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411阅读
  • 37回复

[苏区/解放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行政区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2-21
1937年9月30日日本侵略军侵入鲁境。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所部第三集
团军等部在鲁北稍事抗击后即转为消极避战,同年12月27日韩部济南守军未放一枪全
部南撤。至1938年夏徐州会战后期,山东全境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沦于日本侵略军之
手。
    中共山东省委在此期间在全省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组建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开始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从而开始有了行政区划。1938年春首
先在胶东蓬莱、 黄县、掖县三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以此三县为基础设立北
海行政督察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设置的第一个专区。同年9月在冀鲁边区的8县
设立冀南第六行政督察区, 其中乐陵、庆云、无棣、宁津等4县为今山东省所辖市、
县。
    到1940年具备了建立省级政权的条件, 遂于同年8月经由山东省各界救国联合大
会选举产生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 。194
3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称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简称“政委会”) 。1
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这时山东省共辖胶东、渤海、
鲁中、鲁南、滨海5个行政区(行政公署辖区)、22个专区、127个县及县级政区。
    县及县级抗日民主政府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除了完整意义上的县以外,往往在新
开辟的某县一部分地区或若干县之间的毗邻地区设立县级办事处或县级行署,这种办
事处或行署的辖区当时有不少被径称为县,这类行政单位凡存在时间较长者,本志亦
适当予以记述。为了行文的方便,有时即以行政机构代称相应的政区。
    今山东省辖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除个别专区少数县份外,分属于山东和冀鲁
豫两大行政区。 两区以津浦铁路为界,其间分合隶属有一个变化过程。1941年7月鲁
西行政区与冀鲁豫行政区合并,仍称冀鲁豫行政区,原鲁西第一(泰西)、第二(运西)、
第三(鲁西北) 、第四(运东)共4个专区划为冀鲁豫第一、二、三、四专区,原鲁西区
之湖西专区则直属山东省。1942年10月湖西专区也划归冀鲁豫行政区。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2-21
一、鲁南行政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鲁南区的行政区域南抵陇海铁路,北以滋(阳)临(沂)公路为界与
鲁中行政区相接,西达微山、昭阳、独山、南阳湖即所谓"南四湖",东至沂、沭河之
间(一度辖有黄海之滨的赣榆等县、赣榆今属江苏省)。
    鲁南行政区1940年6月初设时其行政单位(政权机构) 称专署,其下相当于专区级
的行政单位则称行署。1944年秋鲁南专署改称鲁南行政主任公署,原辖之各行署相应
改为专署。
    (一)鲁南第一行署
    1940年7月成立,辖临沂、郯城和现属江苏省的东海、赣榆、邳县等。1941年8月
改称鲁南第三行署, 辖临沂、郯城、峄县、邳县、临西、临郯费峄四县边联等县。1
944年8月鲁南第三行署改为鲁南第三专署,先后辖临沂、峄县、赵 、兰陵、运河、
邳县等。
    (二)鲁南第二专署
    其前身为1943年7月成立的运河地区行政委员会,时辖运(河) 北、沛滕边、峄县
等。1944年10月(一说6月)撤销运河行政委员会,成立鲁南第二专署,辖临城、凫山、
双山、峄县和铜山办事处等。
    (三)鲁南第三行署
    1940年7月成立,1941年8月改称鲁南第一行署,先后辖泗水、湖东、邹滕边、滕
峄边等办事处(县级)和邹县、费滕、沛滕边县、滕东、双山等县。1944年秋鲁南第一
行署改称鲁南第一专署,先后辖邹县、费南、双山、温河、赵 等县。
    (四)鲁南第四行署
    1941年8月成立,辖苍马(临沭)、郯城、赣榆、东海(海陵)等县。1942年3月,该
行署与鲁中第五专署辖区合并为滨海专区。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2-21
二、鲁中行政区
    鲁中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域是指沭河与津浦铁路之间、南北滋(阳)临(沂)
公路与胶济铁路之间的地区。作为行政建制的萌芽可推溯至1940年10月中共山东第七
(鲁中) 区党委成立之时,当时区党委专设政府工作部主管其事。1942年5月成立鲁中
行政联合办事处,是为鲁中区行政主任公署(1945年7月成立) 的前身。该区先后辖泰
山、沂蒙、泰南、沂山、鲁山等7个专区或专区级政区。
    (一)泰山(鲁中第一)专区
    该专区是鲁中区设立最早的专区。 早在1939年5月即在泰安、莱芜、历城、章丘
四县成立泰莱历章四县联合办事处。同年9月由四县联办扩建为泰莱历章淄(川)博(山)
新(泰) 七县联合办事处。1940年4月正式成立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辖泰安、莱芜、
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益都等县和泰(安) 宁(阳)办事处。1940年5月前为
中共山东省第一区 (所谓大鲁南区即胶济、陇海、津浦三条铁路和黄海以西的广大地
区) 党委所领导,5月后一区党委撤销,直属于中共山东分局,同年8月属山东省战工
会领导。1942年5月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1945年7月属鲁中区行政主任公署。
    (二)沂蒙(鲁中第二)专区
    1941年2月设立, 初直属于山东省战工会,1942年5月属鲁中行联合办事处,194
5年7月属鲁中区行政主任公署。辖沂南、沂北、沂水、蒙阴、费东、沂临边等县。
    (三)蒙山联合办事处
    1941年7月中共鲁中区党委于蒙山地区设立蒙山区行政联合办事处, 辖费东、费
北、蒙南等县级行政单位。1942年3月撤销。
    (四)益临淄博四县行政联合办事处
    1941年7月中共鲁中区党委设立该办事处,领辖益都(胶济铁路以南) 、临朐、淄
川(张店-博山铁路以东)、博山(部分区)等地。1944年7月撤销。
    (五)泰南(鲁中第三)专区
    1941年9月于泰(安) 莱(芜)公路以南、滋(阳)临(沂)公路以北、津浦铁路以东、
沂蒙山区以西地区设立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辖泰安(南部) 、泰(安) 宁(阳)、新
(泰) 蒙(阴)等县。1942年3月蒙山联合办事处撤销,所辖费北、蒙南划归泰南办事处
管辖。1944年初泰南行政联合办事处改为泰南区行政专员公署,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
处领导。泰南专区先后辖泰安(南部)、泰宁、费北、泰泗宁、新甫、新泰等县。1945
年10月泰南专区撤销,新泰、泰宁、费北县划归沂蒙专区,泰安(南部)、新甫划归泰
山专区。
    (六)沂山(鲁中第四)专区
    1944年1月设立沂山专区, 属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辖沂北、莒沂、临朐、安
丘、昌乐、淮安等县。
    (七)鲁山(鲁中第五)专区
    1944年7月设立鲁山专区, 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辖沂源、博山、益都等县。
1945年8月鲁山专区撤销, 沂源县划归鲁中第二专区,益都县划归鲁中第四专区,博
山划归新成立的淄博特区。
    (八)滨海专区
    1941年8月在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初称莒日临赣四县联合办事处,属中共鲁
中区党委领导)辖区的基础上设立滨海专区,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4月改为
直属于省战工会。先后辖日照、莒南、莒中、赣榆、沭水、临沭、郯城等县。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2-21
三、鲁西行政区
    鲁西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大致是指津浦铁路以西、冀鲁豫和冀南行政区之间的地区,
大致包括今聊城市和泰安、济宁、菏泽、德州等市辖区的各一部分。
    在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之前,曾存在过两个行政区域大体相当于专区、但级别
却略高于专区的行政单位, 即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和泰西行政委员会。八路军115师与
中共鲁西区党委联合成立的鲁西军政委员会于1939年9月建立鲁西北行政委员会, 同
年10月建立泰西行政委员会。前者辖冠县、馆陶、莘县、邱县、阳谷、临清等县。后
者辖长清、肥城、汶上、东平、泰安、平阴等县。
    1940年4月撤销鲁西北和泰西两行政委员会,建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辖泰西、
运西、鲁西北、运东、湖西五个专区和巨南办事处。
    (一)泰西(鲁西第一)专区
    1939年底设立, 属泰西行政委员会领导,1940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辖长清、肥
城、东平、平阴、汶(上)东、滋阳(兖州)、宁阳、泰安(西)、东阿等。
    (二)运西(鲁西第二)专区
    1940年4月设立, 大体位于运河以西黄河故道沿岸地区。辖郓城、郓南、寿张、
鄄城、观城和今属河南省的濮县、范县等县及巨(野)菏(泽)、汶(上)西、济宁等县级
抗日办事处。
    (三)鲁西北(鲁西第三)专区
    1940年4月设立。 辖馆陶、冠县、邱县、朝城、莘县、临清、堂邑等县。馆陶、
邱(丘)县今属河北省。
    (四)运东(鲁西第四)专区
    1940年4月设立。辖聊城(筑先) 、清平、东阿、博平、茌平、阳谷、齐河、禹城
等县和阿东办事处(县级)。
    (五)湖西专区
    1940年7月设立。 位于微山湖等南四湖以西的苏鲁边区,辖单县、济宁、金乡、
嘉祥、鱼台和今属江苏省的丰、沛等县以及单西南、曹芳、沛滕边等几个县级的行政
办事处。 1941年7月鲁西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后,湖西专区直属山东省战工会领
导。至1942年10月划归冀鲁豫边区。
    (六)巨(野)南办事处
    全称为巨菏金嘉成五县联合办事处, 简称巨南办事处或五县联办。1941年2月由
中共鲁西区党委设立。名曰五县联办,并非实辖五县,实际只负责巨野、菏泽、金乡、
嘉祥、成武五县结合部的行政。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2-21
四、胶东行政区
    胶东, 作为地域概念早已存在,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是从1941年2月胶东区行政联
合办事处成立开始的。同年4月省战工会将该行政区域具体划定为“以潍县(全县在内)、
高密(全县在内)、安邱之西门口(在内)以北及胶县之张哥塞(在内)、曹文(在内)两地
以北为界,上属各县迤东与东北各县均属之”。还规定潍县至青岛段胶济路工作亦归
胶东。(1946年7月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将在第二节记述)。1942年7月撤销胶东
行政联合办事处, 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4月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改称胶
东区行政公署。该行政区隶属于山东省战工会(政委会),先后辖北海、东海、西海、
南海、中海等专区和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
    (一)北海专区
    该专区两度设立, 第一次在1938年8月,隶属于中共胶东特委,辖蓬莱、黄县、
掖县三县。同年冬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经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方面
谈判,共产党撤销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正式承认共产党领导的
蓬、黄、掖三县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设立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
至1940年4月撤销该办事处, 二度成立北海区行政专员公署,辖蓬莱、黄县、掖县、
招远、栖霞、福山等6县。
    (二)东海专区
    1940年9月设立。 先后辖威海卫行政办事处、荣成、文登、牟平、海阳、牟海行
署(乳山县)、文西行署(昆嵛县)等。
    (三)西海专区
    1940年11月设立。辖掖县、平度、莱阳、招远、昌邑、潍县等县和掖南、平南、
平西、招北等几个县级行署。
    (四)南海行政区(专区级)
    抗日战争时期该区未设专署,1941年7月设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辖莱阳(莱西)、
即墨、五龙等县和莱(阳)东、平(度)南、平(度)东、莱西南、即(墨)东等几个县级行
署。
    (五)中海专区
    1945年5月析东海和南海两区各一部分县及胶东行政区直属的牙前实验县设立中
海专区,辖牙前、海阳、五龙等县和莱东、即东等县级行署。同年9月撤销。
    (六)烟台特区行政联合办事处
    1944年4月设立于烟台市郊区,实际行政区域不大(福山和牟平各一部分) ,系胶
东区行政公署派出机构。
    1945年8月22日胶东行署发布命令, 将县级行署一律改称县政府,南海行政联合
办事处改为南海专署。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2-21
五、清河行政区
    清河行政区在本省东北部,东与胶东、南与鲁中、西北与冀鲁边三大行政区相接。
具体行政区域南起胶济铁路,东北濒渤海,西达章丘、历城一带,东界初为寿光东境,
后扩至昌邑胶河以西。 因小清河流经区境而得名。1940年5月始设专区,辖历城、邹
平、齐东、章丘、长山、桓台、临淄、高苑、博兴、蒲台、青城、益寿、寿光、广饶
等县。1940年12月清河专区改为清河行政区,专署改为行政主任公署,下辖清东、清
西两个分区(相当于专区) 。1941年7月清东、清西分区分别改为专区,同年10月析清
东、清西两专区各一部分县设立清中专区。1943年10月增设垦区专署 (后改称垦利专
署)。至此清河行政区共辖四个专区。1944年3月撤销清河行政区与同时被撤销的冀鲁
边区合并组建渤海行政区。
    (一)清东专区
    1941年1月设清东分区,同年7月改为清东专区。该分区、专区先后辖清河区东部
的益(都)北、益(都)寿(光)广(饶)、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广饶、蒲台、广北、
寿光、寿(光)潍(县)、昌邑等县。
    (二)清西专区
    1941年1月设清西分区, 同年7月改为清西专区。 先后辖邹平、长山、高苑、长
(山)桓(台)等县。
    (三)清中专区
    1941年10月设清中专区。 1942年6月一度撤销,1943年10月以原行政区域设立清
中办事处。清中专署、清中办事处辖临淄、桓台、博兴、蒲台、广(饶)博(兴)蒲(台)、
广(饶)北等县。
    (四)垦区(专区)
    所谓垦区, 是指当时的利津、 广饶、沾化、无棣等几县的东北滨海地区,原系
“荒碱无人之地”,因在黄河之尾,由黄河多次决口淤为良田,清末至民国招民开垦,
形成“垦区”这一地域概念。1941年秋中共清河区党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初步
开辟了垦区, 1943年5月建立中共垦区地委,同年10月成立垦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辖垦利、利津、沾化、滨县等县。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2-21
六、冀鲁边区
    该区位于山东省北部与河北省东南部的毗邻地带,西起津浦铁路和运河,东濒渤
海,南隔黄河与清河区相接,北抵独流减河。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德州市、滨州地区的
各一部分(十个多县、市)和河北省沧州地区的一部分(七个多县、市)。
    冀鲁边区作为政区名称出现于抗日战争初期。 1938年7月建立冀鲁边区军政委员
会, 该地区工作由中共山东省委划归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129师领导,暂由冀鲁
豫省委代管。 边区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逐步开辟扩展的过程。1938年9月在乐陵、
沧县等8县设立专区,为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亦称津南专区。1940年3月设立鲁北行政
委员会,同年9月将鲁北分设两个专区,分别为冀南第七、第八专区。1941年2月冀鲁
边区划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行政上相应地属山东省战工会,原冀南行政区第六、
七、 八专区依次改为冀鲁边区第一、二、三专区。根据1941年4月山东省行政区域划
分,冀鲁边区为全省六大行政区(战略区)之一。1942年11月成立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
员会,至此始有边区正式的行政机构。1944年3月与清河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
    (一)冀鲁边第一专区
    1938年9月建立, 时属冀南行政区,编序为冀南第六专区,初辖沧县、南皮、盐
山、 庆云、宁津、东光、无棣、乐陵等8县。后因划入、析置、合并或改名而为该专
区所辖的县还有新海、鬲津、靖远、振华、新棣等县。1942年12月改属山东省冀鲁边
区,编序为冀鲁边第一专区。
    (二)冀鲁边第二专区
    1940年9月设立, 为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2年12月划归山东省为冀鲁边第二
专区,辖临邑、临(邑)北、齐河、齐临、陵县(1941年10月改称匡五县)、德县、平原、
平禹、禹城、济阳等县或县级办事处。
    (三)冀鲁边第三专区
    1940年9月设立, 为冀南行政区第八专区。1942年12月划归山东省,为冀鲁边第
三专区。辖商惠、阳信、无棣、新海、新青、靖远等县。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2-21
七、渤海行政区
    1944年1月决定清河与冀鲁边两大战略区合并为渤海区, 以适应新的抗日斗争形
势,同年3月1日正式成立渤海区行政公署。这是抗战后期山东省行政区划较大的一次
调整。渤海行政区全区42个县,人口近千万。下辖六个专区,原冀鲁边第一、二、三
专区依次为渤海行政区第一、二、三专区;原清河区的垦区、清东、清西专区依次为
渤海区第四、五、六专区;原清河区清中专区同时撤销,分别划归第四、五、六专区。
1945年4月设羊角沟市,直属于渤海行政区。因该区东北濒临渤海,故区名渤海。
    (一)渤海区第一专区
    下辖沧县、东光、南皮、乐陵、振华(宁津) 、吴桥、东(光) 南(皮)、东(光)吴
(桥)、沧(县)青(县)新(海)静(海)四边等县。
    (二)渤海区第二专区
    下辖齐(河)临(邑)、德平、平(原)禹(城)、济阳、匡五(陵县)、德县等县。
    (三)渤海区第三专区
    下辖商(河)惠(民)、惠民、无棣、阳信、沾(化)阳(信)(无)棣、靖远(盐山)、新
海、新(海)青(县)、惠济商三边县等县。
    (四)渤海区第四专区
    前身为原清河区垦区,下辖垦利、利津、沾化、滨县、蒲台、沾(化)利(津)滨三
边、蒲(台)利(津)滨三边等县和一个海上办事处(县级)。
    (五)渤海区第五专区
    前身为原清河区清东专区。下辖临淄、博兴、广北、广(饶)博(兴)蒲(台)三边、
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寿光、昌邑、潍县、寿潍、昌潍等县。
    (六)渤海区第六专区
    前身为原清河区清西专区。下辖邹平、长山、桓台、齐东、高苑、青城、历城等
县。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2-21
八、滨海行政区
    该行政区为山东省六大战略区(1944年3月后为五大战略区)之一。面积约1.8万平
方公里, 人口约500万。该区西以沂河为界与鲁南、鲁中两行政区相接,南、北分别
以陇海和胶济两铁路为界, 东濒黄海, 故区名滨海。该区原为专区,属鲁中行政区
(详本节“鲁中行政区·滨海专区”) 。1942年4月鲁中滨海专区与鲁南第四(沭海)行
政区(专区级) 合并,仍名滨海专区,直属于省战工会。1943年4月滨海区升格为省与
专区之间的行政区(山东从军事上通常称这种行政区为战略区),但仍沿用滨海专区的
名称。时辖日照、莒南、莒中、沭水、临沭、赣榆、海陵等县和莒北、日(照)北、马
陵等县级行政单位。此后陆续设立了三个行署(相当于专署) 。1945年4月滨海专区改
为滨海行政区(行政机构为行政主任公署),原滨海专署所属三个行署相应改为第一、
二、三专署。
    (一)滨海第一(滨北)专区
    1943年9月设立, 先后辖莒北、日北、诸城、诸莒边、诸胶边、藏马、珠山、高
密、胶县等。
    (二)滨海第二(滨南)专区
    1943年10月设立。辖临沭、郯城、沭水、海陵等县。
    (三)滨海第三(滨中)专区
    1944年6月设立,辖莒南、莒中、日照、莒临(沂)、赣榆、芦山等县。
    在1943年9月、10月滨海第一、二行署成立后,1944年6月第三行署成立前,莒南、
莒中、日照、赣榆、莒临(沂)等五县为滨海专署(相当于行政主任公署)直辖。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2-21
九、直辖于省的专区及其他行政单位
    (一)滨海专区
    1942年4月前属鲁中行政区(详本节二、鲁中行政区滨海专区)。1942年4月中共中
央山东分局决定,中共鲁中区第五(滨海)地委,与中共鲁南区第四(沭海)地委合并成
立中共滨海地委,直属山东分局,与此相应,滨海专区直属省战工会领导。先后辖日
照、 莒南、莒中、沭水、赣榆、海陵、临沭、郯城等县。1943年4月滨海专区升格为
省与专区之间的行政区(详本节八、滨海行政区)。
    (二)济南市抗日民主政府
    1943年7月于济南南部山区建立济南市政府办事处。1944年1月建立济南市抗日民
主政府,该政府设在章(丘)历(城)泰(安)边区根据地内,主要是开展敌占区工作,对
日伪侵占的济南市区暂未能行使行政管辖权。
    (三)青岛办事处
    1943年10月成立,办事处驻地在莒南县,后移诸城马耳山一带,开展青岛市敌占
区工作。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0-02-21
十、冀鲁豫、冀南两行政区所辖现山东省津浦铁路以西地区的行政区划
    冀鲁豫边区西起平汉铁路与太行区相接,东抵津浦铁路与山东省相连,北隔漳河、
徒骇河与冀南区相望,南达陇海铁路(一度越过陇海路)与豫皖苏相邻。该边区作为政
区经历多次变化,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
    1940年4月建立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始有冀鲁豫地区名(抗日战争爆发前曾有直鲁
豫的称谓)。1941年1月成立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始作为政区名,这时的冀鲁豫
边区为与后来扩大了的冀鲁豫相区别,亦称小冀鲁豫,辖直南、豫北、鲁西南三个专
区。同年7月与鲁西行政区合并,但湖西专区仍属山东省。合并以后仍称冀鲁豫边区,
隶属于同时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下辖七个专区和一个专区级办事处,其中属今山东
省辖区的有第一(泰西)、二(运西)、三(鲁西北)、四(运东)、七(鲁西南)等五个专区
和巨南五县联合办事处。同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改为不以地名、而以序号命名各专区,
上述冀鲁豫边区中今属山东省的几个专区依序编为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十七、十八、
十九、 二十二专区。1942年7月在泰西、运东、运西三专区结合部设一个新专区,为
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区。同年10月湖西专区亦划归冀鲁豫边区。同年12月调整行
政区划,由原辖八个专区合并为六个,其中第二十三专区撤销,并入第十七专区。八
个专区中属于今山东省者有第十六(泰运) 、十七(运西)、十八(鲁西北)、二十(鲁西
南)、二十一(湖西)等五个专区。1944年8月各专区专名仍恢复以“冀鲁豫”加序号命
名,原晋冀鲁豫第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二十一等五个专区,依次命名为冀鲁豫
第一、八、七、十、十一专区。1945年5月(一说4月)冀鲁豫边区一度与冀南行政区合
并(早自1944年6月两行署就开始合署办公) 。这时的冀鲁豫边区范围达到最大。1945
年10月原冀鲁豫边区与原冀南行政区仍然分置,原辖区不变。
    (一)鲁西南专区
    1941年5月设立,为冀鲁豫第三专区。同年7月随鲁西区与冀鲁豫边区的合并,排
序为冀鲁豫第七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专区,先后辖菏泽、曹县、
定陶、东明、东垣、南华、考城(今属河南) 等县及曹东南抗日办事处(县级)。194 2
年12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区,辖菏泽、南华、齐滨、曹(南)县、成(武)曹、
定陶、东明、东(明) (长)垣及今属河南省的考城、民权等县。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
第十专区,辖县增加了一个今属河南省的虞城县,余无变化。
    (二)泰西专区
    1939年底设立, 初属泰西行政区,1941年7月鲁西与冀鲁豫两区合并后改为冀鲁
豫第一专区。辖泰安(津浦铁路以西部分)、肥城、长清、河西(长清县黄河以西部分)、
平阴、 汶南、宁阳等县。同年9月改称冀鲁豫边区第十六专区。1942年12月与运东专
区合并设立泰运专区。
    (三)运东专区
    1940年4月设立,为鲁西行政区第四专区。1941年7月改称冀鲁豫第四专区,同年
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九专区。 辖县与属鲁西区时相同。1942年12月与泰西专区
合并为泰运专区。
    (四)泰运专区
    1942年12月(一说1943年初)由泰西和运东两专区合并设立。为晋冀鲁豫边区第十
六专区。 1945年5月冀鲁豫与冀南两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时,排序为冀鲁豫第一
专区,又称泰运专区。辖泰山以西、运河以东各县、泰安 (津浦路西) 、肥城、长清
(原长清黄河以西部分)、峰山(原长清黄河以东部分)、平阴、宁阳、筑先(聊城)、阳
谷、东阿、阿东(1943年春与平阴合并为平阿县)、茌平、齐(河)禹(城)、博平、清平
(1943年划归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等县。
    (五)运西专区
    1940年4月设立,原属鲁西行政区。1941年7月改为冀鲁豫第二专区。辖郓城、鄄
城、巨(野) 菏(泽)、郓南、昆山、汶上、寿张和今属河南省的濮、范等县。同年9月
改为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1942年12月撤销晋冀鲁豫第二十三专区(昆[山]张[秋]
专区),并入第十七专区。1944年1月第十八(鲁西北)专区撤销,辖县大部并入第十七
专区。在第十七专区存在期间先后辖有昆山、郓城、鄄城、临泽、汶上、东平、寿张、
张秋、观城等县和鄄西办事处以及今属河南省的昆吾、清丰、尚和、濮县、范县等。
1944年8月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改为冀鲁豫第八专区, 辖昆山、南旺、郓城、鄄城、
郓(城)巨(野)、临泽、南华、观城、南峰、寿张、张秋、汶上、东平等县及上述今属
河南省的五个县。同年12月在第八专区之下设立两个办事处分别代表专署领导一部分
县。 第一办事处以同年6月组建的昆张东汶寿五县办事处为基础,辖昆山、张秋、东
平、汶上、寿张、南旺等六县;第二办事处辖临泽、郓巨、南华等县。
    (六)昆(山)张(秋)专区
    1942年7月设立, 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区,辖昆山、张秋、东平、汶上、
寿张等五县。同年12月撤销,并入运西专区。
    (七)鲁西北专区
    1940年4月设立,原属鲁西行政区。1941年7月鲁西与冀鲁豫两区合并后,改为冀
鲁豫第三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八专区。1943年7月划归冀南行政区。
1945年5月(一说4月)冀南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鲁西北专区为
冀鲁豫第七专区。该专区先后辖冠县、莘县、莘朝(城)、朝城、观城、朝(城)北、聊
西、馆陶、邱县、临清、卫东、南峰、冠堂(邑)边、清平、元城、永智等县和县级办
事处。
    (八)湖西专区
    1940年7月设立。 1942年10月划归冀鲁豫边区。同年12月排序为晋冀鲁豫边区第
二十一专区。1943年1月巨(野) 菏(泽)金(乡)嘉(祥)成(武)五县联合办事处及其所辖
五县划归该专区, 但五县联办之建制依然保留。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第十一专区,
辖单县、金曹(原曹芳办事处改建)、临河(原单西南办事处改建)、巨野、成武、金巨、
嘉祥、鱼台、济宁等县及今属江苏省的丰县、沛县、沛铜、华山、今属安徽省的砀山
等县。
    (九)巨(野)南办事处
    最早始于1939年7月在巨野、 定陶、成武、嘉祥、菏泽等县毗邻地区建立的准政
权机构巨菏金定成五县边抗日总动员委员会。该机构在湖西“肃托”事件中解体。后
于1941年2月在巨野、 菏泽、金乡、嘉祥、成武五县毗邻地区设立巨菏金嘉成五县联
合办事处,同年7月划归冀鲁豫行政区,下辖巨野、成武、嘉祥、金(乡)巨(野)等县。
1943年1月成建制地划归湖西专区。
    (十)冀南第六(卫东、运东)专区
    原为中共鲁西区党委第五(卫东) 地委所辖区域,但当时未设立专区。1939年1月
成立中共鲁西区鲁西北特委,同年春夏间改建为中共鲁西区第三地委,同年11月改称
卫东地委(卫东,系指卫运河以东)。1940年春改称鲁西第五地委,但仍习称卫东地委。
是年底,该地区抗日斗争形势日趋恶化,与鲁西区党委联系甚不为便,因而由中共中
央北方局批准于1941年1月将该地委划归中共冀南区党委领导。1941年3月始设卫东专
区(一说称冀南行政区运东专区),下辖高唐、恩县、平原、夏津、禹城、武城、清河
等县。同年11月,卫东专区撤销,禹城县划归冀鲁豫第四专区外,其余各县划归冀南
第六专区。1943年9月冀南第六专区于恩县设(卫) 运(河)东办事处,辖高唐、夏津、
平原、恩县等四县。1944年5月运东办事处撤销,所辖四县复归冀南第六专区。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0-02-21
附记: 原属山东省的馆陶、邱县、临清等三县于1940年5月划归冀南行政区,临
清属冀南第四专区,其余2县属冀南第三专区。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03-10
尽管,韩复渠是民族的罪人,俺还是对他的评价实事求是的,韩系冯玉祥旧部,系国军的非嫡系部署,蒋既然知道韩不能为之,而命其为之,完全是为借刀杀人排除异己;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共军还曾成立曲泗邹县,统一领导了孔孟之乡的抗日民族斗争,至抗战胜利;明代,兖州为避水患改嵫阳县,至六零年,嵫阳县与曲阜县分治,才恢复兖州老地名,实际上兖州目前占用两个专用字啊!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0-03-10
有图就好了,一目了然!
&&&&&&&&&&&&&&&&&&&&&&&&&&&&&&&&&&&&&&&&&&&&&&&&&&&&&&&&&&&&&&&*************************************************************&&&&&&&&&&&&&&&&&&&&&&&&&&&1.政府应该专注于服务,而不应过多干预经济,以免产生区域性壁垒。2.强烈反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0-03-10
如果,有人说国军是抗战的中坚和主力,起码俺山东人会笑话它们的啊!委员长乞南京首都于不顾,上峨眉山去抗日,那位昔日南京御林军的首领张灵甫,丢下南京落荒而逃,四六年却杀气腾腾进攻山东解放区被击毙,至少俺认为它是罪人,有多少抗日共军和家属,没有牺牲在日本人的刀下,而遭其祸害!如果他南京保卫战壮烈殉国,还是也会敬佩他的!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1-06
无图无真相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04-15
没有图伤不起
二区,三都,四十八省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3-03-31
此为山东省志建制志(省情资料库-建制库)中的 第三类 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行政区划 第一辑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行政区划  的原文,山东在抗战期间设的临时县级区划,省志说不清楚县级区划、县志说不清楚区级区划,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实在是变化莫测。不过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汪伪政府的区划倒是说的非常清楚,因为和清末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废除府、州,本州改县,全省共107县,国民政府抗战前曾短期从濮县(现属河南范县)划分出鄄城县,后又撤销,新设了直隶行政院的青岛市、威海卫行政区,从历城县析出济南市,从福山县析出烟台特区。抗战胜利后,威海卫、烟台改设为市;另有:利(津)广(饶)沾(化)(无)棣垦区管理局,暂驻张店;临(清)冠邱特别行政区(一说是设治局,现属河北威县),主任公署暂驻高唐;东莱设治局(现长岛县,省志中没有)。变化大的是道、专署、行署等。
多虚心学习,不要乱灌水。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3-03-31
利(津)广(饶)沾(化)(无)棣垦区管理局
谁有详细的资料?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3-04-06
有什么资料,也就是国民政府在国统区设了这么一个机构,预备打败共产党后,开发黄河口地区,预备将来设县,实际上没有管辖过,属没有流亡过的流亡政府(可能不太恰当,应该是从没有实施过实土管理的流亡政府)。
抗战前韩复渠政府曾设过““新安县筹备处”、“垦区筹备处”,但这个筹备处在鬼子来后就逃散解体了。如果说有延续性,只能说是利(津)广(饶)沾(化)(无)棣垦区管理局想管理原“垦区筹备处”的地盘。
多虚心学习,不要乱灌水。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3-04-06
回 茅山道士 的帖子
茅山道士:有什么资料,也就是国民政府在国统区设了这么一个机构,预备打败共产党后,开发黄河口地区,预备将来设县,实际上没有管辖过,属没有流亡过的流亡政府(可能不太恰当,应该是从没有实施过实土管理的流亡政府)。
抗战前韩复渠政府曾设过““新安县筹备处”、“垦区筹备处”,但这 ..(2013-04-06 19:31)嬀/color]

哦,反正很多资料一笔带过。

另外,临冠丘貌似也改了不少次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3-04-07
楼主好文章,有图就更好了。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3-04-07
土工搞的那么乱!
lnrdy马甲,以防盗号发广告澄清用
cjj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3-04-07
中共非中央政府,何來行政區的劃設?戰時山東為遊擊區,仍有國民政府省縣組織抗戰.所述中共劃設之"行政區"的地位,邏輯上宜釐清.
廢省存道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3-04-17
回 cjj 的帖子
cjj:中共非中央政府,何來行政區的劃設?戰時山東為遊擊區,仍有國民政府省縣組織抗戰.所述中共劃設之"行政區"的地位,邏輯上宜釐清. (2013-04-07 14:41) 

如果是实控的话,那就是跟太平天国那样的割据政权
lnrdy马甲,以防盗号发广告澄清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