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228阅读
  • 61回复

[设计更名][讨论]建议 寿县 复称 寿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7-05-18
引用第13楼南京人于2006-10-19 13:09发表的  :
淮南这个名字会让人产生歧义,以为是淮河以南地区。淮北也是一样,名字最好改掉


建议凤潘合为新的凤台县,属阜阳。
淮南市下辖:
舜耕区(今田区,境内有舜耕山,与蚌埠禹会区相对应)、谢家集区、寿春区(寿县寿春镇八公山镇+淮南八区)、安丰县(寿县南+长丰中北)、大通区。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7-05-18
引用第26楼尹人于2007-05-18 21:21发表的  :
拟议中的寿州市治所肯定要放在现在的寿县境内,至于境内何处可以由合并前的淮南市政府认真调研考察后确定。



我觉得你的设想不太可行,我是淮南人,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寿县境内根本没有可以和淮南市区对比以至于有能力做地级市治所的地方,我觉得你的区划设想对于淮南和六安地区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可能把两个地方一起拖垮,理由就不说了,
有寿县人,希望能够并入淮南,似乎是迟早的事,关键是淮南只想要寿县的城关镇,所以一直搞到现在,个人感觉觉得淮南保持现状比较好,
如果真的希望促进寿县发展,可以并入淮南,但是把淮南改名、市政府搬迁,不用了,寿县人也会觉得这个要求有些玩笑的
[ 此贴被xy4099在2007-05-18 22:58重新编辑 ]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7-05-18
引用第27楼唐扶言于2007-05-18 22:20发表的  :
建议凤潘合为新的凤台县,属阜阳。淮南市下辖:
舜耕区(今田区,境内有舜耕山,与蚌埠禹会区相对应)、谢家集区、寿春区(寿县寿春镇八公山镇+淮南八区)、安丰县(寿县南+长丰中北)、大通区。


建议凤潘合为新的凤台县??属阜阳,请问你这样设想的依据是什么?潘集、凤台原先就是阜阳的,但是是在淮南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也是和淮南的经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紧密相联的,现在可以说和其他几个区已经形成了紧密、协调的关系,再划回阜阳我想显然是及其不合适不合理的,至于你设想的舜耕区,舜耕现在是田家庵的一个镇,属于洞山的范畴,而且,,为什么要和蚌埠禹会区相对应呢,请问有什么必然的理由吗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7-05-18
看见尹人、唐扶言两位朋友很支持把淮南改成寿州,请问这样做的必要性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好处是什么?淮南可以得到什么?寿县可以得到什么?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7-05-18
引用第30楼xy4099于2007-05-18 22:51发表的  :
看见尹人、唐扶言两位朋友很支持把淮南改成寿州,请问这样做的必要性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好处是什么?淮南可以得到什么?寿县可以得到什么?


我从业没支持过把淮南改成寿州。。。
只是觉得潘集的煤也已经挖得差不多了,应该放手了。。。
你说潘集凤台是在淮南的经济架构下才得已发展的,你未免太天真了。
一个产煤,一个有开矿的能力。这是一个双赢的经济架构。不存在谁架构谁。。。。
潘集可能是安徽省内最大的平民化区了。。。。
未来安徽省的趋势是省辖县。县市同级。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7-05-18
平民化区是什么意思?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7-05-19
或者是我用词引起误解,架构~框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潘集和凤台一起造就了淮南能源城的地位,感觉你的说法好像潘集凤台是淮南的负担或者殖民地一样,挖完了就扔了?事实是潘集的煤按照现在产量还够最起码开采40年,而且又新建了几座矿井和火力发电厂,凤台情况也是,我上面回了帖子,提到凤台未来的归宿,我觉得是很合适的。但是你说的“最大的平民化区”没看懂,如果单纯说面积、农业人口,居巢、埇桥、金安、裕安都比潘集夸张啊,而且他们的实力好像比不上潘集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7-05-19
我在淮南呆了四年,潘集去的不少。
淮南人七成以上是矿务局的
你去谢家集过没有?
那里的煤采完了,城镇化也起来了,
可是那里找不到城市的氛围。
潘集的GDP是官方说与平民自信出来的。
究竟是怎么样?
他们自己最清楚。
平圩镇,这么大的镇的中心小学却靠支教来维持.............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7-05-19
我出生就呆在潘集,谢家集去过,我在上海可以感觉到城市的氛围,但是毕竟不能比,如果比的话我觉得淮南都没有城市的氛围。

潘集的GDP确实不少,几座煤矿电厂支撑了淮南财政四分之一壁江山吧,只是GDP不是税收,最可恨的是区级财政是上缴市里的,市里在返还的时候可能偏私拿去给了田家庵。你说的都是事实,曾经潘集要改县,但是到了最后一刻淮南市反悔了。不过倒没有七成这么多,毕竟淮南地方很小(六区一县还没有寿县大)却是个人口大市,农业人口比重很大。

其实关键还是体制和官员素质的有关,在整个皖北似乎都是这种氛围,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也不像城市。不过潘集已经和市里谈判了,08年投产的两座电厂一座煤矿的税收部分归潘集区支配,呵呵。
[ 此贴被xy4099在2007-05-19 00:51重新编辑 ]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7-05-19
如果改县的话,潘集只是行政上属淮南
财政税收独立。
所以县长都不愿意做区长。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7-05-19
引用第28楼xy4099于2007-05-18 22:39发表的  :
我觉得你的设想不太可行,我是淮南人,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寿县境内根本没有可以和淮南市区对比以至于有能力做地级市治所的地方,我觉得你的区划设想对于淮南和六安地区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可能把两个地方一起拖垮,理由就不说了,
有寿县人,希望能够并入淮南,似乎是迟早的事,关键是淮南只想要寿县的城关镇,所以一直搞到现在,个人感觉觉得淮南保持现状比较好,
.......


治所是行政中心,不是经济中心。而且近年来将治所迁出经济发达地区然后在一片空地上重建行政中心的例子很多,大多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梯度推进发展。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7-05-19
在淮南改县不太可能了,怎么可能再出来一个只有11个乡镇街道的县啊,而且凤台县也被切了,现在只有17个乡镇,也够呛了,估计淮南不久可以成为安徽第一个不辖县的市了。我的看法是安徽的淮南,淮北、铜陵(只是规模太小)、马鞍山调整的时候,最好不要带其他地市的县,其他的地方使用类似于行署的结构,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在县太多省直辖不合适的时候,一种间接的省管县模式,毕竟它不是一级政府,没有那么多机构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7-05-19
引用第37楼尹人于2007-05-19 08:30发表的  :
治所是行政中心,不是经济中心。而且近年来将治所迁出经济发达地区然后在一片空地上重建行政中心的例子很多,大多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梯度推进发展。



是啊,你说的是发达地区,但是淮南显然不属于你说的发达范畴,而且淮南可能也没有这个实力放弃田家庵再建一个新城,就像潘集区政府现在就在迁址,很多人就在怀疑迁走后旧治所能不能还可以继续发展,因为淮南几乎就是靠矿务局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消费带动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7-05-19
如果淮南市真能和寿县、霍邱组成我所设想的寿州市,新的市政府并非一定要设在现在的寿县境内,设在历史上曾经寿县划入淮南市的地方也可。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7-05-19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淮南市境分属寿县、凤台、怀远县,其中有“淮南三镇”之称的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均属怀远县所辖,那为什么不把怀远也拿来,放到怀远啊,哈哈,寿县要吞并淮南了。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7-05-19
寿县和淮南是实现一体化,不是谁吞并谁,是为了最大极限的将寿春品牌取得效益,是双赢!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7-05-19
我估计淮南对此不会热心的,市政府的想法是打八公山寿县的旅游和特色牌。而且以前谈过的,但是淮南只想要县城,其他地方~~~,我承认寿县和淮南联系很紧密,不少土生土长的淮南人根都在寿县,但是毕竟寿县现在就是淮南代管的县,另外没有什么共同利益,经济产业结构没有必然联系,最主要的,淮南穷啊,能力有限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7-05-19
寿县现在就是淮南代管的县?

哪年开始六安管不了寿县了?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7-05-19
寿阳和寿阴是哪儿呢??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7-05-19
不是很明目张胆的那种,主要是盐业、煤炭、公路……什么的归淮南对口部门代管,当然人事财政是六安的,而且六安想管的时候还是以六安为主,刚才看新闻了,淮南在今年徽商大会上拿了26个项目,38亿美元投资,呵呵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7-05-19
如果划给淮南领导,从目前来说对寿县并不利,关键是政治上一下子不好沟通,相对于寿县与六安隶属关系多年,政治层面上想来也是有话好说、有苦好诉!淮南就不同了,他不可能一夜之间给予就对你很理解和关心!想想淮南市”当家的”有几个与寿县有割不断、打不散的“血脉”关系,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寿县又能有几个能人做直升飞机“杀”入淮南决策层,为寿县说话!说不定寿县出不了到淮南“说话算数的人“,淮南反倒要利用政治优势,下来一批淮南人到寿县”说了算”,这样你还得听他摆布,为淮南的大发展做出牺牲,甚至比在六安管辖里奉献的还要多。政治是什么,就是看谁说话算数!因此,淮南与六安对寿县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是富裕后爹不如穷亲老子。当然,从长远来说,寿县划归淮南,由于一衣带水的关系,有利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7-05-19
引用第45楼悠长假日于2007-05-19 18:46发表的  :
寿阳和寿阴是哪儿呢??


东晋孝武帝改寿春县名为寿阳县,北魏一度占领时复名寿春县一直到明初省县入寿州。
至于寿阴名字我一时还没有查到。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7-05-20
引用第42楼尹人于2007-05-19 18:31发表的  :
寿县和淮南是实现一体化,不是谁吞并谁,是为了最大极限的将寿春品牌取得效益,是双赢!


太对了,开个玩笑,如果上海划给江苏省管的话,江苏省改为上海省,江苏省领导都愿意。不就改个名字,官位还是以前一样大,财政,税收高了,交通能力更强了.管控范畴变广了.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7-06-06
引用第49楼唐扶言于2007-05-20 12:44发表的  :
太对了,开个玩笑,如果上海划给江苏省管的话,江苏省改为上海省,江苏省领导都愿意。不就改个名字,官位还是以前一样大,财政,税收高了,交通能力更强了.管控范畴变广了.



那上海市愿意吗?上海市长和江苏省长谁当上海省长?而且用江苏和上海比喻寿县和淮南也不恰当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7-06-07
寿县有个女县长叫乔传秀,93年大洪水,带领群众抗洪抢险,保护寿县古城,李鹏总理视察当时曾经到寿县查看灾情。
没到过寿县,感觉面积很大,县城靠近淮南,太靠北了,与隔壁的霍丘一样。
出个坏主意,把寿县和霍丘的南面划出来,组成一个新县,归六安管理,将寿县划归淮南管辖。不同意可以,寿县人别骂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