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的汉末三国的人口损失超过85%相关原始数据:
人口从157年的5648万减少到263年的767万,人口损失4881万,损失超过85%
自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二月黄巾之乱开始,进入长期的灾荒,瘟疫频发和战乱频繁的祸乱时期,全国人口数量与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黄河流域屡遭战争,十室九空,人口或外迁避难或死亡。到蜀汉灭亡时(263年)人口数字根据传世文献资料记载,魏蜀吴人口合计在767万人左右。而根据传世文献资料,157年人口有5648万,改朝换代的人口损失超过了85%,是为中国历史上最残酷惨烈的空前浩劫之一。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其中,263年灭蜀前夕魏国443万,蜀国灭亡前夕94万,吴国230万(280年数据),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263年的魏国,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有三四十万人,也就是说,263年,三国时期民户人口总共大约767万,加上三个国家的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总人口有820余万人。
古代户口统治数据都是只包括民户的,也就是说,民户从157年的5648万人,锐减到263年的大约767万人,损失率超过85%。767万还是三国稳定40多年后的数据,四十多年前三国各自建国的时候,人口只可能更少。可见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之惨烈。
具体史料数据如下,历史资料记载的从东汉到三国时期的人口变化:
东汉后期的人口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户,56,486,856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魏国人口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灭蜀之前,663,423户,4,432,881人。灭蜀之后,943,423户,5,372,881人。 数据来源:《通典·食货》七。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魏蜀吴三国总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和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的5648万相比,只有157年的13%多。220年三国鼎立的时候人口只会比767万更少。
蜀国人口
蜀汉昭烈帝刘备章武元年(220年),200,000户,900,000人。 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蜀汉后主刘禅炎兴元年(263年),民户280,000户,940,000人。此外,带甲将士102,000,吏40,000人,总计1,082,000人。 数据来源:《通典·食货》七和《三国志·蜀志》卷三附注引王隐《蜀记》中的数据,关于263年的蜀国人口,两者数据相同。
吴国人口
吴大帝孙权赤乌五年(242年),523,000户,2,400,000人。 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吴后主孙皓天纪四年(280年),民户523,000户,2,300,000人。此外,带甲将士230,000,吏32,000人,总计2,567,000人。 数据来源:《三国志·吴志》卷三附注引《晋阳秋》中的数据。
西晋统一后的人口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有2,459,840户,16,163,8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