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99阅读
  • 13回复

[江苏]苏州的发展整合之路(苏州人必看)(转) (老贴看过的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5-27

文章一开头,我先跟非苏州地区的网友打个招呼,此文我是以一位苏州人的
身份写给苏州地区的网友看的,我不是说外地网友不能看不能评论,只是此文在
我写的帖子里,是前所未有的狂妄,外地朋友看了很可能不以为然,那么,请评
论的时候手下留情。毕竟我只是吹苏州本身,出于行文需要,实在没有办法,其
中提到了无锡和上海等少数地方,但都是一带而过,无意纠缠。

  言归正传。苏州地区要不要拆分出新的地级市,或者区划调整把部分地盘并
到无锡或者上海去,这个事情不算网上的热点,不过时不时的冒出一些说法来。
近来又有一些新的帖子出现,各种说法都有。我来详细的谈谈苏州地区的一些事
情,其中说到的一些事情,不要说非苏州地区的朋友很可能不知道,就算是苏州
地区的,我估计也有不少人不清楚。此文又长又臭,才开个头我怎么知道?很简
单,此文不是新写的,我已经断断续续写了两个月,一直在修改,我很诚恳的希
望苏州地区的朋友静心看完。

  先来简单说说苏州地区的渊源关系,太远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就从唐朝开始
,唐朝苏州城再次复兴成为规模宏大的城市,因为北方的战乱而南下的人口和财
富在环太湖流域重新集聚融合,其中的重点就是苏州地区。在隋朝修通的京杭大
运河是苏州地区对外交通的主干,到了唐朝,苏州地区的河道体系一步步完善,
要知道苏州地区的很多河道和京杭大运河一样,并非纯天然河道,是自然河道经
过人工改造后形成的,为什么要改造?是因为经济交流的需要。为什么有能力改
造?是因为大量高产稳产的优质水田得到开发,有这个物力去做。不管是苏州城
,还是周围的县,经济和人口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那时候,人口数量绝对是地
区力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人口和经济的聚集,这正是后来苏州地区形成了在国
内无可比拟的高密度集镇的原因,现在名声赫赫的旅游古镇:周庄、同里、陆直
(LU找不到原字,是用字加一撇),历史上都是有名的大镇,还有木渎、光福、
东山、西山、盛泽、震泽、松陵、平望、玉山、锦溪、虞山、梅李、古里、支塘
、浏河、沙溪等等一大批名镇,如果算上地理位置紧靠苏州,经济和文化深受苏
州影响的嘉兴、湖州一带的古镇,数量更是巨大。苏州城从未做过全国性的国都
,历史上对历代王朝赋税贡品无数,苏州府仍能维持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现在的
文物数量和北京西安一起名列三甲,正是靠着历史上优越的地方实力,大量的人
口,星罗棋布的集镇。苏州城在近代从太平天国后衰落,但是苏州地区的民间力
量----众多的集镇跟全国比,则从来没有衰落过,而这,就是苏州的经济力量、
文化力量的最大源泉,以前是,现在也仍然是。发达的区域经济必然需要一个中
心城市,苏州就是最优的选择,苏州是京杭大运河在太湖流域的拐点,按照现在
的观点,苏州是当时太湖流域的物流中心文化中心,而周围则是生产中心。苏州
和周围各县的关系,在历史上就有明显的互利互惠特色,而不是一种掠夺与被掠
夺的关系。当然,苏州依靠中心城市的身份,对周围地区的财富有吸纳作用,正
是依靠对周围地区财富的吸纳文化的聚合,苏州城历尽沧桑仍然遗留下那么多宝
贝,这跟依靠皇家权力掠夺是不一样的。

  前些天看到一个说法,是苏州文化名人陆文夫说的,我觉得非常形象:太湖
就象一条章鱼,湖泊是身体,而延伸出去的河流是她强劲有力的触角。包孕吴越
的太湖养育了发达的农业文明,而围绕太湖高度密集的河流则孕育了历史悠久的
商业文明,虽然这种产生于内河运输的商业文明不能跟产生于现代海运的商业文
明相比,但是她首先符合农业时代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在近代遇到海洋文明时,
在心理上没有太多抗拒感,融合的速度很快,融合的结果就是养育出了----上海


历史有点老掉牙,但是历史的纹脉不是一个地方能轻易就摆脱的。前一阵居 然有朋友说得到消息,苏州地区的张家港、常熟要划到无锡去,这里先不忙说张
家港,先说常熟。常熟,是我的故乡,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个
很有特色的城市。常熟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条运输通道是什么?是元和塘,是从常
熟城一路南下到苏州城的元和塘,为什么会叫元和塘?因为在唐朝元和年间竣工
,已经是千年的古河道。我小时候曾经在元和塘里游泳,河道中有一处水特别浅
,那是以前的纤道遗迹,小时候到苏州去,经常坐客轮,慢吞吞的要开好几个小
时。现在常熟城里有不少地名带元和二字,而苏州把元和塘边上因为发展已经连
到一起的陆墓镇、里口镇合并后就叫元和镇。常熟的整个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
苏州的紧密程度是非常高的,也曾经有过短暂的州府级别,但是基本上一直是属
于苏州府管辖。苏州有园林,常熟也有燕园、曾园、赵园等,苏州一直在保护古
城,常熟也一直在保护古城,常熟古城区也是小桥流水人家,也是寻常巷陌,出
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苏州对常熟的文化影响无处不在。地理位置来说,和苏州无
锡的距离差不多,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性会划到无锡去。可以说,虽然部分常熟
人对于一直归苏州管辖不是特别服气,但是如果要划到无锡去,常熟人是无论如
何接受不了的,不要说无锡的水平是和苏州差不多的,就是无锡高一个层次,常
熟人也不愿意分到无锡去。至于有人说这是上面的意思,常熟人不服不行,这更
是胡话,不值一驳。

  我的老家在常熟,对于常熟我就多说几句。常熟是苏南地区除苏州外的另一
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第一批,常熟是第二批),解放后也曾经短暂的和苏州
平级过。现在张家港、昆山、太仓、吴江都赶了上来,不少指标已经超过常熟,
但是在八十年代,常熟是无可置疑的苏州六县的老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方面常熟都高出一截,那时候是常熟独立心最重的时候。为什么那时候独立心
很重,因为:一,解放后一直实行的按行政级别配置资源的做法不能满足常熟的
发展要求,地级和县级享受的待遇差别过大,有的是属于合理的,有的是属于不
合理的;二,解放后一直实行的所谓计划经济事实上不但没有强化苏州地区的内
在经济联系,反而因为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而疏离了原有的经济联系;三,解
放后的苏州没有按照工业城市来建设(这是苏州的运气),苏州已经没有多少辐
射带动能力,除了吴县,各县对苏州的向心力都明显降低;四,一场大革文化命
的运动过后,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苏州具有的文化中心地位当时没有显示出来
,地盘大经济发达的县市离心力自然加强。另外,常熟事实上一直都有副地级的
实际地位,常熟是江苏省内的计划单列市,在经济发展、财政支出等各方面,苏
州对常熟没有多少真正的管理权。

  综合以上,常熟的独立心曾经很重,甚至可以说是苏南独立心最重的一个县
级市。因为升地级市对市区人口数量有要求,所以常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的一段时间里,对花钱买户口入城曾经很松,为的就是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我个
人认为,要不是几个原因的限制,常熟可能已经成功了,一,如果只是常熟本身
独立出去,那么人口偏少就一百万,地盘也偏小,而且一旦独立出去,张家港和
苏州在地理上就断开了,张家港成了飞地,这显然不合理;二,如果让常熟和张
家港一起独立,那也不行,依靠港口的发展,张家港当年虽然还没有大红大紫,
实力和常熟比还有点差距,但是已经不大,苏州当年虽然经济衰弱,但是毕竟历

史的威名还在,而且苏州在一些资源的分配,为张家港争取利益等方面,应该说
做的还不算差,跟着苏州张家港愿意,跟常熟恐怕不愿意(虽然张家港的东部是
六二年从常熟划出去的);三,如果把太仓也加上,那也不行,那样苏州就没有
长江岸线了;四,我们国家直到几年前,政策一直是限制大中城市的发展,在国家看来,长三角大中城市已经够多的了,没必要再加一个;五,考虑到苏州是历
史文化名城,保护古城的任务很重,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苏州从几个县市多
少拿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总的来说,当年常熟的实力还不足以服人,苏州也极力
反对,再加上调整的话,只有常熟有好处,其他县市没有好处,所以常熟一直没
成功。

  后来常熟的独立意识反而渐渐淡了下来,为什么?一,苏州随着新区园区的
建立,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和常熟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多,而常熟在周围张家港
、昆山都一个个崛起后,实力已经不算突出,再想独立出去,已经是自知实力不
够了;二,苏州所固有的文化实力和影响力在逐步体现,苏州在这十年里,是属
于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都大幅度提高的十年,苏州正在稳固的强化自己本来
就拥有的苏州地区文化中心的地位;三,常熟当年努力了一番没成功,后来这种
想法也就淡了,就象一个小伙追求一个姑娘,老是追不到,已经知道没戏了,自
然心也就淡了;四,常熟虽然不是地极市,但是地极市享有的待遇,常熟基本上
都已经享受到,升为地极市(特别是自己单升没有附属县市的话)除了弄点虚名
,实际利益并不多,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升为地级并不能改变自己只是个小兄
弟的实际地位;五,苏州考虑到自己的整合要求,以及地区内部分县市的行政、
法律便利,前几年就定下来把常熟建设成苏州的第二行政中心,方便张家港、太
仓两县市的一些行政、法律事务。

  假如现在让常熟人选择自己独立,还是做苏州大市范围内的二号城市,我相
信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前者,但是选择后者的也不会少的可怜。常熟现在本身就
已经和地极市只是隔了层窗户纸,以后这层窗户纸更是薄的就是透明的。前些天
的消息,苏州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常熟正式成立(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还有哪个
地级市有第二中级法院),这是把常熟建设成苏州第二行政中心的第一步,以后
还会有其他步骤。以前苏州地区的二审都要到苏州来,对于张家港全市和太仓的
部分乡镇来说,稍微远了一点,现在就可以去常熟了。常熟人就更是方便了,就
在家门口。这里有一点要说清,常熟被定为第二行政中心,原因是常熟的地理位
置在苏州北部居中,而不是说常熟就比其他县市高了很多,另外,这只是牵涉到
一些行政、法律方面的事情,跟经济的关系不大。

  敲了半天键盘说常熟的事情,并非因为我是常熟人,就喋喋不休的都说常熟
的事情,而是要说明一件事,当年苏州很衰弱,常熟的实力相当强大的时候,常
熟都没有独立成,现在如果苏州地区还有那个县市认为可以独立的话,希望就更
渺茫了(我不喜欢把话说死,也许将来国家的行政体系出现大的变革,也不一定
,本文的论述是基于目前的行政体系来说明)。

  下面我来谈谈昆山和太仓,他们历史上和苏州也有密切的联系,这两个市历
史上是依靠娄江与苏州城、京杭运河、太湖联结在一起的,而且娄江是通长江的
,苏州历史上的外贸生意主要就是通过这条水道。蒌江在长江边的出口就是浏家
港,明代的郑和就是从这里七下西洋,郑和为什么选择这里下西洋,就是因为通
过娄江水运可以把太湖流域的物产集中到这里。现在海军有艘船叫‘太仓号’,

前些天和‘青岛号’一起到世界上兜了一圈,就是因为这段历史。昆曲的起源在
昆山,这是昆山的骄傲,但是如果没有汇集在苏州的大批文人墨客加工提高,写
剧本并传播到四方,不要说历史上成为百戏之祖,现在被列为人类口述非物质类
文化遗产,可能压根就没法流传下来,流传下来也是个普通地方戏剧。
 
  如果非要说现在苏州地区哪个县市的朋友独立心最重,我看很可能是昆山,
另外也有不少传言说昆山要被上海吞掉。依靠这几年引进外资工作的强大推动,
昆山的实力今非昔比。昆山人确实够高明,84年左右,在国内少数地方还在争论

该不该把地分给农民搞承包制的时候,昆山人已经自费办起了开发区,引进上海
的产业转移,甚至把地出租给了外商,走出了条昆山之路。当92年各地开始大办
开发区,苏州的新区还是一片农田时,昆山自办的开发区已经有相当规模,这就
是小小昆山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原因,昆山在引进外资方面,在长三
角,他喝到了头汤,所以他吃到了精华,别的不少地方就只能啃啃骨头。昆山和
常熟不一样,常熟的工业实力一直就很强,在县这一级,国内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的,昆山则以前一直都是个农业县。昆山和张家港也不同,张家港有长江岸线、
港口优势,发展了港口,以及钢铁、粮油、化工等大型基础工业。昆山则原来什
么优势都没有,依靠有意无意的心有灵犀,昆山走出了‘昆山之路’,昆山的卖
地行为(其实是土地出租)曾经引起争议,海南建省后,轰动一时的洋埔事件,
曾经被骂为出卖国土(其实不过是把一块面积较大的土地长时间租给外商的协议
),后来就歇菜了。我不是很清楚当年昆山的所有情况,不过,我想当年的昆山
基本没什么地位可言,如果苏州市里的官员为了避免影响自己的官位,来个取缔
的话,后果是什么?不要认为这不可能,在浙江的温州,八十年代中后期了都还
有官员抓投机倒把,在当年,卖地是个很敏感的事情,一些老**,根本不懂经
济,把好好的经济开发问题硬是想成政治问题,苏州的官员也可以管它三七二十
一,压下去再说,可以说苏州是曾经帮昆山顶住过压力的。

  昆山当年自费开发虽然成绩很大,但是真正后来台资大规模的聚集,时间上
是和苏州新区园区的开发基本同步的,这十年苏州和昆山的发展是一种非常良性
的互相促进关系。刚开始,昆山吸引的电子产业主要是零配件,是给苏州新区园
区做配套的,当时昆山的城市建设毕竟还不行,很难吸引实力很大的公司,后来
零配件产业做好后,台湾人一看,这个地方配套条件好,出口又方便,然后就有
一批成品制造商进驻,结果这些成品制造商的进驻,又吸引来一大批配套商-----
什么叫良性循环滚动发展,这就是典型。昆山在92年依靠自己良好的区位优势,
开发区的先发优势,做出了成绩,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追认为国家级开发区。在
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不要以为都是靠自己做出来的,没有影响力很大的苏州市
、江苏省在后面帮忙,很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昆山‘国批’之前,江苏省
先进行了‘省批’,如果没有‘省批’,按照当时的国情,是很难被‘国批’的
,如果没有国批,昆山就享受不到后来的政策优势,没有政策优势,虽然昆山还
是会照样发展,但是肯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只要拖个四五年,后果就很不利。

  昆山的开发,再过十年左右,市区基本上也就和苏州园区连起来了,根据昆
山的规划,昆山和园区接壤的地段,都按照园区的高标准来开发。昆山的本地人
口不多,只有大概六十万,这个人口,根本就不可能独立成一个地市。曾经有个昆山网友,号称要把太仓和吴江从苏州手里解放出来,和昆山一起成立新的地级
市,先不说他的言论是多么的狂妄自大,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就冲他拉吴江
入伙,就可以知道他有点无知。吴江和原来的吴县(苏州就在吴县的中间)是历
史血脉联系最深的,我只要举个几点大家就知道了,吴江和吴县在苏州地区共同
拥有太湖,共同拥有京杭运河的苏州段,共同创造了苏州丝绸之府的历史美誉(
不是说其他几个县就没有丝绸业,只是最重要的是吴江和吴县),还有一目了然
的名字里都带个‘吴’字,吴江和苏州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吴江的市中心在最北
的松陵镇,但是吴江经济最厉害的镇在江苏最南端的盛泽镇,地理中心和交通枢
纽在平望镇,整个市的实力比较分散,而且市中心离苏州太近,没有机会发展出
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区,这就是很多去过吴江的朋友觉得吴江市区晚上很安静的原

因,也是吴江的名气一直不是很响亮的原因。吴江南部最发达的盛泽镇,经济实
力可以和一个内地普通地市相比,人口也多,可是离吴江的市中心太远,这导致
一个别的地方很少见的事情,浙江嘉兴的大型超市,每天都有班车专门开到盛泽
去免费拉顾客,一个城市天天到另一个省的一个镇上去拉人,估计在国内也是比
较少见的。总的来说,吴江和吴县一样,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政治、经济、文
化、商业的中心,一直都是维系在苏州身上的,从城市带的发展来说,从吴江市
区到苏州市区,沿205省道(和京杭大运河并行)早就连到了一起,这两年声名雀
起的吴江开发区也就在苏州吴中区的南侧。吴江将来的安排有几种可能性,第一
种是北部市区、开发区、同里镇等并入苏州,成立一个区,南部以平望为中心成
立新的吴江市,这是一份报告上的一个说法;第二种是吴江整体成为一个区并入
苏州,在规划上和苏州保持一致,同时仍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我最希望看到的
是第三种,吴江南北分为两个区,南部以盛泽为中心,建设成国内独一无二的丝
绸业超重量级霸主,垄断丝绸业的话语权,北部中心不变还放在松陵。吴江并入
苏州,十年左右一定会有结果,过早不会,过晚也不会。对于吴江来说,就算不
并入苏州,自己也难以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城市,他的情况和常熟不一样。对于
苏州来说,可以统一管理辖区内的太湖、京杭大运河,有利于自身传统丝绸业和
新兴电子产业的资源整合,还有利于更好的辐射浙江北部的嘉兴、湖州地区。曾
经有不了解苏州地区的朋友可能看了排行榜上吴江在十几位,名次最低,就认为
吴江拖了苏州地区的后腿,这是误解,吴江的水平是和其他县市差不多的。

  前些天有帖子说,昆山要修轻轨连到上海的安亭,这说明昆山有可能要被上
海吞掉。马上有位无锡朋友,下笔不知轻重,来一句‘这是早晚的事情’,把我
看傻了眼,连反驳都难阿。早晚的事情,也就是说,就算到我老死掉昆山还没被
上海并掉,我还是不能说自己赢了。虽然我无法证明我能赢,不过好歹我要说说
几个论据,否则也说不过去。昆山的轻轨计划,那是苏州地区轻轨计划的一部分
,苏州地区的轻轨要和上海连接起来,这是老早就定下来的,包括无锡、常州都
要经过苏州和上海连起来,并不新鲜。苏州市区的轻轨大致上就是将来通过园区
连到昆山,然后从昆山连到上海。由于昆山市区离上海比较近,所以就算比苏州
先开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苏州地区的最大特点就是五个县市都实力超群,很
多事情都是县市先做成,苏州才跟上。比如,国家卫生城市,苏州是跟在昆山、
张家港后面获得的;比如,常熟已经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苏州今年刚拿个省级
这个特点跟国内大多数地区都是主城区占尽好处,下辖县市得不到好处不一样
。说句可能苏州五县朋友不舒服的话,如果没有苏州的存在,苏州目前五县不见
得比嘉兴的几个县好。反过来,如果没有五县的存在,苏州现在也不会现在这么
风光,有可能就是个真的小苏州,窝在一小块地方上仰望上海和无锡。苏州和五
县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一直就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几个瓜。苏州没有对不起
五县市,五县市也一直在为苏州做贡献。这里我想说一点,在八十年代,苏州地
盘很小,财力很弱的时候,我相信苏州是从六县市拿了些钱的,毕竟很多事情要
花钱,现在来说,苏州市区人口是苏州地区三分之一,财力差不多也是三分之一
,苏州已经有足够的财力自己养活自己,我个人相信,苏州现在从五县拿的应该
很少了,本身县改市后,财政的独立性就大大增强的。由于这方面我不是很懂,
只是从常理推测的。

  接下来的内容,很狂妄。苏州地区的朋友看了可能感觉爽,而外地朋友不舒
服,那我只能对外地朋友说声抱歉了。苏州目前的级别,名义上是地级市,实际
地位从园区放在苏州开始,早就不低于计划单列市,只是国内政治运作的原因,

没有直接挂个号而已。前几天新闻里国家开发银行承诺贷款200亿给苏州,国家开
发银行的低息政策贷款不是那么容易弄到的。其他各种带有国家支持性质的做法
更是数都数不过来,这根本就不是大多数地级市能享受到的。这一点,对照一下
五个计划单列市这些年得到的国家照顾有多少,也能感觉出来,苏州得到的一点
都不比他们少,事实上我也从来没有否认苏州这些年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条件优
良和苏州人的努力,国家的照顾多多也是个原因。国家为什么要这么照顾苏州,
部分朋友很关心苏州人的关系网,说苏州人很会走上层路线,甚至是很会搞小动
作,抢别人的好处。首先我不否认国家目前的体制下,有人没人大不一样,苏州
这个地方,历来不出国家领袖,不出核心,顶级出不了,中高级出的很多,苏州
的关系网络确实不错,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其他地方上
层关系网优良的多的是。苏州受国家关注的真正原因还是文化,在国内来说,各
个地方的文化流派繁多,各有千秋,谈不上谁就更牛。不过,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作为一个喜欢说自己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总要弄一批体现中国历史文化水平
的地方向世界宣传,苏州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典型城市之一,我可以大
言不惭的说,如果在国内要选五个典型城市,苏州人也不敢太狂说肯定能选上,
如果是选十个,那么苏州人敢打赌苏州绝对是一个。苏州文化有个很优良的特点
,就是她的生活性,她来源于地方的水土,来源于历史上经济的融合,来源于文
化的千年延续,有演变却从未中断,苏州的传统文化是活的文化,不是衰亡的文
化,是种历尽沧桑,仍然鲜活的文化。前些天在竹辉路上,看见在建设一个新的
私家园林,除了地基等结构,基本都是按照传统工艺施工的,苏州正在恢复历史
上‘盛世造园’的景象。中国一共二十四个民间工艺门类,苏州有二十二个,而
且历史上凡是苏州人做过的,就算不能说顶级,至少也是一流,建国后的乱折腾
,加上工业文明的冲击,苏州现在也有不少工艺门类不景气,但是和全国大多数
地方比,苏州仍然是传统民间工艺的重镇,随着历史文化越来越受重视(本质上
是历史文化的东西越来越值钱),很多门类开始复兴,解放后实行的不符合民间
工艺发展的做法开始被废弃,重新回到历史上由家庭传承的方式。

  明年中国开世界遗产会议,中国是承办国,最后国家选择了苏州来办。这个
会议纯粹的经济利益不大,但是潜在利益巨大,对地方的形象非常有好处。选择
苏州,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苏州是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城市之一。苏州有句
宣传词,叫‘古韵今风’,在处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现代经济的平衡发展上,苏
州是国内做的最好的少数几个地方之一。在国家的对外宣传上,苏州几乎符合国
家的所有要求,要历史有历史,要文化有文化,要经济有经济,另外苏州是城市
和农村发展最平衡,社会治安最良好的地区之一。正是这些原因,国家对苏州另
眼相看,倍加关爱,当然,这只是重要原因,并非唯一原因,我是不会否认苏州
人很会运作自己优势的。

  苏州目前的五个县市,名义上是县级市,实际地位都早就不低于中等级别的
地级市,经济权限方面,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东西,苏州对各县市从来就没有压
制过,一个一个来谈:
 
  张家港,八十年代依靠苏锡常地区最好的港口条件,发展成为苏南的区域港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在秦的运筹下,建立了苏南县市
很少见的大工业体系,而且成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典型,名闻全国,后来又建立了
张家港保税区,放眼全国,有保税区的县市有几个?宣传厉害的那一年里,我到
内地随便一个小县,都看见挂着学习张家港的横幅标语,甚至搞的我和人家聊天
说起张家港,我说张家港是江苏的一个县级市,归苏州管,人家居然说:没听说
过苏州。搞的我都呆掉了。当然,这是虚名,按照惯例,时间一长,并不能证明
什么。当年秦高明之处,是抢在国内产业过剩之前,替张家港打好了工业底
子,张家港经验的其中一条,是‘负重前进’,可能有些朋友不是很清楚什么叫
负重前进,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向银行大量贷款搞大工业体系,按照现在的利息
看,当年的贷款利息是比较重的,可是好就好在当年还是短缺经济,只要敢贷款
,然后有一批能人好好干,资本的升值速度可以快的惊人。如果那个时候不搞,
只要晚上个几年,就很难了,市场竞争太厉害,利润太低,弄不好利息都不够。
前一阵省内宣传了一番的沙钢,苏南最大的工业企业,国内最大的优特钢材基地
之一,很大一部分实力就是当年打下来的。秦去广东考察,、广
东省委书记李接见,普通地市的领导去广东试试看?有个同级官员接见已经
算有面子了。当然,当年的宣传多少有点过,咱们国家的宣传手法大家也都知道
,不过,实力确实不容否认。当年宣传张家港的时候,苏南的其他县市曾经讥笑
张家港是空架子,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因为张家港当年是贷款发展的,就象现在
的贷款买房一样,传统思想觉得不踏实,是借钱过日子,实际上张家港走的路是
从银行借了蛋,快速孵化出鸡,鸡又生出了蛋,再把蛋给还掉,真是一本万利的
好事情阿。秦振华还有个贡献,91年长江大洪水后,在张家港率先建设标准江堤
,后来省里觉得不错,在江苏推广,刚修的差不多,98年又是大洪水,江苏全境
安澜,在全国大大露了把脸。我当时从外地回南京,南京的洪水和新防洪墙几乎
是平的。还有,部分朋友觉得张家港离苏州远了点,以前经济紧张,没钱修路,
现在是有点远,一旦沿苏州西侧直连张家港的苏虞张一级完成,张家港到苏州不
过是60公里,这点路程只是小意思。

  常熟,历史文化名城,省内计划单列市,苏州第二行政中心,国内最大的服
装市场常熟招商城,苏通大桥所在地,县级市里全国第一个园林城市。光上面这
些名片,常熟的地位就已经很明显。常熟历史上,有句话叫‘稻常熟,书常读’
,翻译成现在的意思,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改革开放二十年,年年都

列进国内县市前十名的有不少,但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常熟一个。常熟深厚的实力
,不是这几年才冒出来的,是富裕了一千多年了,从未长时间衰落过,这样的县
走遍全国绝对找不出多少个,以县论,常熟出了全国最多的状元。常熟开发区,
名义上是省级开发区,但是享受的待遇和国家开发区一样,我估计是苏州地区的
国家级开发区太多了的原因,我们国家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名义上的级别和实际
待遇并不一定相符。张家港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也差不多,实力不能跟国家开发
区的前列比,至少比排在后面的几个要强的多,享受的待遇都不是名义上的级别


  太仓,人口仅四十万,计划生育搞的好,是江苏省第一个本地人口下降的县
。经济总量虽不是特别大,但是人均水平很好。因为位于江苏长江南岸最东端,
刚被定为苏南的枢纽港,要大力开发,可以说是机会无限。可能有朋友要问,苏
南港口条件最好的不是张家港吗,为什么现在要大力搞太仓港。很简单,以前搞
张家港是配合苏南地区传统工业‘大进大出’的要求,张家港的地理位置在苏南
比较靠中间。现在随着工业发展开始向‘快进快出’转变,太仓的地理位置更好
,在国家配合三峡工程搞的长江口航道加深工程完工后,太仓港的条件更加优良
。十年后,当太仓成为苏南的枢纽港,他的实际地位又怎么会是一个县级市而已


 昆山,拥有国家级昆山开发区,拥有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
区。很多人看不起台资,认为产业层次低,认为台湾人抠门。事实呢,正是因为
台湾人搞的产业不是高不可攀,所以大陆的产业可以和台资高度融合,我预言,
将来大陆的国际品牌里,有相当一部分会是台资和大陆的融合。台湾人在昆山的
聚集,事实上已经提高了昆山的地位,放眼全球,除了美国,大陆最关心的大概

就是台湾的动向。中国将来的荣辱,关键之一就是台湾。台湾银行到大陆开设办
事处,第一批是上海和昆山,这都可以体现昆山的实际地位,在国家这个层次,
昆山的重要性早就超过了很多地级市,他的经济权限早就相当高。从建成区来说
,昆山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和苏州连在一起,但是昆山和吴江不同,我不支持并入
苏州,我这么说绝非为了照顾昆山朋友的情绪,我一直都认为上海和苏州之间最
好有一座城市做隔离,昆山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城市风格上既有吴文化的内
在韵味,又有很现代的感觉。

  吴江,拥有盛泽镇这个几百年历史的丝绸名镇,随着产业的进一步调整,苏
州市区的丝绸产业肯定会继续聚集到盛泽,前些天,苏州的一个丝绸方面的学校
,也搬迁到了盛泽镇上。盛泽镇上的丝绸市场和常熟招商场一样,是江苏的市场
巨无霸,年丝绸交易量占国内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盛泽的定位是国内顶级丝绸制
造、流通中心,他的建设规划是按照中等城市来搞的。七都等镇的光电缆产业在
国内占五分之一,同里的‘醇正江南,梦里水乡’名闻全国,太湖的水产养殖业
前途无量。吴江开发区,短短数年,在苏州地区异军突起,成为重要的电子信息
产业基地。
 
  牛皮吹完了,再来谈谈理论上的事情。不少朋友,说苏州的几个县市对苏州
都没有认同感,常熟人出去都说自己是常熟人,昆山人出去都说是昆山人,很少
有人说自己是苏州人。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这种事情一般出现在省内比较多
,这很正常,因为苏州的几个县在省内都很有名气,不需要说是苏州的,直接说
家乡的名称一般都知道,如果是到省外,也许仍然有一些朋友一出口就是家乡的
名字,但是当外地人说不知道的时候,他还是要说是苏州的一个地方;第二,很


多朋友把自主意识理解成了独立意识,苏州的五个县因为发展都不错,所以自信
心都很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几乎没什么事情是需要依赖苏州的,当然自主意
识就很强,但是这不等于独立意识;第三,有部分苏州地区出去念书的朋友,年
轻气盛,对苏州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这二十年的发展了解不多,可能认为自己的
家乡和苏州没太大关系,但是时间一长,看的资料多了,了解深了,自然会改变
。一个学生,特别是刚高中毕业出去念书的学生,说句实在话,除了书本知识和
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知道的不会很多,一般都不了解整个地区的情况,在中国
的教育制度下,他也不会很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

  关于上海,很多人总以为他有多牛,好象他想扩张地盘只要一句话,江浙两
省就会乖乖的割肉献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看看上海搞个洋山港,费了多少劲
,虽然浙江人还是很不满,但是至少行政上仍然是浙江的,上海只有开发权,而
且将来的收益一部分也要与浙江分享。区区两个小荒岛上海都搞不定,他想吞下
昆山,门都没有,要论政治势力,江苏目前怎么都比浙江要强吧。也有朋友曾说
太仓也会划给上海,那现在江苏全力支持太仓港计划干吗?江苏省政府、苏州市
政府的官员都吃了脑白痴阿??上海的发展如果没有江苏浙江两省的支持,他搞
个屁阿,如果江浙两省不跟他合作,中央拼命支持他都不行。上海搞洋山港,已
经多少有点得罪浙江人了,对于上海来说,他这样做也是多少有点无奈,因为他
要搞深水港,不得不这样做,正常情况下,上海是根本不敢来贸然得罪江浙两省
的。上海是龙头,没错,不过,光有头的龙好象不是活龙。上海人部分朋友不太
喜欢,但是不要把上海人当成天天幻想抢地盘的小孩,上海的前途在于能不能建
设成金融中心,能不能建设成交通枢纽(包括航空、港口),上海人应该是非常
清楚自己的目标的,上海的未来跟地盘大不大根本没太大关系。上海的发展根本
不是缺土地,而是要看整个国家的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的进展如何,同时
要看和江浙两省以及长江流域各省的协调

因为目前的体制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比较大,就想着用区划调整来解决问题,
这是用计划经济的做法来解决计划经济的后遗症,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据我所知
,美国是联邦制,他每个州的独立性比中国的省要强的多,但是人家怎么没有形
成市场割据呢?目前的一些地方割据现象,并非行政区划带来的毛病,全世界任
何一个大国都是有从上到下的分级体制的,中国的问题是种种建国后整套计划经
济体制造成的,如果整天想着调整行政区划,而不去研究为什么不同的区域间会
产生割据,那么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地级市和县市发展的矛盾,主要是以前资
源片面的向地市倾斜,主要是一些东西只准地市有,县市不能有,比如银行,以
前地市可以成立商业银行,县市就不可以。很多问题,只要真正的按照市场经济
的观念去设计制度,县市还是地市,差别不见得就大很多。假如在一些制度没理
顺的情况下,在苏南增加地市,除了增加新的割据,能有什么大的好处呢?

  在全国,广东佛山和福建泉州是出了名的县市强,地市弱。佛山下面有顺德
南海这两个县市超级大腕,佛山市区GDP就一百多亿,而顺德南海加起来近八百亿
,这个比例很刺激吧,而且顺德的电话区号、车牌等等,原来都是跟佛山不一样
的,够牛吧,现在顺德也要并入佛山了,广东要打造大佛山。我个人觉得,广东
是应该多少有点危机感的,原来的体制优势在渐渐淡化,地理位置不如长三角,
人口素质不如长三角,而且,除了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巨无霸,真正良好的大城市
很少,这一点上,他不如江苏,江苏目前没有巨无霸,总体经济能力也不如他,
但是江苏的优秀城市多,这也是江苏省内纷争比较多的原因,大家都不服,很正
常。如果广东再不好好搞几个大城市,只是依靠遍地开花的工业强镇,早晚他会
不如江苏的一大批优秀城市,广东当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全国都意识到了这个
问题,所以都在搞大城市,搞都市圈。在福建,泉州和佛山的情况几乎一样,也
是有晋江和石狮两个强县市,不过他的情况比佛山好一点,现在也要扩大泉州,
打造大泉州,把泉州建设成海湾城市。

  这几年,看看全国,有没有强盛的县市脱离出去成立地市?都是原来围绕地
市的县市改成了区。县市以前感到不平的经济问题,基本上都已经解决,只要自
己有能力,一般来说,限制是很少的,随着改革的进展,限制还会越来越少。法
律方面,如果一个人数很少的县市独立成地市,而法律方面自己是二审的话,一
旦有地头蛇垄断,是很不利的。而且,人为的把行政区再割裂,那不是人为的制
造更多的矛盾吗?以前因为交通不是很好,有的县市是远了一点,比如张家港到
苏州,但是道路一修通,不是马上就近了吗?

  很多朋友喜欢说,某个县很厉害,很可能将来要独立成地市,我的看法恰恰
相反,在江苏的长江南岸,因为地市数量已经很多,而且地盘本身就很小,如果
再划分,地盘更小,而且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反而增加矛盾,如果只是一个县市
单独升,且不说地盘太小,人口太少,而且有这个必要吗?如果再划进其他县市
,那是要大调整的,很复杂,而且别的县市肯定不会同意,是注定阻力重重的。
这和当年扬州拆分、淮阴拆分是因为确实地盘太大,县的数量太多是完全不一样
的。我反而相信在苏北可能会考虑到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够,地盘偏大,可能会再
增加一到二个地市。在我的理想里,是没有地市县市之分,大家凭本事吃饭,但
是地理相近、文化相似、历史渊源深的几个市组成一个地区,在这个地区内,法
律角度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少数地区事务放在中心城市处理。在我们国家,如果
真的根据少数朋友根据公平原则,所有地市县市都由省里直管,那样江苏要管60
来个地方,除了大家都互相打小算盘,会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吗?如果开省
运会,60多个地方一个一个报一遍,倒是很热闹。在国家现在一直强调打破地区
割据,实现资源共享的今天,再分出地市的可能性在江苏真的是不大。少数专家
的文章只是个学术探讨而已,想要上升为现实,还远的很。

  今年是2002年,这一年是苏州开始整合发展的起始之年:一,合并张家港、
常熟港、太仓港成立苏州港,开始整合苏州地区的港口资源、长江岸线,同时大
规模整治苏州地区的内河航道,优化整个水运网络;二,在常熟成立第二中级法
院,优化苏州地区的法律机构分布,推进行政一体化;三,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
设顺利推进,连接每个县市的高速公路正在渐渐成形,密集的高速网用不了多少
年就会建成;四,今年苏州地区统一了电话区号,实现了只有一个区号;五,苏
州轻轨计划已经基本定稿,就等国家审批通过,如果说高速公路主要是有利于工
业经济的一体化,那么轻轨交通网则可以把整个苏州地区的所有一切都一体化,
当一个常熟人或者张家港人可以在早晨悠闲的坐上轻轨到苏州去逛逛园林喝喝茶
,或者去太湖边呆个半天,晚上再回家去吃饭,而苏州人也可以悠闲的去常熟看
大桥风景,去张家港的江岛上转转的时候,苏州和常熟、张家港之间还有多少心
理距离呢,等苏州轻轨网成形之时,就是我的大苏州之梦实现之时,不错,我的
文章题目本来就想写大苏州的,怕刺激性太强,所以留到最后说。所有的现象都
体现出苏州的整合力度正在加大,地区正在走向一体化,根本就没有任何现象让
人感到苏州会分裂。这就是我的答案。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5-27
注意这篇文章写于2002年,文中预测十年左右吴江并入苏州,没想到时间正好!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5-27
苏州现在实力可以说明一切,所有市辖县设区都够条件。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5-27
苏州东部重镇:甪(LU,四声)直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5-28
把地區扭曲爲城市當然夠條件。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5-28
回 rfb133 的帖子
rfb133:苏州现在实力可以说明一切,所有市辖县设区都够条件。
[图片]
[图片]
....... (2013-05-27 14:01) 

如果说县达到某种经济指标够设县级市的条件我认同。但列举一些经济排名同时说“所有市辖县设区都够条件”就得说道说道了。撤县设区可不只是看经济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与地级市主城区的历史渊源、交通距离、心理认同、联系紧密度等。目前一般来说我只支持地级市辖区的母县撤县设区,其他县份大多数持反对态度,个别情况具体分析。反对武汉、佛山、南京模式的全域撤县设区。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5-28
常熟,昆山如果改区的话,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出现第二次长兴之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5-28
不予评论~~~
lnr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5-28
看起来很和谐啊。。。
lnrdy弟弟兼挚友,大嫂lnrer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5-28
太长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5-28
分析得不错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5-28
屁股决定脑袋的典型之作,作者是常熟人入籍苏州且为体制内人。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小窗闲坐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5-29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如果说县达到某种经济指标够设县级市的条件我认同。但列举一些经济排名同时说“所有市辖县设区都够条件”就得说道说道了。撤县设区可不只是看经济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与地级市主城区的历史渊源、交通距离、心理认同、联系紧密度等。目前一般来说我只支持地级市辖区的母县撤县设区 .. (2013-05-28 03:55) 

縣改區沒事找事,除非取消縣級政府,市直轄鄉鎮。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lnr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6-01
顺德取消街镇,直辖村委会
lnrdy弟弟兼挚友,大嫂lnrer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