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36阅读
  • 18回复

[地名由来]地名来历:广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4
地名来历:湛江市

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9月21日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因而得名。据现存的地方志记载,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的。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6-24
地名来历:湛江辖区

赤坎 西南面多为以砖红壤土质构成的起伏岗峦,裸露面为赤色粘土,东北面与麻斜海相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缓缓向海倾斜,因地处低坡,故名赤坎。

霞山 原为谢屋、洪屋、霞山、炮台仔、郑屋、海头港、后沟头、龙起坑、麻登仔、兴隆等多村驻地,法占广州湾后辟为城区,因设兵营,取名西营,与隔海相向的东营(麻斜)相对。此名沿用至1956年,市人民委员会向上级申请取消“西营”名称,次年1月28日发出《关于有“西营”字样的机关名称要更改的通知》。因市区中心为霞山村,故而得名。

坡头 1984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9月由湛江市郊区析出作为县级区建置。区内坡头镇,因地处一山坡高处而得名。

郊区:略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06-24
地名来历:湛江辖县市

吴川 县境东郊有吴家地,纳三川(鉴江、袂花江、梅江)之水,故曰吴川。

徐闻 据清康熙《徐闻县志》载:“徐闻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徐徐而闻乎?”此为徐闻得名之由。

海康 置县时因县东西两面临海,海洋宽广,海岸迂回曲折,时有海盗出没,海患颇多为祈求海疆康宁故取名“海康”。

遂溪 据《雷州府志》记载,“遂溪”是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之意。

廉江 原为石城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濂江县,因境内龙湖至石角段九洲江称濂江河,故名。民国3年(1914年)5月改“濂”为廉。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06-24
徐闻县名称由来考(徐闻另一解)

作者:陈华昌

徐闻县始建并得名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其名称由来,说法多种,并不一致。为究其正误,笔者致力考证多年,现特将考证见解略谈于下。

(一)“徐闻之名,有人说是路伏波波置县时,以其地僻处天涯海角,汉之威德徐徐始及,所以把它定名为‘徐闻’。”此说乃作为民间传说记叙,见于1984年《湛江文史资料》第一辑《雷州历史沿革漫谈》一文。这一说法,将“徐”字作“迟”意解,谓徐闻之地远离朝廷,汉皇朝之号令信息“迟迟”才“闻”到,故取名徐闻。考,此说牵强难以置信。主要理由是:以因朝廷的信息迟迟而闻得名,使名号成为没有实际意义之名,有悖于政区地名的命名常理。并且,西汉元鼎六年,徐闻县与今越南境内的许多县是同时建置的,而越南境内各县是更远的天涯海角偏僻之地,皇朝的信息闻之更迟,为何不将这里的县命名为徐闻呢?显然,这一说法是牵强之说。

(二)民间有传说称:古有同师于某武馆的师兄师妹两人,兄姓徐,妹姓闻,乃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因打虎事被坏人诬告问罪 于官府,并被打死,人民为纪念兄妹两,将尸体合葬于宾朴山(今旧县城内),立石碑刻上“徐闻”作为墓志,后来县治迁此,便取名徐闻县。此说其故事离奇,难以置信,并且所述徐闻县的取名年代与史实不合,徐闻县之名始于公元前111年的西汉,而不是公元1291年县治迁宾朴村时才取名徐闻,故属于误传。

(三)“雷州徐闻县。其时县城逼近海壖。每潮汛汹涌。闻者震恐。后移筑县城。居民喜日。海边潮至。庶徐徐而闻乎。因改名徐闻县。”此说见于清道光年间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一书(文艺随谈杂文集)。考,梁氏此说明显有三点牵强:一、徐闻县在西汉建置时便已取名徐闻,并非在县治迁移后才改名徐闻。二、徐闻县治西汉时建于海滨今二桥村,唐代迁于海滨今芒海村,宋代以盐场递角场作县治也是在海滨,三处皆是梁氏所谓的“每潮汛汹涌,闻者震恐”之地,只有元代县治迁至今县城才不是海边,但这里已是闻不到涛声的地方了,谓迁移县治后才因涛声“徐徐而闻”改名,不管是二桥、芒海、递角场或今县城都不合乎县治的地理实况。三、以“居民喜日...庶徐徐而闻乎”作释,明显是作者编造出来的臆想(很可能是据县志的释名加上“居民喜日”的臆断)。

(四)“徐闻迫海,涛声震荡,日是安得其徐徐而闻乎,此徐闻所由名也。”这一释名,乃明万历年间欧阳保《雷州府志》始释,嗣后于清代编修的几种《雷州府志》、《徐闻县志》则沿袭其记述。考:一、《汉书.地理志》最早载有“徐闻县”之名,但不释名由。此后所有历代正史、地理总志、舆地志也示曾有过释名者,直到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皇朝大司马郭子章撰的全国第一部《郡县释名》大志也称:“徐闻县....两汉书俱载,徐闻其义未详。”由此可知,徐闻之名并非以汉语语义命赋的名号。然而,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欧阳保编修的《雷州府志》则为徐闻释名,这可知以“涛声徐徐而闻”释意,乃欧志编者所释,并无前志记载作依据。二、这一释名,使徐闻一名成为毫无实际意义的名号,背离政区地名的命名常理,实为失误之释,下面再详述。

(五)认为“徐闻”是古越语地名,应以古越语释意。1985年,中央地名部门部署全国省、市、县编修地名专志,广东省各地市县在编修地名志中,开始研究古代地名。1987年,古地名研究专家梁模同志发表了《广东壮语地名初探》一文(载广东省《地名工作通讯》总第三十七期),综考了全省的许多古地名,认为徐闻古为壮人的集居地,应按壮语释名,文章道:“按壮语,‘徐’的音应作壮语的‘村’解,‘闻’即汶字音(今两广的广大地方仍称泉水为汶水),所以徐闻意有汶水的村,或简称汶村。”梁模同志对广东地名的研究资料,引起了全省地名工作者的重视。湛江市地名办为考究全市众多的古越语地名含意,于1987年组织市县编辑人员到广西、福建等地的民族语言单位学习,并且也释述了一些古地名。对徐闻一名,我县也认为应以古越语(壮语)作释,但因当时汉徐闻县治的遗址尚未查明,未知壮语释意是否与其地理实况符合,故不敢冒昧作释,而《湛江市地名志》出版时也只好沿用了旧县志的记载。至1991年,《广东省今古地名辞典》出版时,则以古越语地名释徐闻为高亢旱地泉水村。

笔者地近年来继续对县内古地名进行考究,发现在全县的一千二百多条自然村中,有三百九十条是古代或近代方言地名(其中也有一些是方言和汉语的混合名),无法以汉语语义释意。考历代正史、地理总志、方志,由于对古代方言地名缺乏研究,大多数地名都不释意,有释者则往往以汉语语义释述,以致有不少释名牵强附会。例如,明万历《雷州府志》,对唐代县治麻鞋村释为“麻织鞋”意,清代《徐闻县志》发现其谬,改麻鞋为“芒鞋”,即“芒草编织之鞋”意。其实,麻鞋是壮语地名,乃海边村这意。我县带“麻”字头的村名便有麻鞋、麻罗、麻练、麻封、麻城、麻湖等等。粤西地区带麻字的地名就更多。这“麻”字音乃壮语的“村”意,根本不能作汉语的麻、芒解。又如“迈胜溪”一名,是壮语地名,溪因迈胜村而得名,“迈”为“村”意,“胜”为“井”意,即村建在有旧井之处,然而万历府志却将迈胜溪释为“因其溪水滔达胜于他溪故名”。万历府志对“徐闻”一名的释意,也是因以汉语作释而使其变成毫无意之名的。人们知道,古地名的绝大多数都是地方民族所称呼的语音,只不过是懂汉字的人用汉字的近似音来表记其名罢了。并非取汉字的含意,今人若以汉字的含意去释义,就必然要造成错误 。那么,徐闻一名以“:涛声徐徐而闻得名”谓之为错,以古越语地名作释谓之为正,有何理由呢?下面详述笔者的见解:

第一,“徐闻”不是以汉语语义命名的政区地名。大凡地区地名的保险命名,自古以来皆由官方取名报上级批准,要申述其取名的理由,命名大都是以其政区治所驻地的原地名取名,或者以当地物象、地理实况取名,有时官方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则以象征美好、吉祥、兴旺之尖的写语(汉意)取名。不管是地方民族已称谓成俗的名号,或者是官文命赋的名号,都必定含有实际意义,决没有毫无实意之名。不妨细想一下,西汉建置徐闻县时,难道是因为合浦郡的长官曾驻足当时海滨徐闻县治,有“涛声徐徐而闻”之感,故取名徐闻么?然而这“涛声徐徐而闻”明显是虚无实意的,郡长会如此糊涂地向上级申述取名的理由吗?假设真是这样提出来,皇朝会批准使用这样毫无实意的县名吗?显而易见,历史决不会有此事实,只不过是府志编修者对名号作出的误释而已。怪不得古今文人皆揣及其以“涛声徐徐而闻”释名的失理之处,有人则以“汉之威德徐徐始及”来作释,然而这也是同样性质的误解。

第二,“徐闻”必是县治原地名的方言呼音,只有作为古越语地名的释意,才合乎地名的历史实际。《汉书.地理志》对徐闻县这名不释意,这也可知并非汉语地名。翻开秦汉以前的古代中国地图,其诈、郡、王国和县名,基本上都是古代地方民族语音地名,皆无法以汉语语义来解释其意;即使是今天全国已基本普及汉文,而中国地图中的县名,也仍有多数名号是古代方言地名。查春秋战国至汉代建置的州县名,全国带有“徐”字的便有徐州、徐戏(王国)和徐县、徐无、徐水、徐沟、稽徐等县名,有哪一个名号是能以汉语语义来解释其意的呢?有哪一个“徐”字是可作为“徐、迟”解的呢?从民族活动史实看,据《壮族简史》、《黎族简史》和历代史志的记载,皆谓江南、岭南地古为“百越”民族 的聚居地(古越族的主要支系三十多个,其分生小支系更多,故称百越),两广南部、越南北部、海南岛则居住着西瓯、骆越、南越族,其民族活动始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四千年以前),西周至东汉时期称西瓯、骆越、蛮、里族,东汉以后演变为乌浒、俚、僚、良(前面加人字旁)、土族、唐宋后又演变为僮、黎族(志谓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1965年,在周总理的建议下,改僮为壮。《汉书.南越王传》载:“粤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四十余万降。”《随书.地理志》载:“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我县华丰岭新石器遗址大量的石奔(前面加个石旁)、带肩石斧,愚公楼村出土的铜鼓,都是西瓯、骆越、南越民族聚居的证据。“地名是民族活动史的活化石”,“徐闻”既然以汉语释名行不通,就必定是县治的原地名,是西汉的地方民族称谓的名号,只不过是汉人用汉字来表记其称呼之音而已,要知其含意,就要以古越民族语言的音义翻译,而不能从汉字的语义去推敲。徐闻自西汉建县以来已二千多年,建县后汉人不断大量移入,与土著民族不断同化,使民族、语言、文化不断发生变化,直至今天,我县已经成为汉族人的“天下”,但仍有壮族居民二千多人,且全县居民在语言交流中仍操着外地人不懂的雷州话,并不是讲普通话,县内的一千二百多条自然村名中,便还有三百多条是古越语地名或古越语、汉语混合地名,如那X、迈X、文X、英X、昌X、麻X、讨X、壮X、龙X、边X、包X等等,那X有四十多条,迈X、边X、壮X、龙X各有二十多条,而“那”字乃壮语的“田”意,迈、边、麻、包为“村”意。今天,我们以牛叫“无”、宰牛叫“台无”(内地的「人字旁一个不要山的崖字」)则以牛叫“偶”、宰牛叫“捅偶”),以猪叫“都”、宰猪叫“台都”(「人字旁一个不要山的崖字」人以猪叫“支”,宰猪叫“捅支”),以人叫“难”,砍傻人叫“砍松难”(「人字旁一个不要山的崖字」话以人叫“宁”、砍傻人叫“斩错宁”)。试想,“砍松难”的雷州话音能释为“松树难砍”吗?明万历《雷州府志》对徐闻一名以“ 涛声徐徐而闻”作释,其误可想而知。

任凭闻之名以汉语语义释意已行不通,然而作古越衙音译为“泉水村”意(徐为“村”意,闻为“泉水”意。“村”在前,“泉水”在后,词序倒置,这是壮语语语法的特点,今天的雷州方言的某些词语仍保留着这个特点。如“板凳”称“凳板”),是否合乎名由原意呢?且人地理实况考析看:县治在五里乡二桥岭南麓二桥村处,城寨「遗址十二万八千多平方米,其中主城寨八千多平方米,二桥村覆盖于第二台地遗址上,东南侧为古港。这古徐闻(汶)村在二千多年前成为郡、县治后,经历了七百余年,于唐代县治迁至麻鞋村,何年城址荒废被埋在地下,何年才又有人复居,或者是一直有人居住,已无记载可考。据明万历《雷州府志》的记载,万历间住有讨网村,这村名仍是壮语地名,乃荒芜地之意,明末才改名二桥(宋代建有二道石桥)。村东南侧的海港明清时称那黄港,四十年代末已筑起海堤围垦为良田,称南山洋。其东北有那涧溪注入。此溪有县内最大的喷泉朋昂塘牛母泉供水,大旱之年喷水如常,灌田千余亩而不无旱患(清代县志也有载),此水流经县治入海,是否因此泉水而产生“徐汶(闻)”之名呢?再看,二桥村东南侧地下泉水极丰,有一古井百多户人家共饮,大旱这年,其水天天盈而不竭,这也可能是村名产生之缘由。作为西汉的对外通商港埠,船只来往要补给淡水,选择港口优良、泉水丰富之村作为郡县治埠,也是个首要条件。如此看来,“徐闻”之名作壮语泉水村释意,是与县治的地理实况和民族活动史实相符合的。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07-04
请问,广东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广东广西,什么的东面,什么的西面?
山东山西是太行山为界,东面山东,西面山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3-07-04
回5楼:广东广西是大唐广南东道、广南西道的简称。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3-07-31
以下是引用北极星在2003-7-4 12:39:55的发言:
回5楼:广东广西是大唐广南东道、广南西道的简称。


原置广信.是今天的广西梧州吧.后才置广东.广西.即广信以东,广信以西.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3-09-21
=云浮

得名于古云浮郡。
“云浮”作为地域之名,最早见于唐朝。《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四年(621年)设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742年),将全国各州一律改称为郡,勤州改称为云浮郡,这是“云浮”地名的由来。
云浮县原名东安县。明万历三年(1575年),聚居于罗旁山区(今罗定、云浮、郁南三县毗连之地)的瑶、壮族人民不堪明王朝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四年(1576年),明玉朝派两广总督、都御史凌云翼统兵10余万,进剿起义军,经过4个月的激战,官军俘斩了4.3万多名起义反抗的瑶、壮族人民,血腥镇压了起义运动。五年(1577年),为了加强对罗旁山区的统治,明王朝升泷水县为罗定州,直隶广东布政使司:析德庆州的晋康乡,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办等四都,新兴县的芙蓉一、二图,以及泼水县的南乡、富林二所地,建置东安县,归罗定州管辖。 东安县的县治在麒麟山(又名石麟山)旁(即今云城镇的烈士公园一带)。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了道、州、府、厅等的行政区的建制,原罗定州及其所辖的东安、西宁(今郁南县)两县同隶西江(肇庆)专区,都是县制。三年(1914年),当时政府鉴于全国存在3个东安县(广东省的东安县,直隶省的东安县,湖南省的东安县),易生误会,于是保留湖南的称谓,把直隶的改名为安次县,广东的取古代云浮郡名为县名,从此称云浮县。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3-09-21
=新兴

新兴县上古时期曾属南裔之地、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起,它是秦王朝新置的行政区域之——象郡的辖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今新兴县是当时的交州合浦郡临允县的疆域。
三国时,吴国黄武五年(226年),临允县改隶苍梧郡。以后,这个县也改名新宁县。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分出新宁郡。因郡、县同名,就改新宁县名新兴县。这是新兴得名的由来。它和新宁郡同隶广州。
东晋后期,新兴县易名为新城县。
宋、齐两朝都沿东晋建制。梁在新宁郡设置新州;新城县复名新兴县。这是新兴县称新州的开始。陈沿梁的建制。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新宁郡为信安郡,不久废信安郡,复置新州,州治是筠城(今新兴县新城镇)。
唐时新州时废时复。天宝元年(742年),废新州,设新兴郡,不久改名新昌郡。乾元元年(758年),恢复新州,州治仍是筠城,隶岭南道。五代,新兴县建制仍沿唐制,被南汉政权统治。
赵宋时,新州、新兴县同隶广南东路。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新州与春州(今阳春县)合并,称新春州。天禧四年(1020年),撤消新春州,恢复新州、春州的建制。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筠城设置新州路总管府;新州路隶江西行中书省。十九年(1282年),新州路降为散州(比府级低),仍称新州;撤消新州路总管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新州;新兴县改隶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肇庆府等建制。此后这个县的疆域由大变小,先后分出若干地方另建新县。
清时,新兴县隶广东布政司、肇罗道、肇庆府等,疆域如旧状。
民国时,新兴县隶粤海道、西区绥靖委员公署、西北区绥靖委员公署和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新中国诞生后,新兴县隶广东省西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粤中行署、高要专区、江门专区。
1958年与云浮县合并,称新云县。1961年,撤消新云县,恢复新兴、云浮县,新兴县隶肇庆专区。
1988年到1994年,隶肇庆市。1994年,云浮建地级市,改隶云浮市。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3-09-21
=郁南县

原名西宁,因与青海西宁重名而取郁江南岸名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华南分建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三大行政新区。公元前206年,秦亡汉兴。原南海郡尉赵佗乘机在岭南地方建立南越国,他也接受了汉朝的封号。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灭南越国,在其疆域内分设9郡。其中一郡名苍梧郡,该郡设10县,10县中有一县名端溪县。今郁南县是那时端溪县域之部。
西晋太康年间(280一289年),在端溪县域中增设都罗县(县治在今郁南部城镇)和武城县。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分出晋康郡,端溪县和今天的郁南、德庆两县都是该郡的辖地。东晋末期,又在晋康郡设晋化县(县治在今郁南南江口镇)。南朝宋元嘉年问(424——453年), 都罗、武城两县合并,易名为都城县(都城之名,由此而来),又从端溪县分出安遂县(县治是令郁南连滩镇)。南朝南齐年间(479——502年),从端溪县分出威城县(县治是今郁南建城镇)。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在古罗水(即文昌水)流域内设罗阳郡,今郁南县域有部分被划人该郡。隋初,罗阳郡改为罗阳县。开皇九年(589年)都城县因晋康郡废,改隶苍梧郡。开皇十二年(592年),晋化、威城两县并入都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罗阳县改名正义县。大业三年(607年),正义县并入永熙郡的泷水县。安遂县也同时转隶永熙郡。唐朝推行州县制。都城县改隶康州,安遂县则从永熙郡改隶康州,并改名晋康县。宋开宝五年(972年),都城、晋康两县并入端溪县,隶属广南东路德庆府。元朝沿用宋制。只是德庆府改名德庆路。今郁南县仍是德庆路的辖地之一。明朝,德庆路复名德庆府,不久德庆府降为德庆州,隶属肇庆府。万历四年(1576年),镇压了西江沿岸山区的瑶民起义之后,明朝政府在该地区设罗定直隶州,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该直隶州除了以泷水县为州治外,还统辖新设的东安县(今云浮县)和西宁县(今郁南县)。翌年,西宁县在今郁南建城镇开始筑城以作县治,这就是建城之名的由来。清朝沿袭明朝建制,只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把西宁县的部分域地划回原属的信宜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西宁县与青海省西宁市同名,且鉴于该县位于古郁江(今西江)南岸,于是改名为郁南县。
1950年春,郁南县治改在都城镇。1958年11月,郁南县、罗定县合并;取名罗南县。1961年4月,恢复郁南县和罗定县的建制。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3-09-21
=罗定

得名原因取罗城安定之意思(民族起义之后)。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苍梧郡。该郡的属县之一是端溪县,县治设在西江流域的德庆。罗定是端溪县疆域之一。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中分出一部分,设晋康郡,并从端溪县中分出一部分建龙乡县,隶晋康郡。罗定则是龙乡县疆域之一。龙乡县的县治是泷江上游的官渡头(今罗镜、太平一带)。南朝的宋、齐期间(420一502年),龙乡县改隶新设的广熙郡(当时划晋康郡南部为广熙郡)。梁、陈时(503一589年)实行州县制,取消广熙郡,改置为建州和泷州。泷州的州治是龙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泷州。建州被撤消,建置永熙郡,郡治是泷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永熙郡复名泷州,州治仍是泼水县。五代时,泷州时废时复,州界也常变动。宋代也实行州县制,但泷水县疆域扩大,领有镇南、安遂、建水、齐阳、泷水等地。这时泷水县的县治是开阳(今船步区)。元大德八年(1304年),泷水县的县治从开阳迁往羊禄阜(今南平圩)。明景泰五年(1454年),泷水县治再迁到今罗城镇。万历四年(1576年),当时以罗旁为中心的瑶族起义,反抗明王朝的压迫。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凌云翼,奉命统率大军前来征剿。第二年(1577年),凌云翼镇压了瑶民起义运动,明王朝把泷水县改升为罗定直隶州。“罗定”之名遂见于史。罗定直隶州领有东安(今云浮县)、西宁(今郁南县)两县。直隶州治仍在诡水县,且取名罗城。1912年,罗定直隶州改名罗定县。至今仍保持这一建制。隶罗定直隶州的东安和西宁两县独立,改名云浮县和郁南县。1958年11月,罗定县、郁南县合并,取名罗南县。1961年4月,罗南县撤消,恢复两县原建制。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3-09-21
广东的东安、西宁本是一对对偶地名(类似的有山西的左云、右玉),可惜现都无存。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3-09-22
"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9月21日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广州湾"
可以解释一下到底是法国殖民者跟日本侵略者的关系,它们在当地怎么进行政管理?到底是怎么个接收法?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3-09-22
以下是引用roywuli在2003-7-4 10:10:33的发言:
请问,广东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广东广西,什么的东面,什么的西面?
山东山西是太行山为界,东面山东,西面山西
广信县以东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4-06-08
以下是引用毕兹卡在2003-7-31 13:05:09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北极星在2003-7-4 12:39:55的发言:
回5楼:广东广西是大唐广南东道、广南西道的简称。


原置广信.是今天的广西梧州吧.后才置广东.广西.即广信以东,广信以西.


[/quote]
错,是广东肇庆的封开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广信县.封开县由原封川县和开建县合并而来.

强烈要求:
撤消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此加快肇庆经济发展,缩小赶超与珠3角的差距,重现肇庆的两广中心地位.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4-06-08
以下是引用e-tree在2003-9-21 1:29:10的发言:
广东的东安、西宁本是一对对偶地名(类似的有山西的左云、右玉),可惜现都无存。


东安县-------云浮县
西宁县-------郁南县
都好听啊,

强烈要求:
撤消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此加快肇庆经济发展,缩小赶超与珠3角的差距,重现肇庆的两广中心地位.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4-06-08
楼主上文提到的罗定,新兴,云浮,郁南四地的地方志,
详细内容请查找肇庆地区十县县志的罗定县志,新兴县志,云浮县志,郁南县志
强烈要求:
撤消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此加快肇庆经济发展,缩小赶超与珠3角的差距,重现肇庆的两广中心地位.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4-06-08
关于楼主上文所提及的端溪县,县名得于县城东边的端溪,
但端溪的位置很难确定,
有人云:在德庆县.有人云:在端州.
我对端州附近的河流进行过实地考察,,虽有一河名曰端溪,但无力有证踞支持证明.后无果.
强烈要求:
撤消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此加快肇庆经济发展,缩小赶超与珠3角的差距,重现肇庆的两广中心地位.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4-06-08
楼主发一个肇庆地区其余6县的地名由来啊,
强烈要求:
撤消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此加快肇庆经济发展,缩小赶超与珠3角的差距,重现肇庆的两广中心地位.
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