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421阅读
  • 33回复

中国的河流袭夺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8-05-19
大家请注意,北川县城就在河流袭夺口上,宁强境内的汉江上游也是在南北朝期间地震后被嘉陵江袭夺,是否说明历史上本区域地震就多发!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8-05-26
燕山运动结束之后,西山经历了大约两千万年的平静时期。河流的侵蚀,其他外力的风化剥蚀,逐渐削平了陡峭的山峰,填平了地面的坑洼,使北京形成了一个准平原,这就是著名的“北台期表平面”。

随后,太平洋板块俯冲中国大陆改变了方向,印度板块撞击中国大陆产生了青藏高原。这个被称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大动荡,使西山重新活动,山脉再度隆起,河流重新布局。西北的怀来一带发生断陷,形成了古怀来湖。东部的北京平原地区也发生断陷下沉,面积更为广大。大约在500万年前,即新第三纪上新世时期,永定河诞生了。它西北接古怀来湖,然后穿越西山,东通北京凹陷盆地。以那时期到现在,西山发生了大约8次明显地抬升。每一次地层抬升,都把河床抬高成为阶、台地。而河流通过下切,又产生新的河床。这8期抬升,按河床最接近的阶地定为1级,以低向上排列,并依最先发现或研究地命名,它们是:

1级阶地,形成于近代,属晚全新世,称为皋兰期。通常距现代河床高不过1米或数米。

2级阶地,形成于板桥期,属晚更新世(距今12—1万年)后期。板桥是永定河峡谷右岸支流清水涧阶地上的古山村。

3级阶地,形成于马兰时期,属晚更新世早中期。马兰,正名是马栏。马栏是永定河峡谷右岸最大支流清水河畔的山村。

4级阶地,形成于清水期,属中更新世(距今70—12万年)。

5级阶地,形成于三门期,为早更新世(距今300—70年)后期。

6级阶地,形成于汾河期属早更新世早期。

7级阶地,形成于新第三纪(距今2600—300万年)唐县期(约距今500—300万年)的后期。未定名。

8级阶地,形成于唐县期早期。未定名。

第8级阶地,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西山河谷遗迹。也就是说,它是目前发现的西山河流最罕见的河道足迹。 

通过联结同一级阶地,就会在地面或地图上形成一条联线。而这条联线,就是那一级阶地处在河床阶段的河道走向。就这样,永定河的古河道,就在卫星或航空遥感图像中被一一辨认出来。

永定河自古有“无定河”之称。过去,人们的理解,都是它在流出大峡谷,进入平原地区之后,河道经常发生摆动或改道,变化无常。通过判断读遥感图像,以及在地面的观察,人们又惊讶的发现,原来,在西山,永定河也是“无定河”。光是大的河流改道,就发生过3次,形成了3期古河道,可以分别叫作清水河古河道、军庄沟古河,道和三家店古河道。

清水河古道

它的起点在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盆地。经紫荆关深大断裂带向南,绕过东灵山西南麓,从小龙门沟进入斋堂盆地。东北穿越斋堂川,在傅家台改向东南行,行永定河现行河道流向。在王平镇南涧脱离现行河道流向,改向西南。绕过北岭,以今永定镇石门营出山,向东形成冲积洪积扇。

这条古河道上,在矾山,古河道底部是分选性差的泥砾层,上覆土黄色老黄土。在斋堂川盆地南、北山半坡的唐县期阶地,就是古河道故道。唐县期阶地分布在海拔700—500米的地面,向现代河床平缓倾斜,倾角在5°左右。以斋堂镇为例,以南山(庙安岭),到北山(白铁山)山顶向下走一个约30°的陡坡,到达海拔约700米左右高度的时候,地形骤然变成平缓的地面。向清水河倾斜下降到海拔500米左右,被后期河道分割截断。唐县期阶地(也有人称为夷平面)作为永定河最古老的河道,呈宽阔河谷地形,显然已经是年代很久长的晚壮年形态。可见,清水河古道存在时期十分久远,是永定河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的古河道。

在傅家台,这一期阶台下部为巨厚砂砾层夹砂层,具不清楚纹理。下游古道,大都已形成岭顶,或已被侵蚀破坏。在石门营,古河道下部为砖红、浅红色砾混堆积层,属新第三纪上新世沉积;上部覆盖后期褐色粘性土。

这条古河道残留阶台,通常比现代河、沟谷高出70—80米。

军庄沟古道

军庄古道的上游没有改变,仍在斋堂川流过。下游循现行流向,在军庄改向。经军庄沟向北稍东,出门头沟区境,行海淀南沙河—清河河道。下游分为两股岔流,分别流入温榆河。

温余河,原名湿余水,又作灅余水。湿水为古本《水经注》所记永定河之名。灅水之名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是指那时的永定河。湿(灅)余之名,即永定河废道之意。由此可知,古人早已发现,军庄沟及南沙河、清河,曾经是永定河经流,然后废弃的河道。

该期河道在山区约高于现行河床约50米。在灰口,古河床底部为灰褐色砂砾石层,上部是褐黄色粘土。

同期,从古怀来湖经西山流向北京平原还有另外一条河。它起自与古怀来湖相联的古延庆湖南缘,在官厅—沿河城现行河道以东,大致平行。此河经十八盘入山,走向东南。经今怀来县外井沟,到水头村,折向东。在镇边城分为两股,南入门头沟区。在大村又合为一股,改向北行,入昌平区境。到马刨泉南,折向东。在雅思台一带,呈喇叭状散开。东行,北经溜石巷、大水峪,南经雅思台、高崖口,入昌平盆地后消失。可称为高崖口古道。

这条古河高出现代沟底40—60米。在溜石港、高崖口,残存宽达70米的大平台。下部是巨厚砾石层,中部为黄土与砂砾石互层,上部为后期黄色黄土,含少量姜结石结核。在西口子,古河床下部是浅灰色砾石层夹砂质粘土及砂层,地表有2米砂粘土。古河阶地高出沟底45米,宽达150—240米。

高崖口古道在第四纪更新世昙花一现,没有成为延续至今的河流,从而取代永定河。

三家店古河道

这条古道在流向上已经与现代永定河一致,即从官厅峡口到三家店峡口。此时,清水河古道上游,矾山到小龙门沟一段已断流,在门头沟区西界老婆岭苇子港(大垭口)一带被抬升的分水岭隔断。下游军庄沟也已断流,在中部形成分水岭。

古河道与现行河道相比,仍有一些差别:

古河道已升为峡谷阶地,高于现代河床。珠窝段旧河道废弃,改走新道。当时在丁家滩形成指状岔流。其中一条流经斜河涧村西。丁家滩旧道高于现代河床66米,在担礼、坟上村旧道高出37米,在龙泉务河拔高度为41.2米。古道出峡之后,绕石景山向东北流向今海淀、昆明湖,以及向东流经今北京城北部,即古清河二期河道和古金钩河。

永定河在第四纪中更新世(70—12万年)形成现行流向以来,西山仍在阶段性增高,流水则不断下切,使永定河峡谷日益加深,终于形成今日深切巨大的大峡谷,巍峨雄伟。

回顾永定河河道的变迁,就会发现,各段河道阶地发育并不相同,属于分别形成。联结各期阶地,发现永定河河道有过多次变迁。目前所见到的最古老河道,在第三纪上新世唐县期已发展成为老壮年宽阔河谷,可知永定河在500万年以前已经诞生。从这一点来说,永定河是十分古老的。但是,永定河又始终处在变动之中。今天的永定河大峡谷深切景观,仅仅在近一二千年才大致定型。从这一点来说,永定河又是十分年轻的。

四、袭夺之战

现行永定河大峡谷的上下游各段,发育历史有早有晚。按阶地来区分,大致可分成几段。

第1段,官厅—沿河城;

第2段,沿河城—青白口;

第3段,青白口—王平村南涧;

第4段,王平村—军庄;

第5段,军庄—三家店

若按发育先后来说,则应这样排列:

1、最古老河道:第3段,即青白口至王平村南涧段;第2段,沿河城—青白口段。

2、其次:第4段,即王平村—军庄段。

3、再次:第5段,军庄—三家店;第1段官厅—沿河城。

由此可见,永定河大峡谷的最上游,即官厅至沿河城这50里河段,形成历史,与最下游即军庄—三家店,都是最后才贯通,成为永定河主河道的。

最富于传奇色彩的,是大峡谷最上游,即官厅至沿河城河段的形成过程。

原来,早在新第三纪上新世,即距今500—300万年间,古永定河行今斋堂川清水河流向。那时,斋堂川的许多支流,如黄安坨沟,大北沟、小北沟、马栏沟都已形成。因为他们都存在唐县期侵蚀面。同样,傅家台也有唐县期阶台,说明青白口以上河段也已产生。但那时,这一段仅仅是古永定河的一条支流,其源头在黄草梁南麓或东南坡,即今刘家峪沟、龙门沟、石岩沟。沿河城以北,也有一条小小的支沟,只能算是古永定河支流的支流,即二级支流。

这条二级支流,源头在幽州背斜山脉的南坡,流向古怀来湖。可以叫北坡河。

北坡河存在的证据,是官厅水库大坝右岸存在的古河道,高程为460米。目前,在丰沙铁路64号隧洞北口山上,还可以见到这条北坡河废弃的旧河床,比库区水面高约35米(按指大坝加高以前的高度)。河床内填充了上新世红土,上面覆盖后期泥河湾砂砾层和厚层黄土。可知上新世时北坡河已经出现。说那时北坡河流向与今日永定河相反,是因为北坡河的河道是东南高,西北低,即从幽州背斜北翼流向古怀来湖。

那时,北坡河与南坡河并不贯通,而是以幽州背斜主脊为分水岭,背道而驰。正是这“井水不犯河水”看似各不相干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原来,河流的形成,有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叫溯源侵蚀,也叫向源侵蚀。它指的是在河流产生及存在期间,河源总是在不断地向上游前进。在山地,表现就是不断向最高处的分水岭顶发展,以至于切开分水岭,进入分水岭对面的流域。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常来说,越在山峰高处,集水面积越小,水流时地面的侵蚀作用也越小,使小冲沟发展成为河谷也越慢。不过,只要有足够的时候,小冲沟迟早也会“长大”像下游的河谷一样。

且说北坡河虽然发育较早,水量也比较大,早早地形成了河床、河谷,但源头距怀涞湖的高度很小,水流的下切侵蚀及溯源侵蚀都很缓慢。到距今70—12万年的中更新世,古怀涞湖水一度猛涨—有人解释是古黄河水经土默特川(内蒙古河套平原的前套)的黑水河入永定河上游洋河流入古怀来湖,湖面升高,湖水居然倒灌入北坡河,在今小幽州村一带形成了山上小湖—天池。后人在昔日幽州湖层中,发现了意外湖花介、土星介等微古动物的化石碎片。显然它们原本生活在古怀来湖底层,随波逐流进入了北坡河及幽州湖。

与北坡河悠游自在的生活不同,南坡河虽然发育很晚,水量也不大,但把上游的冲沟发展成为大河道的速度却不慢。这是因为它进入沿河城沟的沟口所处高度代于古怀涞湖面,在地质上叫“下位河”,具有天然优势。

且说距今十几万年前的一天,南坡河终于切穿了分水岭,把源头发展到了另一边,接通了北坡河道。遭到袭击的北坡河瘁不及防,被处在低位的“敌人”打开缺口,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北坡河水及小幽州湖,还加上古怀来湖水,就这样源源不断入南坡河—官厅至沿河城的河道就这样被打通了。它从此堂堂正正从普普通通的二级小支流变成了永定河上游的主干道。南坡河实现了这一番作为,但在地质学上的名声却不太好听,叫“袭夺”。偷袭抢夺,仿佛强盗。它叫“袭夺河”;倒霉的北坡河自然叫“被袭夺河”,成了公安人员口头常挂着的受害者,“事主”。

古怀来湖从此获得了顺畅的新出口,得以浩浩荡荡从新开辟的河道奔流而下。强大的水流带来巨大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快速下切底蚀,使河床不断加深;还侧蚀两岸山石,扩展河谷。扩大的河道得以容纳更多的流水,把昔日无边无涯的古怀涞大湖吮吸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条弯弯曲曲缙山河,孤零零地躺在湖盆中央。不甘心的缙山河也照方抓药,像修成正果的南坡河一样,也通过向源侵蚀,依次打通了石峡口峡谷和册田山峡,袭夺了古阳原湖和浩大如海的古大同湖。把它们抽取干净,只留下桑干河和大洋河,合并成为永定河的上游。

就这样,永定河吸干了昔日雁北盆地、翼西北间山盆地的湖水,却造就了气势雄伟的永定河大峡谷。营建大峡谷的巨大工程,也使西山以东的北京凹陷,铺上了一层又一层来自高原、西山的砾石、泥砂,完成了千年古都北京城的奠基礼。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8-05-26
从高空俯视永定河大峡谷,从官厅大坝到三家店,自西北向东南,直线距离不过52公里,但永定河穿行西山的万山丛中,纡回盘旋,百折千曲,峡谷长度却多了一倍还多,达到108.7公里,很像是一条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蟠龙。

在三家店拦河闸看大峡谷,这里的河床高程不过100米。由此蜿蜒而上,到达官厅大坝,河床海拔已经升高到440米。由此来看,大峡谷又不愧是一条昂首挺胸,振鬣欲飞,腾云驾雾,遨游天外的翔龙。

来到官厅水库拦河大坝,看到的是峡口大张,气吞山河,活活一条无往不前的猛龙血盆大口。

官厅大坝所在峡口,河床宽度是106米。向北展望,只见水库东西两岸山势豁然开朗。到杨大大庄,宽度已达到3600米。水库湖面辽阔,一碧万顷,烟波浩渺。可想而知,若非大坝紧卡峡谷龙口,偌大湖盆,无论如海似洋,也会被峡龙一饮而涸,不在话下。

大坝紧锁大峡谷龙口,自然气象非凡。不过,若仔细观察,却发现它并非端端正正卡在咽喉。以东到西,右坝头偏向以北的库区。这又是为何呢?

这不是大坝设计、建造者的粗心大意。

原来,1951年设计大坝,计划坝高45米,坝顶高程485.17米,长290米。却不料,勘测发现,正在右岸峡坡,高程460米的地方,居然还有一条废河弃道!无奈,大坝的轴线不得不在西岸向北转了向。

1989年9月开工加高大坝,要提高到海拔492米的高度,坝顶长度加大到423米。不用说,设计者也是小心翼翼,让轴线及早改向,避开半腰的古河道。这条古河,就是前文提及的,被沿河城南坡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水源的“断头事主”北坡河。

大坝所在山头,清《怀来县态》称为天寿山,俗名官亭山。原来,官厅之名,源自官亭了。所谓官亭子,就是明代设立“内三关”(居庸、紫荆、侧马关)长城防线中,管理防御设施和兵士的哨所。现在,在大坝东西山头上,仍然可以见到各有一座烽火台,负责向京师传递军情。峡口还有一处水关口,负责峡口交通防卫。官厅山高六七百米,但向南山势却越来越高,达千米以上,逶迤起伏,连绵无际。俯视峡谷,河床下降陡急,与山顶形成巨大高差。可想洪水入峡,浪疾流速,咆哮翻腾,声震如雷,该是何等惊心动魄。

峡谷两岸陡壁,岩层由中元古界地层组成,主体是蓟县系雾迷山组,主要为灰色巨厚块状白云岩,夹有黑色燧石条带。这种海洋沉积的钙镁碳酸盐岩加上硅质条带层,坚硬异常,不易风化,构造了大峡谷上游近百里的巍巍高山深峡。山体发生过褶皱,使这里的地层收缩隆起,形成为巨大的背斜大山。背斜的两翼窄短,陡立倾斜。背斜的核部宽大,地层平缓。登临这样的大山,时常会产生错觉,仿佛闯入巨人的世界。那峡谷悬崖间的一层层阶台,高高耸立的平夷峰顶,似乎是巨人们上下往来的台阶,以及岩桌、岩椅,还有推枰布局的巨石棋盘。

在峡坡和谷顶的平面上,时常可以见到一层棱角状碎石,已经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不易分开。它们是更新世时,西山曾经爆发过地震的证据。那一场大震,山崩地裂,碎石胶结层就是当时崩落的山石。正是这次大地震,使怀来古湖的南缘湖,直到高亘的幽州背斜分水岭,坚硬的岩层发生酥裂和崩塌。使沿河城沟的一条小小支沟,不失时机地打通水道,迅速利用汹涌灌入的古怀来湖水,造就今日永定河的上游主干道,以及深邃的大峡谷。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8-05-26
辽河与浑河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8-06-17
黄河不仅夺济 夺淮 夺海
历史一直就在这三处徘徊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9-05-07
黄河夺淮不是袭夺
袭夺:是个很专业的名词.比如两条江河一个东流,一个西流,,两河以一座山为分水岭.东流的水量量大,不断的侵蚀山体,最终和西流的河流连在一起,然后继续侵蚀西流的河流的河床,导致西流的河流的流向改变由西流变成东流,成为东流的河流的河道的一部分.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9-05-11
     四川西部的大渡河,原南流由安宁河注入金沙江,现改向东流,注入岷江,现在大渡河与安宁河之间的分水岭叫菩萨岗,其上有明显的宽广老谷(风口),老谷内尚有古河流沉积的砾石层。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9-05-11
引用第31楼lyasan于2009-05-11 12:56发表的  :
     四川西部的大渡河,原南流由安宁河注入金沙江,现改向东流,注入岷江,现在大渡河与安宁河之间的分水岭叫菩萨岗,其上有明显的宽广老谷(风口),老谷内尚有古河流沉积的砾石层。  


有地图看看吗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9-05-12
引用第32楼liucheng1972于2009-05-11 20:09发表的  :
有地图看看吗

      我也是在别处看到的  看地图上貌似又不大可能  估计只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