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80阅读
  • 4回复

[规划其他]以大别山区为例的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3-17

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对常态的突破,是经济学界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课题。至目前为止,已有后发优势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以及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等诸多基础理论,有些理论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落后地区各自不同的发展条件与特点,使其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命题,更是一个涉及区域政策、社会民生、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实践课题。
当前,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快速发展即是一种国家责任,也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的战略性问题。习近平在革命老区阜平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调研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时指出:“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快贫困落后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国促进改革深化、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为此,在我国扶贫片区的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结合地方发展的实际,强化贫困地区加速发展的应用性研究,探索一种适合中国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范式,并指导每个扶贫片区的发展模式创新。本文仅以大别山为例,依托落后地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在应用实践中总结出增长极引领下的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并提出了推动这一模式落地的扬长、补短、抓关键的战略实施路径。
大别山地区发展的战略背景
  20111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扶贫新战略的重点部署在全国14个特殊片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随着国家集中连片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各扶贫片区纷纷制定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发布,2012年,《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发布,20131月,由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的《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复指出,《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促进就业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将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大别山地区发展的破题理念
  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主战场中人口规模和密度最大的片区。涵盖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36个县(),其中有2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7个革命老区县、23个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县。大别山区扶贫对象规模大,农户增收渠道单一;人地矛盾突出,矿产资源匮乏;洪涝干旱危害大,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滞后。作为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域发展难度大、制约因素多,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思路和多视角的战略破题。
战略价值破题
区域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区域价值的提升,在我国近几年的区域发展实践中,多数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依托于国家战略的推动,挖掘一个区域的国家层面的价值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命题。对于大别地区这样一个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等方面与经济起飞均存在有较大差距和诸多发展障碍的贫困区域,已经是一般发展带不动、常规政策难奏效的特殊区域,最大限度的提升其国家战略价值是其发展破题的必要条件。
  当前发展形势下大别山区在国家层面的战略价值与意义已经凸显。中国未来崛起的关键是中部崛起,大别山雄踞中原、近临长三角,在东中部地区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富有特色的经济功能、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和日渐突出的区位功能。振兴大别山区、建立中国大中部经济圈的纽带,不仅关系到中部地区尤其是鄂豫皖三省的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中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事关中部崛起,更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的转型调整、区域的均衡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扶持大别山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次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已在扶贫角度给予国家层面的价值定位,即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是否能够再一次提升示范价值重点要看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否明确、突出。
发展动力破题
从整个大别山片区发展现状来看,产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工业化发展不足、城镇化进程滞后,如何找到区域未来的发展动力和产业市场支撑是摆在大别山地区的核心难题。要想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大别山地区不仅要借助政治势能,更要真正的甄别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力求打造新的动态比较优势。大别山地区的发展首先是要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下找机会,在当前的国家扶贫政策和区域发展格局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动力。总体上可以初步总结出促进区域发展的五大动力:
一是中部崛起战略与沿海产业转移的支撑力。
二是国家扶贫战略与政策措施的推动力。
三是重大交通与基础设施的拉动力。
四是我国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的策应力。
五是新理念与模式创新的助推力。
功能结构破题
企业管理中有人提过结构决定成败。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结构同样重要。大别山地区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功能结构的破题。功能结构破题的第一步是需要功能破题。作为一个集山区、老区、贫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大别山区需要考虑自身在区域的主导功能地位、示范功能体系、产业功能体系、城镇群功能体系,以及土地、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在区域主导功能应重点强调农业创新功能、腹地服务功能、枢纽链接功能、旅游与生态保护功能,并力争国家级新兴产业和新的战略功能落地。为此,可以考虑将大别山地区打造成国家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示范中心、中部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新型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在区域空间结构中《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中提出的将大别山区域划分为重点发展区、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策略;以及在空间结构上构建一圈四走廊的总体构思。一圈四走廊的总体构思和两纵四横大通道建设,不仅梳理了区域的生产力布局,更使大别山地区与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以及长三角地区形成有机的联系。在这样的空间结构中,位于大别山经济圈中心和濮九武合两条经济走廊十字交叉点的麻城具有战略价值。为此,从经济发展结构中看,麻城市应当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要点和引擎,确立麻城作为大别山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构建片区点轴发展的战略结构体系是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关键。
大别山地区发展的战略路径
新结构经济学更多谈及了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问题,本质上,甄别比较优势以及发现利用潜在比较优势的过程就是一个地区扬长、补短、抓关键的战略实施过程。
1扬长
扬长战略的本质旨在把握并发挥大别山扶贫片区发展的核心优势。大别山地区的主要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区位交通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农林特产资源丰富;文化旅游资丰富。因此,扬长战略的重点在于突出大别山地区的生态特色、农业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的核心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集中力量打造大别山地区生态品牌、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区;三是强化大别山区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旅游经济圈。
2补短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既有自身特色路径,又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大别山区发展的基础薄弱、限制因素多。一是自然条件差,生产要素先天制约多;二是经济基础弱,现有产业水平低;三是人力资源缺,创新动力弱;四是思想不解放,创新意识淡薄、发展活力不足。因此,补短的重点在于主导工业补齐、农村改革助力、科技创新支撑、基础配套保障四个方面:
主导工业补齐重点在于补齐区域产业结构的缺陷,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产品深加工及产业配套,发展食品工业、生物医药、服装纺织等;二是强化部分矿产资源、林业资源的精细开发;三是强化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如种子工程、物联网应用、应急救援等。四是发展配套性工业。包括本地生产生活消费中的家居建材、农机制造、肥料农药等,还包括与周边地区主导产业链的关联配套产业,如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小家电生产及电子器件等。
农村改革助力重点在于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以及新型农业组织示范工程。一方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土地整治及迁村并点工程,减少偏远山区、库区的居住人口,集中建设重点镇及特色村镇。另一方面,探索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模式和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激发农业发展主体活力、提高特色村镇的产业经济动力,构建大别山地区新型村镇结构体系。
科技创新支撑重点需要强化大别山地区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特别要构建支撑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使大别山的主导产业走上科技提升、创新驱动的道路。具体策略包括建设科技园区、高校试验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推行借脑兴业计划;大力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大力发展本地职业教育;实施乡情引才工程,鼓励外地本籍优秀人才回家乡创业就业。
基础配套保障重点强化大别山区的基础设施全覆盖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包括村级的道路交通,新农村建设的水电气及基础信息化工程,中心城市的卫生、教育、医疗及文化娱乐的配套功能。3抓关键
抓关键是指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区域发展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功能建设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及政策措施的重点。大别山扶贫片区的发展在于以下几个关键:
一是实施增长极战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抓住空间格局的关键。国家在这个经济板块中布局了8个区域经济中心,而在这些区域中心城市中,能够面向中部乃至全国范围,并能对大别山地区实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和强化重点功能的中心城市最为重要。也就是说首先要打造核心增长极,进而带动一圈四走廊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麻城作为战略高地和功能高点的作用。
二是实施功能区战略,打造重点园区景区,抓住发展载体的关键。根据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及配套工业的创新发展要求,规划布局高效农业示范园、新型工业聚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园、旅游功能区及总部经济区等重点产业和市场载体。实现吸引外部资源、整合内部资源,引领区域发展的结构性支撑作用。
三是实施政策特许战略,探索农村发展模式,抓住政策破题的关键。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战略,争取国家政策及资金扶持。特别是争取在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乡户籍制度、农业金融及农业合作组织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政策和先行先试权。在财政政策方面,力争增加对大别山区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补偿的投入,以及财政扶贫资金等专项扶持资金的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扶持力度。
四是实施区域协同战略,搭建合作发展平台,抓住区域统筹的关键。大别山地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各县市资源禀赋趋同,城市建设及产业发展功能层次不高、同质化严重,为此,在特色农业及文化旅游等方面强化区域的统筹规划与资源共享,建立鄂豫皖三省之间的相互沟通协作机制及三省政府联席工作机制,本着协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就体制改革与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分工与协作、资源整合、市场开放、基础设施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事项,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
  五是实施生态环保战略,制定生态环保措施,抓住绿色发展的关键。落后地区的发展最容易导致低水平重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别山地区的绿色发展需要制定生态环保战略、进行更细的功能区划分、设立环境保护标准及资源开发过程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则。
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创新
大别山地区的发展策略可以从理论的视角进行归纳提炼为:增长极引领下的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本质上是其自身产业结构加速演进或与发达地区协同演进的结果。然而,按照正常的封闭式产业演进规律,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系统演变将是一个漫长的经济起飞发展过程,并难以跨越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提出避开一个地区全产业部门的经济结构分析视角和整体升级路径,聚焦于核心主导产业链条及其关联体系功能的构建与结构升级。即,在当前我国政府政策、科技等外部力量的巨大影响下,一些资源条件较好、且周边存在发展动力源或经济高点的贫困地区,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甄别,参照发达地区此类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功能结构、产业结构特点,通过外部政策倾斜、产业投资、技术与信息转移与传递以及区域自身开发模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规划设计主导功能载体、建设增长极,实现区域某类主导产业自身及紧密关联产业的的板块式结构化升级和局部演进,进而,通过该产业发展体系的增长极作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跨越。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某一特定时期,一个国家一定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定义为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度)对应相应的发展水平,但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经济的最佳结构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产业、技术、软硬件基础设置的不断创新和结构变迁,一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其经济结构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具有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要素禀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发展。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基础上,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不仅充分考虑了落后地区的比较优势及潜在比较优势的发挥,更提出了符合产业结构升级规律的针对性补短策略要求。在落后地区总体资源配置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借助外力和周边产业结构高级化地区的生产要素,通过扬长、补短、抓关键三大战略举措,集中力量打造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高阶化链条功能,实现目标产业体系的高速度、高素质的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不主张简单的依托土地及劳动力资源、无原则的承接产业转移,进而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产生产业外移或多次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而是期望在理性分析产业适宜性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选择自身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建立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结构板块式演进模式是部分具有特殊资源条件的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3-17
麻城肩负重任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3-17
提高麻城的政治地位,设立地级中心城市,引领大别山区脱贫致富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3-17
固始已经省直辖了,麻城至少也得参照一下吧。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3-18
权力不等于能力。
至少这已经在湖北近几十年来区划调整升格实践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证明。
何况麻城早在二十多年前至今就一直是黄冈唯一的行政高配县。而且大别山区东西横贯南北倾斜的雁行地貌决定了它的人流物流辐集的中心在山前平原低地地区。如山北的信阳六安和山南的安庆。只有绵延最长的黄冈是个例外,过于靠近中部最大都市武汉,没有中心城市,如果说作为市府的黄州不是,那么麻城更不是。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