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36阅读
  • 4回复

[唐]唐河东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0-08-18

景云二年(711年),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以下简称并州长史)领持节和戎、大武等诸军州节度使
《薛訥除名為庶人制》:出師不臧,本於喪律,責帥歸罪,聞於記言。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左衛大將軍和戎大武等諸軍州節度大使同紫微黃門三品薛訥,頃者總戎禦邊,建議為首。暗於料敵,輕於接戰,張我王師,劍之虜境。偏裨失節,乃斯令之不明;中軍靡旗,則厥謀之不振。況雁門斬級,魏尚豈得論功;馬邑亡輜,王恢必聞議罪。進退之咎,典刑攸屬。且觀其疇昔,頗嚐輸罄,每欲資忠效主,見義忘身,儻曹沫不死於辱,終能自奮。秦赦孟明之敗,漢從李廣之贖,古常有矣,朕每懷之。特緩嚴科,俾期來效,宜放其罪。所有官爵,並從除削。
《禁濫借魚袋詔》:章服所施,貴賤攸別,苟容僭越,未為獎勸。承前諸軍人多有借緋及魚袋者,軍中卑品,此色甚多。無功賞借,深非道理。宜敕諸軍鎮,但是從京借魚袋,及無灼然功軍中權借者,並委州軍長官,敕到並即收取。待立功日,據功合得,即將已上者委軍將先借後奏。其靈武和戎大武幽州鎮軍,赤水河源瀚海安西定遠等軍,即臨賊衝,事藉懸賞,量軍大小,各封賞金魚袋五十枚,並委軍將臨時行賞。
《命薛訥等討吐蕃詔》:命彼太師,聞乎周頌,安得猛士,欽若漢圖。朕懷柔百蠻,茂育萬姓,綏之則教人息戰,靖之則去兵不用,故獯戎是逐。前史嚐載,夷狄為亂,先王和征。所以罰其浸驕,徵其即敘。朔方軍壘,接太原之備胡;右地城池,控張掖之遮虜。是用誡於師旅,揚我兵威,誰其任之,肅此將命。右羽林軍大將軍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薛訥、左衛大將軍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郭虔瓘等,既明且哲,緯武經文。登壇有大將之容,辭第有忠臣之誌。或斬其愛子,掃塵而清北風,或俘其名王,卻地而盡西海,故可以率如羆之勇,當非熊之寄。然則井陘之間,昔不成列,河源之路,舊多鑿空,設險而張遠謀,總戎而獻長策,俾爾之效,在於斯舉。固當殲其種落,告成於王,豈為完我甲兵,逸而待寇,而已。訥可持節充涼州鎮軍大總管,赤水建康河源及緣邊州軍並受節度,仍與郭虔瓘、張知運、杜賓客相知,共為表裏,夙設方略。虔瓘可持節充朔州鎮大總管,和戎大武及并州以北緣邊州軍並受節度,仍與張知運、甄道一相知,共為犄角,勿失權宜。訥便特於涼州住,涼州都督楊執一為副大總管;虔瓘於并州住,并州長史王晙為副大總管。宜排比兵馬,精加教練,幽州有事,即令虔瓘將和戎兵馬,從常山土門與甄道一計會,共討凶逆,其同華等兵,及精騎健兒並鞍馬等,依三月十五日制,仍令遠探,量事續遣。
《冊府元龜》:甲午帝以北巡之故慎選良將乃以幽州防禦使幽州都督宋肝左軍大總管和戎等軍大使并州長史薛訥為中軍大總管朔方大總管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既而竟不行


开元五年(717年),置天兵军于并州,以并州长史为天兵军大使
开元八年(720年),升天兵军大使为天兵军节度使,由并州长史充。
开元九年(721年),天兵军节度使自领支度使。
开元十一年(723年),更天兵军节度使为太原(府)以北诸军州节度使,升并州为太原府,罢并州都督府,以为北都。该使由太原尹北都留守充,兼代河东道支度营田使
太原(府)以北诸军州节度使】领太原府及仪、石、岚、汾、代、忻、朔、蔚、云等州,即一府九州。使治北都太原府。代州仍置代州都督府,督代、忻、朔、蔚、云等州。
开元十七年(729年),太原以北诸军州节度使所领仪州、石州隶潞州都督府,该使所领惟余一府七州,是为太原府及岚、汾、代、忻、朔、蔚、云等州。
注:石州与潞府间隔有汾州,为飞地,史载或误,无可辩正。
开元十八年(730年),改太原以北诸军州节度使为河东节度使。该使仍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道支度营田使。潞府所领仪州、石州复属河东节度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河东道采访使,当为河东节度使兼领。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更河东道采访使为河东道采访处置使。
天宝元载(742年),河东道采访处置使不复由太原尹、河东节度使兼领,移治河东郡(蒲州)。改北都为北京,改仪州为乐平郡,改石州为昌化郡,改岚州为楼烦郡,改汾州为西河郡,改代州为雁门郡,改忻州为定襄郡,改朔州为马邑郡,改蔚州为安边郡,改云州为云中郡。河东节度使领北京太原府及乐平郡、昌化郡、楼烦郡、西河郡、雁门郡、定襄郡、马邑郡、安边郡、云中郡。改代州都督府为雁门郡都督府,仍督雁门郡、定襄郡、马邑郡、安边郡、云中郡等郡
天宝十载(751年),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云中太守。故使治迁云中郡(云州)。安氏势力实控马邑郡(朔州)、安边郡(蔚州)、云中郡(云州)。
天宝十四载(755年),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反,马邑、安边、云中三郡陷。寻,收复马邑郡。
至德元载(756年),安氏建燕国,置河东节度使,改云中郡为云州,安边郡为蔚州,安氏河东节度使实领云州、蔚州,治云州。唐以李光弼为云中太守、河东节度使,仍领一府九郡,其中云中郡、安边郡陷。
至德二载(757年),安氏河东节度使及其所领云州、蔚州降唐,云州仍复云中郡,蔚州改为兴唐郡(原为安边郡)。唐河东节度使治迁北京太原府。
乾元元年(758年),乐平郡、昌化郡、楼烦郡、西河郡、雁门郡、定襄郡、马邑郡、兴唐郡、云中郡复为仪、石、岚、汾、代、忻、朔、蔚、云等州。
上元二年(761年),太原府停“北京”京号。
宝应元年(762年),仍以太原府为“北都”。是年,仪州当属泽潞节度使。仪州何时由泽潞节度使增领不详。
宝应元年,……,以郭子仪都知朔方、河东、北庭、潞仪沁泽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通鉴 卷二百二十》胡三省注:时以潞沁泽仪陈郑为一镇,以李抱玉为节度使。
广德元年(763年),以陈郑泽潞节度使所领沁州、仪州,改隶河东镇。河东镇领一府十州,是为太原府及仪、石、岚、汾、代、忻、朔、蔚、云、沁等州。
宝应元年,……,以郭子仪都知朔方、河东、北庭、潞仪沁泽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通鉴 卷二百二十》胡三省注:时以潞沁泽仪陈郑为一镇,以李抱玉为节度使。
广德元年,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欲遣官署置顿……《通鉴 卷二百二十》
“殿中少监,……,陈郑怀泽潞等五州节度”《李公德政碑铭》按:李抱真因预见仆固怀恩叛乱升殿中少监,仆固怀恩叛乱为广德二年(764年)至永泰元年(765年),故至迟在永泰元年陈郑泽潞节度使领陈郑怀泽潞等五州,不复领沁州。沁州当属河东镇。本帖以暂断至广德元年。
会昌三年(843年),析河东镇所领云、朔、蔚三州置大同都团练使。河东镇领一府七州,是为太原府及仪、石、岚、汾、代、忻、沁等州。
中和二年(882年),忻、代二州改隶雁门节度使。河东镇领一府五州,是为太原府及仪、石、岚、汾、沁等州。
中和三年(883年),改仪州为辽州。故河东镇一府五州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等州。
中和四年(884年),云、蔚二州还隶河东节度使。是年,振武节度使所领麟州来属。至是河东镇领一府八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云、蔚、麟等州。
光启三年(887年),废代北节度使,所领忻、代、朔三州还属河东节度使。至是,河东镇领一府十一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云、蔚、麟、忻、代、朔等州。
龙纪元年(889年),置宪州。至是,河东镇领一府十二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云、蔚、麟、忻、代、朔、宪等州。
乾宁元年(894年),割卢龙镇所领新、武二州,来属。麟州复属振武军节度使(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属镇)。至是,河东镇领一府十三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云、蔚、忻、代、朔、宪、新、武等州。
乾宁二年(895年),新、武二州还隶卢龙镇。至是,河东镇领一府十一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云、蔚、忻、代、朔、宪等州。
天复元年(901年),取护国军节度使所领慈、隰二州来属。至是,河东镇领一府十三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云、蔚、忻、代、朔、宪、慈、隰等州。
至迟天祐四年(907年),析云州置应州。是年,辽州改为仪州。至是,河东镇领一府十四州,是为太原府及仪、石、岚、汾、沁、云、蔚、忻、代、朔、宪、慈、隰、应等州。
天祐五年(908年),以云、应、朔、蔚四州析置大同军节度使,使治云州。河东镇余一府十州,是为太原府及仪、石、岚、汾、沁、忻、代、宪、慈、隰等州。同年,罢大同军节度使,河东镇仍领一府十四州。
天祐六年(909年),改仪州为辽州。
天祐八年(911年),析麟州置府州,府州割隶河东镇。河东镇领一府十五州,是为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云、蔚、忻、代、朔、宪、慈、隰、应、府等州。
天祐十二年(915年),析云、应、蔚三州置大同军节度使,使治云州。河东镇余一府十二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忻、代、朔、宪、慈、隰、府等州。
天祐十三年(916年),朔州隶振武军节度使,为其使治。河东镇余一府十一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忻、代、宪、慈、隰、府等州。
天祐十九年(922年),罢大同军节度使,所领云、应、蔚三州还隶河东镇。河东镇领一府十四州,是为太原府及辽、石、岚、汾、沁、忻、代、宪、慈、隰、府、云、应、蔚等州。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后唐以太原为西京,罢河东节度使,所领区域为西京留守所辖。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3-09-01 17:19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08-19
行政区划通史定沁州由泽潞改属河东时间为贞元十年,不知依据何在。

鄙人推定在广德元年(763年)至永泰元年(765年)间:

宝应元年,……,以郭子仪都知朔方、河东、北庭、潞仪沁泽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通鉴 卷二百二十》胡三省注:时以潞沁泽仪陈郑为一镇,以李抱玉为节度使。
广德元年,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欲遣官署置顿……《通鉴 卷二百二十》
“殿中少监,……,陈郑怀泽潞等五州节度”《李公德政碑铭》按:李抱真因预见仆固怀恩叛乱升殿中少监,仆固怀恩叛乱为广德二年(764年)至永泰元年(765年),故至迟在永泰元年陈郑泽潞节度使领陈郑怀泽潞等五州,不复领沁州。沁州当属河东镇。本帖以暂断至广德元年。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8-23
山西的区划真有意思。。。河东一般是指以太原为中心的区域的,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河中一般都是指蒲州、唐中都,现在的运城市,但河中府长期的府治和附郭县又叫“河东县”。这就是说河东节度使在太原,“河东县”又是河中节度使(护国军)和河中府的驻地和所辖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11-29
并州置天兵軍制
太原薄伐之地,句注出屯之所,兵戈不可以不習,亭障不可以不備。默啜鳴鏑之餘,自貽泯滅,骨咄祿男小殺,覆巢之餘,仍敢陸梁。九姓等雖類頗親,而仇讎久著。譬彼西戎,已獻郅支之馘,同夫東越,初雪會稽之恥,深憂復怨,固請防萌。況高秋在律,胡風振野,正可以揚武功,順殺氣,扼茲地險,張我天威。宜於并州集兵八萬眾,置天兵軍。并州長史上柱國張嘉貞,有文武之材,勵公忠之操,較陳利害,頻奏封章,必能料敵於未形,臨宜以決勝,可充天兵軍大使。并州司馬王喬,典禮不易,其可用也,右監門衛中郎將薛徽,軍旅之事,則嘗聞焉,並為副。左拒遼陽之師,右連河上之戍,車徒列次,鼓角傳聲,俾其雷斷一方,雲橫萬里,宏茲廟算,稱朕意焉。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11-30
看成 唐河-东-镇 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