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12阅读
  • 30回复

[地名由来]地名来历:甘肃(全部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05
按先地市,后县区的原则介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9 12:48:22编辑过]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6-05
=酒泉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的西段,是通往西域的咽喉,旧称金泉。《酒泉县志》记载,古酒泉原有泉三眼,水流二十里。相传西汉时,汉武帝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前去作战。霍去病排除侵扰,开辟河西。汉武帝派专使从长安送来一罐御酒。搞赏有功之臣。霍去病以为功在全体战士,将酒倾入城东泉中,全军共饮,后人就将金泉改称酒泉。

据传,在今酒泉市区东郊处原本有三眼古泉,均为巨石砌成方形泉池。现存一眼,水极清洌,碧澄如酒,冬暖夏凉,永不结冰。泉中常有气泡上升,类金珠串线,蔚为壮观。泉开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名“金泉”。据《河西旧事》记载:古时,有人口渴到此泉取水饮,见有金色从水中出,往取得金,故曰:“金泉”。汉时名酒泉。对泉名,古今有三说。一为水味如酒说。《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条下注引东汉应劭语:“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曰酒泉。”唐颜师古说:“旧俗传云,城下有泉,其味如酒,古曰酒泉。”一为泉水酿佳酒说。清史籍言:“此泉之水,用以酿酒,酒味甚佳,故名。”一为御酒入泉说。传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匈奴获胜,汉武帝钦赐御酒犒赏三军。霍将军认为破敌之功三军将士人人有份,御酒应也将士同饮,但因酒少人多不好分配,便把酒倒入金泉与三军将士共饮。此后泉水变得醇香异常,“金泉”遂为酒泉所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9 12:47:39编辑过]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06-05
地名来历:兰州

兰州名称的缘起,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由皋兰山得名。由于古人约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兰一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又据《皋兰县志》记载:“皋兰即兰州,皋兰之名,以南山名皋兰而得名。李唐时浑部内向以为兰州都督府,而兰州之名始焉。”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金城郡改为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兰州”之称即始于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41年7月始设兰州市。现为甘肃省省会。兰州又称“金城”,古时沿用此称时间最久、流传地域最广。关于金城名称由来,据《汉书·地理志·注》记载,代表性的解释有三:一说因当初筑城时挖出过金子,所以叫金城;一说是取其坚固之意,故谓金城;另一说在水、木、金、火、土五行里面,金代表西方,而这座城正好位于京都长安以西,故名金城。从当时历史实际来看,第二种解释较为可信。汉武帝时,为了解除匈奴威胁,巩固胜利成果,汉武帝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固城塞。金城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修筑的。因此,给这座城堡命名为“金”,显然在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取“金城汤池”之意,寓有“固若金汤,不可攻也”的希冀。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06-05
地名来历:天水

据《水经注》载:“邽(今天水)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为天水郡。”《秦州志》记载:“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相传,汉武帝时期,在今天水市西南,有一日,突然地显红光,雷电交加,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地面裂开一道大缝,天水注入其间,遂成一湖。自此有湖水与天河相通之说,当地民众称为天水井。后来,汉武帝在湖帝建起城池,命名天水。天水县之名始于五代。1950年设置天水市。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06-05
地名来历:白银

白银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在这里建厂采矿冶炼金、银。又因所采之矿多为白银,故也称“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1958年成立白银市。白银因储藏有丰富的矿产,故以“宝山”著称。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3-06-06
地名来历:金昌

金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从境内流经,取“金”字,因金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1981年由永昌县析置金昌市。金昌盛产镍,其储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类矿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镍都”之称。金昌还盛产铂族金属,其储量名列全国首位,又有“铂族金属之乡”一称。金昌中部为平原,有平坦狭长的绿洲地带,宜林宜农,有河西走廊“蜂腰”之称。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3-06-06
地名来历: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明代万里长城西端。因境内有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长城极西之一关、享有“极边巨防”之称的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是明朝征虏大将军冯胜击退元朝在河西的残余势力后,为设防而建的。嘉峪关古属酒泉辖区。1965年从酒泉析出设立嘉峪关市。嘉峪关现是一个以钢铁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3-06-06
地名来历:庆阳

庆阳位于陇东山区,地处泾河上游,黄土高原中部。一说因此面靠山,在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而得名庆阳。一说庆阳在远古时为“不窟城”,夏王二十二年,不窟的孙子公刘迁居陕西旬邑,后代为祭祖下榻方便,在庆阳该地修了“庆阳行宫”,而取名庆阳。庆阳古称义渠、郁郅、弘化、顺化、安化,宋改庆州为庆阳府。1914年废府存县,改安化县为庆阳县。庆阳处于山环水抱之中,为历代军事重镇,古人因势筑城,其形似凤,故又名“凤凰城”。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3-06-06
地名来历:平凉

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公元358年,秦符坚欲讨前凉,于高平镇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设平凉县。1950年始设平凉市。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3-06-09
地名来历:武威

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汉初为匈妈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把这块地方取名武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西汉时称姑臧,东汉时改称武威。明代改凉州卫,清代改武威县。1985年改为武威市。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被古人称为“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都之咽喉”的要塞。东晋、十六国时,汉族张轨建立的前凉,氏族吕光的后凉,鲜卑族秃发 檀的南凉和匈奴族沮渠蒙逊的北凉,都曾以设在武威的凉州为国都,所以,武威古称“凉州”。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3-06-09
地名来历:张掖

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北傍龙首山。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断了匈奴的右臂,而张掖的建置又直接切断了“龙首古道”,至此汉朝将这个郡取名为“张掖”,意谓“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也”,兼有“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意思。历史上又名甘州。隋开皇中废郡置张掖县。1958年改设张掖市。张掖为丝绸之路进入河西的重要驿镇之一,境内地势险要,东临焉支,西濒弱水,南控祁连,北枕合黎,是东西交通的孔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走廊心脏”。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3-06-09
地名来历:定西

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名由来,宋时称兰州附近的西头城(今榆中三角城)为定西城,含“安定西边”之意,其后西头城改为通远军,遂将“定西”之名移到努札堡,改名为定西城,这就是定西名称的最早来源。金皇统三年(1143年)始设定西县,2003年设地级市。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3-06-09
地名来历:临夏

临夏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地区。因近临黄河支流——大夏河而得名。临夏古称枹罕、河州。1913年改河州为导河县,取《禹贡》导河积石之意。1928年改为临夏县至解放。1949年临夏解放后,行政区域和名称几经变更。1983年,再次将临夏县、市分设。临夏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为西北各族群众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地,有“河湟雄镇”之称。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3-06-09
地名来历:陇南和甘南

这两个地名很好理解: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因其地理位置处于甘肃省南部,甘肃简称为“陇”,“南”示其方位而得名。1949年建立陇南地区。

甘南位于甘肃省部偏西,地处甘南高原、陇南山地和黄土高原交汇处。甘南因其地理位置处于甘肃南部而得名。解放前,当地群众曾因地理位置而惯称此地为甘南。1953年始置甘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7 1:22:37编辑过]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3-06-17
地名来历:兰州市辖区县

├城关区
1955年,兰州旧城区名城关区,1968年改称东风区,1973年恢复城关区一名。
├七里河区
七里河地名因区政府驻地距兰州城西七华里,境内有一河流穿过而得名。七里河区历史悠久,隶属多有变更,除金时建阿干县外,再未单独建置。1949年兰州解放后,设有七里河乡,始有七里河地名。1956年正式建立七里河区。
├西固区
西固地名因1866年战乱,城外百姓入城,避乱得福,取御敌坚固之意而得名。西固区是今兰州城区最早建城的地方。据史书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在今西固城附近的黄河南岸筑城,取名金城。后为金城郡。北魏归子城县辖。隋设兰州总管府,西固从之。宋元丰五年(1082年)在此筑“西关堡”,以抗西夏。明重修西关堡,称西固城。清同治后,改此地名为“西固城”。1955年正式成立西固区。
├安宁区
其名源于明代古称“安宁堡”。此堡所该地原东门外建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关帝庙内的《安宁堡神庙记》石碑文记载:“弘治乙丑,石淙杨公(杨清)总制军务,以兰州西北要冲,……在郡谕河西三十里,置安宁堡。”安宁区初建于1953年。
├红古区
红古因该地的红古城而得名。1960年设立红古区。
├皋兰县
皋兰以县处皋兰山北麓而得名。皋兰汉属金城郡,隋置兰州,唐属五泉县,宋为兰泉县,金为兰州,清置皋兰县。
├榆中县
因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
├永登县
晋十六国时出现了“永登”地名,大约取“永远攀登”之意。其后,地名多次更易,直到1928年才恢复了东晋旧称——永登。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3-06-17
地名来历:天水市辖区县

├北道区
北道地名因沿用原天水县址所在地的北道镇名而得之。1984年,天水由地区改市,始设北道区。
├秦城区
秦城因古为秦州府所在地而得名。1985年7月置秦城区。
├武山县
因县城南有武城山而得名。1914年改宁远县为武山县。
├甘谷县
甘谷古称冀城,因宋名将杨文广在城北30公里处(今甘谷大庄乡城子村)筑筚篱城抵抗西夏,改名甘谷城而得名。金正隆元年(1156年)升为甘谷县。
├清水县
因地处古陇坂,俗名关山,上有清泉,四注而下,以清泉四注得清水之名。北宋《太平御览》引:“<三秦记>有:‘其坂九回,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而下’,下有县因此而名。”汉武帝西巡见清水所处古通道的重要,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上陇增置清水县。
├秦安县
秦安地名始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旧志称其来历为“邑故秦川北境,亦名秦。”缀以“安”字,表达了由于长期战乱人们渴求安宁的愿望。金正隆二年始置秦安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因在阿水(今清水河)之阳,古名“阿阳”。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渭为外瓦亭监押刘浥筑漳川城,后“漳川”传讹为“张川”而得名。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5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3-06-17
好!
e-tree兄辛苦,夜半尚键耕不辍。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3-06-30
=白银市辖县

├景泰县
据说以明代宗年号“景泰”命名。又曰建县之时,以县境由原靖远县北区、原红水县两地组成,用“靖”字代靖远北区,用“永泰”的“泰”字代红水县地,先拟为“靖泰”,后取“靖”字谐音恰为“景泰”,含有永期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故名。1913年由皋兰县析置红水县,1933年改名景泰县。
├会宁县
该地原来先后称西宁县、会州。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会宁附近发生一次毁灭性的地震,当时人们都在窑洞里熟睡(当地以窑洞为主要住房),躲避不及,伤亡很重。当地地方官把严重灾情报告给皇帝,皇帝除照例拨款拨粮予以救济外,还“诏改会州为会宁州”,取会州安宁之意。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置今之会宁县。会宁县名由此得名.
├靖远县
靖远地名取“边远之地已安定”之意。靖远历史悠久,自秦、汉至宋,先后有祖厉、鹑阴、会宁、乌兰、敷文、保川之称。明置靖虏卫,清改靖远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3-07-14
=金昌市辖区县

├永昌县
永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地名取“永远昌盛”之意。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赐名永昌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属甘肃行中书省,永昌地名自此始。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卫为永昌县。
├金川区
因金川河过河西堡流经境内而得名金川。1963年成立金川镇人民政府,始予此地以金川之名。1981年成立金昌市,1984年设立金川区。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3-07-14
=庆阳市辖区县

├西峰区
西峰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的庆阳地区的中部。明时始有西峰之称,一说因其地处长安西北,且居高原之上而得名。一说明万历年间,有个南京府的张泰携眷前来任百户长,统率兵丁戍边。后来,他在此定居务农,休养生息,就将此地改成了张官寨。因为张泰声望很高,社交应酬时有地位的人尊称他的字“西峰”,所以人们又把张官寨改称为“西峰”。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甘宁边区成为领导全国革命的根据地,西峰则是根据地南面出入和贸易的要道。为了加强对边区的封锁,国民党政府于1938年在西峰设西峰专署。解放后,1949年成立西峰市人民政府。
├镇原县
取“镇守平塬(原)”之意而得名。镇原县由蒲河、茹河、洪河、交口河,将3500平方公里的县城切割成新集、孟坝、临泾、屯字、平泉5条斜长的塬面,形如5根指头,又称“五指塬”。元朝置镇原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镇原州降为县,称镇原县,沿袭至今。
├宁县
西魏时,取抚宁戎狄之意,始名宁州,故宁县以古宁州而得名。1913年改州为县,始称宁县。
├合水县
地名来历,一说因地在马岭、白马二水之口,因以为名;一说因其老县治位于建水与北岔水交汇处得其名。隋开皇十六年首置合水县。
├华池县
地名来历,一说据《元和郡县志》卷三记载:“因县西华池水为名”;另一说因二将川河古名华池水,因此得名。二说均因华池水得名。华池古属禹贡雍州,为周人创业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华池为义渠戎国之地。秦昭王灭义渠戎国,始置北地郡,辖今华池县。南北朝,西魏始置华池县,始有华池地名。以后历代华池县名多次兴废。1934年秋,在中中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南梁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华池县。1958年华池县并入庆阳县。1962年恢复华池县至今。
├正宁县
因清雍正元年(1723年)以避世宗(胤祯)讳,将真宁更名为正宁而得名。正宁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战国时为义居戎国之地,秦时为北地郡泥阳县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水出罗山更名罗川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在罗川东20里处获玉真人像27尊,遂改为真宁县。清雍正元年以避世宗(胤祯)讳,改为正宁县。自置县以来,县府一直设在罗川城内。1930年始将县府由罗川迁至山河。1934年陕甘宁边区划正宁及陕西旬邑、彬县一部置新正县,划正宁、宁县一部为新宁县。1958年与合水、宁县合并成宁县,1962年恢复正宁县至今。
├环县
环县以“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环县地域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属义渠戎国;秦汉时期属北地郡富平县地。唐置方渠县。宋为环州。元初为刺史郡,至元七年又改名为环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西征解放了环县、曲子、中共环、曲县委和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并迁陕甘宁省委、省政府于本县河莲湾。习仲勋同志任中共环县第一任书记。1950年,曲并入环,至此县域始定。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3-07-14
=平凉辖各县

├华亭县
地名由来,一说北魏普泰二年立华亭镇,以皇甫山麓有华尖山亭而得名;一说以县在华亭川口故名。隋炀帝大业元年置华亭县。
├灵台县
灵台历史悠久,周文王伐密须国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灵台一名即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唐天宝元年(742年)废鹑觚县改灵台县至今。
├庄浪县
因有水洛河依山在境内流过,故庄浪素有“水洛城”之称。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平太守王景于水洛城,为庄浪县现存地名的最早记载。元朝置庄浪路,庄浪之名始见于史册。明洪武八年(1375年)始置庄浪县。
├泾川县
泾川地名,一说因泾水得名;另一说因地处泾河、汭河汇流之口而得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保定县为泾川县,始用泾川地名。
├崇信县
春秋战国时,崇信属西戎活动区域。秦属北地郡。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陇右节度使李元谅筑崇信城为左神策军,“京师西北八镇”之一,后置崇信军,这是崇信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北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始置崇信县。以后隶属多次变更。解放后,1958年4月并入华亭县,同年12月并入泾川县。1961年恢复崇信县。
├静宁县
静宁县以平“静”安“宁”之意取名。静宁历史悠久,新石器早期,静宁境内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西戎所属。汉初,在今县境中、北部置阿阳县,南部置成纪县。隋初废阿阳,唐开元二十二年移成纪县治于今秦安境内。宋哲宗元祐八年置陇干县,徙德顺军治于此。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省陇干县入德顺州,寻改德顺州为静宁州。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静宁州为静宁县沿用至今。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3-07-14
=武威市辖各县

├民勤县
民勤史前为内陆湖盆地,是一个“沃土饶泽,可耕可渔”的富饶之乡,故称“猪野泽”。1928年,以“人勇知义,俗朴风醇,男耕女织”易名民勤,沿用至今。
├古浪县
古浪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古时称“苍松”。直到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才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古浪”这个地名。地名由来,一说据考,唐代安史之乱时,久居青海的吐番族乘虚占领了河西地区,将旧时苍松县称为“古尔浪哇”(藏语意为黄羊沟),后来移民杂居,民族增多,逐渐将其轻读省略为“古浪”。另一说在明洪武十年,千户江亨依水名改称古浪。清雍正三年始设古浪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
天祝境内座落有两座规模宏大的格鲁教派(黄教)寺院天堂寺和祝贡寺,后于1936年取二寺之首字而得名天祝,取“天的祝愿”之意。
天祝历史悠久,古为雍州地,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为西戎住地之一,秦时为月氏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其地首次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治理之下。天祝境内的乌鞘岭古称洪池岭,历代多以该岭作为天祝地区行政归属的分界线,划为岭南、岭北地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设庄浪茶马理番同知,天祝岭南岭北藏族地区才被统一管辖。1914年,撤消庄浪茶马理番同知,设庄浪茶马理番委员会,管理岭南岭北藏族36族地区。1936年成立天祝乡。1949年10月成立永登县天祝区。1950年成立天祝自治区。1953年改称天祝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天祝藏族自治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3-07-26
=张掖市辖各县

├民乐县
1933年迁县址于洪水城,取人民安居乐业之意,更名民乐县。
├临泽县
地名由来,一说临泽以地貌多沼泽而得名。源于祁连山的梨园河、黑河分别从南北、东西走向蜿蜓曲折流经全县,年流量高达14亿立方米,俯瞰临泽,可见道道碧水银光闪耀。另一说以旧梨园河冲积扇前缘潜水露头的大泽而得名。临泽汉时建县称昭武,考其词为称颂汉武帝征服匈奴宣扬汉朝武功武德之意。到西晋,司马炎为避其父文帝司马昭之讳而改为临泽,始设临泽,始设临泽县。
├山丹县
因山丹河(即古溺水)自南向北穿境而过而得名。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张掖郡,始置山丹县。汉献帝兴平初置西郡,辖删丹、口勒两县。三国时属魏地,复改名山丹。隋朝时为删丹县。明初废州设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卫为县。
├高台县
高台地名因县城西的台子寺多建高楼台亭而得名。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因地处肃州(酒泉)之南的祁连山区而得名。1953年成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全县居住着全国独有的裕固族,素称“裕固族之乡”。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3-07-26
=酒泉市辖各市县

├玉门市
玉门之名,据《西域考古录》载:“酒泉西六十里之嘉峪山(因产美玉),一名玉石山,又称碧玉山。”又曰:“玉门县,长三百里,有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北流入延兴海。”另一说,据古籍记载,“汉置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名玉门。玉门始建于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北魏置玉门郡,清乾隆二十四年将靖逆、赤金合并为玉门县。1955年玉门矿区成立玉门市。
├敦煌市
敦煌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立郡建县时命名的。据《汉书·地理志》注释:“敦,大也;煌,盛也。”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云:“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另一说敦煌为藏语“朵航”音译,其意为诵经处,也就是寺庵所在地。1979年8月敦煌改县为市。
├金塔县
金塔县系原金塔、鼎新两县合置。原金塔县昔名王子庄,因北凉国王沮渠蒙逊长子牧犍曾在今中东地方建立牧庄得名。1913年,又以县城东南2.5公里处之“金塔寺”取名金塔县。原鼎新县昔名毛目,因地沿黑河,形若眉目故名。1928年,又按当地双树墩、毛目城、天仓堡三足鼎立之势,取革故鼎新之意,改称鼎新县。1956年3月,撤鼎新县并入金塔县。
├安西县
安西地名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历史上,安西秦以前为游牧民族羌戎所据,秦时大月氏居之,谓之瓜州。西汉时分设冥安、渊泉、广至三县。东晋改晋昌郡、凉兴郡、广至郡。北周时改为凉兴县。隋时改为常乐郡。唐又改为瓜州。明设赤金蒙古卫。清设安西卫、安西府,后改安西直隶州。1913年改称安西县,沿用至今。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肃北地名,一说以1938年在肃州北部的马鬃山设肃北设治局而得名;一说因南部处祁连山区,在肃州之北而得名。1950年8月成立肃北自治区,1955年7月改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阿克塞地名是以县城西的阿克塞沟而得名,系哈萨克语音音译,意为“白沟”。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于1954年,始有阿克塞县名。1955年又改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3-08-04
=定西市辖各县

├陇西县
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设陇西郡。隋开皇十年(590年),设置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
├临洮县
临洮位于甘肃省中部,洮河下游。因临近洮河而得名。西汉时建临洮县。临洮素享“文化县”盛名。
├渭源县
渭源以渭水源头得名。《水经·渭水注》记载:“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故名渭源。”即渭源因系渭河发源地而得名。另一说,据《水经·河水注》记载:“冬则辍流,春夏水盛,则通川注渭。”后人据“通川注渭”为名,即城滨渭水支流,南通渭水之意。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分陇西郡置渭源郡,又改首阳县为渭源县。
├通渭县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于擦珠谷(今什川古城)筑一堡,赐名“通渭”,盖取其道通渭州之意。宋熙宁五年(1072年)改通渭堡为通渭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置通渭县。
├岷县
岷县古称临洮、岷州。春秋战国时为秦国领地。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14年)因岷县临洮河,故称为“临洮”。北魏时改陇西郡为临洮郡。西魏时称溢乐,西魏文帝十年起,岷县首称“岷州”。隋炀帝大业元年恢复临洮旧名。隋恭帝宁二年复置岷州。至此,作为地名的临洮便与这块地方脱离了关系,称岷州。辛亥革命后,废州改道,始称岷县。
├漳县
漳县因“漳水潆洄润地,宝井便民富国”而得名。漳县地名多有变更,早在唐虞夏商,地属雍州。东周属秦。秦为盐川寨。汉为襄武地。东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析襄武改名鄣县。南北朝宋元嘉七年北魏克夏,入于魏,改为彰县。唐武后天授二年(691年)更名为武阳县,神龙元年(705年)又复建鄣县。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置盐川寨。南宋改设盐川镇。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更名漳县至今。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