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25阅读
  • 6回复

[地名由来]台湾地区部分乡镇地名由来盘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2-05
难免有疏漏不周之处,请多包涵,同时也请各路大侠指正。

——————————

屏东县

屏东市:因位于高屏山之东而得名。
潮州镇:因开拓初期的垦民有不少来自广东潮州府的潮州人移民,,因怀念其故乡的山川草木、风俗民情,就把祖籍的地名移植于这一新开发的土地,命名为潮州庄,后简称为潮州镇。
东港镇:由来说法有二:一是与西港(今高雄市旗津区)、中港(今高雄市林园区中芸港)的相对位置而得名;二是认为其位于高屏溪以东,故称之为东港
恒春镇:古名“琅峤”,是排湾族语“兰花”的音译。清同治年间在琅峤设县。由于此地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沈葆桢将其改名为“恒春”。
万丹乡:1920年设万丹庄,始得名。
长治乡:原名长兴,1946年取长治久安之意改现名
麟洛乡:早期属西拉雅平埔族生活领域,可能当时有平埔“麟洛”社,清廷记为“凌洛”。1698年前后,嘉应州徐俊良先贤来此开垦,传说在开设水圳时发现许多大龟,所谓“有龟必有麟”乃象征“麟趾呈祥”之兆,就取地名为“麟落庄”,后来改称为麟洛
九如乡:原名九块厝,后改现名
里港乡:旧称“阿里港”。清康熙年间,有一姓氏不详而名阿里者,在下淡水溪畔贩卖冷食而得名,后改为里港
盐埔乡:朝时,泉州汉人前来开垦,以十台车的食盐向平地原住民换取这片土地;当时山地与平地间的草原地带常被称为“埔”,取其以食盐换来的埔地之意,故名为“盐埔”
高树乡:约在1737年时开始有福建、广东一带的客家移民来此开垦,建立“东振馆”并形成聚落,称为“东振新庄”,又因为村落中有棵高耸的木棉树,也被称为“高树下庄”
万峦乡:称“蛮蛮”,也作“万蛮”,为一平埔族之社,万峦此地名似乎是由此转化而来
内埔乡:早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在清康熙年间,中国大陆闽、粤籍移民来此开垦。先民先在森林中间开辟出一片旱田,客家话称为“埔”,又在密林内,故称“内埔”。又说,“内埔”先民向外垦拓时,将最初开辟的埔地称为“内埔”。
琉球乡:以琉球屿命名
竹田乡:原名顿物、竹田庄,1920年改现名
新埤乡:其新皮一词系取名于新设人埤头以灌溉之义也
枋寮乡:境内早期有许多天然林木,清康熙年间有福建漳州移民来此伐木为生,并以木板搭寮居住,台语的木板写作木枋,因此称为枋寮
新园乡: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约在明末清初时代,有福建移民黄上房、萧发现等四人率众来此地开垦,在本乡下淡水溪畔建立家园,故称之为“新园”;二是早期此地并无水源灌溉,而汉人惯称水田为“田”,旱田为“园”,故将此地称之为“新园”
嵌顶乡:战后,新园庄内的崁顶、力社、洲子、过溪子独立组成崁顶乡,以驻地命名
林边乡:早期此地树林茂盛,汉人移民选在树林边建立开辟家园,因此取名林仔边,1920年改现名
南州乡:原名“溪州”,因乡内有溪洲溪流过而得名。1951年3月奉准自林边乡分出,设立“溪州乡”。以此地位于台湾南部,并取“南州出贤人”之意,易名为南州乡
佳冬乡:原名茄苳脚,1920年,以台湾闽南语茄苳(katang)与日语“佳冬”发音相近,易名为“佳冬”
车城乡:车城一名,日人伊能嘉矩认为是“柴城(原名)”发音上的讹误。另一说法则指称曾有原住民大举来袭,庄民利用搬运木炭的牛车数十台驻列作为防御,因而将柴城改称车城。
满州乡:原名蚊蟀埔,1920年台湾地名大变革,官方以台语“蚊蟀”音近日语“满洲”(manshū)而将此地易名满州
枋山乡:原名崩山,,后来觉得崩山不雅,也不吉利,便采用台语谐音“枋山”替代
雾台乡:旧称Vudai,由此音译而来
玛家乡:玛家乡为排湾族玛卡札亚札亚社(Makazayazaya)的居住地,在排湾族语中是指“倾斜的山坡地”,意指其部落是居住在溪流坡地上,战后初期将上述五村名字改为玛家。
泰武乡:本乡因位于南北大武山之麓,台湾光复时为了与台东县大武乡有所区别,而取大之古音泰字而成泰武
来义乡:战后初期在“加拉阿夫斯”部落(旧来义部落)成立来义乡,以境内部落旧称命名
春日乡:1941年,日本将原率芒社及其附属部落迁移至卡苏卡,也就是今日春日村西侧上方,并以日语音近之“春日”(kasuga)为社名。战后初期取春日村为乡名
狮子乡:据当地的耆老称在狮子村有巨大岩石,形状很像狮子头,因而命名为“狮子头山”,村落也被称之为狮子头社,设乡时以驻地狮子村命名。
牡丹乡:旧称牡丹社,战后初期以“牡丹社事件”之名,加上此地盛产野牡丹而命名
三地门乡:旧称三地、山地门,1947年改现名

澎湖县


马公市:清朝前期旧称为“妈宫城”。1921年改称为马公

湖西乡:或因辖地位于澎湖水道之西而得名

白沙乡:以境内白沙岛命名

七美乡:旧称南屿、大屿、南天岛。1949年为纪念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倭寇侵犯本岛,逼迫七位美女投井殉节之七美人冢贞烈事迹,经呈报省府核准后,更名为七美乡

望安乡:原名八罩屿、网埯,后改名望安,以望安岛命名

西屿乡:以西屿岛(渔翁岛)命名,该岛是澎湖三大岛的西翼大岛,所以又名西屿


金门县

金城镇:原名板浦、金门城,以建于明代的金门城而得名

金湖镇:原名沧湖,1954年改现名。

金沙镇:原名沙美,后改现名。

金宁乡:原名古宁头,1949年成立古宁、金盘两区公所,1951年,两区公所合并,各取一字更名为金宁区公所

乌丘乡:以境内乌丘屿命名

烈屿乡:以烈屿岛(小金门岛)命名


台北市

中正区:以境内中正纪念堂命名

万华区:旧称艋甲,艋舺原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凯达格兰族语独木舟之意。日治时,因艋舺以台语发音(Báng-kah),与日语万华(Banka)相似,故名

大同区:同治年间,今大同区北部一带属淡水厅大加腊堡大隆同庄,1946年1月始设区时,取清代庄名之缩写,并寓世界大同,故名

中山区:此区因孙中山曾于中正区梅屋敷(今国父史迹纪念馆)休憩,为纪念之因而得名

松山区:原名锡口,1920改现名。松山的由来一说是因为当地风景和四国的松山相似,另一说是因为附近山丘多松树

大安区:安区名之由来,来自旧地名大安庄;大安庄原为泉州府安溪移民之聚落,故取意为伟大的安溪

信义区:以境内信义计划区命名

内湖区:因其境内多山丘,形成多处小盆地地貌,当地人台湾闽南语称山坳地为湖,故内湖是内部盆地之义

南港区:区名取自境内之南港、三重、中南等里之旧名南港仔街,及旧庄、大丰二里之旧称南港仔庄,因在基隆河之南岸,与今新北市汐止区北港里之北港相对而得名

士林区:旧名“八芝兰林”(Pattsiran),为平埔族语温泉之义。后简化其名为芝兰堡,清末时因当地读书风气兴盛,科考人才辈出,遂改称士林,有士子如林之涵义

文山区:由于此地区与新北市深坑区等地在道光年间,因山型如拳,定名为拳山堡;后因名称不雅,日治时期取“文山秀气”之意改称为文山堡。

北投区:昔日为平埔族北投社,巴赛语:Ki-pataw,为巫女之意

嘉义市


东区:因位于嘉义市东部而得名

西区:因位于嘉义市西部而得名


嘉义县


太保市:旧名沟尾庄,乾隆51年(1786年)乡人王得禄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官封千总。嘉庆11年(1806年)又协助平定海贼蔡牵建功。官封浙江提督。道光18年(西元1838年)加封为“太子太保”,为清代台湾人官衔最高的一人。其故乡改名太保庄

朴子市:原名朴子脚,意为朴子树下,清康熙21年(1682年),林马从湄洲祖庙迎请妈祖,欲至居住地布袋嘴半月庄供祀,经牛稠溪朴子溪南岸朴仔树下休息。当地民众闻讯聚集参拜,并奉神意指示要停住此地,故在此树下立庙称为朴树宫。

布袋镇:1.布袋昔称为“布袋嘴”,因为布袋位在盐 水溪口之北,以前环抱一个内湾,布袋就 位在此内湾北岸突出的尖嘴上,故有此称 ,后来则改为“布袋”。

2.布袋地名缘起于外绕沙嘴,深居舄湖内 ,似布袋状而得名。昔称“布大瑞”讹传为“ 布袋嘴”,骚人墨客称为“岱江”,也是日据 时地方士绅以取七福神之布袋和尚雅号, 以布袋延用至今。

大林镇:旧名为“大莆林”或“大埔林”,此地名之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系指本地在开垦初期乃为广大的森林地带,故有此称;另一种说法为往昔此地有来自潮州府大埔之林地的移民,而有此称。后来才改大林

溪口乡:华兴溪、三叠溪于境内交汇,故名

民雄乡:旧称“打猫”,系旧时洪雅族平埔族之“打猫社”,取其(台语近音“Ta-ba”)译字而来。1920年日本认为“打猫”地名不雅,故取日语近音译为“民雄”

新港乡:原名新南港,后简化为新港

六脚乡:始设乡时驻六脚,故名。原名六家佃庄,后因闽南语“家”与“脚”音近讹传,遂改名“六脚佃”。

东石乡:早年先民自福建泉州晋江东石渡海来台,移拓朴仔脚东石寮,为东石地名由来


连江县

南竿乡:别名马祖,原名南竿塘,后简化为南竿

北竿乡:因位于南竿岛(马祖岛)

莒光乡:旧名白肯、白犬等,1971年 更名为莒光乡,寓意毋忘在莒

东引乡:原名东涌,以东引岛命


云林县


斗六市:原为斗六门柴里,简称为“斗六门”或“柴里”等。。“斗六门”系其族人在狩猎捕获山鹿时发出“ㄉㄨ-ㄌㄨ-ㄇㄣ”的咆哮以为庆贺,后来以闽南语之发音译成汉字

斗南镇:斗南名称的由来有二个说法,一说是位于斗六以南故称斗南;另一说是他里雾的原音和日本的一个地方斗南藩(となみ,tonami。现青森县陆奥市斗南丘)很像所以改为斗南

西螺镇:名称来源自台湾原住民巴布萨族Sailei社之社址,漳州人以其乡音而称之为西螺社,后为西螺

虎尾镇:虎尾之名来自虎尾溪

土库镇:早期土库这个地方的路况很差,不但路面狭小,而且泥土砂砾遍布,雨天泥泞,晴天尘土满天,来往的行人总是被污泥弄脏裤子,因此此地被人称为涂裤庄,后由音演变为土库

北港镇:原名笨港,后改现名,或因北港溪而得名

林内乡:乡名源于乡治所在之森林之内的聚落里。

莿桐乡:莿桐古称“莿桐巷”,清朝以前刺桐丛生,人烟绝迹,先民到此垦荒,择一小巷建屋成村,刺桐树绿布全巷,故取名为莿桐巷

台西乡:因位于台湾云林县浊水溪冲积平原之西部,西濒台湾海峡而得名

仑背乡:原名仑背庄,后简化为仑背

二仑乡:原名二仑仔庄,后简化为现名

麦寮乡:至乾隆中期新虎尾溪开河口时,被溪冲坏,街肆荒废,商势全移于西北麦寮。 当时麦寮因新虎尾溪之故,形成一麦津渡船头,与大陆贸易之货物皆由此船头进出。因当时麦寮盛产大麦与小麦,农民为运输方便,在船头旁搭一寮仔,专门堆放成包的麦子,当时人称此寮为“麦仔簝”。辛亥年时新虎尾溪暴涨改道,麦津渡船头也因泥沙堆积而淤塞,后来的人就以麦仔簝代表全麦寮。之后,又衍申为麦簝街,最后改为麦寮

大埤乡:荷兰占据时代称为「红毛埤」,以后住民采此意为大埤头庄,后演化为大埤

古坑乡:古坑旧称为“庵古坑”,1920年(大正九年)改称为古坑

东势乡:原为海口庄,后演变为东势乡

褒中乡: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和党徒侵扰褒忠的村庄。张源勤、张明义兄弟,召集乡勇抵抗匪徒。经过好几个月,贼匪都攻打不下。后来清廷派福康安率军来台平乱,张氏兄弟率领乡勇和清军共同打击贼匪。事后,清廷封张源勤为通判,张明义为州同,因协防有功于朝廷,并赐庄名为“褒忠”意指“褒奖忠义”。

四湖乡:地名源于今湖西村至四湖村之间,早期有二大湖、二小湖,汉人建庄后便称此地为四湖

口湖乡:故称乌麻园,后因鱼池多且广阔如湖,后命名为口湖

水林乡:原名水灿林,后简化为现名

元长乡:清朝乾隆年间,福建省泉州府人傅元掌最初在本乡开垦,傅氏为人乐善好施,为乡里所推崇,其过世后居民为纪念其人,将本地命名为【元掌庄】。在清嘉庆年间,本地居民平定土匪有功,皇帝赐名【元长】,取其天长地久之意。


台东县


台东市:原名宝桑庄,后改为台东

成功镇:战后又鉴于“新港”一名与当时的嘉义县新港乡同名,为免混淆,且当时的镇长认为新港港湾与台南安平相似,为纪念郑成功开台功劳的名义,再更名为“成功”迄今。

关山镇:其位于大关山之下,改名为关山。

长滨乡:原名加走湾,后改名长滨乡,以驻地命名

池上乡:池上乡名取自聚落位于大坡池上方,故称此地为“池上

东河乡:地名来源有两说:马武窟溪自本乡东流入海之意。以首任官派乡长陈曲江的姓取其半边之“东””,与其名“江”字同义之“河”而命名为“东河”,或曰陈曲江之字即为东河。

鹿野乡:日据时期日本移民来此开垦种植甘蔗,由于附近有原住民鹿寮社,又多野生景观,故称鹿野。

延平乡:1946取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延平”为乡名

卑南乡:名称是由下宾朗社(Pinaski)转音而来。原住民语则称“Puyuma”,意为“获得贡物最高位阶的尊称”,以纪念其伟大的头目鼻那来(Pinara)

金峰乡:后于1946年11月改名为“金山乡”,但又因与台湾省台北县金山乡同名,于1958年易名为“金峰乡”

大武乡:原名拿棒子打,日治时期改现名,以驻地命名。

达仁乡:1946年自大武乡分治,取安朔溪出海口的达仁村为乡名

太麻里乡:太麻里原称大猫狸(Tjavualji),在排湾族语中意指“太阳照耀的肥沃土地”,在清代文献中已记载有“大猫狸”、“大麻里”等名称。1920年定名为“太麻里

绿岛乡:旧名鸡心屿、青仔屿与火烧岛等,阿美族称为Sanasai[1],西方人有称之“Samasana岛”。火烧岛旧名众说纷纭,以清嘉庆年间大火焚烧岛屿之说最为大众采信。1937年设火烧岛庄,于1948年改名为“绿岛”

兰屿乡:1947年因岛上盛产蝴蝶兰而改名


苗栗县

苗栗市:1889年台北府新竹县分拆为两县之际,将猫狸依客家话发音改为近音雅字之苗栗,以作为新的县名及堡名

根据通霄镇志记载:“通霄”一名由来,原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之“风呢样”〈Honeyan〉,一名“屯消”〈Tonsuyan〉社之所在。清治时期,因昔日南势溪水深可停泊商船,为铜锣、三义、苗栗等地货物“吞”吐“销”售中心。闽南语“霄”与“销”发音相同,所以称“吞霄”[1]。清治时期部份有志之士开始改称“通霄”[2]。日治时期新竹州长莅临视察,也认为“吞霄”地名之不雅。且就地北望,见虎头山高耸入云霄,觉得称“通霄”较好。遂于明治37年(西元1904年)更名为现今之“通霄”

苑里镇:本镇地名源自于平埔族道卡斯族苑里社(宛里社,Wanrie)译音而来,依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就番语语言译为“里湾里”,在简化番语之下,由“弯里”、“湾丽”,仍至古文献所称“宛里”、“苑里”,与今日的“苑里”均为同音异字,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

西湖乡:旧称“四湖”,战后设乡时因与云林四湖乡同名而改称西湖乡

头屋乡:原称崁头屋,后简化为头屋

卓兰镇:本镇地名源自于原住民巴则海族罩兰社“Tarien”,在清代雍正年间契字上称为“搭连”,巴则海语为美丽的原野之意;1836年(道光16年)刊行的彰化县志,则称为罩兰;1860年代(同治年间)初期的台湾府舆图纂要称为“打难”。1920年(大正9年)台湾总督府进行行政区域改正时,改称“卓兰

大湖乡: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铜锣庄新鸡隆人吴立传,出猎观音山附近高地受困,侄吴定新驰援,见东方低地四面环山成一盆地,平原中茅苇花齐放,微风吹遇处如湖面波状,故命名为“大湖”而沿用迄今

南庄乡:以乡治所在地,也是全乡最大聚落的南庄而命名。南庄聚落古名南莊,系因位于较早开发的田尾莊(今田美村)之南而得名

三湾乡:旧称三湾,后改现名,或以驻地三湾村命名

造桥乡:以驻地造桥村命名。为以前的移民曾在今造桥村之北端南港溪上游筑桥,以方便通行,故称此地为造桥

后龙镇:旧称“后垅”,后改现名

头分镇:原称田寮庄,清乾隆16年(1751年)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人林洪、吴永忠、温殿玉、黄日新、罗德达等约两百人,率领宗族飘洋过海到头份开垦。当时,他们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开垦的地点。抓到第1号的即为“头份”,后来沿用为地名。

竹南镇:原名中港社、三脚店,1920年改现名。

三义乡:旧名三叉,1953年改现名

铜锣乡:旧称铜锣湾,后简化为铜锣

狮潭乡:旧称西潭、内狮潭,后简化为狮潭

泰安乡:1955年取国泰民安之意改现名

公馆乡:因该地是官府办公或为人民公共建筑之办公事务所在,故名公馆之名乃沿用至今
[ 此帖被长峙往事在2014-02-05 16:4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2-05
新北市

板桥区:原名枋桥,后改为日式地名板桥
三重区:昔称三重埔,埔即平原之意。早期由新庄登陆的闽粤移民,往北拓垦,第一个平原称为头重埔,三重埔就是第三个平原的意思
中和区:1920年改现名,取中坑庄之首字、漳和庄之次字,合称中和。
新庄区:新庄的名称即“新兴的街庄”之意
永和区:由于早年曾发生漳泉械斗,地方耆宿杨仲佐先生因而命名为“永和”,以祈求各族群“永久和平”相处,共创地方繁荣。
新店区:新店的名称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当时来自福建省泉州地区的林某等人,在通往乌来山区的道路旁架设小屋,开设店面销售杂货或与山区原住民交换货品,由于商店没有正式名称往来旅人习惯以“新店”称呼之,而成为此地地名。
芦洲区:旧称和尚洲、河上洲、鹭洲,1947年改芦洲。
树林区:区名由来说法有二:一为当时大嵙崁溪(今大汉溪)泛滥成灾,张、吴、马三人遂沿着河岸高埠处广植林木,渐成树林;另一说法则是大嵙崁溪在清乾隆年间洪水泛滥,水患渐退,土地林木渐生广布,旅途中的商人在此休息见林木苍郁便以“树林”称呼此地。
汐止区:旧名水返脚,因基隆河受海水潮汐影响,潮涨至于此,故称水返脚;日治时期取地名原义,雅化改为和式地名“汐止”(しおとめ;shiotome)。
三峡区:原名为三角涌(罗马拼音 Saⁿ-kak-éng),1920年,将三角涌改为日语发音相似的三峡
淡水区:原名沪尾,领末期至日治初期,“淡水”渐与“沪尾”并用,都指称今日的淡水区一带,1921年改淡水。
莺歌区:莺歌北面山脉斜坡有一颗如鹦巨石,被称为“鹦哥石”,“鹰哥石”、“莺哥”、“莺歌”。传说此奇石常吐雾食人,而当郑成功领军经过此地时,被瘴气所阻扰,士兵被食,于是炮打巨石,使其瘴气散,而得以进军,此为莺歌人家喻户晓的传说,而莺歌地名也由山上奇石而来。
五股区:原名为五榖坑,清朝道光年间,台湾闽南人、客家人逐渐迁入,五榖坑即简化为五谷坑再转音为五股坑。日治时期,又简化称之为五股
泰山区:区名取自境内奉祀泉州府安溪县高僧显应祖师的庙宇,亦是本地信仰中心:顶泰山岩与下泰山岩两庙宇之泰山二字
瑞芳区:早年后来因为金瓜石及九份山区陆续发现金矿,适逢基隆河接驳渡口附近,有一商家铺号名为瑞芳,成为前往山区采金与往返噶玛兰中途补给及休息所。由于往来者众多,都不约而同或口头相约,逐渐沿袭成名
林口区:原名树林口,后改为林口
深坑区:原名深坑仔,清末日治时期产生番乱,独本地以地形易守而幸免,所以改名“深坑”,其来自深坑仔,乃因本区四面环山形似坑底故名之
石碇区:1920年设立石碇庄,以驻地命名
坪林区:原名坪林尾庄,后简化为现名
土城区:原名土城庄,后简化为现名
三芝区:清代以来属芝兰三堡,1920年取前者之名设立三芝庄(庄相当于今日的乡)。
石门区: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在区内有个被称为石门的海蚀岩洞
八里区:原名八里岔,据其旧录所载,有地名“Parecuchu”,是为八里区之旧名八里窟社之译音;后简化为八里。
万里区:本区以昔日万里加投庄而得名
平溪区:1920年,将石底与十分寮两区合并为平溪庄,设庄役场于平溪,以驻地命名。
金山区:原名金包里,1920年改现名
双溪区:原名顶双溪,牡丹溪及平林溪在区境内交会,因此得名双溪
贡寮区:原名扛仔寮,日治时期改为贡寮
乌来区:名源自于原住民泰雅族语中的“Ulay”,意为水很烫要小心“Kiluh-ulay”

高雄市
1楠梓区:旧名楠仔坑,旧名“湳仔坑”,指“楠梓桥”至“兴楠桥”一带,地势低洼,湳仔是闽南语中形容低地之说法。后改为楠梓
2左营区: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郑在台湾的驻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路,其中左路设营于此地,故名;另一说法是清军在台分设南北两营,镇守台湾府左右两翼,其中南路营即驻防于凤山县(今左营区),故得名
3鼓山区:旧名打鼓山,传说中地名起因于早期因港口有巨石,水急船行危险,行船出入常打鼓以求神助,故称之为打鼓山,后简化为鼓山
4三民区:原名三块厝。战后政府取“建设三民主义模范区”之义,改为三民区
5盐埕区:1701年(清康熙49年),凤山县衙认为打狗海滨有渔盐之利,于此开辟盐田,因邻近打狗港口,故称之为打狗盐埕。后简化为盐埕,埕与台语的庭同义,皆指工作场所的广场
6前金区:地名源自昔日可能是明郑时代实施屯田制度时,此地为前金营的拓垦区。
7苓雅区:区名源自该区靠海岸的一部分“苓仔寮”。苓仔是指渔网,本区因为滨海而渔产丰盛,早期渔民捕鱼后,便在岸边兴建一个存放网具的场所,故得名,后因取谐音及雅字,改为苓雅寮。
8新兴区:原名大港埔,战后,由于本区逐渐繁荣,充满新兴的蓬勃气象,故1946年1月,取“新兴繁荣”之意,且光复后大港埔逐渐繁荣,充满“新兴”蓬勃的气象,故名新兴
9前镇区:地名由来说法有三:主要说法为明郑时期郑成功登陆鹿耳门的前锋部队番号为宣毅前镇,将荷兰人 驱逐后,此部队驻于万年县境内,后人将此部队名统称为地名(左营、前锋、后劲及仁武均为郑成功部队名); 二是说明郑时期郑成功为防西洋人再次入侵,于红毛港设前哨,另设衙门于草衙,草衙就是指这个小衙门,而前镇即为草衙前的镇营守地之意;三是说清朝时此地土匪猖獗,府县便在此派兵镇守此地,故得前镇之名
10旗津区:原名旗后,1925年取旗鼓堂皇,津粱永固之义,改地名为旗津
11凤山区:凤山二字之典故取自高雄市小港区与林园区、大寮区界间之凤山丘陵,山形似凤而名,但并不在今凤山区境内
12小港区:小港区旧名港仔墘,1920年将凤山支厅所属港仔墘区、大林蒲区、空地仔区并为一庄,原订名港子庄,后改为小港庄,始得小港之名
13大寮区:早期下淡水溪(今高屏溪)边土质肥沃,利于耕种,当地住民遂建置草寮屯垦,分为四处:溪埔寮(今溪寮里)、潮州寮(今潮寮里)、顶大寮(今上寮里)、下大寮(今大寮里),后四寮合一,统名大寮
14林园区:原名林仔边,1920年改名,居此当地士绅渊于林园人的父系祖先大都由福建漳州府渡海来台,“谢府王公”系由漳州移民来自原乡的传统信仰,又是林仔边当地居民的守护神。依据:漳州府龙溪古县祖庙周边村落鹳林村(现称下半林)和园中村(现称上半林),故取其“林”、“园”二字命名,以对原乡的怀念。又因“林园”的日文发音与“林边”差不多,并且意境也很好,因此改名林园
仁武区:的地名由来与屯垦相关。明郑时期在此招募屯垦,将此地划归仁武镇管辖,因而得名
15鸟松区:原名鸟松脚庄,后改为鸟松
16大树区:旧称大树脚,后改现名
17大社区:1951年分设大社乡,并自该年八月生效。建乡之前有三奶坛(原名)及大社之乡名竞争;经表决以大社为名( 因大社为乡内社政经中心,日治时期即有大社国小、大社分驻所)沿用至今。
18路竹区:原名半路竹,因此地距高雄约20里,离凤山约26里,约在其半路,加以此地竹木茂盛,为往来行旅歇息纳凉之地,故名,后易名路竹
19冈山区:1920年台湾总督府以附近阿连有大小岗山为地标,改地名为冈山
20桥头区:最早叫做小店仔,后来为了引中崎的水灌溉仕隆一带的水田,就在今天桥头村和桥南村交界的地方,开凿一条大圳,并且建造一座桥,就叫做桥仔头,简化为桥头
21梓官区:地名由来有二:一是相传自郑成功渡台后,便有福建漳州富豪王梓率王、郑、蔡、欧、苏各姓同移居此地,由于颇有众望,而被尊称为“梓官”;二是认为“梓”指“木匠”,因昔日此地造船业发达,尊称造船的师傅及木匠为“官”,以此地为造船师傅及木匠的集中地,故名为“梓官”
22弥陀区:清康熙24年(1685年)《台湾府志》地名为“弥罗港”、“微罗港”或“眉螺港”,可能出自马卡道语的viro一词,意为“竹子”,港则内海潟湖
23永安区:1950年以境内有“旧永安塭”、“新永安塭”,并取永保乡境平安之义,定名为永安
24茄萣区:于本区地名之缘起,至少有三种说法:
台湾通史虞衡志:“茄萣:生海滨,本可为薪。皮色赭,以染网。安邑有茄萣庄。”茄萣树原称茄藤仔,亦称海茄苳或海茄冬,为红树林(Mangrove)之一种。红树林为一种被子植物,常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风浪平静之海岸,而咸水、淡水交会且泥砂淤积之处尤为多见。台湾北岸、西岸的河口附近及潟湖海岸多有生长。台湾的红树林植物计有水笔仔、海茄苳、红茄苳、五跤梨、细蕊红树、榄李等六种,本乡沿海的红树林多为海茄苳。茄藤仔亦即海茄苳,学名为Avicennia marina (Forsk) Vierh,属被子植物马鞭草科(Verbenaceae)。为常绿乔木,叶对生、革质、椭圆形,长四至六厘米。蒴果呈扁球形,脱离母株后,一面随波飘流,一面自行发芽成长,待飘至有泥土之水滨,很快落地生根,长成新株。
此地古昔原为西拉雅平埔族马卡道支族的大杰颠社居住地之一,“茄萣”地名系由平埔族语:“Cattia”或“Cattea”音译而来,这个字在平埔族语中是“十”字与“鱼”字的结合,意谓“多鱼之地”;后来汉人以此发音与沙洲上茂生的茄萣树相类似,因此译为“茄萣社”或“茄藤社”。
25阿莲区:原名阿嗹,地名由来有几项说法:第一种说法-阿莲区在未开拓前,到处都是芒果树,阿乌成群,筑巢树间,鸟声不绝,后来移民逐渐垦为耕地,以致阿乌难栖、纷飞而去,因此有「阿乌嗹去」的方言,因此称为「阿嗹」。第二种说法-在台湾省新闻处出版的「台湾地名沿革」记载,从本省一般地名旁附加口字者,多译自土著族地名来看,「阿嗹」有可能是番社译音,再从冠以阿字者多人名来看,或许取开垦者的名字为地名。第三种说法-本地最早住户是在今中正路二巷的瓦部,据传一名土著途经该地,发现有人耕垦,乃上前招呼「阿嗹」,因而得名,原来「阿嗹」系土著称呼「老兄」的译音。第四种说法-山海文化双月刊报导:阿莲或阿嗹地名乃是平埔族西拉雅语「Alien」(阿立安)的音译汉字,「Ali」即是原居台南、高屏平原地区西拉雅族的崇拜祖灵「阿立祖」,而「en」的西拉雅语意是「所在地」,因此「Alien」正是平埔族西拉雅人的「阿立祖神所在地」。民国35年为配合行政区域调整,阿莲区公所区务会议决议命名为「阿莲」。
26燕巢区:地名由来有二:一是明郑时期派遣其后备部队之“援剿中镇”、“援剿右镇”来到此地开垦,后来闽南语音误讹传成“燕巢”;二是清康熙年间朱一贵抗清,清廷派遣部队前往援剿,却因士兵感染瘟疫而未能到达,故改为“援剿”,“燕巢”乃“援剿”音近义殊。或因此地燕子众多,故得名
27湖内区:1920年地方改制,大湖与围仔内两地相持不下,故各取一字称湖内
旗山区:1920年,依旗尾山改名旗山
内门区:旧称“罗汉门”或“罗汉内门”,其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大学士沈光文因作诗讽刺郑经,几遭不测,便乔装为僧侣逃到此地,并搭起茅寮招收生徒,在经过他的讲学后,此地成为一个人文荟萃之地,由于当时追随沈光文者多为鸿儒,后人便将“横经讲学鸿博之士”所避居之地,取名为“罗汉门”;二是当时平埔族将乌山山脉到楠梓仙溪以东的地区称为“Rohan”,而二层行溪上游地形险峻,如同罗汉把守两侧,汉人移民因而将“Rohan”附会为“罗汉门,后易名为内门
美浓区:原名弥浓,弥浓出于原住民平埔族萨罗亚族的称谓MALANG
杉林区:原名楠梓仙,因为该地种有杉木,于1940年改现名。
甲仙区:清乾隆年间,初到此地的平埔族群依当时习俗称呼汉化程度更低的南邹族人为傀儡蕃,又因新的居住地为楠梓仙溪河埔地,故称当地为“傀儡楠梓仙埔”。因河洛语傀儡”的傀(Ka),转变为甲,结合楠梓仙溪之仙字,埔地之埔,而合并简化成甲仙埔。1920年,改称为甲仙
那玛夏区:源自Namasia,楠梓仙溪。
桃源区:原名雅你,1956年改现名。
六龟区:地名来源有三。1、地形说 六龟原俗称“六龟里”,地名因相似龟形之山面立于庄后,所以俗称为“三枝尖”,庄前溪畔有“三大岩”亦称为“三尖石”之龟形巨石,前后之山岩相对成为六个山岩容似龟形,故名。2、 族名说 六龟昔称六龟里,系译自平埔族四社熟番芒子芒番社名Lakuri,日治时代大正9年(1920年)改称六龟里庄。3、神话说 六龟附近荖浓溪中有六大巨石形似乌龟,后修练成精怪;其中五只龟精分别于十八罗汉山修炼处所寻得五个修炼之山洞修行,余留一只龟精因贪恋凡尘,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后为十八罗汉收服,并由百姓开凿第六山洞,将其降服其中,面壁思过。后世遂有十八罗汉山与六龟一称之由来。 相传在高县六龟大桥底下不远处的荖浓溪河床中,有六座巨大岩石罗列溪中,每逢溪水暴涨之际,远观六座巨石,宛若六只巨大乌龟浮游河中,先人因而将此地称为“六龟”,其中最大的龟王岩,被乡民尊为龟王,视为守护神,设有神位,经常有乡民前往奉祀。六龟区的“龟王”是水龟,高县市旗山区义民庙旁的“龟神伯公”,则是昂首向天的旱龟,在龟尾上奉祀神位,信徒前往祈求保佑不要“杠龟”,香火鼎盛
茂林区:原名多纳,1957年改现名。
田寮区:明郑时期“援剿右镇”的屯垦地,在开垦时,居民多在田中搭设简单寮舍,作为休息、居住之地,因而得名
仁武区:地名由来与屯垦相关。明郑时期在此招募屯垦,将此地划归“仁武镇”管辖,因而得名。

桃园县

桃园市:最初称虎茅庄,后因移民遍植桃树而改名桃仔园。1920年改称桃园
中坜市:原名涧仔坜,1780年清政府于淡水、新竹两地设县,由于地处二县中心,改称中坜
八德市:旧名八块厝,战后改现名
平镇市:原名西势、安平镇,后简化为平镇
杨梅市:旧名杨梅坜,坜在客家语里是台地间的河谷低地的意思,清代汉人先后移民到这里,看到满山遍野都是野生的杨梅树,风景美丽宜人,故称为杨梅坜,后演化为杨梅
大溪镇:因境内有大汉溪而得名
新屋乡:开垦于此范姜族人于咸丰四年(西元1854年)兴建祖堂,其后陆续起造不少新屋,当地人引为盛事,以客语称其为起新屋。因此新屋便成为当地的地名
复兴乡:战后初设角板乡。1954年改现名。据当时报纸所载,山胞为庆祝总统华诞及象征国家复兴而由乡公所决议呈请县府核准改名
观音乡:原名石观音,因在观音溪中发现了一块酷似观音像的石头,故名,后简化为观音
大园乡:原名大丘园,后简称大园
龟山乡:原名龟仑社,1920年改现名
龙潭乡:因境内的龙潭大池而得名
芦竹乡:名称的由来,因该乡早期于南崁西北方地区(今芦竹村一带),原住民垦殖初期为芦竹茂生之湿地,当地居民以该植物(状似芦苇)筑屋居住而得名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2-05
台中市

中区:原名大墩,因位于原台中市区中部而得名
东区:因位于原台中市市区东部而得名
南区:因位于原台中市市区南部而得名
西区:因位于原台中市市区西部而得名
北区:因位于原台中市市区北部而得名
北屯区:旧名三十张犁,又因位于东大墩之北,1920年,改称北屯
西屯区:在道光年间西屯村落开始发展形成市镇,并且被称为西大墩。在1920年改西屯
南屯区:早期原名猫雾拺,1920年改南屯
太平区:太平”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由于东侧山地常有原住民出草,故有番仔沟、番仔路(今北太平)…等地名,太平林家(雾峰林家支系)在三汀山搭设望高寮,抵御原住民,后因双方和睦相处,而改名太平。
另有一说,日治初期,日军进入太平时,因未遭受抗拒,故改名太平
大里区:古名大里杙,‘大里’是出自当地平埔族洪雅族之社名的译音,‘杙’指的是绑船的木桩清朝时期,后简化为大里
雾峰区:原名阿罩雾,后雅化为雾峰,一说为出自平埔族猫罗社所居之地的原住民族Ataabu社之汉译;另说则为此地东半部山区经常烟雾缭绕,因而得名。
乌日区:有谓“乌日”是“湖日”、“凹入”的误音,亦有考证是出于平埔族语之译音汉字
丰原区:原最早被称为“泰耶尔墩”,乃平埔族语“松柏林”之意,后称丰苇之原,简称“丰原
后里:因境内部落后里得名
潭子区:原名潭仔墘,后简化为潭子
大雅区:    原名坝仔、埧雅,1920年改为大雅
神冈区:原名新广庄,神冈或为新广的误用
石冈区:该区驻地聚落原名石岗仔,1920年,区设行并将该聚落易名为石冈而作为庄役所所在地【以驻地命名】
新社区:原住民于嘉庆年间,内迁到新社辖区各地后,不久即有汉人进入与他们做买卖,并称该地原住民聚落为“新番社”(简称“新社”),此为新社地名的起源
东势区:清朝时称呼为东势角,因为当时汉人开发足迹是自丰原区向东经石冈区至极东边,名之。‍
和平区:原名南势社,1945年改现名
大肚区:以大肚社、大肚王国命名
沙鹿区:原称沙辘,1920年改为沙鹿
龙井区:1920年取庄内“龙目井”之头尾二字而改称为龙井
外埔区:为早期以月眉山为界,以东为“内埔”(今后里区),以西为“外埔”(今外埔区)
大甲区:原名大甲社,后演化为大甲
清水区:1920年设街,首任街长杨肇嘉以当地水质清澈甘美将牛骂头改名为清水。
梧栖区:清道光年间称“鳌西”,清光绪年间(1891年)改称梧栖港,取“凤非梧不栖,非灵泉不饮,非竹实不食”的雅意化为梧栖
大安区:以境内古迹大安港命名

台南市
中西区:2004年原中区与西区合并,各取一字得名
东区:位于市区东部而得名
南区:位于市区南部而得名
北区:位于原台南市而得名
安平区:明朝永历15年(西元1661年),郑成功取代荷兰人管辖台湾,此批来台汉人改名大员为安平,取自福建省泉州府连接晋江与武荣的安平桥
永康区:1920于此地设置永康庄,名称取自清代保里永康上中里
归仁区:明郑时期,曾在保西、大学设立书院,因而取天下归仁焉之义,通称此乡里为归仁里,简化为归化
新化区:原名大目降,1920年),台南州新化郡成立时,以大目降为郡役所所在地,故用新化为名
左镇区:明郑时期移民渐入,并以其地势险要,派驻兵营在辖区左隅,居民便称之为“左镇”。
安南区:战后初设台南县安顺乡,随即于1946年3月10日并入成为台南市之辖区。新区名取安顺与台南之意,合称为安南。
玉井区:原名噍吧哖社,1920年,日人顺势将语音艰涩的“噍吧哖”(Tapani)改为日语音近之玉井
楠西区:旧称茄拔山后,1920年,以此地位于楠梓仙溪之西,易名为楠西
南化区:旧称南庄,清雍正、乾隆年间,划归“内新化南里”,1920年取“南庄街”及“新化南里”之名,改名南化
仁德区:明郑时期境内有仁德里,故名
关庙区:(清康熙57年),此设立“山西堂”,主祀关圣帝君,庙堂一带便俗称为“庙街仔”,也称为“关帝庙街”。1920年将此地易名为关庙
龙崎区: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取较大聚落龙船及崎顶之字,命名为龙崎
官田区:旧称官佃。荷治时期,此地属于“王田”,即政府田地。明郑时期改王田为“官田”,将土地交由文武百官招募佃农屯垦,故称“官佃”。1920年改称为官田
麻豆区:旧称为“麻豆番社”。“麻豆”(Mattau或Mattauw)这个名词也是来自于平埔族语的Matta(眼睛、目)和au(港澳)合并而成,即眼睛、枢纽之意
佳里区:本区在明郑时期隶属天兴县(州),到了清治时期则隶属台湾府诸罗县,1704年以前一直为县治所在,1920年因古县治所在地佳里兴,改名为佳里。
西港区:旧时因是潟湖的内港,故称为港仔。至于西港之名为西港仔之简化,得名有两说:
因位居当时农产品交流中心麻豆的西边。
在佳里区之南,曾文溪北岸,因在“直加弄港”(今安定区)之西。
柳营区:由来则有两种说法:一是当时军营编制与“二十八宿”相同,便以“柳宿”为名编制“柳营镇”军团,柳营镇军团屯垦的聚落便称为“柳宿营”;二说是日治时期当局认为“查亩营”地名不雅,便以此地居民姓氏大宗的刘姓,取日语音译为“柳”,易名为柳营
下营区:    原名海墘营,1920年改名下营
新营区:以明郑时期屯营中的新营命名
东山区:战后初设番社乡。后采山在本乡之东之义,改名为东山
六甲区:名由来与拓垦时期的土地面积计算有关。明郑时期,郑成功部将陈永华招募开垦此地,先后开辟了二甲、三甲、四甲、五甲、六甲、七甲等不同面积的土地,并以此为村名。日治时期初期一度成立六甲支厅,以六甲为行政中心而得名
白河区:因白水溪流经该地而得名
后壁区:旧称“侯伯寮”,因位于“顶茄苳”后方,当地人也以闽南语惯称“后壁寮”(即后面的意思)
学甲区:旧名学甲社,后演化为学甲
北门区:名“北门屿”,因位于原台湾府北方而得名
将军区:得名相传与施琅有关。1683年,施琅率领清兵攻占台湾,清廷以施琅靖台有功,以跑马三日为其业地,西起马沙沟,东至乌山头,不料马跑至今将军庄一带便断脚蹄,因而在此地建将军府
七股区:清领时期,有七人合股在此开垦筑寮,于是称为“七股寮仔”或“七股寮”,后简化为七股
盐水区:清雍正年间设盐水港堡。盐水一词闽南语指咸水,因临倒风内海,港内有咸水而得名。
善化区:得名于明郑时期在此地设立的善化里
大内区:原名内庄,1920年改名大内
山上区:旧名山顶仔,1920年改现名
新市区:原名新港社、新市仔(明郑时期,成为近山地区往来台南府城的必经之地,因商旅行脚歇息之所需,逐渐形成新兴市集,故有名),后简化为新市
安定区:汉人进入开垦,命名为“永定里”,清治初期改为安定里,后演化为安定

基隆市
七堵区:所谓堵者,按照日人安倍名义的说法,是指往昔基于汉人防患原住民所筑的土垣,依序而设,固有七堵一名
信义区:区名,系取具有中华文化涵意的词,作为区名。
暖暖区:以境内开发较早的暖暖街命名
中山区:或因境内中山里命名
中正区:
安乐区:1946年改为安乐区
仁爱区:

宜兰县
宜兰市:旧名五围,旧名为噶玛兰或蛤仔难,名称源自世居的台湾原住民-噶玛兰族(Kebalan,平原的人类)
罗东镇:地名缘起于当地原住民噶玛兰族将“猴子”(rutung)称为“老懂”,清朝开垦兰阳平原,因而沿用其名,称此地为罗东
苏澳镇:西班牙人在苏澳登岸后,将苏澳附近海岸命名为“Santa Catalina”。台湾番政志翻译为“圣塔.卡塔利那”,宜兰县志翻译为“三打卡打里拉”,后设苏澳街,由此得名
头城镇:原名头围,是汉人第一个建立的开垦据点,当时是噶玛兰地区人口及商业之最,所以又称头城
壮围乡:旧名“民壮围”、“民壮围堡”,嘉庆七年(1802年)时,由吴沙率众进入开垦兰阳平原,后为酬谢有功青壮乡民,故称之,后简化为现名
员山乡:以境内员山堡命名
冬山乡:称为冬瓜山,汉人于清朝嘉庆、咸丰年间,先民取自安平村境内附近有座形似冬瓜的山,所以叫做“冬瓜山”。1920年取冬瓜山其中二字,定名为冬山
五结乡:嘉庆十五年(1810),本乡已略具村庄之规模,而先民垦地拓荒时,采结首制,待土地垦成后,由第五个结首获得之地,因而称为“五结”
三星乡:旧称“叭里沙”是平埔族的语言,意思就是“竹林”。在十七世纪时,这里是平埔族与泰雅族居住的分界,沿着兰阳溪,再上溯叭里沙,就进入原住民的猎场。十九世纪时,清朝的军队在这里驻扎,成为一个城镇。叭里沙现在则改名为“三星”
大同乡:原名太平。1958年因与台中县太平乡(已改制为台中市太平区)同名,经过抽签,改为大同乡
礁溪乡:    礁溪的礁字,台语的意思为干的意思,这是因为这附近的溪谷中,通常都是水量稀少,有时甚至呈现干涸的状态,故名
南澳乡:旧称大南澳,后简称南澳

花莲县
花莲市:原名“崎莱”,为阿美人对当地的称呼,汉族移民称之为“洄澜”,因花莲溪入海口处与海浪激荡,迂回澎湃,故称洄澜。清同治年间,以其谐音改称花莲
凤林镇:传凤林未开发时,是一大片茂盛的树林,并到处滋生攀爬在树林上的木兰,从外表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凤凰展翅”,所以迁来开垦的汉人就称此地为“凤林”。另外一种说法是清代属台东直隶州“奉”乡,“奉”与“凤”音同,而且南有“凤”信村,北有“林”荣村,位在中间的要道即称为“凤林
玉里镇:原名璞石阁,1917年花东线铁路通车至此,取“璞”是未磨之“玉”之意,将本地改称“玉里”
新城乡:昔称为大鲁宛,汉人则译作“哆啰满”或“倒咯满”。清治时期嘉庆年间,淡水厅人吴全率佃农来此开垦,太鲁阁族人屡次出草袭击,于是筑垒防御,取名“新城”,后因原住民侵袭不已而弃城南迁。1875年,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率兵开凿苏澳到花莲的道路,以此地为进入花莲的第一城,故称之为“新城”
吉安乡:旧名七脚川、吉野,后改名为吉安
寿丰乡:日治时期,总督府鼓励日本人移民东部,成立丰田村、林田村二移民村,建立了“寿役农庄”;于1937年改设为“寿庄”,战后取“寿”及“丰田”,易名为寿丰
秀林乡:乡名源于太鲁阁族帛士林(Bsuring,又称武士林、玻士林、士林)部落。1945年,曾一度采用“士林”为该乡之名,后因与台北市士林区同名而更名,前秀林乡有更名太鲁阁乡的计划
光复乡:1947年成立光复乡,取自光复后新设的乡镇之意
丰滨乡:原名猫公,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台湾光复后,政府觉得猫公两字不雅,加上丰滨的地理位置滨临太平洋,鱼获量丰富且景观宜人因而改称丰滨
瑞穗乡:旧称“水尾”,意思是秀姑峦溪之尾,后日本人因水尾的日文发音Mizuo,改为音近之“瑞穗”(Mizuho)
富里乡:1927年,日本人因该地土地肥沃,改称富里
万荣乡:后因与台北县万里乡同名,于1958年6月取“万里桥溪”、“森荣”易名为“万荣乡”至今。
卓溪乡:原名干溪、太平,1950年改现名,以驻地卓溪村命名

南投县
南投市:译自平埔洪雅族南投社社,其社名系与同族阿里坤支族之北投社对称之,因在北投社之南。《诸罗县志》所载:“东为南投山,内社二,溪南(猫罗溪)为南投
竹山镇:1920年行政区划调整,以附近竹林密布而改称
草屯镇:原名草鞋墩,日盛产草鞋,因而得名,1920年简化为草屯
埔里镇:旧称「埔里」,取自原住民埔里社社
集集镇:因集集大山而得名
名间乡:旧名湳仔,因其闽南语音 Lam-á(白话字、台罗)与日语“名间”(假名なま,罗马字 Nama)之训读相近,日治时代台湾总督府遂改为名间
鹿谷乡:旧称大坪頂又名羌仔寮,係產山羌之處。因該名不雅,而境內山岳綿延,溪谷甚多,1920年改名鹿
仁爱乡:旧称雾社。1946年改现名
信义乡:初名罗娜乡,后改称信义乡
鱼池乡:或以驻地鱼池村而得名
中寮乡:日治时期,并八杞仙、乡亲寮、龙眼林3区为中寮庄,庄役场原设于中寮故名。
水里乡:旧名水里坑,后简化为水里
国姓乡:明郑时期,郑成功的左武卫刘国轩,率兵沿着乌溪往深山攻打“大肚番”,直到国姓一带才停止并就地垦荒,并将驻营处称为国姓埔,简化为现名

彰化县
彰化市:原名半线,设县时取“显彰圣化”、“显彰皇化”之意,取县名为彰化。并以半线城(今彰化市)作为县治所在地。
员林镇:地名来源:1、语音讹变说:早期定居员林的汉人为防盗贼,建造了大陆原乡的防御式住宅“圆楼仔”。员林古称“圆楼仔(庄)”,后走音为“圆林仔(庄)”(口语为“林仔街(庄)”)。“圆林仔(庄)”被以国语的发音方式替换为“员林仔(庄)”,最后国民政府规定将三个字的地名简化为二字,于是“员林仔”就变成了“员林”。
2、圆形树林说:垦民前来员林开垦时留下圆形林地,故称“圆林仔”,后简化为员林
和美镇:本镇古称“卡里善”,系平埔族原住民巴 布萨族语,意为热与冷交界地,气候温和, 环境优美之意。汉人移入形成汉人街庄后,音译为“和美 线”。因地当漳泉接触地带,寓意漳泉和睦 相处,创建美好地方,故名
鹿港镇:“鹿港”或“鹿仔港”地名来源四说[1]
台湾中部一带昔时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后来简称“鹿港”。台湾西部平原,从荷兰据台时期到清初,鹿群遍布,那时有不少从事鹿皮、鹿脯的买卖者。当汉人从鹿港上岸之后,很可能看到海港附近有鹿群,于是称之为“鹿仔港”。鹿港一带早年为平埔族巴布萨族(Babuza)之居地,平埔族Rokau-an一语的转译。
地形似鹿,故名“鹿仔港”。
据说昔日这个地方是米谷集散地,因为用来储存稻谷的方形仓庠称为“鹿”而得名。根据鹿港镇公所编印的《地名释义》:“雍正6年彰化县设立仓庠于鹿仔港米市街西畔,门首有匾曰:天庾正供(彰化县志道光版载有此事,计得仓庠一十六间),因廪之方者曰鹿,窃以此命名曰鹿仔港。”在清朝福建一带,确实有“鹿港米”的专有名词流传,鹿港也有一条街叫做“米市街”,今名“美市街”,可知鹿港为米谷集散地之事不假。
溪湖镇:本镇因缘旧浊水溪畔,有溪又有湖,故名
二林镇:原名二林社,在过去是巴布萨族二林社的所在地,镇名也因此而来
田中镇:以前此地是一片水田,旧名田中央,后演变为现名。
北斗镇:原名宝斗,来由自东螺社名Dabale Baoata的Baoata。而后依天象地理的理论下,宝斗以南有文昌祠为“北斗魁前六星”,再南又有斗六为朝山,是“南斗六北斗七”,因此改名为北斗
花坛乡:原名茄苳脚,后因其读音不雅(与日语的下等客音似)而改成“花坛”
芬园乡:芬园一名源于清代当地居民种植罂粟烟草,闽南语称烟草为“芬”或“薰”,当时取其近音“芬”字,因而名为“芬园”
大村乡:原名燕雾大庄,后改为大村
永靖乡:永靖地名自1813年(嘉庆18年)由杨桂森命名后,曾经历数次改动,除历史可稽外,还有不同于历史记录的说法:
一、广东省潮州府的垦民于1813年(嘉庆18年)在地建立街市,当时的垦民命名为永靖[1],意在期勉本地区与附近居民能和平共处(当时闽粤械斗事常发生),永久安靖。永靖二字本为永靖街市的名称,大约是今日的永东、永西村,后来以街市名为乡镇名。
二、日治时代初期改为关帝厅,代表本区之地名。关帝厅之名在1813年(嘉庆18年)[1]与道光年间均有文献(道光版《彰化县志》第十一卷/杂记志/兵燹:“员林一带粤人,纷纷搬入大埔心庄及关帝厅等处...”)提及。
三、1920年(大正9年),日本实行地方行政区域改革,将三字地名改为二字,命名回旧名永靖,但寓意已改为“水患频仍,以求止息水患,永保安宁”
四、本地区以前火灾频繁,旧屋常被烧毁而盖新屋。当地居民苦于火灾之患,故改地名为“永靖”,其意为“永久安靖”
伸港乡:原名为新港乡,但因与嘉义县的新港乡同名,于1959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伸港乡伸港与新港台语发音相同,故名
线西乡:旧称下见口,以线西村命名
福兴乡:原名马芝遴,后改现名,以境内福兴庄得名
秀山乡:原名透水,有清水混入浊水溪之意,清朝嘉庆年间将左字边删去,改称秀水,相沿至今
埔心乡:旧称大埔心,后简化为现名
埔盐乡:约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来到本乡拓垦,只见当时地面被耐盐分植物“蒲盐菁”所覆盖,冬天时寒冷且干燥,盐分随着水分上升至地面,呈现遍野白茫茫的独特景象,因此将地名取为“埔盐”。
大城乡:乡名起于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由福建泉州人来此开垦,居民大多信奉王爷与保生大帝。 传说有一名叫“魏大城”者首先迁入本地,故以人名为地名。另一说为往昔移民垦殖于此,聚集成大集村。因治安不良,筑土成垒,以防盗匪,故得此名
芳苑乡:芳苑一词由来相传是举人洪算谅认为番挖地名不雅,依谐音取了一个典雅的名字“芳苑
竹塘乡:清道光年间彰化县令周玺著彰化县志所做之描述,竹塘多低漥水塘地,布满天然植物,俗名约:“芦竹仔”或“芦狄”衍生,故先民由地形景观取为“络竹塘”,随后又依据靠海远近谓“内络竹塘”,后再简化为“竹塘
社头乡:在明末清初,汉人自大陆入垦台湾,称番人聚落为“社”,“社头”地名盖因洪雅族大武郡社之头首或头人居住于此,以之得名
二水乡:二水乡名源于乡治所在聚落之古地名“二八水”。其命名源由系从前该处位于施厝圳(今称八堡一圳)与十五庄圳(今称八堡二圳)之间,建有一分圳自施厝圳引二成水量注入十五庄圳,称为“二分水圳”或“二八水圳”。聚落因有该分圳经过,故称为“二八水”。1920年(大正九年)街庄改制,才简化为“二水”
田尾乡:日治时期,浊水溪上游居民因其浊水溪下游,便称该地为田尾庄,后简化为田尾
埤头乡:位在浊水溪冲积扇上,旧浊水溪流经本乡与北斗、田尾乡乡界,因位在冲积扇上之本乡农田灌溉不易,故以前在今埤头村、和丰村、兴农村、田尾乡交界处开辟一个大埤,以供农田灌溉,而本乡在这大埤之头,故名
溪洲乡:昔日浊水溪出二水隘口以后分为四条分流, 由北而南依序是东螺溪、西螺溪、虎尾溪、 北港溪,造至日据时代东螺溪是主流,本乡 正位在东西螺溪间的浮覆地,因是溪中之沙 洲,故名「溪州」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2-05
很好的资料。
台湾的三字地名(土著语地名除外)比例明显比大陆的少。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2-05
很棒!!mark,................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2-06
还有基隆市的中山区,中正区,了解不到……
——————————————————————
新竹市
香山区:名由来传说有二:一说是郑成功治台时,为原住民族道卡斯族竹堑社所居,无固定名称;尔后汉人流寓至此,见大坪顶一带,漫山遍野无名花草盛开,薰芳馥郁,故名香山。另一说自鹿仔坑秀才林秀春派,传云:香山往昔为竹堑番栖住地,汉人初来称曰番山,后觉地名不雅,乃改称香山
东区:因位于新竹市区东部而得名
北区:因位于新竹市区北部而得名

新竹县
竹北市:由于位于新竹市为中心之北端,故名
竹东镇:1920年,以本地在新竹东方而改名为竹东
关西镇:旧称咸菜瓮,日治时期改名为关西庄,系受到咸菜棚的“咸菜”之台语发音(闽:Kiamtsai 客:Hamtsoi)与关西(Kansai)之日语同音
新埔镇:乾隆四十九年(西元1784年),新埔则已出现来自陆丰及镇平的粤籍移民聚落,“新埔庄”之名也在此时开始使用,后简化为新埔
芎林乡:以乡治所在地,也是全乡最大聚落的芎林而命名。清乾隆末年汉人初至此地开垦,曾建立“公馆”作为拓展垦务之基地,并将所形成之聚落称为“公馆”。其后因见周遭九芎树苍蔚成林,故更名为“九芎林”。日治初期,聚落所在之行政区划编为“九芎林庄”。大正九年(1920年)全台改行州郡制时,地方人士认为“九芎”与“久穷”谐音,遂去“九”字而改名为“芎林”
湖口乡:旧称“大窝口”,“窝”的意思为山区中三面封闭,一面开放的盆状洼地,而此地正位于这些洼地的出入口,故有此称。且因“大湖口”与“大窝口”的客语发音相近,所以在译名时就以大湖口命名,后来简称为湖口
尖石乡:原名尖石岩,后简化为现名
北埔乡:原名大隘,后改现名
五峰乡:因五指山(五峰山)(海拔1062米)而得名
宝山乡:旧称“草山”,系源于清领时期汉族先民因本区丘陵杂草丛生、人烟罕至而命名。至于“宝山”之名,则是1920年日本政府因应州郡制度的实行及全台地名简化及内地化,宝山即为草山的雅称。
峨眉乡:原称“月眉”,系因峨眉溪曲流凸岸之半月形冲积河阶而得名。日治时期1904年调整部分行政区域,将月眉改为峨眉并沿用至今
新丰乡:原名为红毛乡,因其名不雅,于1956年改称新丰乡
横山乡:原名九赞头,后改现名。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2-06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行者无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