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266阅读
  • 33回复

[旅游资讯]天安门广场设计揭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7-12
天安门广场规划是中国人做的,还是苏联人做的?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究竟出自谁人之手?亲历人陶宗震先生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期间,议定为庆贺共和国10周年盛典,要在北京兴建一些时代纪念碑式的建筑。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原国家建委城建总局局长万里,在长安大戏院作了“国庆工程”设计征稿的动员报告。被列入“国庆工程”的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万人大会堂(后由毛泽东亲自定名为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等建筑,均在天安门广场上。

我恰在这时调入北京市规划管理局,直接参与了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整个“国庆工程”及广场规划工作是在周恩来总理、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等中央领导直接关注下,在北京市委刘仁、万里,首都规划委员会及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的佟铮、冯佩之、李正冠、沈勃等具体领导者层层负责下进行的。广场规划设计以及 “国庆工程”应征方案汇集后,向上汇报,向下传达领导指示,都由市规划管理局技术室主任赵冬日、总图室副主任沈其负责。

直接向我布置规划设计任务的是沈其。她交待:天安门广场红线宽度为500米(即长安左门至长安右门的距离),广场的深度为800余米 (比例约为5比8,与“黄金比率”几近相合),人民大会堂北墙与对面中山公园南墙间红线为180米。后来我得知有些尺寸是经毛主席确定的,所以,广场规划几经变异,但红线始终没动,红线内的总面积为40余公顷。

一天,佟铮带来一位指挥过节日游行检阅的解放军军官辛毅。辛毅对天安门广场规划提了三点要求:一、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街要求无轨无线;二、要考虑路面经得起60吨坦克的行驶;三、道路及广场要求“一块板”,以便于游行集会。

按上述要求,西单、六部口之间的古建筑双塔,经过天安门的有轨电车轨道要拆掉,今后也不设无轨电车。长安街不设架空线路,原来架空的线路改走地下,因此,规划建设了北京第一条地下管线走廊。许多年以后,我才得知这些要求的提出还有一层考虑,就是为了战备需要,紧急时刻能在长安街上起降飞机。

我考虑,如果严格遵照上级提出的广场道路“一块板”的要求,而且周边的建筑高度又不宜超过中轴线上的建筑,广场就会显得过于空旷和呆板,同时广场硬地面的“热岛效应”(日照的热反射)会很严重。因此,我在做规划设计方案时,尽可能地设法把平板部分缩小。以对着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的两条南北向道路为界,路的内侧为平板广场,路外侧为人行道和绿地,这样使平板宽度在300余米,加上路面及纪念碑两侧,再加上扩建后宽180米的长安街游行路线南侧,中心广场面积约14公顷。

在两侧建筑物周围,我设计了宽70-80米的绿化带,使广场空间显得过于空旷单调的状况有所缓解,并可使几处绿化相衔,联结一体贯通市中心。

毕竟,人民大会堂等建筑要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大范围内,所以,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就不能不考虑广场两侧建筑的布局,以及对广场观赏效果的影响。

最初总图设定广场两侧的建筑为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和历史博物馆四座,两两相对分立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四座建筑的性质、内容都不相同,各自独立,占地面积大小一样,每个地段为150米×220米,等于3.3公顷。

四座建筑用地范围按比例画在广场平面图上,东西长、南北狭,向着长安街的是阔面,面向广场的是狭面。这样的分布使得广场的南部留有较大的空地,而集人民大会堂和五千人宴会厅为一体的人民大会堂挤在一个地段中,给人感觉十分局促,而总体布局却很松散,南部有较多空间无内容。

有鉴于此,我提出了一份6个地段的规划方案:天安门广场西侧为人民大会堂、五千人宴会厅、人大常委办公楼;东侧为国家剧院、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于将原来的人民大会堂分为两座建筑,再增加一个人大常委办公楼,两侧各三栋建筑。

一天,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市政府秘书长贾星五到北京市规划管理局,听取有关天安门广场规划设计的汇报。我提出了纪念碑两侧各建3栋建筑的设想,并主张建筑间用传统的 “千步廊”或“阁楼复道”相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营造出更为壮观的气势。刚讲到这里,贾星五就插了一句:“国家大剧院不能对着大会堂,要拿出广场……”

在万里、贾星五听取汇报后不久,佟铮就通知我:国家大剧院迁出天安门广场,移至人民大会堂的西侧,广场东侧的规划内容确定将历史博物馆与革命博物馆 “合二为一”,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和人大常委办公楼“三合为一”。他还告诉我,做这样的新安排,主要是为了“突出政治”。

在设计过程中,放弃原有的框架、设想,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合理更改的情形,有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平面设计。

周恩来总理曾对人民大会堂的形状提出过个人倾向性的意见,说要做成类似马蹄的“卵形”。所以在大多数应选方案的平面图中,人民大会堂都被设计成接近马蹄或鸡蛋的椭圆形。

但在对“卵形”礼堂作具体分析时,我发现一个容纳万人的礼堂,如若采用椭圆形或圆形的话,最远的视距将拉长到八九十米,最后一排的人看主席台要作近百米的眺望。

为了容纳万人,礼堂必须做多层挑台,但卵形礼堂的挑台做不深,做深了会遮挡后排座位的人看到整个“台口”,不仅容量小、视距远、视听效果不好,而且势必增多层数,也不符合人民大会堂的性质,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为了将最远视距缩短,使礼堂有较佳的视听效果,经过反复画图和比较,我觉得只有把礼堂做成扇形最合适,最远视距可控制在60米之内,而且只需做两层深挑台。最后,扇形人民大会堂方案被肯定了下来,这也说明中央领导对建筑师们的意见是十分尊重的。

那是一个“大跃进”的时代,气势恢弘的人民大会堂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屹立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建筑所依照的方案,出自我的手笔,我因此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兴奋。

(据《文史博览》陶宗震/口述 王凡/整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7-15
北京的最大错误就是这个
从古到今有多少城市没落,有多少城市兴起,兴衰成败,不是单靠行政管理区域规划的手段来解决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9-28
引用第1楼wheaty于2008-07-15 03:11发表的  :
北京的最大错误就是这个


中间的标本屋是最大的错误,希望伟人早日入土为安。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9-28
主要是为了“突出政治”
问题都出在这里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9-28
引用第3楼北极星于2008-09-28 10:04发表的  :
主要是为了“突出政治”
问题都出在这里


那里自古就是“突出政治”的地方,从明初建“承天门”开始就是。
我觉得广场的整体设计改造还可以,就是“中华门”不应该拆,“纪念堂”不应该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10-07
引用第2楼tigerto2001于2008-09-28 04:45发表的  :
中间的标本屋是最大的错误,希望伟人早日入土为安。


还是尽早按伟人的生前愿望移葬韶山滴水洞后大山之中。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10-08
引用第5楼尹人于2008-10-07 16:37发表的  :
还是尽早按伟人的生前愿望移葬韶山滴水洞后大山之中。


正是!当初他的躯壳只不过被别人当作旗帜使用了,所谓拉虎皮作大旗,现在那些人也都死了。应该安葬回韶山冲。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10-08
引用第6楼tigerto2001于2008-10-08 18:57发表的  :
正是!当初他的躯壳只不过被别人当作旗帜使用了,所谓拉虎皮作大旗,现在那些人也都死了。应该安葬回韶山冲。


这个拉虎皮作大旗的“接班人”确实死了,我还特意去北京送了他最后一程。
详见我的博客:http://zhouyikang.blog.163.com/blog/static/9214420620087243594867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shd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10-10
怎末这么多偏见?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11-08
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也谈不上什么不好 算是对中国古代皇城广场的一个继承 而且确实气势恢宏

那个伟人的确是绝对不会愿意躺在那里让人参观的 真希望他入土为安 回到家乡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7-29
去过天安门是一种幸福,我还没去过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7-29
二、要考虑路面经得起60吨坦克的行驶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8-03
看到一个设计,把广场变做森林公园,成为北京之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8-04
引用第11楼太湖主人于2009-07-29 18:20发表的  :
二、要考虑路面经得起60吨坦克的行驶


當年就預見若干年後的實際需要了。很強大。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8-05


不知道所谓的起降飞机 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8-05
引用第13楼香港來的沛于2009-08-04 02:30发表的 :
當年就預見若干年後的實際需要了。很強大。

不知道设计者的原意是不是这个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08-09
天安门广场设计还是不错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08-11
天安门广场下面有没有挖防空洞啊?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08-11
把象征言路的华表给挪得远远的了。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08-18
我在河北省建筑设计院实习的时候,曾经参与河北某县文化广场的设计,要求县大会堂,体育馆,文化馆三座建筑连在一起.当时我考虑体育馆是大空间建筑,把体育馆放在中间.但是甲方提出的要求是突出政治,要大会堂在中间,所谓县委在中间,文武站两边.又有消息说县委书记与县长矛盾云云.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08-21
谁愿意躺在那里让人参观?按伟人的生前愿望回韶山安葬吧.
0主任公署;1省、大区和直辖市;2县市自治(下设区办事处,边远设乡镇 )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08-22
引用第5楼尹人于2008-10-07 16:37发表的  :
还是尽早按伟人的生前愿望移葬韶山滴水洞后大山之中。


为什么要搞特殊化?为什么不火化后把骨灰盒存在八宝山,或者撒到大海中去?撒到韶山冲也好啊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08-24
引用第18楼Franc.She于2009-08-11 23:04发表的  :
把象征言路的华表给挪得远远的了。

这话说的,汗
表太直白嘛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9-08-24
引用第13楼香港來的沛于2009-08-04 02:30发表的  :
當年就預見若干年後的實際需要了。很強大。

设计师估计是穿越了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9-08-26
中国人不是热衷于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么?为什么不把标本屋和里面的标本申报一下,绝对能成功!
国家遗产学院  Institut National du Patrimoin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