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泛滥主要是在北朝,南朝除开一堆南X州、侨X州,并未浮滥设州,当然这跟南朝人口少也有关。
宋朝盛时才有34府,也算不上滥用。
真正滥用还是胡金、胡元。金朝半壁江山就有50余府,到元朝就彻底泛滥了。
明朝就像隋文帝一样,顺势用地位相对高的府取代州,而把州变成特例政区。
东汉有州13郡105县(邑、道、侯国)1180。
隋唐至明清,一级行政单位从唐10到宋15到宋23到元10到明15到清25。
州/郡/府大致在250-400之间浮动,就称古代俗称的四百州。县(厅、设治局)级单位2000以上。
可见随着南中国的开发,人口的成长,各级政区数量也相应增加了。郡的部分多出较多,因为汉郡的辖县一般较唐以后的州府要多不少,也即是说规模缩小了。
另外,清代设立的总督、道两级,从规模上和汉代的州、郡两级相当。
隋朝废郡在当时有其必要性——州郡建置太过重迭。倒是汉、唐以及民国、共和国二级政区制的实践最终都要走向三级制,反映生产力水平(包括交通、技术、行政管理等因素)未明显进步时,县的管治能力和行政区治理半径也会稳定在一定水平,只能横向铺张,难以纵向深入。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古代上中层政区一直在变,但作为基层政区的县却相对稳定的部分原因,小了浪费,大了管不动,但只设两级,国家与郡一级又太过悬隔,要么就事务烦冗,难以应付所需。即使到50年代末那次并大县风潮,当时中国的工业化也才刚起步,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到了现代,随着技术、交通、行政管理等条件的发达,基层政区县的管治能力已经大大提升,可以说时移事异了......还与农业时代保持同样的规模,既过于繁密,也造成了很多政经问题。
[ 此帖被magiu在2013-11-30 03: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