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328阅读
  • 57回复

[综合]三大中心城市描绘发展蓝图,西北城市总规诱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4-11-10
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11-10 11:43:36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liang21在2004-11-9 2:58:35的发言:
西安不在西北西安算个X


??

西安算西北,那新疆和西藏好象不是中国的?
[/quote]
通常所谓的”西北“等大区域的叫法其实已经很大程度脱离了地理上的含义,而是改变为了政治上的区域称呼。西藏是划到”西南地区“的。
兰渝铁路:兰州—广元—阆中—南充—合川—重庆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4-11-12
以下是引用nx212在2004-11-10 11:51:04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11-10 11:43:36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liang21在2004-11-9 2:58:35的发言:
西安不在西北西安算个X


??

西安算西北,那新疆和西藏好象不是中国的?
[/quote]
通常所谓的”西北“等大区域的叫法其实已经很大程度脱离了地理上的含义,而是改变为了政治上的区域称呼。西藏是划到”西南地区“的。

关键是西安太冤了.
明明在版图中心,自然条件也不差,却被冠名西北,使得一些知识欠缺的人以为西安真的很偏、自然状况很恶劣,西北的所有恶名她都得背上.
[/quote]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4-11-14
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11-12 11:19:25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nx212在2004-11-10 11:51:04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tslx在2004-11-10 11:43:36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liang21在2004-11-9 2:58:35的发言:
西安不在西北西安算个X


??

西安算西北,那新疆和西藏好象不是中国的?
[/quote]
通常所谓的”西北“等大区域的叫法其实已经很大程度脱离了地理上的含义,而是改变为了政治上的区域称呼。西藏是划到”西南地区“的。

关键是西安太冤了.
明明在版图中心,自然条件也不差,却被冠名西北,使得一些知识欠缺的人以为西安真的很偏、自然状况很恶劣,西北的所有恶名她都得背上.
[/quote]
[/quote]

版图中心是兰州,哪里是西安;国家测绘局造就测定中国中心是兰州市的定远镇
皇权不下县派

中央——高级政区(省、都、郡、邦)——统县政区(道、府、畿、盟)——县级政区(县、州、邑、厢、旗)——县下政区(乡、镇、坊、苏木)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5-03-15
兰州也一直是特大城市
皇权不下县派

中央——高级政区(省、都、郡、邦)——统县政区(道、府、畿、盟)——县级政区(县、州、邑、厢、旗)——县下政区(乡、镇、坊、苏木)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5-03-15
42楼---应该说是楼主了,讲得好。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5-03-16

"版图中心是兰州,哪里是西安;国家测绘局造就测定中国中心是兰州市的定远镇 "

只是地理中心而已.不代表是全中心.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5-03-19
以下是引用上官懿在2004-10-21 17:25:37的发言:
时间是公元前的秦代,如果在当时中国的任意的一地,有人问我是什么籍贯,我一定用纯正土音骄傲地说:陇西郡!且声音无比洪亮,因为此时陇西郡乃是龙兴之地,帝国禁地,埋葬着最早的皇族13代先王,生长于斯,焉能不自豪!
  如果时间为汉代,有人问我同样地问题,我一样用骄傲而洪亮地声音回答,且一定是土音,因为此时帝国政府中,王侯将相操陇山之西口音者,多若牛毛,西汉皇族的近卫军-羽林,只从全国5个地方征募,陇西天水居其首!(我曾在读前汉时将陇西天水籍人出现的页面折起,书读毕,厚加一分,一共400多页,我折了100多页!)
  如果是唐代,那也许不用再回答了,因为那时陇右不仅是龙兴之地,整个政权由关陇贵族把持,更由于陇右乃全帝国最繁华富庶的地区,“我乃陇西郡人也!”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豪气!
  然而,(什么都怕这个然而啊)从此以后,这片土地就开始走在下坡路上了——丝绸之路从中唐后越来越不畅通,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经济与文化中心越来越向东南游移,异族不断的侵略焚烧破坏,甘肃,也越来越被他人想象成为大话西游中的景象了。这个下坡路的趋势从公元6世纪起至今,一直延续。
  所以,从上大学出了甘肃到今天,我没见过有那位甘肃人在外地用洪亮的声音说:“我是甘肃人!”不论你承认不承认,不论说面子还是里子,自豪被自惭代替了,哪怕是那么一点点,但却是从最深处的自惭!我承认:我就有。为什么?一句话:民气不振!为什么民气不振?此真正之原因,乃是文化不兴!又为何文化不兴呢?此中之由,真真是叫人思之如梗。
  甘肃,从文化板块来分,由河西,陇东南,陇东及河州甘南组成。河西之地,古代为月氏的牧场(此民族后来被汉赶到印度,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贵霜帝国),印欧语系民族到达的最西端,自汉晋大量中原人的经营,成为汉民族汉文化的重要中心,尤其重要的,是各种文化在汉文化基础上的交流与激荡所创造出的独特的文化财富,不论在器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没有那里有比河西更独特更全面!此所谓凉州六郡,何其盛哉!再以天水陇西为中心的陇东南文化区,即秦文化的核心区,又由于在秦灭楚后将皇族与贵族悉数迁至天水一带,有了秦楚这两大左右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力量融合产生的独特地域文化,天水陇西从古到今产生了多少英杰!此为秦州七郡,又何其状欤!又陇东,周人肇兴之地,中国农业文明的源头,至今仍有最深厚的农业文明底蕴。甘肃有如此巨大的文化财富,怎能不让人自豪!
  但是,又是但是啊,如今如果把甘肃比做一个盘子,那他今天的文化却只是一个简单的拼盘,并没有做成一个大菜。——果粟蔬肉再鲜,也只是拼盘啊!
  如果没有井上进的《敦煌》,如果东映没有把《敦煌》拍成电影,赋予敦煌浪漫神秘的人格化魅力,那敦煌那能有今日之盛!麦积山,风光底蕴有过敦煌之,无人喝彩几十年,至今才少有起色!一个大省,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名片,没有自己独特的人文性格,甚至没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怎能有自己的亲和力?怎能有自己的吸引力?没有内容,那能让人叫好?不说别的,甘肃的学子到了外省,我以为是最没有“同乡”感觉的,不信问问。
  为什么?真是很尴尬,因为甘肃的文化重心很难选择,两头重,中间轻,取舍那个都不行,就像三个王子争位,两个都很强,谁当老大都坐不住,就只能让老三当太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是,老三实在是太弱了。。。兰州老乡且慢骂我,我列几个数字,《北周地理志》,当时金城共400多户人,凉州已2万多户,秦州8万多户;再列个黑数字,上世纪初,要想捐个兰州知府,每年需上交5000两银,但要换成凉州或秦州,需15000两银,其他还有10000两的若干。所以,我说“中间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文化积累的浅直接导致包容能力的不足,更别说能把陇原文化合金淬火的本事了,兰州,可以说是最没有文化辐射力的 城市,但同时倒霉的甘肃也同样发不出光了。这其实是历史的尴尬,甘肃的悲剧。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要拜左宗棠所赐!这个湖南人在镇压了回民起义后,一手扶持马家政权上台,尤其是从上世纪初起,马家作为甘青宁的本土军阀,对这片热土实施了野蛮的文化摧残。传统的儒家文化被消解,以游商游牧文化为核心的异质文化作为地方的主体政治文化,并作为引导,从根本上对甘肃的地域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负面作用。从历史与横向的眼光来看,倒退何止一两百年!祖先本来的开放精神越来越保守,最后竟有了反文化的因子!历史发展自此,我们完全丧失了汉唐的开放与吸纳,完全丧失了文化的大气与前进的原动力,加上甘肃近现代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化中心与荟萃发扬之地,更是显得垂垂老矣,日落西山了。
  我们要“振兴”!还是要“复兴”!“振兴”,虽前进而根本不治,事倍功半!“复兴”才是强省之始!甘肃需要“文艺复兴”!更需要从秦汉隋唐取其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文化,打造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品牌!不能再拼盘了!不仅如此,还要更有力的批判以断其毒流!甘肃文化上的落后状态导致的不仅仅是民气不振,更从各个层面上种下恶果!官场萎靡,盘根错节,一个新的土著“贵族”阶层从根本上腐蚀着政治文化,有的现象甚至没走出封建时代!长此以往,不敢想象差距还会拉大多少。我们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不是落后,甚至不是连速度都落后,而是连意识都落后连反映都落后!成绩差脑子笨都不要紧,就是千万别说还不如放羊去。
  我们需要广东的开放与胆气,需要江浙的效率与文明,需要关东的豪气与魄力,还需要陕西的不甘与急切!可这一切,我们多么缺乏!“复兴”之路,漫漫其修远,愿当局者谋之!愿学人思之!愿吾甘人急切之!

一身豪气哦。

可是“月氏民族被汉赶到了印度”从何说起?明明是被匈奴人驱逐,怎么成了汉人的事情呢?

—— 红太阳是黄的!——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5-03-20

实际上月氏族和德国人有亲缘关系。

皇权不下县派

中央——高级政区(省、都、郡、邦)——统县政区(道、府、畿、盟)——县级政区(县、州、邑、厢、旗)——县下政区(乡、镇、坊、苏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