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周公东征之后的三千年里,豫北地区的政治中心经历了多次转移,客观上给殷墟遗址的保护带来了各种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朝歌:周公东征之后将殷墟中的包括王陵在内的各种大墓挖掘一空使得殷墟遗址遭受毁灭性破坏,并将豫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转移到卫国都城朝歌,直到公元前660年卫懿公玩鹤败亡。
2、怀:晋国和之后的魏国对河内地区非常重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怀也成为豫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在汉代发展为中央直属的司隶校尉辖区中河内郡的郡治。政治中心的进一步南移有利于殷墟遗址的保护,即使是项羽和章邯在“洹水南殷墟上”会盟也没能改变这一点。
3、邺:曹操对邺都的大规模建设使得安阳再次成为中原的政治中心。由于安阳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其必然长期成为中国的都城,邺都位于漳水沿岸而非洹水沿岸使得殷墟幸运地避免了像其他古都那样商周时期的遗址被历代盗墓贼继续盗掘一空的命运。
4、安阳:杨坚平定尉迟迥之后,在公元580年焚毁邺城,将相州、魏郡南迁到安阳,豫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再次回到殷墟附近。这给殷墟遗址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代的考古工作者就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了隋代的墓葬。
5、大名:安史之乱后唐朝在公元763年设置魏博节度使,豫北地区的政治中心东移到了大名。在五代、北宋时期,大名更是成为陪都。这次政治中心的转移极大地有利于殷墟遗址的保护。因为在宋代金石学兴起后,殷墟被称为“亶甲冢”,大量商代青铜器被盗掘,记入《考古图》等书中。
6、安阳:黄河的多次泛滥使得大名在元代之后逐渐失去豫北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清末京广铁路的修建让安阳再次崛起,特别是袁世凯的彰德会操、隐居洹上、归葬袁林使得安阳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浪潮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幸运的是,由于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和1908年罗振玉发现殷墟,殷墟的近代考古工作此时已经有序展开。
7:新乡:清末修建的京广铁路和道清铁路在新乡交汇,新乡开始成为豫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解放初还一度成为平原省的省会。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的失误特别是地级鹤壁市的成立,安阳的地位跟清末民初相比有所下降,经济发展活力不如新乡、焦作、济源,殷墟的遗址保护工作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