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日报
回归中国十年来,香港一直在努力维持自己经济方面的独立自主性,但它现在却走上了一条与之相反的道路:与中国大陆融为一体。
自1979年邓小平将与香港接壤的深圳确立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以来,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已经成长为一个人口达900万的繁华大都市,并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日渐威胁到香港的经济前景,香港这座在商言商的城市开始寻求以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从临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获益。
香港政府本月表示,它将考虑允许200万有深圳户口的人自由前往香港。如果这一想法能付诸实施,那将是迄今为止香港和深圳这两座毗邻城市在融合为一个强大经济实体方面迈出的最大胆一步。深圳及其临近地区一直渴望能像香港那样拥有发达的金融业以及全球性触角,而香港则越来越急于分享深圳与大陆其他地区的密切联系、并使深圳这个硅谷式的科技中心为自己增光添色。
广告深、港两地的更紧密结合也会产生一些棘手问题。香港的劳工团体可能会对任何方便低成本大陆劳工在香港获得就业机会的措施都心存恐惧。而跨境犯罪问题也会变得更加严重。一些香港居民则担心香港的房价和工资水平会被深圳拖低,虽然后者的房价和工资一直在迅速增长。此外,鉴于香港这块前英国殖民地的许多居民都要求扩大香港的政治自治,因此那些依然希望与中国大陆保持距离的香港人也很有可能反对港、深融合。
但要求这两座城市进行全面融合的呼声正在加大。本周,与香港高层政治人物有密切联系的智库智经研究中心(Bauhinia Foundation Research Center)将发表一份报告,对“建立香港-深圳大都市”的方式提出建议。
从预先发布的内容简介看,该报告会将香港-深圳与纽约、东京和伦敦等世界其他大都市进行比较,并就理顺两座城市间商业、资金和信息往来的方式提出建议。智经研究中心还呼吁增加港、深两地的人员往来,允许深圳居民享受香港的社会服务。这份报告的内容简介称,要允许港、深两地的企业和居民尽可能方便地运作和生活。
香港上周宣布,将修建一条连接香港与深圳以及华南商业中心广州的铁路,将香港到广州的旅途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45分钟。这条铁路线将把香港直接纳入中国的铁路网。
这将方便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大中华区副总裁柯锐思(Christopher Hassall)这类生意人的生活。柯锐思已在宝洁的广州地区总部工作了3年,他每月差不多都要因公乘火车前往香港四次,在他看来密切深、港两地的联系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香港投资促进机构的代表们经常与他们来自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同行联袂宣传香港的优势,称香港是珠三角这一大经济圈中的一员,该经济区还包括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大城市以及东莞和珠海等制造业中心。
香港投资推广署(Invest Hong Kong)的助理署长麦高诚(Mark Michelson)说,珠三角地区对香港十分重要。投资推广署在过去4年中已经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相关机构联合举办了56次巡回推介活动。麦高诚说,把香港与其周边的大陆城市放在一道宣传大有裨益,因为这使香港有机会成为人们涉足中国市场的一个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这是选择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回归中国十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香港一直在努力强调其作为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而在司法、政治和经济方面所享有的独特地位。香港是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一个单独成员,它仍然保留了自己的边界控制,这使得中国大陆居民在获得赴港旅游和工作签证方面往往比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更困难。
近年来,深圳已开始促进与香港的融合。这方面最突出的体现是2005年发布的一份政策性文件,它要求深圳为香港起到更重要的配角作用,建议进一步密切与香港的联系,将自身建设成为华南制造企业服务的一个大陆中心城市。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Donald Tsang)已明确表示要将香港人口从目前的700万左右增加到1,000万,从而使香港在全球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收编深圳可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便捷选择,与深圳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还可以加强抵御上海所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商业吸引力的能力。
身兼香港政府顾问之职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Lawrence Lau)建议,取消香港和深圳间的边境检查站,在港、深两市的机场间修建一条高速铁路,让两座机场在空管方面相互协调。
刘遵义说,与深圳竞争对香港没有好处,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转而寻找合作共赢之道。(作者 Jonathan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