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60阅读
  • 9回复

[河北]zz略记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划分为两个以上行政村的自然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11-30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08853-1.shtml
(源头不详)



自然村是自然形态的居民聚落,是指由村民以家族、户族、氏族或其他原因经过长时间在某处自然环境中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的村落。一般情况下它只有一个姓氏,是同一个祖宗的子孙后代,有相同的血缘关系,它受地理条件、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它往往是一个或多个家族聚居的居民点。行政村是国家为了便于管理而按照法律规定在乡、民族乡、镇、苏木、民族苏木、县辖区、地区办事处(存在于北京市)等农村或郊区的乡级行政区以下设立的农村基层管理单位,是中国最基层的农村行政单元。中国大陆范围内的行政村目前的组织形式是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历史上曾先后在行政村设立村公所(1949年之前)、村人民政府(1949年至1954年)、村公所(1955年至1958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58年至1967年)、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1967年至1979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79年至1985年)等相应组织,同时中国共产党根据其党章、党员人数和形势发展要求也在行政村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而在自然村就不设立村民委员会和党的基层组织。就人口规模和村面积而言,自然村并不等同于行政村,有的自然村就是一个行政村,有的自然村大于行政村而包括两个以上行政村,有的行政村大于自然村而包括两个以上自然村。
现在即一九九六年以后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的行政村中,有不少自然村包括两个以上行政村。这些较大的自然村特别是包括三、四个行政村的自然村中有不少在历史上或现在是区公所、区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乡人民委员会、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区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镇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乡总支部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人民公社委员会的驻地。
这些较大的自然村有60个,分别是以下这些:
桑圈村,位于大名县杨桥镇,很早以前,这里是富人的场院,周围尽是寨桑,后虽荒废,寨桑仍存。至明朝永乐年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村周有许多寨桑树,名桑圈。后分前后两村,在后的村庄名后桑圈,在前的村庄为前桑圈。现分为前桑圈村和后桑圈村两个行政村。1966年 4 月 3日,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工作,重点考察了前桑圈生产大队大队,对抗旱、管麦、保苗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该村自1953年4月杨桥乡设立时起先后为杨桥乡、杨桥人民公社、杨桥镇辖村。
齐庄村,相传,从前村庄紧靠漳河,屡遭水患,村民齐心协力,搬迁一高阜之上,重建家园。为纪念这一齐心之壮举,村名为齐庄。后来村分两部分,该村在南,名前齐庄,口语带儿化,称作“前齐儿庄”,在北的叫“后齐儿庄”。现分为前齐庄村、后齐庄两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齐庄乡,1958年4月并入杨桥乡,此后为杨桥乡、杨桥人民公社、杨桥镇辖村。
海子村,相传,明朝时,漳河流经这里,有较大面积的积水,望之如海,众称海子。后来按照坐落位置分为前海子村(在该村前边)、后海子村(座落在海子后边)和东海子村(在该村东部)三个行政村。该村在1953年4月至1958年8月为西马头乡辖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随西马头乡并入杨桥人民公社至1961年4月为杨桥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后至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前先后为北马头人民公社、北马头乡辖村,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后为杨桥镇辖村。
万堤村,相传秦始皇时,为堵挡黄河水泛滥成灾而修此大堤。后因有万姓人参与修堤并在此定居,故村名万家堤。解放前称作万家堤镇,解放后至五十年代中期之前称为万家堤村,简化为万堤村。1934年大名县的十个区合并后第四自治区区公所设在该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大名县第二区,1955年9月20日,县人民委员会遵照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精神,确定大名县各区公所名称按区公所驻地命名,该区定名为万堤区。1956年3月2日全县7个区全部撤销,后来以该村为驻地设立了万堤区俗称大名县第二区。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万堤乡,1958年8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万堤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万堤乡等并入,1961年4月降为乡级人民公社(小公社),1984年改为万堤镇,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后崔岳村乡并入。人民公社时期万堤生产大队后来划分为万南生产大队、万中生产大队和万北生产大队即今天的万南村、万中村、万北村三个行政村。
金滩镇村,原名小滩镇,明朝时曾在小滩镇设置机构--巡检司,专门负责水运事务。大清同治年间,礼部侍郎毛昶熙(chǎng xī)一次由京乘船过此,村民慕他名气设宴招待,并请他为村题名。他提笔书写“金滩镇”三字,村逐改名金滩镇,沿用至今。金滩镇曾有集福寺,有大学士黄立极碑记,清末改为学校。清户部员外郎张基墓,在卫河北岸,有碑记。清山西乡宁县知县张安民墓,在卫河北岸,有碑记。金滩镇在抗日战争前为大名县重大集镇。历代多有名人题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发展成为金南村、金中村、金东村、金北村四个行政村。1929年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大名县第九区,1934年该区与第十区合并成为大名县第五自治区(区公所在孙甘店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大名县第六区,1955年9月20日,县人民委员会遵照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精神,确定大名县各区公所名称按区公所驻地命名,该区定名为金滩镇区,1956年3月2日,全县7个区全部撤销,后来又重新设立五个区,以该村为驻地设立金滩镇区俗称大名县第三区。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金滩镇回族乡,1958年4月改为金滩镇乡,1958年8月以驻地设立金滩镇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金滩镇乡等并入,1961年4月降级为乡级人民公社(小公社),1984年改金滩镇,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时上马头乡并入。
龙王庙村,村名来历说法有二:相传明朝以前,此地是卫河的一个渡口,只有几户人家。明初,有一年发大水,三角店有一木质龙王神像冲到这里,有人将神像打捞起来,在河东岸修龙王庙。一说,此处原为一个三角坛,方圆百亩,久而不涸,以为龙坑,建龙王庙于其上。两说并存,村因庙而得名。民国二十三年版《县志·三角坛》载:三角坛即今龙王庙镇,在城东南十八里。先时,放糖百亩久而不涸,或以为龙湫(qiū)也。建龙王庙于其上。旧志称:古庙灵湫一水中分者皆在此处。后刷而为河,村在河之东,水陆通衢(qú)为一邑首镇。在解放前称为龙王庙镇,该村后来分为庙一村、庙二村、庙三村和庙四村四个行政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大名县第四区,1955年9月20日,县人民委员会遵照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精神,确定大名县各区公所名称按区公所驻地命名,该区定名为龙王庙区。1956年3月2日全县7个区全部撤销,后来以该村为驻地设立了龙王庙区俗称大名县第四区。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龙王庙乡,1958年8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的龙王庙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龙王庙乡等并入,1961年4月降级为乡级人民公社(小公社),1984年改为龙王庙镇,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后赵站乡并入。
束馆村,原名安贤镇,束皙的故乡。束皙,字广微(公元261—300) ,西 晋文学家,官至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著有《南陔gāi》、《白桦》等篇,称《补亡诗》;赋有《劝农赋》《农家赋》等,明人辑有《束广微集》。晚年回家乡开馆办学,弟子众多,名传乡里,死后葬于此。后人念他名气,办学有功,改安贤镇为束馆。立束公德政碑,建束公祠(前祠后冢)久作纪念。据记载,自建祠1600多年中,束公祠重修三 次,最后一次重修于清同治五年(公元 1866) ,土改时被拆除,现存重修束公祠石碑一块在大名县碑林,碑文清晰可见。束馆东门外,有烟市寺,唐时所建,明代重修。殿阁高耸,铜像庄严。后逐渐塌毁,现无存。束馆北关尽处,路西真武庙后有周代烽火台遗址。解放后群众用土,现为平地。晋尚书郎束皙墓,在束馆镇,墓前有祠,现无存。南街有孙膑饮牛坑、孙膑庄园等古迹。历代名人过此多有题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发展成为西束馆村、北束馆村、南束馆村和东束馆村四个行政村。1929年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大名县第十区,1934年该区与第九区合并成为大名县第五自治区(区公所在孙甘店村)。1956年3月2日将全县7个区全部撤销后又设5个区,以该村为驻地设立束馆区即俗称大名县第五区。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束馆乡,1958年8月以该村为驻地束馆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束馆乡等并入,1961年4月降级为乡级人民公社(小公社),1984年改束馆镇,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时冢北乡并入。
沙圪塔村,相传,很早以前,村址位于漳河故道,漳河改道后尚有很多沙滩,当地称沙滩为沙圪塔,村亦名沙圪塔。村南有广西布政使崔纸雅墓,并有华表石器;村东北三里处有清大成县教谕崔缉墓,曾有碑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成为北沙村、东沙村、南沙村和后沙村四个行政村。该村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一度是中国共产党大名县委员会和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1953年4月至1958年4月为和寨乡辖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杨桥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西司庄村为驻地设立西司庄人民公社,1982年将公社驻地迁入本村并改名为沙圪塔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沙圪塔乡,2013年11月21日改为沙圪塔镇。
屯村,相传,北宋时期曾在此安营屯粮,曾名予庄屯,后分为东西两村,在予庄屯村西部的部分,故名西屯。在予庄屯村东部的部分为东屯。今分为东屯村和西屯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3年4月至1958年4月为前于旺庄乡辖村,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杨桥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西司庄人民公社、沙圪塔人民公社(西司庄公社搬迁更名)、沙圪塔乡、沙圪塔镇辖村。
儒家寨村,此处原是一座城堡,明朝初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建村,因迁民中读书人较多,尊崇孔孟,故取村名儒家寨堡,万历年间把堡字去掉,取名为儒家寨,后来因村周围建有保卫用途的堡垒也称作儒家寨堡,解放战争期间拆除堡垒,正式定名为儒家寨。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第十六卷北直七记载道:“大名府西北三十里有西店集,漳河旧经此;又有儒家寨堡,在府西北四十里;黄金堤堡,在府东北三十里;皆商民辏集处。”大名史志网《明朝时期的京师大名府(1368年--1644年)》一文记载道:“壬辰、大明万历二十年即一五九二年,李炳任元城县知县。任上亲自清查仓谷,制定乡约,修葺元城县小滩镇、束馆镇、儒家寨、黄金堤四处义仓,建张铁集、西付集、长屯村、西店集四处社仓(民办粮仓的一种,南宋时由朱熹首创)”。儒家寨在人民公社时期后来分为东街村、南街村、西街村三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儒家寨乡,1958年4月撤销,该村在1958年4月至8月为西司庄乡辖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杨桥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儒家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儒家寨乡,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后并入沙圪塔镇。之后该村先后为沙圪塔乡、沙圪塔镇辖村。
仲相固村,相传,明朝年间(1573—1619),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当时村中有佛爷庙,钟上记载,村名为“众仙固”,到明末演变为“仲相固”。后分为两个村庄,在该村西部的村庄故名西仲相固村,后简化为西庄。在该村东部的村庄故名东仲相固村,后简化为东庄。现有东庄村、西庄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3年4月至1958年4月为儒家寨乡辖村,1958年4月至8月为西司庄乡辖村,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杨桥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儒家寨人民公社、儒家寨乡辖村,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以后先后为沙圪塔乡、沙圪塔镇辖村。
西店集村,对于西店村的形成,村里一致的传说是,今天穿村而过的马王线在古代是一条邯郸通往济南的必经之路,既是官道也是商道,比较繁华,为便于商贾落脚歇息,在今天该村西头即店西村村委会附近的漳河东岸开设一家客栈,因该客栈西临漳河(据有关史志记载,历史上漳河在距该村不远的西南部多次分叉改道,曾流经该村现居民区之东南部或西北部或同时流经该村东南部和西北部,所以也可以说该客栈坐落于在漳河西岸),所以店名是西河小店。后来该客栈周围逐渐有人定居而形成自然村落,该村便以该店名为村名,后简化为西河店,再简化为西店,逐渐形成集市,后来便因集市而定名为西店集(漳河曾流经西店集,1955年国家固定漳河河道,此后不再流经西店集),也简称为西店。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第十六卷北直七记载道:“大名府西北三十里有西店集,漳河旧经此;又有儒家寨堡,在府西北四十里;黄金堤堡,在府东北三十里;皆商民辏集处。”西店集西北部今店北村西部曾有清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元城县衙门即政府设立的学校,史称“义学”,清代李卫等监修的《畿辅通志》第二十九卷有记载(史载:元城县义学,一在杨家桥,一在西店集,一在司从楼,一在董家荘,以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大名史志网《明朝时期的京师大名府(1368年--1644年)》一文记载道:“壬辰、大明万历二十年即一五九二年,李炳任元城县知县。任上亲自清查仓谷,制定乡约,修葺元城县小滩镇、束馆镇、儒家寨、黄金堤四处义仓,建张铁集、西付集、长屯村、西店集四处社仓(民办粮仓的一种,南宋时由朱熹首创)”。西店村每逢农历每月日期尾数的一、四、六、九为集,农历四月初四、农历七月初四和农历十月初一是该村的庙会(又叫“庙市”或“节场”),在当地颇有名气但规模不太大。当地口授相传有这么一个典故,说是当年清高宗乾隆微服私访途经该村停留歇息,见到此地很热闹做买卖的比较多,便询问侍从和下属原因,下属问询后答曰是本村集,见到本村集市规模不大便顺口说道西店小集等话。所以当地流传该村集市受过皇封,但也因皇帝称之为西店小集而规模始终不大。据传,清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当年巡访时都曾路过西店村。1945年5月西店集解放后大名县在该村建立西店高级小学不久发展成为西店完全小学,1971年西店完全小学撤销。邯大高速公路自西经该村西部、西北部、北部、东北部田地向东而去,路线全长72.038公里,该村为此公路八个主要控制点之一(其余为中朗堡、成安县城南、漳河店、魏县县城北、大名县城北、北门口、金滩镇)。据查,西店集村于北宋咸平元年农历戊戌年六月初六即公元998年正式成村并定村庄名称为西河小店,公元1023年5月即北宋天圣元年村名简化为西河店,公元1082年9月即北宋元丰五年村名再简化为西店,距今有一千余年历史,是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1961年年底西店集生产大队划分为店东、店南、店西、店北四个生产大队即今天的店东村、店南村、店西村、店北村这四个行政村。1929年,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大名县第七区,1934年第七区与第八区合并为大名县第四自治区(区公所在万家堤镇)。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西店乡,1958年4月王村集乡、大李凝乡、关岳村乡三个乡并入,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并入杨桥人民公社(区级,大公社,1961年4月降级为乡级人民公社即小公社),1961年4月为该村为驻地设立西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西店乡,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后并入王村乡,之后该村为王村乡辖村。
前王村,历史上王姓居民最早在此定居,位于王村集村(原名王村)东南边,为与王村集村相区别,定名为前王村。1960年分为东西两个生产大队即行政村,在该村东部的行政村定名为东王村,在该村西部的行政村定名为西王村。该村现有东王村、西王村两个行政村。1953年至1958年4月为王村乡辖村,1958年4月后为西店乡乡辖村,1958年8月农村人民公社化后至1961年4月为杨桥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1961年4月后先后为王村人民公社、王村乡辖村。
赵庄,相传建村于唐朝年间,早年村名刘家台,后来赵姓发展成为大户,随更名为赵家庄,简称赵庄。后来村中修庙一座,以庙为界,分东西两村。在庙西的名西赵家庄,简称西赵庄;在庙东的叫东赵家庄,简称东赵庄。现分为东赵庄村和西赵庄村两个行政村。1953年至1956年3月2日大名县合并乡之前是王村乡辖村,1958年4月至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之前为西店乡辖村,1958年随西店乡并入杨桥人民公社,1961年4月之后先后为王村人民公社、王村乡辖村。
安村,相传,很早以前,此地一片荒凉,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吉祥之意,名安村。后分东西两村,在西的名西安村,在东的叫东安村。现有西安村、东安村两个行政村。1953年至1956年3月2日大名县合并乡之前是大李凝乡辖村,1958年4月大名县合并乡之后至1958年8月农村人民公社化之前是西店乡辖村,1958年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后随西店乡并入杨桥人民公社,1961年4月之后先后为王村人民公社、王村乡辖村。
王二庄,以居住者姓氏得名。当地村民口语带儿化, 称作王儿庄, “儿” 后改 为“二”,名王二庄。分东西两个村即行政村,在该村西半部的村子定名为西王二庄,在该村东半部村庄称东王二庄。该村在1953年5月至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之前是西店乡辖村,1958年8月农村人民公社化时随西店乡并入杨桥人民公社,1961年4月至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前先后是西店人民公社、西店乡辖村,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时随西店乡并入王村乡,之后是王村乡辖村。
大韩道村,相传,明嘉靖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韩姓在此定居,村名韩道。后村旁又建一小村亦名韩道,为示区别,故名大韩道。人民公社时期,大韩道生产大队划分为大韩道第一生产大队(简称大韩道一大队)、大韩道第二生产大队(简称大韩道二大队)、大韩道第三生产大队(简称大韩道三大队)和大韩道第四生产大队(简称大韩道四大队)四个行政村。该村在1953年4月以后为段村乡辖村,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在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段村人民公社(1982年迁址并更名为西未庄人民公社)、西未庄乡辖村。这是截止2014年五月大名县唯一一个把生产大队作为地名保留下来的自然村。
杨未城,村名来历见未城。未城名称来历说法有二。其一、明洪武三十四年,旧大名府(大街一带)城池遭水患,计划迁城于此,并做了详细规划。中未城为十字大街,吴未城为北门,双未城为东门,杨未城为南门,李未城为西门。后因土质不好,不宜兴建,挪往今址,规划之城未能实现,故名未城。其二、为魏武侯城遗址。《明志》:在旧府城南十里;《汉书·地理志》魏郡注:“高帝置,莽曰魏城亭。”应命曰:“魏武侯别都,今城西南十里数村并列,皆名魏城,疑即基墟。”上述两种说法不同,但都与城址有关,只是“魏”字演变为“未”。何说属实,尚待考查。后有欧阳氏在此定居,村名欧阳未城。因欧阳姓断绝,改村名杨未城。1947年土改时,村分为二,在北的名杨未后村,位南的名杨未前村,现有杨未前村、杨未后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3年4月至1958年4月为赵庄乡辖村,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至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之前先后是未城人民公社、未城乡辖村,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之后是西未庄乡辖村。
老堤头村,该村在古黄河残堤上,是决口之一端,故名老堤头。解放后,村分为二,在北的名老堤北村,位南的称老堤南村。现分为老堤南村、老堤北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至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之前是先后未城人民公社、未城乡辖村,1996年元月撤区并乡之后是西未庄乡辖村。
东门口村,该村位于旧大名城东门外,在南边的名前东门口,北边的称后东门口。现有前东门口村、后东门口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后先后为大街人民公社、大街乡辖村。
旧治村,该村原名南乐镇。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移大名县治于此,后几经变化,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 以后不再为县治,故名旧治,也有称旧大名县者。《县志》载:旧治在今治南稍东八里。旧治,所谓徙南乐镇者也。城自金屯营始,元时徙县居焉,明因之。景泰间,典吏郜(gào)容重修土城,周围五里,宽一丈二尺,知县陆彝复加缮(shàn)治;弘治十六年(1503),知县徐士彬重修门楼、角楼;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县华舜钦增设南门;四十五年(1566),知县朱湘葺(qì)补,改东瓮城梢向南;隆庆三年(1569),大水坍(tān)城,知县李本意重修三门,重建楼于巅;万历三十八年(1610),知县赵一鹤大加修葺;清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顾成泰重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水圮(pǐ)为患,二十三年移入府城,遂废为村。 旧治村东北五里处,有积土亩许高台,相传为战国时澶(chán)会盟之所。又说为唐宋演武之将台。今遗址无存,历代多有名人题咏,现录一首: 铜 台 夕 照 正统初官大名知府李辂lù 一上高楼思惘然,故园遥在夕阳边。惘wǎng云横泰岳知天近,水远金堤觉地偏。 鸦带霞光归故堞,雁将秋色过平川。堞di?? 行人若问前朝事,车驾曾经此地还。旧治城南郊外有明大学士成基命先茔(yíng),城东郊外有明工部侍郎郭增光墓,城东北有明巩昌知府赵时敏先茔。但古墓均无存。现分为旧治西村、旧治中村和旧治东村三个行政村。1934年大名县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合并成为大名县第一自治区,区公所驻地在该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旧治乡,1955年4月并入逯堤乡,1958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复设旧治乡,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并入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1961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旧治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旧治乡,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时殷李庄乡并入。
凡庄村,相传,古时村民常组织起来对抗官府,官府恶之,称之为“反庄”。村民谐其音,称为樊庄。后来村分为二,在西的为西凡庄,在东的名东凡庄。现有东凡庄、西凡庄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旧治人民公社、旧治乡辖村。
逯堤村,今写作罗堤村,逯(lū)堤原为堤名。《县志》载:“逯堤在大名旧县(今旧治)东南三里。”《府志》云:“相传戚里逯氏居此,因历史久远,莫详所自,民赖之以避水患,今屋宇鳞次,已为村落。”故名逯堤。因其村较长,1959年分成逯堤北、逯堤中、逯堤南三个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逯堤乡,1958年4月并入旧治乡。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旧治人民公社、旧治乡辖村。
高庄,很早以前,有高姓在此定居,村名高庄。后来村分为二,在西的名西高庄,位东的叫东高庄。现有东高村、西高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旧治人民公社、旧治乡辖村。
李茂堤村,据《县志》载:李茂,大名人,徙(xǐ)家扬州,父兴寿,临卒谓茂曰:“我病且死,尔善事汝母。”茂注受命,奉母孟氏益谨。遂为天下孝子。民间传说,此地屡遭水患,元朝时,孝子李茂率众筑堤而受益,人们为纪念他,称此堤为李茂堤。后来有人定居其上,屋宇鳞次,形成村落,故名李茂堤村。在长达十多里的李茂堤上,自西向东分为九个村庄,分别称为一至九牌。序号为一者,名李茂堤一牌(现在写作李茂堤一排),后简称李一牌,又因许姓较多,别名许牌。李二牌,别名韩牌。李三牌,别名李牌。李四牌,别名曹牌。李五牌,别名曹牌。李六牌,别名阎牌。李七牌,别名石庄。李八牌,别名张庄。李九牌,别名马庄。现分为李一排村、李二排村、李三排村、李四排村、李五排村、李六.七排村、李八排村、李九排村等八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之李四排村为驻地设立李四排乡,1958年4月撤销。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至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前先后为殷李庄人民公社、殷李庄乡辖村,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后为旧治乡辖村。
黄金堤村,据查,该村建在古黄河残堤上,北宋时称为寸金堤,后取“黄”“金”二字,称黄金堤,后因村周边修建保卫用途的堡垒而称之为黄金堤堡,解放战争期间拆除堡垒,而改称黄金堤。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第十六卷北直七记载道:“大名府西北三十里有西店集,漳河旧经此;又有儒家寨堡,在府西北四十里;黄金堤堡,在府东北三十里;皆商民辏集处。”现分为黄金堤一村、黄金堤二村、黄金堤三村、黄金堤四村四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黄金堤乡,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并入万堤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1961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黄金堤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黄金堤乡,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时王乍村乡并入。
木堤村,相传古时黄河在此决口,人们运来木桩门板堵住决口, 形成一段木堤。 有人迁此定居,村名木堤。后东西分治,在西的名西木堤,在东的称东木堤。现分为西木堤村、东木堤村两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木堤乡,1958年4月并入龙王庙乡,1958年4月之后先后为龙王庙人民公社、龙王庙镇辖村。
高家村,相传,明朝年间,有户高姓迁此定居,后渐成村,名高家村。解放后, 因村大人多,以村中心玉皇庙为界,分东西两村。在西的名西高村,位东的名东高村。现有西高村和东高村两个行政村,1953年以后先后为龙王庙乡、龙王庙人民公社、龙王庙镇辖村。
苑湾村,历史上村民苑姓较多,又因位于卫河东岸拐弯处,故名苑湾。后分为东西两村。在东名东苑湾,在西名西苑湾。1979年卫河开挖时,西苑湾部分村民迁至河西建村,名新苑湾。现在该村分为东苑湾村、西苑湾村、新苑湾三个行政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龙王庙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至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前先后为赵站人民公社、赵站乡辖村,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后为龙王庙镇辖村。
曹口村,相传,明朝以前叫饮牛口,在此开有官渠。因历史上曹姓为大户,又因临近道口,故名曹道口。1948 年分为东西两村,在东的名东曹道口,简称东曹口村。在西的称西曹道口,简称西曹口。据民国二十三年版《县志·饮牛口新开官渠记》载:“大名地枕卫河,有口饮 牛者,在郡城东阳河十里,大名、元城两县之近境边,地势低下,每秋雨霖潦或河流泛滥,辄(zh?)漫淫注积于其中,没牛马,灾禾稼,即水退亦平地为沼,耕获鲜利,民甚苦之,委之为壑(h?)者殆(dài)若干年矣。嘉靖乙己(公元 1545年)冬,村民邢保等,相率请于府。时,知府陈公,以兴革为己任,即闻 于抚台舜泽苏公,大巡近山傅公,分巡脉泉李公,咸曰可。乃檄大、元、浚、乐四令相视开泄,创为大渠,土去其壅(yōng),水归之河,凡数旬成功事告。”现有东曹口村、西曹口村两个行政村,现在的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写成东槽口村和西槽口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龙王庙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至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前先后为赵站人民公社、赵站乡辖村,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之后为龙王庙镇辖村。
劝庄村,该村原名劝庄。1945年以村中间道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村。位西的名西劝庄,位东的名东劝庄。现有东劝庄村和西劝庄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龙王庙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孙甘店人民公社、孙甘店乡辖村。
刘万税村,相传,汉朝光武帝刘秀起事之初,曾在此留居。刘秀称帝后,村民引以为荣,称村名为刘万岁, 后官府令其改为刘万税。 至今当地口语仍称为刘万税 (sui) 。后来村分为三,位北的叫后刘万税,简称后刘税,在中的称中刘万税,简称中刘税,在南的名前刘万税,简称前刘税。现有前刘税村、中刘税村、后刘税村三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前刘万税乡,1958年4月撤销。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龙王庙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后先后为孙甘店人民公社、孙甘店乡辖村。
铁卜营村,相传,古代有一支以钟大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于此地安营,名铁卜营,后有人迁此定居,渐成村落,村因此而得名。后发展为前后两村,在村庄后部的部分名称为后铁卜营,简化为后营;在村庄前部的部分名称为前铁卜营,简化为前营。现有前营村、后营村两个行政村。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龙王庙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在1961年4月以后先后为孙甘店人民公社、孙甘店乡辖村。
南李庄村,据查,历史上村民李姓占多数,名李家庄。因村北六公里处也有一个李家庄,为示区别,故名南李家庄,简称为南李庄。现分为前村、东村、西村三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南李家庄乡,1958年4月裁撤。该村在1958年8月大名县农村人民公社化时至1961年4月为龙王庙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下辖生产大队即行政村,1961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南李庄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南李庄乡,1996年元月大名县撤区并乡时并入孙甘店乡。之后该村为孙甘店乡辖村。
龙化村,此地有两村相邻,拼凑在一起形似龙状,当时人们崇龙,认为是龙之化身,故取村名为龙化。 今分为东龙化村、中龙化村、西龙化村三个行政村。该村在1956年以后先后是金滩镇乡、金滩镇人民公社、金滩镇辖村。
消灾村,相传,古时,这里有一庙宇,善男信女认为颇有灵验,远近乡里多有人到此祈神消灾、消难,故村名消灾。现在该村划分为前消灾村、后消灾村两个行政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消灾乡,1958年4月裁撤。该村在1956年以后先后是金滩镇乡、金滩镇人民公社、金滩镇辖村。
营镇,据碑文记载,唐朝一司马名宗德元,其夫人郭氏死于此村,村因此名“宗故村”。后设人行善事,改村名为善乐营,分河东、河西两个村,在河西的村庄叫西善乐营, 简称西营, 又因是农村集镇, 故名西营镇。在河东的村庄叫叫东善乐营,简称东营,又因是农村集镇,故名东营镇。现分为西营村、东营村两个自然村。1953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营镇回族乡,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并入金滩镇人民公社(大公社,区级),1961年4月以该村为驻地设立营镇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营镇回族乡。王庄村,据传, 明朝永乐年间, 有家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 村名王家庄。 后分前后两村,在该村南的部分名前王庄,在该村北部的部分为后王庄。现分为前王庄村、后王庄村两个行政村。1953年以后先后为营镇回族乡、金滩镇人民公社(大公社)、营镇人民公社、营镇回族乡辖村。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11-30
好资料。实际上,同一个自然聚落划成若干行政村,管理并不方便。不如合并。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11-30
河北平原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现在合并较方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11-30
仙桃的老县治沔城就是典型。
本属同一聚落,却分为N个行政村管辖。一条街东边是A村的,西头却是B村的。
直到后来单独设立沔城回族镇,才算统一到一个行政区域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11-30
这种情况河北山东都不少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11-30
为啥大名县和魏县的人口密度那么大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11-30
回 taihang125 的帖子
taihang125:为啥大名县和魏县的人口密度那么大 (2016-11-30 19:40) 

大概是因为以前农村晚上没有电。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11-30
自然村的定义也有不同种类。
一是房屋几何相连的一个村就叫自然村。几个相邻的村原来不是一个自然村,发展发展连接起来,也可以构成一个自然村。
二是如楼主所言“以家族、户族、氏族或其他原因经过长时间在某处自然环境中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的村落。”有时候几个这样的“村”几何连接在一起,有时候一个这样的“村”分开距离。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12-07
回 休闲居士 的帖子
休闲居士:自然村的定义也有不同种类。
一是房屋几何相连的一个村就叫自然村。几个相邻的村原来不是一个自然村,发展发展连接起来,也可以构成一个自然村。
二是如楼主所言“以家族、户族、氏族或其他原因经过长时间在某处自然环境中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的村落。”有时候几个这样的“村 .. (2016-11-30 20:33) 

即使发展连接起来,在当地人看来依然不是一个村子,会用一些方位词来区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12-10
村名来历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