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13阅读
  • 11回复

[历史地名]请教:关于古地名解释中“涂出此地”这句话,不明白作何解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9-08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引《吴兴记》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将上会稽,涂出此地,因立为县,舍舟航于此,仍以为名。”

这是关于“余杭”地名由来的解释之一。但是这个涂出此地 ,我不明白作何解释。请赐教。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4-09-09 12:2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9-08
"途"中經過此地?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9-08
“此地淤积出一片滩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9-08
涂,指传说中禹的妻族涂山氏。
涂出此处,即将涂山氏居于此处。
当然这是一个附会。余杭的余实际来源于古越语。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9-09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涂,指传说中禹的妻族涂山氏。
涂出此处,即将涂山氏居于此处。
当然这是一个附会。余杭的余实际来源于古越语。
(2014-09-08 23:44)

这种语气前缀上古华北地区也有,比如上古常见“有x氏”的名称,其中的“有”也是类似,而且和这个“余”发音接近。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9-09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涂,指传说中禹的妻族涂山氏。
涂出此处,即将涂山氏居于此处。
当然这是一个附会。余杭的余实际来源于古越语。
 (2014-09-08 23:44) 

也就是说,余杭实际上是古时候少数民族的地名?
现在:以地理为纲,梳理历史和文化的脉络。
以前:为了能查找资料,多发帖。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9-09
回 jvwei2006 的帖子
jvwei2006:也就是说,余杭实际上是古时候少数民族的地名? (2014-09-09 09:38)

余杭的余、余姚的余、余干的余,以及已消失余暨(在今萧山)的余,现在的考证一般都是认为是古越语,但具体意义有歧义,有说是发声词无意义,有说是盐的意思。

还有姑苏的姑、已消失姑蔑(在今金华、衢州一带)的姑;以及句容的句、已消失句章(在今宁波)的句、已消失句余(在四明山一带)的句;还有已消失乌程(在今湖州)的乌、已消失乌伤(在今义乌)的乌,现在考证一般都来源于古越语。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9-22
“余”:《汉书·地理志》“余暨”(余原从食旁) 应助注:“吴王阖间弟夫粟之所邑。”夫集(暨)的封地叫“余暨”,可见这里“余”有地的意思。又余姚,《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记》说是“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因是姚姓居地而叫“余姚”可肯定,这里“余”也是“地”的意思。
又余杭《太平寰宇记》说是“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于此,乃名余杭”,则其地是搁置舟航之地。这些个表“地”义的“余”都放在地名之首,正是侗台语构词惯例,有如今壮族地区许多以“那”(na,)带头的地名。“余”为鱼部以母字,古音’la、ja,今侗水语称地或田近于此音:仡佬la 31“地”,佯黄zas,仡佬族ɤa5、水语ʔɣa5、毛南ʔja5、侗ja5“田”。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10-05
根据大家的解释,似乎在说明“余”和“涂”是一个意思,通假字?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10-11
回 ddn024 的帖子
ddn024:“余”:《汉书·地理志》“余暨”(余原从食旁) 应助注:“吴王阖间弟夫粟之所邑。”夫集(暨)的封地叫“余暨”,可见这里“余”有地的意思。又余姚,《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记》说是“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因是姚姓居地而叫“余姚”可肯定,这里 .. (2014-09-22 17:00) 

修饰词放置中心语之后并非壮侗民族的专利,北方地区也出现过,又如诗经名篇《将仲子兮》中的“树杞”“树桑”,至今普通话中仍然有少量此类词,比如“脸蛋”“羊羔”“脑袋”。

先秦华北地区也有类似的称呼,比如“有某氏”,其中的“有”也是某地的意思,《诗·小雅·巷伯》中“有北”“有昊”即“北方之地”“昊地”的意思,个人觉得这个“余”很像“有”的异写。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10-12
联系上下文应是途字的通假字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10-12
回 西川晓晓生 的帖子
西川晓晓生:联系上下文应是途字的通假字 (2014-10-12 03:32) 

正解!联系上下文“涂”应是“途”字的通假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