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致会的日志
近年来大中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增多,成为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主要内容,三年来国家共计审批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事项130余件,其中大中城市市辖区的调整变更事项80余件,接近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另外,目前各省上报待批的行政区划调整事项还有20件,其中18件是大中城市市辖区调整事项。加上这些待办件,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大中城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是当前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的重点,认真研究分析这些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事项,对于做好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调整变更的简要情况
目前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事项主要包括大中城市的市辖区调整、撤地设市、政府驻地迁移、政区更名等内容,其中市辖区调整和撤地设市事项占了90%以上。大中城市市辖区调整多数在东中部省份,撤地设市完全集中在西部地区,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特点。大中城市的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事项最多,调整的形式和内容概括起来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打破郊区包围城区格局的调整。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保证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供给,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郊区,郊区的地域范围一般是在城区四周。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城区人口增加多了,城区建设规模扩大了,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被郊区以封闭型或半封闭型的形式包围着,中心城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束缚,因而不得不撤销郊区,把郊区的地域相对均匀地划分给各个城区。这种类型的调整中最成功的典型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的调整、河南洛阳市郊区的调整、安徽合肥市郊区的调整、广西南宁市郊区和柳州市郊区的调整等。其中南宁和柳州的调整最值得推崇,既科学合理地重新划分了市辖区,又精减了两个县级建制。
二是解决城区布局划分不合理问题的调整。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城市市辖区的划分不很合理,有的区面积过大,有的区面积过小,而且布局犬牙交错,不利于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城市管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事务管理任务的进一步加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得不对原有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撤并规模过小的市辖区,或重新合理划分各市辖区地域面积。这种类型的调整中最成功的典型有:上海市黄浦区与南市区的合并、浙江温州市区的调整、辽宁阜新市区的调整以及正在办理中的厦门市市区的调整等。其中上海和厦门是减少建制的调整。上海市黄浦区、南市区合并前两区面积都很小,黄浦区只有8平方公里,南市区只有4平方公里,两区紧密相连,共计人口68万,与其它城区相比,规模过小,发展空间拥挤,管理成本偏高。2000年上海市将两区合并,设立新的黄浦区,减少了一个地级建制。厦门市现设有七个市辖区,面积大小悬殊过大,最大的市辖区有1000多平方公里,最小的市辖区不足两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最近福建省决定对厦门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并过小的市辖区,调小过大的市辖区,裁减一个副厅级建制。 三是撤县(市)设立市辖区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区人口的日益增多,有些大中城市的城区发展空间明显不足,进一步发展时受制于周边的县(市),或者与周边的县(市)在经济布局和市政建设上出现产业雷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市县矛盾或大市与小市矛盾日益加剧。在市县同城的地方,市县矛盾更为突出,因而不得不撤县(市)设立市辖区。这种类型的调整中最为成功的典型有:广东省撤番禺市和花都市设广州市番禺区和花都区,撤南海市和顺德市设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浙江省撤萧山市和余杭市设杭州市萧山区和余杭区,撤鄞县设宁波市鄞州区,撤金华县设金华市金东区;江苏省撤江宁县设南京市江宁区、撤南京市浦口区和江浦县设新的南京市浦口区、撤南京市大厂区和六合县设新的南京市六合区、撤锡山市设无锡市锡山区、撤丹徒县设镇江市丹徒区。这些调整中最值得推崇的是江苏南京市的浦口区与江浦县、大厂区与六合县的区县合并、撤二设一,既科学合理地调整了行政区划,又精减了两个县级建制。
除上述三种形式的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外,还有少数几个市辖区一分为二或以开发区为基础设立新的市辖区的调整,因对这类增加建制的调整实行严格控制的政策,三年只批了四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