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传奇(二):围湖造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a09f20100f88d.html
说过了太湖的起源后,我要先讲一讲我现在的住的地方:无锡马山。她原是太湖中的第二大岛,1969年11月5日,无锡市革命委员会根据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及“五七指示”的精神,决定利用马山岛北部一部分湖泊水面,围湖造田。提出“向太湖要粮,向山水进军”的口号,落实“以粮为纲”指示,建设无锡小三线。由原郊区组织动员了近郊9个公社、武进县雪堰公社、无锡轻工业学院、驻锡308部队等单位3000多人参加。那时我的父母都参加了那场大会战,他们那时还在武进县雪堰公社。并于1969年11月成立无锡市马山围湖造田指挥部,隶属市革委会领导。
围湖造田工程于1969年11月23日在马山耿湾村太平场召开了誓师大会,自此,规模巨大的围湖造田工程在马山以北的20平方公里湖面上展开了。1970年2月,西堤基本贯通,3月东坝开始投放内外石方,至8月约有五分之二的石坝露出水面。为及早筑通东坝,原郊区区委、革委会做出决定,组织“万人千船”大会战,并于9月中旬在无锡市体育场篮球场召开誓师大会,指挥部在会上提出“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围湖造田干革命,风口浪尖炼红心,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以激励士气。
大会战期间,原郊区各公社都抽调强壮劳力增援,参加会战的人员多达1.4万余人。参加运输的船只可谓五花八门,有小水泥船、货运的轮拖驳船队、篷帆大木船、渔民的小渔船、军用舟船共1200余只,整个湖面上是人声鼎沸、机声隆隆、涛声轰鸣,沿湖山脚下炮声震耳,一片繁忙、热闹的场面。大会战历时一个多月,1970年冬,东大坝会战合拢。1971年元旦,东坝口合拢,开始排水,50多台大口径水泵,经过近一个月昼夜不停地排水,于1971年2月围圩内全部排干,一条长13华里、宽6米的弧形东大坝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整个围湖造田工程先后进行了4次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即1970年秋冬的“万人千船”大会战,筑通东西两坝;1970年春季的开挖环山河、环堤河大会战,将东大坝加高至5.5米;1971年秋季的开挖中心河大会战;1972年6月的清除东西两坝坝底内侧石方大会战,一万多人历经20余天,全部清除了坝底隐患。
至此,历时14个月,完成堤坝内河工程,围湖面积20平方公里,形成了现在的马山地区。
现在看来, 无锡在太湖流域的城市中污染较重,有专家认为与马山的围湖造田有关。当马山是岛屿时,四面环水,湖水循环流动毫无阻碍。成为半岛后不仅缩小了太湖水面,关键是阻断了湖流,降低了太湖自净能力。而水体越不流动,蓝藻越容易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