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原先在国内人事论坛的看法,北京、上海、广东一把手是当然的政治局委员,也是凸现其省份的重要性。在李锡铭-陈希同时代,北京地位似乎更高些,因为时任市长陈希同委任为国务委员,也跻身于国家领导人行列。但这与当初的政治情况有关,李、陈曾水火不容。俩人都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反而能互相牵制。
十三大上,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以及四川书记全部晋升为政治局委员,算是开了地方大员进入政治局的较“正规”的头。不过据传,当初主要是为提拔李瑞环,怕北京上海面子上不好看,索性一起纳入政治局。
89年江泽民、李瑞环晋京后,到十四大上,仍然遵从先例。北京的陈希同、上海的吴邦国(朱镕基此前已调入国务院)、天津的谭绍文,再加上广东的谢非、山东的姜春云,作为地方代表进入政治局。谭绍文早逝,继任的张立昌却未能再次进入政治局,直到十六大。三中全会后吴邦国、姜春云委任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免去其地方职务,继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立即增补进政治局,而继任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却再也与政治局无缘,显是年龄问题作绊。
十五大上,除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早是政治局委员外,新任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新任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进入政治局。此后谢非获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遗缺由李长春接任,基本维持着京沪粤鲁独大场面。
十六大时地方诸侯进局者众,计有山东吴官正、广东李长春、新任北京书记刘淇、新任上海书记陈良宇、四川周永康、江苏回良玉、湖北俞正声、新疆王乐泉、浙江张德江、天津张立昌。其中吴官正、李长春贵为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获选书记处书记,回良玉作为早就看好的国务院主管农业、民族副总理人选,免地方兼职;张立昌入局明显有补偿李瑞环及天津的意味;俞正声入主湖北则是借重俞出众的手腕去治理整顿;新疆的战略地位升级导致王乐泉入围。
需要说明的是,苏、浙虽为经济强省,怎奈离上海太近,始终与政治局无缘。
杨汝岱后,四川再无政治局委员长期问政。据说是因为萧秧意外落选有关。
按照惯例讲,除非全部取消地方要员的政治局身份,京沪粤的席位是一定的,天津、新疆、山东可能性次之,四川、重庆、辽宁(分别代表开发西部和振兴东北)再次之。
以下是引用gzmike在2003-8-22 15:52:40的发言:
从谢非开始,广东省委书记都是政治局委员。
而且,一般惯例是,先当选政治局委员,再调任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在河南省委书记的位置上进入政治局1年以后,才调任广东;张德江在浙江省委书记位置上进入政治局以后1个月调任广东。
北京、上海两直辖市委书记一般是在任上进入政治局。
李长春是十五大后半年人大召开、谢非获选副委员长前夕才调任广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