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49阅读
  • 48回复

[地名探讨]诚心请教:这些城市名为啥不在那些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0-08-13
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這自然是現代的主流歷史觀點

而朝鮮以『中華正裔』為榮,即以箕子之後自命之時,並非是在現代

而殷商族裔雖然本出於東夷,但箕子時代,早已融入華夏正系數百年

正如我們絕不會在唐代繼續認為元稹、源乾曜等人屬於鮮卑白虜一樣

商周交替時的人們當然也不會認為箕子是『東夷之人』

更遑論朝鮮以箕子為榮,又是遠在三代正統觀念形成之後的事情了

[ 此帖被桔梗琉璃在2010-08-13 10:3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0-08-13
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引用第25楼桔梗琉璃于2010-08-13 10:24发表的 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
商周交替時的人們當然也不會認為箕子是『東夷之人』

这个“当然”的结论下得未免过于武断,如果没人认为殷商是东夷,恐怕现在也就没人会知晓殷商是东夷出身了
事实上遗存到现在的较早时期的古籍以先秦两汉为主,尤其是两汉时期,当时的人们依然还有华夷之辩
至于元稹是不是鲜卑后裔,这与他生活的朝代有关,唐朝本身就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时代,唐朝皇室自身就有鲜卑血统,不论是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还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可都是鲜卑一系,经过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大融合,隋唐上自皇室宗族、文臣武将,下自普通民众,都大量融入了胡人血脉和胡人习俗,这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0-08-13
湖北 湖南:荆楚 荆湘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潮梅分治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0-08-13
回 19楼(桔梗琉璃) 的帖子
只要想说,全世界都说自己是华夏子孙我才高兴呢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0-08-13
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引用第26楼亮晶晶于2010-08-13 10:47发表的 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
这个“当然”的结论下得未免过于武断,如果没人认为殷商是东夷,恐怕现在也就没人会知晓殷商是东夷出身了
事实上遗存到现在的较早时期的古籍以先秦两汉为主,尤其是两汉时期,当时的人们依然还有华夷之辩
至于元稹是不是鲜卑后裔,这与他生活的朝代有关,唐朝本身就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时代,唐朝皇室自身就有鲜卑血统,不论是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还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可都是鲜卑一系,经过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大融合,隋唐上自皇室宗族、文臣武将,下自普通民众,都大量融入了胡人血脉和胡人习俗,这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認為殷商是東夷』這句話,其實是有歧義的

可以理解為『認為殷商王室血緣出自東夷』,也可以理解為『殷商王室始終被視為東夷』

我的所指是前者,而您的觀點似乎是後者;

您真的認為商周之間乃至周漢以下的人們,會如明亡後的朝鮮始終視滿清為胡虜一樣,蔑視殷商王室為東夷麼?

其實您所論述的民族融合之後的李唐,與同樣發生過民族融合的商周也是相似的

既然李唐能夠在不否認胡夷血脈的基礎上,將山東舊族與代北侯王統一作為華夏高門看待

既然後世並不因拓跋魏、宇文周、高齊直至李唐的鮮卑源流而否認其為中夏正統

那麼後世自然更不會否認殷商的正統性,更何況殷商名列煌煌三代,而商湯是被尊之為上聖的

如果您堅持『殷商王室始終被視為東夷』的觀點,那麼我很希望看到一些能支持此論點的相關文獻

PS:『元稹是不是鮮卑後裔』……元稹為拓跋氏之後,這似乎是一個沒有爭議的事實吧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0-08-13
别称(或者简称),只是晚近才叫起来的,“秦、晋、楚、陇”等字作为地名,比其代表的省市要古老得多。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0-08-13
宁夏简称宁,南京也简称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0-08-13
回 31楼(假平凹) 的帖子
徐州简称彭,彭州呢~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0-08-13
Re: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引用第29楼桔梗琉璃于2010-08-13 12:13发表的 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
[quote]引用第29楼桔梗琉璃于2010-08-13 12:13发表的 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
『認為殷商是東夷』這句話,其實是有歧義的
可以理解為『認為殷商王室血緣出自東夷』,也可以理解為『殷商王室始終被視為東夷』
我的所指是前者,而您的觀點似乎是後者;
您真的認為周漢以下的人們看待,會如明亡後的朝鮮始終視滿清為胡虜一樣麼?
其實您所論述的民族融合之後的李唐,與同樣發生過民族融合的商周也是相似的
既然李唐能夠在不否認胡夷血脈的基礎上,將山東舊族與代北侯王統一作為華夏高門看待
既然後世並不因拓跋魏、宇文周、高齊直至李唐的鮮卑源流而否認其為中夏正統
那麼後世自然更不會否認殷商的正統性,更何況殷商名列煌煌三代,而商湯是被尊之為上聖的
如果您堅持『殷商王室始終被視為東夷』的觀點,那麼我很希望看到一些能支持此論點的相關文獻
PS:『元稹是不是鮮卑後裔』……元稹為拓跋氏之後,這似乎是一個沒有爭議的事實吧

也许是在论坛上回帖太随便了点,我的话的确有不太严谨之处,引起了你的某些误解
商周时代,由于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还没有形成那么广泛的民族融合与认同,这是与隋唐时代不能等同视之的
否则楚王也不会说出“我乃南蛮也,不与中国同”的话语,不会与周王室分庭抗礼,自己称王
隋唐本身就袭自鲜卑政权,自身也有鲜卑血统存在,再加上海纳百川的那种民族政策,不可能再将元稹这类鲜卑后裔视为白虏加之歧视的,我并未将元稹说成不是鲜卑后裔,那段话的来源是由你说的“鲜卑白虏”一词而来,事实上隋唐的皇室宗族、文臣武将中的胡人血统实在是多如牛毛,也不用我多加赘言
至于后世认同夏商周源流,这又是另一概念,东夷本身就与华夏融合了,而且还是汉族的两大主要源流,太昊、少昊一系融入的很早(虽然融入很早,但不表明在商周时代,华夏与东夷已经完全没有区分,商族、周族也是各自分属),但至于箕子时代,至少还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已经自认为华夏了,真正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其实还是秦汉时期,尤其是秦朝的文字统一、两汉时期的独尊儒术以及对蛮民的大量编户入籍
汉族这个族称正是汉朝以后的事情
[ 此帖被亮晶晶在2010-08-13 13:03重新编辑 ]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0-08-13
引用第31楼假平凹于2010-08-13 12:29发表的  :
宁夏简称宁,南京也简称宁。

宁夏应简称为夏才合适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0-08-13
Re:回 31楼(假平凹) 的帖子
引用第32楼PRCCCCP于2010-08-13 12:33发表的 回 31楼(假平凹) 的帖子 :
徐州简称彭,彭州呢~

徐州没有简称彭,彭城只不过是他的古称和别称
彭州与夏商时代的诸侯国之一的大彭国有关,为祝融八姓之一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0-08-13
回 35楼(亮晶晶) 的帖子
徐州市区其实就是彭城,徐州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地域,古代很大,为一个州;近代也不小,为一个府。就像秦汉时期,郡治所在之城,并非一定就是此郡的名字。地城同名这个问题,三国演义功不可没(话说在三国里看到徐州城,我总是感觉的很蛋疼)。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007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0-08-13
引用第19楼桔梗琉璃于2010-08-13 00:29发表的  :
但是我實在看不出蠻夷外邦自稱『華夏』如何比自稱『中華』更僭越

赫连勃勃和李元昊笑而不语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0-08-13
Re:回 35楼(亮晶晶) 的帖子
引用第36楼PRCCCCP于2010-08-13 13:09发表的 回 35楼(亮晶晶) 的帖子 :
徐州市区其实就是彭城,徐州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地域,古代很大,为一个州;近代也不小,为一个府。就像秦汉时期,郡治所在之城,并非一定就是此郡的名字。地城同名这个问题,三国演义功不可没(话说在三国里看到徐州城,我总是感觉的很蛋疼)。

彭城是徐州的古称,也是别称,没人否认,但不能把别称中的一个字乱认成简称
有的城市有简称,有的城市没有简称
昆明别称春城,不简称春,广州别称花城、羊城,花、羊都不是他的简称,长沙别称星城,星也不是他的简称
徐州真要论简称的话,只有可能是徐,而不可能是彭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0-08-13
Re:Re: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引用第33楼亮晶晶于2010-08-13 12:42发表的 Re: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
也许是在论坛上回帖太随便了点,我的话的确有不太严谨之处,引起了你的某些误解
商周时代,由于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还没有形成那么广泛的民族融合与认同,这是与隋唐时代不能等同视之的
否则楚王也不会说出“我乃南蛮也,不与中国同”的话语,不会与周王室分庭抗礼,自己称王
隋唐本身就袭自鲜卑政权,自身也有鲜卑血统存在,再加上海纳百川的那种民族政策,不可能再将元稹这类鲜卑后裔视为白虏加之歧视的,我并未将元稹说成不是鲜卑后裔,那段话的来源是由你说的“鲜卑白虏”一词而来,事实上隋唐的皇室宗族、文臣武将中的胡人血统实在是多如牛毛,也不用我多加赘言
至于后世认同夏商周源流,这又是另一概念,东夷本身就与华夏融合了,而且还是汉族的两大主要源流,太昊、少昊一系融入的很早(虽然融入很早,但不表明在商周时代,华夏与东夷已经完全没有区分,商族、周族也是各自分属),但至于箕子时代,至少还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已经自认为华夏了,真正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其实还是秦汉时期,尤其是秦朝的文字统一、两汉时期的独尊儒术以及对蛮民的大量编户入籍
汉族这个族称正是汉朝以后的事情


我也表述不夠嚴謹,或許亮晶晶君也有些誤解

重新梳理一下觀點:

亮晶晶君最初指出『三韓』等沒必要套上漢族的稱謂

而我則質疑朝鮮自稱箕子之後,是否等於自身對漢族有認同感

之後我們一直在爭論箕子與殷商的民族淵源

但實際上我最開始就想說明的是,朝鮮強烈地認同箕子,並幾乎上升到『基本國策』的程度

其實是在華夏族/漢族觀念形成之後

所以朝鮮是不可能將箕子當作『非中華正統』的『東夷』看待的

朝鮮與箕子拉關係,目的恰如拓跋魏與黃帝通譜、劉淵、劉知遠借漢室自尊一樣

漢魏而下,被視為『東夷』的,恰恰是朝鮮、倭國之類

所以朝鮮立國,自然要借箕子洗脫自己『蠻夷』的身份,試圖證明自己與『漢』或『華夏』同文同種

若是中國與朝鮮都將箕子認作東夷,這種目的豈能達到呢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0-08-13
回 38楼(亮晶晶) 的帖子
你举的例子都是别称,而不是古称,徐州叫彭城的历史远长于徐州,且早于徐州,这个我们可以参考上海,上海古称申城,所以除了简称沪以外,又简称申。
徐州可以简称徐,但你也不能否认就不能简称彭,毕竟两个简称也不是不行
至于有没有简称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与城市的知名度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地位高地有关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0-08-13
回 4楼(aaa) 的帖子
河南陕县的前身是陕州,而是陕西之名就是指陕州以西的地区,但并不包括陕州。
良心笔者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0-08-13
回 31楼(假平凹) 的帖子
宁夏应该简称夏,因为这里是西夏国故地。
良心笔者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0-08-13
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古代楚国的地盘,所以能够以“楚”作为简称的有好几个省。现在的江苏淮安在古代就是楚州,前身就是东楚郡。
良心笔者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0-08-13
回 43楼(良心笔者) 的帖子
徐州古称彭城,为西楚故都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0-08-13
Re:Re:Re: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引用第39楼桔梗琉璃于2010-08-13 13:31发表的 Re:Re:Re:Re:回 24楼(亮晶晶) 的帖子 :
朝鮮與箕子拉關係,目的恰如拓跋魏與黃帝通譜、劉淵、劉知遠借漢室自尊一樣
漢魏而下,被視為『東夷』的,恰恰是朝鮮、倭國之類
所以朝鮮立國,自然要借箕子洗脫自己『蠻夷』的身份,試圖證明自己與『漢』或『華夏』同文同種
若是中國與朝鮮都將箕子認作東夷,這種目的豈能達到呢

时代不同,概念也不同,所以不同时代的东夷的概念也不同
同理,中国尤其是秦汉以前将箕子视作东夷很正常,朝鲜自认“箕子”之后,但依然被后世的中国视作东夷,东夷虽不同于华夏,但却是汉族源头之一,这也是这个概念的一大渊薮
朝鲜与汉同文倒是历史事实,至于与华夏同种进而僭称华夏,这倒是没有的事,不论三韩、倭国还是骆越都还没僭称华夏,顶多YY下“中国”“小中华”之类的词汇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0-08-13
Re:回 38楼(亮晶晶) 的帖子
引用第40楼PRCCCCP于2010-08-13 13:46发表的 回 38楼(亮晶晶) 的帖子 :
你举的例子都是别称,而不是古称,徐州叫彭城的历史远长于徐州,且早于徐州,这个我们可以参考上海,上海古称申城,所以除了简称沪以外,又简称申。
徐州可以简称徐,但你也不能否认就不能简称彭,毕竟两个简称也不是不行
至于有没有简称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与城市的知名度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地位高地有关

彭城的历史长于徐州、早于徐州?
这个结论下的也太武断太烂了,徐州可是九州之一,《禹贡》中就已记载,虽然春秋战国以前的古籍不能完全当信史看待,但历史的确悠久,西汉也同样就有了徐州刺史部,这个可是历史存在的事实,而彭祖时代徐州到底叫不叫彭城,还是个疑问,何况彭祖这个上古人物同样不能当信史看待
上海古称申城?从何所据?上海历史上有申城之名的建制么?从历来的文献记载来看,上海的“申”这个名字那是跟黄浦江有关的,据说是春申君开凿而成,黄浦江又名春申江,你举的例子都举错了
要真论古称,更合适的比如山西大同古称平城,但大同不简称平,湖北松滋古称高城,但松滋不简称高,甘肃兰州古称金城,但兰州不简称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古称、别称、简称、代称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别把别称中的某字拿出来作简称,这是地理爱好者的起码常识哈
至于你最后一句的论断,更是错上加错,有没有简称与城市知名度、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地位高低有关么?
随便给你举个例子,西安就没有简称,请问他的知名度很小么?
[ 此帖被亮晶晶在2010-09-10 22:56重新编辑 ]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0-08-13
回 46楼(亮晶晶) 的帖子
我说的是现在的徐州城称作彭城或徐州城的历史,而不是单论名称存在的历史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0-08-13
回 10楼(亮晶晶) 的帖子
大部分时间里,在“华夷之辨”上占据主流的是以文化因素来区分。
孔子曰:“ 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
韩愈《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全唐文》中程晏的《内夷檄》:“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岂止华其名谓之华,夷其名谓之夷邪?华其名有夷其心者,夷其名有华其心者,是知弃仁义忠信于中国者,即为中国之夷矣,不待四夷之侵我也,有悖命中国,专倨不王,弃彼仁义忠信,则不可与人伦齿,岂不为中国之夷乎?四夷内向,乐我仁义忠信,愿为人伦齿者,岂不为四夷之华乎?记吾言者,夷其名尚不为夷矣,华其名反不如夷其名者也。”
华夷之辨,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礼义作量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