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上世纪90年代有18个乡镇,1996年1月基本二并一成现在的9个乡镇。武邑镇合并了刘疃(tuan三声,村庄的意思,当地人都儿化音为tun一声,但同样这个字还是在武邑县有的村庄带这个字当地又读作tuan一声)乡和苏正乡(苏正乡有几个村划到桃城区作为工业开发区的一部分,化工污染相当严重),圈(读quan)头乡一直未变,其它都是二并一,审坡镇并了苗小庄乡、大紫塔乡并了南石村乡、清凉店镇并了李石店乡、龙店乡并了王薛庄乡、赵桥镇并了前怀甫乡、韩庄镇并了马回台乡。南石村乡当地简称石村乡、李石店县简称李店乡、王薛庄乡简称薛庄乡、前怀甫乡简称怀甫乡、马回台乡简称马台乡、肖桥头乡简称桥头乡。合乡并镇20多年了,现在乡镇人口规模由于人口流失(大量向县城集中、向更高等级的地级省级和京津及其它城市迁移)又变小了,又有合并的需要,但下一步是直接虚化乡镇一级还是再次合并,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县级区划变革的案例进行研究,从武邑现实发展来看,直接撤并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际需要,武邑县面积较小(800平方公里),各乡镇村到县城距离都不算远,而且交通便捷,基本电动车一个小时、开车20分钟都可以到县城,各个乡镇镇区基本是农村特征(务农为主)而不是城市特征(清凉店镇要好些,因地处石德铁路线,工业有一定发展,但也不大也就是两平方公里,只是相对于县内其它乡镇显的大而已,如果独立为县级周围只有大紫塔乡一个乡镇可以划入,总共3万多人,就这3万人还大部分都是下面各个村的,所以清凉店镇也不可能升为县级,人口和经济都达不到),所以把乡镇级虚化也没什么阻力,反而是当地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实生活中人们去县城很频繁,当然由于武邑县离衡水很近,也有很多人日常办事直接去衡水市区的。为了证明当地工商业不发达可以看卫星影像,都是村庄和农田,还可以看百度百科里相应镇的词条,一个镇就是几十家小型工业企业(很小可以称为作坊),大于50平方米的超市就是几个,工商业非常不发达。很多村民还是以赶集来满足日常生活。
[ 此帖被jshliu在2021-08-24 20: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