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74阅读
  • 12回复

[安徽]马鞍山发展分析之马鞍山城市布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2-26

(声明:由于巢湖拆分,和含划入马鞍山才半年有余,相应的经济、文化整合并不充分,因此此处讨论的马鞍山仅限于旧的马鞍山市域,即马鞍山市区+当涂县。)

这篇文章,我们分析一下马鞍山主城区的城市布局和城市的发展。

主城区部分
马鞍山市(旧)面积大约17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大概350平方公里,城市面积主要集中在市区的西部沿江地带,所谓的马鞍山主城区主要就是指马钢厂区以东,采石以北,慈湖以南,东到霍里镇的那片地区。先上图: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马鞍山主城区基本上是一个被东环路和205国道包围的一篇城市建成地区。咱们先从微观的角度来观察马鞍山城市:

老市里:
老市里这片区域是马鞍山最初的起源地,毛主席当年视察马钢,站在一条小路向远处望去,这一望给马鞍山望来了一条幸福路。

                    
这条幸福路连着跃进桥成为了进入老市里最主要的通道,当然还有恒兴路也可以到达老市里,但一般人去老市里都走跃进桥。老市里有点像上海的杨浦区、沈阳的铁西区,都是城市的老旧工业区,随着产业的转移,逐渐衰败,不过铁西和杨浦现在发展的都不错。毕竟依托了一个大城市(尤其是杨浦,有一个上海副中心五角场,然后又有复旦、同济这样的名校,工业的转移并没有使得杨浦发展停滞)。马鞍山的金家庄区不能说发展停滞,毕竟是马鞍山通往南京的必经之地,而且马钢工厂主要集中在这里。但是金家庄区的老市里确实是马鞍山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除了一个中医院,基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引南部的市民去那里。老市里最大的特色是工厂和城市交错分布,因为马鞍山就是随着钢铁厂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早期就是为了马钢厂区服务,因此老市里的发展也就紧贴着马钢的厂区,所以出现了城市和工厂交错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一地区污染严重,而且这些工厂始终在生产,使得城市的空气不能得到改善。老市里的生活基本和主城隔离,交通上比较封闭,地理上比较边缘,以致马鞍山到长三角的主要道路都不经过,所以那里的生活完全像是另外一个城市。城市的污染有困扰老市里的发展。因此那里的居民大都会选择去南部的主城买房,离开老市里。
对于这片发展落后的城区。最好的办法还是将人口疏散到南部的主城区,然后只作为工厂区,当然这一做法可能会有巨大的投资,而且并不一定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加重南部城区的压力。


花山区北部
这是马鞍山城区的核心部分。雨山湖是马鞍山城区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南北两部分城区基本体现了马鞍山两个发展阶段的风貌。雨山湖以北,以解放路和湖北路为轴,是马鞍山建设重点从老市里南移之后开发出来的最为核心的地段。
还是先上一张图来说明问题:
            
这个图显示的就是马鞍山上一个发展高潮所开发的主城区,这一部分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解放路
在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部分城市建设较为密集,但是相比较于金家庄,当然是老市里来说,城市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已经不会见到工厂和住宅、商业区相互交错的。马鞍山旧的市政府、最重要的中学老二中以及以前最重要的商业街解放路都位于这片区域,通过地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片区域以解放路为轴,商业点逐渐扩散。相信大家也有印象,解放路在15年前的马鞍山商业版图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但是马鞍山的发展太快了。城市发展带来的最大结果就是人口的急速增加。这使得这片区域对于马鞍山来说太小了,于是马鞍山的城市建设需要扩大。大家看新闻一定会经常听到一个词就是东扩南进。这个就是马鞍山城市扩张的两个方向。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所谓的东扩:东扩指的是以上面这个图为基点向东扩展城市的范围。其实这片区域以东很早就有城市建设,但是基本属于城市发展的边缘地区,大家应该都记得2路车底站吧,其实就是农村。那个时候湖北路到了最东边的东苑就到头了,前面就是农田。马鞍山的东扩就是要将城市的东界沿着湖北路继续前移。马鞍山的东扩行动和南进一样,都是早已进行,比如新体育场很早就建成了。但是由于距离当时的中心解放路过于偏远,所以进程极为缓慢。但是有两个工程使得这一城市扩张的脚步迅速较快,一个是江东大道的贯通,另一个是大润发的建设。我觉得这两个工程是马鞍山城市发展史上有着历史意义的事件。有力的推进了城市的东扩步伐。江东大道的建成将东苑附近那一片半城半农的地区框进了城市的范围。农村景观也就很快消失了。大润发的建成使得解放路以东出现了一个辐射能力超强的商业圈。这个商业圈使得马鞍山的东部开发有了意义,这个强大的中心迅速将马鞍山的经济辐射能力向东扩展。东部的小区建设也就有了意义。东扩也就有了意义。这使得马鞍山城市边界移到了慈湖河附近。东苑不再是马鞍山的边缘。
这一地块在衰落,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尽管苏宁(或者国美)在解放路开了店,不过依然不可阻挡解放路商圈的衰落,可以看到周围已经多年没有新的小区开发。而且市政府、二中已经迁出,新火车站也要在东部落成。(这个高铁站极有可能在马鞍山的东扩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在马鞍山东部辐射的衰弱地带建了一个强大的辐射源。当然有关高铁站能否在城市中形成一个中心现在还有疑问,浙江的一些县城,比如嘉善高铁站并没有在周边形成一个商业中心)
解放路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短期内肯定依然是马鞍山一个重要的副中心。但未来呢?有可能会像老市里一样成为一个让人遗忘的旧城区,也有可能,经过政府和民间人士的运作使其成为马鞍山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就像上海新天地,把弄堂里头的穷人赶走,做成一个展示老上海的品牌。不过解放路并没有体现出马鞍山的城市特色,因此如何发展还存在变数,不过有一点肯定是毫无疑问的,马鞍山的解放路时代已经结束。

雨山湖以南的大华地块:
这就是我将讨论的马鞍山南进问题
这个地块是马鞍山21世纪初期发展最核心的地块。现在这片区域的核心是湖南路和湖东路交界处的大华广场。相信不少同学聚会时都会说在大华的麦当劳见面,这个最为直接体现了大华在现代马鞍山的地位。当然为什么非要在麦当劳见面,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好吧,我们继续。从现代商业意义来看,大华就是马鞍山的人民广场、新街口。大华往南的那一小段湖东路可以堪称马鞍山的CBD
                    

这片以两湖和佳山为界的地方可以说是目前马鞍山的核心。湖东路,可以讲是马鞍山最堵车的路,湖南路,大概是除了雨山路、江东大道以外最宽的路。两条如此重要的路通过,而且这个交点正是马鞍山人口分布的中心。形成大华这样的商业中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大润发之所以不能,因为大润发对于目前人口南移趋势加快的马鞍山来说位置过于靠北,而且大润发所面对的两条路,花山路车流量较小,湖北路在大润发这一段已经属于交通末梢。因为解放路商圈和周围小区的缘故。湖北路最为拥挤的地方实在人民医院到湖东路那一段。这些导致了大润发不能向大华一样成为马鞍山商业中心,不过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副中心。大华区域集中了好几家大型的商场,比如八佰伴、华联大厦、新百、家乐福,此外还有唯一的一家麦当劳。在中国城市,要想知道哪个是重要的商圈,就看哪里有肯德基,而要想知道,哪个是最为重要的,就看哪里有麦当劳(当然上海、北京这样的巨型城市不能算)。由此可见大华在马鞍山商业的重要地位。大华附近的小区也比较多,而且这些小区较为高档,也提高了大华区域的消费水平。前几年大华那里把大转盘拆除就是为了增加周围商业区的面积和适当的拓宽道路。现在来看,这个地方的经营是非常成功的。
大华的另外一个强大之处在于它辐射出了马鞍山的几个副中心,准确来讲应该是三条辐射线,一个是沿湖南路到艳阳路最后经过花雨路到达和湖西路交接处的沃尔玛。然后这个沃尔玛副中心又通过湖西路与我后面要提到的雨山路相连。这个副中心距离大华有一定距离,不过距离华润苏果有点近,而且附近小区开发较少,消费人群有限,使得这片地区仅限于一个马鞍山的副中心。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洪烈太阳广场及其周边,通过湖东路到桃源,然后经过桃源路到达佳山路上的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小型店铺为主。凭借着靠近大华和附近密密麻麻的居民房而发展,当然这个地方的发展远没有当初规划得好,仅仅有一家比较大的苏果引领。还有一栋建好的但荒废掉了的大楼(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纵观原因,主要就是离大华距离太近了,在没有能力取代大华的情况下,太阳广场商圈只能安心接受大华的辐射,也就是出现许多小型的商铺,不可能出现有一家大型商场领导的商圈。苏果也只是补充了这个地方缺乏超市的弊端,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引领周边发展的强大中心。随着边上的沃尔玛开业,这个可能性就更小了。不过太阳广场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连接着大华区域和新的雨山路沃尔玛商业圈。第三条辐射线,也就是到五岔路口的那条线现在没有完全形成,还只是一种可能性,此处不做解说,后面再简单分析一下。
                      
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大华主要经过三条路径向外扩散,当然五岔路口那里未得到开发,还没能形成其他两个商业中心的规模和作用。从这张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出马鞍山东扩南进的步伐,而且沃尔玛和太阳广场的进一步发展方向都是指向雨山路,说明城市的南扩已经开始,这一步伐将给马鞍山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格局。

大华在未来数年将依旧引领马鞍山的城市发展,是马鞍山不可否认的中心,现在它却受到南部强大的雨山路商圈的挑战。

雨山路地块:
雨山路地块是马鞍山城市从金家庄跳出来后发展的第三块重心。总体上来讲这个地块是一条发展轴,总体规划缺乏,但是局部规划却非常好,尤其是市政府迁到这里后,道路经过翻新后,加大了车辆的通行,已经基本可以拉动城市南进步调。此外雨山路的东延,也就是马向路正好经过马鞍山东扩的重点秀山新区大学城部分。雨山路也和湖北路、湖南路一道成为了马鞍山东扩大业的主力军。
雨山路发展轴上面总共有四家大型的商圈。从西到东分别是华润苏果、农工商、沃尔玛和欧尚。每个大商圈都以一家超市为中心,加上各种专卖店、小餐厅、当然还有肯德基构成了一个商圈(农工商是个例外,从某种程度上讲农工商不应该视作一个商圈,它应该算作华润苏果商圈的一个副中心,它目前的访问量很大程度上依赖它的开发较早,要知道它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一个是双岗新村还有一个是后面的珍珠园,这两个小区都是马鞍山的两个老旧小区,居民多为老年人,老年人购物很倾向于熟悉的店铺,因此农工商的消费量才没有被华润苏果严重打压)。这四大商圈使得雨山路成为了马鞍山城市发展的一极,应该来说是一轴。这个轴像擦窗的那种工具一样把马鞍山的城市发展有力的往南扫去。同学们应该可以看到雨山路南边的那边地区已经在渐渐发展起来了,得益于雨山路这条巨大的发展轴,和市政府和马钢总部的作用,这片地区渐渐的有了起色,当然现在看还只是初具雏形,不过不远的将来肯定是马鞍山一个不错的地块。
现在的马鞍山是处于一个“大华时代”,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单极结构难以在一个不小的城市中起到作用,马鞍山需要逐步从单极结构过渡到轴线结构,最后形成多极结构,这个过渡的轴线结构肯定不会是湖东路,一定是雨山路。

好了,我讲了马鞍山的四大区域,也就基本把马鞍山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主要核心区分析了一下。

除了这四大地域外,其实马鞍山还有其他几个不太重要的城市中心,一般因为独特的功能而影响马鞍山日常生活,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一个是大华到新天地的湖东路路段,我姑且将这条路成为马鞍山的文化街,这条路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它是马鞍山城市布局转移的通道,由解放路商圈过渡到大华商圈。结果一不小心,因为华冶和这条路上的两所中学以及很多书店、数码店,成为了马鞍山赫赫有名的文化街,一般情况下,马鞍山的同学都叫那里为“华冶”。这个华冶的概念早已扩大到周边的一大片地区,大家买书、买盗版游戏光盘肯定是去那里。你要是开书店或者开数码店肯定要去那里,一般学生们很难想到买游戏、买书到其他地方怎么买。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是江东大道,江东大道很长,而且主要连接的都是一些小区,因此没有大的商圈出现,但是江东大道周围却成了马鞍山的“卧室”,西湖花园、国际华城、海外海,这些小区都属于马鞍山较为高档的小区,因此江东大道上私家车也比较多。不过也正是因为私家车,大润发、大华到江东大道上的小区的距离也没有影响居民在这些商业圈的消费。另一个原因是江东大道上没有足够的土地建设一个大型的商圈,再加上江东大道是马鞍山的一条快速干道,交通流量虽然不小,却不能有效地把人吸引到这里购物。种种原因导致江东大道只能作为马鞍山“卧室走廊”,商业作用有限。但是这里却有可能开发出一个新的副中心,这个地方就是五岔路口,这个五岔路口只是由于湖南路的东延部分并没有完全开发完毕,国际华城也刚刚有声色,所以目前来看五岔路口不属于重要的副中心,但是五岔路口东北部的那块巨大地块却有可能被开发出一个大的商业中心,好像现在在打地基,而且地基很深,可能是一栋较高的大楼,具体情况还有待观察,五岔路口有一个天天市场,有一定商业基础,而且周围有成片的居民区,未来成为一个副中心有很大可能性。这个地方的发展有赖于大华经湖南路的东部扩散和太阳广场沿菊园路的东扩。

第三个地方是雨山湖以西的一片巨大地区,这片地区也和老市里差不多,基本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地区,甚至连马鞍山的南进扩城的运动都没有经过这片地区。不过这片地区接近马钢厂区,倒有希望发展成为马钢的工人通勤区。这个地方原来有一个商业大厦作为中心,后来商业大厦倒闭了,不过周围地区依然是这片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南部的大治村现在也发展起来了,很有可能凭借着周围众多的小区成为一个城市副中心。

第四个比较有趣的是重阳路,这个是马鞍山的饮食一条街,距离其它的商业圈有一定距离,而且名声很响,不过实际的情况不行,还不能成为马鞍山的一个副中心。

第五个地块只是泛指,指的是雨山路以南广大地区,目前马鞍山的新小区开发主要集中在那里,而且市政府和马钢总部都已搬到这个地方。而且这里土地面积巨大,且没有市中心那样雨山湖、佳山、雨山对于城市地形的割裂。这片地区的开发也符合城市做大后的多中心要求。总之,这片地区前景广阔。

东扩南进是马鞍山的重要战略,从花山老城区的扩展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大华、大润发等地方,新时期的东扩南进将更为宏观,也就是大幅度的将城市向这两个方向摊开。马鞍山的城市发展只有向这两个方向发起,至于为什么不向北,也就是向南京扩展,我在下一篇文章里再分析。根据市政府的规划和实际的开发来看,东扩南进步伐中南进的趋势最为明显,东扩依然只是图纸上面的规划,实际开发较为有限,可能是丘陵地形的限制还有这个地方零散、到处分布的农田导致开发进度不如南进的步伐快。当然,长远来看东扩南进不会受到阻力,这个是马鞍山城市发展的趋势。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2-26
是否原创?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2-26
应该不是,不然上传的图也不会出现叉烧肉状况。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2-26
自己写的。。。上图上不上去,word里的图放不上去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2-26
那么多内容,支持一下。
federico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2-26
老师有没有教要加小标题?小标题要加黑之类的?
呵呵,那样看起来会爽一点。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2-26
回 5楼(keating) 的帖子
word里直接复制,感觉太乱了,晚上有时间修改一下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2-26
不错,要是把新区划考虑进去就更好了
划小省区,省直管县,三级市制,县下自治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2-29
图都是叉叉。

马鞍山无论怎么发展都离不开南京。
苏州、昆山、太仓、吴江在发展过程中都主动对接上海,南通、嘉兴都是,马鞍山、滁州怎么打算的呢?要有实质行动。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3-02
回楼上,马鞍山市、滁州市区、全椒县、句容市划归南京市,组建南京直辖市。
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江宁街道、谷里街道、禄口街道、横西街道与原马鞍山市区、当涂县整合,成立副省级南京市滨江新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3-03
南京直辖很难,国家很难批准南京直辖,对于中央来说,会增加一个巨大的地方势力,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来说,做大的地方势力是不可以想象的,南京直辖会把长三角的势力扩展到安徽境内,江浙沪加上安徽,占全国的分量就更大了。南京直辖+上海直辖,这样格局就类似北方的北京+天津,有和中央对峙的样子。在经济上可以出现这样的类似格局(比如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重庆、济南-青岛、沈阳-大连),比如以南京为中心成立一个新区(像长株潭、重庆),但在政治上,国家基本不可能批复南京直辖市,因为这样会做大长三角的势力。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3-03
写得很好啊
希望能够多看到一些写自己熟悉的城市的文章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3-03
引用第10楼凯尔盖朗于2012-03-03 14:01发表的  :
南京直辖很难,国家很难批准南京直辖,对于中央来说,会增加一个巨大的地方势力,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来说,做大的地方势力是不可以想象的,南京直辖会把长三角的势力扩展到安徽境内,江浙沪加上安徽,占全国的分量就更大了。南京直辖+上海直辖,这样格局就类似北方的北京+天津,有和中央对峙的样子。在经济上可以出现这样的类似格局(比如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重庆、济南-青岛、沈阳-大连),比如以南京为中心成立一个新区(像长株潭、重庆),但在政治上,国家基本不可能批复南京直辖市,因为这样会做大长三角的势力。


恰恰相反,一旦南京直辖,划走江苏和安徽的部分地区,势必削弱江苏的实力。
长三角由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转变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南京三省两市,反而造成内部分歧加大,难以抱团对抗中央
请参见欧盟及欧元区扩张后的恶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