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申遺進入倒計時
寧波段“二段一點”列入申遺文本
2013年02月26日08:28 來源:寧波日報
昨天(2月25日),記者從中國大運河(寧波段)申遺辦公室獲悉,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文本在1月底已經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這意味著,今年七八月份,世界遺產中心專家將對遺產點進行現場評估考察。明年6月,世界遺產大會將對中國大運河申遺項目進行表決。中國大運河申遺由此進入倒計時階段。寧波段運河申遺辦工作人員表示:“寧波‘二段一點’在大運河申遺的正式文體內,如果中國大運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那麼,寧波也將新增一處世界級的文化遺產。”
據了解,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文本名單中,共有8個省(市)35個城市的31個遺產點,這其中,寧波市列入正式文本的為“二段一點”。
第一段為浙東運河上虞-余姚段中的寧波段,具體為從五夫升船機至曹墅橋,始建於宋代(10至13世紀),是利用當地的湖泊沼澤經人工整理后形成的運河。這段運河溝通了曹娥江和姚江,歷史上對促進沿線城鎮的繁榮發揮過重要作用,至今仍保留著運河兩岸村鎮相依的自然風貌。這段運河至今仍是繁忙的航道,現為六級航道,平均寬22米,水深1.5米。
第二段為浙江運河寧波段,具體從余姚丈亭三江口經慈城,向南抵小西壩,總長約23千米。這是宋代(10至13世紀)浙東運河黃金時期開鑿的航道,取代了丈亭以東姚江自然段,避免海潮對航道的影響,這種自然江河與人工塘河並行結合、因勢取舍的設計、構筑理念與航運方式,正是寧波地區古代航運系統的一個重要特征。
“二段一點”中的“點”其實是“兩點”,即寧波三江口和慶安會館,這是大運河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點。自古以來,明州(寧波)始終是一個優良的對外開放港口,特別是在唐朝時期,“海外雜國、賈船交至”,明州與揚州、廣州並列為我國三大主要貿易港,清末時,寧波更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寧波三江口和慶安會館入選的理由是,浙東運河在宋代全線貫通后,到達寧波的內河航船,一般從三江口換乘海船經甬江出海。同樣,東來的海船,在寧波三江口駐泊后,改乘內河船,經浙東運河至杭州,與大運河對接。
這其中,寧波慶安會館更有著特殊的歷史文化地位,它是浙東運河沿線在水運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的地區自然興起的商業設施,反映了大運河沿線因運河而發展繁榮的貿易和工商業情況,代表了由於漕運維護修建的大運河衍生影響。會館同時又是祀神的廟宇,供奉航海保護神媽祖,反映了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線路鏈接的重要節點上受到外來影響的傳統習俗的傳播與發展。
新聞鏈接:中國大運河 實為三大系運河
記者從寧波段運河申遺辦了解到,中國大運河申遺並不僅僅是京杭大運河,而是囊括了國內的三大系運河,涉及8省(市)35個城市。
據了解,中國大運河申遺源於2006年3月,58位政協委員聯名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提案,呼吁從戰略高度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2007年9月26日,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在揚州揭牌。2012年9月,35個大運河聯合申遺城市在揚州共同簽署《大運河遺產聯合保護協定》,承諾共同協作聯合保護運河遺產。
參與申遺的三大系運河,包括隋唐宋時期以洛陽為中心的隋唐大運河﹔元明清時期以北京、杭州為起始的京杭大運河﹔從寧波入海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連的浙東運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8個省、直轄市,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而且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