改为泉州。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象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部分地区,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军,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山、西苑乡)归仙游县辖。长泰县析归漳州。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隶福建路。

  熙宁初(1068~1070年):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村,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泉州升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据史书记载: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南宋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晋江县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官。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因遭权贵豪强反对,无法实行。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祐间(公元1241—1252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年底,兴安州即为元军所陷。

  元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员,训导6员;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为图琉求(今台湾),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遂徙治泉州,辖诸州。大德三年二月罢,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

  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

  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治年间(1321~1323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至正十七年(1357年), 亦思巴奚战争

  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隶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设立泉州分省。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洪武三年(1370年) ,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台湾)的贸易。

  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

  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军政大权,并直属中央。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

  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另筑峰上、田浦、官澳、陈坑、烈屿、祥芝等处巡检司,屯兵驻守,以备倭寇。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始筑厦门城。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永宁卫,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个,筑卫所司城16座,以加强海防。

   

  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

  民国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泉州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泉州于1949年9月1日解放,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待统一),政区依旧。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1950 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56年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归泉州。1958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1987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泉港、清蒙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一个管委会。

  1607年福建泉州地震

  “万历三十年秋地大震,暴风淫雨,搂拣飘摇,倾圮日甚。

  明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九月 李光缙撰”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明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 姜志礼撰

  这也就是泉州从十七世纪开始衰弱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在英法联军侵略和日本侵略中不被视为对象,有幸躲过了很多战争。
行政区划
  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泉州市 面积11244平方千米,人口762万人(常住人口,2006年)

  丰泽区 面积 132平方千米,人口 18万。邮政编码362000。

  鲤城区 面积 52平方千米,人口 27万。邮政编码362000。

  洛江区 面积 382平方千米,人口 17万。邮政编码362011。

  泉港区 面积 326平方千米,人口 37万。邮政编码362801。区人民政府驻山腰街道。

  石狮市 面积 189平方千米,人口 31万。邮政编码362700。市人民政府驻八七路。

  晋江市 面积 721平方千米,人口103万。邮政编码362200。市人民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南安市 面积2035平方千米,人口148万。邮政编码362300。市人民政府驻溪美镇。

  惠安县 面积 762平方千米,人口 92万。邮政编码362100。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

  安溪县 面积2983平方千米,人口107万。邮政编码362400。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永春县 面积1452平方千米,人口 55万。邮政编码362600。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

  德化县 面积2210平方千米,人口 31万。邮政编码362500。县人民政府驻浔中镇。

  金门县(待统一) 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 约6万。邮政编码 — —。县治金城镇。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文化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0处,县(市)级600多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以及与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作为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有争议),泉州具有薪传不息、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

  泉州作为历代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保留了唐代以来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语言、艺术、风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

  梨园戏:距今至少有800年的戏剧。戏中指挥一般为鼓手,而鼓手的打鼓方法竟然和汉代出土的乐俑形态相似,也得名“宋元南戏活化石”。南音(也称南管):古代闽南语传播的时候也将此音乐带到东南亚等地,以至于有闽南语的地区就会有南音。傀儡戏(提线木偶):提线木偶的发源地就在泉州,和南音一样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拍胸舞:闽南通俗舞蹈,已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地区戏曲舞蹈种类繁多,还有泉州北管,高甲戏,打城戏,火鼎公火鼎婆,涂脚舞,迎阁等。

  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晋、唐以降,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宋、元时代,泉州已是东方第一大港,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海内外文化在泉州出现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诗中常见有关歌舞活动的描写。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明、清时代,泉州地方戏曲、民间歌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了上元节泉州城内游灯、踩街歌舞活动“一国若狂”的热闹景象。解放以来,泉州民间舞蹈一枝独秀,蜚声全省、全国。
经济
  

经济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经济总量居全省地市倒数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扭住中心、爱拼敢赢、大胆实践,经历 “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城经济展宏图的经济发展阶段,走出一条“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晋江模式”和“泉州现象”,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泉州发展历史的新辉煌。全市GDP在1978年为7.79亿元,到1992年突破100亿元,2000年跨过1000亿元,2002年达到1223亿元。2003年全市GDP为1380.11亿元,2005年全市GDP为1626.30亿元,2007年全市GDP达2288.6亿,增长16.0%,GDP总量连续9年居全省首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7元增至到2007年近3万元;财政总收入由0.79亿元增至2007年的2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5元增至6100元,年均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4元增至18097元,年均增长12.6%。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2%和42.7%。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49.62平方米。城镇新增就业1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2%。年末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人数分别为44.89万、8.27万、24.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基本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45.55万、51.05万、43.65万和42.55万人;11.24万人享受城乡低保。

  泉州人民立足实际,奋力打造特色经济,促使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 “中国石雕之乡”、德化“工艺陶瓷之乡”、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全市所有县(市)均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2007年,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晋江、石狮、惠安、南安和安溪五县(市)再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2007年世界港口竟争力排名中,泉州港进入百强,排名93位。

  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开放港口城市。自唐代
开埠,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现代泉州交通发达,已形成晋江机场、福泉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建)、福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漳泉肖铁路,泉州港、石狮港、肖厝港等为骨干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旅居世界各地的泉州籍华侨、华人620多万人,港澳同胞70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长期以来,旅外乡亲心系桑梓,或投资办厂,或兴学育人,或捐资慈善,或兴办公益,涌现出一大批贡献巨大、成就杰出的乡贤硕彦,成为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宗教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

  泉州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名。佛教、道教于公元三世纪(西晋太康年间)传入泉州,并开始有寺观的创建。早在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道教就在泉州府治南建置白云庙(元妙观),佛教也在南安九日山下创建延福寺。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后尚处于译经阶段,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之玄孙张盛才移居江西龙虎山。唐、宋时是泉州佛、道教兴盛时期,寺庙宫观兴建众多,气势宏伟,建筑艺术精致。一千多年来,泉州相继建造了佛、道教寺庙宫观数以千计。其中道教的元妙观、泉州府城隍庙、马甲仙公山、东岳行宫、法石真武庙、晋江崇真殿、深沪宝泉庵、石狮城隍庙、南安郭山庙、安溪城隍庙、永春百丈岩、德化石壶殿、惠安青山宫等和佛教的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宿燕寺、晋江龙山寺、南安雪峰寺、惠安科山寺、安溪清水岩、永春普济寺、德化灵鹫寺等最为著名。与道教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信仰,辖地旧称的“铺”、“境”、“都”,无不建有供奉乡土神祗的神庙达数千座之多。这些寺庙宫观,成为文人墨客雅集以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朝拜礼敬或游玩观赏的地方。一千多年来,这些寺庙宫观不仅在泉州民间影响深广,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泉州人口向海外、港澳台的迁徙与繁衍,泉州众多的寺庙宫观也不断分炉出去,从而在海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目前,尚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又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教圣迹-----灵山圣墓;还有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伊斯兰石刻近300方。

  接着,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继云集泉州.这些有力地证明了泉州不愧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19世纪末叶,基督教、天主教再度传入,日本教和犹太教也曾经在泉州传播。

  特别是开元寺东西双塔和具有特色的殿宇建筑、清源山的老君岩造像、天后宫清净寺和灵山圣墓、摩尼教的草庵等,均为海内外人士所瞩目,留下了许多名人的游踪足迹。历史上泉州建筑了100多座桥梁,其中一半以上是僧人募资或参与兴建的;泉州僧人还曾为海上交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泉州现代化的医院和学校的长足发展,其中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一份功劳。

  现在,摩尼教、印度教在泉州虽早已失传,日本教后在泉州绝迹,但在晋江华表山尚留有举世罕见的摩尼教珍贵史迹--草庵。经过千百年的变化兴替,现在泉州尚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寺观教堂五六百座。此外,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乡土神祗小宫庙数千座。由于宗教逐步走向世俗化,有些寺庙把佛、道、乡土神祗一起奉祀,兼容并蓄,它们各自拥有不少信教群众。
泉州市标
  泉州城雕 "飞天迎宾",高25.8米,底部直径30米,绿地环绕着圆形水池。"飞天迎宾"形状极似"南音"中的乐器--洞箫,顶部的"妙音鸟"取意于泉州开元寺的飞天乐伎,形象地代表着文化名城泉州悠久、灿烂、辉煌的历史;而底部环绕着欢畅的彩色喷泉,展现了古城英姿焕发、生机盎然。

  泉州市花 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城廓,曾环城遍植刺桐。后来,刺桐高大
繁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而名闻中外。因此,刺桐花被定为泉州市花。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

  《闽产录异》:“刺桐产泉州。官廨、书院处处植之。”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我国南方栽培。其花木高大,枝叶繁茂,夏初开花,殷红似火。可作庭园观赏树,或作行道树。

  唐·曹松《送陈樵书归泉州》诗中有“帝都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现代杰出诗人、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1962年游泉州,写了一首《咏泉州》诗。该诗镌碑立于开元寺: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

  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荣誉称号
  泉州市:

  全国著名侨乡

  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之一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全国文化模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六连冠”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

  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全国十大市民最满意城市之一

  全国十大和谐城市之一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泉州十八景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位于泉州府治南德济门内,今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地处城南晋江之滨,古“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岱仙瀑布的左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美食小吃及特产
  特色主食:咸饭,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壶仔饭,泉州炒饭 ,鱼仔粥,鸭仔粥,卤面,面线糊,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

  特色汤类:贡丸,鱼丸(深沪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肉燕汤,猪血汤

  特色包子: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安溪水瓮菜,嫩饼菜,窖菜,德化淮山,凉拌苦瓜,辣油笋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

  特色荤菜:,洪濑鸡爪,崇武鱼卷,西街田螺,姜母鸭,鳗鱼干炖猪脚,焖猪肘,牛排(有别于西餐牛排),水门巷炖羊肉,猪血小肠,蚝(东石蚝)(浔埔蚝),清蒸金枪鱼,文蛤蒸蛋,酱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蛏,炒大头螺,沙鱼冻,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香芋焖鸭。

  特色甜品: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红糕,绿豆饼,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龟,碗糕,花生甜汤,豆沙饼,石狮塘头甜粿,石狮芋圆,芋饼,芋蓉(芋泥),土笋冻,柿饼,菜头酸,糖醋莲藕片,贡糖,椰子饼,雪拉膏

  特色煎炸品:煎菜果(萝卜糕),鸡卷,春卷,醋肉,鲨鱼炸,鳗鱼炸,蚝仔煎(海蛎煎),糍(糍粑、糯米糍),满煎糕,薄皮油条。

  其他特色食品:永春白粬,布包豆干,九重粿,鱿鱼干,蛏干,小干贝,卤猪舌,海蜇皮,桂花蟹

  配料及酒水:永春老醋、甜酒,红米酒,惠泉啤酒

  特产茶叶:铁观音,水仙茶

  特产蔬菜:菠薐菜(菠菜),番薯(地瓜)

  特产水果:芒果,荔枝,龙眼,槟榔,蜜桔(安溪蜜桔、永春金橘糖),永春芦柑。
泉州高校
  1、国立华侨大学

  国立华侨大学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中国闽南金三角,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在泉州、厦门分别设有校区。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

   泉州大学)

2、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的省属本科院校,是一所立足泉州、面向福建、辐射全国,集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为一身,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大学。

  3、仰恩大学

  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88年由福建省政府办学。为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从1994年7月起,仰恩大学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点,由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私立大学。

  4、黎明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国内首批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5、闽南理工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的以工学学科为主,兼有理学学科、管理学学科、经济学学科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光电技术应用为鲜明特色,光、机、电一体化为优势,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6、德化陶瓷学院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获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现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专兼职教师31名,高级教师20名,“双师型”教师20多名,包括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3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已开设雕塑艺术设计、艺术设计(陶瓷方向)、装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材料工程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商务英语、工商企业管理等八个专业。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2 19:2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09-09-22

        两个城市都自称“中国鞋都”,前者产量曾经全国第一,后者出了安踏等上十个牌子,为此谁是真正的鞋都争论不休。两者在海外的侨胞都不少,为本地发展带来极大的条件。
        泉州会把惠安和晋江变成市辖区吗?温州会跨过瓯江城区北上吗?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2 19: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09-09-22
区位对比(12):江苏南通vs广东湛江
 
南通概述
  面积 8544平方千米
  人口 763.72万人(2008年底)
  邮编 226000
  代码 320600
  机动车牌号 苏F
  区号 0513
  拼音
 Nantong Shi
  英文 South Tungchow City
  驻地 崇川区
  区划 辖3个市辖区以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树广玉兰
  市花菊花
  经纬度: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
  :南通启东的圆陀角是江苏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
  南通,因涨沙冲积成洲,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为与北京通州相区别始称南通。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地理位置
  江苏省 南通市,地处我国黄海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南与苏州上海两市隔江相望,西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接壤,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为四米左右。
  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北上海”;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以后,将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

行政区划 
 南通市辖3个市辖区以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即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注]、海门市海安县启东市如皋市如东县。市人民政府驻崇川区。

  [注]通州市于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南通市通州区!!
  
南通市 面积8544平方千米,人口774万人(2004年)。
  崇川区 面积 215平方千米,人口 67万人。邮政编码226001。区人民政府驻和平桥街道。
  港闸区 面积 134平方千米,人口 22万人。邮政编码226002。区人民政府驻永兴街道。
  通州区 面积1343平方千米,人口127万人。邮政编码226300。区人民政府驻朝霞路。
  海门市 面积1148平方千米,人口102万人。邮政编码226100。市人民政府驻海门镇。
  海安县 面积1110平方千米,人口 96万人。邮政编码226600。县人民政府驻海安镇。
  启东市 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113万人。邮政编码226200。市人民政府驻汇龙镇。
  如皋市 面积1531平方千米,人口143万人。邮政编码226500。市人民政府驻如城镇。
  如东县 面积1872平方千米,人口108万人。邮政编码226400。县人民政府驻掘港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
  (一)崇川区下辖十街道以及崇川经济开发区
  和平桥街道 虹桥街道 学田街道 文峰街道 狼山镇街道 任港街道 新城桥街道 城东街道 钟秀街道 观音山街道
  崇川概况
  崇川自古称为“崇川福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称为长寿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67万,下辖两镇、八街道,是南通市人口最密集,生产要素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2006年全区实现GDP200.9亿元,财政总收入35.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同类主城区中位居前茅,列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十强,全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单位第12名。
  崇川人居环境一流,拥有一山一水两个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一山即狼山,是极佳的观江胜地,以山水田园风光著称,是佛教八小名山之首,佛教文化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历史。一水即濠河,犹如一条翡翠项链,环城三十里,清波荡漾,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浑然天成,现代气息与传统格调相互交融。
  崇川通江达海,扼南北之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长江最大的深水港群,南通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吞吐量1亿吨。铁路、机场近在咫尺,北有盐通高速,西有宁通高速,南有苏通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崇启、崇海共三条过江通道。苏通大桥的建成,崇川至上海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崇川将更紧密地融入上海都市圈。
  崇川区工业发达,形成了以电子、船舶、机械、纺织服装、粮油加工、化工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比较著名的大型企业有南通富士通微电子、南通中远川崎、南通醋酸纤维、南亚塑胶、江苏长虹、东洋之花、宏信化工等。
  崇川区商贸服务业发达,南通最繁华的两条商业街都位于崇川区,区内拥有众多的百货超市、专业市场、娱乐、金融等行业,麦德龙易初莲花家乐福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也陆续进驻崇川。
  崇川区科教发达,人文荟萃。基础教育全省领先,还是体育世界冠军的摇篮。
  根据南通市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结合区内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基础,将全区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风景区和沿江经济带五个功能区域。
  (一)老城区。围绕商业、居住、服务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大卖场(商场)等三产服务业项目,形成布点均衡、辐射全面的发展局面。围绕“打造精品濠河”,有序发展环濠河特色产业带。提升特色街区,做强钟秀路家居装饰圈、桃坞路服饰精品一条街、青年路餐饮娱乐一条街、八仙城商业步行街等。加快任港路、人民西路等地区和姚港化工区搬迁后房地产业开发。
  (二)新城区。围绕南通市新的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商住一体的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文化教育、体育休闲、科技服务、社区居住服务等产业。
  (三)开发区。以建设新型工业区为目标,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崇川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4年,分为东西两片,随着东城区与开发区的并轨,其发展空间又得到进一步拓展,规划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建设,开发区形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 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电子、食品加工、塑胶、精细化工为支柱的产业特色,在港口后沿腹地形成了一批仓储物流和港口型加工业企业。
  1、开发区东区工业片——结合已有的片区规划,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大力发展IC、IT和高科技纺织等产业,建设高科技色织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民营科技园等。东区地处南通主城区东部,位于海港引河东西两侧,由崇川开发区原东区和观音山片区的部分区域组成,北靠通吕运河和宁通一级公路,南连新区科技文教区,西接老市区,是城乡一体的接轨地带,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现已形成以南亚塑胶、英瑞染织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的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东区作为南通市区东部生产、生活的中心,极富集聚生产要素、吸纳城市型产业的优势条件,极具发展潜力和增值空间,是投资创业的风水宝地。
  2、开发区西区——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之上,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以现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电子产业。南靠狼山风景区,北连老城区,至市中心3.4公里,东与新城区隔河相望,西与狼山港唇齿相依,将市区几大经济板块连为一体,有利于区域经济整体联动。开发区港口优势突出,紧临的南通港主港区和南通集装箱码头是南通 进出口的主通道,海关、商检都在港口设有办事处,货物进出口十分方便。区内有南通口岸直通式监管点,提供海关、商检、边检等一条龙直通式服务,企业进出口货物更为快捷。铁路港口支线建成后,可以实现快捷的水陆联运,通过南通铁路与中国铁路网相连。因此这里特别适合于港口型加工项目,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城区型、港口型开发区之一。
  (四)风景区。围绕南通城市名片、城市生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的功能定位,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与严格保护相结合,在保护名胜古迹、扩大生态范围的同时,大力发展充分展示近代第一城、纺织工业发源地、江海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狼山风景区2001年划入崇川区,从而进入了大发展阶段。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为三角形呈扇形面向长江展开。自然生态环境独具特色,在一马平川的苏北平原地带显得极为珍贵。沿江自东向西,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一线排开,延绵3.6公里,宛如一处长江口岸天然的绿化屏障。五座山峰若即若离,既有共同的景观资源,又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景区规划力求高起点、高水平,完成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紫琅南路竣工通车,污水总管、花园路、南郊路、滨江公园东侧道路正在建设;景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军山景区实现对外开放,狼山东大门完成改造,滨江公园、山水间生态旅游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沿江风光带逐步形成;景点环境设施和经营秩序进一步改善,游客量逐年上升;旅游配套产业渐显潜力,静海商贸街竣工,鹏欣国宾花苑开业,高尔夫练习场建成启用,临江路江鲜餐饮一条街已具雏形。
  (五)沿江经济带。围绕以物流和港口加工业为核心的综合物流产业园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大型物流中心。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现有企业资源,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进出口中转型企业群。加大接轨上海力度,整合区域内企业资源,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引进、发展船舶配套的机械、电气仪表等产业,打造崇川的先进机械制造业基地。
  (二)港闸区下辖六街道以及港闸经济开发区
  永兴街道 唐闸镇街道 天生港镇街道 秦灶街道 幸福街道 陈桥街道
  港闸区概况
  港闸区位于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市城区西北翼,南枕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北临广袤的苏北平原,是南通市区以工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为辅、城市居住相配套的重要组团。总面积134.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3万亩,粮食作物面积 9.77万亩;拥有9公里长江岸线,天生港港区是南通港的上游重要组成港区。现辖永兴街道 唐闸镇街道 天生港镇街道 秦灶街道 幸福街道 陈桥街道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港闸经济开发区,共4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人。
  港闸区为长江冲积平原,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景色宜人。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现已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空三位一体,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设有宁通、通启、沿海高速公路入口处三个,北距南京264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通扬、通吕、九圩港运河等主干水系由此汇入长江,通江达海;已投入运营的新长铁路在我区设站而过,北与素有“欧亚大陆桥”之称的陇海铁路大动脉紧密相连;开通国内主要大中城市航线的民航南通机场傍区而设;区内主干道、村镇公路错落有致,腹地全面拉开。2008年,苏通长江大桥建成后,我区将在时空上实现与上海及国际全方位接轨、融合,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将更加便捷。港闸区将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中心——上海都市圈内独具吸引力的现代工业区。
  (三)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与世界交汇的门户 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的产业高地
  中国政府最早批准设立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首批通过中国政府规划审核的开发区之一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开发区之一
  中国权威机构公布的中国综合投资成本最低的十佳开发区之一
  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开发区
  ISO14000国家示范区
  充满无限商机、放心经营的平安开发区 人口概况
  南通是一个人口大市。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769.35万,人口密度为96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5.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7‰。人口密度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南通是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最早、人口数量增长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的城市。解放初期南通的人口基数就很大,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南通人口总量就达507.32万人,居江苏省首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4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267人。在全国公开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和“文化大革命”中“人多力量大”等“左”的思潮影响下,南通的人口经历了两个出生高峰,第一个出生高峰发生在1954年-1958年,第二个出生高峰发生在1962年-1969年,两次高峰期间年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这两个生育高峰分别使人口净增55万人和116万人。人口警钟的敲响,引起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七十年代初,南通恢复和重建了计划生育组织领导机构和基层工作网络,通过制订、下达人口计划,宣传、落实“晚、稀、少”婚育政策,1972年南通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到15.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8.68‰,提前8年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国务院规划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的目标,较全国实现这一目标提前26年(注:全国为1998年)。八十年代初,南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尤其是中央《公开信》发表后,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全市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虽然受到前两次生育高峰周期性影响,从1986年起出现了持续时间长达8年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但在从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大氛围下,通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次生育高峰峰值远低于前两次生育高峰,净增人口仅36.5万人。1997年南通市实现人口零增长,1998年起连续10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全市已累积少生350万人。人口的有效控制,为南通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通是一个人口环境相对优良的城市。南通是我国最早列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体育之乡”和“长寿之乡”。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为南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提供了巨大动力;发达的医疗保健制度,为南通人民的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累计一孩率高达90%、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三十多年保持正常范围,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提前6年实现国务院妇儿委规划的2010年控制目标;2007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高达77.6岁。
  南通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地区之一。南通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1982年刚刚成为稳定的成年型人口就开始老龄化。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南通65岁以上老人就有529395人,总人口的7.2%,与全国宣布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提前了18年。此后,南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2001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943453人,占同期总人口的12.03%,明显高于同期江苏的9.1%与全国的7.9%水平,与同期美国的13%接近,也与世界发达国家的14%相差不远。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长寿老人日渐增多。据“五普”资料显示,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3%,至2003年1月,全市共有100周岁以上老人449人,折算计达每百万人中有57个百岁以上老人。其中如皋市比例最高,每百万人中有83人,超过联合国每百万人中有75个百岁以上老人可界定为长寿之乡的标准8个百万分点。全市156个乡(镇、街道)中有138个乡(镇、街道)有长寿老人,分布面为88.5%,其中最年长的男性105岁,女性106岁。
  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3.7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7.5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99‰,人口死亡率7.59‰,人口自然增长率-1.60‰。 气候特征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比较短。 自然资源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 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南通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而成,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6000多年前,长江水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在江口,南通由此成陆,并逐渐自西向东、向南延伸扩展。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造陆,似不规则的菱形状。分别由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平原区、南通古河汊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组成。
  【发展】
  南通在距今五、六千年开始就有人群在当地居住,市区一带在晋朝以前为江口海域,南北朝时始成沙州,初名壶豆洲,后名胡逗洲,属海陵郡(今泰州),唐朝时为盐亭场,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置盐官,属扬州海陵县,隶淮南道。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时,设狼山镇遏使,归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吴时曾设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南唐时立静海都镇制置院,置如皋县属泰州,历时半世纪。公元958年,北方后周派兵南下,占领静海,升为静海军,不久改名为通州,领静海、海门两县,属扬州管辖。宋朝时天圣元年(1023年)一度称崇州或崇川,不久复称通州,隶属南东路,领静海、海门两县。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通州路,二十一年(1284年)复称通州,属扬州路。隶江北淮东道廉访使司,领静海、海门两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废县为乡并入南通;雍正三年(1724年)改通州为直隶州,并以泰兴、如皋两县归其管辖,隶江苏市政使司;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隶江宁市政使司。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设“南通县公署”。1914~1927年,南通、如皋、靖江、泰兴等县为苏常道辖,海门、崇明等归沪海道辖。1934年设立南通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靖江六县。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3月在南通县北兴桥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解放战争期间,设通东、通海、通西、通如行署,在如东掘港建立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曾改建苏皖(华中)一、九行政区。
  建国后置南通市,南通县城迁至金沙镇,设立南通专区归苏北行政公署,辖海安、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和崇明七县及南通一市。1952年底,江苏恢复建省,南通市为省辖市,1958年崇明县划入上海市,1962年南通市再次列为省辖市,并脱离南通专区。1970年全省又统一改专区为地区。1983年3月,南通市与南通地区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1989年以后启东、海门、如皋撤县建市,仍由南通市管理。1997年南通市下辖启东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门市、海安县、如东县、崇川区、港闸区、狼山旅游度假区和富民港办事处等四市二县三区一办。南通市是全国最早的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上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特色】
  我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苏北境内的部落经常与中原各部落争战,世居淮、沂地区的东夷部落曾为中原部落所败,为避战乱,东夷部落不得不进行迁移,古青墩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他们是南通最早的先民,也是最早的移民,他们在南通这块大地最早播下了北方文化的种子,并烙下了北方文化的印记。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破郑城(湖北江陵县东北),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了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散落到海陵(时称海阳今天泰州市)一带,他们将吴越文化带到了这里,形成了一种南方文化北上的趋势。
  晋时战乱,北方人口大举南迁,至东晋,南朝三百年间陆续迁至长江下游,其时海陵一带移民人口猛增几十倍,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在这里相遇。
  约六朝梁元帝时(公元552年),长江口出现的壶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盐为业,这些流人大抵指流放犯人也有无业游民,主要来自江南常州(今常州、武进、宜兴、无锡、锡山、江阴一带),这些人基本上保留了吴越文化的特性。隋时胡逗洲属海陵,唐玄宗时因军事上的需要,狼山成为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成了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唐末军阀割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彦洪)统治胡逗洲(其时称静海)、东布州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军队和家属有万人之多,多为吴兴人,其时南方文化占了统治地位。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区,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不久改为通州,设静海、海门二县,由于静海岛与大陆涨接并改属海陵郡管辖,静海人与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繁,同时又有大量的海陵人来往于两地之间或定居。至元初,北方又有犯人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响似乎逐渐减弱。但元末张士诚起兵江南,明永乐初燕兵之乱,使大批江南居民移居如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不少江南商贾和手工业者纷纷来如皋安家落户。如皋在1724年便是通州的一个下辖县了。
  由东布洲形成的海门岛,当初亦为流放犯人之地,流人亦来自常州一带,由于隔了130多年才与静海县涨接而造成的文化隔离,使海门人始终保持了吴文化的特色。至明初,一部分拥戴过张士诚的江南士民,被惩罚性地强迫迁移到吕四港一带,他们于常熟白茹港集结,渡江来到吕四,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白茹抽丁”。他们同样保留了江南文化的风土人情。至18世纪初,崇明人陈朝玉(1688一1761)率妻来到海门,沿江岸垦殖,并带动了大批崇明人迁来江北,他们辛勤垦殖,使沿江新垦地渐成村落,其时海门境内一万多人,崇明人近三千人,以后200年间不断有崇明人迁至海门。至近代纺织工业的形成和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安徽、浙江、广东、上海、镇江等地工商户和其他人至南通定居、经商和进行文化交流。南方文化的影响几乎一直延续着。
  南方文化对南通的影响较大,南通方言中,说吴方言的人最多,南通京剧属于南派京剧,老百姓普遍供奉“观世音菩萨”。北方人往往把南通人看作是江南人,而南方人则常常把南通人视为北方人(苏北人),这一错位恰恰显示了南通作为南北过渡地带的文化特征,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南风北韵。
  地方文化
  通剧: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僮子的做“劝”(劝世文)演戏,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象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来,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南通侗子会:从前,南通郊乡每年秋熟登场之后,总要举行“侗子会”,又叫“圩塘会”,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选定在月中望日,邀请侗子演戏,借助“天灯”,寻求欢愉。
  “侗子会”开始,高竖黄龙旗,由主持者点香开坛,请来侗子围场做杂技表演:“攻火圈”、“钻火刀”、“划虎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圩塘中若有此技艺者,也可献艺凑趣。下午由主持者率领,举行一种叫“收灾”的活动来庆祝丰收。夜晚以皓月当灯,还挂荷花宫灯助明,由侗子演戏。戏目大多取材民间口头说唱,或七字唱本,以制恶扬善的劝世剧居多。
  据说,清嘉庆年间,通州一侗子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和一副响亮的嗓子,抓住患者心理说唱“包公赈粮”,“治愈”了县官老母的忧郁症。老母拉着儿子一起听唱本,儿子如梦初醒,减免了百姓赋税。从此,侗子身价随之而高。侗子会也随之出现,圩塘与苇塘之间还进行会演。建国后,“侗子会”风俗不复存在,侗子也转为通剧艺人。
  【重要历史事件】
  血泪滩惨案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日寇侵占南通城,连日进行大烧杀。五月八日,日寇从易家桥到麻虾榨一带沿途烧杀,在葛家老园枪杀我同胞二十五人,随后又到任家园和张家园大肆烧杀。当地百姓闻声而避,一群老弱妇孺慌忙躲藏于川猫儿河西的芦苇丛中。日寇发觉,便用机枪集中扫射,继后又用刺刀乱戳,顿时,尸横河滩,血染川猫儿河,先后遇难者108人。任玉坤一家十二口仅本人及五岁儿子负伤幸存,余皆被害。其妻怀孕足月待产,其弟媳手中不满周岁的婴儿也未幸免。这一骇人听闻的血腥屠杀,激发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激发了人们“拯救中华”的革命斗志。解放后,人们为永不忘记这一惨案,称川猫儿河滩为“血泪滩”。 城市规划布局与规模
  最近,南通市在城市规划中采取竞争机制,全面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引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外知名设计公司的洋专家纷纷前来把脉传经。
  南通市新区与苏通大桥的建设,是最近几年内该市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该市对新区核心区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区进行概念规划,并首次向国际征集概念规划方案。美国UVA建筑事务所、日本的INA、法国PA建筑事务所、中国香港的伟信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纷纷投标。
  2006年,南通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7年,南通被国家评为“全国卫生城市”,与此同时,南通还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2008年,南通被国家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南通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产业与交通
  【资源】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
  【产业】
  2008年南通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51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幅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名列第五,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9.1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30.93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80.02亿元,增长15.0%
  南通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自1984年以来,南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国家权威机构评估认定,南通进入了中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的城市行列。
  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1亿元,增长3.0%。其中农业产值128.7亿元,增长0.5%;牧业产值77.85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72.72亿元,增长4.7%。
  2005年末,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288.3万千瓦,增长3.6%,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农机动力39.7千瓦;全市拖拉机保有量4425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70台;联合收割机4544台;高性能机动插秧机1955台。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2005年全市完成机耕面积596万亩,机耕水平达83.6%;三麦的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2%和95.3%;水稻的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27.0%和85.1%;油菜生产机械化,完成机直播面积2.3万多亩。2005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7.09万吨,增长1.7%;农村用电量57.28亿千瓦时,增长20.4%。
  纺织业
  南通有世界第三大家纺城(海门三星镇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从上海向北,经苏通大桥约一小时车程,就是闻名全国的家纺之都——中国叠石桥国际绣品城。它位于海门市西北角,总面积35万平方米,日均人流量3万人次以上,在这个小镇上有3000多户家庭经营绣品。这里是孕育百万富翁的沃土,从叠三公路一直往西走,3公里的道路两旁是20多家已成规模的纺织品公司,再往西走,便是绣品市场。拥有门市部的老板,个个腰缠万贯。在叠石桥,一个门市部就是一个品牌,大大小小有数百家,其中有100多家企业的年销售额都在500万元以上。他们经营各种床上用品(包括被子、被套、枕头等)、窗帘、靠垫等纺织成品。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延续了前两年高速增长的态势,总量规模不断扩张。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实现2144亿元和2081亿元,双双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4.53亿元,增长25.2%。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319.73亿元,增长26.3%;轻工业增加值278.33亿元,增长23.3%;重工业增加值286.2亿元,增长27.2%。全年工业用电量105.15亿千瓦时,增长19.6%。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1.33亿元,增长17.0%。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7.96亿元,增长17.9%;施工面积13614.1万平方米,增长12.1%;竣工面积4168.8万平方米,增长0.5%。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14.83万元,比上年提高7.2%。2005年全市有3家企业晋升总承包特级资质,14家企业获一级资质,8家企业跻身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5家企业进入全省建筑外经10强。2005年,南通市建筑铁军获省级以上优质工程近100项,获鲁班奖(国优工程奖)2项。
  目前正式注册出口加工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4家。全区在建工业项目231个,其中,超亿元工业项目30个,超千万美元外资工业项目14个。外资投向由原来比较集中的传统化工、纺织服装类项目,转变为以生物医药、电子机械及服务业项目为主。
  南通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全国领先。南通目前已有15位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共为祖国夺得50枚金牌,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南通建筑行业共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38项,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环濠河博物馆群。
  【交通】
  公路:
  境内现有宁通、通启、通盐和沿海四条高速公路.以及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此外,正在建设的崇启长江大桥以及崇海长江大桥将为南通拉近与上海的距离
  通过境内的204和328国道,使得南通的公路网日益成型,趋于成熟。
  航空:
  南通兴东机场位于市区东北18公里的通州区兴东镇,占地面积1700多亩,于1992年底竣工,次年投入使用。
  南通兴东机场候机楼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满足年24万人次、高峰小时250人次的客流量。候机楼采用前列式、一层式流程的现代建筑手法,同时吸收了南通乡村青瓦坡屋面的特点,颇有地方风格。
  南通兴东机场按照国家二级机场标准设计,飞行区净空条件良好,设有先进的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进近仪表着落系统、助航灯光系统、自动气象站。另外,还配有齐全的有线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供水供暖供冷系统和飞机供油系统,可供MD-82及波音737、A320等大部分D类机型飞机起降。
  铁路:
  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境内主要的客站有: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县站。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另外沪通铁路大桥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之后南通站将成为华东地区的枢纽站。
  水路:
  南通港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长江水系江河运输直达中转的枢纽。南通与上海每天有两班快艇往返。上海--汉口、上海--重庆的江轮均停靠南通。从市区、长途汽车站到南通港可乘4路车直达。
  汽渡:
  沿江有海太汽渡、通常汽渡、通沙汽渡、皋张汽渡与长江南岸相来往,交通十分便捷。
  “十一五”期间,交通将坚持以“枢纽南通”为定位,完成基础建设投资210亿元,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全面融入长三角。全面形成“内联外射、快速沟通”的路网结构,实现市域30分钟上高速,区域内一小时交通圈,进入上海一小时交通圈,长三角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县城到乡镇30分钟,乡镇间40分钟,行政村节点15分钟上县道。同时,加快过江通道建设,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崇启大桥、崇海大桥,全方位构建南通与上海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扬启高速公路,形成全市“一横一纵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与苏南有效衔接。 观光游览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位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同样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位于狼山两侧的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新添了不少景点。百里县区不乏寻幽探胜之地。海安的青墩文化遗址,如皋的水绘园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归渡海亭,如东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海滨放风筝),启东的圆陀角观日亭等名闻遐迩。
  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开风气之先,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使南通成为中国人最早按照先进理念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典范,15个全国第一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称。南通一流品质和美观形态的人居及旅游环境,位于市中心的濠河独具城抱水、水拥城的绚丽风貌,获“200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南通的海滩平展开阔,有旅游项目海上迪斯科

  南通狼山则是由海溯江的第一座名山,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山高106.94米。狼山是佛教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山上还供奉着惟一身披龙袍的大圣菩萨,狼山位列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南通的濠河是一条美丽、醉人的城中河。乘船游览濠河,您可以领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南通是是中国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岁老人的人口比例超过了国际标准的2倍多,全市共有百岁以上老人600多位,长寿现象受到世界关注。游览东方大寿星园感悟健康的奥秘,定令您大德必寿。
  300多年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在水绘园演绎了浪漫的爱情故事,到南通可别忘了去如皋观赏徽派园林孤本——水绘园,品尝董小宛亲手创制的董糖。
  此外,南通海底世界也于2007年与大众见面,独特的海底风光,见证了江苏第三个拥有海底世界城市的诞生。经济发展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1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30.93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880.02亿元,增长1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040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5000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9:57.0:35.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1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66.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6%。
  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303.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1%。实现旅游总收入150.48亿元,增长24.7%。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9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9.59亿元,增长25.0%。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3.7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7.5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99‰,人口死亡率7.59‰,人口自然增长率-1.60‰。
  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03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11元,比上年增长13.1%。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09-09-22
 
[/url] 湛江市(英语:Zhanjiang 拼音:Zhànjìāng Shì)。

  经纬度

  市中心位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67695.htm]北纬
21度7分36秒,东经110度14分24秒。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广东省(Guangdong Province)

  辖区:辖雷州市廉江市吴川市(三个县级市)和徐闻县遂溪县(二县),以及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四区),主要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调顺岛等。

  政府:湛江市人民政府位于赤坎区。市委书记陈耀光,市长阮日生

  面积:面积12490平方千米。

  海拔:全市平均海拔50至250米之间。双峰嶂为湛江市最高点,海拔382米。

  人口:总人口72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94万人,约占广东全省的10%,是广东省人口第二大市。

  民族:市大部份人口为汉族,有少数民族人口11万多人。

  时区: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国内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10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300元。(2008年)

  汽车牌照:粤G

  方言:湛江除流行雷州话外,还流行多种方言,吴川话、白话、哎话四大语言分布,是广东省内方言复杂的城市。在雷州半岛主要流行雷州话,属于闽南语系;在霞山、赤坎等区流行雷州话/白话两大语言;郊区流行雷州话,坡头区、吴川市主要流行吴川话,属于粤语中的高雷系;在廉江部分地区流行哎话,属于客家话系。

  区号:0759

  代码:440800

  邮编:524001–524575

  市花紫荆花

  行政区类别省辖市  
未来的湛江  

  由昔日古老繁荣的“广州湾”到今天的“湛蓝之滨”的“湛江市”,历经百年的苍桑洗礼,中国14个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的湛江市,不仅风华不减,反而越发地充满活力,激情迎接21世纪的巨大发展机遇,将创造更多的辉煌,更多另人惊叹的神话!请大家共同见正一座快速成长,掘起的港口城市——湛江.

  湛江(Zhànjìāng)是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

  粤西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

  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

  湛江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出太平洋,处于亚太经济圈中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赋有极大的经济功能,

  有关专家在考察湛江后认为,以深水良港----湛江港为依托的湛江市, 具有成为北部湾经济圈龙头的巨大优势,有条件成为中国大陆桥与环太平洋桥的又一个换枢纽,成为亚太经济圈中新的经济生长点增长极,与新加坡香港成鼎足之势。
一、历史沿革
  市名之由来
1899年,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9月21日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因而得名。

  
  据现存的地方志记载,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的。今湛江辖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夏、商之间),就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

  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1911年10月起,五县先后属广东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区、南区善后委员会公署、南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起,南部三县先后属广东省第八 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川县先后属第七区、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

  湛江市区历史上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郊区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南宁景炎三年(1278年),宁帝禺即位于市区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 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

  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民国32年(1943年)2月,复为日本侵略军所占,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

  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国收回,以广州湾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十四区行政督 察专员署;公署设于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

  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为省直辖市

  现湛江市共辖二县:遂溪县、徐闻县,五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开发区,代管三个县级市: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
二、行政区划
  湛江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注:湛江市中心城区为赤坎区霞山区

  湛江市 面积12490平方千米,人口725万(2008年)。

  

 区
  赤坎区 面积 79平方千米,人口 20.7万。邮政编码524033。

  霞山区 面积 120.9平方千米,人口 44.5万。邮政编码524002。

  坡头区 面积 483平方千米,人口 37.2万。邮政编码524057。

  麻章区 面积 769平方千米,人口 46.1万。邮政编码524003。区人民政府驻麻章镇。

  县级市

  吴川市 面积 902.3平方千米,人口100.7万。邮政编码524500。市人民政府驻梅菉街道。

  廉江市 面积2644平方千米,人口150.9万。邮政编码524400。市人民政府驻罗州街道。

  雷州市(原海康县)面积2933.3平方千米,人口148.4万。邮政编码524200。市人民政府驻雷城街道。

  

  遂溪县 面积2144平方千米,人口 74万。邮政编码524300。县人民政府驻遂城镇。

  徐闻县 面积1780平方千米,人口 56万。邮政编码524100。县人民政府驻徐城街道。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8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8年底。
三、友好城市
  海外

  澳大利亚凯恩斯市
。俄罗斯谢尔普霍夫市。

  海内

  湖南省益阳市、长沙市、永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

  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广西防城港市。海南省海口市。
四、地理气候
  位置:

  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经109°31'-110°55'、北纬20°-21°35'之间,包括雷州半岛全部和半岛以北一部分。

  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大特区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博白陆川县毗邻,东北与本省茂名市属茂南区和化州电白县接壤。市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经110°4'、北纬21°12'。

  
 

  地理:

  湛江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以北部廉江市境内的双峰蟑(382米)为最高点。

  湛江较大的江河有: 鉴江
,流经吴川市境内46公里;九洲江,流经廉江市境内89公里;南渡河,流经雷州市境内88公里。

  气候:

  湛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温年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最低曾达2.8℃。气温宜人,草木常青,终年无霜雪。年均降水量1417-1802,年日照时数为1864-216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2-118千卡/平方厘米,≥10℃积温8309-8519℃。
五、经济概况
  未来4年,湛江将投入建设的项目达到80多个,预计总投入2128多亿元,现在,全省200多项重大项目中,湛江就有12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湛江经济的快速腾飞。

  “工业立市”初见成效
工业主导地位增强。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增幅最高、增速最快。经济总量连上台阶,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初步核算,2007年湛江生产总值89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速创近12年以来的新高,总量连续3年净增超百亿元,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10%。自2003年以来,湛江经济总量呈现加速上扬态势,五年时间扩大467亿元,几乎相当于2003年全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21.6:46.1:32.3调整为19.8:47.4:32.8,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下降1.8个百分点。

  
  工业

  工业经济取得突破,单位数量明显增加。2007年湛江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121.34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创近4年以来的新高,比上年净增153亿元。建国以来,湛江的全部工业总产值到1991年才首次突破百亿元,用了整整42年;从百亿元增加到500亿元,到2003年才得以实现,用了13年时间;现在只用4年时间直接跨越千亿元台阶,实现增量超600亿元。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4家,比去年新增71家, 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32家,比去年增加24家。

  农业

  农业生产成绩明显,农村投资如火如荼。湛江2007年农业表现最突出的是糖蔗生产,总产量突破千万吨,为1006.12万吨,为1993年以来的最高产量。2006年为913.55万吨,2007年突破千万吨。

  去年,我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投资69.33亿元,同比增长40.4%。农村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5.4%,拉动投资增长9.6个百分点。农村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8.6%,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大,房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湛江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77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比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湛江投资自2006年突破200亿元以来,至今持续增长。2007年的投资总额相当于2003年全年投资总量的两倍。

  2007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开发投资33.94亿元,增长41.7%,增速同比提高26.5个百分点,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27.7 %。年投资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楼盘有十二家,主要有雍景城第一期,金沙湾第五期,华盛新城,荣基广场,兴华广场,锦绣华景,碧绿花园,城市假日等大型楼盘。

  港口

  作为我国大西南出海主通道,湛江港成功实现亿吨大港目标。截至2008年12月24日,湛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215亿吨,成为全国第十五个亿吨大港,也是我国西南沿海港口群中的唯一亿吨大港。当前,国家和广东省已把湛江港列入全国及省重大发展规划项目,交通部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把湛江港定位为西南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

  商业

  市场消费持续繁荣。2007年湛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2.16亿元,增长19.5%,增长速度为近12年以来的新高。建国以来,湛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994年首次突破百亿元,经过了46年的不懈努力;到2003年突破200亿元,用了10年;现在用4年的时间就实现新百亿元台阶的跨越,2004年以来的增量就相当于2001年的总量。

  外贸

  对外经济取得好成绩。2007年湛江外贸出口总额 在2006年突破10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增长19.1%,为14.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在香港招商局入股湛江港集团的带动下,增长1.86倍,为1.51亿美元。

  服务业

  湛江市被抽样调查的14家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至5月底,14家被调查企业的期末固定资产合计214378.8万元,同比增长16.07%,营业收入22257.8万元,同比增长13.3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2194万元,同比增长13.44%。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从业人员应付工资增长较慢,应付工资5367.8万元,同长增加2.5%,创利能力不足,营业利润为-8072.1万元,同比增亏19.5%。在14调查家企业中,按企业控股类型分,私人控股企业发展较快,私人控股企业期末资产合计达6894.4万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固定资产5825.6万元,同比增长173.91%,从业人员应付工资66.2万元,同比增长19.06%。按行业看,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受湛江港强劲发展带动,生产经营情况较好。1-5月,该行业营业收入1638万元,同比增长17.3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589.6万元,同比增长18.58%,营业利润19万元,扭亏为盈。

   


电信业
  在本地化信息发展的过程中,湛江电信IDC也努力开拓市场,推动信息化进程。业务不仅覆盖湛江,同时也覆盖毗邻的海南
广西市场。涉及政府、教育、旅游、证券、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

  截至2007年9月28日,含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品牌在内的湛江移动客户总数已突破200万,确认全球通用户马小姐成为第200万用户,并为这位幸运用户颁发荣誉证书及礼品。

  旅游业

  湛江2008国庆黄金周旅游首破百万超2亿

  金融业

  湛江辖区证券业金融机构6家,比上年增加一家。全辖证券机构资产总额6.08亿元,累计证券交易额6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0.63%%。累计盈利3847万元。除了新成立的一家营业部经营管理未上轨道出现微亏外,其余5家证券营业部全部盈利,其中盈利额最大的营业部,盈利1582万元。金融机构经营实现扭亏为盈

  2006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业务累计盈利4.44亿元,占全省盈利总额的1.0%%,排名列全省第9位,同比扭亏为盈,大幅减亏7.42亿元。

  居民收入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2007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980元。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活跃。商品房、通讯器材、高档家电、汽车等成为市民消费的热点。

  政府财政

  财政收入形势喜人。全年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190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23亿元,增长25.8%。湛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998年首次突破10亿元,到2005年才突破20亿元,用了7年时间,2006年突破30亿元。近两年的增量相当于2002年全年的总量。

  县区经济取得新进展

  十一个县(市、区)中,霞山、坡头、赤坎、廉江等四区(市)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

  
2007年常住人口105.11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0.01亿元,增长15.1%(区属实现生产总值31.22亿元,增长15.5%),人均GDP为49423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7:45.7:53.6。

  赤坎区:
  霞山区:2007年常住人口107.25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8.62亿元,增长12.4%(区属实现生产总值45.90亿元,增长17.1%),人均GDP为43536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53.6:45.4。

  坡头区:2007年常住人口62.76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1.28亿元,下降0.4%(区属实现生产总值22.90亿元,增长14.0%),人均GDP为3645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1:85.8:9.1。

  麻章区:2007年常住人口20.87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6.16亿元,增长17.5%(区属实现生产总值35.74亿元,增长18.3%),人均GDP为1458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7:62.3:19.0。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常住人口2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9.99亿元,增长11.0%,人均GDP为14795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4:92.3:7.3。

  东海(岛)区(:2007年常住人口1.78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94亿元,下降14.0%(区属实现生产总值14.80亿元,下降14.9%),人均GDP为748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7.3:16.1:26.7。

  吴川市:2007年常住人口85.26万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3.47亿元,增长13.0%,人均GDP为6834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2.0:42.2:35.8。

  徐闻县:2007年常住人口56.23万人,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3.68亿元,增长13.1%,人均GDP为784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6.9:15.1:37.9。

  雷州市:2007年常住人口106.85万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9.38亿元,增长10.2%,人均GDP为5516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9.4:16.6:33.9。

  遂溪县:2007年常住人口74.56万人,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3.58亿元,增长13.5%,人均GDP为914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7.5:25.1:27.4。

  廉江市:2007年常住人口110.11万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5.33亿元,增长13.5%,人均GDP为778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8.2:33.9:27.9。
六、科学教育
  湛江拥有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3所全日制高校,高校数量在省内仅次于广州市。同时,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万多人、科研开发机构48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技术中试基地2个。湛江同时还是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湛江的普通教育事业,自1983年以来,进入了建国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教育已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的轨道,如期完成了“双基”的历史任务。教育的战略地位逐步得到落实。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的改革得到深化和完善。教育总投入有所增加,学校校园校舍和装备水平有了根本的改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级各类的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育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日趋稳定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我市教育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职业教育有飞跃的进步。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高中34所,中专门化3所,中技13所,成人中专19所,中师4所,总招生4.2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68.87%,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河山”,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初级人才。

  成人教育千帆竞发。在1995年完成市标准扫盲后,我们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成人教育。从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到妇女教育、老年教育;从扫盲、初等教育到成人中等、高等教育;从单科、专题非学历教育到全科系统学历教育:从全脱产、半脱产学习到业余、广播电视、自学考试等开放性远距离教育,应有尽有。

  一个多种对象、多种内容、多种学科、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较为完整的成人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市有成人中小学141所,在校生13044人。全市乡镇成人文化骨干学校达16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7所。全市14到45周岁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率已下降到0.01%。

  社会力量办学生机勃勃。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改变了由国家办学的单一的办学体制,形成了以国家办学为主,多渠道办学的新的办学体制,并将其与办学校同等对待,纳入教育计划和管理范围,使得我市的一批社会力量办的中小学、幼儿园能在宽松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蓬勃发展。如春晖学校、寸金书院等一批社会力量办的学校正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据统计,目前办学学校已达到187所。成了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另一支生力军,对发展全市的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办学效益日益显著。到1999年底全市被评为省一级学校的有14所、待省批的有5所,被为市一级学校有39所。高考成绩逐年提高,1999年全市参加高考人数16144人,达本科线2165人,达专科线4103人,比98年增长了19.6%,显示了湛江教育雄厚的实力和蓬勃发展的生机。
七、港口城市
  湛江海岸线绵长,港湾密布,港口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的湛江港,

  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其条件之优越,堪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港口相媲美,可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大港口。这是湛江最重要的优势资源。
 

  
  湛江港的海岸线全长460多公里,仅内港岸线长达241公里,为目前世界第一港——荷兰鹿特丹港的3倍;其中深水岸线97公里,可发展为年吞吐10亿吨的国际大港。现在的湛江港仅是内港西岸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内港岸线尚未开发,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内港航道水深一般为13~23米,其中东海岛东北部的龙腾至蔚律6.5公里岸线,水深26~40米,超过世界10大港23~28米的码头前沿水深,航道距岸300米,可进出30万吨级以上的货轮和50万吨级以上的油轮,可建年吞吐数亿吨的大港。

  港区海域达1419平方公里,其中内港海域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进港航道宽达2公里,其中40米的深水航道宽650米,可同时通航两对30万吨级以上的货轮或50万吨级以上的油轮

  
  外有硇洲岛作天然屏障,内有东海岛和南三岛互为犄角之势而形成天然的港池,屏障好,风浪小。水文条件也很好,潮差大,历年最高潮位5.8米,最低潮位-0.02米,平均潮差2.6米;潮流方向与航道基本一致,涨潮慢,退潮快,使航道和港池受自然冲刷,回淤率只有吞吐量的3%至4%,新的人工航道建成后,回淤率还会大减。年平均降雾日数仅25.3天,且雾象极微。年平均气温23.1℃,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2.8℃,终年不冻,一年四季均可通航。

  此外湛江港还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它处于亚太经济圈的重要地缘位置,是我国沿海与非洲
中东欧洲东南亚大洋洲海上运距最短的港口,特别是靠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在运输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二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位于黎湛铁路终点的湛江港,通过黎湛铁路与湘桂线衔接同广阔的大西南紧密相连,腹地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是大西南地区通向出海口铁路运距短、条件好的港口。三有良好的配套环境,湛江港紧靠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市区,可作开发的依托。港区内有国内第五大岛东海岛,还有硇洲岛、南三岛及一些小岛,这些岛屿都具极好的开发条件;尤其是东海岛已作为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正因为湛江港的条件如此优越,所以,国家从50年代初,就开始有计划地兴建湛江港,并于1956年5月1日建成投产。经30多年的建设,湛江港现拥有4个不同运输功能和特色的装卸作业区,生产性泊位2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个,最大泊位为5万吨级,并配套一条长1155米、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的输运管道;有铁路专用线70多公里,火车可达前沿码头,各类库场面积50多万平方米,门座起重机和多种装卸机械600多台(套),装卸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2001年港口吞吐量2848万吨,是全国8大港口之一,目前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年进出港船舶逾2000艘。“海港湛江,日与夜,勤劳无暇。看吞吐,往来汝我,欧非美亚”。60年代初陈毅元帅视察湛江港时,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南方大港湛江港的繁忙景象。现在的湛江港,更是兴旺发达了。

  “八五”期间,湛江港仍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第一作业区,建5个万吨级码头,并在现有74公里铁路专线的基础上新建港内铁路13公里。另外,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霞海开辟第五作业区,新建2个5000吨级泊位。随着东海岛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开发,将在东海岛建设深水泊位。据湛江港10年发展的初步规划,“九五”期间将增建1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

  

湛江港挺进全国亿吨大港行列  
  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港5周年、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湛江港传来好消息——成功挺进亿吨大港。
  截止12月15日,湛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016亿吨,比去年同期净增1345万吨,同比增长15.5%。预计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可超1.03亿吨。

  湛江港是新中国首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深水良港。开港52年来,经历了半个世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登上第一个千万吨台阶用了28年,登上第二个千万吨台阶用了16年,登上第三个千万吨台阶用了9年,从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每年以超过1000万吨的增量快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发展。湛江港成为我国西南沿海港口群唯一的亿吨大港,进一步确定了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优势和地位,标志着湛江港正以跨越发展的姿态向区域性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奋进。

  湛江港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更加坚定我市坚持“港口兴市”的信心和决心。在新的起点上,湛江港将全力抢抓国家和省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确保发展的契机,加快建设南方大港。具体目标是:201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以上,初具区域性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规模。

  (详细报道见2008年12月24日《湛江晚报》钟 忠 文)
八、区域性中心城市  
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城市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4.8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远远高于北部湾地区各主要城市,是该区域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

  
  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湛江历史上管辖区域包括广东江门阳江,广西的北海、防城港等,一直以来就是粤西和北部湾地区的最大城市。

  湛江是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和全国基础设施40优城市之一,基础设施完善,海陆空交通齐全,尤其是港口运输发达,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铁路有黎湛线、三茂线、湛海线与国家铁路干线连通全国各地。公路有国道207线、325线以及将完工的广湛高速、渝湛高速公路,纵横贯通。四通八达,民航机场为4D级机场,现有航线20多条,每周上百个航班。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商业设施完善,交易繁荣,己在水产品、油品、粮食、钢材、服装、果菜等行业形成区域性中心。

  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目前,西南地区四省市每年经湛江港进出口物资占全省市进出口货物总额的近50%,其中贵州省达到70%,西南各省区在湛江建立的办事机构和兴办的经济实体已逾100家。近年,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实施,西南与湛江的联系密切,湛江又先后与成都、昆明、贵阳等地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分别在这些城市举办了高规格的大型经济贸易博览会,签订经贸合作项目金额达400多亿元。湛江已初具大西南商品、贸易、劳务、信息中心的雏形,成为大西南走向世界的主要门户,特别是最近,西南地区的大型企业纷纷来湛江考察,希望在湛江建立基地,通过湛江作为桥头堡,加强与国际的经济合作交流中心。
九、湛江交通
  湛江交通具有海陆空全方位畅通无阻的优越条件。

  航空

  湛江机场位于市区西北部,距离市区大约5公里,为国家4D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57等类型各种飞机。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贵阳、海口、深圳、汕头等地的航班。

  铁路

  黎湛铁路三茂铁路粤海铁路在湛江交汇,铁路交通发达。洛湛铁路也将接入湛江。有发往全国各地的多次列车。湛江火车站时刻表

  公路

  湛江境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207、325国道贯穿全境,茂湛、广湛、渝湛三条高速公路汇集湛江。湛江市汽车客运站已开通了前往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等省内城市和北海、海口、三亚等省外城市的客运班车。

  水运

  湛江港以“大、优、深”而著名,是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湛江港客运站有往返海口的高速客船。

  公交

  湛江市内有30几条公交线路,通达市内各地,十分便利。公交车一般2元以内.
十。城市金名片
  湛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

  湛江在1991年时获得 “绿化达标城市”荣誉

  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荣誉称号。
十一、湛江游程: 魅力湛江,休闲港城!
  蓝天,白云,碧海,帆影,绿树,红花`````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港城市,历来以环境优美而著称。1959年湛江就获得了花园城市的称号。后来又获得了许多赞誉。邓小平同志说湛江是“北有青岛,南有湛江”。因而得名“南方的青岛”。周恩来总理称赞湛江“房子建在树林中,既幽静,有雅致”,像个“小巴黎”。陈毅元帅赞美湛江“冬犹暖,秋如夏,凉风动,炎氛化”,是“东方日内瓦”。冰心大师,诗人艾青在湛江分别留下【湛江十日】,【湛江夹竹桃】等散文佳作。美丽的湛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湛江八景
  湖光镜月"-湖光岩  "长廊观海"-观海长廊
寸金浩气"-寸金桥公园南亚奇园"-湛江南亚植物园.
东海旭日"-东海岛. "南三听涛"-南三岛
硇洲古韵"-硇洲岛. "港湾揽胜"-湛江港湾

  "
  "
  "
  蓝色滨海,绿色生态,红土文化是湛江旅游的三大特色。


  
   海滨风光:湛江港湾,湛江军民堤与金沙湾,赤坎金沙湾海滨浴场,湛江海湾大桥海上城市(船), 湛江海滨公园,观海长廊(霞山观海长廊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等。

蓝色滨海游:

  
  海岛倾情:中国第五大海岛,广东第一大岛-----东海岛,广东第二大岛---南三岛,火山岛---硇洲岛(盛产龙虾,鲍鱼),海上渔村----特呈岛,调顺岛等

  滨海度假区:东海岛龙海天沙滩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特呈岛度假村吉兆湾海滨度假区,悠悠白沙湾·,乌石天成度假村 ·

  
湖光岩,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象鹭鸟家园,湛江三岭三省级森林公园,南亚热带作物植物园,徐闻神州木兰园,·湛江金鹿园 ,湛江红叶--法国枇杷,

   


  
  蓝月湾温泉
鹤地水库 ·赤坎水库.赤坎南桥河.赤坎北桥河

  市区内免费开放的大型主题热带风情园林公园南桥公园北桥公园, 海田公园, 南国热带花园,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中澳友谊花园,绿塘河湿地公园,湛江海滨公园,渔港公园霞湖公园,霞山绿苑等

  特色乡村游&农家乐:湛江最美丽的新农村-蛤岭村,马六良特色乡村旅游 金家东特色乡村旅游 特呈岛特色乡村旅游 炭之家特色乡村旅游 存亮湾特色乡村旅游,湛江东坡荔枝园度假村,湛江宇兴度假村等。

   雷州西湖公园 ,雷州三元塔公园 雷祖祠,神秘雷州石狗·,状元故里吴阳镇,徐闻广州会馆,湛江靖海宫,湛江福寿山玉佛寺湛江市博物馆,雷州市博物馆,徐闻博物馆,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等

红土文化风情游:

  
  灯塔:硇洲灯塔(界目前仅有的二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与伦敦灯塔和好望角灯塔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灯塔),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灯塔--滘尾角灯塔
广州湾历史风情游(探秘湛江历史):
  古商埠赤坎历史游:赤坎民主路旧建筑群广州湾商会会馆宝石大酒店大中酒楼,许爱周故居,湛江第一老街--古老渡赤坎老街,开埠的赤坎古井赤坎大通街,住在旅馆街,寻找赤坎五大会馆,探秘鸭乸港

  霞山老街游:霞山欧陆风情街(又称:霞山法国风情街区),霞山枇杷街
十二、湛江红土文化
  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湛江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特别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之后,湛江市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挖掘、整合、保护和利用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构建粤西文化中心。

  2005年,湛江市在境内的325、207国道沿线,北起吴川,南至徐闻,着手选择文化阵地设施、文物古迹、古民居、古村落、特色文化村、生态文明村、生态景观、旅游观光点和市区文化亮点80多个,将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亮点如珍珠般串连起来,构建起一条“南疆文化走廊”。在湛江市漫长的文化史上,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举,国内不少媒体对此都作了报道。

  构起这条横贯雷州半岛的文化走廊之后,湛江市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和充实各个景点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湛江文化之旅”。文化之旅以湛江市区为中心,呈放射状,形成北、南、西三条线路。北线:从市区到吴川市,南线:从市区到雷州市、徐闻县,西线:从市区到遂溪县、廉江市。三线覆盖了整个湛江市,使文化与旅游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

  湛江市现有民间艺术120多种,盛行30多种表演艺术,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培育和再现了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其中,醒狮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已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饮誉海内外,几年来获得了无数荣誉。2003年,该县文车醒狮团应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参加了当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并以高桩醒狮跨越3.6米的成绩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又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和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2004年,该县许屋醒狮团应邀参加了当年的上海国际文化节。

  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吴川飘色、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等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5年,湛江市成功举办了湛江红土文化艺术节,全市共有3000多名农民演员参加了90个节目演出,全面展示了湛江民间艺术的风采。

  [注:湛江遂溪文车醒狮团应邀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表演,还有被誉为"东方一绝"的湛江东海岛人龙舞]

  雷州半岛历来是南北文化交流活跃的地方,中原文化与雷州本土文化在此相互激荡交融,丰厚了雷州半岛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雷州市的陈瑸陈昌齐,吴川市的林召棠(清代状元)、陈兰彬(中国首任驻美公使)等。2004年,为了激励湛江人继往开来,弘扬红土文化,湛江市全面启动“湛江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湛江市十大当代文化名人”评选活动,对陈瑸等名人文化进行了挖掘和保护,修复了陈瑸故居、陈兰彬故居和林召棠纪念馆等。本地媒体开辟了《红土文化名人》专栏,推出孔雀屏、李莲珠、陈湘林奋等当代文化名人,形成了良好的名人效应。

  几年来,湛江市经过挖掘和保护,抢救了一批文物古迹,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名镇名村。雷州市被命名为粤西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川市吴阳镇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雷州市的潮溪村、东林村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邦塘村被评为“中国最古老村庄”。徐闻县建起了“中国民俗摄影基地”,雷州市农民李建华创办了中国最大楹联艺术碑廊———夏岚北楹联艺术碑廊。

  湛江特色文化,正融入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十三、特色餐饮美食,打造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湛江夜食与路边小吃湛江属于夜晚的美食,主要是海鲜、炒粉和粥,可不要因为炒粉和粥的简单而小瞧了这湛江的二宝,湛江的独门制法,令这两味风味小吃,特别是口感,与别处尤其不同,具有本土特色。


  
  生蚝:生蚝是无须冗叙了。夜宵食肆的招牌景观是在炭炉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生蚝。湛江的生蚝,胜在味鲜,个头倒不一定很大,咬下去肉质紧致而富有弹性,甘香和清甜满口。对付生蚝,湛江人只有下蒜蓉烧一种做法,大概觉得如此可带出蚝的原汁原味。

  蟹:蟹是湛江饭桌上常见的菜式,在湛江,上菜的顺序绝对是海鲜先行,而在广州作为头盘的鸡倒要等到几近最后才上。这里的蟹大肉厚,专心对付一只,可能导致错过后面的许多味菜,所以吃蟹可以三心两意,一边留意饭桌上的菜式变动,有空闲机会了才炮制夹到自己碗里的大蟹钳。沿海各地均有出产,主要有青蟹、花蟹。优质青蟹称膏蟹,其中东海民安和吴川芷寮所产膏蟹以其膏黄、肥嫩、味美而闻名。花蟹则物美价廉。

  对虾:湛江市历来为全省有名的对虾产区,年产一般2000多吨,以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最多。天然海产的对虾,肉嫩而质滑,加蒜蓉白灼,鲜味逼人。

  炒粉:在广州,炒粉分干湿两类,湛江的炒粉多带点温温的湿润却又不像广州的湿炒粉那样,有点软塌塌,这里的粉弹性很好,颇有糯感,又绝不粘牙或易化,故吃起来十分有快感。

  粥:广州人爱稀,米和水化在一起,像汤,稀稀的,入口即化。潮汕人喜欢冷饭粥,水是水,米是米,水与米泾渭分明,还要求米有点饭的硬感。湛江的粥则与此二地不同,湛江的粥是绵软的,入口能感觉到粥的存在,却不像广州的粥那样立刻没了,也不像潮汕的粥那样需要咀嚼。口味特别舒服,好!

  另外,湛江本地人饮食为正宗粤菜风味,但因其所处环境气候物候风俗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风味食品。因为临近海边,湛江的海鲜相当出色,而历史上形成的地方美食,也很具有特色.

  大鱼汤:湖光岩餐厅里的鱼汤实在美味,将鱼头用各种配料,慢火煲几个小时,呈现出乳白色,浓香扑鼻。

  白切鸡: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绝不用饲料鸡和大骨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蓉。本地之白切鸡均肉嫩骨香,十分可口。

  清煮花蟹:湛江人吃花蟹,其吃法特别之处是清煮。方法是将花蟹洗净,整个放于锅中盖好,放下水,慢火煮,闻到香味即可吃。这样的蟹保持了其本身的风味,因此特别可口。

   白切狗:湛江人爱吃狗肉,而其吃法却很特别,喜欢白切,而且一年四季照吃无忌,尤其喜吃“夏至狗”。在市区及徐闻、雷州、遂溪等地的街头巷尾,每当夜幕降临之际,摊档上,一条条香喷喷的熟狗立于案上,人们三五成群慢慢品味白切狗,谈天说地。

  沙虫汤、沙螺汤:沙虫、沙螺均为本地著名海产品,有滋阴补肾之功效。本地人十分喜欢沙虫、沙螺煲汤、煮粥。

  油炸虾饼:湛江市区及各城镇,遍布油炸虾饼小档,香气流溢。其制作方法是:米粉加葱花调糊,用小铁器盛装,再加两条去壳鲜虾,后放进油锅炸至金黄色即捞起,配以少量精盐、一片生菜,香味诱人。

  小贴士:夜食小吃,赤坎区世贸大厦所在南桥河一线是主要的夜市,逛完街后,到二线,那里的夜宵可谓琳琅满目,烧蚝当然是主打,同样热门的还有白鸽粥,每家大排档都把这个作为招牌打出来。
十五、湛江水产
  对虾  

  去年产对虾3.2万吨占全国1/6,超过广东省一半。湛江市去年养殖对虾1.81万公顷,产虾3.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31.6%,对虾产量占广东省的55%、全国的1/6,创历史最高水平。日前,湛江市海洋与水产局局长李兴向记者透露了这一喜讯。 收虾季节,每天有6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湛江,收购、加工、贩运对虾,热闹非凡。仅在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鲜虾的日交易量最高达5吨,成交额3000多万元,源源运销国内和国际市场。来自香港、台湾、日本等地的客商,也纷纷来湛江开办鲜虾加工厂。目前,全市拥有的对虾急冻、加工厂已达100多家,冷库75座,日制冰1280吨,日冻结613吨,次冷藏5219吨。邻近地区的对虾也汇集到这里加工销售。湛江已成为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对虾养殖、加工、销售中心和集散地。 湛江海岸线长,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养殖对虾得天独厚。该市养殖对虾已有10年历史。其中经历了低谷,最终顺应市场经济大潮,健康发展。该市对虾养殖自1996年产量突破1万吨大关以来,年年上新的台阶,已经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去年,该市养虾业呈现了5个特点:一是规模和产量同步增长,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二是单产创历史新高,全市平均每1/15公顷产量达114.3公斤,比单产最高的上一年还增长14.2%。三是增产面广,如徐闻县和安镇养虾840公顷,90%以上的虾农增产盈利。四是引进新品种南美白对虾,推广快,产量高,效益好。据统计,去年推广南美白对虾8400公顷(单造计),占养虾总面积1/3,产量占总产一半。五是加工跟上,价格稳定,出口创汇多,去年虾价每千克50元以上。由于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去年湛江对虾加工业拉动了搁置多年的急冻线、冰库,同时新建了10多条冷冻生产线,出口欧盟的对虾3000多吨,创汇4000多万美元。

  珍 珠

  中国海水珍珠,又称南珠,是以马氏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南珠粒大、圆润、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驰名世界。

  我国南珠养殖业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科研成果方面,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共获得近20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养殖技术方面,母贝人工育苗技术、母贝养成技术、插核育珠技术以及母贝三倍体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珍珠产量方面,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产量(南珠)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海水珍珠第一大生产国。湛江市具有养殖南珠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又有位于省内的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为依托,有近40年的群众性的人工养殖珍珠的实践经验,自90年代以来,湛江市海水珍珠贝苗年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海水珍珠(南珠)年产量约占全国70%,海水珍珠年加工、销售占全国70%以上。可见,湛江--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

  饲 料

  湛江市饲料工业在近几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在全省前列。饲料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大幅度地提高我市养殖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为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丰富群众的菜篮子,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劳动就业,带动化工、制药、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恒兴、粤海、湛大等大型饲料企业的异军突起,不断地向省内外扩张。还有希望集团、金钱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加盟,使全市饲料工业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越来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些成绩有赖于市饲料协会的组织协调,归功于全体会员的团结奋斗。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当前湛江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深入,饲料工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今年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全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养殖业逐步向、西两翼转移,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饲料工业有大发展的基础和后盾。二是湛江是传统的海洋大市,在全省海岸线最长、滩涂面积最大、海水养殖优势明显,近年来对虾、海水鱼养殖发展迅速,需要饲料工业同步配合和支持。三是我市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琼、桂等养殖大省(区),饲料需求量较大。四是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饲料原料价格将会逐步降低,生产成本有所减少。国内畜产品和水产品由于有价格优势,其中畜产品普遍比国际市场低50%到80%,今后的产量和出口量必然增多,这都大大有利于饲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只要我们高起点地规划行业,培养引进各类人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注重质量安全,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湛江饲料工业一定能够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今后几年内取得突破性发展。

  抓住机遇,加快饲料工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逐渐与国际接轨,政府职能有较大转变。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与企业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协调、指导等管理活动更多地通过协会的形式来实现。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特别是当前饲料及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加强饲料行业的监管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当然加强监管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代,采用老一套管理手段,而是在强化饲料执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协会的作用,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增强行业自律,形成讲信用重承诺的良好风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湛江税务、经贸、计划、金融、工商、物价等部门给予支持和协助,为饲料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2 20:1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09-09-22

       明显感觉湛江的筑港条件好于南通,虽然经济腹地不如南通发达,但是周边竞争港口也相对南通的竞争港口要弱。但是就是不明白为何湛江发展就是不如南通?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2 20:1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09-09-22
-宝鸡县03年撤县设区以后宝鸡实力大为增强,使当时的陕西第二城争夺趋于激烈
咸阳也想让代管的兴平市撤市设区,于是也就有了把市政府西迁到咸兴边界开发的想法 -
------------------------------------------------------------------------------------------------------------------------------------撤县设区实力就增强了,不敢苟同,只是增加了面积而已————————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09-09-22
我觉得东营更有前途,因为东营没了油照样可以活,而大庆没了油就死定了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09-09-22
引用第3楼shengdekun于2009-09-22 21:51发表的  :
我觉得东营更有前途,因为东营没了油照样可以活,而大庆没了油就死定了

       大庆早已经开始走多元化道路,中俄输油管道途径大庆只是辅助措施之一。。。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09-09-23
大庆基本上是黑龙江的第三位城市吧 大庆油田不仅在经济上 在政治上也有很大意义

黑龙江这种政治性比较强的省份就会很重视

胜利油田则是比较晚的事情 而且山东胶东的经济远超东营
人生就像挤公共汽车,有人一上车就有座,有人却要一直站到终点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09-09-23
区位对比(13):云南玉溪vs辽宁本溪

 玉溪地理位置----玉溪市位于云南省的中部,北纬23°19′~24°53′、东经101°16′~103°09′。北接昆明市,西南连普洱市,东南邻红河州,西北靠楚雄州。区域最大横距172千米,最大纵距163.5千米,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206万(2003年)。辖红塔区及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8县。物产和资源丰富,特别以“两烟”著名,被称为“云烟之乡”。
  行政区划
  玉溪市 面积15285平方千米,人口210万(2008年)。
  红塔区  面积1004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653100。区人民政府驻聂耳路。
  江川县 面积 85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652600。县人民政府驻大街镇。
  澄江县 面积 77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652500。县人民政府驻凤麓镇。
  通海县 面积 721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652700。县人民政府驻秀山镇。
  华宁县 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652800。县人民政府驻宁州镇。
  易门县 面积1571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651100。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
  峨山彝族自治县 面积1972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653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双江镇。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面积422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6534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桂山镇。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面积2858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6533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澧江镇。  
  河流、湖泊分属珠江和红河水系,有抚仙湖
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等四个高原湖泊。距昆明仅88公里,有昆玉铁路和213国道,即昆(明)一(打)洛公路相通,交通便捷。现在阳宗海玉溪还没有开发,阳宗海属玉溪澄江县阳宗镇,但其所在地却是一块投资的好项目,距昆明36公里的阳宗海四周,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湖东南的龙泉寺,后依石壁, 前瞰湖水,山腹涌出一泉,清澈明净。寺旁有古树1株.直径约2米,树龄已逾千年,枝繁叶茂,浓的蔽天。南面的小屯村,相传为三国时随诸葛亮南征将领关索屯兵之处,村人至今仍演唱古老的傩戏,俗称"关索戏"。村西南报国寺后有7块巨石,天然排成北斗星状,人称"七星北斗",附近的村子就叫"北斗村"。每逢夏秋季节,登高俯瞰阳宗坝子,各村寨均清晰可见,唯有北斗村烟笼雾罩.一片茫茫.古人称此奇景为"斗村烟雨",别具一番风光。
  该风景名胜区,除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抚仙湖外,还有星云湖、杞麓湖、通海秀山、江川李家山、玉溪九龙池、聂耳故居、华宁象鼻山温泉、澄江帽天山等,形成“三湖一山一市一泉”为主,融科研、考古、旅游、疗养、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玉溪其他主要旅游景点:大营街 ·聂耳公园 ·玉泉寺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通海秀山古寺观 ·高古楼·易门恐龙化石 ·台山书院 ·玉溪古瓷窑址还有玉溪这边待开发的阳宗海,其分三县管,只有玉溪没去发展了
  该风景名胜区,除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抚仙湖外,还有星云湖、杞麓湖、通海秀山、江川李家山、玉溪九龙池、聂耳故居、华宁象鼻山温泉、澄江帽天山等,形成“三湖一山一市一泉”为主,融科研、考古、旅游、疗养、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玉溪其他主要旅游景点:大营街 ·聂耳公园 ·玉泉寺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通海秀山古寺观 ·高古楼·易门恐龙化石 ·台山书院 ·玉溪古瓷窑址
  玉溪由来---玉溪市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就置俞元县,唐代设温富州,元代设新兴州。横贯玉溪市区的珠江源头之一--玉溪河(本地称州大河),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1916年,玉溪因水得名,沿用至尽.
  玉溪知名企业红塔集团亦选择"玉溪"作为其主打品牌香烟,在创造"红塔山经济奇迹"的基础上,为玉溪的宣传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玉溪的气候--玉溪一年四季温差在10度之间,以春秋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997毫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境内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
  玉溪的文化——玉溪有三乡美誉,聂耳故乡,花灯之乡[1],云烟之乡。
  云南滇剧的鼻祖就是花灯,玉溪的聂耳公园,草地公园,三角公园,随时进去都能看到很多民间花灯表演。
  玉溪是赫赫有名的“花灯之乡”。玉溪花灯是在明代江南军民移居玉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主要的地方剧种,如今玉溪的中老年人中还有不少花灯迷,花灯之所以在玉溪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有着丰厚的群众基础。
  提醒:到玉溪旅游可以选个清晨或傍晚,漫步在街头的公园、绿地或小区观看自发排练的人群,表演者如痴如迷,观众们如醉如痴,在这里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玉溪淳朴的民风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玉溪市花--扶桑
  玉溪的现状--现在的玉溪,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城市布局规划合理,城市建设精致实用.城市设施齐全.玉溪人均GDP全省第一位,GDP总值仅次于曲靖市,居全省第三位,玉溪人私家车消费能力较高,其消费潜力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大连市,其中红塔区(约10万)和通海县(约7万)两地私家车保有量最高。玉溪去年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九位,“生态立市”战略在玉溪各县区打响,玉溪人生活水平已经位居云南省前列。
  玉溪的教育--玉溪重点中学玉溪一中,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看到玉溪一中人的身影;玉溪师范学院为玉溪市唯一的高校,其培养出的辛勤园丁遍布云南各地。
  玉溪的生活--玉溪生活便利,随着沃尔玛,屈臣士,国美,苏宁.德克士,肯德基,麦当劳,等等各大型连锁品牌纷纷在玉溪落地,玉溪人的生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方便.
  玉溪聂耳广场,是玉溪人傍晚散步的首选之地.
  玉溪美食地图--玉溪人喜欢吃酸辣口味.大营街的烧鸭,玉溪玉带路香草酸汤鸡,师范学院门口凉米线,水果街木瓜粉,人民路周氏冰稀饭,炸洋芋,小矮人的烧豆腐,小鸡米线,广场周边酒吧一条街上西部小屋的烧烤,火烧房子对面过桥米线,窑头市场烧饵块...都是玉溪传统食品里比较受欢迎的小吃.
  玉溪的传统节日--玉溪每年一度的米线节是最吸引人的传统节日,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因为玉溪的米线节是历时很长的节日,从一个村过到下一个村,总共要持续3个多月才过完.这也是品尝各式美味的米线最好时机,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品尝自己做的美味米线.想着就流口水了!今年回家过年就可以开始过米线节了!^ -^!
  玉溪周边--被称为云南第一村的大营街镇,类似华西村.
  玉溪之子--聂耳 聂耳的父亲聂鸿仪是玉溪颇有名气的中医师,于光绪末年带着妻子彭寂宽到昆明悬壶行医.聂耳出生在昆明一家小药铺里.但当时的玉溪北门街还有聂耳的祖母、哥姐居住,还有他幼年的伙伴,儿时的聂耳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玉溪居住,对家和家乡怀有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也是他在九岁后多次回玉溪的原因。在玉溪人眼里,一个寄居的出租房根本不可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家,一个人不可能因为出生地不在家乡而改变祖籍。聂耳的身世也基本如此。
  玉溪市中心,北门街3号,游子聂耳的根在这里。时至今日,每当华灯初上时,总会有几位老人自发来到这里弹奏和演唱聂耳生前创作的歌曲.
  玉溪有聂耳路,聂耳公园,聂耳广场,聂耳乐队,聂耳纪念馆......,人们以此方式来纪念这位充满爱国之心却英年早逝的玉溪老乡.
  玉溪抚仙湖
  抚仙湖位于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我省第三大湖。最深处为155米,是我省第一深水湖泊。除东北长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外,抚仙湖又是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
  由于湖周围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至今,抚仙湖仍然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湖泊。诗人们形容为“琉璃万顷”,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它是云贵高原上一颗晶莹的明珠。波涛翻动时,白浪如朵朵睡莲竞相开放,又似串串银链滚动;无波时如明镜般一片澄清碧绿。远山近水,洲岛错落,使人心旷神怡,爽快清新。
  抚仙湖的美食
  澄江莲藕、抚仙湖的20多种鱼还有农家的洋芋焖饭都是当地的特色食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浪鱼,渔民们喜欢把鲜活的抗浪鱼放进装有泉水的铜锅里去煮,鱼随着水温的升高煮熟。一二十分钟后香味四溢,加入特制各类佐料,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爽口。可惜现在已经很少有了,有也奇贵。
  玉溪的烤烟
  曾经有一座塔
  被人遗忘在风雨里
  ……
  只在不久前
  一群开拓者来到这里
  ……
  把山和山上的红塔高高地举起来
  在中国工业的地平线上
  使它变成一支火把
  一面旗帜
  ……
  和许多人一样,著名诗人李瑛对红塔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的诗,铺展着厚重的情愫。
  在彩云之南玉溪东面,今天的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背靠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古塔曾经通体洁白,矗立在青山白云间,过去的人们叫它白塔,这座山也因此得名白塔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它的静寂被完全改变了,当年的人们涌上白塔山顶,将白塔全部涂成红色,白塔,在一夜之间红得耀眼。从此,白塔更名红塔,山也易名红塔山,塔和山的历史重新开始。1956年,一座小型的烟叶复烤厂在这里诞生了。
  对于玉溪城来说,太阳每天都从红塔山升起,红塔每天都熠熠生辉。1959年,更名后的玉溪卷烟厂生产出了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的第一包烟,玉烟人满怀希望地把这包烟定名为“红塔山”。人们精心挑选了一件新产品,写上“献给毛主席”,将它千里迢迢送到了中南海。
  历史总是给有心人最好的馈赠。50年过去了,红塔山成为中国卷烟最知名的品牌,无形资产达到469亿元人民币,当年的小厂,今天发展为中国最大最有名的烟草企业,用世界水平的工艺技术,生产高品味低危害的卷烟产品。今天,我们品味红塔山,体味到的是一种成功的快慰,一种进取、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一种经过努力后实现梦想的畅快和从容,这一种经过了历史沉淀的品格,正是我们最为珍视和宝贵的。 玉溪卷烟生产厂家: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位置在红塔大道上段。前身为玉溪烟叶复烤厂,始建于1956年。1958年扩建生产卷烟,1959年改为现名。1993年12月28日以玉溪卷烟厂为主体的云南红塔(集团)总公司成立。1995年9月又成立了云南红塔集团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厂环境优美如花园,绿意盎然。
  创业于1956年,从一个小规模的烟叶复烤厂到名列中国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跨国烟草企业集团,红塔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工业不断求新图变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演进史。
  经过近40多年的建设,玉溪卷烟厂 已发展成为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亚洲第一、全国最大、世界第五的现代化卷烟企业。以“红塔山”、“阿诗玛”、“恭贺新禧”、“玉溪” 等数种名烟闻名全国。1994年起,税利每年均名列全国第二。从1995年开始“红塔山” 均被评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1998年品牌价值高达3 86亿元。“天下有玉烟、天外还有天”,是玉溪卷烟厂的企业精神,玉烟厂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后从欧、美、日等国引进制丝、卷烟、包装等设备一百多套,如德国102制丝生产线、意大利的G.D2000型卷包设备。玉溪卷烟厂1998年全年生产卷烟207万箱,工商税利突破200亿元。企业员工5000人,经济效益人均比例位居全国之冠,创汇1.39亿美元。
  1994年4月获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1991年被命名为国家一级企业。朱鎔基、胡锦涛、吴邦国、田纪云、姜春云等领导均视察过该厂。实现了工艺流程连续化、自动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目标,正朝着世界企业500强进军。堪称“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玉溪美誉:
  “中国有一块翡翠叫云南,云南有一块钻石叫玉溪。”这里有蜚声中外的李家山“牛虎铜案”,名扬天下的水下古城,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的帽天山动物化石群,神奇美丽的抚仙湖……这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红塔山的沃土、多彩和谐的高原水乡,也是充满魅力的文学创作宝库。 玉溪的特产:
  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名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 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
  哀牢春三珍 主产于新平县哀牢山主峰地带。甜菜,又名珍珠莱,味鲜美,性清凉;茨头菜,属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
  华宁干米线 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色泽洁白,清亮透明,丝质细腻,筋骨好,柔软可口。贮存时间长,可煮食、凉拌或炒吃。
  通海民族银饰品 通海制作金银首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有银制纽扣、斗笠带饰、围腰装饰、大方手镯、三丝、包头链、耳环、戒指、项链、腰带等20O多个花色品种。
  华宁“惠田”、“象鼻山”天然优质珍贵矿泉水。华龙洞河谷是典型的深山密谷,其中象鼻山有玉池泉,水质优良,含有21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成份,属中国偏硅酸矿泉水之佼佼者,被中国地矿部认定为优质珍贵矿泉水,可与世界知名矿泉水相媲美。福泉饮料公司投资5000万开发,生产“惠田”、“象鼻山”品牌优质矿泉水。其产品感官指标、限量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1995 标准,且天然偏碱,含有钙、溴、碘、偏硅酸、锶、镁、钾、重碳酸根等多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微量元素组份。长期饮用该矿泉水将对人体的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具有较好保健作用。
  通海布伞 通海布伞厂生产的“秀湖牌”尼龙折叠伞,结构精致、色彩绚丽、携带方便。儿童伞小巧玲进。布伞共有13个规格,67个品种。
  锭子眼药 通海县城“老拨云堂”药店于清雍正六年创制的“锭子眼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风痒流泪等眼疾疗效显著。同时兼治无名肿痛、内外痔漏、风火牙痛。
  元江槟榔 康熙间元江知府章履成,有《元江杂记》五首:述元江风土人情,其中云:十树槟榔中户产 两栽粳稻上农田。 其自注说:每树槟榔成熟,可得一金。稻谷一年两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种槟榔已是当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树槟榔即等于中户产业。槟榔在元江,向来是文人骚客的重要题材,留下不少《槟榔词》,《槟榔赋》。 元江坝子气候炎热,终年无霜,为槟榔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清初《元江府志》有种植槟榔的简略记载,当时就驰誉滇南。槟榔鲜品青果,剖开后用藤条穿串。干果称“壳槟”,将壳剥去晒干存储名“槟仁”。槟榔药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间极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称“槟郎”的记述。成串的“槟榔吊”是家里逢年过节和办喜事的陈设品。“看(馈赠)槟榔”是青年男女相爱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槟榔的习惯,将槟榔入口细嚼,其色渐呈殷红,染唇如蔻丹,红潮阵阵涌上面颊,像喝醉了酒。
  元江芦荟 芦荟的价值近年为人们大加重视。《辞海》说“芦荟主产于热带非洲,我国云南元江有野生。” 芦荟就是神奇的元江野生仙丹“天火草”。 元江野生天火草是多年生常绿草本,属百合科。肉质肥美,皮如碧玉,心赛水晶、花似火红,成熟期短,一年半均可使用,周身是宝入药。主要分布在元江流域的干热河谷,有极强的耐旱及再生能力。 据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祖辈相传,天火草可用于刀伤、火伤、烫伤,有杀菌凝血、消炎止痒、增强免疫,对皮肤有极强的再造能力。美容、美发、沐浴护身、保湿养颜、除斑纹去粉刺、抗老化,去粗糙、防辐射、软化皮肤保持细嫩洁白,又可做为美味佳肴,可消食通气、排毒抗癌,防治糖尿病,通经活气,改善循环及健康状态,使人达到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又具有观赏价值,形美花艳,装饰庭院、厅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在元江地区野生天火草被视为珍宝,天赐仙丹妙药,被人们美誉为“火炼丹”、“火不伤”、“打不死”等。 元江野生天火草也就是现代人所称的“芦荟”,迈年元江大面积栽种,形成一个新兴的优势产品。
  通海萝卜丝选用品质好的鲜嫩大白萝卜,洗净泥沙,推成细丝,晒干而成。其选料认真,加工细致,色白、质嫩、丝细、均匀。生吃清香回甜,不苦不辣,无杂质、无异味。腌制咸菜食用,营养均较好,并可久存供补蔬菜淡季食用。产品长期在省内外畅销,并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消费者赞誉。
  澄江气候温和,水域丰富,种藕历史悠久。据澄江府志记载:"澄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产稻藕"。 有诗赞城南荷花十里云:"禄谷平铺十里长,红孽袅袅映湖光。风吹菡萏香生韵,雨浮琅?靶帕埂? 澄江荷藕以其肥壮、粉多、味浓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以鲜藕为原料加工的澄江藕粉,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特食品。它以质地纯净,冲调后透明如晶,食之醇甜清香,细腻润滑,食后余味无穷,使人感到舒畅,赢得人们对它的青睐而誉满全省。 澄江藕粉建国前均由个体户和农户加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赵茂堂进行专业生产创设"永茂祥藕粉精制造厂",产品称为"永茂祥藕粉精"。因选料认真,加工精细,质量较好,又在昆明市"大娱乐"电影院制成幻灯片进行宣传,加之抗日时期迁到澄江的"中山大学"师生,购买馈赠亲友,使得名声大振。那时年产藕粉二万余斤,大部产品通过赵家的亲戚及民国时期"云南省食品协会"主席黄佩然介绍销往省外,远至香港。县内大仁庄宋浩然随后进行了专业生产,号称"藕粉大王"。 建国后农民仍以加工藕粉作为副业生产,合作化后由集体组织加工,产品由供销社收购,最高年达到五万多公斤。 为了确保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和发扬光大先人所创的名特食品,增加产量满足需要,自1986年开始,由供销社系统自行加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生产流程,改变了过去湿粉用日光照晒,受大气埃尘污染杂质多和阴雨天气需多日凉干质量差的问题。仙湖食品厂于1989年推出了"仙湖牌旅游藕粉"新品种,精纯度大为提高,食用更加方便。凤麓供销社"明珠食品厂"继承传统加工工艺生产,十分注重质量,改革沉淀工艺,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仙湖牌"藕粉,经"云南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检测,冲烫后具有藕粉的特有清香,无异味,无杂质,无铅、砷有害物,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先后获玉溪地区"优质食品",全省供销社系统"优质产品"金钟奖,"中国妇女儿童食品四十年博览会"铜奖,并参加第十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又获"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产品天马银奖" 藕粉是淀粉类之精品,传统食用方法是:取少量凉开水溶化干粉,调成糊状,用沸开水冲烫即成透明如晶的熟食品,加入适量食糖即可食用。"仙湖牌"和"明珠牌"藕粉,勿需先调成糊状和放糖,取干粉直接用沸开水冲烫即可,食用更为方便,是比快餐还要快的方便食品。
  澄江气候温和,水域丰富,种藕历史悠久。据澄江府志记载:"澄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产稻藕"。 有诗赞城南荷花十里云:"禄谷平铺十里长,红孽袅袅映湖光。风吹菡萏香生韵,雨浮琅?靶帕埂? 澄江荷藕以其肥壮、粉多、味浓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以鲜藕为原料加工的澄江藕粉,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特食品。它以质地纯净,冲调后透明如晶,食之醇甜清香,细腻润滑,食后余味无穷,使人感到舒畅,赢得人们对它的青睐而誉满全省。 澄江藕粉建国前均由个体户和农户加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赵茂堂进行专业生产创设"永茂祥藕粉精制造厂",产品称为"永茂祥藕粉精"。因选料认真,加工精细,质量较好,又在昆明市"大娱乐"电影院制成幻灯片进行宣传,加之抗日时期迁到澄江的"中山大学"师生,购买馈赠亲友,使得名声大振。那时年产藕粉二万余斤,大部产品通过赵家的亲戚及民国时期"云南省食品协会"主席黄佩然介绍销往省外,远至香港。县内大仁庄宋浩然随后进行了专业生产,号称"藕粉大王"。 建国后农民仍以加工藕粉作为副业生产,合作化后由集体组织加工,产品由供销社收购,最高年达到五万多公斤。 为了确保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和发扬光大先人所创的名特食品,增加产量满足需要,自1986年开始,由供销社系统自行加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生产流程,改变了过去湿粉用日光照晒,受大气埃尘污染杂质多和阴雨天气需多日凉干质量差的问题。仙湖食品厂于1989年推出了"仙湖牌旅游藕粉"新品种,精纯度大为提高,食用更加方便。凤麓供销社"明珠食品厂"继承传统加工工艺生产,十分注重质量,改革沉淀工艺,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仙湖牌"藕粉,经"云南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检测,冲烫后具有藕粉的特有清香,无异味,无杂质,无铅、砷有害物,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先后获玉溪地区"优质食品",全省供销社系统"优质产品"金钟奖,"中国妇女儿童食品四十年博览会"铜奖,并参加第十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又获"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产品天马银奖" 藕粉是淀粉类之精品,传统食用方法是:取少量凉开水溶化干粉,调成糊状,用沸开水冲烫即成透明如晶的熟食品,加入适量食糖即可食用。"仙湖牌"和"明珠牌"藕粉,勿需先调成糊状和放糖,取干粉直接用沸开水冲烫即可,食用更为方便,是比快餐还要快的方便食品。
  玉溪的特产还有像易门的野生菌、辣白酒、百抖茶、牛山柑橘、易门豆豉、新平腌菜(相当好吃)、玉溪油乳腐、玉溪冬瓜蜜饯(读音:mi jian)玉溪的交通:
  “八五”以来累计投资7 .0 8 亿元,建成或在建高速公路和不同等级公路计3 2 7 8 公里;8 8 个乡镇通车率达1 0 0 %,6 5 2 个行政村、办事处通车率达9 9 .8 %,6 1 8 2 个自然村通车率达9 1 .1 %。至此,以每百平方公里6 8 .8 4 公里的密度和每万人5 5 .7 公里的拥有量,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路网络跃居全国先进行列。交通的畅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历来是北上昆明、东进广西、南下泰国、西通缅甸的融汇点。这里居住着彝、苗、傣、白、汉等多民族。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该市除玉通公路、澄马公路以及国道2 1 3 线、省道晋思公路外,别无像样的地方路段。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进入“八五”规划以来,生活在高原封闭状态的玉溪人,改变观念,开放山门。“若要富,修大路”不仅成为理论上的共识,同时成为行动上的准则。该市把公路建设纳入经济建设的“盘子”。“八五”规划的5 年间增加等级公路2 7 9 8 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8 2 5 公里,是此前建国4 0 年总和的1 .2 倍。九五”是玉溪市大办地方交通的年月。据悉,“九五”第三年该市已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4 0 亿元的6 0 %,年底将形成以国道2 1 3 线为主干、市县公路为动脉、县乡村公路为区域网络的高等级公路系统,仍保持速度、密度、质量“云南第一”的殊荣。玉溪市境内有国道2 1 3 线1 9 2 公里。去年以来这条路正改造和新修为高速公路。市、县政府和红塔集团共同投资近1 0 余亿元人民币,于中国“地质王国”———滇中腹地,拉开了建设高速公路的序幕,为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实施高速公路股份制提供了借鉴。目前,以市为中心通向各县的高等级公路的骨架网正向外辐射,玉溪市、县公路高等级化,县乡公路油路化,乡村公路等级化的目标不日即将实现。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318.html?wtp=tt#][/url]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3 13:1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09-09-23

本溪概述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区号:0414,邮编:117000,地处辽宁省中部偏东,北距沈阳84公里,南到丹东193公里。区划:辖平山、溪湖、明山、南芬4个区和本溪、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

  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面积9348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152.30万(市区91.90万)。有蒙古朝鲜等民族。辖平山等4区及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2县。因市处本溪湖而名。清光绪二年(1876)始建怀仁县。三十二年置本溪县。1939年设本溪湖市,1948年设本溪市。地势中部和东部较高,西南部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温7℃,1月均温-13.6℃ ,7月均温23.6℃。沈丹、溪丹、溪辽、溪田铁路纵贯境内,沈丹、丹霍、溪辽、本桓等干线公路与市内支线公路连结,可通邻市县。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锡、锰、钼、钴、金、银及石灰石等 。是著名的煤铁之城 ,以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驰名全国。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本溪钢铁公司,成立于1905年,主要产品有生铁、钢、钢材、铁矿石、机制焦炭等。工业部门还有建材、化工、机械、电力、纺织、食品加工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有林地43.23万公顷,年产木材15万立方米。土特产有山楂猕猴桃蕨菜、人参、鹿茸。名胜古迹有本溪水洞、铁刹山、五女山高句丽都城遗址等。
  本溪市花:天女木兰花 本溪的历史
  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战国时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是时本溪市区、本溪县(指今所辖境域,下同)为燕国辽东郡襄平境内;桓仁县(指今所辖境域,下同)属燕国辽东郡外徼,为高夷部族辖地。
  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将全国划分36郡,本溪市区、本溪县属辽东郡襄平县;桓仁县属辽东郡外徼。
  汉代,本溪市区、本溪县属幽州辽东郡襄平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灭卫氏朝鲜,增设乐浪、玄菟茧、真番、临屯4郡,桓仁县属玄菟郡;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王子朱蒙避难逃亡至纥升骨城(即今桓仁县五女山,有旧城遗址),建国立都号称高句丽,为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高句丽琉璃明王二十二年)移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纥绝升骨城做为高句丽都城长达40年;之后,桓仁地域一直为高句丽部族政权辖地,直至唐代。
  三国时期,本溪市区、本溪县属幽州辽东郡襄平县。
  西晋时期,本溪市区、本溪县属平州辽东郡(国)襄平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本溪市区、本溪县属平州辽东郡襄平县。
  南北朝和秦朝时期,本溪市区。本溪县属高句丽部族政权所辖。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唐灭高句丽,收复辽东故地,置安东都护府,本溪市区、本溪县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辽城州都督府;桓仁县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哥勿州都督府。
  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大柞荣建立渤海国,桓仁县属渤海国西京鸭渌府桓州。
  公元909年(辽太祖三年),契丹占据辽东,本溪市区、本溪县属契丹部族辖地;公元919年(辽大祖神册四年),契丹修辽阳故城,改名为东平郡,本溪市区、本溪县属东平郡。
  公元926年(辽太祖天显元年),灭渤海国,改其地为东丹国,是时桓仁属东丹国;公元980年(辽景宗乾亨二年)废除东丹国,改置东京道,本溪市区、本溪县属东京道辽阳府,桓仁县属东京道鸭渌府。
  1125年(金大帝天会三年),金灭辽,继而废道置路。本溪市区、本溪县属东京路辽阳府,桓仁县属东京路婆娑府 。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在辽阳等处设置行中书省,翌年改东京路为辽阳路,本溪市区、本溪县属辽阳行省辽阳路,桓仁县先属辽阳行省婆婆府路,后改隶婆娑巡检司。
  1371年2月(明洪武四年〕,置辽东卫指挥使司,同年7月改置定辽都卫, 1375年10月(明洪武八年)又改置辽东都指挥使司;1377年(明洪武十年)改所椿州县为卫、所:1403年(明永乐元年)设置建州卫;1409年(明永乐六年)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本溪市区。本溪县属辽东都指挥使司东宁卫,桓仁县属贝儿子都指挥使司建州卫。
  1644年(清顺治元年),本溪市区、本溪县属于辽阳府;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移府盛京(后改为奉天府),降辽阳府为辽阳县;1664年(清康熙三年),升辽阳县为辽阳州;至1906年本溪县设治前,本溪市区、本溪县分属于奉天府辽阳州、兴京抚民厅、凤凰厅三地。清康熙年间桓仁一带被列为封禁地;1877年(清光绪三年)设置怀仁县,隶兴京抚民厅。
  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本溪地区活动频繁,强行开采煤炭资源,中日交涉事宜日多;加之本溪地处山区,煤炭。木材、山货等资源丰富,人烟日渐稠密,匪息屡起。盛京将军赵尔巽,鉴于本溪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加强对这个地域的管理,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0月28日奏请请:“辽阳州属本溪湖附近一带,毗连兴京、凤凰,万山重叠,路径分歧,为盗渊薮,应另设知县。”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7月筹设县署衙门,同年10月,清政府正式批准将辽阳州东部、兴京抚民厅西南部、凤凰厅北部地区划出,设本溪县建置。据《清实录》载:“光绪三十二年十月辛卯,添设本溪知县,从盛京将军赵尔巽之请也。”本溪县设置后,始属东边道,后属奉天首。1914年(民国3年)本溪县、桓仁县(是年由怀仁县改称)均隶属于奉天省东边道。
  1928年(民国17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本溪、桓仁两县仍属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本溪县隶属于奉天省,桓仁县隶属于安东省。1937年(民国26年)日伪政权实行街制,在本溪县公署所在地本溪湖设立本溪湖街。日本政府以撤销“治外法权”名义,将满铁附属地文还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伪满政权,原满铁附属地本溪湖火车站、顺山。河沿一带并入本溪湖街。1939年(民国28年)伪满政权将本溪湖街、宫原一带从本溪县划出,设置本溪湖市,隶属于奉天省。
  1945年”八·一五”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9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部队进驻本溪。10月8日和10月18日,先后成立本溪市、本溪县民主政府,均隶属于辽宁省。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5月3日占据本溪市区,成立国民党本溪湖市政府及本溪县政府,隶属于辽宁省。本溪市、县民主政府由本溪市内转移到本溪县后,干当年6月,辽宁省政府决定撤销本溪市民主政府。本溪县民主政府在本溪农村开展游击斗争。1946年10月1日,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下令撤销本溪湖市,将市区并入本溪县。
  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本溪市、本溪县。桓仁县均隶属于安东省。1949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安东省与辽宁省合并,成立辽东省、辽西省,本溪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辖,本溪县。桓仁县隶属辽东省。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本溪县,其原辖区亦并入本溪市。
  195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决定,本溪市改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4年6月,国务院决定辽东省。辽西省合并成立辽宁省,本溪市改由辽宁省管辖,桓仁县为辽宁省安东专区所辖。1956年5月国务院决定,重新设立本溪县,由本溪市代管。1959年,桓仁县、本溪县划为本溪市管辖, 1966年4月植仁县改由丹东市管辖, 1968年12月,桓仁县复归本溪市管辖。 灿烂的文化
  
  在本溪的崇山峻岭中,时断时续地可见一条城墙,有的是石砌而成,有的是土垛而成;有的布满了青苔,显示出年代的久远;有的则已经倒塌。这道墙便是著名的明代辽东边墙,即明长城的延伸。
  明王朝建立后,迅速统一了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对东北广大地区行使有效管辖,于洪武四年(1371年)置定辽都卫于沈阳(后改为辽东都司),永乐七年(1409年)又置奴儿干都司,对女真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实行招抚和暴力相结合的政策。随着往来的频繁和汉族、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内部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民族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御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骚扰,应付瓦剌和鞑靼的战争,明王朝采纳了辽东都司指挥使毕恭的建议,在提督辽东军务的王翱的协助下,修筑了辽东边墙。
  辽东边墙从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修建,首先修建的是辽西、辽河套一带的边墙,历史上称为“西墙”,主要是防止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袭。后女真族势力在辽东一带发展起来,并经常袭扰辽东地区。成化三年(1467年),明军击败建州女真李满柱,然后着手经营辽东的东部边防,修筑东路自开原抵鸭绿江边墙。直到成化十七年(1481年),才全部完成边墙修建任务,历时39年。到明万历年间,由于女真部族势力强大,不断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于是在距清河城10余公里的地方又筑边墙,又称内边墙。本溪境内现存的边墙遗址就是辽东边墙的一部分。
  辽东边墙全长1040公里,而经过本溪境内的约长70公里。其走向从北到南,由今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小夹河入境,经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化皮峪村到金家堡子台山转东南,又经长嘴村官家沟、东营坊乡的狐仙洞,再向东南过蓝河峪乡南营坊至大边沟止,然后西南至凤城满族自治县出境向东南伸展,直达鸭绿江畔丹东市内的九连城。
  边墙修建多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边墙的构筑有石墙、土墙、石垛墙、劈山墙、木板墙等。或依山为险,或限河而固,或平地而起。目前除平地的柞木墙、木板墙因岁月久远遗迹无存外,在本溪地区明代边墙线上,到处可见到边墙遗迹。
  明廷在辽东构筑边墙的同时,还沿边墙建有城堡和墩台。在当时明辽阳副总兵韩斌的监修下,沿边墙一线先后筑成10堡和无数墩台,其中的清河堡、碱厂堡、草河堡在本溪境内。清河堡(今本溪县清河城)、碱厂堡(今本溪县碱厂)、草河堡(今本溪县草河城)是明王朝抵御建州女真诸部的军事重镇,以强兵守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增强辽东防务,在辽东边墙一带又增修边堡,在清河城东南修一堵墙保(今本溪县南甸镇马城子),在碱厂之南修孤山堡(今本溪县农牧场之地)。万历元年(1573年),兵部侍郎汪道昆巡视辽东防务,辽东总兵李成梁“展旧边,徒六堡”的建议为明廷采纳,遂由清河守备王惟屏在孤山堡东北10里修筑新堡,名为孤山新堡(今本溪县兰河峪乡新城子)。这样,形成了当时以清河堡为中心的本溪境内的明六大边堡。
  据《柳边纪略》载,辽东边墙“当初建时,量地缓冲,缓者五里一台,冲者二三里一台”,明廷在各墩台派驻官兵,又称台军,台上置柴草、火种、滚木雷石,有警则“传烽”,敌至则守御,与各城堡互为犄角。所谓墩台,亦称烽火台、烽堠、墩堠、狼烟台、烽燧、接火台、举火台等。圆者为墩,方者为台。每墩台置守官军多者10余名,少者四五名。一人为烽卒,负责掌管文书,收转符牒,其余人为烽子,负责转流值哨。墩台的布点,以便于相望为准,若山岗隔绝,须遂便安置,但必须互相能望见。只有便于相望,才能迅速传递警报,昼则狼烟,夜则举火。古代边境的烽火一直可以传到帝王居住的地方,其传递速度之快,其他方式难以匹敌。各台、堡之间均有屯兵之地及“通贼道路”,而各台、堡又分别以驻有重兵的城为后盾,随时受到各镇的兵马策应。因此,这些墩台已成为明廷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侦察、报警和外围防守、出击的前沿阵地。本溪地区墩台很多,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之称,至今碱厂金家台山上存有完整的原始墩台,名为“金宝”墩台。
  纵观明代辽东边墙,城池用作指挥中心和军事基地,边墙用为屏障,堡用于屯兵设伏,墩台用来了守报警,形成了坚固的防卫体系,在防御外部侵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到了万历末年,仅辽东“清河、抚顺数百里之间烽堠全虚,侦探尽绝,以故贼一入,如蹈无人之境”。
  本溪境内的明代边墙,是我国东北地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产物,是针对建州女真修筑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这一规模巨大的边墙的修建,当时耗费了大量资财,给辽东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今天,辽东边墙成为我们研究明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庙后山文化--庙后山遗址(东经124°7′50″、北纬40°14′49″)位于本溪县山城子乡山城子村村东的庙后山南坡的一个天然洞穴里。洞内堆积厚13.5米,层次清晰,含哺乳动物化石丰富,而且发现有人类化石与石器,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较完整的第四纪地层剖面。庙后山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40万年前,与北京人在华北生活的同时,地处关外的辽东地区也有了人类活动。通过对庙后山文化的研究发现,这是早期人类在文化上和华北的旧石器文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同时兼有华北两大系统旧石器文化的部分特点的地区性文化,是辽东半岛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的代表。这对于探索中国远古文化的来龙去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对我国东北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环境学等诸多方面研究,增加了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太子河史话
  太子河古称衍水。在春秋战国时期,太子河流域一带地区被称为衍,为东胡族控制,是以河称衍水。后因燕太子丹被秦将追杀逃亡于此,故名为太子河。
  经过改造的太子河不仅给本溪带来了山川灵秀,更为本溪人民带来了物产丰饶、持续发展。正是“吾侪得饮太河水,当报母亲养育恩。”太子河已经成为本溪人民心中的母亲河。 本溪湖史话
  本溪湖位于本溪市区北部大堡卧云山崖之下,为洞中小湖。湖底上阔下窄,状如犀牛之角,因之取名“杯犀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难写辨认,故取其谐音改称为“本溪湖”(本溪湖药王庙碑文可为佐证)。同治八年(1780年),辽东处士高升尧书写“辽东本溪湖”五字凿于洞口上方,此后,本溪湖的名字便流传开来。
  本溪湖地区以煤铁和石灰石生产而著名,此外窑洞甚多。据考证,远在2000多年前,此地是以烧缸、制瓦而被称为“窑街”。陶瓷业是随着煤铁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到了清末和民国年间,瓷缸、陶瓦、陶罐等作坊及初具规模的制造业遍布街市,溪湖成为远近驰名的陶瓷制品的生产基地。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山西太原府盂县人杨春海会同铁匠多人来到后湖、柳塘一带,从事采煤和炼铁业。同治年间,因慕名于“本溪湖”的一方山水,远方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商贾游客的大量流入,云集从业,形成了“买卖兴隆,生意两旺”的“吕缸”、“顺成”、“广盛”、“福顺”四大窑业,僻静的山村林地从此得名为“窑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辽东地区的经济入侵,日本人大仓喜八郎又在“窑街”一带建立了“本溪湖大仓煤矿”。由于采煤工人的增加,带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外地从业人员愈来愈多,街市人口倍增,“窑街”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始于河东桥头,横跨河西至柳塘,全长4000余米的狭长地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盛京(今沈阳)将军赵尔巽上书清廷,请求设置本溪县。翌年,经吏部批准,划辽阳东、凤凰城北、兴京(今新宾县)南各一部于本溪湖,称本溪县,县治设于本溪湖。本溪湖成了太子河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盛京改名奉天,置省,本溪、桓仁两县隶东边道,为奉天省的属县。
  由于本溪湖是本溪煤铁公司所在地,在其煤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商业、服务业也逐渐发展,带动了以本溪湖为中心的周边经济的发展,西边从牛录堡起,东至碱厂堡、清河城,太子河沿岸商店、烧锅、杂货铺林立,赌场、妓院、大烟馆等也应运而生。县政府的大小官员和本溪湖煤铁公司的高级职员构成本溪湖的上层统治人员,戏院、茶馆、酒楼成为他们腐朽生活的场所。原来人数不多的本溪湖地区逐渐形成了工业生产型的人口集居地。民国前期,本溪湖就已成为城区的中心,民国后,本溪地区普遍的经济开发继续向本溪湖集中。
  本溪湖地区人口密集,商店林立,交通方便,已经成为本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备了城市的条件。1939年,伪满洲国在本溪设市,称为“本溪湖市”,市政机构设在本溪湖市区之中。
  本溪湖自从设市之后,就呈现出一座城市两重天的街市局面。从小明山沟口至本溪湖火车站以西,本溪湖河北岸,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租借地;顺山子、东山、南山、西山为煤铁公司附属地。日本人居住的地方街道整齐,房舍幽静,卫生设备讲究,被称之为“洋街”。中国人居住的地方街道狭小拥挤,房屋破烂不堪,卫生条件极差,空气污浊,灯光昏暗,是为“中国街”。这一时期日本人在本溪开设的商户达55家,其中本溪湖一地就有34家,中国人开设的110余家商户也主要分布在本溪湖一带。张碗铺、稻香村、福增利、三益合等商号争相出台,土木建筑、商业网点日渐兴起,烘托了街市,繁荣了经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伪本溪湖市政权倒台。1947年国民党政府宣布撤销本溪湖市,将原市辖区域合并于本溪县。1948年10月本溪解放后,重建本溪市,由辽东省领导。新中国成立初期,本溪湖市为中央直辖市,后去掉“湖”字,改为本溪市,沿用至今。1955年,本溪市政府将河东、河西两个区合并,设立本溪区。翌年,改为溪湖区。
  改革开放后,由于城市经济建设的变化和发展,平山、明山两区,逐渐取代了以前溪湖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本溪湖由昔日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变成了今天偏僻落后的老城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溪湖老城区正在旧貌换新颜。昔日的坑洼沟岔变成了宽阔平整的马路,低矮简陋的民房被鳞次栉比的高楼住宅所取代。时至今日,本溪湖地区在本溪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因为人们不会忘记,这里曾经浓缩了一个世纪的风云激荡,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奋进。
  泱泱湖水,巍巍古刹,玲珑剔透的本溪湖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重新缩放出迷人的光彩,在群山环抱、石壁相衬下辟就出一方山光湖色交相辉映的“溪湖胜境”。 温泉寺史话
  温泉寺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太子河畔,西距本溪市区40公里,距天下奇观本溪水洞只有7公里。温泉寺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白云来往,松涛怒号,人居其中,宛然在蓬莱阁苑”。“前有太水,清波环绕;后有层峦,耸翠照临。左右诸岭,实为壮观,故东山之第一盛境也。”而温泉则“浴之能祛病”。温泉寺自明末以来,就是辽东著名的旅游、避署和疗养胜地,也是本溪历史上最大的佛教文化活动中心。
  温泉寺顾名思义,先有温泉后有寺,寺因温泉而得名。温泉寺地区,旧称沟儿汤,乾隆时期碑文载:“沈郡(今沈阳)东南百八十里,沟儿汤温泉寺存焉”。沟儿汤指温泉地区,温泉寺则专指寺庙而言,沟儿汤即指沟里流着热泉水。沟儿汤又名“狗儿汤”,《东三省古迹遗闻》记载了狗儿汤得名的缘由。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年青时,经常带着他的爱犬到这一带狩猎,后来爱犬浑身生满疥癞,百般治疗,均不见效。忽有一日,爱犬不见了,努尔哈赤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发现爱犬卧在沟儿汤的热泉之中泡痒。几天之后,爱犬身上竟然皮毛一新,努尔哈赤非常高兴,当即就将沟儿汤命名为“狗儿汤”。
  明末清初,温泉寺地区归清河城管辖,因此,该地温泉又称清河泉、清河汤泉、清河温泉。1626年,努尔哈赤来到温泉寺疗伤。从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都是在温泉寺度过,一边疗养治伤,一边处理军国大事。后因伤病恶化,乘舟顺太子河直下,返回盛京(沈阳),途中卒于盛京南叆鸡堡。
  温泉寺为明末僧人广慧,广智所建,最初名为三官庙,因庙无碑,所以建庙具体年月已无法考证,又因寺旁有一泓温泉,寺后有山岭环护,又称汤山寺,清初更其名为温泉寺。温泉寺创建之后,又经过多次修葺扩建,规模始大。第一次维修是在清初,由行僧广慧、广智“鸠工而重营之”,但详情不得而知。
  到了康熙年间,广慧、广智栖息庙中时,“泉则温寺则渗”,可以想见庙宇逐渐颓败之象。二僧虽“恒怀之”,但苦于财力不足,未能进行全面整修。二僧之徒辉元,广募资金,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开始修葺,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工程告竣,前后历时24年,温泉寺经此大规模重修扩建,“金碧交错,旌幢琳琅,狮座莲台,庄严起敬”。建有山门三处,前殿天王殿三间,后殿五间,东西两厢僧房12间,还有碾硙仓廪等附属设施,并立有一碑。至此,温泉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之后,温泉寺一直由僧人管理,其间游人和祛疾者往来不断。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温泉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火,据寺碑记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风伯无知,逞三昧之威,遂使巍峨丛林半为断烟”,温泉寺各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游憩林泉,疗疾治病者回想昔日之盛,无不兴今昔之感宛然矣”,寺僧、百姓、仕宦均要求复修温泉寺,加之次年“抚绥振肃,风清两润,太平有象”,适逢盛世,于是由僧人主持,又一次重修。这次重修,“不日而果,工程告竣”,时间虽短,但“顿复珠宫绀殿之观”,再现了“昔之金碧庄严”,可谓“维摩月殿,群瞻贝叶千寻;迦叶云厨,行睹莲花十丈”。主要修葺的建筑有佛殿三间,天王殿三间,东西两厢,以及山门和其它房舍。值得一书的是,这次修建的房屋有汤房三间,即修浴池三间。修建后所立石碑,系资政大夫镇守奉天、锦州等处副都统撰文,碑文下属有住持僧人10名,从排列形式和法号来看,已是三代僧人,共居温泉寺了。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温泉寺又几经修建,庙宇占地面积不断扩大,修建规模也进一步扩增,温泉寺已有四座庙宇,北有天王庙,南有龙王庙,西有娘娘庙,东有山神庙。其它建筑除前后殿,还有东厢、西厢,东院、西院、腰院以及钟楼、鼓楼、牌坊和汤池等。四座庙宇中,除山神庙以石砖砌之,无塑像,规模较小而简陋外,其余三座庙宇的内部都有精心的雕饰。钟鼓楼和木质牌坊也装饰得十分精美,悬梁吊柱,柱上均饰有金龙、燕雀等形体,显得富丽堂皇。东、西、腰院建于树木掩映之中,虽以石砖垒成,却不失清静幽雅之感。当时三院住有10余僧人,管理寺庙,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为温泉寺香火鼎盛时期。
  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对治疗关节炎、风湿症、四肢麻木、神经炎、外伤后遗症、皮肤病等,疗效尤佳。温泉开发利用已有近400年历史。《奉天通志》载:“寺前有温泉,曰狗儿汤,有冷热之泉,同时涌出,混成温水,适于澡雪,泉周甃石为池,远近来浴者,接踵于途”。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温泉寺碑记》载:“浴之能祛病,故远近有病者就而浴之,果不药而廖者亦甚伙”,“就此而求疾之瘳者,亦徜徉而汤愈”。乾隆二十二年《重修温泉寺碑记》载,重修后的温泉寺有“汤房三间”,即“有病者就而浴之”的洗浴间,这大概是温泉建有浴疗设施的最早记录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温泉寺一带烧杀抢掠,次年仲夏,日军守备队为“讨伐”抗日军民,把温泉寺各庙舍付之一炬。1936年,日军在温泉寺建起“青年武士道场,”建成一幢“东亚旅社”和一、二、三等浴池,将温泉寺变成侵略者享乐的地方。
  1948年10月,本溪全境解放,温泉寺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温泉寺的面貌焕然一新,疗养区内设施齐全,规模宏阔,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在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后,温泉寺更是今非昔北,已挤身于本溪十大风景名胜之列,正以她绮丽的风光,幽雅的环境,神奇的温泉和完善的设施笑迎天下客人。
   教派介绍
  铁刹山与东北道教龙门派的传播
  

  坐落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的铁刹山,云蔽九顶,树木参天,峰岩灵秀,云光洞里的八宝堪称稀世一绝。此山不仅风景极佳,且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
  说道教龙门派发祥地,不能不说说开山始祖郭守真。郭守真字致虚,号静阳子,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二十九日,原籍江苏省丹阳县定远村。他幼时禀资慧敏,读书过目不忘,稍长立志修行隐居,不求功名。初则崇儒通释(即崇拜孔子儒学和通晓佛教),继则返道归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由江南来辽东,隐居于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侍秫种蔬,以供炊爨,淡静苦修17载,未得窥道真源,自感“无师不虔诚”。便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下山访道,历时两年,先后谒昆阳于燕京(今北京)、访孙尊于大崂(今崂山),寻师问道几乎走遍各名山大川。清顺治六年(1649年)抵山东即墨县马鞍山聚仙宫,谒紫气真人李常明,李为道教龙门派第七代祖师。李常明对郭守真设百难以试之,以答弥谨,故收其为徒,并授性命妙诀:“道不可踖(践踏),务要持戒精严,以至戒无所戒,再内行真诀,则证道无疑矣!”
  在马鞍山聚仙宫苦修两载后,郭守真诣燕京白云观王真人求戒圆满后,复归铁刹山持戒薰修。数年后在云光洞度弟子王太祥、王太兴、高太悟、刘太琳、赵太源、傅太元、沈太宗、砥大庸8人。清康熙二年(1663年),盛京(今沈阳)大旱,时任盛京将军的乌库礼,延请高士祈雨借以拢络民心。郭守真率弟子刘太琳应聘前往盛京设坛祈雨。事有巧合,祈雨期间真的普降大雨,旱情解除。经郭守真请求,乌库礼拨款拨地,在城西修建了三教堂(今太清宫)为铁刹山三清观的下院。郭守真留王太兴、高太悟、傅太元住持铁刹山三清观,自己和其他弟子则住持三教堂。后又在三教堂收度弟子秦太玉、高太护、吕太普、刘太华、刘太应、刘太静6人。
  清康熙六年(1667年)起,郭守真先后遣弟子刘太琳、王太祥、沈太宗、刘太静、王太兴等分赴千山、医巫闾山及吉林、黑龙江等地建庙布道,使道教龙门派广传东北三省。
  在吉林,郭守真派其弟子吕太普于康熙十年(1671年)先到吉林宽城子东南的龙泉山泉眼沟修建道庙清华宫,后在长春的阜丰山修建庆云观,收徒传教,扩大势力。道光元年(1821年),庆云观监院陈志清,派遣弟子张来聪在吉林农安创修保安宫。又有铁刹山道教龙门派弟子王园海在长春西修筑老道观。道光十一年(1831年),庆云观监院张本顺派遣其弟子张永函到吉林韦沙河创修兴隆观。同时,清华宫监院刘一真派其弟子张来聪赴吉林怀德杨家大城子创修无量宫。此后,吉林道教扩展,观庵普遍。
  在黑龙江,郭守真派其弟子王太兴到黑龙江绥化创修慈云宫收徒传教。此后,他们在海伦修青云宫,在凌云山修太圣宫。又在海伦修凌云宫,在潘家冈修玉清宫,东大营修松云宫,疙疸山修玉清宫。在绥化又修关帝庙,建太和宫。之后,在黑龙江各地修筑青华宫、治圣宫、太平宫、太圣宫、紫霞观、全真庵、同善宫、全至庵等宫观,使黑龙江道教发展起来。
  在辽宁,郭守真派其弟子刘太霖、王太祥到千山传教。千山原有五寺,是僧家所居。刘、王抵达后,开始在千山创道教庙宇无量观。嗣后才陆续修建了青云观、三清观、慈祥观、园通观、凤朝观、双泉观、太和宫、五龙宫、圣仙宫、圣清宫、朝鲜宫、大安宫、洪谷庵、南泉庵、鎏嘉庵、龙泉庵等,观宫庵遍于千山。
  清康熙年间,刘太霖又派其法孙于来炼到辽西医巫闾山传教,创建了老爷岭的圣清宫。此后,道徒又修建了园通观、海云观、白云宫、碧霞宫、庆云宫、圣贤宫、蟠桃宫、龙潭宫、天仙观、大朝阳观等宫观,收徒甚多。
  在辽宁本溪,郭守真派其弟子秦太玉、高太护到本溪创修了平顶山玉皇庙清虚观。秦太玉又派晋清祥到大峪修筑了玲珑观。晋法祥派赵一成在平顶山正东50里处的三架岭连环洞修建真武庙三圣宫,又建了聚仙宫。赵一成的法孙刘来荣在支岔修建了玉皇庙灵霄观。
  秦太玉在平顶山东北15里处修建了园通观。其后,张园章奉其师李永朝之命,于距平顶山东北15里处修建了三清观,唐园有在平顶山东南40里的红庙子修建赤航宫。王本录在平顶山西南50里许的滴水湖创修龙凤观,在偏岭修了三教观。又在平顶山下转山沟修建朝阳观。赵教奎在平顶山下三道沟修斗姥宫。赵阳玉在距平顶山2里的千金沟修建三宫庙三圣宫。刘园喜在彩屯修筑关帝庙太和宫。李复春在平顶山西北10里的新洞沟处修老君庙。张来云在平顶山西北20里的青石沟修了玄真观。平教隆在本溪湖河西修筑老君庙。纪至隐在本溪市内修建兜率宫。这样,在本溪当时形成了以平顶山清虚观为中心的道观网,和以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为中心的宫观建筑群相互照映。
  在郭守真为扩大道教龙门派势力向外扩展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巩固铁刹山云光洞这块东北道教的发源地。郭守真的法嗣们围绕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按照八卦的方位,兴建了许多宫观庙宇,在铁刹山西北(乾宫)修有南台紫云宫;正西(兑宫)修有太平沟的太平观;西南(坤宫)加快修筑千山诸宫观;正南(离宫)修大堡圣水宫,分水岭青云观,黄香峪三元宫;正北(坎宫)修建苍龙山的来龙宫,近边寺的朝阳观;东北(艮宫)修筑河东正教宫;正东(震宫)修滴塔的祥云宫;东南(巽宫)修有碱厂的关帝庙。
  由此可见,东北道教的发展实源于郭守真,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源地,东北各地龙门派教徒也都公认铁刹山云光洞是其祖源之地。 本溪市的土特产
  辽砚
  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
  辽砚兴于辽金时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辽砚深得萧太后的厚爱,并被封为御砚。
  辽砚始产于中国辽宁本溪桥头地区,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为辽砚的创造和制作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天然资源。辽砚砚石独产桥头镇河东村,其砚石素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雅誊。青蓝色的石材上,生有凡缨紫红色的纹理,似蓝天红霞凝于砚台之中,望去令人浮想联翩,文恩泉涌,倍受历代文人雅士的珍爱。
  长宽猪蹄
  

  长宽猪蹄系列产品乃祖传秘方配制,精心选料,细致加工而成,主要品种有:猪蹄、猪肚、猪肘、牛肉、兔、鸡脖等熏制品,该主品是燕东一绝,风味独特,具有咸鲜味醇酥嫩脱骨,柔韧适口,冬气 郁,四味无穷,老少皆宜。
  国家一级厨师,本溪龙升酒店经理孙长宽在辽宁省地方风味食品大赛中一举夺魁。
  本系列食品选用长白山老林中二十余种名贵中草药为调料,具有健脾和胃,补气养血,增填肾精之效力,又具滑润皮肤之功能。是您馈赠亲友和餐桌上的珍品佳肴。
  本产品无色素,无防腐剂,无添加剂。
  根 雕
  人的一生爱好有所不同,我却在一次偶然的一次机会爱上根艺,几年来一直执着地追求。
  美从生活来,美从自然来,而根艺这古老而独特的传统造形艺术,它却取材于大自然,特别是我们美丽富饶的山城,山山水水,得天独后的地理条件,有取之不尽的枯朽根木,静待我们独具慧眼去发现,去创造,去探讨,去研究,至于创作艺术趣味与发现,主要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修养和锻炼,所以搞根艺即丰富了业余生活,又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也能给人们以美好的遐想,业余时间广罗搜求树根,特别本溪山山岭岭无不留下我的踪迹,下班进屋、茶余饭后,甚至更月澜夜,真是"不受一番风寒苦,哪得根花放清香",凭着对根艺执着的追求,不辞辛苦把一堆堆杂乱无章的树根,经过艺术加工,化腐朽为神奇,注入艺术的生命力,栩栩如生,它不仅给人们"神动之美,情动之真",而且特具有山城地方民族特色,令你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蝴蝶翅画
  蝴蝶翅画具有辽宁地方特色,它是高档旅游艺品,有纪念性、艺术性,有赠送和收藏价值。蝴蝶翅画有天生丽质,绢绸丝绒般的质感,在不同角度泛出耀眼光泽和自然美丽图案纹理。
  蝴蝶翅画特点有:1、巧夺天工,翅画体现蝶的纹理特点,使之与翅画造型结构相吻合,看上去片片蝶翅似有丝绒感,翅画厚薄紧密,繁而不乱,一旦置于亮处,光彩耀眼.2、妙趣横生,吸取中国画的特点,蝶翅排列疏密有致,色彩对比丰富多彩,远看似墨写意,近看如工笔传神,寓统一于变化之中.中国有蝴蝶1200余种,除国家保护品种和珍稀种不能用蝶画外,其他共有500余种普通蝴蝶可以利用,为创造蝴蝶翅画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参 茸
  人参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具有滋补强壮、健肺益肾、润肺生津、开心益智、抗炎防癌、抗疲劳、轻身延寿之功效。科学不仅对人参根,而且对叶、花果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它们均各有其特殊功能。
  参叶:每年每株最多不过5片(又称五匹叶),其有效成份为参根3倍,每次可摘2一3片小叶,直接泡水或与茶共泡饮用。
  参果:成熟后红色,为历代宫品,可含服。内有1-2粒扁圆形种子,可播种于林间或花盆中。
  参根:它保存有鲜参的各种有效成份及活性,可以用来炖鸡、炖元鱼、泡酒、切片等食用。
  全景人参精选长白山鲜人参经特殊加工制成。红果、绿叶参根等真品加工,可使您一睹人参植株全景的神秘风貌和获得百草之王的全景奉献,实为上乘馈佳品,使君得到优越于其它任何礼品参的特殊享受。
  铁刹山酒
  辽宁铁刹山酒厂坐落于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脚下傍辽东秀水—太子河,风景旖旎秀美。铁刹山,山上有塔,塔下有泉,名天然井。此井自然形成,冬夏不竭,异常甘冽。《本溪县志》叹:1807年,辽东旗人、著名才子、嘉庆皇帝的太傅王尔烈在铁刹山建立“永隆泉”烧锅。自此,“永隆泉”烧锅也就仰仗这块风水宝地、灵山仙泉兴隆起来。清道光3年,即公元1823年,王尔烈将“永隆泉”烧锅交于当地旗人张嘉久经营,年酿高粱白酒2万斛,成为本溪境内最大的造酒作坊。
  解放后,“永隆泉”烧锅曾先后更名为本溪县造酒厂、本溪酒厂。近十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辽宁省工商局批准,现己更名为辽宁铁刹山酒厂。 本溪市的风景名胜
  本溪水洞
  本溪地处辽宁省的东南部,境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山、水、泉、林、湖、洞、城和古人类遗址等景观。世界奇观本溪水洞、枫叶红于二月花的本溪秋色更使游人叹为观止,现已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等旅游产品体系。每年一度的枫叶节将展示本溪的旅游形象,提高本溪的知名度。届时将通过精品线路考察、民族风情表演,旅游商品展销等活动向来宾和游人介绍神奇的本溪,把本溪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商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九顶铁刹山
  九顶铁刹山是辽东名山之一,为东北道教的发祥地。它坐落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境内,最高峰海拔912.9米,山势险峻,峰峦叠嶂,气势雄伟,风景秀丽。
  铁刹山有五个峰:中峰元始顶,东峰玉皇顶,南峰灵宝顶,西峰太上顶,北峰真武顶。因从东、南、北三个方向仰望皆见三个峰,形似铁叉,又因属道教名山,故称九顶铁刹山。
  铁刹山岩洞较多,最负盛名的是八宝云光洞。洞长约30米,高5~9米不等,洞中有虎、龙、寿星、蟾蜍、木鱼、仙床、定风珠、莲盆等八宝。相传周武王伐纣,破十绝风吼阵,向在此修炼的长眉李大仙借的就是八宝中的定风珠。"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刻在洞口正上方。
  铁刹山碑刻随处可见,"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8米,宽5米,碑文约800余字。"直上天"、"乾坤正气"、"铁刹三千年"等石刻,笔力刚劲,让人叹为观止。九顶铁刹山风景区已载入《中国名胜辞典》,名扬海内外。
  五女山
  五女山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北侧,"相传有五女屯兵其上,因以得名。"还传说古时有五位仙女下凡,为民除害,人们在山上修五女庙以示怀念。迄今庙址尚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女山主峰海拔824米,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悬崖峭壁,巍峨险峻。山顶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草木茂盛。南面有一隘口,乘缆车可达山顶。站在东端峰巅,遥望浑江水库,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桓仁镇如一幅画卷,尽收眼底。
  关门山
  关门山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48公里,因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其状如门,故称关门山。
  关门山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称,景色有五美:山美,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顶松姿绰约,怪石林立,宛若天造地设的巨型盆景。水美,关门山水库碧波荡漾,两岸青山倒映,摇桨荡舟,其乐无穷。树美,关门山树木繁多,千枝竞秀,尤以枫林秋色而闻名。花美,天女木兰花和山杜鹃,满山遍野,芬芳宜人。云美,云、山、水、雾浑然一体,分外妖娆,近处轻雾缭绕,扑朔迷离;远处云蒸霞蔚,织云弄巧;山峰若隐若现,妩媚含羞。此时的关门山占尽了黄山神韵,尽得江南的灵秀。每年,到这里写生绘画的人络绎不绝。
  温泉寺
  温泉寺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南距本溪水洞5公里,东临太子河。温泉寺泉水恒温44℃,每日最大出水量470吨,属硫酸钾钠型、含钙离子、弱碱性、弱放射性、低矿化度热泉,对各类关节炎、风湿症、四肢麻木、神经炎及各类皮肤病等均有治疗作用。
  温泉寺久负盛名。相传,清太祖努而哈赤常来温泉寺一带打猎,他的猎犬染有疥疮,百医无效,偶尔跑到温泉里"泡痒痒",不多日便毛皮一新,豁然病除。努而哈赤大悦,称此泉为"狗儿汤",以致名闻天下。
  温泉寺环境幽雅,四面青山环绕。 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春游山花烂漫,夏赏荷花绿草,秋看枫叶染丹,冬观满树银花。一年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
  平顶山
  平顶山位于本溪市区南,海拔657米,山势巍峨,为本溪市区擎天之石。顶部平坦,面积有250余亩,故名“平顶山”。山顶四周有绝壁围绕,似刀削斧劈,峥嵘俊秀。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览无余,实为观赏山城绝佳之地。山南有公路直通山顶。新建的索道可为您代步,不必受登山之苦。山顶碑石林立,有古庙、长廊、电视转播台、战争遗迹等。本溪市将逐步把山顶建成为高山植物园。平顶山是本溪市的卫士,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老秃顶
  老秃顶位于本溪市桓仁县境内,主峰海拔一千三百六十七公尺,属长白山山脉,号称“辽宁屋脊”,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划面积十万亩,是国内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较大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多种珍稀动植物被列入国家级保护。世界稀有古化石植物紫杉、天女木兰、双蕊兰均出自此区。山顶气候寒冷,草木低矮,似龙爪状,故名老秃顶,但山腰森林茂密,有原始林。林中,有柞、桦、楸、椴、松、枫、槐、杨、曲柳等树种,木材蓄积量约十万立方米。峻岭丛林之中有野猪、狐狸、狍、獾、黑熊、戴胜鸟等珍贵动物,人参、党参、细辛、五味子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和各种山菜、山果。一九三五年,东北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遗址尚存。
  庙后山
  庙后山是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本溪县山城子乡山城子村东。形如卧龙,避风向阳,山清水秀。一九七八年以来,经过考古工作者四次重点发掘,发掘出幼儿头盖骨化石、人桡骨化石、旧石器、骨器、陶器、梅氏犀牛齿化石、大河狸白齿化石等珍贵文物四百余件。经鉴定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属于旧石器早期。庙后山古人类遗址的发现,为辽宁省原始文化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揭开了辽宁地区古人类历史的第一页,是本溪古老文明的象征。以上三图中就是在庙后山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古人类牙齿、打磨石器、陶罐等文物,它为本溪古人类历史做出了充分的见证。
  大石湖
  大石湖位于本溪县蓝河峪乡大石湖村南五里的深山峡谷之中,五湖四瀑,阶梯相连,谷中两侧悬崖,谷底似高低错落的石槽。一条山溪从香水岭奔腾直下,在峡谷的一个转弯处形成一湖,水出一湖,因河床被巨石截断,形成落差二米的一个瀑布,水落处,形成第二湖,水出二湖,又从二米多高的石槽豁口中跌落,流入第三湖,第三湖湖水色墨绿,深不可测,枯叶不浮,故称“沉叶潭”,颇多神奇的传说,三湖之下为四湖,也有一瀑相连。再下,水流从岩缝斜坡流下,注入五湖,水流渐平。大石湖两岸陡峭险峻,山高林密,鸟兽繁多,是一处天然的游览场所。
  桓龙湖
  桓龙湖位于桓仁镇北部,浑江中游,一九六八年竣工蓄水。水库全长八十一公里,最宽处为四公里,面积十四万八千亩,总库容量三十四点六亿立方米,水深平均十五米,最深处六十余米,为辽宁省最大的淡水养殖区。库区国家森林公园与浑江水库山水相依,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缔造出这幅人间仙境。蓝的水,绿的山,清新的空气,飘的船帆,飞的鸟群,天高云雾渺渺。一派大好河山,激起游人豪情满怀。库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为4600公顷,被浩浩荡荡的万顷碧波划分成无数个形状奇异的山峰,搭舟漫游可观赏到小鳌山、三层砬子、望江楼、马面石、老虎洞等多处自然景观,更有以神话传说驰名于世的五女山也在其间。桓仁库区国家森林公园,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一支年轻的旅游服务专业队伍已经形成,他们以饱满地热情为您服务,并在期待着您的光临!
  洋湖沟
  洋湖沟生态游览区位于本溪与桓仁两县交汇处,本桓公路建成后(1999年底完工),该公路便成为通往游览区的交通要道。
  洋湖沟属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至今还保存着原始次生林。茂密的森林植被,游览区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是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开发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本溪湖
  本溪湖位于本溪市溪湖区卧云山西麓崖下。原名“杯犀湖”、“碑西湖”、“白溪湖”,清雍正年间改称本溪湖。本溪市由本溪湖而得名。本溪湖为一洞中湖,该湖形似犀角,外阔内窄。洞内水面二十余平米,是世界最小的湖。湖水凉气袭人,每昼夜流量近二万吨。洞顶崖壁有“辽东本溪湖”的大字石刻。洞外有一古寺,始建于明代的慈航寺,寺内有塑像和壁画。洞中清泉汩汩,不断注入解放后修建的人工湖。人工湖面积为二千余平方米。湖边垂柳婆娑,湖中建有拱桥、湖心亭,备有各式游船供游人泛舟湖上。波光、轻舟、倒影、古洞、绿柳使游人兴趣盎然,更是避暑的佳境。一九八四年,修筑了登山石阶、观景亭和文物陈列馆,更使本溪湖增添了迷人的风采。文物陈列馆常年展出本溪庙后山古人类遗志发掘出的文物。抬头而望,公园南千米处山腰间有一石灰岩溶洞,俗称“龙洞”、“怪石洞”,长数百米,洞内钟乳石群千姿百态,不一而足,有的像如来讲经,有的如十八罗汉齐集一堂,故又称罗汉洞。洞中有一石榻,传说长眉李大仙曾长居于此,更为此洞平添了一些仙风道骨之气。洞口外又一“长蛇洞”更是深不知底。二洞与本溪湖遥相呼应、相映生辉。
  观音湖
  观音阁水库位于太子河干流,是辽宁省的大型水利工程。观音阁水库库区水面有62平方公里,两岸青山优美,风景秀丽,泛舟库区,水绕青山,风景秀丽怡人。尤其春、秋初雨,雾气蒸腾,甚似蓬莱胜景,置身于观音阁水库,您会顿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情趣。
  望天洞
  望天洞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望天洞已发现长度5000余延长米,洞内景观迷人,奇、特、险俱全,有石林、城墙、雪莲、冰川、喷泉、瀑布、暗河等。中科院专家称望天洞内6000平方米大厅和上、中、下三层的万米迷宫为世界之最。望天洞,世界罕见。
  最佳旅游时间
  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全年平均气温为6℃~8℃,最热月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4.3℃,夏季多雨;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14.3℃。全年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
  本溪怪石洞
  怪石洞位于本溪市溪湖区后湖公园的西南侧。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口在山半腰。有一条盘山路通到洞口。山洞口有一山门,上书怪石洞三字。怪石洞内有近六百多米长,各钟奇石怪景数不胜数。各种石笋,石景,是亿万年大自然的天然造就。洞内还有好几个大溶洞空间,体积很大。早年洞内荒废不修,很难进洞观看。现在已经配备五彩灯光照明,修建通道,霓虹灯闪烁,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观。
  山洞口位于悬崖悄壁之上。共有三个洞口露显在悬崖上。远远望去十分险峻。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好风景。您要是能登上怪石洞山的山顶峰,就能看到整个的本溪湖全部的景区大景观。山峰顶还有一四角亭,坐在亭中放眼四下观瞻,群峰尽显现眼中,古城小景一揽无遗。青砖黛瓦,曲巷古宅。小桥行人,桃花溪水。百年矿山,现代高炉。是个自然与现代人类文明奇妙接合的景观组合图景。 交通介绍
  铁路:
  沈丹、辽本、溪田三条铁路在此交汇,有始发大连、山海关和辽阳的列车。此外,北京——丹东、沈阳北——丹东的空调快速列车,在本溪都留有一定量的对号坐席和卧铺席位。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本溪市辖4个市辖区、2个自治县。
  本溪市 面积8435平方千米,人口155万人(2004年)。
  平山区 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117000。区人民政府驻解放北路50号。
  溪湖区 面积32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117002。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59号。
  明山区 面积410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117021。区人民政府驻新明街道小堡社区。
  南芬区 面积619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17014。区人民政府驻中心路145号。
  本溪满族自治县 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1171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小市镇。
  桓仁满族自治县 面积3547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117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桓仁镇中心街。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最佳旅游时间
  
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全年平均气温为6℃~8℃,最热月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4.3℃,夏季多雨;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14.3℃。全年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两季
  特色餐饮
  1、长宽猪蹄
  长宽猪蹄系列产品乃祖传秘方配制,精心选料,细致加工而成,主要品种有:猪蹄、猪肚、猪肘、牛肉、兔、鸡脖等熏制品,该主品是燕东一绝,风味独特,具有咸鲜味醇酥嫩脱骨,柔韧适口,冬气 郁,四味无穷,老少皆宜。
  国家一级厨师,本溪龙升酒店经理孙长宽在辽宁省地方风味食品大赛中一举夺魁。
  本系列食品选用长白山老林中二十余种名贵中草药为调料,具有健脾和胃,补气养血,增填肾精之效力,又具滑润皮肤之功能。是您馈赠亲友和餐桌上的珍品佳肴。
  2、刺嫩芽
  刺嫩芽含有丰富的人参素,可以医治风湿、糖尿病、胃溃疡、白带等病症 ,有强身壮体之功效。嫩时为城乡人伞很爱吃的野味,属山野菜中的上品。
  3、喇蛄多生于本溪山溪、河流的石下,形状颇似虾,有蟹身鱼尾之态。可烧或煮食,亦可捣烂后取汁熬熟,制成味道鲜美的喇蛄豆腐。
  4、蕨菜
  在山区林荫、山脚、草甸或田野到处可见,资源极为丰富,嫩茎可食,拦凉菜,炒腌俱佳。若腌至冬春,以清水脱盐,烧炒肉丝,同鲜嫩时期并不逊色。蕨菜还可入药,全株含单宁9.44%,味革性寒,有镇静安神  之功效,可治疗高血压、失眠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特色活动
  
本溪枫叶节
  枫叶节展示了本溪市的旅游形象,成为本溪一张火红的名片,成为本溪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
  本溪枫叶是本溪山区特有的季节景观,本溪关门山一带树美、花美、水美、云美,每到9月枫叶红了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枫叶红了山,红了水,红了天。与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比,规模更大、数量更多,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植物季节性景观。
  每年的本溪枫叶节,从四面八方赶到本溪观赏万山红遍的游客,除了东北各地的游客,还有国内外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枫叶节给本溪市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旅游收入达2亿元以上。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09-09-23
      一个烟草公司,一个钢铁公司,分别成就了两座城市。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9-09-23
区位对比(14):湖南湘潭vs福建莆田
基本概况
  湘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座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自解放以来,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把湘潭建成了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全省第一个农村达小康市。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中下游。现辖[1]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雨湖区岳塘区两个城区,全市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全省面积最小的省辖市),2008年末总人口326万(全省人口最少的省辖市),其中市区(两区)面积281平方公里,人口83万(城市人口72万)。雨湖区所辖地域千年以来一直是湘潭的中心城区,主要商业区、居民区、古迹、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著名重点大学分布于此,该区总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37万(2005),人口密度为5000人/平方公里,与长沙市天心区并列在湖南省各区县一级行政区域中人口密度居第二位。
  湘潭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彭德怀陈赓谭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也是齐白石杨度张天翼等名人志士的家乡,前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湘潭也是马英九的祖籍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都曾亲临湘潭视察、考察和指导湘潭工作,给湘潭人民以深切关怀和极大鼓舞。宋楚瑜新世纪返乡扫墓探亲以来,牵起湘潭与台湾企业界合作的热潮,推动了湘潭台湾工业园的设立。曾邦哲(曾杰)在湘潭时期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论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工程的文章,国际上有称21世纪系统生物学及其医药学和生物工程的应用将带来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
  湘潭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氟化盐生产企业——湘乡铝厂,中国最大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湘潭电化集团,中国最早的电工器材生产企业——湘潭电机厂,中国最大的金属铬生产企业——湖南铁合金厂,中国最大的锰矿——湘潭锰矿……在湘潭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台120吨塔式起重机、中国第一辆城市轻轨车、中国第一辆最大牵引力和最大吨位的工矿电力机车、中国第一台液压微电脑控制吸扫式扫路机,中国最大的汽车——154吨电动轮自卸车和最小的汽车——江南奥拓微型车也从来自这里。
  湘潭是全国的湘莲之乡和全国闻名的粮猪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湘潭农业和农村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加大了科技兴农力度,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奔小康进程。湘潭是全国第三个、全省第二个吨粮市,全省第一批全面绿化达标市和全省第一个农村达小康市。
  湘潭经济总量为湖南省第五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湘潭经济的更快发展,湘潭市委、市政府围绕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增加了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带来了湘潭面貌的大变化。20年来,先后改造了湘潭钢铁公司、韶峰水泥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新建了湘潭新电厂、湖南金迪化纤有限公司等一批能源、原材料生产重点企业。建成了联结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长潭高速公路,加速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了以新城区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自然地理
  湘潭市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在全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607.76平方公里,占12.12%,丘陵965.41平方公里,占19.25%;岗地1607.39公里,占32.05%;平原1406.81平方公里,占28.05%;水面427.59平方公里,占8.53%。
    湘潭市有一座著名的山脉,当地人称之“盘龙山”。相传,有一清吉黄龙隐藏于此,龙头昂首向东......故盘龙冲历来被看作是块气运极好的风水宝地。
  市境内最高点是湘乡市境的白云峰,海拔802;最低点易家湾吴家港,海拔29.06米。
  湘潭境内河流有涟水、涓水,人工河韶山灌区总干渠、南北干渠等,还有水府庙水库,是境内最大的水库。
  韶山灌区
  韶山灌区1965年开始兴建,灌溉着湘潭、长沙、娄底
3个地市的韶山宁乡、湘潭、湘乡双峰望城和雨湖七个县(市、区)的70多万h㎡农田,是湘潭市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目前有中小型水电站2座,年发电量1.4亿kwh,灌区受益面积达25万h㎡。
  水府庙水库
  水府庙水库又名溪口水库,位于娄底市东,跨娄星区、湘乡、双峰三县市区,它切断涟水,库容5.6亿立方米水库面积相当于9个杭州西湖,为韶山灌区的源头。水库有100多公里长的库岸线,拥有100多个库湾34个鸟屿,最大的3平方公里。库中水质优良,碧波荡漾,水鸟嬉戏。
  湘乡市辖57570亩,占水库总水面的85.67%。水库地处湘中丘陵,集雨面积大,水位较稳定,水质优良,天然饵料丰富,具有较好的渔业生产条件。
  涓 水
  涓水古名“兴乐江”、又名“白果河”、“易俗河”,为湘江一级支流。涓水发源于湘潭市双峰县昌山(九峰山),流经衡山县新桥、白果,湘潭县花石、射埠、吟江、古塘桥、双板桥,在易俗河镇汇入湘江。涓水全长103公里,流域面积1764平方公里。
  湘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秋干旱,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风侵袭。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热量资源富足,平均气温16.7—17.4℃。降水量较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全年降水量为1200—1500毫米。
  生物资源
  湘潭市现有森林植被以人工林为主,树种类型多样,用材林有杉木、马尾松、樟木、稠木、楠木、百乐等16种;经济林有油茶、油桐、棕、乌桕、桑、茶叶、桃、李、梅等15种;引进树有湿地松、国外松、火炬松、水杉、池杉、意大利杨、黑荆等。农作物资源丰富,可供栽培的粮食、油料、纤维及其他经济作物上千种。其中,粮食作物50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00多个品种。湘潭县的“寸三莲” 以优质高产驰名中外,市郊的寸辣椒、矮脚白菜、项蓬长冬瓜等久负盛名。湘潭市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不少是产业动物,有的已被开发利用。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达到40多种,畜禽中的沙子岭猪、壹天石羊为优良的地方品种。
  土地资源
  湘潭位于衡山山脉的小丘陵地带,地貌以平原、岗地、丘陵为主,土地资源具有耕地、水面和丘陵地较多较好的优势。现实有耕地1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3%,全市人均占有耕地447平方米。土地质量好,利用率高,水稻土、红壤、菜园土分布较广,有利于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和大农业的开发。
  水资源
  湘潭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500毫米左右。全市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37.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1.45亿立方米,地下水6.3亿立方米。湘江和涟水、涓水都流经湘潭。
  矿产资源
  湘潭境内已发现和查明的矿产有3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6种。储量较大的石灰石、矽沙、白云石、石膏、滑石、方解石、磷矿石、海泡石等。此外,有锰、铁、石英沙、钾长石、重晶石等其他金属矿。上述矿藏中以石灰石、矽沙、锰、石膏、白云石等开发利用较好。 交通运输
  航空:湘潭至黄花国际机场路程仅需30分钟,已开通39条航线,可直飞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曼谷等大中城市。
  铁路:湘黔线横贯市境,京广线在市区经过,10余家大型企业各有铁路专线与这两大主干线相通。
  公路:湘潭公路四通八达,107国道和320国道构成境内公路网的主干,上瑞高速、京珠高速公路穿城而过,辖区内与高速公路的连接口达15个,湘潭为全国地级市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公路密度大大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港口: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穿过市区,湘潭有集装箱码头,千吨级货轮常年可经洞庭湖,达长江,出上海。 历史沿革
  1949年8月,湘潭和平解放,湘潭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7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改湘潭县城关区为湘潭市,隶属由岳阳迁至湘潭的长沙专署(1952年10月改名为湘潭专署),湘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3年4月,政务院批准湘潭市为省辖市,由湘潭专署代管。
  1968年9月成立湘潭市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市革命委员会改名为湘潭市人民政府,同年湘潭市改为省直辖市。
  1983年8月,湘潭地市合并,将其原湘潭地区的浏阳县划归长沙市,醴陵攸县茶陵酃县划归株洲市,湘潭、湘乡两县划归湘潭市。湘潭实行市管县体制。全市辖湘潭、湘乡两县和雨湖、岳塘、湘江、板塘、郊区五个区。
  1984年,将湘潭县的银田镇和韶山区划出设立县级韶山区,由湘潭市管辖。
  1986年湘乡县改市,仍由湘潭市辖。
  1990年韶山撤区建市,1992年湘潭市城郊区由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区五个行政区以湘江为界调整为雨湖、岳塘两个行政区。
  2005年8月1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72号):将湘潭市人民政府驻地由湘潭市雨湖区雨湖路迁移至湘潭市岳塘区芙蓉路。 经济概况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 “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和“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努力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落实省、市实事工程,克服了国际局势动荡、重大灾害干扰和自然资源制约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一、综合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湘潭市生产总值达367.03亿元,比2000年增长74.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8%,增速比“九五”时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加大、位次前移,其中: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5%提高到6%,总量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9%提高到8.1 %,总量排位由第6位上升到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8%提高到3.4%,总量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5.57%提高到11.1%,总量保持在前三位。2007年湘潭市生产总值达521.62亿元。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36:47调整至2005年的15.2:43.3:41.5,二产业比重有了较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19.5%上升至33.7%。城乡结构进一步调整,2005年末城镇化率达42.5%,比2000年提高11.6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园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接近50%,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园区经济不断壮大。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29.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扩大、标准提高,做到了应保尽保。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并先后启动了工伤、生育保险。2005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1.5万人,比2000年增加3.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6万人,增加26.2万人。5年来,全市共改造扩建农村敬老院26所,新增床位1300张。
  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通过实施“城区五万人就业工程”,5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8亿元,比2000年增长31.5%。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其中:粮食总产量155.6万吨,比2000年增长12.4 %;蔬菜118.7万吨,增长49.6 %;水果3.77万吨,增长69%;出栏肉猪541.16万头,增长37%;出笼家禽1100万羽,增长25.5%;水产品6.89万吨,增长23%。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以“稻—菜”、“菜—菜”“莲—菜”等耕作模式为主的稻田耕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优质稻种植173.6万亩,占水稻种植比重达53.8%。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比2000年大大增加。生猪养殖加工业实施的“公司+协户+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良好,涌现了一批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2005年畜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50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48.7%提高到54.2%。5个千亩以上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5年间,该市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及长江防护林、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农业机械等项目投资15亿元。2005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61.3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70.9%。5年间新增电排装机容量1.7万千瓦,新增灌溉面积3500公顷,硬化各类渠道1923公里,田园化2.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179万亩。到2005年止,全市累计建设沼气池13万个。
  三、工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475亿元,5年平均增长20.7%。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53.6亿元增加到134亿元,年均增长15.8%。规模工业企业由388户增加到460多户。规模工业产值2005年达380.87亿元,年均增长24.8%。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5%,比2000年提高8.4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期间是该市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最好的时期,5年内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盈亏相抵后共实现利润38.1亿元,扭转“九五”时期连年亏损局面。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76.5%提高到2005年的146.2%。
  企业投入加大。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工业技改投入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1.64亿元,5年内共投入技改资金183.4亿元,比“九五”增长3.2倍。湘钢500万吨钢改造工程、电厂一、二期工程、江南汽车九华生产基地轿车项目投入均在40亿元以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全面铺开,19家企业进入国家、省级示范企业行列。
  支柱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十五”期间的加速发展,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冶金、机电、化纤纺织、新材料等支柱产业。2005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6亿元,比2000年增长3.5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5年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亿元,是“九五”的2.2倍。城镇以上共有1761个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基本建设项目482个,更新改造项目1073个。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5年间全市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2.8亿元,比“九五”增长4倍。城区面积由45平方公里扩展到76平方公里,展示和代表湘潭开放与发展形象的河东新区基本建成。5年新增城市道路60公里,新、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和连通道40多条。三大桥建成通车,四大桥开工,城市二环线、湘江生态经济带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市政设施日益完善,河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式运行,河东水体净化工程启动,双马垃圾场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城市天然气工程实现供气。完成景观道建设20余条,新建和改造10多个绿化广场和10多个市民休闲小游园,提质改造小街小巷120余条。人民大厦、广电中心、梦泽山庄、东方红广场等一批文化设施和大型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顺利完成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任务。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3亿元,比2000年增长63.5%,年均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8.13亿元,比2000年增长65.4%;餐饮业零售额20.5亿元,增长138%。
  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和顺石油物流、步步高物流配送、湖南三和医药物流、大汉钢材物流等10个首批认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目前已有8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亿多元。其中和顺石油物流第一期、湘潭港综合物流第一期工程均已完成并投入运营。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十五”时期是该市对外贸易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5亿美元,年均增长36.7%。2005年,全市外贸依存度达15.1%,比2000年提高9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取得进步。已有9家市内企业在亚洲、欧洲、非洲等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投资。成功举办两届中德(湘潭)环境管理暨企业合作大会和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提高了湘潭的知名度和城市影响力。
  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6.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72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52倍和2.8倍。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三大板块构筑了该市旅游产品的大框架,特别是红色旅游在全国首屈一指。 风土人情
  湘剧早期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及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间9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的,故一度称为“长沙湘剧”。
  湘剧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南北路及一些杂曲小调)四大声腔、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中,有《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还有《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记》等传统剧目和《山花颂》、《郭亮》、《玛丽娜一世》等现代戏影响较大。
  槟榔民谣流传在湘潭城乡赞美槟榔食品的部分民谣、诗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湘潭槟榔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一)
  槟榔越嚼越有劲,
  这口出来那口进,
  交朋结友打园台,(和事)
  避瘟开胃解油性。
  (二)
  吊吊手,街上走,买槟榔,交朋友。
  (三)
  养妻活崽,柴米油盐;
  待人接客,槟榔香烟。
  (四)
  拜年不敢当,进来吃槟榔。
  (五)
  槟榔似银锭,故民间将此物象征财定。过去每年春节期间一些民间“赞土地”的到各家各户闹春、赞辞,祝贺春节。主人送口槟榔,赞土地者十分高兴的赞:
  老板是个财帛星,
  拿锭元宝赏阳春。(指“赞土地人”)
  (六)
  每当新婚之夜,湘潭农村许多闹新房的人都高兴地接受新郎、新娘送的槟榔,并赞道:
  新娘槟榔两头翘,
  一口两口我不要,
  三口四口不为多,
  我要五子大登科。
  (七)
  湘潭农村历来喜欢唱花鼓戏。逢年过年,唱得好的,观众向台上掷槟榔。清人所作《潭州竹枝词》中,对此有形象地描绘。
  风流妙剧话情扬,
  艳姿娇容雅擅长,
  一串珠喉歌宛转,
  有人台下掷槟榔。
  (八)
  抗美援朝时,1954年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柴川若等一行到湘潭县城(现湘潭市区),一位姓黄的军属送他一包槟榔,上写:“槟榔糖粒,打败美帝,瓜子香烟,支援朝鲜”。一时传为佳话。
  湘潭民俗送灶神、过小年
  1、送灶神
  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系古老习俗,也有二十四日送的,有“民三、官四”之说,到三十日晚再迎接回来。灶神又称“司命”,一男一女,形象风流,故忌女人敬灶。传说灶神从二月三十日晚起到玉帝那里汇报主人一年的好歹,所以在司命画像的左右写上“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也有写成“人间好事要多说。明年下界降吉祥”的。人们怕他们上玉皇那里“打小报告”,常在这天沐浴斋戒,以斋粑、甜酒、甜果饯行。平日灶忌甚多:女人烧火时不能正对灶门,更不能以脚采灶;牛肉、狗肉、蛇肉不能放灶上烹煮;女裤不能放灶上烘烤。在灶神离开期间,主人免去对灶的许多禁忌,并趁机扫潮末(扬尘),搞厨房清洁卫生,拆灶修灶。
  过小年
  腊月廿四为“过小年”,过年猪多在这一天宰杀,除宜吃不留的东西在这一天享用外,要割腿肉送给岳家辞年。请有雇工的人家,如若明年辞退,便在这天请他坐首席,俗云“二十四日坐上头,(即首席)背起被褥回家走。”
  湘潭民俗之接忙客、月下偷南瓜
  1、接忙客
  七月初七止十五日俗称“过半年”是旧时祭祀祖先品尝新收获的节日。自初七或初十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每日三餐饭茶,礼仪相敬,至十四日晚便焚化“金银纸包”、“衣冠箱”,当夜或翌晨送客。解放后,这种习惯曾几度消亡,继又复俗。不过,今年的中元祭祖,迷信成份大减,一般只接新亡客和五代以下的先人。
  2、月下偷南瓜
  八月十五中秋节,吃着月饼人团圆,孩子们唱着《月家歌》:“初一不见,初二一线,初三初四蛾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是夜,月山、棋梓、壶田等地流行偷南瓜在桥下煮吃的习惯。说能防腰痛。主人发觉也不骂贼,说是越骂效果越灵验。光偷南瓜还不行,还有从自家偷出铁锅以及油盐碗筷。解放后此俗渐衰。县城、谷水镇等地曾盛行在中秋夜烧宝塔,用丁块柴、棍棒、油篓子和碎瓦搭成之塔被烧时,倒向哪边,哪边的铺子便生意兴隆;虞唐等地则有给未生育孩子的夫妇送冬瓜的习惯:由一儿童抱着一个冬瓜送到女主人床上用被盖住,陪送者放着鞭炮,预祝来年生个胖娃娃,主家盛情款待并赠与送瓜儿童以“红包”。
  湘潭民俗之团年宴、守岁与压岁
  1、团年宴
  一家人从四面八方奔回团聚吃团圆饭,称“团年”,说是叫化子也有个大年三十日。但旧时穷人躲债,必须深夜以后才能归家团年。团年饭菜的特点是饭要煮得绰绰而有余,叫“腰深的饭,脚背深的皮”,肉要“楼板厚”一块,鱼要吃个留头剩尾,预祝来岁家足年丰,有余有剩。襁褓中的小儿或不能归的亲人都设一象征席位,并摆上杯筷,所有来客,都要留餐,这些都是为了讨个亲热吉利。如年三十死人,是最不吉利的,必须密不发丧。
  2、守岁与压岁
  “年过三十夜的火,上元节的灯”,除夕守灯,山区人要烧大而干的枫树蔸,取来年喂猪风吹夜长之意。或烧其他树蔸火,越旺越好,切忌绝灭火种。为了让小孩精神抖擞,家长都给小字辈馈赠小量银钱,称“压岁钱”。1980年以来“压岁钱”行情见涨,多则几十元、上百元。
  湘潭民俗之出天行、拜年、放开门炮
  1、出天行
  农村于元旦凌晨在大门内设香供天地,祈求好年成,先放“千响”,谁家“响”的最早就愈吉利此俗正在消亡中。
  2、拜年
  “出天行”后给祖宗拜年,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叫“拜家堂”。早年,拜家堂后,大门及紧闭一天,不接受外来人拜年,叫做“关财门”。拜年的老规矩是:“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团坊”,若是“拜年拜到初七八”,便“洗嘎锅子浪嘎 ”,莫怪主人缺乏招待了;第一次离开本屋堂去拜年,要选吉日和方位,为的是“出门大吉”,叫作“出行”。现今拜年,身着新装,先拜团坊,见人就打躬作揖,或说声“新年好”。
  3、 放开门炮仗
  “子时至,炮仗响”,春节一到,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看谁家的礼花品种多,把夜空映的五彩缤纷。县城有个专业户,1986年用于“开门仗”的开支在500元以上。
  湘潭民俗之请年饭、送恭喜、游春
  1、请年饭
  农历正月初四日,老板请伙计吃饭,称“请年饭”。初五日,祭五路财神,大拉关系,打打牙祭,称“店铺开张”。
  2、送恭喜
  初四五日开始,“龙”、“狮”、采船、高跷沿户流动,不分昼夜,叫“送恭喜”,或称“团拜”。耍到哪家,哪家便电灯鸣爆迎接,饭时管饭或送红包。
  3、游春
  新春期内,少数外出人利用人们的发财心理捞取赏钱,或“赞土地词”,或“送财神贴”,叫“游春”,也叫“打抽丰”。
  湘潭民俗之“三尺子”护身符
  做上门工夫的木匠,朝出暮归,随身有携带木尺(长三尺,叫“三尺子”)作为“护身符”,“避凶避邪”。如主家招待不周,匠师量尺码故意定在不吉利的尺寸上,据说能使门响屋摇床发颤,人们很害怕这种“木匠作孽”。堂屋门框的高度尺寸要落在吉利的字上,有的以“生、老、病、死、苦”五字轮回数,有的用“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十二字轮回数,最后一字落在“生”字或“道”字上最好,“生”代表“长生不老”,“道”代表“发财”。此称“落道公式”,此俗边远农村尚有遗留,厂矿单位木工早已革除。
  湘潭民俗之立秧树、开秧门
  1、立秧树,开秧门
  “会作田的作一丘,不会作的作一洲,”“一丘指秧田而言。过去谷种下泥要敬秧田菩萨(稷神,又称幡神),在一小竹杆上端夹一叠纸钱、三根线香,外套”和裟“红纸,竖于秧田中,以求育秧顺志,叫做“立秧树。”撒种时,须默默无言,忌孩童围观喧哗,违则恐遭鸟啄;忌妇女撒种,违则恐出苗不齐;撒完不得拍箩筐,必须绕秧田一周以示闭门,违则恐遭鼠啮。开插前以纸钱牲饭酬过稷神,始得拔秧,叫做’开秧门。”合作化后,社员作秧田,渐除禁忌。
  2、插直佾子、唱踩田歌
  “插天师傅扮禾客,踩田叫化惹不得。”插秧技术性强,讲究速度快,出秧匀,佾子直。田岸燃香计时,插田手根据田丘大小、宽窄,或插“挨塍过”、“挨青过”,或“枪弯插”、“直佾插”,令初学者“插补眼”。“直佾子”也称“直一字”,即一佾(四行)秧苗插得笔直均匀。“挨青过”是插直佾的一种,插时两插手在大丘田的对边分别各放一只秧,定“准线”,同时下田背向退插,在田中相会时,佾位不偏不倚,四行恰皆对上。路上停足赞赏;插者意志昂扬;主人特别敬重,尊坐上位,敬米酒、麸子肉、盐鸭蛋。踩田的可不请自来,人人手拄木棒或竹棒支身助力,“一脚踩到底,担谷可办八斗米。”踩田时,通常要赛山歌,“踩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音高亢,拖腔婉转,内容多为抒情,如“四蔸禾门大打开,姐问禾花几时开......。”
  湘潭民俗之巧夺天工“宁波床”
  1、巧夺天工“宁波床”
  清末及民国年代盛行一种雕刻床,长宽尺寸都是超规格的,足够睡4人,高平楼袱,正面的镂雕浮雕甚多,能镶108块各种几何图形的彩画玻璃,花草虫鸟、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解放前有个政府官员刘某所作的这种雕刻床,成本花到40担谷。这种床由宁波引入式样,故称“宁波床”。平民也作“宁波床”,较为简朴。如今“宁波床”不再受欢迎,因为成本很高,使用价值不大。
  2、 炉筒钩
  农民的传统火炉,在厨房中心靠墙掘一四方火炉,火坑中心吊一炉筒,将炉钩通过炉筒牌的孔穿入炉筒,牌是用绳栓在炉筒上的略略拧起炉牌,炉钩杆即可上下移动,放落炉筒牌,炉钩杆既被卡住,这样便可调正到水壶、小锅接近火源或离开火源的任一个位置。火坑中烧草烧柴均可,冬天烧树蔸火,可以围坐十来个人。这种火坑传承了很长年代,至今部分山区农家仍在使用。厨房无烟筒,只留屋上(老虎窗)跑烟。近几年来,城镇郊区及平原农村大部烧煤,这种火坑被藕煤炉代替。
  “……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富有浓郁抒情色彩的湖南民歌《采槟榔》,歌词纯朴优美,曲调缠绵清丽,表达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又是联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感情的纽带。生长在祖国东南沿海及台湾岛上的槟榔树,为什么会出现在湖南民歌中呢?这与湘潭人酷爱嚼槟榔是分不开的。
  槟榔可作药用,性温,味苦,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育、水肿脚气等症。它又是一种果品,特别是在湘潭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湘潭人在相互客串中,待客可以不用烟,不用茶,只要敬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诚意了。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有的父母便会把一丝丝的槟榔让小孩吸吮,真可称得上是“奶操”。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中,以卖槟榔的生意最好。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槟榔摊子,竟有数万个之多。
  湘潭人吃槟榔很是讲究。刚摘下的鲜果呈青色。形似鸭蛋而略短,先用水煮两小时左右,使之变成棕红色,再用烟薰七天七夜,就成了干果。这道工序一般在产地完成。买回干果后,用清水洗净,用开水烫过,喷上少量糖精水,存放二十四小时左右,才可食用。食前用刀把槟榔剖成两至四瓣,点上用石灰加饴糖熬成的卤水,有的人还爱点上一滴桂子油,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又甜又涩,芳香满口,越嚼越有味,余味悠长。一口好槟榔能嚼得人面颊潮红,浑身燥热,甚至遍体生津。嚼槟榔的乐趣如此,难怪湘潭人对它如此厚爱了。
  其实,把槟榔作为果品的不仅是湘潭人,海南岛五指山下的黎族、苗族,以及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也有这个嗜好。不过,他们吃的是鲜果。一只鲜果剖成四瓣,点上调成浆状的贝壳粉,嚼后嘴唇呈乌红色须用棕叶揩干净。他们嚼槟榔是为了解除热带丛林中的瘴气。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妇女嚼槟榔则是为了美容。她们出门前一边梳妆打扮,一边嚼槟榔。待打扮完毕,嘴唇已被被槟榔染得红润鲜嫩,面颊也灿若桃花了。
  不过,不管哪个地方嚼槟榔,都没有湘潭人嚼得凶。湘潭人嚼槟榔以海南岛产的为正宗,称这为“海南个子”。另还有泰国个子、云南个子、台湾个子等,但这些槟榔肉体薄,嚼起来有股青气涩味重,不太受欢迎。每年深秋,湘潭的大小商贩就云集海南岛,往往一个人守住一片槟榔林,享有收购专利权。近几年来,湘潭槟榔生意日趋兴旺,在槟榔产地形成抢购局面。收购价格也由七十年代的几十元钱一担迅速上涨到两、三千元一担。以至海南岛槟榔树的种植面积猛增。
  湘潭槟榔发展简史
  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园台,避瘟开胃解油性。”这是一首流传在湘潭街头巷尾的民谣,生动地反映了槟榔与湘潭人民和湘潭食文化的不解之缘。槟榔,作为一种食品,已在湘潭生根发展达三百余年的历史,据《湘潭市志》介绍:一六五0年(顺治六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九天,县城人口数万,所剩户不上二、三十,人不满百口。有一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槟榔避疫之法收尸净域,从此嚼槟榔习惯也就陆续延续下来。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内居民患臌胀病,县令白景将药用槟榔分患者嚼之,臌胀病消失,尔后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随嚼之,久而成习。由此,湘潭槟榔逐步得到发展。伴随着湘潭槟榔的发展,槟榔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一些地方花古戏、“赞土地”和婚庆之喜等民间包事都无不有槟榔的赞语,如《潭州竹枝词》写道:“风流妙剧话情杨,艳姿娇容雅擅长;一串珠喉歌宛转,有人台下掷槟榔。”形象地勾画出湘潭槟榔与地方文化艺术的紧密关系。这也恰恰说明湘潭槟榔文化是湘潭槟榔发展的产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孕育着上层建筑(文化艺术)的产生,反过来,文化艺术又推动着经济的腾飞,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当然,从整个槟榔文化来看,一首优美动听富于浓郁的民歌风格的《采槟榔》正是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槟榔特殊的感情。
  在湘潭槟榔数百多年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个由初级的、分散的、小打小闹的向高级的、集中的、规模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前至七十年代初,湘潭槟榔加工为传统的作坊式,全市制作经营的不上百户,主要代表是湘潭九总刘记、李记槟榔店。
  第二阶段:从1981年至1991年,湘潭槟榔作为一种生产力,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全市槟榔加工、经营者发展4000余户,年销售槟榔达700余吨,销售金额达5000万元左右。主要代表有光大、张新发等槟榔店。
  第三阶段:从1993年至今,是湘潭槟榔的腾飞时期。以豪爵、王爷、宾之郎、一品堂、湘南、老爷、湘爱、海魂、胖哥、小龙王、湘琼等一批新型的槟榔业主雄踞湘潭。这个时期,湘潭槟榔无论是质量、品种、包装、销售、市场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集中表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生产加工形式上开始突破传统的小作坊式,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有数家大的槟榔加工企业雇请临时工多达一百余人,日销售额最高为4万余元。
  二、是从经营体制上开始出现私营股份制的责任有限公司,如宾之郎食品有限公司、王爷槟榔有限公司、豪爵食品有限公司和一品堂食品有限公司等,为湘潭槟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入了新的机制。
  三、是从槟榔加工的品种上符合各类人群的口味,推出的芝麻、桂花、薄荷、奶油、干槟榔、湿槟榔等多口味槟榔。全市几家形成规模的槟榔加工厂家开始按照湘潭市标准局颁发的《食用槟榔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槟榔加工,从而使湘潭槟榔制作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湘潭人嚼槟榔的习惯越来越浓,“吊吊手,街上走,嚼槟榔,交朋友。”目前,全市爱嚼槟榔的人已增至到全市总人口的30%左右。
  四、是从包装上出现了内外两种包装。内包装又出现了真空包装、枕式包装等;外包装更是鲜艳夺目,各具特色,为槟榔文化谱写出新的篇章。
  五、是从槟榔的经营渠道上开始冲出湘潭,走向全省,现在长沙、株洲、邵阳、益阳、常德、衡阳等地都有一批湘潭人制作正宗湘潭槟榔,带动了全省槟榔加工的蓬勃发展,成为了一支不可低估的食品工业的产业大军。粗略统计,全市从事槟榔加工、经营的人数已超过一万(包括季节性的临时工)。槟榔加工年销售额约有二亿元左右。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全市槟榔加工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槟榔加工户不断推出各种名目的销售手段,带来了全市经济的不断活跃,出现了“买槟榔抽奖”、“专车送货”“送货上柜”等销售新气象。
  六、是从事槟榔制作经营的人员,大大超出了历史的小市民和闲散人员的范围,一批有经济头脑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大学文化水平的青年人(其中有上海、长沙等地的有志者)投身槟榔事业,不仅改变了湘潭槟榔界的文化素质,而且为全市槟榔事业的繁荣和槟榔文化的发展造就了一支新型的人才队伍。
  湘潭槟榔经过数百年的逐步发展,现在已经遍面潭州城乡、大街小巷,进入千家万户,登上了大雅之堂,对湘潭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迁移至湘潭市岳塘区芙蓉路。 行政区划
  湘潭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中部。
  Xiangtan Shi
  区号:0731
  430300
  411100
  岳塘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湘潭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岳塘区
  面积 206平方千米,人口 40万。邮政编码411101。
  雨湖区
  面积 74平方千米,人口 43万。邮政编码411100。
  湘乡市
  面积2003平方千米,人口 90万。邮政编码411400。
  韶山市
  面积 210平方千米,人口 10万。邮政编码411300。市人民政府驻清溪镇。
  湘潭县
  面积2513平方千米,人口113万。邮政编码411200。县人民政府驻易俗河镇。 历史名人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2.26—1976.9.9)乳名石三,字咏芝,后作润之,亦作润芝。曾用名这要有“二十八画生”、“子任”、“李得胜”等。湘潭县上七都七甲土地冲上屋场(今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
  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公历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土地冲上屋场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常住唐家 外祖父家,少小聪慧。3—5在舅父文玉钦开办的蒙馆旁听。6岁开始在田间帮助劳动。8—13岁先后在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等地读私塾,常背着先生和父亲阅读《水浒》、《三国演义》等书。14—15辍学在家,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帮父亲记账。其时借阅历史小说甚多。15—16岁在乌龟井、东茅塘等地读私塾,在毛麓钟等先生指点下, 阅读了《史记》、《日知录》、《盛世危言》等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年),杰出的艺术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湘潭县白铺杏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又号白石或白石山人。幼年念过半年蒙馆便失学,在家放牛、砍柴。他非喜爱读书、写字和绘画,买不起纸张,就用旧帐本写字、习画。
  彭德怀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名彭得华,谱名清宗,号石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于湘潭县乌石乡彭家围子。幼年读过两 年私塾 ,因家贫辍学务农,曾下煤窑做工。十五岁参加饥民闹粜,被官府通缉,逃到湖区当堤工。民国5年(1916年),入湘军当兵,痛恨帝中主义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萌发富国强兵的思想 。民国8年,在连队秘密组织“救贫会”,后因派会员杀死一恶霸被捕,押解中逃脱。民国11年,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来后回湘军任排长、连长、营长。
  陈 赓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湘潭市湘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陈赓1917年投湘军当兵。参加了护法战争、驱张(敬尧)战争、湘鄂之战。后脱离军阀部队,投身工农运动。
  谭 政
  成之凡,1928-,湘乡籍人,成舍我之女,钢琴家,社会活动家,曾三次参选法国总统。
  成思危,1935-,湘乡籍人,成舍我之子。现任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
  张京育,1937-, 湘潭人,台湾政治家,学者。曾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台湾陆委会主任。
    风景名胜
  韶山是湘潭市最出名的景点,毛泽东同志就是出身在这里。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人口10万。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又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现属湘潭市。湖南省设韶山管理局。 
  韶山,群山环抱,峰峦耸峙,气势磅礴,翠竹苍松,田园俊秀,山川相趣。韶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色彩神奇;青年水库融蓝天,映青山,碧波荡漾;慈悦庵的六朝松,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滴水洞八景屏等著名景观,点缀灵秀山川。
  如今的韶山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主要景点有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氏宗祠、毛泽东诗词碑林、韶峰,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韶乐,品尝到毛主席最爱的毛氏红烧肉。
  鲁班殿位于湘潭市自治街。清乾隆初年由境内泥木匠所建,作为公所。民国元年(1912)年烧毁,3年后重建。殿为全木结构,上下两层,庙堂宽阔。门楼正面为八字墙,门额上方为泥塑浮雕《湘潭全城实貌图》。
  图景由3部分组成。右图长4米、宽0.6米,为文昌阁至小东门景;中图长5.2米,宽2.6米,为县城至窑湾的各街、巷、码头;,为杨梅洲全景,背景为黄龙山、仙峰岭等;近景为湘江,飞舟,街市中房屋林立,雨湖垂柳摇曳,作品细腻逼真。是湘潭泥塑艺术珍品。民另年间曾在此开办泥木工人的子弟学校。民国25年(1936)维修时,正殿门额悬“天下无敌”木匾。“文化大革命”中毁损严重。现已修复并公布为湘潭市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纪念馆位于湘潭市白马湖风景区。为纪念杰出的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983年中宣部、文化部批准湘潭修建齐白石纪念馆,历时10年,于1993年竣工落成,同年五月二十三日举行开馆庆典。馆址用地1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2000平方米。馆内收藏齐白石国画作品和早期雕花作品数十件并收藏了近、当代名家书画作品数百件。纪念馆经常举办国内外书画名家作品展。纪念馆周围风景秀丽,为湘潭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的建筑,宛如江南民居,精巧、典雅,透出一种别样的平和与亲切,成为湘潭市一个新的旅游观光点。纪念馆大门额上黑石镏金大字“齐白石纪念馆”熠熠生辉。进入馆内,你不仅可欣赏到白石老人精妙绝伦的30余幅绘画原作及早年木雕、竹雕、石雕作品,也能欣赏到齐氏后人及弟子对老人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各个展厅婉转相连,宽敞明亮,又如在江南农居漫步,与白石老人绘画艺术的那种稚朴、天真的农家气息相映成趣。更具匠心的是,在纪念馆中间精心设计了小桥流水,棚架漏荫,使得整个纪念馆在清澈的流水中透出一种流动的灵气。1997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又决定将白马湖畔的人民路学校更名为白石学校,以增浓纪念白石老人的情意。
  湘乡孔庙,又称文庙,是湘乡最古老的宏伟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庙址原在涟水之东仙林冈(今东岸坪),宋、元、明、清四朝,曾先后修复、重建、扩建达七次之多。清雍正十一年(1733),各地奉旨查修天下文庙,邑人黄宜中、萧衍等因见庙居郭外,临坍岸,便集银五千两,申议移建于黄甲岭。这就是今天见到的坐落于湘乡一中校园内的孔庙。孔庙旧时的最后一次修复是清同治三年(1864),系湖南道台许隆阿为首组织。两百多年后的1994年,经湘乡一中奔走呼号,多方募捐,筹集资金百余万元再度重修,使孔庙这一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重现出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绚丽异彩。
  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系典型的明清古建筑结构,重檐斗拱,红墙碧瓦,酷似天安门城楼。大成殿内,过去曾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之牌位,如今牌位不存,取而代之的是神态毕肖的孔子塑像。大成殿后面是崇圣殿,因其珍藏过许多儒家经典等珍贵古籍,故又称“尊经阁”。今已改造成豪华典雅的小型会议室。两殿前两侧的四间厢房,已被学校充分利用,建成了校史陈列室和教育教学成果展览室。由大成殿走下台阶,穿过庭院,便是大成门。门前悬挂着一块红底黑字金边的横匾,上书“大成门”三个大字。由大成门往外走,便是雄稳的麻石牌坊——棂星门。棂星门由六根直立方型石柱和15根横方石梁结构而成,相互对称。每根直立石柱的顶端都蹲着一小石狮,虎虎有生气。其雕工不能说精细,但不粗疏,形态不能说伟岸,但不萎缩,遵循中庸之道。昔日棂星门前,还有状元桥。状元桥是一座两边用石栏杆围护的石拱桥,横跨在荷花池上。荷花池前面左右都由红粉青砖围墙护着,内有一块半圆形的空坪。左右围墙都有门,平日关闭,只有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打开。左门外左侧墙上嵌刻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字样的石碑。相传只有高中的状元才有资格登上状元桥,穿过棂星门,脚踩大成殿前坪之下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游龙出海”图案上的昂首龙头,直奔大成殿。如今,状元桥没有了,荷花池也被填平建成了有着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这古老的传说也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历史轶闻。
  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文庙就是文明的象征。历代封建帝王对孔子无不顶礼膜拜,代代加封。湘乡文庙正厅的大成殿就曾建有“先师孔子赞”和“四大贤赞”两座御碑,还悬有多种御赐扁额,计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颁“万世师表”匾;雍正元年(1723)颁“先民未有”匾;乾隆元年(1736)颁“与天地参”匾;嘉庆四年(1799)颁“圣集大成”匾;道光元年(1736)颁“圣协时中”匾;咸丰元年(1851)颁“德齐帱载”匾;同治二年(1863)颁“圣神天纵”匾。真乃“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啊。
  现在,湘乡孔庙因其独特的建筑、精巧的雕刻和悠久的历史而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褒忠山在距湘乡市城西约35km陶月山区境内。一山拔地而起,直插苍穹,云缭雾绕,朦胧迷离,这就是古称“湘中第一山”的褒忠山。褒忠山海拔八百多米,曾名“贞女山”,相传有邱氏二女终身不字,于此山修道成仙。宋末,乡民刘叔荣起兵抗元,踞山不屈。最后,兵尽粮断,坠崖牺牲。后人为纪念他,褒奖忠义,遂改名为褒忠山。
  褒忠山景观有白云关、报恩寺遗址、仙女庙旧址、舍身岩、一尖峰、二尖峰等。其中以白云关最为壮观。沿登山小道而上,道旁一巨石上镌刻着“白云关”三个大字,此所谓白云出入之关口。每当白云“出关”,则关下云雾迷漫,而山头晴朗碧透;若白云“入关”,则山头云遮雾盖,而关下清明如镜,为褒忠山一奇观。“舍身岩”如刀削斧砍,岿然耸立,传说为刘叔荣退守至此,誓不投降,跳岩舍身之处。
  褒忠山峰峦重修,修竹摇曳,林木荫蔽,山花香馨,百鸟啭鸣;山谷间,清泉飞瀑,流溪潺潺,如歌似曲。令人陶醉。有水杉、黑壳楠,润楠、红桐等许多珍贵树种,是一处难得的天然植物园,现已辟为褒忠山林场。
  石鱼山在湘乡市城西十里的湖山乡境内,又名石鱼屏,曾誉称“石鱼彭鬣”,为湘乡八景之一。
  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记载过:“涟水东入湘乡,历经石鱼山,山高数十丈,广十里,山下多元石,色黑而理若云母,凿开一层,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若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烧之作鱼膏腥,因以名之。”
  石鱼山的“鱼”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来这里游览、寻觅。六朝名人张正就曾游览此山,见石作赋曰:“鱼跃湘乡之水”,并镌石立碑。唐朝时,文学家段成式也曾来过这里,在《酉阳杂俎》中,记述了他在石鱼山的见闻。
  石鱼给人以奇特神秘之感,它就是一种石。据考证,在几百万年以前,湘乡的湖山及至苏坡乡一带是一个偌大的湖泊,湖泊里生长着鱼和其他浮游生物。后来,由于地壳的剧烈运动,这些生物一批一批被埋在泥沙下面,长期受着压力和地心热力的作用,泥沙形成为岩石,鱼经过炭化也就凝胶在岩石层中,成为化石了。
  石鱼,可以说是一种反映地质演变的艺术珍品。它不仅能给人以古朴纯真的享受,而且能给人以知识的启迪。1958年修建湘黔铁路时,路基穿过石鱼山,曾发现大量的石鱼。现在,虽然此山已奠于铁路之下,但铁路两旁仍有鱼石披露,倘若开发,动辄有“鱼”。
  滴水洞是主席别墅,位于韶山冲西边的角落里,与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风景中一个著名的景点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龙头山等自然风光与滴水洞一号等建筑组成。滴水洞长约2.8公里,洞内有小溪,曲曲弯弯,幽壑口朝东北而开。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种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长着。
  窑湾位于湘潭市十八中附近,是湘潭最大的老城区和棚户区,从长沙到达湘潭后可在湘潭火车站乘坐18 路公共汽车前往.
  窑湾过去有一点点有个类似长沙桔子洲头的地方,就是杨梅洲.杨梅洲基本上是个烧烤场,河对面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前面不远有个湘江铁桥.而杨梅洲的附近有个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侠秋瑾的故居,由于保护不到位,已经比较破旧,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杨梅洲最好看的风景应该是6-7月份的洪水,号称年年都被水淹的说,现在去可能还好,但是也还是可以看到比较猛的江水.另外还有望衡亭,观圣殿等等古迹。
地方特产
  槟榔
  槟榔作为一种食品,已在湘潭生根发展达三百余年的历史,据《湘潭市志》介绍:一六五0年(顺治六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九天,县城人口数万,所剩户不上二、三十,人不满百口。有一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槟榔避疫之法收尸净域,从此嚼槟榔习惯也就陆续延续下来。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内居民患臌胀病,县令白景将药用槟榔分患者嚼之,臌胀病消失,尔后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随嚼之,久而成习。由此,湘潭槟榔逐步得到发展。伴随着湘潭槟榔的发展,槟榔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一些地方花古戏、“赞土地”和婚庆之喜等民间包事都无不有槟榔的赞语,如《潭州竹枝词》写道:“风流妙剧话情杨,艳姿娇容雅擅长;一串珠喉歌宛转,有人台下掷槟榔。”形象地勾画出湘潭槟榔与地方文化艺术的紧密关系。这也恰恰说明湘潭槟榔文化是湘潭槟榔发展的产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孕育着上层建筑(文化艺术)的产生,反过来,文化艺术又推动着经济的腾飞,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当然,从整个槟榔文化来看,一首优美动听富于浓郁的民歌风格的《采槟榔》正是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槟榔特殊的感情。
  在湘潭槟榔数百多年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个由初级的、分散的、小打小闹的向高级的、集中的、规模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前至七十年代初,湘潭槟榔加工为传统的作坊式,全市制作经营的不上百户,主要代表是湘潭九总刘记、李记槟榔店。
  第二阶段:从1981年至1991年,湘潭槟榔作为一种生产力,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全市槟榔加工、经营者发展4000余户,年销售槟榔达700余吨,销售金额达5000万元左右。主要代表有光大、张新发等槟榔店。
  第三阶段:从1993年至今,是湘潭槟榔的腾飞时期。以豪爵、王爷、宾之郎、一品堂、湘南、老爷、湘爱、海魂、胖哥、小龙王、湘琼等一批新型的槟榔业主雄踞湘潭。这个时期,湘潭槟榔无论是质量、品种、包装、销售、市场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集中表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教育
  湘潭大学:
  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名,2008年9月10日迎来她的50周年纪念日。
  湘潭大学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设施齐备,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现有专任教师1475人 ,其中跨校院士 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 2 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 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0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628人。312人次进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
  湖南科技大学:
  由原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和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学校设有19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采矿工程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勘察技术与工程等7个国家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等12个省级重点专业。有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
  湖南工程学院:学院创建于1951年,占地面积1811多亩,现有校舍面积3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2亿元。新校园建设一期工程圆满完成,校园分主校区和南校区,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育人环境良好,是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等学校”。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9-09-23

莆田简介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市内设置仙游县和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2008年末户籍人口305万、常住人口2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49万人;常年有60多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 ;莆田籍在外乡亲人才济济,有5000多位教授以上高职称的人才遍布全国,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5名14人(其中一人为两院院士)。旅居在外的侨胞70万 人左右,港澳台同胞近20万人,归侨、侨眷30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是八闽古府之一、历史上人才辈出,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由莆仙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是历史上有名的科举名邦。

  邮编:351100 代码:350300 区号:0594

莆田气候
  莆田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鲜花争艳,四季佳果飘香。山海俱得,风光旖旎,有壮观奇特的高山,有一马平川的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湾,春九鲤,夏湄洲,秋白塘,冬石牛;荔乡情韵,壶山雨景,兰溪流水,九鲤飞瀑,菜溪 、麦斜、永兴三大名岩的风光,广化寺的千年钟声,南少林的武术渊源……风光无限,美不胜收。文坛泰斗郭沫若先生当年游览莆田, 由衷地赞颂: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
莆田地理
  别具一格的人文地理,形成了莆田的众多优势和特色。区位优势明显,位居闽东南沿海中部要冲,与台湾隔海相望,北依省会福州,南接泉州并与厦门相近,是建设海峡西岸 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湄洲湾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水深港阔,风平浪静,不冻不淤,1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具有建设大型港口的优越条件 。妈祖文化独特,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是四海共仰的妈祖文化发源地,岛上的妈祖祖庙被誉为东方“麦加”,历来以一种独特的信仰牵系着海峡两岸同胞,是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乌丘屿原隶属莆田县湄洲乡管辖,现由金门县代管。
经济社会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1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5.14亿元、281.19亿元和165.37亿元,分别增长5.9%、17.6%和1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113元,比上年增长16.1%。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大产业比例为12.7∶55.0∶32.3。

  农业经济。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07.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粮食种植面积7.7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64万公顷,减少673.3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19万公顷,减少1026.67公顷。全年粮食产量44.28万吨,比上年减少0.73万吨,减产1.6%;油料产量4.10万吨,增产2.7%;蔬菜产量99.01万吨,减产2.7%;水果产量15.50万吨,增产11.3%;肉蛋奶总产量22.82万吨,增长5.2%;水产品产量72.33万吨,增长3.0%。完成人工造林总面积993.33公顷,比上年增长69.9%。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造林面积660公顷,占人工造林总面积的66.9%。人工迹地更新面积0.26万公顷,增长71.4%。商品材产量9.64万立方米,增长13.7%。

  工业生产。全年工业增加值253.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77亿元,增长23.6%。工业总产值727.51亿元,增长2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7.16亿元,增长29.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67%,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0.80亿千瓦小时,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7.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0.90%,比上年提高17.36个百分点。全市新增中国名牌产品保兰德牌箱包、天下农庄牌大米、云敦牌衬衫3个(不含复评2个),新增驰名商标三棵树、沃特2个。至年末,全市中国名牌产品总共9个,居全省第四位;国家驰名商标共7个,居全省第三位;新增福建名牌产品26个;新增福建著名商标17个。“南日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07亿元,增长13.2%。
莆田旅游
  莆田市的旅游景点
 多,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有250多处,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97处。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8处,市级20处,县(区)级167处,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遐迩闻名,四海共仰;三教祖祠是唯我独有;湄洲妈祖祖庙和三教祖祠在全国、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九鲤湖风景区以湖、洞、瀑、石四奇称著,是“福建三绝”之一;距离市区5千米的大型古堰木兰坡,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化寺为福建省四大禅林和“十佳风景游览区”之一;玄妙观三清殿是本省保存最好的唐代道教玄妙观建筑群之一;有现已论证的南少林寺遗址,还有宋代的古谯楼及蔡襄墓、瓷窑古遗址及明代的抗倭名城莆禧城等一大批古建筑遗址,也有千年古树,荔枝树——“宋家香”,龙华的古樟等树木。

  还有莆田南少林。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北部层峦叠嶂,闻名天下的南少林寺就在这里。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据考古认为“林泉院至迟在唐代或唐末即已存在”,但具体创建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林泉院的习武之风,缘起于唐初,它的经磨历劫,也与武风有关。

  传说,李世民登基后,辅公祏部将路得才聚众东南沿海为非作歹,闹得民不聊生。那些歹徒行踪不定,聚散无常,如果派大军围剿,无异用拳头打跳蚤,劳民伤财,且难奏效。唐太宗只好把已封为大将军的少林寺方丈昙宗找来,请他派武艺高强的僧兵惩治海盗。昙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广带领五百僧兵入闽平暴。暴乱平息后,沿海人民挽留这些救苦救难的活菩萨。道广也感到盛情难却,就回到嵩山少林寺禀告昙宗方丈。方丈当即道出一偈:“傍海平盗日月久,九莲山下有宿头。南北千里同一寺,大乘禅在心中留。”道广根据北少林方丈的偈语,找到了当时就有名气,且地形酷似嵩山的林泉院扩寺定居。林泉院也就成为江南的少林分寺。该寺所在的林山村周围有九座山围成一圈,形如九瓣莲花,寺院坐落在花心的位置上,因名九莲山少林寺,俗称南少林。清朝初年,各地抗清志士、武林俊彦纷纷来到具有习武传统的南少林,把它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由于叛徒的出卖,南少林被官军攻陷,僧众多被杀戮,寺院被夷为平地。冲出火海的武僧流落江湖,传徒授艺,坚持抗清斗争。据传,南拳的不少套路出自南少林。由于清廷的舆论封锁,这一段悲壮的历史鲜为人知,只是在民间悄悄流传。

  莆田旅游概况

  初春天气正宜晴,风送轻车过荔城。

  麦子平铺青似涌,果园错落绿如棚。(谢觉哉) 

  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

  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

  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

  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郭沫若)

  这是两首题咏“荔城”的诗作,分别出自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二位诗人之手,皆作于20世纪60年代,它所赞美的,就是今日中国东南沿海新崛起的城市——莆田。

  莆田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遍布山区、沿海和平原,自古就有莆田四季景,莆田二十四景,仙游四大景,沿海十二景的说法。

  莆田四季景(四大祈梦胜地)是: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其中“夏天云”就是指天云洞。天云洞风景区位于秀屿区埭头镇温李村境内的大蚶山东南部。天云洞四周岩群砌迭,虬松遍野,四时山茶烂漫,异草丛生,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径幽称奇于兴化大地。春夏之交,云雾缭绕,岩峰隐约,亭榭依稀,山岚奇幻,人在云幔之中,俨若置身仙境。唐朝诗人罗隐曾来此尽兴游玩,赞曰“满山皆秀”。

  莆田二十四景是:东山晓旭、白塘秋月、宁海初日、锦江春色、西湖水镜、梅寺晨钟、天马晴岚、西岩晚眺、石室藏烟、智泉珠瀑、九华叠翠、湄屿潮音、钟潭噌响、谷城梅雪、壶山致雨、碧濑飞泉、古囊列山献、紫霄怪石、绶溪钓艇、夹漈草堂。

  仙游四大景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

   是:新桥夜泊(涵西新桥头)、美澜晨眺(北高)、冲沁晓烟(北高)、黄崎夕照(埭头黄岐)、青山叠翠(埭头石城)、南啸归帆(平海)、门夹风涛(山亭文甲)、鱼希 江烟雨(湄洲)、螺港秋潮(山亭港里)、蓼城蜃气(东埔吉城)、塔林渔唱(东埔塔林)、小屿长桥(秀屿港区)。

 沿海十二景
  莆田市不仅有令人心驰的山川形胜,并且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还有不少文明灿烂的历史名胜区。城区荔城、仙游鲤城、水乡涵江(包括洋尾村)、古镇西天尾、黄石、枫亭、游洋、新县、榜头古街,是镶在兴化大地上的一颗颗历史的明珠,古镇、历史名胜区的文物、丰富历史内涵,吸引了不少中外专家、学者、旅游者前往寻史觅踪。

  莆田市文物的特点是点多、密度大、价值高、分量重。经过1956~1957、1986—1987年的两次文物大普查,以及日常文物普查和专题文物普查,现保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点800多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14处(原23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湄洲岛妈祖祖庙、木兰陂、三清殿、释迦文佛塔、天中万寿塔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级103处(原41处),县(区)文物保护单位167处,这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类别分有: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古石坊、古石刻、古壁画、革命文物、革命遗址、革命旧址、革命旧居、革命纪念建筑物、瓷塑、近代代表性建筑以及古树木等。

  人类在五、六千年前已在莆田这块土地上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考古发掘和采集到的泥质软陶、灰砂陶、红砂陶、黑砂陶等,属于昙石山遗址中、下层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范畴,秀屿区埭头镇后郑村的鲎尾寨遗址和仙游县园庄乡溪尾山遗址是典型代表,发掘和采集到这样丰富的几何印纹硬陶和磨光石器如石奔 、石戈等,这些与昙石山遗址上层相似和黄土仑文化相似,是青铜器时代遗址,莆田市几十处的青铜器时代遗址昭示了远古时代闽族人在本地创造印纹硬陶历史的辉煌。西汉古遗址,有白沙镇的越王台,榜头镇的鸡子城,钟山镇的蛇湾城等,反映了西汉时期闽越国人在这里的军事活动。

  制瓷业在两宋和元代曾是鼎盛一方,多处古窑址的丰富堆积和几千平方米的古瓷片散布,以品类多、质量高为人称道,典型产品有仿龙泉和“珠光青瓷”的日用瓷器和陈设用品瓷器。这些产品在宋元时已销往东南亚、埃及、伊朗、日本等地。现存比较著名的古窑址有涵江区庄边镇的庄边瓷窑址,荔城区西天尾镇的碗洋瓷窑址,城厢区灵川镇的青蛙山瓷窑址,东海镇的许山瓷窑址,仙游县度尾镇的碗边瓷窑址、云居山瓷窑址、圣山瓷窑址,仙游大济镇的溪车瓷窑址等。

  莆田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名人辈出。至今,历史名人古墓葬保存不少,有唐代林披、“九牧林”、黄滔、郑良士墓,宋蔡襄、蔡京、郑樵、刘克庄墓,明黄仲昭、马思聪、林兆恩、郑纪、林兰友墓,清代郭尚先,江春霖墓等。

  古建筑是莆田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莆田市文物的精华。莆田市至今保存的数百座唐、宋、元、明、清古建筑是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宋代建筑以古谯楼,三清殿、妈祖庙以及众多宋塔、宋桥、宋陂为代表。八闽名楼古谯楼以其有地方建筑特色的宋代台基而著称;目前尚存920余座佛寺建筑多为明清面目,但唐、宋遗踪仍抹不去昔日的风彩,唐宋的寺院多为十方丛林,明清的子孙寺已不胜其多,大寺院的布局多为中国式的禅宗七堂制,主体建筑为山门、大殿、法堂、禅堂等中路进深,左右翼则为两廊建筑;道观庙宇,棋布城乡,其宋代“三清殿”的建筑等级之高和文物价值之大,使它享有江南古建筑奇葩的美誉;众多文庙中的仙游文庙,堪称古建筑的艺术殿堂;湄洲妈祖祖庙是诲内外信仰者朝圣的“东方麦加”;

  莆田市是全国著名的老区,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的斗争事迹,为人们留下了众多的革命者和革命事件的遗址、文物,成为今天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莆田市秀丽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馈赠给莆田人民的琳琅多姿的瑰宝;优美的人文景观,则是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精品,也是历史文明的实物见证。
莆田习俗
  1.一年过两次年

  明末福建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镇各村不一.有些是大年初四.有些是大年初五..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

  2.白头春联

  清军侵入福建时,莆田人和清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648年,朱继祚克复了兴化府城,但同年七月在清兵大举反攻下失败。清兵第二次夺下的地方例要屠城示威。,”封刀“之后,幸存的人又受到剃发令的威胁.结果是每家每户都有人被杀,家家都办丧事贴白联。到了新年,清军强迫贴红联给"新朝贺岁",否则死罪。按中国老习惯,丧家未到除服是不能贴红联的。因此人们不得已贴上红联,但巧妙地留出一段白联以示抗议。第二年为了纪念这一惨痛时刻就于大红纸上边特制一段白头,渐成习俗。

  3.大年初二不访友

  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至今

  4.莆仙话的起源

  莆仙话的起源可追随到唐朝.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
莆田历史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析南安县地建莆田县,不久撤县。隋开皇九年(589)置莆田县,不久即废。唐武德五年(622)再置莆田县,属丰州(州治今南安丰州)。圣历二年(699)析莆田县西部置清源县。天宝元年(742)清源县改名仙游县,莆田、仙游2县均属清源郡(郡治今泉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析莆田、仙游、福清、永泰县地置兴化县,建太平军(后改兴化军,治所兴化县),领兴化、莆田、仙游3县,八年(983)治所迁莆田县,景炎二年(1277)兴化军改为兴安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为兴化路。明洪武二年(1369)为兴化府,正统十三年(1448)裁兴化县。清沿明制,清末属兴泉永道。

  1912年废府,属南路道(1914年改厦门道)。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时属“兴泉(泉海)省”。1934年7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仙游,领仙游、永春、德化、大田、惠安、莆田6县)。

  1949年8月21日解放,属第五专区,1950年属泉州专区,1955年属晋江专区。1970年6月,莆田、仙游两县由晋江专区划归闽侯专区,同时把闽侯专区改为莆田专区。1971年5月改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福清、平潭、长乐、闽侯、闽清、永泰8县。1973年7月划闽侯县归福州市。

  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地区,将闽清、永泰、福清、长乐、平潭5县划归福州市,将莆田、仙游2县划归晋江地区。198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以莆田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该市行政区域,将晋江地区的莆田、仙游二县划归莆田市管辖。析莆田县地置城厢、涵江2区。将莆田县的城厢镇、城郊公社成立城厢区,将莆田县的涵江镇、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区。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莆田市总人口2717923人。其中:城厢区 230816人、涵江区 213110人、莆田县 1428558人、仙游县 855439人。

  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县,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同时调整莆田市市辖区行政区划:(1)撤销莆田县。将原莆田县的常太、华亭、灵川、东海4个镇划归莆田市城厢区管辖,原莆田县的江口、梧塘、秋芦、白沙、新县、庄边6个镇和大洋乡划归莆田市涵江区管辖。(2)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将城厢区荔城街道的文献、凤山、长寿、英龙、梅峰5个居委会,城南乡的镇海、阔口、新镇、步云、埭里、古山6个村,城郊乡的长丰、七步、新浦、南郊、华郊、荔浦、徒门、张镇、西洙、东阳、拱辰、畅林12个村,以及原莆田县的西天尾、新度、黄石、北高4个镇划归荔城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县巷。(3)设立莆田市秀屿区。将原莆田县的笏石、东庄、忠门、东浦、湄洲、东桥、埭头、平海、南日9个镇和山亭、月塘2个乡划归秀屿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笏石镇。

  
莆田县建制撤销

  涵江区 将原莆田县的江口、梧塘、萩芦、白沙、新县、庄边6个镇和大洋乡划归涵江区管辖。涵江区共辖2个街道,9个镇1个乡,20个居委会,179个村委会,面积752平方千米,人口41.05万人。

  调整城厢区行政区域范围,设立荔城区。城厢区的行政区域以新街口为中心,北以胜利北街至东圳路交汇点,向东北沿东圳路、学园中街交汇点为界;南以胜利南街至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沿古城路,东至天妃路、城港北大道为界。东部为荔城区,西部为城厢区。

  荔城区 将原城厢区荔城街道的文献、凤山、长寿、英龙、梅峰5个居委会城南乡的镇海、阔口、新溪、步云、埭里、古山6个村,城郊乡的长丰、七步、濠浦、南郊、莘郊、荔浦、陡门、张镇、西洙、拱辰、畅林12个村,以及原莆田县的西天尾、新度、黄石、北高4个镇划归荔城区管辖。共辖2个街道,4个镇,12个居委会,118个村委会,人口47.73万人,面积268平方千米。荔城区人民政府驻县巷。

  城厢区 将凤凰山、荔城街道的梅山、太平2个居委会,城郊乡的龙桥、泗华、延寿、洋西4个村,城南乡的顶墩、下黄、肖厝、沟头、棠坡、坂头、霞林、木兰、铁岭、林桥、朱坑、白洋、屿上13个村和原莆田县的常太、华亭、灵川、东海4个镇划归城厢区管辖。共辖3个街道,4个镇,16个居委会,102个村委会,人口31.9830万人,面积484平方千米。城厢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秀屿区 将原莆田县的笏石东庄忠门、东埔、湄洲、东峤、埭头、平海、南日9个镇和山亭、月塘2个乡划归秀屿区管辖。共辖9个镇2个乡,10个居委会,186个村委会,人口78.23万人,面积506平方千米。秀屿区人民政府驻笏石镇。
莆田人文
  莆田市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誉,自唐代以来的1200多年间,人才荟萃,名人辈出,在各个时期勇领风骚,垂范后人。出现林默、林兆恩、蔡襄、郑樵、刘克庄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还有许多至今传为佳话的科甲风流。诸如“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兄弟两宰相”,“魁亚占双标”,“一方文武魁天下”,“六部尚书占五部”。还有保持唐章宋韵的莆仙方言,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田特产
  【度尾文旦柚】

  文旦柚是度尾的名优珍果。在清末,由度尾潭边的坑尾自然村吴金栋祖父栽培一株优质柚,后用高压法育苗传邻村。1949年,度尾的文旦柚产量已达到2500公斤。由于文旦柚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果实无籽脆甜。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1980年时全县种植面积总共只有198亩,产量也只有八吨。1983年,经福建省科委鉴评,认定为优良柚类品种,同时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研究所确认为是柚类中的佳品。1992年,全县文旦柚种植面积达2481亩,年产量1050吨,龙华、大济、赖店、榜头等也相继引种。目前,度尾文旦柚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初具规模。

  【金沙薏米】

  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薏米始栽培于宋朝。明代金沙薏米成为贡品。现在金沙薏米还畅销国内外。金沙薏米容易脱壳,出米率达60%以上。薏米的腹沟深、粒圆、含固形物多。煮热时,汤较浓,能清热、解毒、利水、去湿,可治风湿病。妇女坐月子常食用金沙薏米饨猪脚。

  【仙游皮蛋】

  仙游皮蛋是以独特的科学传统配方加工而成的,质地透明有弹性,味道鲜美,食后甘味回旋,具有清凉、解毒、消化之功效,特别是可以减少胆固醇,品质上乘,是餐桌上的一道好菜。现品种有无铅松花皮蛋、鹌鹑皮蛋等,全县已形成年产优质松花皮蛋和红心咸蛋1亿粒,产值1亿元,出口供货总值1000多万美元的“两蛋”生产出口基地。创下了“一路发”,“大家发”、“鹭岛”、“路路发”、“福春”、“爽得霸”等十多个优势品牌。

  【兴化桂圆】

  兴化龙眼,除部分生食外,大部分焙制成桂圆干。焙制桂圆干时,先把采摘来的龙眼逐个剪粒,然后装在大箩筐里,放在大水桶浸泡十几分钟,捞起凉干,倒进竹制双头弯的大筐里,渗些细沙,来回轻轻地摇晃二百来下,使龙眼外壳经互相摩擦而产生变化,呈显着褐黄的颜色。待半小时后,再把桂圆放在焙灶上铺平,用温火经过24小时三次翻焙,即制桂圆干。由于一次性不可能把桂圆核焙干,所以要把刚焙制的桂圆干放置在干燥处,让外壳把核里的水分吸出来,五、六天后再焙一次,这样桂圆干就不易发霉变质。可长期存储。兴化桂圆干驰名中外,枫亭铺头村成为全国桂圆干集散销售中心之一。
莆田古代科举
  莆田县(现莆田市区):福建第一进士县

  中国封建社会处隋朝至清朝末年整个科举时代,全国各地进士达千名以上的进士县,只有18个县,其中福建省占4个。而莆田一县的历代进士,竟多达1433人,因而雄踞福建省进士县的榜首,其次为晋江、闽县(今福州)和建安(今属南平市)。又据载,宋代所取进士中,每42人中,就有一个是莆仙人。不仅如此,单在宋代,莆仙人中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中赋魁、别试第一名的人数,也是位居福建之首。其中中状元的有陈睦、方天若、蔡佃、李宗师、陈俊卿、黄艾等6人;中探花的有李昭远1人;以赋魁天下者有郑厚、刘夙、林旖、吴铸畴、郑从甫、叶大有等6人;为别试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虑、林益严等3人,可谓占尽天下科举风流。

  更为奇特的是,莆田行民不但创造了中国科举史的奇观,还留下许许多多至今还广为流传的科甲佳话。诸如“一家九刺史”(唐代林披的后裔,有九个官至刺史)、“一门五学士(唐黄璞进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馆职)、”一科两状元“(1076年文武状元分别为莆田人徐铎和仙游人薛奕所得)、”魁亚同榜”(1138年,莆田人黄公度、陈俊卿同时中状元和榜眼),故有“析榆未三里,魁亚占双标(黄公度、陈俊卿)”和“龙虎榜头孙嗣祖(指宋徐铎与其祖唐徐寅均为状元)、凤凰池上北联兄”之类美谈,如此等等。

  正由于莆田有如此壮观的科举成就,加上学术昌明,著作如林,所以早在宋朝,莆田就以“文献名邦”(宋度宋赞语)、“闽越之地,邹鲁之邦”(宋真字敕字)、“兴化多进士”(宋王安石赞语)、“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赞语)、“比屋业儒,号衣冠盛处”(宋游酢赞语)、“家习诗书,多出魁人韵士,为中州冠”(宋张友赞语),“莆田,文物之邦”(宋黄公度赞语)、“莆邦文学号邹鲁”(宋黄灏赞语)等美誉著称于世了。

  由此可见,重教兴学不仅是莆仙文化名垂天下的根源所在,而且是莆田“文献名邦”最具特色的传家宝。有了这个传家宝,莆田的“文献名邦”,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科举名邦、状元之乡:莆田共有文武状元22人

  文科:五代 徐寅

  北宋 徐铎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南宋 黄公度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南宋 郑樵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 

  南宋 吴叔告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

  南宋 陈文龙 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

  元朝 林济孙 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

  元朝 林亨 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

  明朝 林环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 

  明朝 柯潜 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

  武科: 蔡必胜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武举第一名

  薛 奕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武举第一名

  陈从龙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 武举第一名

  叶岂页 宋宣和六年(1124)年殿试第一名

  林定元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武举第一名

  廖 标 明世宗嘉靖4年 公元1525年

  陈安定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武举第一名

  吴泰来 清世宗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武举第一名

  林 洪 清高宗乾隆18年 公元(1753)年武举第一名

  黄振邦 清高宗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武举第一名

  康荔芳 清仁宗嘉庆21年 公元(1816)年武举第一名

  周玉辉 清德宗光绪15年 公元1889年武举第一名
 莆田十大城市名片
  莆田十大城市名片:湄洲妈祖、壶山兰水、九鲤湖、莆仙戏、湄洲湾、南少林寺、四大名果、莆田工艺美术、古谯楼、兴化米粉。
莆田湄洲祖庙
  妈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惟一的救苦救难的女海神。

  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整整1000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未曾有过的。它虽几经起落,但至今在全国各地,特别是福建沿海和台湾仍然十分风行。

  
 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960~1279)福建莆田沿海地区,妈祖原名林默,是当地一个为救助海难而献身的未婚女子,相传宋代建隆元年(960)出生于莆田海滨,卒于宋雍熙四年(987)。生前好行善济世,常在湄洲海面,凭着她一身好水性和一颗菩萨心,在乘船渡波上多次救护遇难渔民和商人。死后人们对她怀念感戴,继而立祠祭祀,从此开始了对妈祖的崇拜信仰。

  这位地方性的民间神祈很快地受到宋代朝廷的重视。北宋宣和五年(1123)朝廷赐予“顺济”庙额,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淳熙年间(1174~1189),又先后赐予“灵惠夫人”、“惠灵妃”封号,从而开始确立妈祖海神的地位。此后,从13世纪到20世纪初,历朝对妈祖一再褒扬诰封,封号愈加显赫,神格也不断提高,光圈越来越璀璨了。从妃到天妃、灵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
莆田商贾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自古地少人多,迫使多数莆田人弃田另谋他业,背井离乡异地求谋生计,逐渐养成闯荡天下的习俗。根据历史资料,莆田人的经商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其足迹开始涉足东南亚。渐渐的,莆商逐渐形成有规模的商帮,并活跃在省内外各地,经营着从修鞋到钱庄诸种行业,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

  来自莆田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各地共有100多万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70多万,足迹遍及4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各大中城市有50万莆商活跃在各条经济战线,年创产值(含贸易额)2000亿元,成为福建商界的一支劲旅,并与徽商、晋商、浙商、湖商、苏商为世人所熟知。

  在北京木材市场,近乎100%的市场为莆田人垄断,而现在全国各主要木材集散地或口岸掌控局面的,几乎也都是莆田人。莆田人做木材是全国出了名的,从1980年代初,莆田人挑着木蒸笼闯荡东北做起木材生意,从单干发展到合伙经营,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济南、南京、武汉、昆明……,把木材生意做遍全国。“莆田帮”也在全国木材行业声名鹊起。据介绍,莆田人在外地从事木材经营的约有16万人,经营企业8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800多家,年创产值100亿元。

  而在全国1500多家民营医院,高达80%也为莆商所掌控。截止2004年底,莆商在木材业、建材业、民营医院、医疗器械、民营加油站、首饰加工业等行业,每年为外地创造GDP600多亿,产值超2000多亿。
莆田现代名人
  林兰英(1918- 2003)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世界级的科学家:1918年生,福建莆田县人。1940年毕业于协和大学,1955年获美国宾州大学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常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四次在我国返回式卫星上生长生长砷化镓单晶,在空间晶体生长、材料物理研究及器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世界同行瞩目的科研成果。1989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霍英东成就奖。

  李 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出生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一个民间绘画世家,生前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文史馆员等。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弦琴等。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如,形成“李耕画派”。有“南李北齐”之称。1925年,《弥勒佛》等作品参加“东南五省画展”,被评为第一名。同年,与名书画家李霞、陈子奋等在福州创办福建省现代史上第一个艺术团体----龙珠画社。1928年,《弥勒佛》、《东坡笠履图》、《秋雨归帆》等作品在中法绘画联展中被评为第一名,徐悲鸿为此在《申报》发表画评:“有以奇拙胜者,首推李君耕,挥毫恣肆,可以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1959年成立李耕国画研究所,自任导师,培养出一大批国画人才李耕先生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广收门徒,热心培养一大批后起之秀,为国画艺术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福建省人民政府为弘扬仙游画派艺术,同年批准在我县成立了李耕国画研究所,对仙游画派创作技法开展研究,培养了一批国画艺术人才,其入门弟子有蒋金读、陈毓和、孙仁英、李朴、周秀廷等。1960年,李耕先生与陈子奋、李硕卿在北京举办福建省著名画家联展,深受好评;同年为人民大会堂国宾厅绘制了巨幅屏风画《松青鹤白东方红》、《松鹤遐龄》等作品。先后多次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地举办李耕作品展,出版有《李耕画集》、《仙游画家》、《李耕画录》、《五百罗汉图》等画集。生前曾把自己长期珍藏的作品三百二十幅献给国家。2001年作品《春夜宴桃李园》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并选登《百年中国画集.优秀人物画作品选20幅》,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达摩》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蔡若虹题赞:“李耕是我国画坛首屈一指的大师,画技独特,自成一派”,李耕艺术是“国之瑰宝、画坛之光”。

  吴淞笙(1945年4月4日-2007年12月23日)

  围棋名手。九段。福建莆田人。1960年入上海棋社集训,受前辈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汪振雄等指导。1961年被选入国家队。1972年起任国家队教练。1964年、1966年获全国围棋锦标赛亚军。1974年访日成绩是六胜一负,其中包括胜十段棋手桥本昌二。1978年在首次中、日“三番棋”赛中,以二比一胜九段牛之浜撮雄。年国家体委批准授予九段段位,是中国最早的九段棋手之一。吴淞笙棋风浑厚自然,刚柔兼备,官子细腻。1983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荣誉奖章”。曾任国家围棋集训队教练员。1985年移居澳大利亚。1999年回国,任东北棋牌学校副校长。2000年,定居北京,任中国围棋协会培训中心高级教练。

  翁祖烈(1909-1992)

  男,福建省莆田市城厢人。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省体委、全国田径协会委员,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中国第一批国家级裁判、中学特级教师等。1931年7月上海东亚体育专科毕业,同年8月起在莆一中执教,在莆田一中辛勤耕耘60个春秋。

  荣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裁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裁判员”称号,荣膺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颁发的荣誉奖状。入选“中国名人辞典”。他以莆田一中为基地,精心抚育人才,艰苦开拓莆田的体育事业。翁老师师德高尚,谦虚谨慎,爱护学生,关心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受学生爱戴和全社会敬重。历任莆田第一中学体育专利号,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福建省分会副主席,国家级田径裁判员。从事体育教育五十多年,培养出一大批体育人才,为莆田荣获“田径之乡”作出贡献。

  陈肇雄
国际机器翻译科研领域的知名专家,曾经是我国最年轻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时年33岁)。

  
  陈肇雄连续三届当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还连续三届受聘担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当选国际机器翻译和语言信息处理会议主席(1999)、国际信息处理协会(IFIP)中国委员会主席,并受聘担任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教授。此外,陈肇雄还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全国十大优秀发明企业家”、“联合国发明创新之星”、“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等众多荣誉称号,现为湖南省副省长。

  陈宜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原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鱼类学家、动物分类学家。1944年4月22日出生于福建仙游。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同时任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第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2004年1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曾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委员会主席、现任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陈兰通 (1938.01-)籍 贯 福建莆田 现任职务 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中国侨联顾问;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副主席

  1989~1999年 任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顾问。

  林文肯 男,汉,1945年11月出生,福建莆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曾任司法部研究室副主任、办公厅副主任(正厅级,主持工作),中央办公厅法规室主任,中央纪委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中央纪委委员,中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纪检组组长。

  林元培(1936.2.8 -) 桥梁专家。出生于上海市,福建省莆田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理论方面主要成就和贡献:(1)Bending Theory of Skewanisotropic Plates.(I.A.B.S.E.Proceedings P-32/80) (2)装配式横向铰接板横向分布系数(土木工程学报。1964,一期、二期) (3)卡尔曼滤波法在斜张桥的应用(土木工程学报。1983.16卷3期) (4)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土木工程学报Vol126.No.6) (5)斜拉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再版)

  主持工程设计主要成就和贡献:(1)嘉陵江石门大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上海南浦大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上海杨浦大桥(跨度602m) (4)上海徐浦大桥(8车道,跨度590m) (5)上海卢浦大桥(全焊钢结构拱桥,获美国国际桥梁协会颁发的Eugene C.Figg Jr奖) (6)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跨度为444m) (7)东海大桥(海上大桥长32Km).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元和:男,1950年11月生,福建莆田人,汉族,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在职研究生(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硕士、工程师。现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兼任市委党校校长。 2006年11月任佛山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林超伦;福建莆田,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高考恢复后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职攻读研究生,1986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后,1990年获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BBC工作7年。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林超伦博士一直担任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负责英国首相和几乎所有政府部长(包括前首相梅杰John Major及其主要内阁成员),以及英女王的口译任务。接待过的中国领导人包括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吴仪、唐家旋、李岚清、丁关根、肖杨、以及多位部长。

  林超伦博士还担任英国巴斯大学英汉翻译硕士课客座教授,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课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闵桂荣

  职业:人造卫星技术专家

  籍贯:福建莆田人

  简历编辑本段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室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卫星总体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长期从事航天器热控制和卫星总体研究、设计工作。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返回式卫星、每颗试验通讯卫星的研制工作中了以得突出成绩,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著有《航天器热控制》等。

  余起芬 1971年被选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工作。后来随着他对军事知识的不断丰富与积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对高科技人才的需要又被选调到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室任主任、部党委委员、战略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正军级)、党委书记、院党委委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军事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研究员、第二届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第一副会长,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主编《国际战略论》等书。

  郑炳清 (1937.11-,福建莆田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中将军衔。

  阮金秀 (1936-,福建仙游人)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刘国廉(1938.11-,福建仙游人)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李礼辉,男,1952年5月生,汉族,福建莆田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研究员, 2004.09 - 中国银行行长 刘德章 男,汉族,1946年12月出生,福建莆田人。北京林学院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师。曾任福建省南平地区行署副专员;福建省林业厅厅长;福建省泉州市委书记。2002年3月任福建省政府副省长。2005年5月任福建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

  林玉英 现任省八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女,1941年10月生,汉族,福建莆田人,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6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人事局副局长(正厅级);1995年9月省委统战部部长;1996年1月省委统战部部长、省七届政协党组成员;1997年3月省七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省委统战部部长;1998年2月省八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省委统战部部长;2001年8月起省八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省八届、九届政协委员。

  周天鸿,男,1956年8月生,福建莆田人,汉族,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民革,学历研究生,医学硕士,教授。1976年后,在福建省莆田饮食服务公司工作;1978年后,在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学习;1982年任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生物学系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1995年任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系主任、教授;2002年任民革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生物工程学系主任。2003年1月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林国恩 男,汉族,1946年出生,福建莆田人。目前最为系统地研究红崖天书的专家,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1965年考进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开始研究红崖天书,1997年底,他正式发表研究成果,2006年出版其研究成果《红崖天书》。被认为,成功破译千古之谜红崖天书。全文直译为: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作阶下囚。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御制)。据了解,被称为千古之谜的红崖天书,被破译为是明朝初年建文帝所写之后,在海内外的学界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很多学者认为这个说法确实让人信服。学术界人士普遍认为,林国恩对这一千古之谜所作的破译,与其历史背景、文字结构、图像寓意相吻合,具有可信度、说服力。

  陈光毅,男,汉族,1933年8月生,福建莆田人。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机电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甘肃省重工业厅副处长,西北有色冶金设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甘肃省计委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省长,福建省第六届政协主席,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1994年至1998年任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祖可 男,1946年11月生,福建莆田人,汉族。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工程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曾任九三学社第四届福建省委副主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陈希,1953年9月生,福建莆田人。1975年9月至1982年6月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本科及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0年12月至1992年1月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化学工程;研究员。1982年历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党委学生部部长,化学工程系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2002年1月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2002年3月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央纪委委员。08年12月当选为中国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王耀华,男,汉族,1942年1月生,福建莆田人,1995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1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教授。

  现任: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员会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企联执行副会长、福建省企联会长:黄文麟
福建省文学院院长、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郭风

  
  郭风,原名郭嘉桂,1917年12月17日生于福建莆田,男,回族,现、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创作了歌颂光明与正义的短篇小说《配民夫》,从此步入文坛,现已出版文集、散文诗集、儿童文学集等50多部,一些作品被选为教材;一些作品译成外文被介绍到国外;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1960年为全国劳动模范;1991年7月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为全国首批百名优秀编辑之一;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学院院长、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等。

  刘玉栋,福建莆田人,1970年3月生。是中国篮球的难以超越的丰碑。退役前是八一队10号,身高一米九八,体重117公斤。

  2005年,他被授予“十年贡献奖”获得戴梦得至尊钻戒,战神称号也被肯定

  此外,他还是中国奥运代表团1996,2000两届的旗手,代表解放军队多次夺得全运会冠军

  成绩、在 2001--2002赛季的比赛中,刘玉栋成为获得CBA第十周最有价值球员之后再次获得第11周的最有价值球员,并是CBA第一个蝉联、并且唯一一个三次获得这一荣誉的球员。在赛季颁奖上,他一人独揽“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和“得分王”三大奖项。在九运会的篮球决赛中,刘玉栋的三分压哨球使八一战胜上海,蝉联了冠军。

  张国政,男,籍贯:福建仙游

  北京时间8月19日凌晨,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在雅典尼凯亚奥林匹克举重馆结束,中国选手张国政以抓举160公斤,挺举187.5公斤,总成绩347.5公斤获得金牌,韩国选手选手李培永以总成绩342.5公斤获得银牌克罗地亚老将佩沙洛夫获得铜牌。张国政的这枚金牌也是今天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第一枚金牌,中国金牌总数随之上升到11枚!

  陈至立,女,1942年9月生。福建仙游人,研究生文化。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至1964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学习。1964年至196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68年至1983年任该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0年至1982年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83年至1984年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1984年至1986年任中共上海市委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1988年至1989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9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1991年起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97年8月任国家教委党组书记。1997年9月任国家教委副主任。1998年3月任国家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学诚法师 俗名傅瑞林,1966年8月19日出生在福建省仙游县赖店镇罗峰村一个佛教氛围颇为浓厚的家庭。在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带动下,12岁的他就翻起了佛经。并且还常去附近的玉塔寺玩,总觉得寺院很熟悉、很亲切,不知为什么却非常喜欢寺里菩萨的慈祥与自在。法师1974年至1979年就读于仙游赖店中心小学,1979年至1982年就读于仙游县华侨中学,其间成绩优秀。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宗教》顾问、《福建佛教》主编。

  郑 武

  体育之家添骁将

  祖籍梧塘镇漏头村,1967年8月出生,1991年入选国家男子篮球队,1993年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3名、亚锦赛冠军,1994年世界锦标赛第8名、亚运会冠军,1995年亚锦标赛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郑武均代表中国男篮参赛,取得第8名的成绩。郑武的父亲郑国宝系国家高级篮球教练,郑武之弟郑亮,原是国家男排队员,其家被誉为体育世家。

  肖光弼,出生:1952.5 、福建莆田人,高级教练、20世纪70年代福建篮球队队员,退役之后开始执教福建男篮,发现并培养了著名国手刘玉栋。福建男篮重组之后,肖光弼再挑重担,带领福建男篮从乙级一路杀进甲A,实现“两级跳”,并为国家男篮输送了新国手龚松林。

  范剑青: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全球杰出统计学家

  范剑青教授系莆田二十四中78届学生,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冠名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统计研究会主任、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长、《统计年鉴》主编,同时还是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刘玉煌

  1959年出生在莆田。1981年和1982年,1982年开始到1985年,连续蝉联三届亚洲田径锦标赛跳远比赛冠军。1984年,刘玉煌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

  颜建明:1961年出生于涵江区,排球运动健将,1984年代表中国队获得第2届亚洲青年男排锦标赛亚军,第5届世界杯锦标赛亚洲预选赛第2名,1984年出征洛杉矶奥运会,取得第8名成绩。

  肖青松:1963年出生于原莆田县,排球运动健将,1983年调入国家男子排球队,1984年,代表中国男子排球队出征第23届奥运会,取得第8名。

  林桑:1977年出生于莆田仙游。2003年第13届亚洲锦标赛70米淘汰赛、70米团体个人冠军、团体亚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团体银牌,这枚银牌是该市在历届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郑培峰:1989年春天,郑培峰参加省第三届伤残人运动会,一举夺得铅球和铁饼冠军。1994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郑培峰又一举夺得铅球、铁饼、标枪3枚金牌和跳远银牌,被誉为“三铁公主”。

  翁建德:1952年出生于莆田市城厢区,是该市体坛名将——亚运会十项全能冠军翁康强的大姐。羽坛健将,1995年翁建德被调进国家羽毛球队任教练,后任专家组成员。培养了众多的世界冠军,有男单冠军吉新鹏,混双冠军高凌,女双冠军葛菲/顾俊、杨维/张洁雯,还有北京奥运会上的杜婧/于洋。

  育种学家陆财: (1897—1973) 劳动模范。福建仙游人。1956年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和晋江行政专署命名为“陆财号”早稻。1957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65年获国家发明奖。

  著名画家周秀廷:-其画为人民大会堂收藏,1928年9月29日出生于福建莆田,他的代表作有《春夜宴桃李园》(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收藏)、《群仙祝寿图》(著名收藏家周颖南收藏)等。秀廷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位国画大家。

  著名导演:张建亚,1951年出生,福建莆田人,笔名木江,曾为上影演员剧团演员,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助理、导演,先后执导《冰河死亡线》、《少爷的磨难》、《绑架卡拉扬》、《挑战》、《义胆忠魂》等影片。其中《三毛从军记》于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年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

  陈宝田:1949年1月生,福建莆田人。任泰州市委书记。2003年1月任泰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3年3月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省长助理。2007年1月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苏华:女。1908年生,福建莆田人。1931年加入中国GCD。曾任福建省委委员、妇委书记、全国妇联第三届执委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蔚文:男,1950年9月生,福建莆田人,汉族,2002年任台盟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所长,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1月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黄明:(1916 )福建仙游人。历任《福建日报》编辑主任,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福建省教育局局长、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福建省顾委副主任。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雷卿:(1935.8 )男,汉族,福建莆田人,1992年4月任广西柳州市委书记。1995年1月任广西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97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中央党校学习)。

  张兆汉:(1914 )福建仙游人。曾任新华社新加坡分社经理。建国后,历任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福建省侨务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第二、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章武:乳名白生,笔名章武、马南山,祖籍莆田涵江江口,1942年出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联副主席.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3 16:5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9-09-23
       为了地改市,这两市都丢失了大量的版图。但是所得回报,如今已见分晓。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9-09-23
区位对比(15):安徽阜阳vs内蒙古通辽
基本概况
  市名:阜阳市(英语简称:FUYANG ,汉语拼音:fùyáng) 。简称:阜,别称:颍州
   地理坐标:市中心位于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55′之间
  省份:安徽省
(Anhui Province)
  辖区:阜阳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
  政府:阜阳市政府位于颍州区清河东路
  面积:全市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的7%。
  人口:2007年全市总人口974.3万,约占安徽省的15%,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电话区号:0558(+86)
  邮政编码:236000
  牌照:皖K
  方言:中原官话(郑曹片)
  市花:月季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阜阳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曾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大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了“未觉杭颍谁雌雄”等千年传唱的诗篇。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974.3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行政区划
  市辖区:
  颍州区 面积 496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236001。区人民政府驻一道河路。 
  颍东区 面积 685平方千米,人口59万。邮政编码236058。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    
  颍泉区
 面积 648平方千米,人口66万。邮政编码236045。区人民政府驻界首路。 
  县: 
  临泉县 面积1818平方千米,人口201万。邮政编码236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太和县 面积1882平方千米,人口156.3万。邮政编码236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阜南县 面积1929平方千米,人口155.3万。邮政编码236300。县人民政府驻鹿城镇。 
  颍上县 面积1859平方千米,人口160万。邮政编码236200。县人民政府驻慎城镇。
  县级市:
  界首市 面积667.3平方千米,人口73万。邮政编码236500。市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交通区位
   铁路
  
 阜阳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境内,与漯阜、青阜、阜淮铁路一起,使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
  阜阳
  站址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邮政编码236021。建于1971年。隶属上海铁路局管辖,现为一等站。
  2008年1月29日,阜阳客站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形成5台9线格局,运能扩大80%;大气的无站台柱风雨棚更使其在全国地市级车站中首屈一指。
  原客站的货运功能移至阜阳南站,原址扩建阜阳货运南站,在铁路东新建阜淮铁路货运外绕线。阜阳―六安铁路即将开工,是国家规划的阜(阳)鹰(潭)汕(头)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线正进行电气化改造,漯阜线、阜淮线即将进行电气化改造。铁路连接东西南北,形成了阜阳这个中国铁路新枢纽。阜阳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日到发列车约95次,年客流量约800万人次,是中国四大民工输出源头,近年春运旅客都在150万人次以上。经阜阳枢纽发运的货物,可直接通过天津港
连云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
  
  阜阳北站
  阜阳北站在安徽省阜阳市周棚镇,邮政编码236134。
  阜阳北站建于1989年。离北京西站849公里,离深圳站1523公里,隶属上海铁路局
为一等站。不办理客运及行李、包裹托运。仅办理专用线、专用铁道整车货物发到。
  阜阳北站是阜阳铁路枢纽中的主要编组站之一,现已建成单向三级四场站场,有到发线、编解线41条,承担着京九、濉阜和阜淮、漯阜各线货物列车到发、编组及技术作业等任务。自动化程度为亚洲之冠!
  阜阳北站是全国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京九线最大的一等路网性编组站(全国15个路网编组站之一)。自1992年开通运营以来,车流逐年增加,目前日均办理量数稳定在14000辆以上。有142道铁轨横卧在此(并行排列着284根铁轨),充分发挥了该站在京九线中枢连接商阜、阜淮、青阜、阜九、漯阜等5条铁路的区域优势。
   航空

  
阜阳机场距阜阳市约3公里。按4D级建设拥有国际先进的导航通信设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类型飞机。现已开通到上海、合肥、广州等地的航线。往返阜阳、广州两地的航班自09年四月开通以来上座率一直良好,最高时满座,已引起了南航有关方面的注意。另据阜阳民航局计划,阜阳直飞北京的航线也在计划之中。
   公路

  
公路以阜阳为中心,105国道和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市城乡、通往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南洛高速(界首-阜阳-蚌埠段)高速公路顺利通车,与已经竣工的(合(肥)阜(阳)驻(马店))(合肥-阜阳段)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型布局。规划中的商(丘)景(德镇)高速公路阜阳-亳州段已经通车,阜阳-六安段近期将恢复施工。在城区西部建设界阜蚌与合阜驻高速公路连接线。规划建设阜阳-新蔡高速。
   水运

  
水运十分便捷,淮河、颍河等十多条航道可下长江、入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现在正整治建设颍河、泉河及颍上船闸,使颍河达到Ⅳ级航道。现有阜阳港城区作业区规划迁建至颍河闸下游,在颍河闸下游新建三十里铺作业区。 综合经济
  阜阳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同时也是安徽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新兴的煤炭能源基地。
   农业

  
阜阳地处黄淮海平原,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基地和山羊板皮重点产地。农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现已初步形成食品、中药材、蔬菜、传统工艺品、水产品、林产品、水果、名特优新稀农副产品系列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太和县薄荷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贡椿远销海内外。颍上县水产养殖、立体种植等生态农业蓬勃发展。阜南县会龙镇的辣椒行销全国。阜阳作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秸秆养牛大市,正逐步形成良种繁育、黄牛养殖、饲草饲料、疫病防治、肉类加工、皮制品加工等下多个链条组成的黄牛系列开发体系。阜阳农剩余劳动力200万人,还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之一。
   矿产

  
阜阳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蕴藏也十分丰富。处于淮北与淮南“金三角”板块地带的阜阳,地下不但有煤而且储量也不在小数。资料显示,阜阳市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100亿吨,可采储量80多亿吨,而且皆为5700大卡左右的优质煤炭。谢桥矿是一座设计能力800万吨煤炭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由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生产的。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股份制煤炭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20户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也是全国34家重点煤炭企业之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家计委所是属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电集团公司,是公司的三家股东。2006年10月,由新集集团投资的颍上刘庄矿又喜出新煤。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有两个第一,有被誉为国内第一对数字化的矿井,有高度为90.8米的“亚洲第一井塔”。年产500万吨的口孜煤矿预计将于2009年投产,年产300万吨的罗园煤矿顺利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阜阳煤炭年生产能力将达3000万吨,占安徽省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在2007年在颍东区口子镇与杨楼镇 发现大量煤矿 现在已经可以出煤N吨.由淮煤矿直接管理,
   电力

  
阜阳煤炭资源的全面开发,带动了火力发电的全面发展。2×60万千瓦的阜阳电厂一期已建成发电,阜阳电厂二期项目正在实施,再加上刘庄坑口电厂和口孜坑口电厂以及颍上县煤电一体化基地,发电总能力将达到480万千瓦,届时阜阳市电力装机容量将占全省五分之一。阜阳煤电煤化工业“五矿四电一基地”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其中“十一五”计划投资150亿元,预计到“十一五”末,新增工业增加值达90亿元。由于具有后发优势,全市煤电煤化工业将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路子。阜阳市拟在“十一五”期间开发建设一批煤炭气化、热电工程,未来将在颍泉周棚、颍东口孜、颍上刘庄一线形成沿颍河的煤电煤化工业集群,成为撑起阜阳市“工业大厦”的基石。2006年8月,武汉凯迪及中盈长江国际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亿元的阜阳凯迪煤化工公司成立。该公司投资的系列化工项目,主要致力于煤炭深度开发利用、环保和煤化工等项目。目前,80万吨煤制大颗粒尿素、100万吨MTP、200万吨建材、2畛30万千瓦发电厂等项目正在实施中。
   工商业

  
阜阳工业门类齐全,开发区企业呈现勃勃生机。经过多年发展,阜阳已形成食品、纺织、机械、化工、医药、能源等门类齐全的支柱产业,孕育了金种子集团、安徽昊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文王酿酒有限公司、华源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阜阳商贸市场繁荣,是中原商品集散地。目前,阜阳商贸市场呈南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新局面,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拥有阜阳商厦、国贸商城、百货大楼、千百意购物中心等多家大型零售商场,以及皖西北商贸城、瑶海大市场、元丰大市场、顺昌商城等一批综合性市场各类专业市场80多家,集贸市场500多个。临泉县庙岔皮毛市场、太和县皮条孙绳网市场、颍上县南照阜阳成为辐射面积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五千万,对豫、鲁、苏、皖边缘地带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商品集散地。
   投资环境

  
阜阳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阜阳经济发展软环境日趋完善。在不断强化自身,改造“硬”环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广揽合作伙伴,诚招天下贤士。阜阳市大胆借鉴和采用沿海、沿边、特区出台的优惠政策,被誉为“内陆特区”,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和信息的文件。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经济环境,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敞开式办公、阳光式操作、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政府行政服务新形象。近几年来,阜阳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水、电、气、路、桥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邮政电信业飞速发展,电话、多媒体通讯、网络服务等业务覆盖城乡,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位居全省胶列。金融保险业日渐活跃,机构遍布全市。宾馆酒店布局合理,富丽堂皇,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海关、商检、口岸的建成,为阜阳融入世界构筑了新的平台。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优越的环境,使阜阳得天时、占地利,有着发展的大好机遇。阜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的经济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招商资优惠政策,治理经济环境,为海内外客商来阜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和良好条件。
  如今阜阳正以新的姿态,积极营造皖西北乃至豫鲁苏皖边缘地区的交通营运中心、商贸中心、加工业中心、农副产品供应中心、物资储备中心,使阜阳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点,辐射周边地区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历史文化
  阜阳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阜阳位于中原文化区的边缘,在中原文化对周围地区辐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这里长期属于楚国,楚文化成了当时主流文化。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咋说横流,阜阳大地上生成了诸多文化现象,并孕育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主张和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阜阳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翻开历史的画卷不难看出,古代的阜阳战事连连,硝烟不断,战争的洗礼,使阜阳留下了戎马文化的烙印。一部阜阳名人史那几乎就是一部灿烂的戎马文化史。阜阳文化既有热情、奔放、浪漫、飘逸的一面,又有冷峻、深沉、朴实、厚重的一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阜阳文化将更加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文化园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建置沿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一九八六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
  历史上颍、亳两州南北相望,随着封建政权更迭,而隶属不一,形成了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省谯县入亳州,寻降亳州的亳县,属颍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县复升为州,与颍州为颍州府,又降亳州为亳县,正式纳入颍州管辖之内,形成了东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广大地域。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名胜古迹
  文峰塔 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近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文峰塔与奎星楼,都建在城之东南方,即巽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据《颍州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象风:“随风,巽”。疏去:“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有文人祈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原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州赵世相扩建南城所建敌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通高9.93米,叠涩出檐  ,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凤,六角制铜制响铃(1981年重修时改铁制铃)。凤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有瑞应,故顶饰具有传统文化性质。奎星楼三层均室,但互不贯通。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四圆形券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说苍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历代名画记》说:“奎有芒角,下主辞章”。由于古籍中常把奎星与文字、文章联系在一起,所以历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为之建楼奉祀,以祈祷本地文人辈出,文风昌盛。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为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 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时俱佳,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知颍州,为古颍州西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在古代确为天下西湖之冠。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会老堂”等建筑。新的西湖在阜阳城西15公里处,周长11.5公里,湖面约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而成的。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主要景占有:碑林公园,建有碑林长廊、碑林八卦阵,荟萃了当代名书画家真迹五百余幅。百龙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隐闲堂,是拜祭欧阳修、苏轼之处。清涟阁,系仿古建筑,五层楼阁。九曲桥,由颍州西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非常巧妙。鱼宫,为两个鲤鱼伏,内有现代化的电动声像装置,如入仙境。另有游艇、游船、老虎等,更是让人留连忘返。按照总体规划,颍州西湖将建设成为既有古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又有现代化游乐设施的重要景区,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览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2009年举办 樱花节 桃花节 阜阳庙街客栈网友协会QQ群:2477409(阜阳群)论坛送门票
  生态乐园:  阜阳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坐落在阜城西北城乡结合部,古颍州西湖遗址,欧阳修“会老堂”北侧,系农业结构调整,改造治理泉河洼地而建。景区占地1107亩,一期工程2001年7月动工,2002年5月1日开园;二期工程2003年3月开始扩建,2004年5月1日对外开放。
  生态园由十四部分组成。东南部有果树种植示范区主要有葡萄园、梨园、桃园、石榴园、樱桃园、柿园、苹果园、枣园、斑竹园和桂花树、香樟、琵琶树、银杏等稀有树种;中部为水上乐园和垂钓中心,养有日本锦鲤、斑点叉尾鲢、银鲫等珍稀鱼类;北部为动物园有斑马、天鹅、海鸥、孔雀、火烈鸟、鸳鸯、猕猴
、骆驼、牦牛、梅花鹿、鸵鸟、黑熊、棕熊、金刚鹦鹉等80余种名贵动物;中北部为文化园、高尔夫球练习场、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北部为五牛园和盆景园;西部为热带植物园区,引进20多个国家和地区珍贵树木,其中佛肚树、加拿利海枣、盘根榕树等最为名贵,美丽异木棉为阿根廷国花;西南部为恐龙园,主要展示霸王龙、暴龙、长颈龙等;南部为休闲中心,设有棋牌室、茶楼、餐饮等与水上音乐茶座隔湖而望;中南部为大型游乐园,是游客活动的好天地。
  迪沟生态乐园: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颍上东北部的汤店镇,地处济河、西淝河交汇处,东临凤台,北与利辛相接 壤,204省道纵穿南北。主要景点竹音寺、五百罗汉堂、生态园。五百罗汉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整雕而成,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竹音寺与五百罗汉堂合璧一处,构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场所,是一处综合性的旅游赏光目的地。生态园内湖岛山园错落有致,天鹅湖碧波荡漾,鱼跃鸟鸣自然风景如诗如画。微风吹拂,鸟那多姿,别有一番神韵。
  八里河风景区
国家AAAA级八里河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颍上县南部的八里河镇,?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8公 里,西迄阜阳58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多公里。该风景区是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1991年特大洪水后充分利用低湖沼泽洼地,综合治理而成的,1996年对外开放,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占地3600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交通便捷,设施齐全。
  八里河的环保成就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淮北明珠八里河》、《渔乡新貌》、《璀璨明珠誉中华》、《风景这边独好》等多部风光片、专题片在美国熊猫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及国内主流媒体都已播放,日本《朝日新闻》曾以《奔腾的中国》为题热情洋溢地称赞八里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临视察和鼓励更使八里河声名鹊起。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开园后第三天就亲临视察,欣然题词“大灾促大变、奋发建家园”,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回良玉、乔石、田纪云、邹家华、司马义.艾买提等先后到此视察。
  主园区“世界风光”微缩了世界名建筑希腊宙斯神庙、法国雄狮凯旋门、德国柏林众议院、美国大峡谷、荷兰风车、巴黎圣心教堂、北海白塔等;天鹅湖碧波荡漾,鱼欢鸟鸣;湖心书画长廊雕工精细,玲珑剔透;柳堤绿柳飘逸,婀娥多姿,一派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坐落在“世界风光”园西侧的“游乐场”设施齐全,可让人充分品味或惊险或舒适惬意的多种意境。游泳池深浅各异,跳台高低不等,任你选用;“惊险刺激,极具挑战魅力;儿童乐园几十种电动玩具,让儿童乐不思返。
  “锦绣中华园”集东方建筑艺术之特色,融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苏式园林,小巧奇绝,古色古香,白雀寺庙殿宇轩昂,古朴厚重,九天瀑布飞帘溅玉,气势磅礴,百龙亭下,绿柳掩映,清莲濯水,人民丰碑,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张公山上,长城逶迤,曲径通幽,登顶望远,景区全貌尽收眼底。
  “碧波游览区”占地3000亩,你可过长城,走铁索长桥,登临湖中群岛,观河马、鳄鱼,逗群猴嬉戏,看神龟蟒蛇,同时还能观赏到蒙古野驴、新疆野马、蒙古骆驼、海豹、狗熊、长颈鹿、黑天鹅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汉民族文化村,截取了汉民族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片段,集中展现了当地汉民族六十年代以前栩栩如生的生产生活画面,一定会使你惊讶不已。湖中湖北侧白塔南面的百米天然浴场,是你展示游技、沐浴阳光的天然乐园。
  “鸟语林”内树木假山、曲径水池以供鸟儿生息,这里鸟类近百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绿孔雀、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丹顶鹤,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白鹇、白额雁、秃鹫等,进入鸟语林,鹦鹉会向你问候,画眉歌声婉转,松鹤翩翩起舞,鸳鸯戏水玩耍,黑天鹅彬彬有礼,孔雀、火鸡开屏争艳,驼鸟争相奔走,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锦鸡的美丽华贵,天鹅的洁白无瑕,秃鹫的刁悍凶猛,小鸟的缤纷羽毛,八里河鸟语林是一个人鸟共乐的天然场所。
  八里河风景区是依托自然原始资源的湖泊水域型风光,以湖光水色见长,是大自然恩赐。自然景区田园野趣,光顾八里河有回归自然、反璞归真之感。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500万元,解决社会就业2600余人,旅游业已成为促进该区域发展的先导产业,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八里河风景区无处不风光,无景不迷人,是您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最佳去处。
  张庄公园
位于颍上县谢桥镇小张庄,距县城20公里,始建于一九七八年,由小张庄村投资兴建。一九九五年进行扩建改造,现占地面积为120亩。公园仙花草茂盛,树木葱绿,四周壁画人物栩栩如生,汉白玉雕亭亭玉立,彩光喷泉波光闪烁,楼台亭阁古朴典雅,环境清幽,风景宜人。望富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高37米,山坡绿荫环抱,山顶凉亭可供游人远眺小憩,人工河如同一条玉带环绕公园。公园南部是动物园,内有猴山熊馆,几十种珍奇动物供游人观赏。公园西部为游乐场,内有各种大型游艺机、电动火车、飞机等,供人游乐。公园外耸立一座高十三层的环保塔,登上塔顶,联合国评选的生态环境“全球五百佳”小张庄村尽收眼度,美不胜收。公园高有停车场、小吃部、摄影部,为游人提供优质服务。小张庄为联合国评选出的生态环境“全球五百佳”。
  淮上公园坐落在颍上县城西五里湖畔,建于1923年,原系豪绅尤荫轩的私人花园,名为“游园”,人们又可以其姓而名其园,俗称“尤家花园”。解放后,改名为“淮上花园”。1954年,公园曾被洪水淹没,“十年动乱”中,它又遭到严重破坏。但经过多次拨款整修扩建,恢复了园容,丰富了园景,面积由原来的二万六千余平方米扩大到四万余平方米,使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公园三面绿水萦绕,北面花墙高峙。大门上方,镶嵌着“淮上公园”四个金色大字,招引着游人。园内,三条溪水横贯东西,把公园自然分为四个景区。第一景区以盆景、花木为佳,景色秀丽宜人。有“太极石”、“地龙松”、“三环套月”、“风宜亭”、“月季池”、“十三太保”、“江心亭”等景点。第二景区以山石亭阁称胜,别具一番风光。“迎宾轩”、“荷花亭”、“荷花池”、“鸳映池”、“静生堂”、“九岭十八峰”、“楼上楼”、“白石塔”等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第三景区是一片茂密的松林,风景独具特色。景区内,松亭、松塔、松棚、松伞、松扇,松型生动、布置得体。第四景区是新建的花圃和植物园,终年繁花似锦,四季飘香。园中有“展望亭”和“看花楼”,建造新颖,园内培植着各种名贵花木。淮上公园面积虽小,但园内长廊水榭、亭台假山、松柏竹林、繁花绿草,布置井然有序,风景雅致洁新,很富有山林自然之美和简朴大方之态,成为颍上著名的游览胜地。 历史名人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颍上县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管仲的传记,载于《史记·管晏列传》。
  鲍叔牙,颍上人(晋张处度《列子·力命》注:“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生卒年月无考,是春秋初期齐国德高望重的大夫,晚年被封为相国,以知人著称。青年时与管仲是同乡好友,深知管仲的为人和才能,始终以礼相待,处处照顾,成为莫逆之交。后因齐国内乱,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奔莒,管仲随公子纠奔鲁。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即齐桓公),拟任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从大局出发,却而不受,并力劝桓公释管仲之囚,任管仲为相,自己甘居其下。管仲也很尊重鲍叔牙,他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相继去世,齐桓公再三请他为相,他才受任,在治理国政中,仍继续施行管仲的政策,使齐国保持霸主的地位。后来人称颂高尚而亲密的友谊为“管鲍之交”。他分金、让贤的美德传为千古风范。
  养由基,春秋楚国平舆邑(今临泉县)人,有“神箭手”之称。公元前606年,楚国的令尹斗越椒因不满楚庄王削弱他的权力而起兵反判,并占领了楚国都城。楚庄王调兵遣将,前来攻打,两军隔河对峙。当进被称为神箭养叔的小校养由基正在楚军中。他向河对岸的斗越椒说“河水这么宽,双方箭怎么射过去呢?我听说你射艺高超,想和你以个高低,咱俩可站在桥头上,各射二箭,生死由命,不来的不是好汉。”斗越椒说:“你是何人?”养由基说:“我是乐伯将军部下的小将养由基。”斗越椒心想:“无名小卒,量无绝技。”于是随口说:“行,但必须让我先射你三箭。”养由基同意,各站桥头。斗越椒一箭射不来,被养由基用弓梢一拔,箭即落入河里。二箭射来,他又身子一弯,箭从头上一闪而过。第三箭射来,他猛一伸手,将箭抓在手里。斗越椒二箭未中,心中发慌,但前言既出,不能反悔。于是叫道:“你也射三箭吧,如不中,我还要射你。”养由基笑了:“要二箭射中,岂不是初学之人?我只一箭,就要你性命!”他取箭在手,高叫:“看箭!”斗越椒听到弓响,认为箭到身向左一闪。弓又一响,又向右闪。而养由基就趁他右闪时,“飕”地一箭,不偏不倚,正中斗越椒脑门,使之倒地身亡。从此楚人都叫他“养一箭”。有一次,楚将藩党想试他的箭术,在杨树上高低不等涂三片叶子,分别写上“一”、“二”、“三”字,又将三支箭写上“一”、“二”、“三”字,让他在百步外依次射箭。他三箭射出,依次而中。“百步穿杨”便由此而来。
  甘茂:战国时期下蔡(今颍上甘罗乡)人,生卒年月无考,曾从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后经张仪,樗里疾引见被秦惠王重用为将,助魏章平定了汉中。秦武王时,被派讨平秦公子蜀侯辉叛乱后,封为左丞相。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为使武王能看看周室的夙愿,甘茂自愿约魏攻打韩国。他几经周折,终于攻下了韩国的宜阳,打通了三川,使武王到达了成周。秦昭王时,楚国曾为报私恨出兵围困韩国,韩向秦告急,昭王顾忌太后是楚国人,不肯援救。甘茂上谏昭王,陈说利害,于是昭王同意出兵救韩,避免了楚、韩联合攻秦的形势。后因与大臣向寿、公孙爽政见不合,且互有矛盾,他二人又向昭王屡进谗言,甘茂害怕,逃亡到齐。秦王知道后,即担心甘茂深知秦国从淆塞到鬼谷一带的“地形险易”,以齐国约韩、魏攻秦,就封甘茂为上卿,派人带着相印到齐国迎接,甘茂不去,被齐封为上卿。这时秦王也优待甘茂仍留在秦国的家属,以讨好齐国。后甘茂受齐派遣去楚国为使,昭王得知后,希望楚能将甘茂送回秦,楚王也正想让甘茂去秦做丞相,可大臣范娟不同意,并数说历史,指出甘茂为秦相不利于楚,而对楚最有利者莫过于向寿为秦相的道理。因此,甘茂再没能入秦,最后死于魏国。
  甘罗甘茂之孙,战国时著名的少年英雄。(今颍上甘罗乡,另有文献说在风台县)人.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吕不韦大加赞赏甘罗之才。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奉命赴赵,以雄辩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被秦昭王封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明代,颍上县建“二贤祠”,纪念甘茂、甘罗祖孙。后二贤祠扩建为“四贤祠”,增祀管仲、鲍叔牙。《史记》第71卷载有《甘罗传》。
  许氏兄弟 许劭(shao绍)、许靖为堂兄弟,东汉平舆(今临泉)县人,他们节操高尚,观察敏锐,爱好在一起评论乡镇党人物。困每月初一日更换一个评论题目,所以乡人称为“月旦评”当时名噪钱国,许多学子一旦受到好评,便声名远扬。因此,很多官僚政客争相前来,都想讨个好评语以进入仕途。曹操年轻时也曾备礼求见,许劭评论说:“消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高兴而去。同郡人袁绍了身豪门,办事喜好奢华,任濮阳县令时返家探亲,来到引地。因担忧许氏兄弟的评论,把送他的从多宾客辞去,说:“我驾着这么漂亮的车子,又穿着这么华贵的服装,让许劭兄弟看见了可不好。”为免受抨击,袁绍身着便服,骑一匹马回到家中。许劭清高自负,不趋炎附势。他曾去颍川注游乐,但就是不去拜访当地长者陈实。太尉陈蕃的妻子去世回葬平舆,四方乡邻齐去吊丧,唯独许劭不去。后来汝南太守聘他为功曹,郡属内清正廉洁的官吏十分欢迎,而品质不端者都很害怕。但由于他受门阀士大夫集团的排斥,不久弃官回家。大司空杨彪又鉴于他为贤良方正、敦朴之士,要他作官,他说“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坚辞不就,公元194年,国家大乱,他带领弟子及家人投奔扬州,次年在前往南昌途中病逝。
  吕蒙( 公元178年-219年)字子明,三国时期汝南郡富坡(今阜南县城东南吕家岗)人,东吴著名将领。少时依属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后,代领其部属,跟从孙权攻战各地。后随周瑜、程普等东吴将领大破曹操于赤壁。吕蒙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 公元219年,率奇袭荆州,致关羽父子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吕蒙遂声名大振。曾历任平北都尉、横野中良将、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吕蒙的传记载于《三国志》。
  常秩( 1019-1077年),字夷甫,汝阴(原阜阳县)人,北宋学者。考进士不中,乃屏居里巷,专心研究经学。宋嘉祜、治平年间,皇帝多次诏授官职,常秩皆谢绝。熙宁三年(1070年),宋神宗诏令“以礼敦遣,毋听秩辞”。翌年,常秩不得不进京参见。先任天章阁侍讲,继任太常侍,后任西京留司御史台,常秩学渊溥,为人忠诚,受到欧阳修、王安石、吕公著等明中大臣的赏识和推崇,因而名重一时。王安石变法,很多人反对,常秩“独以为是,一召遂起”,坚决拥护变法。死后,赠右谏议大夫。《宋史》载有《常秩传》。
  张纶:张纶(?-1085年),字公信,汝阴(原阜阳县)人,北宋。少豪侠任气。考进士不第,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四川王均起义,朝廷遣军镇压,张纶主张“晓谕召抚”,请官府与义军会盟,立碑境上,多年相安。纶出任江淮制置盐运副使,改革盐税旧制,增设盐场,使盐课扭亏为盈。后张纶代知泰州,三次上表,请修海堰,率民工修海堤75公里,使当地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受到百姓拥戴,为他建生祠以表敬重,张纶富有同情心,在江淮道上见到流离失所的骓民,他愤叹曰:“此乃有司之过!”遂取奉银置衣,发给受冻难民。《宋史》载有《张纶传》。
  刘福通:刘福通(1321-1365年),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元末红巾军首领。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乘元廷徵民夫修黄河之机聚众起事,攻占州。因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随后,攻占河南许多州县。十五年,立韩林儿(韩山童之子)为帝,称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为都,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历任平章、丞相等职,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元廷派兵镇压,亳州失陷,迁都安丰(今安徽寿县)。后分兵三路攻略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兵锋曾达大都附近的柳林(今北京通县南)。十八年,他统兵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作为都城。次年,汴梁被元军攻破,退守安丰。二十三年,张士诚军围攻安丰,他与韩林儿滁州(今安徽滁县)依朱元璋。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一说在安丰阵亡)。
  王保保:又名扩廓贴木儿,元末名将。本姓王,小字保保。沈丘(今临泉西北)人。察罕帖木儿之甥、养子。元末兵起后,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
  至正二十二年(1362),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降而复反的红巾军将领王士诚田丰谋杀。扩廓帖木儿袭父职,拜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即领兵破益都,杀田丰、王士诚。次年,驻兵太原,与中书平章孛罗帖木儿为争夺地盘不断发生冲突。此时,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欲夺帝位,勾结丞相搠思监,以扩廓为外援;御史大夫老的沙则支持顺帝,依靠孛罗帖木儿与之相抗。二十四年,孛罗进驻大都皇太子逃往太原。二十五年,扩廓讨伐孛罗,进逼大都,顺帝即杀孛罗。扩廓随皇太子入京,进为左丞相。皇太子屡欲自立为帝,扩廓不从,请求外出带兵。封河南王,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河南,与军阀李思齐等发生冲突,互相攻伐。二十七年,顺帝削扩廓兵权,分其原统军马,另立大抚军院,由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专防扩廓。次年,扩廓进据太原,杀元廷所置官吏。顺帝下诏削扩廓官爵。
  明朝洪武元年(1368)秋,明兵北伐,顺帝诏复扩廓官职。及明兵逼大都,顺帝北逃,扩廓入援不及,大都失守。明将徐达常遇春进兵山西,扩廓出雁门乘虚攻北平(明改大都为北平),明兵直捣太原,扩廓还救,被明兵夜袭兵营,率十八骑仓卒北走,收集残部屯兵甘肃,骚扰西北。
  洪武三年春,徐达总兵出西安,捣定西,与扩廓战于沈儿峪,扩廓大败,北奔和林。时元顺帝已死,爱猷识里达腊嗣位,命扩廓为中书丞相。四年,败明兵于漠北。五年,扩廓南下攻雁门。其后,扩廓随爱猷识里达腊徙往金山(今阿尔泰山)。七年,朱元璋命李思齐到漠北招降扩廓,扩廓不从。八年,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王克勤:王克勤( 1920-1947年),阜阳县人,解放战争时期创造了“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技术互助”三大互助运动而闻名全军,是著名的战斗英雄。
  王克勤19岁被国民党抓壮丁入伍,1945年在平汉战斗中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9月加入国共产党。 在我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王克勤作战英勇,战绩显著。1945年10月至1946年报10月,他一人歼敌232名,俘敌14名,9次立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王克勤在战斗中创造了一套带兵经验和团结互助运动。主要内容是:开展思想互助,组织战士介绍个人家史、个人经历和我军战斗传统,提高战士特别是新战士的阶级觉悟;开展生活互助,根据训练、行军和作战之需,把全班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助组,以老带新,以长补短,训练中互帮互学,生活上互相关照,战斗中互相支持;开展技术互助,练兵学技术、战术,相互高标准严要求,战时灵活利用地形地物,根据敌人攻防方式而改变战术。王克勤创造的三大互助运动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为我军提供了建军经验,特别对刚参加我军的大量新兵(相当一部分是从国民党军队解放过来的)的改造与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所属部首先普遍开展了学习王克勤运动,第六纵队先后授予王克勤“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解放军日报》于1946年12月10日发表了以《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为题的社论,把王克勤创造的三大互助运动的推广到全军。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王克勤随军进发。 7月10日,王克勤受命担任定陶北门的攻坚任务,不幸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7月18日,刘伯承、邓小平撰文:《以极悲痛的心情悼唁本军著名英雄王克勤同志》。 名优特产
  阜阳地锅鸡:现盛行于皖北一带,特点:地锅鸡很嫩,又保住了鸡特有的香味。
  名称来历:旧时农村用的锅多用砖头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烧时用木炭,大铁锅保持土菜风味,锅上贴一圈死面锅饼。起锅时鸡香饼脆。
  原料:柴鸡、茄子、面粉、调料
  作法方法:茄子切块并用盐稍腌并挤水。就是把鸡剁小块后打个鸡蛋并加少许面粉搅拌均匀,直到鸡块都被面粉裹住。茄子切块并用盐稍腌并挤水。锅里油烧热后炸点葱姜和花椒辣椒,然后把鸡块到锅里煸炒,直到炒成金黄色。这时把茄子加入并加适量的盐、酱油和水。然后面粉加水和好,和面一定要注意不要硬,若是喜欢吃软一点的饼就不要反复揉,喜欢紧拽一点的就多揉几下,等锅里开了,就可以揪成小块拍成饼贴在菜周围。锅盖上摆个放了冷水的碗,先大火烧一会,在小火焖一会,等碗里的水热了,就可以了。
  荆芥 :荆芥Nepeta Japonica Maxim是安徽省阜阳地区栽培历史较久的一种夏季绿叶香辛蔬菜,其柔嫩茎叶可作凉拌菜,具有清凉薄荷香味,既可防暑,又可增进食欲;炒食鱼、肉、虾时,放入荆芥可解除腥味。荆芥在医学上也有一定价值,取其花穗入药,可祛风利咽,解热发汗,消除咽肿、火眼等。荆芥
  撒汤:话说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游访江南路过阜阳,走得又饥又渴,傍晚,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是位老妈妈,还有她的独生女儿。老妈妈见来了几位贵客,虽然风尘满面,穿戴却十分整齐,店家婆笑脸相迎,一面端茶,一面吩咐女儿杀了两只肥老母鸡,用沙锅煨炖。时值初夏季节,乾隆和侍从坐在院中,一边饮茶,一边闲聊,等待用膳,谁知直等到日落月上柳梢,还不见店家送饭,乾隆饿得饥肠漉漉,命侍从前去催促,店家回答说:“鸡汤没煨好,请客官再稍候。”乾隆心中不耐烦,步出小店,看个究竟,只见店家婆正在门前月下磕麦仁。乾隆问道:“老妈妈,磕麦仁做什么呀?”店家婆答道:“俺这里没有稻米,都用麦仁烧稀饭吃。”乾隆双手捧起一捧白花花的麦仁走进厨房,对姑娘说:“把这麦仁放进鸡汤锅里好吃吗?”姑娘微笑道:“会好吃的。”说着掀起锅盖,乾隆把麦仁放了进去。乾隆回到院中又等了半个时辰,忽闻一阵扑鼻的香味从厨房飘来。姑娘盛了几碗鸡汤,放入麻油、胡椒等调料,用托盘端置桌上。乾隆品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用竹筷一捞,鸡肉已经脱骨,与麦仁混和在一起,吃起来胜过皇宫御宴!乾隆连吃三大碗,赞道:好汤。乾隆膳后问店家这汤的名字,店家也不知道这汤的名字,于是小声嘀咕了一句“啥汤”。这啥汤本是阜阳土语“什么汤的意思”可乾隆皇帝误以为这汤就叫“啥汤”,乾隆一高兴想留下墨宝给这位店家,就问这店家啥字怎么写,可是这店家不识字不知道怎么写,还是乾隆身边的一个侍从急中生智,想起皇上在月下久等鸡汤的情景,于是便编造了个生字:月光为伴,一边为“月”字,另一边皇上为天子,“天”字为上头,久等的“久”字放在下边,并取其谐音字“韭”代之,这样便造出一个“啥”谐音的“sa”字。乾隆看看也像个字样,但觉得眼生,记不清什么时候在康熙皇爷字典里似曾见过。于是命侍从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sa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
  店家婆不识字,把乾隆题字拿给当地一位有学问的人看,那人一看,大吃一惊,说是当今乾隆皇帝的亲笔题字。事后店家请木匠精心制作了一块招牌,将乾隆题字刻在上面。过往行人见此招牌,都来品尝乾隆皇帝品尝过的“sa”汤。从此,小店生意十分兴隆。其他店家见此,也模仿乾隆御书“sa汤”字样做出金字招牌,开起了sa汤店。
  枕头馍 :阜阳特产,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每个长约1市尺、宽约半市尺,重2——3斤,堪称馍中之王。其馍焦金黄,厚约半寸,香酥爽口;馍瓣洁白,层层相包,湿润柔筋,干而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枕头馍源自南宋。南宋抗金将领之一的刘錡,他在顺昌(就是阜阳)抗金,打败金兀术主力,取得顺昌大捷。交战期间,正值新麦登场,为了坚壁清野,并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
  格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e la) ,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是一种面条,都叫格拉条,很硬的,吃起来,没有很好的牙齿,是嚼不动的。格拉条吃起来,很香、很辣,当你吃它不放辣椒的时候,它的味道就少了七分。喜欢吃格拉条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豪爽,那种一吃不可收拾,一望反顾,对待事物何事情不就是这样吗?格拉条只有在阜阳及辖区的三区四县才能吃到,除此绝无!
  粉鸡 :阜阳经典小吃。粉鸡是用嫩鸡肉切成条状,拌上厚厚的红芋粉、鸡蛋,下到滚开鸡汤,放上葱姜,小白菜、黑木耳等即成。
  皮丝 :阜阳特产皮丝,系新鲜猪皮经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观金黄途亮, 薄如蝉翼,食之滑而不腻,味美绝伦,乃筵席中的名菜。
  黄岭大葱 :临泉黄岭一带,盛产大葱,名经霜葱,叶青肉厚,茎长白嫩,茎部外有淡紫色薄皮相护,耐严寒,抗霜冻,愈寒而愈肥,久藏而不烂坏。常食能体格健美,延年益寿。用于调味,气香四溢,可壮食欲,助消化,和脾胃,提精神。
  鲖蒜 :盛产于临泉鲖城镇火星街一带,驰名全国,行销数省。其味鲜可口,香辣共济,自东汉明帝起,即为进贡之珍品。鲖蒜九叶,又名九叶云香草,蒜头呈扁圆形,每头多为四瓣,狗牙状,紫红皮,颇具营养价值,为调味佳品,蒜汁辛辣,不“死蒜”,鲜香味美。
  太和贡椿 :芳香肥嫩,质脆味美,品种多样,有黑油椿、红油椿、春油椿等。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质最佳,谷雨前来摘,腌制后长年不腐,常食可抗肿瘤。
  太和樱桃:太和县是中国樱桃的主要产地,唐宋时期已有名气,著名品种有:大鹰嘴、杏黄桃、黄金桃、金畿桃、银红桃等。其特点为成熟早,果核内无仁、含糖量高。樱桃干色泽鲜红,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味道甘美。
  太和薄荷 :素有“世界薄荷数中国、中国薄荷看太和”美誉,薄荷油、薄荷脑可用于化工、医药、食品行业,远销东南亚各国。刘宏西蚕豆酱 :颍上县“刘光泰酱园”制作的“刘宏西蚕豆酱”系安徽传统名酱,工艺精妙,色香味俱佳,为佐菜调味之上品。
  灵芝仙茶 :为颍上县甘罗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与安大生物系共同研制的新产品,采用精选灵芝并辅有少量上等枸杞子、甘草精心炮制而成,乃药用价值极高的饮品。
  白酒:阜阳是名副其实的“酒乡”,县县产美酒。阜南焦陂酒 :始于西汉,盛于唐宋,焦陂酒含铅量为零,以“窖香浓郁、入口甜、落口绵、香味协调、酒体丰满、余香悠长”的独特风味矗立于酒林之中。
  临泉文贡酒:⊙ 文王贡系列 ⊙ 文王宴系列 ⊙ 文王酒系列 ⊙ 保健酒系列 ⊙ 礼盒酒系列
  沙河王酒 : 是安徽省界首市沙河酿酒集团生产的浓香型高级白酒,以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取当地优质地下矿泉酿制而成,具有色清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平和不上头等特点。“太和殿贡酒”(故宫博物院监制)、“镜湖秘酿”(人民大会堂特供) 具有冰清玉洁、满口溢香、绵甜爽净、回味悠长的特点,为酒中珍品。
  “种子酒”系列 :包括种子王、50度、44度、38度种子酒、种子徽酒、种子888、种子陈酿、种子玉液等。种子酒以其纯正的品位、时代的口感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另外,阜阳的“醉三秋”、临泉县的“文王贡酒”、颍上县的“炎黄酒”、“管子酒”均享有一定声誉,受到消费者喜爱。同时现在推出了“地蕴”、“祥和”、等一系列。
  临泉毛笔 :临泉县谭棚一带生产毛笔始于明代,历久不衰,因制笔工艺精细闻名遐迩,素有“毛笔之乡”的美称,尤以“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最为驰名。临谭毛笔以毛纯耐用、刚柔相济,尖、圆、齐、健四德俱全,刚劲飘逸、珠圆玉润等特点誉驰书画界,畅销海内外。
  柳编 :阜南黄岗、颍上半岗利用当地丰富的杞柳资源,早在明清时期,就从事柳编生产,为传统手工艺产品,主要有各式提篮、面包篮、水果盘、食物箱、花篮、动物篮等40多种型号,600多个品种。产品已远销日、意、荷、英、法、德、美、加、新西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城“泥人” :产于颍上县古城乡,该产品主要是用当地泥土,经制坯上彩,精塑而成,100多种泥人产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9-09-23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区域概况
  ▲ 地理位置: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 地形地貌: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端,属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击平原地带。北部山区属大兴安岭余脉,面积1934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5%,海拔高度1000-1400米。中部属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击平原,面积125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0%,平原区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由320米降到90米。南部和西部属于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由浅山、丘陵、沟壑、沙沼构成,面积27684平方公里,占46.5%,海拔400-600米。全市境内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玛山,老道山和青龙山。

  ▲ 气候特征: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至150天。年降雨量350-450毫米。风能丰富、风能有效时数(3-20米/秒)为5000至6000小时。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00至150瓦/平方米。

  ▲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9.10万人。年出生人口3.39万人,出生率为10.96‰,年死亡人口1.75万人,死亡率为5.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9‰,比上年低0.6个千分点,城镇人口102.81万人,占33.3%,乡村人口206.29万人,占66.7%。按户籍人口分组,农业人口199.71万人,非农业人口112.80万人;蒙古族人口143.90万人,占46.0%;男性人口159.24万人,女性人口153.2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1。(蒙古族人口数量不仅是全自治区,而且也是全国最多的一个城市。)
自然资源
  
 
通辽市森林面积125万公倾,林木总蓄积量1745万立方米。林木树种有46科、80属、220种。

  通辽市野生动物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鹳、鸨、梅花鹿、紫貂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蓑羽鹤、鸳鸯、天鹅、猞猁、马鹿、黄羊等近30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清沟还有环颈雉、斑翘山鹑、野兔、狐狸、斑鸠。一般经济动物,遍布全市各地。鸟类有18目,49科,212种。野生植物麻黄、甘草、山杏、沙棘等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全市煤炭保有量121亿吨;石油远景储量为8亿吨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处,矿点30多个,为世人瞩目的"801"矿富含铌、钽、铍、锆等稀有金属和重稀土,总储量680万吨;天然硅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被称为"冶炼之宝"的石墨储量也很可观,功能神奇的中华麦饭石蜚声海内外。

  通辽市土质肥沃、水草丰美。既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被誉为"黄牛之乡"。现有耕地面积91.4万公倾、盛产玉米、小麦、水稻、大豆及小杂粮等、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5亿公斤以上。境内草原面积327.4万亩,牲畜存栏头数达到712.5万头只,特别是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科尔沁细毛羊、科尔沁马等畜种享誉国内外。
农业农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由于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03.1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49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1.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63万公顷,增长7.0%。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1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81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77.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85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蔬菜播种面积6.8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64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粮食产量较上年增加,农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产量429.24万吨(85.85亿斤),比上年增产17.24万吨(3.45亿斤),增长4.2%。其中:玉米359.75万吨(71.95亿斤);水稻18.60万吨(3.72亿斤);小麦8.09万吨(1.62亿斤)。

  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甜菜产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油料产量10.66万吨,比上年增产0.36万吨;甜菜产量2.96万吨,较上年增产0.66万吨。

  蔬菜生产品种进一步优化,新特、精细品种增加,单产效益明显提高。蔬菜总产量273.69万吨,比去年增长18.9%,其中叶菜类产量115.24万吨。特种作物生产进一步发展,鲜切花产量2.5万吨,盆栽观赏植物产量12.5万吨,药材产量1.16万吨。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牧业年度牲畜实有头数1300.49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70.59万头(只)。年末全市家畜实有头数1036.91万头(只),比上年末增加162.31万头(只),增长18.6%,其中大小牲畜755.19万头(只),比上年末增加111.09万头(只),增长17.2%;猪281.72万头,增加51.22万头,增长22.2%。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1.58万吨,比上年增长42.2%,其中:猪肉31.79万吨,比上年增长68.2%;牛肉11.92万吨,比上年增长11.4%;羊肉6.44万吨,比上年增长61.0%。
经济发展
  ▲资产投资:2006年该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使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23.9%。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7.78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完成116.08亿元,占43.3%。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6.93亿元,同比增长9.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67.40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66.03亿元,同比增长48.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93.45亿元,同比增长7.5%。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工业技改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9.67亿元;制造业完成投资87.19亿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60.7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8.42亿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7.62亿元;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0.60亿元;教育业完成投资3.29亿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7.24亿元。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能力:原煤开采1244万吨/年;铅锌采矿13万吨/年;铁矿开采20万吨/年;城市道路扩建长度39公里;新增高等院校建筑面积83137平方米,学生席位14444个;新建公路8.5公里,改建公路448.03公里,新建客、货运站6000平方米。

  ▲ 国内贸易: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2.66亿元,增长17.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28.97亿元和29.34亿元,增速达15.4%和15.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90.83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15.86亿元,增长20.7%;其它行业4.27亿元,同比下降0.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继续改善。全年商品销售总额181.92亿元,其中:批发企业93.80亿元,零售企业88.12亿元。

  ▲ 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3.09亿元,同比增长20.5%。全年铁路实现货运周转量394.3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37.69亿吨公里,增长10.6%;客运周转量35.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4.02亿人公里,增长12.7%;公路货运周转量3089.80百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34.80百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455.46百万人公里,比上年增加69.46百万人公里。民航旅客发运量28867人,发运行李、货物和邮政112.7吨;旅客周转量2188万人公里,货物、邮政和行李周转量9.4万吨公里;总运输线路长度达1736公里。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0亿元。全市有邮政机构154个,邮路总长度3998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4016公里。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8.5万户。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固定电话89部,移动电话150部;百户农牧居民拥有固定电话54部,移动电话67部。

  ▲ 金融和保险业: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3.73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0.63亿元,增长9.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8.50亿元,增长21.5%。其中短期贷款157.68亿元,同比增长12.9%;中长期贷款98.23亿元,同比增长37.8%。

  保险业收入减少,全年保费收入32915万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907万元,同比增长0.6%;寿险保费收入23008万元,同比下降10.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60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5792万元;寿险赔款及给付2810万元。
社会事业
  ▲ 文化教育和卫生: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8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3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通广播的乡12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79%,比上年增加0.36个百分点,县、乡电视台81座,通电视的乡123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32%,比上年增加个0.36百分点。

  2006年该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学生辍学率明显下降。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15720人,招生3683人;普通高中招生21451人,在校生63818人;初中招生45939人,在校生135597人;普通小学826所,专任教师18621人,招生36999人,在校生21806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67人,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42名;幼儿园22所,幼儿教育班1317个,在园(班)幼儿28990人。学龄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改善,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100.53%,比上年度提高0.53个百分点,辍学率为0.15%,比上年度下降0.7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1.95%,比上年度下降3.29个百分点,辍学率为2.07%,比上年度下降个2.6百分点。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包括诊所)242个,在全市卫生机构中,医院38个;卫生院151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0个。医疗床位5527张,医院、卫生院床位5166张,占93.5%。卫生技术人员8636人,其中执业医师3819人,占44.2%,注册护士1926人,占22.3%。

  ▲ 环境保护:环保事业发展加快,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年末全市环保系统职工共有241人,环保机构23个。环境监测站8个,环境监测人员92人。自然保护区5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84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4%。生态示范区3个,其中国家级3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个,达标区面积9.1平方公里,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环境法制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随着各项增加居民收入措施的落实、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农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减免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达到13908元,比上年增加2228元,增长19.1%,其中:国有单位人均13995元;集体单位人均12376元;其他单位人均13861元。

  ▲ 旅游:2006年该市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91.1万人次,同比增长22.9%,其中海外旅游者8829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业总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74.2万美元,同比增长30%。

  旅游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引资金额16280万元,其中引进国外无偿捐助185万元,国外直接投资2000万元,外地客商投资12000万元,本地及民间投资2095万元。

  旅游产品开发态势良好,已经形成以原始草原、沙漠风光、民族风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骨架的旅游格局,重点推出了四条旅游精品线,一是大青沟—珠日河—扎、霍草原;二是孝庄故里生态旅游区—大乐林寺—莫力庙—古榆园—清王府;三是努古斯台—阿古拉—博王府—大青沟—兴源寺、福缘寺—塔敏查干;四是阿古拉—珠日河、鲜光民俗村—莫力庙—羊场农家乐、牧家乐。
历史沿革
  通辽市地处祖国北疆,历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时,燕国在如今的河北省和辽宁省交界一带,就是现在通辽的中南部地区,为防御东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迹,如今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仍清晰可辨。这证明最晚在春秋中叶,东胡人便已揭开了通辽古代文明的序幕。后来,东胡人为燕国所败北撤,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的中南部地区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便成了秦的一部分。

  西汉初,匈奴主宰了包括通辽境内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继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东胡族的后裔鲜卑和乌桓族。 汉武帝时,曾三次出兵匈奴后获胜,使通辽同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繁荣。 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檀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域,科尔沁草原亦属军事联盟的一部分。

  南北朝时期,在鲜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科尔沁草原上,又兴起了新的民族契丹。契丹族自4世纪中叶,就游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受唐朝控制。在隋、唐之际,当时的整个通辽都在以契丹人为地方长官的中原王朝的统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辽代,通辽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金王朝建立后,通辽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通辽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到了元朝时期,通辽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统一蒙古高原后,通辽又属“三卫”所辖之地,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16世纪末,努尔哈赤称帝,改国号为“大金”,通辽基本上受大金所控制。 到了清朝,改往日部落制为盟、旗制,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建哲里木盟。哲里木盟是首统盟,当时包括4部、10旗。后来清政府又先后在蒙古王公贵族的封地设厅、府、州、县的建制,哲里木盟基本上归长春、昌图、洮南三府管辖。在清代,哲里木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孕育了清代国母 孝庄文皇后,清末名将 僧格林沁,抗日英雄 嘎达梅林等。同时这里还有中国安代舞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清沟 有亚洲之最的沙漠水库 莫利庙水库。有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哲里木盟10旗归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和节制。 伪满洲国时期(1932年至1945年)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兴安南分省、兴安南省、兴安南地区,分别隶属于兴安局、蒙政部、兴安总省。

  解放战争时期,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哲里木省、哲里木盟,分别隶属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兴安省、辽西省、辽吉省、辽北省。 1949年4月,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3年3月,哲里木盟建制撤销,所属各旗县市归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管辖。1954年4月,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哲里木盟建制恢复,管辖范围与撤销前相同。1969年7月,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哲里木盟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辖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原哲里木盟霍林郭勒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由通辽市代管。通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行政区划
  通辽市辖1个市辖区、1个县、5个旗,代管1个县级市。

  
  通辽市 面积59535平方千米,人口311万人(2004年)。

  科尔沁区 面积 3212平方千米,人口81万。邮政编码028000。区人民政府驻霍林河大街。

  霍林郭勒市 面积 585平方千米,人口 7万。邮政编码029200。

  开鲁县 面积 4488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028400。县人民政府驻开鲁镇

  库伦旗 面积 465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028200。旗人民政府驻库伦镇

  奈曼旗 面积 8120平方千米,人口43万。邮政编码028300。旗人民政府驻大沁他拉镇

  扎鲁特旗 面积17193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029100。旗人民政府驻鲁北镇

  科尔沁左翼中旗 面积 9811平方千米,人口53万。邮政编码029300。旗人民政府驻保康镇

  科尔沁左翼后旗 面积11476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028100。旗人民政府驻甘旗卡镇。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9-09-23
 
       同样是远离省会的交通枢纽城市,阜阳发展得不太好,而通辽却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是为何?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9-09-23
湘潭市双峰县?太老资料了。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9-09-23
湘潭市双峰县?太老资料了。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09-09-23
区位对比(16):广西防城港vs江苏连云港

建市历史
  防城港市就其历史沿革而言,是从防城、上思两县演变而来的。防城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防城的先民就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先秦时期,这一带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归秦置之象郡所辖;汉为合浦郡地,三国至晋仍属于合浦郡地(三国期间为吴国辖地);南朝宋、齐时为宋寿县地,属交州管辖,梁、陈时为这宋京郡安京县地,属安州管辖;隋、唐时为钦州辖地。宋时仍隶属钦州管辖,并开始有“防城”之称。元、明、清时隶属钦州或廉州;至清朝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划出钦州西部设置防城县,隶属广东省。民国时期至解放初,仍属广东省辖。防城县1951年至1955年6月划属广西,1955年7月至1965年7月复归广东,其间,1957年将防城县划分为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防城县;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东兴各族自治县,1958年12月,防城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合并后,称东兴各族自治县,县城设在东兴镇。1965年8月,东兴各族自治县又划归广西壮族自区。197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县城从东兴镇迁到防城镇,县名改为防城各族自治县。1984年国务院批准防城港区与北海市等一起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3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地级编制的防城港区,直接由自治区领导。上思县历史悠久,至少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秦以前,上思属百越之地;秦时属象郡;西汉时属于合浦郡;东汉至三国属郁林、合浦二郡地;晋时属晋兴郡地;隋时曾一度置镇守,不久复属郁林郡地。到了天宝元年初在今上思境内东北部设上思州,“上思”的名称从此使用......解放后,仍称为上思县,1950年属南宁专区,1951年属龙州专区,1952年7月划属钦州专区,1953年12月又从钦州专区划给了桂西壮族自治州的邕宁专区,1958年12月,归属南宁专区,1965年8月至1993年4月属钦州地区。1993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设立防城港市(地级),以原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的行政区域为防城港市的行政区域,将钦州地区的上思县划归防城港市领导。防城港市辖防城、港口两个区和上思县。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原东兴经济开发区(现为县级市)划归防城港市领导,按处级建制管理。
市情简介
  现在的防城港市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和东兴市。面积6300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居住着汉、壮、瑶、京等民族。全市大陆海岸线584公里,陆路边境线230多公里。拥有防城港、东兴、江山、企沙等国家一类口岸。

  防城港市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沿海,为西南诸省市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提供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沿边,既可与越南进行边贸和经济技术合作,双为我国商品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陆路门户。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防城港市在大西南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防城港市拥有大小港口20多个。其中深水良港防城港是全国12个枢纽港之一,现已成为联结大西南和东南亚的枢纽,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主要出海口。

  防城港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林业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特别是旅游资源尤为再肯定,旅游景点众多而且独具特色,发展海滨旅游、森林旅游、跨国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前来防城港市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防城港主要旅游景点: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 峒中温泉 京族哈亭 罗浮天主教 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小龙庄 白鹤园 中心广场 鸳鸯潭 江平古镇 明珠广场 西湾广场 火山岛 瑶寨九龙潭 京族三岛 江山半岛 月亮湾 金花茶 怪石滩 大坪坡 东兴金滩 红树林 天堂滩 蝴蝶岛 企沙古炮台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既沿海又沿边,全市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市内交通便捷,铁路和高速公路均直达港口,是国内尤其是西南、中南、华南地区便捷的出海出边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防城港市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门户,更是我国连接东盟国际通道的“桥头堡”

  为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防城港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好大西南出海主要通道的目标,努力实现“以港立市,科技兴市,农业稳市,商贸富市,工业强市,旅游旺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战略,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协调发展,更好地担负起服务大西南的重任。

  防城港市的发展离不开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为此,防城港市将以大海般的胸怀,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投资开发、观光旅游,共同创造防城港市美好的明天!
自然条件
  风况:防城港地处北部湾,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本地区常风向为北北东,出现频率为30.5%,次常风向为西西南,出现频率为8.4%,强风向为东风,出现频率为4.7%。港内有群山环绕,风力不大,多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强风风速一般为20米/秒;热带风暴年平均一次,最多3次,多发生在6~9月份,风力一般为8~10级。每次风暴持续的时间不长,最多2天,一般为半天至1天即可解除。

  降水:防城港地处低纬度地区,受海洋和十万大山山脉的共同影响,雨量较充足。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每年的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左右,年最大降水量为3111.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为1745.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是2362.6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44.1毫米,日平均降水量在25毫米的每年为26.5天。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5.2天。

  雾况:防城港雾天较少,平均每年为10天左右,最多23天,最少4天。雾气一般发生在冬末春初之间的清晨及夜晚,浓度较薄,晨雾一般维持2~3小时,日出雾气消散。

  气温:港口所处的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历年平均气温为22.5℃,历年最高气温为36.5℃,每年的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6℃~29.1℃之间,历年最低气温为2.8℃,最低气温多在冬末春初之间。

  冰况:防城港地处亚热带,无结冰现象。

  水文:潮汐:防城港为混合潮港,每月小潮汛有6~8天,属不正规半日潮,其余为正规日潮。大、中潮为正规日潮,小潮为不正规半日潮。其特点是:当全日潮显著时,最高潮位5.54米,平均高潮位3.82米,最大潮差5.39米,平均潮差大于4.5米,涨潮延时15小时,落潮延时9小时,利于冲淤航道;当半日潮显著时,潮差小于1米,最低潮为0.79米。持续2小时以上的潮位全年天数分别是:潮高2.8米为338天,潮高3米为315天,潮高3.5米为251天,潮高4米为140天,潮高4.5米以上为28天。

  潮流:防城港的海流主要有潮流和防城河流以及风浪流共同影响构成。防城湾入海河流主要是防城河,其主流沿渔万岛的西侧经牛头岭出海,另一支经渔万岛北端海峡流入暗埠江。防城河多年平均流量为58.7立方米/秒,由于河床地势平缓,入海口流域面积宽广,流速极缓慢;防城河只有在台风影响的短短几天内,对海流造成一些影响,其余的时间都是风平浪静,对海流的影响甚微,即防城港的潮流在海流中占主导地位。湾内涨潮流速慢,落潮流速快,涨潮最大流速约为0.4~0.6米/秒,落潮最大速度为0.6~0.9米/秒。航道口外三牙石灯塔附近为逆时针回转流,其余各处均为与航道基本一致的往复流。

  波浪:防城港由于东面有企沙半岛,西面有江山白龙半岛两道天然屏障,港风风平浪静。只有在每年6~9月份的台风季节才有4~5级波浪,但次数不多。一般平均波高为0.5米,常波向为北北东,出现频率为21%左右,次长波向为南东、南、北东,出现频率分别为16.4%、15.4%和12.8%。强波方向为南南西,次强波浪方向为南东。风暴时产生的最大波高为7米。
城市特产
  1、八角:又名茴香、大茴香,是南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经济树种。果含大茴香油0.75%—0.95%。每个八角果由3—10个骨突角组成,一般由八个组成,故名八角。鲜八角含茴香油5—6%,属高级香料,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

  2、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简桂种,为樟科。南亚热带常绿乔木,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甜微辛,供药用,香料出口,桂皮碎、桂叶可蒸油,香料、药用价值很高。

  3、白龙珍珠:由马氏珍珠贝产,历史上有传统的天然珠,今为“人工珠”,粒圆匀,玉白色,细腻光滑,闪耀珠光,质高色美,是名贵中药材,又是传统的装饰物。

  4、对虾:又名北方对虾,为一年生回游性大型虾类,故又名大虾。对虾是一种水生甲壳动物,繁殖快,个体大,肉味鲜美,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国内外市场倍受欢迎。

  5、大蚝:又名僧蚝牡蛎、牡蛎、海蛎,味道鲜美,有“海中牛奶”之美誉。壳厚而重,贝壳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间为柱棱层,内层叫珍珠层。开壳取肉,可鲜食或晒成干品。干品叫蚝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是滋养佳品。

  6、金花茶:俗名叫牛尿茶,是山茶科常绿灌木,世界最稀有的观赏和药用花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资源,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茶族皇后”。

  7、“鱼露”:其色泽澄黄、奇香扑鼻、味道鲜美,是一种用小鱼腌制的上等调味品,产品畅销其他省市和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在东兴京族三岛之中,以山心村产量最多,素有“鱼露之乡”的美誉。

  8、“风吹饼”:一种用大米制的食品,因其又轻又薄,几乎近于透明状,似乎迎风可起,故名“风吹饼”。其味香脆爽口,风味独特。可将蒸熟的粉膜切成细丝后烘干,即成“粉丝”,拌上螺贝肉、蟹肉、沙虫干或虾仁等煮成“糕丝海味汤”,入口更加嫩滑可口,甜香鲜美,是京家喜爱的佳肴,待客之上品。

  9、香糯:盛产于上思县,其米质纯正,米粒圆大,洁白如玉,蒸熟成饭,软滑而粘,气味芳香,前人曾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之说,是民间逢年过节用以制作粽粑、年糕、汤圆或绿豆糯米饭等地方风味的上乘原料。1984年在全区香糯品质鉴定会上被评为“名贵品种”。

  10、香猪:上思县香猪是传统的名优产品。《上思州志》(道光十四年版)和《上思县志》(民国十年版)分别载:“香猪即寻常家猪,顾其肉香美、与他处异、肠子尤佳”、“猪崽以白读村为著名,因该村池井之水汲之以喂猪,其肉分外香美,故相传为上思香猪最好也”。上思香猪为本地猪品种,属华南型,其毛黑白相间、猪体结实、身短嘴圆、脚矮骨细、养至40公斤左右宰杀食最佳。经过加工配料烤制的香猪肉,色泽金黄、皮酥肉嫩、不腥不腻,色、香、味俱全,是高级宴席佳肴,乳猪脱骨再配料加工腌制凉干,食之嫩滑爽口, 满嘴留香,是出口区内外及港澳的名牌产品。

  11、香菇:俗称香信,产于十万大山,是上思县传统的出口产品。《上思县志》载:“香蕈,一名香菇,出自十万山中,腐木所生,其味香美,较别处尤佳,出口之货,亦足称最”。传统生产方法是每年冬11月—12月选天气晴朗之日,将能生长香菇的枯死之木伐下,用刀斧将木表皮砍成若干刀口,然后搁置于湿润、荫凉的沟溪边或树根下,待第二年冬季即开始长菇,可连收二年。用这种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香菇虽个小,但菇肥肉厚、色泽棕黄、醇香脆嫩、营养丰富。

  12、光坡鸡:中心产地是港口区的光坡镇,是一种肉用型的地方优良鸡种,在香港市场上享有盛誉,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鸡种。
助航信息
  航道:防城港航道原设计全长6.9海里,分三牙、西贤、牛头三个航段,共四个转折点,经过不断改造,现航道最小曲率半径已达到1000米,三牙、西贤航道底宽100米,底标高-8.0米,边坡比1:10,牛头航道底宽80米,底标高-8.2米,边坡比1:5,整个航道走向曲率半径为2000米,利于船舶安全进出港口。

  锚地:(1)0号锚地为引航、检疫锚地。它以21°27′56″N,108°21′13″E为圆心,半径为1000米圆圈内的水域,水深-12米以上。 (2)1号锚地为大型船舶待泊及避风锚地,位于0号锚地以北,该锚地设有10个锚位,编号为B1~B10,每个锚位的半径为450米,水深在-12米以上,是泥沙和粘土底质。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09-09-23

基本资料
  区号:0518

  邮编:222000

  位置: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陇海铁路终点,东临黄海,北接山东,南连长江淮河,背靠“东海第一胜境”——云台山

  面积: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44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482.23万人(2009年)

  区划: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新浦区为全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汽车牌照:苏G 其中私家车号码段为:苏GA****、苏GB****、苏GR****、苏GZ****、苏GT****、苏G**A** 、苏GU****、苏GV****、苏GW****(相关排序按号牌出现顺序)
城市概况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24′~119°48′和北纬34°~35°07′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宿迁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响水2县相连,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80万。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联通世界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连云港是全国十大海港之一,港口现有万吨以上泊位30个,刚刚过去的2008年,连云港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0011.55万吨。6.7公里拦海大堤,使港口形成了30平方公里风平浪静的港池,可供建设上百个泊位,形成亿吨吞吐能力。连云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多个港口有着密切的通航关系和贸易往来。

  连云港市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民航开通了到中国重要城市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航班。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宝鸡等大中城市,并通过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连接中国各地。连云港是中国五大交通枢纽之一,公路对外交通已全部实现高速化,国家重点建设的同三、连霍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

  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米,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西部东海县的丘陵海拔100~200米。沿海主要是700平方公里盐田及480平方公里滩涂。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亘近300公里。有大小山峰214座,主要有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夹山、大伊山等,其中最高峰为南叶山主峰-玉女峰,也为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米。沿岛礁共21个,其中岛屿9个,面积为6.06平方公里。具体为:东西连岛、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等,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达5.4平方公里。

  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地区的主要排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等均从市内入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还有玉带河、龙尾河、兴庄河、青口河、锈针河、柴米河、蔷薇河、善后河、盐河等大小干支河道40余条,有17条为直接入海河流,有盐河等河直接与运河及长江相通。全市共有水库168座,其中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水库较大。石梁河水库为江苏省最大水库,可蓄水4亿立方米。水域资源类型齐全,全市沿海地区面积14.9万亩,其中可利用的占30%,水资源总量56亿立方米,利用率达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600立方米。连云港市海岸类型齐全,标准海岸线162公里,其中基岩海岸为江苏独有。

  连云港市耕地面积379.79千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1%。尚有8.71千公顷土地亟待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较大
气候概况及物产资源
  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2.4℃,1月平均温度-4.8℃,极端低温-21.2℃:7月平均温度23.6℃,极端高温36.4℃,为中国少数几个避暑佳地。历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日照和风能资源为江苏省最多,也是全佳地区之一。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连云港市发育一个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从分类上看,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还盛产林木、瓜果、桑茶、竹、药材、草场及野生和水生植物。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3大名茶之一,珊瑚及金镶玉竹为江苏珍稀名特产。动物资源主要分水生、陆生和鸟类。水生动物中的海洋水产品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72.8%,海州湾渔场为中国8大渔场之一。主要经济鱼类为带鱼、鳓鱼、黄鱼、加吉鱼4大类。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有刺参扇贝鲍鱼等。近海水域和内陆水域主要生产对虾、海带及淡水鱼类。陆上动物主要为人工饲养的畜禽品种,达12科、18属、90多个品种。全市有各种鸟类225种,列入国家珍稀保护鸟类计31种。矿产资源共计40余种,主要有海盐、磷矿、金红石、蛇纹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淮北盐场为全国4大海盐产区之一。锦屏磷矿为全国6大磷矿之一。东海县的金红石矿储量达250多万吨,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金红石矿。蛇纹石矿的开发已成为上海宝钢的重点配套工程。东海县又素有“中国水晶之乡”、“中国石英之乡”的美称。赣榆县班庄雪花白大理石全国最优。现已初步勘探出黄海大陆蕴藏丰富的海底石油。

  连云港市1984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连云港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已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的部分城市缔结了友城关系,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连投资开办了2000多个合作项目。世界500强的美国杜邦、法国罗盖特、日本味之素等著名跨国公司相继在连投资办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园区、旅游度假区等特色园区,已经成为我市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市古迹较为丰富,历史久远。全市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连云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东海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名书(《西游记》、《镜花缘》等)、名“气”(连云港空气质量全国最好)、名井(亚洲第一井)于一地,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造就了山、海、岛、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连云港之夏、西游记文化旅游节影响不断扩大。2002年花果山景区和连岛度假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并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全国健康型海水游泳场。

  据考古学研究结果证实,远在1万年以前,古朐山即现在的锦屏山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1959年和1978年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遣址。锦屏山地带新石器时代遣址有19处,二涧遣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区之一。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0米的“将军崖岩画”,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西游记》描绘的花果山、幽似“桃源仙境”的宿城、南云台山的“玉兰花王”、渔湾龙潭瀑布、四季如汤的“东海温泉”,构成了神奇的旅游假区。孔子登山望海、秦始皇两次来巡以及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吴承恩李汝珍吴敬梓林则徐刘觉民朱自清刘田依汤永孙宝林刘继青孙中山等文人高士、诗家骚客的遗迹常使人流连忘返。
自然地理
  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米,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西部东海县的丘陵海拔100-200米。沿主要是700平方公里盐田及480平方公里滩涂。沿岛礁共21个,其中岛屿9个,面积为6.06平方公里。具体为:东西连岛、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等,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达5.4平方公里。

  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亘近300公里。有大小山峰214座,主要有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夹山、大伊山等,其中最高峰为南叶山主峰-玉女峰,也为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米。

  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华北古陆的南缘,属鲁苏地质,与山东的泰山、崂山一脉相承。它的岩石为变质岩,地质学上叫片麻岩,是二十四五亿年前造山运动中,受到高温高压后发生变质形成的,岩性坚硬,色白质细

  云台山是由五条山脉组成,由南向北数,第一条为锦屏山,有马耳峰、白虎山、孔望山等21座山峰;第二条为前云台山,又称南云台山,有玉女峰、香炉顶等74座山峰,花果山就在其间;第三条为中云台山,有华盖山、溪云山等13座山峰;第四条为后云台山,又称北云台山,有大桅尖、二桅尖等47座山峰,连云港港口便在山北;第五条为东西连岛,有桅尖山等两座山峰,现仍在海中,是港口的屏障。

  锦屏山

  锦屏山,属泰山山脉,因山顶开阔平坦,又名平顶山,自清初就以幽、险、静、秀、闻名于民间。总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563、5米。

  马陵山

  马陵山在临沐、郯城、江苏省新沂三县交界处,绵延60余公里。

  羽山

  羽山位于 在东海县城西北部,是现存最古老的景点。平地崛起,东西走向,形若笔架。主峰海拔269.15米,长约7.5公里。 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地区的主要排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等均从市内入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还有玉带河、龙尾河、兴庄河、青口河、锈针河、柴米河、蔷薇河、善后河、盐河等大小干支河道40余条,有17条为直接入海河流,有盐河等河直接与运河及长江相通。全市共有水库168座,其中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水库较大。石梁河水库为江苏省最大水库,可蓄水4亿立方米。水域资源类型齐全,全市沿海地区面积14.9万亩,其中可利用的占30%,水资源总量56亿立方米,利用率达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600立方米。连云港市海岸类型齐全,标准海岸线162公里,其中基岩海岸为江苏独有。

  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常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历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日照和风能资源为江苏省最多,也是全佳地区之一。
历史沿革
  夏商时代:属徐州,称“人方东夷”、“人方国”、“隅夷”。

  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称“人方国东夷”。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叫“郯子国”。

  秦代称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 堂邑、广陵、凌12个县。

  西汉时称东海郡,属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

  东汉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

  三国时期称东海国,属魏。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城11个县。

  西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乡、赣榆12个县。

  东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后赵、前燕、南燕、东晋。辖朐县、郯城、利城、襄贲、祝祺、厚邱、赣榆7个县。

  南朝前期称东海郡,辖齐郡、东莞、琅玡、西海、东海、北海郡;南朝后期辖青州、冀州(侨置)辖地同上。

  南朝齐、梁称:(一)东莞郡、琅玡郡,辖即丘、南东莞、北东莞3个县;(二)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三)北海郡,辖都昌、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7个县;(四)齐郡。辖临淄、齐安、宿豫、尉氏、平虑、昌国、益都、西安、泰9个县。

  北朝东魏称琅玡郡(又称海州朐县)。(一)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东、勃海3个县。(二)东海郡,辖赣榆、安流、广饶、下密4个县;(三)海西郡,辖襄贲、海西、临海3个县;(四)沭阳郡,辖下邳、临渣、怀文、服武4个县;(五)琅玡郡,辖朐、海安、山宁3个县;(六)武陵郡,辖上鲜、浴安2个县。

  北齐北周称海州。(一)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二)朐山郡,辖朐山县;(三)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四)沭阳郡,辖沭阳县;(五)海安郡,辖襄贲县。

  隋朝称海州,后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涟水、沭阳、怀仁5个县。

  唐朝隶属于河南道。先称海州总管府,后称海州,又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五代时属吴、南唐、后周,称海州,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明帝泰豫元年(西元472)于郁洲岛(连云港东部)立青州、冀州,是为连云港独立设州郡之始。青州领齐、北海、西海三郡,其中齐郡辖临淄、华城、齐安、西安、宿豫、尉氏、平虏、昌国、泰、益都十县,北海领郁、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七县,西海辖县不详,冀州无实领土,共计十七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连云区和新浦区东部。同年,徐州移治朐县(今连云港市海州区),领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五县,相当于今新浦区西部、海州区、赣榆县南部、沭阳县、新沂县、涟水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淮阴区。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西元473),徐州移治新昌(今安徽省滁州市),而所辖淮北领土不改。

  齐高帝建元元年(西元479),东海郡转属冀州,改名北东海郡,领土不变,同时,青州无西海郡,改辖东莞琅邪二郡,领即丘、北东莞二县,此时连云港东西两部分才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辖现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新沂市、涟水县、淮安市淮阴区。同年,北海郡郁县易名都昌县。

  齐武帝永明元年(西元483),废齐郡齐安县。

  齐武帝永明二年(西元484),青州齐郡移治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县),同时废华城县入临淄县,青州因此增领今南京市六合地区。

  梁武帝天监十年(西元512)之后,多析置州县,青冀二州分为东彭城、北海、东海、僮阳、琅邪、北谯、齐、武陵八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梁武帝置)、彭城(梁武帝置)、清河(梁武帝置)三县,北海郡辖赣榆、都昌(梁武帝置)、广饶(齐武帝置)、下密(梁武帝置)四县,东海郡辖襄贲、临海(梁武帝置)二县,僮阳郡辖县不详,琅邪郡辖海安(梁武帝置)、招远(原朐县,梁武帝改名)二县,北谯郡辖县不详,齐郡辖县不详,武陵郡辖高密县,共计十二县。

  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西元513),青、冀二州为北魏所占,仍领东彭城、北海、东海、僮阳、琅邪、北谯、齐、武陵八郡,从历史记载来看,梁仍有青、冀二州,所辖地域不详。

  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西元551),青、冀二州改名海州,辖东彭城、东海、海西、沭阳、琅邪、武陵六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乐(彭城县改)、渤海(清河县改)三县,东海郡辖赣榆、安流(都昌县改)、广饶、下密四县,海西郡辖襄贲、海西(分襄贲县置)、临海三县,沭阳郡辖下城(新置)、临渣(新置)、怀文(新置)、服武(新置)四县,琅邪郡辖海安、朐(招远县改),山宁(北谯郡改)三县,武陵郡辖上鲜(齐郡改)、洛要(高密县改)二县,共计十九县,相当于今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

  北齐(550-574)分东海郡广饶县置东海县。

  陈宣帝太建五年(西元574),陈收复海州。

  陈宣帝太建十一年(西元580),海州为北周所占,改琅邪郡为朐山郡,朐县为朐山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西元583)废郡,同时废原南青州义塘郡为怀仁县,并入海州,至此,赣榆县北部始归入连云港地区。此时,海州辖朐山、广饶、涟水、沭阳、怀仁五县,相当于今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

  隋文帝仁寿元年(西元601),改广饶为东海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西元607),改州为郡,海州改为东海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2),海州置总管府,领海、涟、环、东楚四州,海州领朐山、龙沮(新置)、新乐(新置)、曲阳(新置)、沭阳、厚丘(新置)、怀仁、利城(新置)八县,涟州辖涟水、金城(分涟水县置)二县,环州辖东海、青山、石城、赣榆四县,东楚州辖山阳、安宜、盐城三县,共计十七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阜宁县西部、盐城市区、建湖县、盐都县、淮安市区、淮安市淮阴区、楚州区、洪泽县、金湖县、宝应县。是为连云港领域较大时期。

  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元624),改海州新乐县为祝其县。

  唐高祖武德七年(西元625),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海州总管府改为海州都督府,同时东楚州改属扬州都督,而以沂州来属,沂州辖费、临沂、颛臾三县,此时海州总管仍辖四州十七县,相当于今、涟水县、山东省临沂市区、费县、平邑县、临沭县、莒南县。这也是连云港领域较大时期。

  唐高祖武德八年(西元626),废龙沮、曲阳县入朐山县,利城、祝其县入怀仁县,厚丘县入沭阳县,又废环州为东海县,此时海州都督府辖海、涟、沂三州九县。

  唐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7),废涟州为涟水县,改属泗州。

  唐太宗贞观元年(西元627),罢都督府,分天下为十道,海州属河南道。此时,海州辖朐山、沭阳、怀仁、东海四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

  唐高宗总章元年(西元668),沭阳县改属泗州。

  唐高宗咸亨五年(西元674),沭阳县复属海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西元742),改州为郡,海州改为东海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西元758),改郡为州,东海郡复改为海州。

  唐昭宗光化二年(西元899年),海州入吴国。

  南唐元宗保大十三年(西元959),为后周所占。

  宋太宗至道三年(西元998),分天下为十五路,海州属淮南路。

  宋神宗熙宁五年(西元1073),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海州属淮南东路。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1),海州为金侵占。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西元1162),海州复归南宋。

  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1165),海州再割让金国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西元1220),海州再归南宋。

  宋理宗端平二年(西元1235),海州徙治东海县。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西元1253),海州复治朐山县。

  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2),海州改为西海州。

  宋恭帝德祐元年(西元1275),西海州为元所占,复改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1279),升为海州路总管府,领朐山、沐阳、赣榆(怀仁县改)、东海县及录事司。后改为海宁府。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西元1284),海宁府改为海宁州,录事司与东海县均并入朐山县。海宁州改属淮安府路。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西元1292),设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海宁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淮安路。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367),海宁州归吴,属江南行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废朐山县,沭阳县直属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赣榆县,从唐贞观元年(西元627)以来的局面从此被打破,相当于今天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是连云港局域最小时期。同年,废江南行中书省,海州属中书省淮安府。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西元1381),废行中书省,淮安府归六部直辖。

  明成祖永乐元年(西元1403),海州仍属南京淮安府。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海州为满清侵占。

  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从江南省分出安徽省,海州属安徽省淮安府。

  清康熙五年(西元1662),淮安府复归江南省。

  清康熙六年(西元1662),江南省改名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

  清雍正二年(西元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和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恢复唐初以来的局面。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民国元年(西元1912)海州直隶州被废,东海县分成东海和灌云两县;

  1935年由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实行市县平级政策。

  1946年4月1日,连云市第一任市长张振汉到任。(因爆发抗战,连云市筹备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现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鲁中南行署。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归徐州专署管辖,1961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为江苏省直辖市。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灌云3县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江苏省又将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辖四县四区。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云台区,现辖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风土人情
  戳锅腔祈婚和放船求偶
民间不分男女,12岁时无人作媒提亲订婚,家长们就开始紧张,要灶爷和腊月30日接灶爷晚上,男孩用烧火叉向锅塘内捣动,边捣边说:“戳锅腔捣锅洞,今年婚姻动,说个花媳妇,灶老爷面前多上供”,连说七遍。女孩害羞,由母亲代劳,与男孩说的内容相同,只是加上祈婚人的名字,改花媳妇为小女婿。居山临海的渔村大龄女孩用梭蟹背壳或大乌贼背骨作船体,用鱼骨贝壳等制作成精巧桅杆、顺风旗、仙鹤 、蟠龙等,装饰在船上作为信物。每年三月三早晨,女孩们拿自己的小船到通海山涧上游,将船放在涧内顺水流至海边,此船被男青年捡得即凭信物到女家提亲,女方辨明信物确是自制亲事就成了。如此求偶方 式千年成俗,每年三月三男青年到海边涧口候船,不得上山;女孩上山放船,亦不得到海边。有些大龄男女,私下相约信物形态及放大船时间地点,一般均能如愿以偿,成全了不少有情人。


  
  聘媒合婚传柬
  男女到了订婚年龄,家长看中了谁家孩子(一般为男方主动,俗谓一家有女百家求),聘请媒人先打听对方年龄,以便按生肖属相和五行命相推算可否合婚。传统的口诀为:“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锉,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这叫犯大忌。五行口诀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叫五行相克, 一般只要不犯四大忌和五行不相克,即可做亲。此时,媒人可前往说合,俗叫说媒或提亲。双方父母同意后, 男方家长给女方只写一个字或四个字,男柬写“恳”或“敬恳金诺”,女方写“诺”或“恭答玉音”。这种婚柬叫“启柬“或”捏死口“,不算正式婚约。启柬之后,由男方择吉日,备喜宴,邀媒人、代笔人、族长和舅父等赴宴,正式向女方写出婚约。女方接到男柬后,留下红线,用原绿线缠束,再回赠文房四宝或一盆万年青。这过程俗叫传柬或过小礼。

  开生庚过大礼

  到结婚时间,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商量,女家家长同意后,将女孩的出生年月日时写在红纸上, 俗称“坤造行庚”或开生庚,由媒人传给男方。男女喜事的喜期、喜房、喜床、冠笄、开脸等时间方向,均按女方的生庚八字推算确定。推算过程叫合年命,将合年命的事项写在红柬贴上,俗叫“合卺”或时书。将 合卺所定喜期通知女方,俗叫送日子。为方便女方筹办嫁妆及诸般喜事用度,要送上一笔较重的礼物礼金,这叫过大礼。一般大均为四样:一是四件衣料,其中必有衷衣和棉袄;二是四件或八件金银首饰;三是数量 不待的礼金;四是包数逢双的喜果子。社会成俗过大礼要视家境情况而定,男富女贫,礼物礼金足够女方喜事开支而有余。男家贫穷,只送衷家棉袄两件布料即可。

  催妆和正日子
民间俗行婚嫁喜期为三天,第一天叫催妆,男女双方喜主要把诸般喜事事宜准备完毕,女方最忙,上午要宴请贺客,其中必有一席是新娘与小姐妹们的告别宴。女方要将全部嫁妆发送到男家,俗叫“过嫁妆”。所有嫁妆安排就绪后,由舅父亲自过目上锁,将钥匙交与新娘。陪嫁姜一般人家为箱柜两样头、箱柜桌椅四件头,以及大八件小八件等四个档次。极富人家赔嫁有“全房管”即家庭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的陪送用红纸包着的青砖和土金坯,一块砖代表一排盐滩,一块土金坯代表百亩良田,所陪嫁之资足够女儿出嫁后过一辈子好生活。极贫人家可以不赔嫁妆,只是一方围裙打个包袱。故民意有“陪不尽的闺女,过不尽的年”之谚。催妆之日男方家要祭祖和贴红对联,除接收过来的嫁妆外,要把抬新娘的花轿发往女方家,晚上要有男童压床,第二天为正日子,即喜期的吉日,新娘做过冠笄关目之后坐花轿到男家,花轿动身时母亲嫂子等要哭嫁,不哭嫁会生哑巴。新郎家大宴贺客,必有一桌为新郎及其小史弟的酒席,叫陪郎酒。新娘午时进门,坐富贵、拜堂、喝交杯酒、闹房等。第三天叫分三,新郎新娘拜上辈、搂锅、吃团圆饭、开脸,进入正常生活。

  
  做官当娘娘和抢上风
民间有“结婚小登科”之说。喜事正日这天,新郎穿上全新的喜庆服装,帽子两边插上绒花(荣华富贵), 又叫状元花,全天他只能支配别人,任何人不能支配他做事,就是地方官府也不能干扰他,俗谓“一辈子就做这一天官”,故名新郎官。新娘子亦是正日子做一天娘娘,身穿大红、肩着霞 、头戴珠冠、足登凤鞋、怀 揣三官镜、手捧三官经、端坐在花轿内,前有大红伞鼓乐鸣锣开道,左右有安香把护卫,途中包括官吏出巡在内任何人都为新娘让道,就是经过庙门河桥坟场,均要放鞭炮惊告鬼神回避。如果路上遇到两顶抬新娘的 花轿,并预测必在前方某贫路口交会,认为准能跑在对方之前通过,谁就能得到加倍的喜气好运,运亲喜主立即动员轿夫稳抬花轿拚命地跑,抢选通过的加双倍喜钱,这叫抢上风。双方轿夫舍命争夺的抢上风场面, 是海州婚俗中独具风采的景观,给人们的印象最深。

  
  闹房

  闹房是整个喜事最热烈的场面。拜堂之后,约从未时开始、亥时结束,共五个时辰举行闹房,喝交杯酒、破 果碟、拦新娘、送新郎新娘、撒帐、戳窗等十二个程式,还可插入耍大伯头、嬉老公公、捉弄新姑爷、捉弄伴娘等四项活动。按俗每个程式动作,必须说若干喜话,其内容雅俗共赏,令人捧腹。即便有些语言动作超过常规,也是俗规所允许,不得变脸反目。

  过对月和回门鞋

  喜事当月俗行“不空房”,新郎新娘不得外出过夜。满月后新娘可以回娘家过几天,也可夫妻一同到娘家过一个月,叫双回门又叫过对月。无论双回门还是单回门,在娘家时间内要为夫家从老老少每人做一双鞋子,若家境贫穷,可只为丈夫做一双鞋,统称回门鞋。
经济概况
  一、综 合

  2008年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突破。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下同)再次创造历史,全年实现GDP750.10亿元,较上年增加13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较上年增长13.1%(简称同比增长,下同),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0.8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13个市中位居第8位,较上年前移4个位次。

  人均水平跃上新的台阶。按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6808元,同比增长13.8%。按现行汇率计算(下同),在上年突破2000美元的基础上达到2457美元。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37308元,即首次突破5000美元达到5454美元,标志着连云港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次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全市三次产业继续呈现“稳固、提升、活跃”的良好局面。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2.78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居全省第2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5.06亿元,增长14.5%,居全省第4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2.26亿元,增长14.9%,居全省第7位。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为16.4:47.3:36.3。

  县域经济继续全面加速。县域GDP共实现441.43亿元,占全市比重59.0%,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县域GDP增长15.2%,增速较全市高2.1个百分点。从全省来看,尽管在经济总量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发展速度上看,全市县域经济加速态势明显,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县GDP增幅在全省52个县(市)中分别居第6位、4位、4位、3位。

  全面小康进程明显加快。从25个重点监测的小康指标看,全市有11个指标达到小康标准值,达标率提高到44%。11个达到小康目标标准的指标分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

  节能减排取得显著进展。年内,实施新电公司余热利用等20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和福东照明电熔炉改造等10项重点节电项目,关停3条水泥企业立窑生产线,关停小化工企业25家,实现了三年目标两年完成。对4家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技改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对20家企业进行了节能监测。东成生化、中大海藻和湛蓝科技等3家企业成为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全市单位GDP能耗可望下降5.2%,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09万亩,亩产达到451公斤,同比增长9.5%;粮食总产量达到320万吨,连续六年实现丰产丰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灌南县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高效农业步入全省前列。全市高效农业面积新增25万亩,累计达到14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设施农业新增10万亩,累计达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3%,居全省领先水平。东海、赣榆进入全省前十名,其中赣榆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比重在全省名列第六位。

  林果生产实现新的突破。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0.4万亩,建设农田林网7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8.05%,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全市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杨树速丰林、优质果品基地48个,打造林业特色乡镇9个,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5.44万亩,新发展面积列全省第一。苗木花卉总面积达12.64万亩,其中鲜切花类达1.2万亩,为全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畜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全市初步建成瘦肉型猪、蛋鸡、肉禽、食草家畜四大生产基地,有规模畜牧业养殖场(户)已经达到8500个,各类养殖小区140个。年末,生猪存栏143.29万头,牛存栏3.08万头,羊存栏11.32万只,家禽存养量达到1232.63万只,猪牛羊禽肉20.5万吨,增长13.6%。各项疫病防治工作扎实有力,抗体检测处于全省前列,基本保持重大动物疫情清净。

  渔业生产继续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54.42万吨,同比增长3.02 %;其中海水产品完成35万吨,增长4.0%。全市高效规模化渔业面积已经达17万亩,全年高效外向渔业产值占整个渔业产值的比重达25%。泥鳅养殖、水库网箱养殖、观赏鱼养殖等特色养殖逐渐成为我市渔业经济发展的亮点,板桥紫菜加工园年加工紫菜3亿张,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以紫菜加工为主导产品的加工园区。

  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加强。突出农业品牌建设,建成平明稻米、欢墩芦笋、黄川草莓、陡沟芦蒿、灌南淮山药等36个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增加到230个。强化农贸市场、超市、畜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测工作,蔬菜合格率达96%以上,生猪“瘦肉精”和生鲜牛奶“三聚氰胺”均为阴性。全市无公害水产品总数达到45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总面积达到37万亩,全年水产品检测样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农业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01.31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158台。机耕面积达到482千公顷,机播面积216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350千公顷。全年共组织13410台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共推广各类农机具10411台套,新增水稻插秧机869台,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村34个,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乡镇2个。

  农业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2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农村水利共完成投入1.53亿元,完成土石方5930万方,加固加高圩堤68公里,疏浚县级河道35条,改造中低产田11.6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8平方公里,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0.41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3.98万亩,年节水量266万立方米。新沂河50年一遇工程、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大浦河调尾工程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显现。2008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81.29亿元,同比增长16.3%,是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全市工业化率达到37.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1262家,其中有165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亿元,较上年净增51家。

  工业生产态势总体平稳。据初步统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73.56亿元,同比增长37.3%;共拥有资产1001.59亿元,增长25.6%;实现销售收入954.12亿元,增长38.0%;实现利润81.13亿元,增长4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71.04亿元,增长1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13市中居第4位;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1.5,列全省第6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3个百分点。

  工业科技含量提升明显。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00.80亿元,同比增长40.7%;增幅高于产值增长3.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0.6%,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184.71亿元,增长35.4%;完成出口交货值22.99亿元,增长54.1%,占全市规模以上出口交货值的25.6%。实现销售收入186.18亿元,增长39.7%;实现利税36.67亿元,增长41.5%。

  支柱行业地位举足轻重。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五大行业共实现产值576.43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销售收入559.53亿元,增长35.5%;实现利税89.85亿元,增长49.2%。五大支柱行业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9.2%,实现销售收入占59.0%。其中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86.69亿元,增长37.9%;实现销售收入74.92亿元,增长32.5%;实现利税23.99亿元,同比增长22.0%。

  建筑业保持发展态势。全市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83家,,签订合同额270.83亿元,增长11.2%;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95.14亿元。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2.64亿元,增长25.2%;其中省外承揽工程完成产值76. 0亿元,增长18.3%;全市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竣工产值174.69亿元,增长27.1%。

  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业

  港口建设步伐全面加速,亿吨大港目标顺利实现。年内完成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及码头、疏港公路和航道、外围交通基础设施、内河码头及港口物流园区等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港口全年新增吞吐能力1600万吨。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0060万吨,同比增长18.3%,成功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港口集装箱完成300.05万标箱,增长49.9%,继续保持沿海十强、全球百强港地位。中韩客货班轮航线完成集装箱6万标箱,运送旅客10.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7%和40%;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输完成6.4万标箱,增长7.7%。

  交通工程建设全面突破,城乡交通呈现新局面。全年共完成交通工程建设投资达45.6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84亿元,建成通车138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5座。 全年交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2亿元,同比增长46.8%。新增更新客车86辆,县际以上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率达73.3%;新增更新公交车96辆,新增公交停靠点52个。更新出租车448辆,建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候车亭216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6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9.2%。

  民航服务环境逐步提升,生产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以“奥运安全、正常、优质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全年安全保障航班飞行4,702架次,实现了第24个安全年,成为华东地区率先同时通过综合安全审计和航空安保审计的机场之一。机场全年完成运输生产总量23万人次,仍保持了10.3%的增长。新开了深圳、长春、宁波三条航线,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邮政通讯建设全面提速,信息化程度提升明显。2008年,是连云港邮政通讯重点投入之年,全市邮电通信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1.48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邮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2.05亿元,增长18.0%,增幅居全省第二位。电信业务收入19.44亿元,增长19.4%;其中中国移动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08亿元,增长44.4%。年末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25.97万户,同比增长36.0%。

  园区建设

  园区规模扩展迅速,产业积聚效应明显。年末,全市开发园区达到14个,其中省级以上9家。14个园区全年完成利用外资8.48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达92.0%;引进内资97.34亿元,占全市比重为30.0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4亿元,占全市比重达66.0%;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占全市比重38.0%。临港4个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投入规模大,集聚效应明显。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入等投入指标占全市开发园区的50%左右,业务总收入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产出指标占全市开发园区的30%以上。项目集中度高,有在建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4个,占全市开发园区的60%,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38个,占全市开发园区的49%。

  连云港开发区发展强劲,综合水平继续提升。全年共实现GDP126.3亿元,同比增长23.2%;财政总收入34.2亿元,增长4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11亿元,增长22.3%;完成进出口总额22.9亿美元,增长34.7%;实际利用外资2.72亿美元,增长18.8%;市外内联到位资金47.9亿元,增长2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5亿元,增长38.6%,其中工业投入67.3亿元,增长46.1%。年内还被新定为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2007年又上升了1位,三年跃升了9位。

  财政

  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0.6亿元,同比增长47.0%: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6.21亿元,增长35.7%;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8%,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全年一般预算支出96.23亿元,增长28.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农林水、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0%。

  税收贡献明显突出。全年财政税收收入完成53.38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3.76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20.8%,增长39.8%。地税部门完成33.50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50.6%,增长34.4%。
行政区划
   2005年,连云港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

  连云港市 面积7446平方千米,人口482.23万人(2009年),其中市区人口80.03万。

  新浦区 面积 415.19平方千米,人口 43.78万人。邮政编码222003。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343号。

  连云区 面积 506平方千米,人口 18万人。邮政编码222042。区人民政府驻墟沟

  海州区 面积 202.89平方千米,人口 22.8万人。邮政编码222023。

  赣榆县 面积1408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邮政编码222100。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

  灌云县 面积1775.25平方千米,人口102.53万人。邮政编码222200。县人民政府驻伊山镇

  东海县 面积2251平方千米,人口108.8万人。邮政编码222300。县人民政府驻牛山镇

  灌南县 面积1029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邮政编码222500。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
旅游景点
  花果山

  
 国家4A级风景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取材地,被誉为“孙大圣故里”。它位于云台山脉之中,距市区7公里。花果山最高峰玉女峰海拔625.3米,是江苏省最高山峰。游览花果山,如再读《西游记》,其最大乐趣在于领略这“四季花果不绝”的人间仙境。花果山上与《西游记》故事紧密相连的景点有水帘洞、老君堂、仙人桥、南天门、唐僧家世碑、照海亭、懒汉石、美人松、一线天、九龙桥等。“连云港之夏”期间来花果山,不仅可以登山观景、品味《西游记》,还可以在山门广场和水帘洞广场观看“中华鼓王”枣殷庄锣鼓队表演“威风锣鼓”;以及歌舞表演等。

  交通:新浦乘10路、12路车,其中12路车直达,10路车会顺路而去。门票100,学生证半价。

  连岛海滨浴场

  
 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连云港海域,黄海之滨海州湾畔,与连云港港口隔海相望,岛上建有海滨旅游度假区。全岛东西长9公里,面积7.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80%,海岛自然风光秀丽迷人。

  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海滨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江苏最佳的天然优质海滨沙滩—大沙湾游乐园;荟萃青山、碧海、金滩、茂林、奇石于一体的海滨胜境—苏马湾生态园;享受卧床听涛、推窗望海渔家乐趣的渔村之旅;位居神州第一、如虹横卧天堑的拦海巨堤;饱经沧桑岁月、诉说汉代文明的海上界域石刻;孤悬海外、物产丰饶堪称鸟岛的前三岛;清新纯净、富含负离子的海洋空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怡人的海滨气候。秀丽独特的海滨自然风光和别具特色的海岛人文景观使连岛度假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度假疗养的理想之地。

  交通:在海一方公园门口乘33路车直达。门票淡季30,旺季50,学生证半价。

  渔湾


  
 国家4A级风景区。游客对连云港各风景区性价比评价最高的地方。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东南,距市区约20公里,与小蓬莱同样具有仙气。这里以瀑布、峭壁、怪石叠化而成,自然景观十分美。因其自然纯净,淳朴险峻而被游人称誉为“江苏的张家界”。两百多年前,渔湾只是云台山脉延伸到大海中的一个岛,偶有渔船停泊。在明代《云台山志》中,“渔湾龙潭”是云台三十六景汲浪”的景致,因道路陡险而少人探及。

  渔湾过去曾是个渔村码头,后来海水东退,山下才逐渐变为良田。这里山僻人稀,自然环境很少遭到破坏,民风淳朴,有浓郁的田园风味。《镜花缘》中对山林风光的描述,多取材于这一带。

  交通:从墟沟栖霞路步行街乘111路到渔湾的汽车(4.5元),或者从新浦华联坐去渔湾的车子,车票5元。门票30,学生证半价。

  锦屏山


  位于市区西南3公里处,因山色锦绣,美如画屏,而被康熙皇帝命名为锦屏山。这里古迹众多,是古海州文明的发祥地。景区内有孔望山摩崖石刻、桃花涧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新石器时代的将军崖岩画。孔望山因孔子曾在此登山望海而得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历代游客所景仰,是国家4A级风景区。2500多年前,著名的“孔子问官”(当年孔子曾在此山头向郯子请教官职制度方面的学问)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今人为纪念他,在山顶塑起了“孔子望海”雕像。孔望山上景点众多,有飘然亭杯盘砚石、石象、石蟾、龙洞古刹等等,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孔望山南麓的佛教造像,比敦煌莫高窟还早200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史学家称为“九州崖佛第一尊”。孔望山摩崖石像中有大小石刻100多个,最大的1.55米,最小的仅10多公分。孔望山摩崖石像中有着丰富的佛学内容,其中“涅磐图”表现了释迦牟尼离开尘世,到极乐世界去时众弟子“或悲戚,或哀号……”等痛苦情景。摩崖石刻中的“舍身饲虎图”、“汉代宴饮图”、“叠罗汉图”等,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它的出现说明了汉代连云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近年来,孔望山又开发了索道、游乐场等现代游乐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游览的新去处。

  交通:新浦乘3路车可达。(孔望山在市区打的即可,不超过15块钱,门票20.)

  抗日山

  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连云港赣榆县西部夹谷山南端,是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于1942年7月落成。烈士墓751座,安葬着800多位烈士的忠骨,墓碑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并跻身“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行列。

  交通:从市区坐车到赣榆县城,转夹山专线即到。门票免费。

  宿城
 位于连云港东北部,隔宿城山与港口翘首相望。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东征时在此住了一宿,将士们一夜之间筑起一座城池.因此取名宿城。

  
  宿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中间为一片坦荡的川原。山上多激流飞瀑、古树奇峰,山下有河流。这里自古隔绝尘世,山清水幽,景色极美。清道光皇帝曾经听两江总督陶澍描述这里“鸡犬桑麻,有太平景色”,便情不自禁地问:“此境与桃源何异?”此后,宿城便有“世外桃源”之称。

  今日宿城,道路四通八达,风景区修葺一新。那引人入胜的保驾山,飞流直下的船山飞瀑,竹树掩映的仙人屋,龙钟神态的卧龙松,逗人游兴,使人流连忘返。

  交通:墟沟乘34路车可达

  东海温泉
 位于东海县西北部,因临近羽山,又称“羽山温泉”。它是连云港市新近开发的旅游温泉。

  
  温泉发现于唐代,早见于史籍记载。这说明人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对它开发、利用。那时的温泉只是两个小水洼,灼热的地下水,不断涌出地面,漫野而流,人们称为“汤泉”。1972年,在这儿打出了一眼自流井,井深500多米,水温高达82°C,每天喷流900余吨。 目前,东海温泉已开发成疗养胜地。国内外游客在饱览连云港海光山色、名胜古迹之后,驱车前往,洗尘肴濯足,是一件惬意美事。

  交通:新浦长途汽车总站乘长途班车可达

  海州湾
 连云港有170多公里的海岸线,弯曲的海岸线形成著名的海州湾。这里散布着7个岛屿,像7颗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绵长的金色海滩,细沙平软,形成一个个天然海滨浴场;现代化的深水良港崛起在秀丽的海湾;一方方盐田怒放朵朵银花……它们各呈奇姿,景趣迥别,往往一目数景,使人格外心醉情怡。

  
  交通:到达赣榆县城以后,到城北车站做2路车到达海头镇下车以后,再转个小“面的”估计花5元10钟旧可以到达了。要是开车的朋友到达赣榆县城以后可以沿着204国道一直往北,然后再海头镇往东5分钟车程就到了

  提示:海州湾旅游的最佳季节是8月底9月初,洗海澡吃海鲜

  东磊风景区

  
  是坐落在连云港新浦区云台乡的一座山,以石为名,山势崔巍。北部山麓杂沓堆砌无数巨大石块,被称作石海。 石海形成于亿万年前,经风雨和海流冲刷,自然圆润,千形万状,鬼斧神工。加上树丛由山缝中伸出,杂花遍地,石上又纵横攀缘着藤蔓,犹似无数大型盆景组合而成。游人在石海中漫步,景随身移,目不暇接。那些石头有的像猛兽,有的像鲸鱼,有的像房屋、像桌椅、像船、像剑、像飞禽……大自然的造化加上想象力的渲染,使冰冷的石头变得生机盎然。 石海中的极品为三磊石,巨石嶙峋,耸立道旁,上阔下削,顶部石头横向开裂为三,相互堆叠,岌岌可危,仿佛随时都能被山风吹落下来一般,人行其下,心常忐忑不安。三磊石上镌有“磊磊落落”、“重来东磊”等。 此处被称为天然石刻博物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除石海外,还有延福观等景点。

  高公岛风景游览区


  
  高公岛风景游览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海滨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由王子海滨浴场和王子森林公园组成,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东部海滨。东濒黄海,西倚云台山脉,南临田湾核电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半岛地形。 

  交通:坐火车到连云港东站下,东行2公里,墟沟乘坐公交31路(2元)凰窝景区站下,新浦乘106路(5元)在港口汽车站下,转乘公交31路凰窝景区站下。

  东海水晶


  东海县是著名的“中国水晶之都”。东海水晶只产于北纬34.6℃ 东经118.8℃的地方,那里是江苏的北部的连云港市东海县,与鲁南接壤,有小山,多丘陵,水晶又主要分部在东海的房山,驼锋,牛山,洪庄,白塔埠,东海农场等地,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在地表就能检到尚等的水晶.现在中国低矿在房山已打下亚洲第一钻,也有可能是世界第一.不是为了旅游,而是要搞懂东海的特殊地质结构,为人类服务!

  青年公园

  小桥流水,复古建筑,划船嬉戏好不惬意!到新浦乘坐24路公交车到华联下车,换乘25路公交车到中茵小区,对面即是青年公园 。

  从淮工· 苍梧校区 ,打车去也就10多块钱。端午节那里人肯定多,玩什么都要排队,里面最便宜的5元一次,最贵的30一次 就是过山车...

  航空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航站区于1989年12月竣工。1993年9月,机场二期工程扩建后,达到国家4D级标准。飞行区地势平坦,净空良好,拥有2500米长,50米宽的跑道和2500米长、23米宽的联络道各一条,停机坪2.04万平方米。机场安装有先进的仪表着陆系统和全向信标仪,有先进的助航灯光系统,航管二次雷达和气象雷达,可保证大中型飞机安全起降。候机楼3500平方米,候机室客流量为300人/小时;楼内设有办理乘机手续和为旅客提供餐饮、购物、休息、通信的服务设施。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现已开通到广州、上海、北京、南京、大连、厦门、沈阳、徐州、桂林等大中型城市航班。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9-23 19:07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