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的土著方言为吴语和徽语(徽语是否为吴语有争议,我下文暂且归类为吴语)。
赣语在皖南的分布大致有东至县(不含木塔乡),石台西部,池州市区西部,至于是否为土著方言,本人没有研究清楚,不能随便定论。
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是目前皖南存在的方言,江淮官话是人口最多的外来方言,这三种方言的使用者是近代以来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从全国各地陆续迁至皖南来的,从皖南各县的县志,府志中都能找到一些移民的信息。
徽州府六县加上旌德县大致是徽语的范围,除徽语部分和东至县以外其他部分为吴语宣州片和太湖片,郎溪县和广德市属太湖片,其他各市县均为吴语宣州片(有方言爱好者研究称郎溪广德亦为宣州片,仅边界处为太湖片)。
宣州片所占范围在皖南是很大的,包括了今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当涂、博望、湾沚、繁昌、南陵、青阳、石台、泾县、宁国的区域(不含芜湖铜陵市区的江北部分)。宣州吴语和徽语是皖南文化的核心,古代文人在皖南写下很多经典诗词,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当涂,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芜湖(此地原为当涂大桥镇,今属芜湖龙山街道),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泾县,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池州。
皖南虽有多篇名家的诗词,但今日的方言现状已然不如当年。太平天国使皖南的人口减少约90%,至今有的县人口还不及历史最高值。宣城东边跟县里交界的地方在现在的方言地图中是一块大的方言岛,这块方言岛在太平天国之后人口几乎归零,清朝命令一些湖北人、河南人来此填补人口的缺失,这就导致了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来到了皖南,取代了部分地区宣州吴语为主的地位,西南官话主要分布在宁国,中原官话主要分布在广德。
到了民国初期,由于地方割据势力、自然灾害等原因,大量江北人移居皖南,皖南便接纳了江淮官话的人口。后期因为抗战等原因,又有一部分江淮官话的使用者来皖南求生。建国后,一部分住在江北的人为了寻亲,而去了皖南。这些大致是江淮官话使用者来皖南的历史因素。
当年外来人口来到皖南,如果是住乡下的,那么他们会继续说自己原有的方言,或者被同化,如果是住街上的,说什么方言跟时间有关:以芜湖为例,在民国初期以前的街上这个范围,仍然都说自己的本土方言,在芜湖就是宣州吴语,一旦到了民国中期,随着江淮官话的移民者增多,街上人口构成就变成以江淮官话使用者为主,以本地人和其他外地人为辅了,这群人如果一直用自家话沟通就很不方便,一段时间后就逐渐演变成使用一种大家妥协的普通话了,这种普通话就是芜湖小片的雏形,当然这种普通话的音系是很不稳定的,而且很多读音都靠近现在的普通话。芜湖小片被划为江淮官话的一片。
当然在民国那会,可能只有芜湖和当涂的移民比较多,导致街上产生了芜湖小片,而南陵、宣城等地的街上的芜湖小片则是后来推普的时候错把芜湖小片当普通话推过去导致产生的。
芜湖市区较客观的吴语(只有宣州吴语)分布可以去吴语公众号查看最新的方言地图,是我和其他的方言爱好者一起提交的方言分布信息,周边部分市县的吴语信息因为没有分布资料提供者所以显示不全。
根据我的这些信息,我推几个结论:
1.除了徽语、吴语太湖片和赣语的其他地方,宣州吴语至今仍占据大量的郊区、集镇和农村,在乡下还算坚挺,完全不是某些人或某些机构扯的“宣州吴语快要完蛋了”那样。
2.芜湖小片只可能出现在街上,也就是每个地方老城和新城的地方,乡下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如果乡下有江淮官话的使用者,那一定是江淮官话的其他小片,比如芜湖清水是江淮官话的移民区,当地使用江淮官话的巢湖小片。
3.宣州吴语是代表皖南文化的本土方言,尽管它现在的处境不是很好,但是如果能认清它文化上的本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让其做皖南的代表方言,那么对皖南来说也是很好的。
4.皖南有很多方言,各方言的使用者,不论是说本地方言还是说外来方言,都希望能够和谐相处,友好交流,尊重本土方言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而不应该像某些人那样搞对立搞地域黑,给皖南招黑。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认识,本人不才,还请大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