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20阅读
  • 3回复

[文物考古]2008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1-14
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和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1-14
你这也太简单了吧。
来点详细的:

1月13日,北京,在“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08年度全国6项重大考古发现。这六大发现是: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中新社发 王辰 摄

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地处泾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现存面积约80余万平方米。200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达16485平方米。

发掘范围可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发掘面积约5615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23座,以及仰韶时期的灰坑496座、陶窑10座、瓮棺葬8座等,出土陶器5273件、石器353件、骨器303件、蚌器16件。文化堆积主要属庙底沟文化遗存和半坡四期文化遗存。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发掘区南端发现了成排分布的半坡四期文化的房址和陶窑。房址共17座,基本上是平面呈“吕”字形的前后室结构,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后室则为窑洞式,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在房址和窑址附近的灰坑中出土大量陶器、陶坯残片和个别制陶工具。这一区域可能是当时的作坊区。

2007~2008年,在遗址北区的发掘面积达10870平方米,文化堆积主要属庙底沟文化遗存。共发掘仰韶时期的各类房址26座、灰坑334座、陶窑16座、瓮棺葬24座等。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的聚落环壕。经初步钻探,环壕平面大致呈梯形,基本上为南北向布局,周长约1945米,壕内面积达24.5万平方米,壕宽6~9、最宽处约13、深2~3米。环壕西部发现一处门址,宽约2.7米,在门道两侧的壕沟堆积中出土大量陶、骨、石器,器物大多成层分布,保存基本完好。本次工作对聚落西门址、环壕的东北角、西南角等部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

通过发掘,基本搞清楚了该遗址不同时期聚落的布局,遗址南部多为半坡四期文化居民聚居区,北部则是庙底沟文化的聚居区。大量半坡四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丰富了关中中部地区特别是泾渭两大河流交汇地带该文化的内涵,尤其是遗址南部制陶作坊的发现,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遗址北部发现的庙底沟文化环壕聚落,保存相对完好,为探索庙底沟文化的聚落布局与社会结构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该聚落规模巨大,或许就是关中庙底沟文化的中心聚落,还有线索表明它很可能是一座庙底沟文化的城址。


甘肃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

2008年7~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对九甸峡水库淹没区内的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遗址进行发掘。该遗址地处洮河南岸的马蹄形山间台地,区域内发现有仰韶中晚期、马家窑、齐家和寺洼文化的遗存。其中,齐家文化墓葬区位于磨沟村北约100米、靠近洮河的台地上,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此次发掘的主要对象。

本次发掘面积达1700余平方米,共清理齐家文化墓葬346座。以土葬墓为主,也有少量火葬墓。墓葬呈东北至西南向排列,共计16排,墓向朝西北。可分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偏室墓两类,以竖穴偏室墓居多。竖穴土坑墓通常较浅,多为单人一次葬,个别为左右并列或上下叠置的二人合葬;随葬器物相对较少,多为2~3件。竖穴偏室墓以单偏室居多,其中又以左偏室居多,也有部分为右偏室。双偏室墓相对较少,还有少量上下偏室、内外偏室者,有些墓葬还以侧龛埋葬死者。在竖穴墓道两端靠近偏室的一侧,多发现与封门相关的竖槽。部分竖穴墓道设有头龛等,内置随葬陶器。部分偏室墓发现有木板封门痕迹。

竖穴偏室墓多为合葬,也有少量单人葬。合葬者少则2~3人,多则10余人,成人、儿童皆有,内侧人骨大都被扰动,靠近墓道者则多为未经扰动的一次葬。部分墓道中也有埋葬死者的现象,人数1~4人不等,但头向多与位于偏室者相反,且多俯身或屈肢。这些合葬墓有时是偏室塌陷后才填埋墓道的;有时对同一偏室的人骨进行二次整理;还有重新挖开墓道,致使同一偏室出现两次封门的痕迹。经扰动的人骨往往是后来埋葬时将原有人骨向内推挤形成的,有别于通常所谓的二次葬。这些现象说明,此墓地的合葬墓是多人多次埋葬的结果。

随葬品多为陶器,工具相对较少,人体部位往往还有骨、石、铜质装饰品等。随葬陶器明显可以分为两大组,一组是以泥质红陶双大耳罐、腹耳罐、侈口细颈罐、夹砂罐等为代表,另一组以泥质灰陶双耳鼓腹罐、夹砂褐陶双耳罐等为代表,有些墓葬的双耳罐已出现马鞍口的趋势。两组器物有时共存于同一墓葬中。

此墓地的发掘,为齐家文化及其埋葬习俗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同时也为探索寺洼文化的渊源与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

遗址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甸南镇海门口村,在剑湖出水口南部。该遗址曾于1957年和1978年进行过两次发掘。2008年1~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达1395平方米。

遗址现存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中心区面积约200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火堆、木桩柱和横木、灰白色石块、人骨坑、柱洞等。所清理的木桩柱和横木共4000多根,编号有两座房址。三次发掘共出土各类遗物约3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骨角牙器、木器、铜器、铁器、动物骨骼和农作物遗骸等,其中第三次发掘出土铜器18件。发掘区域内的地层堆积状况大体相同,根据所包含的遗物,可初步划分为三期。

海门口遗址是滇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史前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极为丰富的成果。通过对该遗址文化内涵的研究,确立了剑湖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该遗址的史前时期遗存是连续发展的,大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不伴出铜器,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年代大致为距今4000~3500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伴出铜器,分别属铜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第二期的年代大致为距今3400~3100年,第三期的年代大致为距今3000~2500年。该遗址的青铜时代遗存与大理银梭岛遗址的时代基本同时,但文化面貌却有很大差异,说明滇西地区的青铜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对认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史前的文化交流和族群迁徙具有重要价值。该遗址发现的史前时期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保存之好,面积之大,在目前国内的考古发现中是罕见的。该遗址出土了稻、粟、麦等多种谷物遗存,证明了来自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其南界已经延伸到滇西地区;而稻、麦共存的现象,则为认识中国古代稻麦轮作技术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了重要信息。该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的铜器和铸铜石范,具有明确的地层关系,证明这里是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滇西地区可能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遗址还出土了大量人骨和动物遗骸等,这些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必将为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

2008年2~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区域位于安钢大道南,向北正对小屯宫殿宗庙区,揭露面积近5000平方米。共发现带车辙的商代道路3条,商代房基近百座、灰坑千余座、灰沟27条、窖穴40余座、水井20余眼、铜器窖藏坑1座、祭祀遗存多处,以及历代墓葬950余座(大部分属商代晚期)。出土各类遗物数千件。

商代遗迹以带车辙的道路最为重要,包括南北向的主干道2条、东西向道路1条。道路普遍宽10米以上,最宽处可达20余米。经钻探,南北向道路均通往小屯宫殿宗庙区,应是小屯宫殿宗庙区南部的主干道。这些道路的发现,为殷墟都邑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夯土房基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时代属属殷墟一期至四期,从分布情况看应有严格的规划。

水井、灰坑、灰沟和窖穴多分布在夯土房基周围。水井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井口,偶见圆角方形或长方形,为研究商代洹水流域的地下水文和古气候提供了重要资料。灰坑多数为不规则形垃圾坑,也有少数巨型灰土坑。巨型灰土坑规模较大,原应为取土坑,后经修整成为蓄水坑,局部边缘铺设石子路面,可能是当时的池苑类遗存。灰沟类遗存有些位于道路两侧,可能属于配套的排水设施;有的沟口较宽,绵延数百米甚至更远,可能是商代的人工渠,也不排除是族邑间的区域界限,并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祭祀遗存主要分布在东西向道路两侧,也有些位于房基附近。多数呈坑状堆积,坑内填灰土和大量完整或被肢解的人和动物,也有埋藏大量卜甲的现象。每一坑内所埋藏的牺牲应属于一次祭祀,牺牲种类和数量应反映一次祭祀的用牲组合。

所清理的商代墓葬均为中、小型土坑竖穴墓,通常是几座墓集中分布,没有发现明确的专用墓地。

此次考古工作,对在基建发掘中如何将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进行充分结合、同步进行开展了积极探索。各领域的研究人员深入田野一线,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近3000个木炭标本,为研究本区域的商代动、植物群等提供了丰富资料。



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

墓葬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区淮河以北3公里处的双墩村。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葬封土呈馒头状,底部有白土垫层。堆筑封土和填埋墓坑均使用五色混合土。墓葬为圆形竖穴土坑墓,墓口直径20.2、墓坑深7.5米,墓口下有宽大的生土二层台,正东向有阶梯式短墓道。墓口之下0.7米深的填土中,发现深浅不同的五色填土构成的“放射线形”迹象,共有20条,角度有一定规律。在0.7~1.4米深的填土中,沿墓坑一周构筑有18个呈馒头状的“土丘”;这层填土中还放置有1000多个未经火烧的泥质“土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在生土二层台上,用三四层“土偶”垒砌成墙体状,土偶墙与墓壁之间形成一条环行走廊;墓道两侧的土偶墙均有转角,并有台阶通往走廊。墓葬坑深底大,埋葬布局呈十字形,圆形墓底以主椁室为中心,东、西、北侧各殉三个人,南侧殉一人,南面还有一个两箱大椁室。

木质葬具已腐朽,墓主为一棺一椁,殉人均有较窄的木棺。人骨保存较差,经初步鉴定,墓主年龄在40岁左右,殉人多为20~30岁。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南椁室的器物箱内,少数见于主棺和殉人棺内,还有专门放置三牲的食物箱。器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编钟、鼎、罍、簠、盉、匜、盘、甗、豆、兵器、车马器等铜器,彩绘陶器和几何硬纹陶器,大量残朽的漆木器,以及一组龙首石磬和各类精美玉器。在部分铜器上发现“童麗君柏”的铭文,表明墓葬主人应是“钟离(国)君柏”。“钟离”是淮河中游地区的古国,文献中有零星记载。根据随葬器物的形制推断,墓葬的时代大致属于春秋中晚期。

这座墓葬为圆形墓坑,发现了许多独特而复杂的遗迹现象。它的发掘,进一步证明淮河中游地区钟离古国存在的历史事实,为研究钟离国的历史和王室世系,以及淮夷文化的地域特征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此墓揭示了钟离国墓葬独特而神秘的文化现象,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为研究古代墓葬形制以及埋葬制度、埋葬习俗等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

祖陵是辽代第一个皇帝耶律阿保机及其皇后的陵寝之地,建于天显二年(公元927年),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西北的山谷中,东南约2.5公里处为其奉陵邑祖州城。

2003~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祖陵陵园及其附近相关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以此为基础,从2007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祖陵考古队,对陵园内1号陪葬墓和陵外龟趺山“太祖纪功碑楼”基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2008年又对陵园内“甲组建筑基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的学术资料。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1-14
千年后再发掘我们这一代,基本墓地是没什么好挖的了,也挖不出什么东西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8-02
为了让千年后的子孙有所收获,我决定还是土葬,多弄些陪葬物,例如笔记本、手机之类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