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
任县与任姓
原作者:孟祥克 孟令谦
聚雅坊_新浪博客 2013-04-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be4f5501016rrc.html 任县古称“任”或“任地”、“任邑”。“任”源于“壬”。“壬”在天干地支里为北方水的意思,盖因任县境内的大陆泽为北方第一大湖泊的缘故。任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期,这里非常适合人类的生存,因而黄帝把他的少子禹阳封于任。
禹阳受封的“任”是否就是任县?史料证明,在黄帝部落活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个以“任”命名的地方,即任城、任丘和任县。
任城在古代是东夷部落的驻地,夏商时太昊(东夷部落首领)后裔有仍氏为仍国,周代为任国、 仍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而任丘得名更晚,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始有任丘之称。任县自古即称“任”,从未变更,黄帝时期,任县为黄帝部落的活动地,《诗经·邶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就是记载黄帝在邢台隆尧一带耕作的历史,黄帝之子禹阳受封的任国应为任县地,黄帝部落在华夏族没有融合前,不太可能将其子封于东夷部落的任城,更不可能封于北朝时期出现的任丘。
《中国通史·炎黄族属集团》中说:“黄帝氏族主要在黄河以北,向东行而至河北大平原。”“打败蚩尤后,黄帝族又从河北大平原扩展到中原。”“在黄帝族据有中原地区后,他的后裔有的向东部扩展,颛顼在濮阳与夷族杂居。稍后,在中原西部伊洛流域有夏后氏。”而任县正处于黄帝部落统治的中心地带,是富饶的鱼米之乡,黄帝眷顾其少子禹阳,这里自然就成了他的封地。唐代玄宗皇帝在说到邢州时,有“金绳介邢、任之国”的说法。三代以来,任县未有其他重要封国的记载。唐朝皇帝所说的任国,应是指皇帝少子禹阳封于任的史实。河南省博物院的武玮先生在进行考证后说:“《新唐书·世系表》中称黄帝的儿子禹阳被封于任国,也叫禹(禺)阳国(即今河北省任县)。”无独有偶,流经任县最大的河流澧河在古代就叫湡水、禺水,任县城正是位于湡水北岸,即湡水之阳。同时任县还是大禹治水时期,导黄河之水入大陆泽,北播为九河,后黄河被称作禹河,今澧河也是古黄河曾经的河道,任县也位于禹河之北岸,禹阳,邢台地区澧河古称禺水,禹禺相同,禺可能是禹的演变。这些说明任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黄帝时期,就是形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区。
任县和任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传说任姓始于上古时期的伏羲时代,但有据可查的形成年代约为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期。据《姓纂》记载,任氏为皇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皇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那位姓任的始祖据考证为黄帝的第一个儿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说:“皇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县,以国为氏。”这里与《姓纂》说法不同的地方是:这位任姓始祖的排行及以国为姓还是黄帝赐姓的问题。《辞海》提供的答案是这样的:“任姓之任于任国之任,子孙皆以国为氏。”他们都是黄帝的嫡传子孙,但多数专家都肯定禹阳为任氏的始祖。
任姓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姓氏。《康熙字典》里说:“太任,文王之母。”《汉书·班婕妤》上有赞美太任之词说:“美英皇之女虞兮,荣任如人之母周。”这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为上古任氏之女显而见。周代见诸史籍的任姓名人相当不少,其中孔子的门生中就有一位十分有名的楚国人任不齐。
任氏自任县外迁始于奚仲,奚仲又名任奚,在夏禹时担任车正的官职,再封于薛地,其后人则以薛为姓。任氏后人至西周初期得到发展壮大。由于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是任姓之女、周武王灭商后,就大封祖母家族任姓为诸侯,共封由谢、章、薛、舒、吕、祝、终、泉、华、过十个任姓国家,封地范围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长江以北的地区。其后,任姓就逐渐扩展到了全国各地。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任县是任氏的发祥地,天下任氏的根在任县。
根据南宋时期的《路史》记载:“任, 禹阳国,仓颉为任大夫。晋邑。今邢之任县。”也赞同了这个看法。
综上所述: 任县古称禹阳,相关史料记载是黄帝之子禹阳封地,周代属邢国,战国时期归晋,仓颉为任大夫,开始有任邑,后属邢州顺德府邢台之地。 任城,是东夷部落太昊后裔有仍氏为仍国,周代为任国、 仍国,秦代置为任城县,元代更名济宁,1993年,将济宁市郊区更名任城区。 任丘之名始于人名,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始有任丘地名之称。到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始置任丘县,属瀛州河间郡。 延续至今为任丘市。[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7-02-06 22:3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