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46阅读
  • 1回复

[贵州]贵阳地名 石标路与李家坟的来历(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1-07
贵阳城北李家坟与几位黔籍名士


  在贵阳城北阳关与粑粑坳之间的川黔公路旁,有一个地名叫李家坟。1927年底,因享誉京师的清末良吏、贵阳人李耀初与原配夫人杨氏归葬于此而得名。李家坟原属贵筑县白云区阳关乡,后隶属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现为金阳新区金岭社区上寨村李家坟村民组。李氏墓前原立有一排硕大的石狮和一对高耸的石华表,系民国时贵阳城北川黔公路上的标志性建筑物。抗日战争时期,李家坟为入川客商搭乘军车的聚集地,遂有几户农民搬迁在公路旁设摊居住。解放初期,曹绍华部土匪常在这里设伏,袭扰过往行人及车辆。1950年3月5日,解放军二野五兵团16军46师和47师供给处长张维友、李俊峰及一个班战士护送两车军用物资经贵阳去重庆,于此遭受武装土匪袭击,除一名战士突围报警外,其他人均壮烈牺牲。因此,李家坟又成为解放贵州烈士的捐躯之地。

  残存墓地及名迹汇聚的石华表
  “文革”之中,李家坟墓前石狮被捣毁无存,一根石华表被拉倒变成当地居民的家用石材而毁灭,所幸李氏墓碑和一根耸立着的石华表依然完好。随着金阳新区的开发建设和道路改造,李家坟成为一片居民聚居区,李氏墓地及耸立着的石华表化为居民房舍相邻之物。
  莫小看这残存的墓地及石华表,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与信息,记录了几位贵州先贤的墨迹刻痕以及他们的才华情操,十分难得,弥足珍贵。李氏墓碑中书“清授通议大夫、晋封荣禄大夫李公耀初之墓”,右书“民国丙寅年十月吉日”,左书其子忠信、忠敏、忠简、忠恕及孙、曾孙名讳。仅存的石华表顶有左视蹲兽一只,正面为楷书“曰知曰仁曰圣曰义曰忠曰和,周礼六德俱备,诚足裕后光前”,为“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世愚侄夏同和顿首拜撰”;左面为楷书“为乡里重羡,此日芳型犹在,长使黔南父老瞻拜松地”,为“清授资政大夫、甘肃布政使、年姻愚弟陈灿顿首拜撰”;右面为隶书“不朽立千秋,信石贻谋,累世恪守清白家风”,为“赐进士出身、内阁学士、如兄桂蘅顿首拜撰”;背面为楷书“中华民国丙寅年十月吉日”,下书其子嗣曾孙。
  华表留存了清末状元夏同和、勘界大臣陈灿及京师权贵桂蘅的联语手笔,其历史文化价值非同寻常。遗憾的是,另一华表被毁,其联语书刻内容无法得知,令人叹惋!
  不畏强暴的清末良吏李耀初
  据(民国)《贵州通志》等史籍记载:李耀初名天锡,贵阳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次年中进士,由此进入仕途,先后在直隶、热河当官,历署滦平县、丰宁县、怀柔县、永清县知县。由于为官清正,亲民恤民,升任南路同知、涿州知州,官至霸昌道员。
  耀初在永丰县任职时,曾单骑谕散聚众抗官的数千矿工。在永清县敢于囚系倚势鱼肉小民的权贵刚毅之恶仆,且不顾刚毅驰书缓颊,卒正其法。耀初不仅治政有术,而且治河有功,在永宁河决口合龙,修理泸沟桥减水石坝、北中汛漫口合龙等项工程中,出力献策,颇有建树。人谓其有折狱才:在怀柔任上,了结旧案,为人称道。之后调部清理积案,其殚精竭虑,百日处理三千余件,多所平反。1920年,李耀初病逝于贵阳,春秋七十二。
  据耀初嫡孙李孝彬先生介绍:李氏原籍为陕西临潼,其曾祖善宝公于清嘉庆年间避难入黔,经商致富,落籍贵阳,卜葬贵阳城南望城坡“金狮挂玲”之地。耀初公原配为贵阳人杨氏,生有忠敏、忠简二子,继配为北京人薛氏,系他在京师做官时所娶,后随他回黔,生有忠信、忠恕二子。杨氏祖母去世后葬于李家坟,耀初公原葬望城坡李氏坟山,1927年迁葬李家坟,与杨氏祖母墓为邻,才修置石狮、立华表。嫡祖母薛氏则葬于望城坡祖坟地,陪侍先祖。李孝彬父亲以后的字辈为“忠孝家声远”,其他的上下字辈就不知道了。李孝彬父亲忠恕改名忠素,伯父李独清字忠信,又字笃卿。祖父去世后,因家庭失和,祖母薛氏只得带着独清、忠素二子搬迁到城内法院街的一栋空空如洗的老房居住,仅靠收一点田租维持生计。由于家庭困窘,李孝彬的伯父从小刻苦读书,奋发图强,以此谋划未来,重振家业。因父亲两兄弟分别迎娶的是两姐妹(伯母陈华、母亲陈荃是重庆人),故而未分家另居,系三代同堂,两房共一子。
  谈及祖父李耀初,李孝彬先生又说:祖父为官刚直果毅,有“京师良吏”之誉。其与当时的黔籍名流多有交往及诗词唱和,与内阁学士桂蘅交谊深厚,有如兄弟。祖父能诗善文,著有《寄傲山房诗存》、《宦直存稿》存世。
  名重黔中的一代学人李独清
  耀初之子李独清(1909—1985年),12岁时丧父,在其母薛氏的严督下发奋读书。1926年毕业于达德中学,1930年毕业于省立贵州大学经济科。由于学养淳厚,先后被聘为贵州省政府秘书和贵阳女子师范学校教师。1937年,李独清任贵州省文献征辑馆校勘、编辑,负责分纂《贵州通志》金石、艺文、祠祀三分志,曾撰写《孙文恭公年谱》、《卢丰碑辩》等文,撰辑《贵州名胜古迹概说》等,致力于贵州史志典籍的考订与编纂。1942年受聘为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后改任教授。次年任贵州大学教授,开设文学史、选读等课程。1953年,回任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后兼中文系副主任。
  独清先生勤于笔耕,精于考订,提携后学,热心公益,在文史界及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为名重黔中的一代学人。新中国建立后,其先后担任第五届贵州省政协委员、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学语文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贵州古籍整理小组副组长、贵州省志和贵阳市志顾问,1985年7月10日在贵阳病逝。有《洁园剩稿》、《五知轩文钞》等著作行世。
  “大魁天下”的文状元夏同和
  与李耀初友善自谦为“世愚侄”的贵州状元夏同和,系贵州麻哈(今麻江县)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北上京师,参加戊戌科会试。是年4月参加在保和殿举行的殿试大考,在光绪帝亲临策问的情况下,夏同和按策问“举求才、经武、绥远、理财”等国家大政问题作出回答。为文两千余字,上溯春秋,下迄变法,引经据典,以古论今,表达了自己提倡“法古”反对“维新”的观点。时值“戊戌变法”前夕,保守派力量十分强大,自然夏同和的观点赢得了主考、阅卷官8位大臣的赞赏。后经光绪帝“御笔亲点”,成为该科文状元。   夏同和是贵州历史上继赵以炯之后的第二个文状元,亦是中国第一位留学日本的文状元。在日留学期间,夏同和攻习法政,返国后编著出版了中国近代第一部行政法学书籍——《行政法》,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法政学堂广东官立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前身),并出任监督(校长)。之后当选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六理事之一,参与起草《天坛宪法草案》,发起成立独立党派组织——超然议员社,出任江西省第一任实业厅厅长等职,1925年病逝于北平。
  同和善书法,是清末贵州知名书法家,其书法墨迹在贵州存世甚少,李耀初墓前华表中的题联就是一件难得的实物珍宝。
  “气壮山河”的勘界大臣陈灿
  同李耀初有姻亲之谊的贵阳人陈灿,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进入仕途后,陈灿历官吏部主事、云南澂江、楚雄、顺宁、云南四府知府、迤南、迤东、迤西、粮储四道道员和按察使、代理布政使。调甘肃按察使,后署甘肃布政使。
  陈灿一生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在云南任知府和道员时,他鼓励民众积谷种桑,发展经济。他重视教育,创建经正、道成、宏远三书院。他续修《云南通志》240余卷,用以保存地方文献。他筹款扩修敬节堂,以此抚恤孤寡老人。严格训练团练,以维护地方治安。他兴修水利,以消除征江水患……在甘肃任上,陈灿亦有不菲之政绩:平反冤狱、赈济灾民、整顿财政,著有政声,并主持复修《甘肃通志》100卷。然而陈灿一生最被人称道和钦佩的事,莫过于在中英会勘滇缅边界时,面对狡诈凶横的英方勘界代表的恫吓威胁,摆事实、讲道理、剖原因、辨是非,力挫对方的嚣张气焰,保全了我国一千几百里的边境土地,可说是“有大功于国家”。1937年4月,中英勘界委员梁宇皋、张祖荫途经孟连所属的孟马时,前往凭吊清勘界大臣刘天胜及迤南道员陈灿,“因感激两公不屈不挠之精神,及保疆土之决心”,于是在孟马路旁树碑纪念。碑高二丈四尺,上方镌刻“气壮山河”4个大字,足可彰显陈灿雄直清刚之气及维护国权的高尚分省
  陈灿为官政绩突出,亦享誉京师,为黔人之骄。陈灿能文善诗,书艺精工,其书法墨宝存世稀少,华表之迹,可一睹这位风骨稜稜的黔中先贤的风彩。
  书艺精湛的京师权贵桂蘅
  桂蘅其人,史籍鲜于记载。根据其“进士出身”、“内阁学士”名头,应为京师名流权贵,其联语书法老沉稳健。据李孝彬先生介绍,桂蘅为满蒙旗人,非常赏识李耀初的文才人品,与其相交甚笃,感情深厚。夏同和、陈灿及桂蘅的联语题字,都是根据原迹拓印上石镌刻而成的,原书题墨迹历经浩劫已不复存在,惟有此石留存至今,可供瞻仰。
  物竞天择,世有遗珠。李家坟华表遗存,为后人一睹先贤实迹之物,乃贵州之幸事。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莫再使这历尽劫难的乡邦文物泯灭,为后世留点可供瞻顾的纪念。同时,李家坟也是解放贵州的革命烈士捐躯之地,亦可辟为金阳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1省分省方案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29114
中国主要城市都市区等面积比较图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43690
汉字字根分类对照早期文字字形图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2861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1-07
有趣的历史。
撤销地级和市辖区,合并县市区,省直辖县市,县市直管乡镇。只有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8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考虑分省,其余省份面积太小没有必要分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