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816阅读
  • 7回复

[土司]嘉绒十八土司及沿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6-09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6-09
Re:回 5楼(sahaliyan) 的帖子
因清人把西南各民族都称为苗,如清史稿札克塔尔传
札克塔尔,张氏,满洲正黄旗人,初金川土番也。父为索诺木所杀。年未二十,密献入番路径於将军阿桂,随征,洊擢守备。高宗怜之,命隶内务府旗籍,擢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兼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嘉庆四年,从尚书那彦成赴陕军,击高天德、马学礼於灰峪林,又击川匪於龙草坪。五年,偕纶布春夹击白号贼於秦安龙山镇,擒贼渠余礼等,赐号瑚尔察巴图鲁。又偕击王廷诏、杨开甲於牛氾镇,由山梁驰下,马蹶,复起力战,大破之,迁镶白旗护军统领。那彦成破张天伦於岷州林家铺,转战巩昌、文县,贼据河岸,且击且济,逼贼郭家山,自中路仰攻,擒高天德子狗儿;又偕纶布春破伍金柱、杨开甲於分水岭。
是年夏,召那彦成还京,札克塔尔留听额勒登保节制。每战猛锐无前,军中号曰“苗张”。杨开甲等窜湖北,间道邀击於郧西黄莺铺,擒斩千馀,予恩骑尉世职。偕杨遇春破伍金柱於手扳崖、铜钱窖,歼杨开甲於茅坪。诏以是役得其分击之力,优予赉叙。诸贼循渭东窜,札克塔尔邀击於宽滩,乃折趋栈道。帝廑陕事急,趣其还军,乃偕庆成驻褒城、西乡,兼顾川、楚。窜匪高天德、马学礼窥渡汉,从额勒登保钞截,屡败之。
六年元旦,破贼五郎坪,蹑伍怀志馀党於瓦子沟,擒教首彭九皋,遇贼南郑狼渡磏,跃马冲贼为二,擒其渠王凌高。夏,追冉学胜於栈东,夜袭黄安坝贼营,破之。偕杨遇春夹击於天池山,突占山梁,擒其党陈学文,追败之竹谿、草鞋峡,贼窜陕。又偕遇春夹击姚馨佐、曾芝秀於南唐岭、刘家河口。诸贼寻与学胜合,又败之孙家坡、渭子池,与遇春同被褒赉。
七年,从额勒登保追剿苟文明,贼匿太白山老林,了於山巅,军至即遁。札克塔尔以围捕非计,撤辛峪口兵诱之,果出,昼夜追奔,扼其三面,偕杨遇春夹击於镇安石门沟,贼复窜老林,屡出屡入,诏斥旷日持久,褫职留任。历数月,获文明妻子,始复之。
八年,凯旋,充奏事处领班。扈驾回宫,入神武门,有男子陈德突犯御舆,札克塔尔手擒之,封三等男爵。十一年,宁陕兵变,从德楞泰往剿,战於方柴关,不利。既,叛兵就抚,德楞泰以震慑乞降奏。上召札克塔尔询状,斥其隐饰,褫职留男爵,回四川,以副将用。寻予副都统衔,充科布多参赞大臣。十三年,召还,授护军统领,兼武备院卿。十七年,卒,赐金治丧。子常安,袭爵。
[ 此帖被keating在2010-06-19 19:5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6-09
Re:回 8楼(sahaliyan) 的帖子
引用第9楼cokto于2010-06-09 13:58发表的 回 8楼(sahaliyan) 的帖子 :
木雅人和扎坝人有联系吗?

同属于明正土司管辖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6-09
嘉绒十八土司基本情况和沿革
http://www.du8.com/readfree/09/07145/4.html
绒藏区历史自元、明、清三代、逐渐分封领地设置土司管辖,在清顺治年间基本形成定局的"嘉绒十八土司地域",至今嘉绒藏族所指的"嘉绒甲卡却吉",即嘉绒藏语方言,经译转汉语就是嘉绒十八土司(国)地之意思。这个十八土之地域、面积、地理位置在前面已有交待,在此只将十八土司职衔、名称,今属何地区作一简介如下。1明正宣慰使司,今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和雅江县、道孚县,凉山州冕宁县境内全部、大部和小部分地区。

2.冷边长官司,同上,在今泸定县与雅安地区的天全县境内,其原辖地部分为今石棉县境。

3.沈边长官司,同上,在今泸定县和雅安地区石棉县境内和天全县境。

4.鱼通长官司,同上,在今康定县境内,原叫长河西,即为地名。后因部落酋长年青勇敢,百姓拥戴称他"俄托",即意为自卫不受欺之意。俄托授封土司于明代,以其名译成汉字的"鱼通"为名,后冠戴称谓。

5.革什杂安抚司(又有称"丹东土司"或"丹东?革103什杂",都是以地名冠戴土司职衔的称谓),在今甘孜州的、丹巴县大桑地区和道孚、炉霍县境内部分地区:"革什杂"为藏语方言名,意为"学生",是其部落酋长求学外出而归后振兴了其地,自称是向外地学习去的学生,就是这个学生"革什杂"后来被授封为首任土司,故名。

6:巴旺宣慰司,今甘孜州丹巴、炉霍县境内地区。有说是其地因古时部落争战,在峭壁处常派人放哨,藏语方言称"放哨"为"巴旺",而得称其为地名。

7.巴底宣慰司,在今甘孜州丹巴县和道孚县境内(和巴旺土司原系同一家庭分封的)。

8.穆坪宣慰司,今雅安地区的宝兴县和邛崃县境部r

分地区。9.'绰斯甲宣慰司,在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壤塘县和甘孜州色达、炉霍县境内一部分。土司名为首任部落酋长之名,其藏语方言含义是"广大民众"之意思。被后舸q为地名,相沿成土司之名。

10.'大金安抚司,又称促侵(或祁侵.)土司,在今阿坝州金川县境内(促侵为藏语语称,译写变音甚大),其名之意为"大河之滨"。

il.小金安抚司,又称赞拉土司,在今阿坝州小金县境内。赞拉为.藏语名,意为"凶神"之义,传说颇多。

12.沃日安抚司,有称鄂克什土司。原说鄂克什为满语称谓,沃日是藏语"领地"之意,在今阿坝州小金县境内。

1013.党坝长官司,是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的"四土之一士"。"党坝"一名,有解说是藏传佛教法语"旦白"变译而来的。'

14.松岗安抚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松岗"藏语为"冗杠",意为半坡上的城堡之意。一

15.卓克基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内。据有关文献记载,是因其后山山峰上有一祭坛,藏语称"卓采",汉字译写变为"卓克基"之名的。?

16.梭磨宣慰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红原、黑水县和理县境内。"梭磨"系藏语方言称,意海岗哨多之义。事因土司忠诚王朝,藏文写义为"帝王梳"之意的藏文字面名称。

17.杂谷安抚司,在今阿坝州理县、,黑水、茂县部分地区。其名"杂谷脑"是藏语称"扎西郎"的译写变称,本意为"吉详城堡"之意。

18.瓦寺宣慰使司,在今阿坝州汶川县和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境内一部分。因明代调派今西藏土酋长雍中罗洛思领兵镇压当地"反民",后留守授职,划地管辖,因其1地原有一古寺,为民问信众献砖瓦盖造,故历史称为"瓦)寺",罗洛思驻领其地而得名"瓦寺"的。

/在嘉绒十八土司中,原含"天全六番招讨司",是于元宪宗二年(1252年),忽必烈率军自泸定东渡大渡河入黎、雅境,招抚诸土部,相继于河东置碉门宣慰司、天全招讨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两土司内附,置天全六番1 n式

(今天全、汉源县境属泸定县境沈村、冷碛、擦道、岩州等六地土部)招讨正副土司,分驻始阳(今天全县东)、碉门(今天全县城厢),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全六番招讨司使高跻泰、副司使杨先柱同时归附,授原职。雍正六年(1728年),追缴两土司印信号纸,改流设天全州。其境地后多划人鱼通、沈边、冷边三司中。原嘉绒十八土司中含天全六番招讨司,而无鱼通长官司,多把鱼通混入明正司中,清代广法寺所领辖十八土司地中有鱼通而无天全六番招讨司,是因雍正年间天全六番招讨司已取消,原地多归入鱼通、沈边、冷边司地。多以鱼通作为一土之区域行政对待。后正式授封为鱼通长官司,列入十八土司之中,在广法寺注册,并担负对广法寺的支差,民国中央政府以此名单拨付给该寺经费。

以上十八土司,是自元末明初开始册封以来至清代逐渐形成的地域相联,政教、文化大致相统一的互有亲缘或历史隶属关系的土司群。这在汉史籍文献、民间传说中都大体相一致,特别是至今在大金川东岸的清代皇庙--广法寺前所立石碑,是用藏汉两文镌刻,碑文记载清l楚地写记着十八土司职衔名称,并记说该寺院是这十八土司的总管领机构,实行政教合一制。直到解放时,在寺庙主持者王巴单和曹喇嘛的讲述和所保留的中华民国政府印信定额拨付经费册簿,十八土司分摊支差服役名单(文革中全被毁掉),都与前面所介绍之十八土司名姓一致。由此可见这十八土司在历史上是互为依存关联,所不.106

同在方言用语上。象明正、沈边、冷边、鱼通四土地区人们操用嘉绒方言,有称叫是康定官话语,其余十四个土司的人们所操用语言基本上是嘉绒藏族的通用语言。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嘉绒十八土司之间各自管辖地区内,还有不少的"家庭语言",这些多种方言中有的一山、一寨子都各有"家语"和"外语"(通用语),"家语",一般到别寨是不通用的。当地称为"寨子话"或有的称"隆巴话"。绰斯甲土司地方,又操用一种嘉绒方言语,当地称"观音桥语"。说这种方言语同道孚县丹巴革什杂语有相通处,是耳龚语,就在绰斯甲土司地各村寨又有"家庭语"。整个嘉绒藏区较大区共有六、七种方言。就是土司制统治维系到解放时的四土(即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地区,号称其语言为正统嘉绒语的地方,也存在各种方言,象四大坝、茶堡地区,沟与沟、寨与寨之间相互听不懂对方的"家庭语,言"。费孝通先生称这里有不少"语言孤岛"。虽各家庭语:言在大家庭中互不相通,但各土司、各寨子之间又仍能互1通往来,有共同用语,这种通用的"外交语",即称嘉绒"官话",这种现象就是解放后几十年的今天也照样保持着未能改变。

对嘉绒土司的形成,各种史籍和民间传说颇多。民国年问有马长寿、林跃华、庄学本等学者专家亲临其地考察,并著书立说颇多,终因地域、民族、语言、文字,特别是受封建资产阶级史学观点的影响,对嘉绒藏族在一些民俗、宗教、礼仪方面,尽量去搞猎奇,偏重陈规陋习的记述.'107和捕风捉影的描述,歪曲和讹传颇多,甚至充满民族岐视、侮辱等等。

根据众多史籍记载,特别是深入本民族内部进行历史与现状调查和考察核实,并在本民族知识分子、老人和一些碑记、名胜、寺庙志、乡土杂记中搜集核证后,所编写的这部《嘉绒藏族史志》,是本着求实存真、客观记实,又有侧重,点、线、面相连的原则,将对嘉绒十八土司分别作出介绍。并将这一地区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进行全面记述。'

第二节嘉绒十八土司沿革简述

"传说"乃非信史。但人类并非一开始上天就著写了用文字写记的"信史籍"来供我们去识读研究。人类总是从"动物群中分离出来,由低级向高级过渡发展,从原始.到现代,从蒙昧时期到文明阶段发展而来的"。为此,对于人类无文字记载的历史,多以头传记下来,这叫"传记",出入很大,限于古人蒙昧未开,加之谈不上科学认识自然,故而受原始的思维认识成分极大。但是这些传说总是来源于人类对客观存在的"思维认识"和反映,它是历史的折影,透视给我们了蒙胧的历史光环,不可完全否认"传说"的来源是"真"的存在为其本源。象著名的二十四史,就有不少是凭传说和神话作史据记述的,如三黄五帝,有无真实的这些人?大禹,确有其人吗?从史记到各史籍,都是以传说而记的。一部《山海经》全是说神弄鬼、而它却成了我们远古民族图腾崇拜和地理志书,难道传说都是虚无的吗?不,这是不科学的结论和回答。就嘉绒藏区十八土司(族源)产生的传说中有"卵生之说。看来很荒谬,其实冷静一想,特别是在一九九零年二月十日的《文汇报》上,就刊登了一篇《印尼发现卵生人》的消息。说的是一位西德人类学家,名叫劳?沃费兹博士带领十名探险队员,去到印尼婆罗洲的热带雨林考察。在那里他们找到'一个史前人类部落,并看见三十多个女土人正坐在一枚枚白色的大蛋上进行孵化工作,其中有一个婴儿开始破壳而出生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里的女性怀孕六个月后,便会生下一枚大蛋,再接着进行三个月的孵化,九个月完成整个生育过程。这时,做母亲的就和常人一般,用母乳哺育婴儿。当然,这一报道是否属实和有科学根据,有待进一步研究后证实,但至今尚无文说其是假报道。

从这则消息联想到嘉绒藏区土司形成传说中的"卵

生",究竟是不是虚无的传说,值得深思,这一点在这则消.息报道前可说不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的,但在藏族还没

有吸收佛教以前,藏区盛信的原始本波教,当佛教传人:并兴盛后,本波教仍就存在,这种原始宗教的宇宙开辟说里就提到了蛋生人的记述。说"宇宙本初是虚空",从"空"逐渐生出有"识","有识"生出两个物体,其一明亮,为父;其二黑暗,为母。继而生冷,生霜。霜和露形成一潭1 n如意之湖,此湖自身旋转而成一卵。从卵中孵发二鸟,一

只称作"富裕之光亮";一只称作"痛苦之黑暗"。二鸟相交',生出三卵:白卵、黑卵和花卵,从白卵中生出"世间神"系;从黑卵中生出"狂犷的黑人",从花卵中生出祈祷者。

通过经典、传说和科学家考察的发现进行比较,不仅嘉绒藏族"卵生传说并非虚无,就人类起源也难排除此说,可以说已被证明有其"卵生"说的实例佐证。也就是说本教的宇宙开辟说虽然看起来荒诞,附会了不少虚幻和迷信色彩,但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本源存在而起说的、'这'

是难能可贵的。?'虚空不是精神、理念之类的夺西,而是物质。是具有生命的白卵、黑卵和花卵,都是物质不停地运动后的产物。只是这种唯物主义缺乏科学依据,因此是朴素的。在阐述过程中,又富于浪漫色彩而使得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辩显得苍白了些。

关于嘉绒藏族土司,从众多的藏汉史籍和当地民族中调查说:是由大鹏鸟的卵所生。绰斯甲、瓦寺土司都保留有这一传说,并在其官寨大门首上都雕有大鹏鸟孵卵形象的画。据马长寿的调查报告中说:"绰斯甲土司纳坚赞(是绰斯甲最后一任土司,解放后病故)的公廨办公室内,有一自清代传下来的油漆彩色壁画一幅,高七尺、觅四尺。上绘自悠古以来之历史人物及事实,并中段系以藏\

文之说明。,其最上一段是陈述上古时代远祖起源与土司i由来,次说是列祖列宗之名及行事,最后切于近世。对此

记述,现已无法查得原物核证,但据当地高龄宗教人士和11知情者证实其画确与所记相一致。据众多之说和记载核实,这幅祖代传下的画壁内容大致为:"远古之世,天下有人民而无土司,天上降一虹,落于奥尔卯隆仁地方,虹内出一星,直射于嘉绒,其地有一仙女,名喀木茹米,感星光而孕,后生三卵,飞至琼部山上(即指今西藏琼部地区)各生一子。长子为花卵所生,年长东行为绰斯甲王,其余二卵,一白一黄,各出一子,留琼部为上、下土司。绰斯甲王出三子:长日绰斯甲,为绰斯甲土司;次日旺甲,为沃7土司;三日蔼许甲,为革什杂土司"。又瓦寺土司之起源神话,与绰斯甲者略同,其内容:天上普贤菩萨,化身为大鹏金翅鸟目"琼",降于乌斯藏之琼都,首生二角,额上发光,额光与目光相映,人莫敢近之,迨琼鸟飞去,人至,见有遗卵三枚:一白、一黄、一黑,取置庙内,诵经供养,三卵产三子育于山上,三子长大,黄卵之子至丹东、巴底为土司;黑卵之子至绰斯甲为土司;白卵之子至涂禹山为瓦寺土司"。传说后来的嘉绒十八土司多谓其远祖是来自西藏琼部,据说其地在拉萨西北、距拉萨约十八日程。传其地古代有三十九族,人El众多,因地贫瘠而至康北与四川西北者甚多,后渐繁衍,遂占有现在的广大嘉绒,乃至更多地区,根据地名普查所证实,现四川I省甘孜、阿坝两州藏区,、

与琼部相关的地名繁多,尤其是山峰,很多叫"穹(琼之谐

音)日","琼隆"和"琼溪"等等,经调查都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相关联。所谓的三个,黑或花、白、黄卵,有可能是指原始的三个血缘或地缘相关的部落。

11嘉绒十八土司之历史,文献记述颇杂乱,现将考察、核实的史料简述各土司历史演变如下:。

一、绰斯甲土司

嘉绒藏族,从其世袭家谱的记载来看,以绰斯甲最早移入现居地区,其系谱从第一代克罗斯甲布起,至末代土司纳坚费(斯葛绒甲穆参)止。芩为四:'卜一代。他们是:、1.克罗斯l 8?雍中钵

2.绰斯甲l 9?斯丹增内尔武3.琼帕克武20?葛尔纳尔武.'4.阿尔世。21?滋格拉穆

5.木赖克22?南木喀斯增

6.尔克什23.葛拉些日加尔7.斯道克拉,24.思纳穆容中8.克武钵,25?纳武日加尔9.阿葛尔26?南木喀日加尔,10.类旺修拍'27?容中斯丹增1。1.加葛尔'28?执喀日加尔12.班氏日加尔29?拉旺斯丹增,13.绰武日加尔30.南木喀旺执克14.旺普31?思砷穆斯加布、1'5.斯达曾日加尔32?鄂松

16.杂可穆纳尔武33?资立

17.葛拉白34?此日丹卜麦尔135.雍中旺尔极39.斯葛绒纳木加尔36.纳尔乌斯丹增40.拉旺纳尔武

37.工葛旺尔极41.斯葛绒甲穆参38.苍旺南木喀.

"绰斯甲",嘉绒语称"卓甲"或"卓甲布",原为该部落较有名望的始祖"卓甲"汉字书写加了个"斯"字,便成"绰斯甲"(写称)之名,作为后来的代称,久而久之便成为了行政管区地名和土司之名号了,以上四十,如以每代三十年计算,其迁入时间,大约相当于唐代无大出入。史载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德裕为西11节度使,已与"畦蕃"、"嘉

绒"各地相接融,可见唐代时嘉绒藏族已在现地生息繁衍了。

,"绰斯甲"之名的含义为"广大众民"之意。据其地民间传说:他们是来自唐代,唐蕃征战时期,蕃军数十万,长期驻扎于今青海省乐都、民和,甘肃省的夏河,绿(曲)河、迭部,四川省的松潘(含今阿坝州的阿、若、红、壤四县)、南坪、汶川、雅安等均属吐蕃驻扎地。当时吐蕃军的后方基地安住在今观音桥(即绰斯甲土司地区)、马尔康的木尔宗、壤塘县的上寨等、地区。公元九世纪西藏王室赞普朗达玛被拉龙八尔切压尔基杀死,吐蕃王朝崩溃,这时吐蕃军队前线"总司令"--冷空热,以回拉萨为赞普朗达玛报仇为由,调动部分吐蕃之"边防军"回藏,时遇正在青海省西宁家中休养的吐蕃原宰相相比比知晓后,阻止并坚113

决反对冷空热回拉萨,交谈不合,引起冷与相大动兵戈,。征战十数年,结果两败俱伤,赤地千里,哀声不绝。当时住,在今嘉绒地区的蕃军相当多数未被冷、相调动,因无战事,藏王室又崩溃,故自行割地安置,其中有的长官趁机扩势占地,便成为后来土司领地的由来。其中绰斯甲土司就是此时的王族子弟,占地扩势,形成与当时土蕃民族相'统一的部落盟体。自其始祖迁入,至解放时的最后一任土司止,在其地繁衍生息,相传了四十余代。从三十三代始祖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至京归于承服,四十一年.册封授给安抚司。乾隆皇帝时,以该土司未助金川嘉绒土司反清,于乾隆四十一年颁给印信号纸。相传绰斯甲原为十二部落,各不相属,相互争战,后以厌战共议推一首领而完成绰斯甲之统一。至纳坚赞前六代祖,又征服色尔坝(今属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遂拥有其解放前之绰斯甲地域。绰斯甲为保留土司制度至解放时地域最大的嘉绒土司之一,土司制度保留也是最完整的一家。

绰斯甲土司衙门官寨有三:一在周山,即今金川县周山区公所处进沟三公里,现官寨已不存,只留残垣断壁之废墟遗迹;一在周山区之卡拉脚乡的八来村,这是三个官寨中规模最大、建筑也最宏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另一在今撒瓦足乡的木赤村,三座官衙之中,要数此衙为小,现也不复存在了。

古时的绰斯甲为东女国所在地。据1985年上海辞书社编辑部给金川县地方志办公室的来函核实中说:据所101掌握史料证实,今绰斯甲地区就是古代东女国之地。王汤,立悉是古代绰斯甲王,在隋唐时期土蕃占领嘉绒地区,

"开元十九年,又派王子来,吐蕃恶而灭之,灭以男子为王遂取代了嘉绒地区不少土司,东女国遂也被后来的吐蕃王朝派往吐、唐边境的带兵官们取代,这些带兵官当了不少嘉绒地区的土司,这为对其地实行吐蕃文化教育,进行"蕃化"都起了政令性作用。

二、促浸土司(即大金川安抚司)

促浸即"大河之滨"意,是指今大金川河一带,该土司始祖同为小金lI(赞拉)土司家系,传至明代,有哈伊拉木授封为演化禅师。至清康熙五年(1665年),颁给演化禅师印,后裔莎罗奔以助岳钟琪出征尼泊尔、青海、西藏有功,于雍正元年(1723年)授封为金川安抚司;莎罗奔得封后,另立于今大金川地,名号"促浸土司",并以泽旺旧土司(住今小金川地方)为赞拉土司,此便是大小金川分治之始。

促浸土司,又名"然旦"、"拉旦""阿拉旦"之别号(均系房名)。所以民间对大金土司多以藏语称"然旦甲布"或把地名、房名、职衔连称为"促浸然旦甲布"。

根据金川县河东乡著名喇嘛从清代保存传下来的藏文史籍中,关于促浸土司名谱记载:"很早以前,天下只有人民而无土司,这时上天菩萨为了给人民有所领头,而降两虹,一虹降于今金川县咯尔地方,一虹降于今小金地方115,(美诺沟)。虹内各出一卵,卵出一子,一在大金川(促浸),一在小金川(赞拉)。大金者名"然旦",意为坚强勇敢。在小金者名"赞拉",意为凶神。

藏文《家谱》所列传至清乾隆年问已是第五十九代,即索诺木。并注脚第五十七代前系自立为"王",管领其地。若以三十年平均为一代(因为大金川土司多灾难,兵害亡之频繁),即至乾隆年问已近1200年历史,由此可贝促浸土司应为本籍土著民族之后裔,在嘉绒各土司的传说中,尚未发现有他是从西藏移来之说,虽涉及与他相募系的关于卵生说,有可能是沿袭其他土司之琼部之说创附会说法。按这一族谱传代推算,大金川理应是在秦汉H代就有了该族系部落。或部族在此生息,按年代地理位里推定,应是后来的附国、东女国之前身的土著民族才对。现将其藏文族谱首领名字列记如下:

1.洒郎其波11?加嘎尔崩

2.勒尔武桑格12.夺尔基特尔3.拉日甲布13.哈旺纳尔武'.扎西泽郎i4.姜伯克尔加5.益西格登15.泽步勒尔武6.嘉木甲木初16.仁钦阿太尔。7.桑格尔阶17.索郎江木初8.索郎尔加18.哈尼克尔崩9.撒斯甲一西19.容中泽郎10.其木久20.嘉尔摩绒1121.嘉里依41.斯达拉

22.南木卡尔阶42.高让尼玛23.穆塔尔43.日江错24.三郎旺清44.阿忠太25.克窝崩尔'甲45.八尔切夺尔基

26.尼玛江错46.扎西次迫27.色窝克崩47.哈伊拉木28.丹巴俄热尔48.索朗勒尔武29.尼玛谢拉尔49.泽郎木

30.谢拉斯达迫50.勒尔武崩

31.恩布勒尔武51.阿旺八尔旦32.夺尔基52.勒州江木初33.谢拉尔阶53.克武尔甲34.克武尔甲54.郎什隆35.斯高让益西55.嘉勒扑尔巴

36.夏加泽郎56.桑卡阿太37.二间夺尔基一57.莎罗奔38.索朗旺扎58.郎卡39.宋格兵59.索诺木40.谢达太

以上族谱中的"哈伊拉木"在第四十七代,此期是明代新封的演化禅师,至乾隆年间大约为二百多年,按平均20多年为一代,大体相符,所以此族谱并非为后人臆造'11伪编,确值可信o手抄本《保县志》对该司族谱有误,故未列记。'

根据考古证明,今嘉绒地区有仰韶文化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迹,在大渡河源头的丹巴县中路村文化,尚在待定性之中,但已据发掘的文化层测定,早在四千年前的可能性很大,说明新石器时代,其地就有人类生息活动,占蜀之"蜀山氏",即为今之嘉绒藏族先民s据藏学家任乃强先生所著《四川上古史新探》考证,嘉绒地方为中原文化起源地。他对大渡河源头先民的考证推断是"......从今之阿坝、金11l等地逐渐徙入四川盆地边缘的这支部族,最早'是以宝兴为原始根据地(即嘉绒穆坪土司地区),曾一度扩散至青衣江流域,号称"斯榆",又称"佧国",设国邑于"徙阳(今始阳)"。

据《嘉绒藏戏》考证:唐玄宗四十三年(755年)蕃夏尔嘉莫查洼绒(意即嘉绒东部),促浸部落(今金lI)第二十五代首领克窝崩尔甲,促浸夏骁色康庙(今广法寺之古称)著名法师赞巴壮卡为举行部落新建宫殿"列维坡让伊哲"(即后来称的勒乌围大金土司宫殿)和"雍忠拉斯顶楞"(今广法寺旧称)的落成典礼。对以上考证,现据嘉绒民间口头颂词翻译得知,大金土司最早的官寨(宫殿)在今之金川县咯尔乡复兴村。因吐、唐争战时说此宫殿(官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而且因战争把这座名叫"嘎林格坡让"烧毁,后才迁到"列维坡让伊哲"(即勒乌围,是公元755年至1776年;已有1021年的历史)。又考"雍忠拉斯11顶"的历史,该庙在此以前很早就已有之,只不过规模较小。自公元755年建成后,历经扩建,到清代金川之役被毁时的规模之大,是藏区少见的。清代战后虽重建,并改本教为藏传佛教,但修复的寺庙远远比不上原被毁前的规模之大。就是近些年在原广法寺处所挖出的唐代所建的这座寺庙的青砖,玻璃瓦片上都刻烧有本波教的藏文经文。由此可见在一千多年前的嘉绒藏区的大金川地方,民族文化艺术、建筑水平、以及物质基础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的(指明、清时期)雍忠拉斯顶寺庙已成为嘉c

绒地区最大寺庙之一,是整个嘉绒地区朝拜信仰的本教主寺,颇有影响和取得统领主教的地位。当时该寺组成了"嘉绒促浸嘎尔巴"(即藏戏班)。戏班在地区原有歌舞,傩戏的基础上,根据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和藏历年传统的傩仪"阿尼格东"(降妖除魔英雄)创编了《格东特青》戏目,并于每年虎月(阴历十月)的10~25。日在各部落举行的"斯格任青波"(供施法会)和宫殿竣工等庆典上演出。唐顺宗元年(805年)嘉绒藏戏得到藏族著名语言、文学、编译大师毗若遮那的传授推广。在原有戏班基础上又发展的绰斯甲、赞拉、沃日等戏班。新创出《曲斯古赞里》和《阿祈来刀》等尉目。逐渐发展和开始向嘉绒各土司地流传推广。

这个雍忠拉斯顶寺,不仅历史上在嘉绒地区和封建王朝时名气大,就是今天,国外众多研究嘉绒藏族和清史的学者都少不了对它的历史进行研究,不断来此地考察,而且还挖掘出了不少的经文和石刻等。因为它与大金川I土司的统治关系紧紧相联而分不开,在清乾隆年间,大金川I土司依靠该寺关系,为土司间边界争议等家庭纠纷,相互诵经讴咒对方等作法,产生起矛盾,从而四川地方政府,盲目处置,派兵弹压,便引起了中外驰名的两次金川事变,封建王朝趁机惨绝人道的屠杀金川嘉绒藏族人民,将其地实行改土为屯,雍忠拉斯顶寺改为广法寺,废本教为藏传佛教。对金川之!嘉绒藏族,采取设屯以治之,封其有功者为首备,千总、把总、外委(头人)诸职。在今大金川设立河东屯、河西屯至解放,当初还设有绥靖屯,安宁区,为崇化屯,由于崇化、绥靖都带有民族侮辱和歧视,早已被废除。曾一度还沿用"绥靖"作县名,故有"松理茂懋汶靖"六县之称系中华民国四11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之辖,其中之绥靖县,民国年间改作靖化县,取其名还有一番趣说,是民国政府的官员们经过对金川l民族的历史作了一番调查研究,认为其地丛山峻岭,沟谷纵横,大江奔流、悬崖峭壁,真是古今兵家要塞之地,加之其地民族强悍,历史上又好争战,他们认为对其地少数民族(夷人),只能立青年将领(官)进行统治,并应对这些"夷番"民族采取强制性的军管和同化,使之变为"11H艮."民族,所以他们以立字旁站一青年为"靖",在此为官的青年一定要手握匕首,即意为用武力来强制其同化,则使用人旁加匕首为"化",从而定县名为"靖化"的。认为这样又保持了清王朝设绥靖屯之命名含义用意,又有更深层次的新用意。这一县名12直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将这个带有民族歧视侮辱的地名用字废除下,以其自然地理环境更名为"大金县"。一九六零年将原绰斯甲县析并置县时,则命称"金Il县"至今。

三杂谷土司

杂谷土司,原为嘉绒地区较大的土司。于明朝永乐年间授安抚司职。当时杂谷土司的辖区"亦甚广泛,县多肥谷沃野"具体辖区为:西有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东有甘堡、孟董、九子诸营,东北之"新番、旧番、三溪番",以及黑水流域以西之羌系部落之地,皆属杂谷领域之内。元、明间其地是藏传佛教传播兴盛时期,喇嘛寺很多,藏传佛教的宁玛、噶举、觉囊、格鲁各派都在此修建寺院。宗教的渗透对其地民族风俗、礼仪文化和建设事业有极大影响。在藏传佛教各派传人的同时,汉地宗教也广为传播,在明代有不少汉佛、道教僧侣纷纷来其地传教兴派,著名的筹边楼i是唐代以来封建王朝在今岷江上游藏区所建的筹理边务之楼阁建筑,传为朝廷命官来此时,便登楼商议治边治夷事宜之处,而明代居然把汉佛教观音菩萨供奉在内,变成寺院竞时达百年之久,至清代才重修筹边楼,把观音菩萨移置另地建寺庙供奉。这种多宗教传人,力Ⅱ之杂谷地处汉藏通道要塞之地,"官道"打此通过,商贸往来频繁,对其地文化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都有极大影响。杂谷地区居民吸收汉文化较早,从现今的民间习俗、12礼仪和生活服饰诸方面的考究都既保持有历史嘉绒藏族的文化成分(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是设有"禁区"抗同化,'完全是历史嘉绒藏民的旧传统习俗、礼规),同时吸收有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

杂谷土司来源,据调查记载和民间广为传说:是由丹东(即丹东?革什杂土司)派来的,后由杂谷衍生为梭磨始祖诺达工朝尔极。据载工朝尔极生三子一女,后分别为卓克基、松岗、党坝各土司之始,梭磨为其这四土之始祖。关于杂谷土司迁徙人杂谷始于何年代无记载,但从地名"杂谷恼"的追溯中得知;杂谷恼(今理县治所"杂谷恼镇"),是藏语"扎西郎"的汉字译写之名,藏语意为"吉祥城"。传说很早以前,由藏王室派来此地管领的土官(唐代之杂谷地区隶属管理关系反复性大,吐、唐争战时时复时归),为在这里建一处"官衙",八方选择基地。有一夜土官来在今杂谷地方,夜梦金光辉映山谷,飞来了大鹏金翅鸟落息于此。该土官醒来沉思,认为官寨就建在此地为好,后经择定基地,建了寨房和习武场所,由其梦而建其城,被土官称封寨城名为"扎西郎",意为梦兆吉祥而建吉祥城之义。后以地名冠戴其土司名"杂谷"的。由此可见杂谷土司是从外地迁来,确有可信之处,其迁入时间是在唐代,于明永乐(1410年)年间首授安抚司。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杂谷土司在清王朝"一征金川"战事中,敏察到封建王朝"以番治番"政策开始欺骗蒙敝不住少数民族后,将会借题发挥,使用武力进行惨绝人性的屠杀,他便12开始对王朝表露出了~隋绪",加之他的地方武装、地域周围土司不敢抗衡。封建王朝怕杂谷成了"气候"难以治理,就借杂谷土司有图谋不轨之行径,当时杂谷土司名苍旺,便以他反抗清政府为名,用大军征讨。"征服"了杂谷土司后,将其地改设五屯,以各寨头人选补为守备i计有甘堡屯、杂谷屯、上孟董屯、下孟董屯和九子屯,共五屯。前四屯为嘉绒藏族聚居区,九子屯实为羌族聚居区,旧史中有说"羌为百姓,番为土官"之记载,实为事实。

一九三六年以后,民国政府在这些屯地,普遍改设乡保,隶属四川省十六行政督察区管辖理番县,后去"番"字为理县。

解放后,在其地仍置县,沿用旧县名,属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

(注:杂谷土司家谱因战灭,其族谱不复存在。但其族系为松岗土司,松岗土司家谱及为杂谷土司之家谱,详见松岗土司简介。)



四、沃日土司(鄂克什长官司)

沃日土司为今阿坝州小金县境内。据调查认为远古以来其地区属当地信众中具有崇高威望的本波教巫师世家门第,经过历史发展,形成地方派头,类似部落或寨主,有众多信崇者,渐成为一方之势力集团的领头。家族传至巴碧太时,已是清代。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归服清王朝,因是本波教法师门第,善行巫术,被册封为沃日贯顶12净慈妙智国师,曾一度威名大振,所授"沃日"是藏语称名,其含义是"领地之意"。因其地位于今小金11区域之东部,地形成长方形,境内有一条小金川的支流,加之袄日土司原本世代占领其地,将这一区域自称为是他家的"领地",久而久之"沃El"便冠戴给这一地区的山Il实体,成为了地名专有称用词。朝廷也就以其"领地"(沃日)之名授封土司衔的。当地民间流传称谓和《理番厅志》中日:"现辖沃日一处,该土司之祖,喇嘛巴碧太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投诚,颁给沃日贯顶净慈妙智国师印信号纸。"境内沃日河自东向西流人老营地区转汇人小金11中。沿河两侧,高山连绵,河谷地带,地势开阔,气候温和,尤以木栏坝和官寨附近,耕地平坦集中,是一处数百平方公里的山谷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宜于耕牧,盛产玉米、小麦、洋芋、胡豆等粮食作物,所以历史上这里可算是物产丰富,八民安康之地,再加之沃日土司世家是宗教神职人员,自然形成为部落和寨民首领是不觉为奇的。

沃日土司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顺应王朝.并为乾隆十一年"一征金川"之役出力,给清军供粮助战等原由,被晋封为"安抚司"职衔。当时的全称是"鄂克什安抚司",:鄂克什"是满语称号,其义尚未追溯清楚。所以后来有"沃日"和"鄂克什"两称之名并用。

从乾隆二十九年起鄂克什土司同赞拉(小金11土司)土司因家庭矛盾,引向用本教法咒互相诵经作法相害彼此,由于鄂克什土司世家为本波教大师,进行巫术活动是12很有名气的,他将小金 土司父子的人像画成后,进行公开念大经,扎成草人用箭穿射,在民众中扬言要把赞拉土司咒死和让他绝根断苗。事有巧合,小金川土司泽旺之子僧格桑是一独子,所生又是一独子,十分俊秀可爱,就在鄂克什土司诵经作法后泽旺(老土司)之孙天亡。对方更扬言是他作法的效应,小金 rl土司气极败坏,发疯似地进行报复,对鄂克什土司进行出兵威胁,抢寨夺地,企图灭其家族。此时,清王朝见小金川土司势大,怕其地为内通汉医成都、西连卫藏,趁此不灭之,恐后成祸患难治。故以调解之名,调兵遣将,企图消灭小金川土司,时因大、小金川土司为宗亲门第,抗拒王朝派兵弹压,酿成乾隆皇帝举.

国征讨的《二次征剿金川之役》。此战鄂克什土司当然是受益者和保护者,战后以随征金川有功,赏二品顶戴。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才改土归流了,实行编组保甲,但土司制度在这一地区变相地实行还是存在下来,国民党也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法,加之鞭长莫及,未加管束,土司制的实质保留至解放H,y]一终止。解放之初,该土司参加颠覆人民政权的"靖懋叛乱",经清剿国民党匪特,将叛乱平息,土妇罪大恶极,被镇压,土司经过教育,走上了改过自新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给予了他应有的出路。这里维系土司制度是在解放后才真正废除的。

'12五、小金川土司(赞拉土司)

小金川土司,即旧称"赞拉土司",所谓"赞拉"是小金川地方嘉绒藏语称谓的地名。因小金l 境内沟深谷峡,绝壁千仞,天然形成四面险关屏障密布,古来为兵家要塞。由于嘉绒藏区上占以来共同膜拜的大神山"嘉莫?墨尔多"山,被神话崇信为是嘉绒地区的开创和保护神,宗教界历史上把其四周的(整个嘉绒地xE)群山,都以嘉莫。墨尔多山分封为属下的诸臣百姓,有很细的分封和类别区分。小金地区险峰居多,如象著名的"四姑娘山"(藏语称斯够拉柔达,斯够拉,即为墨尔多山的保驾大臣之意;柔达,即是藏语嘉绒方言所称的山神之意),还有"索乌山"等都是授封为"墨尔多山"的大臣,叫"斯够拉"和"严青"一类"官号"列名,都是"武将"之类的封号,而且整个嘉绒地区,首数小金县境内授封之山最多,所以其他部落酋长们自称"蒙格",意为人头之山,显示嘉绒地区主神山属下有诸多大臣都在他们境内,是为群山之首领所聚集之地。加之土司所在地之地形又状似一人头形,故名"蒙格",后来汉字书写成"明格","猛古"等,今有三江汇合处,蒙格山下所建的著名铁索桥--"猛古桥",只留古铁链作古迹,供游人观赏。清王朝征剿金川后,又将"蒙格"译写为带有征服庆功含义的"懋功"。后在此设厅、县,直至解放后才改为"小金县",以其山川地名命称至今。由于境内"凶神(又是武将衔头)众多,加之历史上其地嘉绒12藏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出兵战缅、尼,乃至后来的鸦片战争,都出过不少能征善战的英雄,故被嘉绒地区和其它藏区尊称为"赞拉",即意为"太子"或"山神"。所以授封土司职后称"赞拉土司",朝廷命官近其自然地理环境,又习惯称"金11"(后以莎罗奔分封出来,按境内两河之大与小分别叫称为大金川和小金 之始)的。

根据有关史料和历史事件追溯,赞拉土司同促浸土司本是一个家庭中分解出来的两支户头。始祖生息繁衍至明代,族长名叫"哈依拉木",因当时信奉的是藏族原始宗教--本波教(俗称黑教或黑经),哈依拉木为本教大师,是一位善行巫术之类的大师,在原始落后的民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故于明代给册封为演化禅师。至清康熙五年(1665年)诚服清王朝,重新颁给演化禅师印纸,后裔莎罗奔服从清王朝征调,同大将军岳钟琪出征尼泊尔等地有功,于雍正元年(1723年)授金川安抚司职衔,莎罗奔得封后,自立为促浸土司,并以泽旺土司为赞拉土司,此是大小金il土司分治之始。?

后因家族间矛盾纠葛,引起了乾隆年间的"一征金川之役",因战事和人缘等关系,大金川土司未受到处刑,只将其土司职衔印信转交给儿子郎卡掌持。经过一征金川之役,两金川土司发现皇帝对他们存有戒心,是以离间和借他们问不和睦来相互制约为目的,对两金 l地方来说,经过此战却使不少人们省悟到封建王朝并不爱土司和他们的。这种领悟,促使了大、小金川两土司对皇帝的仇恨12和防范防卫准备。经过复杂的,多种因素的发展,终于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清王朝借小金川土司同沃日土司之间的边界纠葛和家族矛盾出兵镇压,导致了乾隆"二征金川之役"的暴发,战事经过五、六年激战,清王朝派甩全国二十三省大军,以灭族之架势,进行血洗惨战,于1776年,两金11战息,嘉绒金11地区藏民遭到惨绝人寰的屠杀,两金11地方都同时进行了改土设屯制,这里被改设为八角屯,汗牛屯,别思满屯,宅垄屯,一直保留至解放时。并先后在大金川和小金川设厅辖屯,据历史记载说几乎为"军管"性质,并从各地派来监视人员混居,这些充当"监视"的人员占有土地、房产,并且差役都比原大、小金川藏民轻得多。在宗教信仰方面,朝廷已下令取消本波教(金11之役中,本教徒积极起来反抗清军的残酷镇压,乃'至最后的决战中是"雍中拉顶寺"的几千和尚兵,大战决战于清军),清王朝恨本教僧人,称大、小金11本波教为--本布尔邪教,令其取消,改信尊奉藏传佛教之格鲁派,即俗称黄教或黄帽教派。是时金川人民处于半坐牢房的状况,不少人质被押解北京(至今仍留住北京西郊之香山地方)。

民国年间,在这里设"懋功县",但土司改设流官后,实际上保留并沿袭着土司制的一些特权的"守备",也搞世袭制和原土司制的各种统治办法,一直未能废除,而且是县衙与"首领"共事的现象成了民国政府的合法容让,乃至互相勾结来危害人民。尽管后来搞保甲制,守备便是1夕自然而然的"总领"头目。所以小金Il土司地方的封建旧制度一直沿袭到解放后才真正解除了。

解放后建县,初仍沿用旧名"懋功"为县名,后经国务院更名,去掉"懋功"名,改名小金县至今。

六、革什杂土司(有称为丹东.?革什扎)

"革什杂土司"全名为"丹东?革什杂安抚司",也有称为"单东革西杂"或"革布什咱"等的,都是受方言语或汉、藏互为译写中的谐音变调之故。"革什杂"为嘉绒藏语方言称谓名,其义为"学生"之意。民间传说和有关文献史料佐证说:革什杂地方,历史上住着一个弱小落后的部落,有史以来都受着四周强大部落和人们的歧视和欺侮。部落里不分男女老幼都希望能出一名强悍的头领,尽快自强起来,不受凌辱。后来部落里出了一个少言寡语、勤奋好学的青年,他自小入寺学经、聪明好学,领悟经学知识出奇的惊人,真是一个神童和智人。学成之后,首先在部落里有了名气,渐渐在部落外也有了传闻。这个部落希盼一位伟人出现的希望就寄托在这青年人身上。当全部落人民的希望实现就在眼前时,这位青年却出乎意料地告别了家乡众亲,他决定离开部落外出,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全部落扫兴失望。当人们挽留他时,他慎重地说:"不出门外,难见世面;不学他人之长,难补自己之短。"他,就这样离乡背境上路出发了。这个求知欲强、勤奋好学的青年,走到什么地方都以自己无知者的身份出现,谦.129'虚、诚恳地向他人学习,从不以自己学识渊博露出半点骄傲情绪,总向一切睹自己在某方面有所长的人求教,而且都是以学生姿态出现。由于他的艰苦好学,不久就学得了在部落天地里梦想也想不着的生产技术、文化知识方面的东西,后来他到了西藏,经过讲经说法,又获得了极高的佛教学位,成为藏区著名的大喇嘛。当他回到家乡后,由于他为人正直,才学渊博,民望日增,人们中传颂说:要想一个人有出息,必须先要拜人脚下,就要象这位大喇嘛一样,只有以"学生"的身份和求知欲望,才能使自己成为出众拔萃的人物。所以人们称他为"革什杂",后来大喇嘛作了部落酋长,并得到皇帝重视,授封为当地首代土司,授封土司就以其"学生"--"革什杂"之名为土司名的。原住地的地名又叫"丹东"所以相联称"丹东?革什杂"名称之由来。+革什杂土司之地,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是嘉绒藏区于明代最早授封的土司之一。清代时又是明代土司中归顺较早的一个。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其先土司魏珠布策凌归服王朝,被加封为安抚司,从四品。在一些藏文野史中说"革什杂"之名是由"革须节"演变而来,即指前面大喇嘛在西藏考得"格希"学位,变音将"格希"称为"革须"后变为"革什杂"一名之由来的。

清代,在丹巴地区的土司中,要算丹东i革什杂土司地域为大,其辖地除现今丹巴县大桑区外,几乎包括现今所有讲用革什杂语的道孚、炉霍等地区的嘉绒藏区。据130《清实录藏族史料》载:"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丁已(十一月二十日).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奏:"......革什杂角洛寺(今道孚县各卡觉洛寺--笔者注)系金(川)绰(斯甲)赴沪(康定)要路,酌派把总一,带兵十名驻扎"。另据《丹巴县图志》载:"宣统三年六月(1911年),革什杂土司策旺恒珠,大改流缴印之际给赵尔丰和傅嵩林投戾禀函中称:......大皇恩典赏允革什杂安抚司,当于康熙年间,调去打河南、湖北建昌及后藏等处,均已出力,后到治下叔父根桑当土司时,有头人雍中捕暴虐百姓,因此,百姓逃散颇多。其有未走者,尽被邻近土侵占,所管百姓渐渐稀少,治下叔父根桑见百姓侵占逃扬,始弃土司,人藏朝佛不归。有明正土司见土无主,乘间将下村百姓六百家侵占;又道坞(即道孚)以下三寨百姓亦被藏王强占;至道坞以上德普、日勒、甲姬、旁仕冷:白勒央等寨,均被瞻堆(今新龙县)土司侵占;纳普山牛场三寨百姓亦被明正土司强占;其余各处分散颇多。所有下村六百户人家治下尚有问"。由此推测,可见清代中叶革什杂土司是极盛期,其地域包括现今道孚县几乎全部(玉科土百户属明正土司辖)和新龙、炉霍与道孚县接界的边沿地区。此外,由于土司问的联姻关系,在原绰斯甲地区(今阿坝州金川县和壤塘县境内)也有属于革什杂土司管辖的区域。

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897"年)革什杂土司部下一头人名叫甲木楚罗布暴乱,被土司降松泰逐,逃往打箭炉(今康定)避难。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代理川滇边务13'

大臣傅华封(傅嵩文)收缴各土司印信号纸,实行改土阁.流,原革什杂土司辖地大雪山,党岭以西地区置道坞设涪委员、革什杂土司所辖的丹巴地界(今大桑区和沙冲乡)在设置丹巴县之前曾划归道坞委员管理。于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革什杂土司策旺恒珠其妹麻书土司之妻咕噜志玛及孔撒头人暴动,强令道坞驻军三营缴械,川边防军使陈遐玲率边军九营由打箭炉(康定)来援,在原革什杂逃亡头人甲木楚罗布的向导下,暴乱平息,事后甲木楚罗布被委以革什杂总管职,自此丹东革什杂土司地区下半段地方自立为独立的政治实体与丹东土司本部相抗。因清末的改土归流仅具形式,多数土司和土司制度是名改实存,甲木楚罗布所辖丹东革什杂地区下环一带亦被人们习惯称为"革什杂土司",对吉地官寨所居老土司则称"丹东土司",这便是后来的土(司)头(人)分争和演变的结果,但在整个革什杂地区的老百姓中,共同认可是"正统"的是"丹东土司"(即指老革什杂之意),而不承认后来的"革什杂"(即指甲木楚罗布所据之地而自称的那个"革什杂"土司)。'

丹东?革什杂土司自授封后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促浸(金川土司)于热水塘杀害丹东土司色楞敦多布,引起金川之役。事平后其子湛都尔承袭丹东土司职。清末改土归流后,实际已归章谷屯管辖,现今人们所称的"革什杂土司"或"丹东土司"都是所指原"丹东?革什杂土司",而不是指民国初年陈遐龄征丹巴,甲木楚罗布被13委任为"革什杂总管的那个"土司",该土司死后因无嗣,则由巴朗头人管辖的那个"革什杂土司",行使一切权力,管控其地区。

根据民国年间编著的《丹巴县图志》载对丹东.革什杂土司家谱记录:'

革什杂土司家庭族谱前十三代失考。

第十四代:姜福则郎(于乾隆四十一年随征金川有功,故封为安抚司)

第十五代:拥中布

第十六代:姜福罗布第十七代:姜松泰第十八代:泽旺恒珠(兄弟二人,次以舅姜甲布管理

冢务,现充任保正)

注:以上族谱,疑不是丹东?革什杂土司本系家谱。其谱可能是革什杂土司绝嗣后,曾巴朗头人管辖称谓的'那个"革什杂土司之族谱,因传至解放时,在民国年间建县时,正是该族系泽旺恒珠充任保正,理应沿他之家谱记写。

七、瓦寺土司

嘉绒藏区十八土司之一的"瓦寺土司",为今四川阿挈墨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境内。该土司是由今西藏地力邵落奉皇命远征来其地的。

明代中叶,在西藏加渴地方,有一部落酋长名叫琼布

133思六本?桑朗纳斯坝,他臣服于明王朝,并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人京贡物献经,得到皇上召见,赏赐颇裕。后奉旨"驰驿回藏,永绥南荒。"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因岷江上游的茂县、威州、汶川等地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和剥削,"屡征不服"。明王朝则采取远调西藏军来镇压,实行"以番治番,以夷治夷"政策,当时征调琼布思六本统兵出藏清剿。琼布因病老,故请求以其弟雍中罗六思为他带兵前征。雍中罗六思率头领四十三位,士兵三千一百五十人,经长途急行军一月余,便抵达今汶川等地,分道进剿。事平,"省宪奏功,奉诏留驻汶川县之涂禹山,控一

制西沟北路羌夷,以板桥、碉头、克约、六汤、大坪、小坪等处山林,令其耕种住牧,其余不足安插之士兵,可在涂禹山下,白土坝、河坪、高柬、低纳等寨地方汶民无力开耕者、俱饬部番进行垦荒报粮"。明王朝采取民族参沙、驻防的办法,并授给其"宣慰使司"职,颁发给银印一枚(重48两)和敕书诰命各一,自此始"世袭其职"。雍中罗六思则成为第一代瓦寺土司。何谓"瓦寺土司"?据查此地从前有一位"番僧蹴居此处,土民施瓦立寺",故寺建成后,民间称其寺为"瓦寺",意指是民间献瓦所建的寺庙之义。另有一说是"瓦寺祖籍乌斯藏,居惟土房,寺独以瓦,故名"。无论何说总是与寺庙是用"瓦"盖建之说分不开而得其名的。

瓦寺土司初定驻牧汶川时,所划辖地并不宽,只有六、寨,即涂禹山三寨和四山三寨,自明代神宗六年(144113年)起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止,前后历时五百零八年,其间因功嘉奖和政治原因多次增封领地,现可查得所属地域图,是清代《汶川防务图》和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的"瓦寺"地域图。图中所标划的疆界领地,正与民国时期的汶川地域图相同,但其实际控制权早已划给了理县管理。

瓦寺土司地域区划变动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土司初定居安防时期,官衙住设在汶川县涂禹山(今汶川县玉龙乡涂禹村),位在岷江以西的高山台地处,寨堡是沿山梁峰脊绕缠状修建,前后均有城门,楼阁亭檐雕梁画壁,相当宏伟堂煌,土司衙署分一、二、三堂,房梁门窗构造极为精致,显得很庄重和气派。至今在旧遗址废墟上尚可看到一人高大的石狮子和两个城门洞十分宏伟高大。整个寨衙布局协调,属城堡式建筑,官衙为"四合院"部局。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此地时,曾于此衙内设"汶川县苏维埃政府"。解放后合作化时,将旧官衙作为人民公社的学校和仓库、保管室等,虽已五百多年的IH建筑,但其建筑结构,雕梁画栋等工艺都很精堪鲜艳,真令人叹为观止。其地另有一别名叫"铜灵山",传说颇多而神奇,距汶川旧县城绵属约十五华里地。土司授封初期只有领地涂禹山三寨,即板桥(今玉龙乡板桥村桥山组),白土坝(今绵厩乡白土坝村),河坪(今绵厩乡和平村),四山三寨与大小坪(今绵展乡克约村大小坪村民组),六荡(今绵臆乡克约村六荡、三倒拐村民1父组),克约(今绵脆乡克约村克约村民组)。板桥,是因曾用木板搭建成桥而得名,因其地势险峻,官方在此设板桥关。红军长征时,曾于此处MIl军进行过恶战,现还能见双方当时所掘建的掩体工事和板桥村口一山梁上一棵巨树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板桥山台地上有"观音土",过去藏羌人民在大灾之年,成群结队的饥民来此取土充饥。白土坝,因产石膏石而得名。河坪现改名"和平",官寨住地显现出远古积沉下的河床沙石,虽为山地,而较平坦,故得其名。该处有土舍衙署。关于大、小坪,实际上是两地方,但相距不远,都在岷江岸边,按其地平坦宽展的大和小,分称其二地为大、小坪,在今绵厩乡飞沙关近临处。原寨首住地段家坝地也在今大、小坪村民组辖地中。六荡,最口今译音称写作"落荡"或"罗滩",该地是从大坪处上山,经三倒拐即到其地。克约(原IH称叫克纳),可从大小坪上山或羌丰簇头沟上山即到达,与落荡连界,分阴山、阳山,现在所居皆是藏族,四十岁以上人还能通操"嘉绒藏语",年青人绝大多数操用汉语,也有操用藏语的。

以上是"瓦寺"土司定居汶川守职初期所辖地域和其方位情况。土司官寨附近还占有马埝坪(今玉龙乡涂禹村马埝坪村民组),茅坪(今玉龙乡小茅坪村)以及招店村,都是当时六寨之外所占有的肥缺宝地之一部分,有关六寨,都设有寨首。这一阶段所领地域,除白土坝、河坪、茅坪有羌民外,克约、落荡,大小坪,板桥山等地都是原无人迹,新开垦的林地,除大小坪是河沙地外,板桥山的坡度1气稍缓,克约、落荡是山地陡坡,这些地方在当时属"汶民无力垦者"的山林处。其地年过古稀之人说,他们只给土司上粮,不给官家上粮,他们昔日耕耘的土地都是"瓦寺土司"的份地。从瓦寺土司属民的房屋分布来看,较为分散,可想初来时一是垦地,二是为防范当地土著民族再反阜朝,采取从分散到聚居,而且从随垦地和定居情形来看,又可互为呼应方便,是有战略布防性划定垦居的。由于当时兵多地少?故而有些"瓦寺"兵家,到解放时还耕种着原理县境内的一些土地,象古坝州的木阑(今属威州乡新桥村,旧为理县地区),羊乳(今威州乡羊龙山)、凤坪(今属威州乡凤坪坝),白龙五寨(今属克枯乡大寺村一带)。所以历史上瓦寺土司不但每年要给"汶川县交条银13?8两夕卜,还要向保县(今理县)交条银9.8两。条银者为明、清税制,条指的是"人",银指的是土地,也就是说是人和土地加起来应纳的税赋。应交理县的条粮银,在民国二十八年六月(1939年),'瓦寺第二十四代土司索海飘(字观云)因在理县已是"有粮无地"呈书与"理县清理粮驻委员地"称:敝地向在贵县白龙五寨合同上纳正粮九两二钱,嗣因五寨地广人稀,举目荒凉......,希于能将敝署有粮无地之正粮四网豁免"。省政府于民国三十四年二月(1945年)才训令:"为有粮无土,民力难胜......准予豁免"。同时还对瓦寺三届旧赋理县合玉米160石一齐免除。以后,瓦寺土司就再没有向理县交纳粮税。根据清嘉厌《汶志纪略》(1805年)记录,可追溯到明代瓦寺土司就1 R向理县纳粮l赋。

第二阶段瓦寺土司扩增领地是在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年),因"草坡叛乱",瓦寺第十二代土司南

告舍躬"害兵进剿",平定后,"上宪保请将草坡十二寨赏.给管辖。于是该土始有草坡之地,设总管,统十一寨"在此

以前草坡原土著民族主要是羌人,因其地古称冉珑国地,当地土著民族多为古蜀族先民。明代汶川防务图,除标明汶川上水里、下水里之外,把草坡地域称为"草坡番"。据调查,当时国家政令难达其地,此处多由各部落头领管辖,形成坐山为王,以寨各居。在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草坡生番叛......直扑马原山顶马原墩"(今草坡乡的马岭山),朝廷派瓦寺第十一代土司率兵进行平息。尔后因"乌原墩"(住兵的关卡)离草坡极近,不易固守,才把该墩迁移到簇头(即今绵赝乡羌丰村的簇头),并筑城、置堡宫。神宗共在位46年,万历年中则是指神宗二十三年,即1595年,因草坡十二寨头领"互相吞并,争杀不休",瓦寺十二代土司率兵进剿后,共斩八寨头领,宽免了四头领。由此证明,在此以前草坡还属不受朝廷管辖的部落主制度地方。'

?草坡"划属瓦寺领辖时,与瓦寺立位汶11地方已是一百五十余年。此时管领草坡刁头(今叫碉头村,寨内碉房还在,属绵厩乡)、是湾(今革坡乡是湾村)、草坝(今草坡乡两河l:21村草坝村民组地方)、章牌(今草坡樟排村)、克葱(今草坡乡克充村)、沙派(今草坡乡沙派村)、柴林13(今草坡乡金波村柴林湾)、哈圭(大约为今草坡乡码头村一带)、龙潭沟(今草坡乡龙潭村)、得尔郎(今草坡乡龙潭村得尔巴和得腊苏一带)、湾寨(今草坡乡金波村安枯溪一带)等村寨。瓦寺土司管辖这些寨落之后,设有总管,其官寨设在今草坡乡的码头村处。

瓦寺土司的领地扩展定划的第三阶段是在清代。1652年瓦寺土司索诺木荣宗,将其明代所授印信号纸缴清顺治皇帝(顺治九年),即为投诚归顺,清廷授其安抚司职。于康熙九年(1670年),瓦寺土司随征西藏时,土司桑朗温恺有功,加赏宣慰司衔,乾隆二年(1737年)被加封为指挥使职衔,乾隆十七年(1752年)及三十六年(1771年)参与了剿征杂谷土司苍旺并金if等处土司,桑朗雍中随征出力,赏戴花翎,并更名(即赐名姓索诺木荣宗)。嘉庆元年(1796年),又参加清政府镇压四川达州白莲教起义出力,四川总督勒保奏请批准升宣慰司,换给印信号纸。

由于瓦寺土司自第十五代曲翊伸在顺治九年投顺清朝,诚服顺调,立功颇著,故将其领辖地域划令为东抵威州保子关(即今汶川县威州布瓦山下的关隘一带),南至三江12I(今三江乡)交灌县老塞坝(今都江堰市境内)西临日隆(今小金县日隆乡),斑烂山(即今汶川与小金县界山巴朗山)界沃日;北至沙牌沟交杂谷(即今理县杂谷脑)。此时的瓦寺土司在今汶川县境内在原寨落基础上又扩划给了卧龙、耿达、三江等地,共十一寨,下设总管、寨首。

瓦寺土司后裔所倦存的该土司传略《世代忠真之瓦寺土司》一书,将该土司从西藏服朝廷调派远征四川岷江河谷地方战乱后,奉命定驻,从来是唯命是从,尽管受封建中央王朝命派镇压过农民起义,也参加了为维护祖国统一的远征作战,近代史上还派兵去两广参加抗英作战,不少军士战死江浙一带,清末人民起义时支持保路同治会,在拦阻清廷驻松潘防务军,受赵尔丰命前往成都解围时,瓦寺土'司藏兵同岷江沿岸羌族人民,围阻歼灭,有力地支持和直接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尔后还派了数百藏兵,在川西平原上积极参战摧毁封建王朝残余武装力量的卓越战斗。瓦寺土司世代,实属顺应潮流,功过皆著,在嘉绒地区十八个土司中,实属特别值得很好研究的一个土司。也是近邻汉区的一个土司,吸收各民族文化影响突出,是一个开明土司。其世代土司名录是:

第一世雍中罗洛思(1441封赐)第二世克罗俄坚灿

第三世直巴答什第四世满葛喇第五世舍那容中第六世占叫加第七世喃葛第八世亦舍雍中

第九世甲思巴14第十世南吉儿贾思巴...第十一世南吉二朋

第十二世舍躬

第十三世山查儿巴第十四世曲沃太第十五世曲翊伸,

第十六世坦明吉卜第十七世桑郎温凯第十八世桑郎容中第十九世桑郎荣宗(乾隆皇帝赐姓名叫索诺木荣

宗)

第二十世索衍传

第二十一世索世藩

第二十二世索代兴(字怀仁)

第二十三世索代庚(字季皋、代兴第)

第二十四世索观}云(字海飘)?第二十五世索国光(现健在)

八、穆坪宣慰司

《四川通志》载:穆坪董卜韩瑚宣慰使司丹紫江楚,其先于前明人觉岱为之四易土副至八姑则他头人,不愿袭职现半八姑则之子吉计承袭,颁给号纸无印信,住牧大田'

(现邛崃县大田坝)。其地东至木畜三十里,交松坪土千户界;南至泸河六十里,交清溪县界;北至吗列一百二十里,14交松坪土千户界;四至共三百三十里,无纳粮差。穆坪亦称木坪土司,在今四川雅安地区宝兴县境内,全称即为"穆坪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对其名看颇多论著,述说各异,经调查和考证,其名系藏语方言(嘉绒语)对地名和数据的称谓译写。董卜,即意为千亿数的直译,转伸通称习惯理解是"千万百姓或人民很多;韩胡,即是对地理环境的称谓词,'意指为穴、}同或豁口,是指地形,一般理解是?大山的峡谷口内之意。藏语多习倒装称谓,这样一来?藿卜韩胡,之意是"豁口内住有亿万百姓"之义,一般在当地藏民中能通常解释简意为:"拥有千万人居住的地方,之说。

关于"穆坪",有穆坪一一牟坪--木坪几种书写和通称通用,简言之"穆坪是一个地名词称,其含义藏语意为:众多、发展,一般被当地习惯理解和转伸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之地。

?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今雅安地区宝兴县境内,灵关以北置"董卜韩胡宣慰使司",是原部落酋长丹紫江楚,古来领辖其地,后由他领其土司衔,世领其地。康熙季年(1662年),董小韩胡(第几代不详)土司坚参南喀归诚清王朝,授给其原职,并重新颁发给印信号纸,乾隆三十年(1765年),再度颁发给号纸,住牧穆坪。明确辖领境内东七百余里至卧龙关,与瓦寺土司为邻,南四十八里至灵关,与天全州交界,西六百余里至色勒库谷交界于冷边土.

司地,北六百余里至板噶落交沃日土司界地。1I乾隆金川之役时,该土司随征调派,主要是搬运粮l草,并八方游说宣传归顺清朝,很有功绩。穆坪土司最早I与明正土司互为联姻,自康熙后期至道光年间,常由一土I司来兼二土司职。1穆坪土司官衙住今宝兴县城关镇处,宝兴即旧之穆I坪土司驻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土归流",改设l"建县筹备处",后建立宝兴县。

今宝兴县内兴隆、永富、城关、民治、盐井,硗碛等百分之八十的乡镇均属昔日之土司领地,全县境域基本全属穆坪土司旧领地。由于其地近临内地,是嘉绒十八土司中吸收汉文化较早的一个土司,当地百姓在清末就多有操用汉语和使用汉文记事了。

穆坪土司自明洪武六年(1373年)授封"董卜韩胡宣慰使司"至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其间42年土司几任,姓名缺考,自永乐十三年六月命喃噶为宣慰使,并颁给银印,赐冠带袍衣是在清代嘉庆年间。

宣德五年(1430年),从宣慰使喃噶后,以长子班丹也失为喇嘛领僧众,次子克罗俄坚代为宣慰使治理人民。又于正统三年(1438年),遣使敕宣慰使克罗俄坚诰命、冠带。在正统七年八月,策升克罗坚俄坚为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掌宣慰使司,给诰命。

天顺元年(1457年),是扎巴坚桑藏卜,官增其秩为都指挥使。

成化九年(1473年),扎之子绰吾结言千袭职。

143弘治二年(1489年),绰之子墨扎恩巴丹巴藏卜袭土司职。

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墨墨子喃呆袭土司职。

,嘉靖(1528年)至天启六年(1626年),共98年间,穆坪土司只有不断入京进贡方物之记,而无土司承袭册记。顺治元年(i661年),由坚参喃哈袭土司职。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由坚之子乌儿结袭职。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乌子雍中七立袭职,不久雍故,由其妻桑结袭位。

雍正三年(1725年),桑故,由其子坚参达结袭位。

雍正十一年(1733年),达结故,次妻王氏天天权掌土司大权。

乾隆十一年(1745年),王氏长子坚参囊康年岁合例袭职,其名书写有"嘉勒烂囊康"、"甲木参纳木"等写法。他于1772年赏戴花翎,并赏"诚勤"名号。

嘉庆初(1785年),丹紫江初(甲凤翔)袭职。后由子甲木参彭措袭职后无册记。
[ 此帖被keating在2010-06-19 19:5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6-09
九、明正土司

元代自中统元年(1260年)到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用了十四年时间,招抚黎、雅、碉门、鱼通、岩州等地"番民",并委官以统之。至元十一年三月(1274年)"移碉门兵戌合答城"(合答土城在今道孚县泰宁地区)以御吐蕃。建都元帅火你赤所领戌兵,至西蕃境上,长河酋必刺冲,剽掠甲仗,集众为乱、遮道不得进。世祖命守建都之副元帅覃澄取益州(今云南)兵三千付火你赤合力讨之。十二年四月(1275年)讨平长河西,"遂以约,自今交市者?以碉门为界,无相出入",十三年九月(1276年)为有效控制长河西和制约吐蕃,以吐蕃合答城为宁远府(有府之称,无府之设),十六年六月(1279年),蜀平,但碉门鱼通黎雅诸处民户不奉国法"诏发新附军五百人,蒙古军百人,汉军四百人戌碉门、鱼通、黎、雅,往镇戌之"。十七年正月(1280年)"令布吉守长河西、无令迁易"。三十年吐蕃又人,大德二年(1298年)并吐蕃碉门安抚等司,改为"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到泰定二年(1325年)"以乞刺失思八班藏卜为吐蕃等路宣慰使都元帅兼管长河西"。长河西的重要地位可见,其土酋土民仍在其治下。

元代涉及长河西之设置有:

"碉门鱼通长河西宁远等处军民安抚使司"秩正三品,设达鲁花赤一员,安抚使一员,同知一员,副使一员,佥事一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镇抚二员。

长河西管军万户府。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二员。

长河西里管军招讨使司,设招讨使二员,经历一员。'这些设置有效的统治着长河西鱼通宁远,虽非土职,而长河西等土酋却在较固定的区域内活动,初步形成以土治土。

明代以来,长河西与中央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洪145武七年(1374年)十二月,增置甘思宣慰司及招讨等司,又置万户府四,千户所十七,长河西设千户所,洪武十五年五月四川I都指挥使宁正招降故元四川l分省右承刺瓦蒙,七月刺瓦蒙遣理问高惟善,"自西番打箭炉长河西来朝,上故元所授银印",诏赐文绮四匹、钞二十锭、衣一袭、.十六年三月又遣其万户若刺贡马及方物,同月又有长河西僧答儿八坚德朝贡。四月置长河西等处安抚使司,以刺瓦蒙为安抚使。同月长河西安抚司土官油笼思卜朝贡,所赐仅袭衣冠带而已。十七年朝廷遣使长河西千户若刺等九十七人。十九年长河西军民安抚土官油笼思卜贡马,诏赐"文绮六匹、钞十五锭、衣一袭",比前次优厚,这是明建国之初,长河西与中央的友善关系,长河西的统治者仍是"故元右承刺瓦蒙"及其若刺,长河西土官油笼思卜在其治下,二十五年四月建昌卫指挥使月鲁贴木儿等叛,"打箭炉长河西土酋久不贡,外附月鲁贴木儿,不臣中国",朱元章为巩固西南边疆,一方面以总兵官凉国公兰玉率兵征讨,一方面又遣人谕其酋长:"尔若思君臣大义,以时来朝,则福汝生汝,获利为无穷矣,其或不悛,命大将率三十万众人尔境问罪,尔其审哉"。这明显的利害关系,不得不使"长河西土酋"改弦易张,三十一年正月长河西安抚等司土官僧吉藏卜,土官千户油笼思卜来朝?缓解了朝廷对长河西的用兵。

建文永乐年间,朝中多事,直到永乐五年(1407年)才正式授与长河西土酋阿旺坚参"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14使司"之职,铜方印一颗,世代承袭,从此县境土司正式形成。

从永乐五年到弘治八年(1495年)的88年问,共传五代。弘治以后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即后金崇德八年).长河西鱼通派人'向皇太极献明敕印,请求内附的148年间,史籍虽缺承记载,但各种贡使仍年年不断,至明终,长河西境在土司统治下,与朝廷亲善如故。

元代长河西土司已无从追述,自明永乐五年(1407年)授"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复设明正司"共达294年,谨守住牧,依制朝贡,受到封建中央政府褒奖与保护,宣慰使司也得以较安定生存下来。

清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长河西鱼通宁远沈村等土司缴明敕印,康熙五年(1666年)丹怎扎克巴率十三锅庄投诚,经地查袭职,并颁换印信,印文:"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司"仍领原所属十三锅庄,三十八年七月(1699年)驻炉营官昌侧集烈为乱,霸占炉地,盘剥商旅,苛虐土司,进而打死土司蛇蜡喳吧。三十九年十月(1700年)继续妄行,侵犯沿河地方,侵占烹坝,进凶擦道,理蕃院侍郎满舌奉命与提督唐希顺提兵进剿。十二月平息叛乱,四十年正月(1701年)唐希顺抵打箭炉,商民、喇嘛、,

番民等归顺。又有木鸦头目错王端柱等归顺,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仍领原十三锅庄,土司之职由其妻工喀袭,时朝廷将新附咱里土千户及木噶等,四十八土百户明正14管辖,故有"复设明正司"之说。从此起"明正"见于史册,"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亦称"明正土司",复设明正司前,辖长河西、鱼通、宁远三部465户。"复设明正司"后朝廷除原投诚的咱里土干户及四十八土百户交明正司管辖外,康熙五十年前后又陆续将新附清廷的六安抚司,由明正司兼辖,番民27082户,归其管辖并摧解田赋,打箭炉设厅,口外番民认纳户不再归明正摧解,明正司领认纳杂粮户为6591户(即直接所领之一土千户四十八土百户)。各番粮归明正司收汇起解。自元代土官之设,仅是"升诸蛮夷部宣慰使,甚得蛮心"而已(元史卷167列传54张庭珍)。到明代,土司之设也仅是"因俗以治、俱给印诰、传以为信"。清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明正管辖口外各番民之后,即成为川边的重要组成部分,史书亦简称为"明正土司"。明正土司效忠朝廷,在康区土司之中为首。

康熙五十四年准噶尔为乱,朝廷命定西将军噶尔弼,.率满汉官兵讨伐,明正土司在大军进剿时"鞔运佚马,供支唯命"。"急公事之殷勤"雍正年间,撤塘罢站,迎请七世达赖喇嘛于惠远寺,修建惠远庙,改设泰宁协,设立城池,修建炉城,明正土司均竭力用命,日夜不遑,雍正十一年(1733年)谕:"打箭炉之明正、里塘等土司、土妇及头目人等,归诚内附,十数年来,奉法急公,内地兵丁赴藏驻防,行经该地,番民等递运粮石,供应承办。虽按数给发脚价,不使扰累,而伊等效力奔走,于一切差使并无迟误,勤14劳恭顺,甚属可喜,应厚加恩赏,以示奖励。"而在"四川各番部中,明正一部最为恭顺"。

乾隆十年(1745年)坚参德昌承袭,恩准住牧炉厅,十二年用兵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大军镇压。明正、穆坪土司十分效力,清廷对明正评语是:忠顺有余强悍不足,但亦给赏云:"土妇喇章率伊子坚参德昌奋勉出力,始终不懈","皇上谕:大兵征剿金川,沃日、明正两土司殚竭勤劳,甚为可嘉,著加恩将军营所充赏缎匹,酌量赏给。"二十年、四十二年、五十一年几次大规模修建炉城城墙,均由明正土司"调集乡民"修建。三十六年小金川事起,明正土司于要隘拨兵防守,并整集佚马转运,极为踊跃,乾隆三十七年赏给"佳穆性屯巴名号,并赏二品顶戴花翎,五十六年又随军出兵征廓尔喀有功,赏戴花翎,明正土司急公务之所急,与地方官吏交往盛密,颇使地方官之信任,请赏联连,朝廷对此甚不放心。乾隆三十六年九月(1771年)上谕军机大臣等:"闻明正土司向与地方官较为亲近,地方官相待亦遂过优,诸事并过于相信,以此各土司不平,则小金川与彼构衅,未必不由乎此!....?但边征诸番,久服王化,各土司本无分别,自当一体抚绥,岂可以明正司语言,礼貌。稍于内地谙通,辄至经信其言,与众显形厚

薄,伊等积习相沿,谅非一日,或不肖有司,利其馈遗,困而倍加亲密。俱不可知,此与边地番情甚有关系"(清实录三卷一四三0页)由此圣011.1知明正土司与中央和地方之关系,此种关系一直延续到清末。在北京明正土司还有149一驻京小机构,民国始撤。

嘉庆十四年(1809年)皇上五十大寿,明正土司"恭贺万寿",受到了与王公同等的礼遇。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同治年间.瞻对工布郎结为乱,明正土司会同清政府"派兵抗御",或备兵以听调遣,安设台站,支应乌拉,十分效力。于同治七年(1868年)得到豁免三年租赋的优厚待遇。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下瞻对对堆多吉率兵越界

滋扰明正土司。二十二年明正土司调动土兵几百人,协同、四川提督周顺前往。三十年泰宁事件发生,打箭炉厅派兵前往镇压,明正土司"攻克泰宁,效忠用命,赏以总兵衔"。三十二年巴塘事件后,赵尔丰论功行赏,奏准明正土司加提督衔,花翎四品顶戴。

宣统三年(1911年)明正土司缴印改流,土司一律取消。然土司实权依旧存在。到民国初期,川边历届政府仍'依靠明正土司实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民国元年(1912年)尹昌衡西征,"查此次为民国出力,首推明正土司,核请奖励土司甲木参琼珀",授予勋章。民国四年镇守使署授明正土司以康定总保正之职,民国七年,藏军入乱川边,大战于甘防绒坝岔。为平息事件,镇守使署委康定县知事韩光均、总保正甲木参琼珀为交涉员,与西藏代表磋商,订停战条款四条而停战。民国十一年NiEi司甲木参琼珀乘川边镇守使陈遐龄向川中发展势力而发生战乱之时,土司在关外组织力量、意欲自150'立,被镇守使署发觉,以反对现政权,逮捕投入康定县狱中,后属下劫狱得逃,在逃亡中又被发觉而死于雅拉河中,甲宜斋(即甲木参琼珀)死后,有三子,民国优待土司后人,特许次子甲联芳不经考试入西康文官仕学馆。准三子甲联科入西康陆军军官学校。土司由甲联芳继承,后因甲联芳承袭穆坪土司事,被害于穆坪,甲联科到内地学习归来,又病死于途中,土司势力虽已削弱,土司衙署仍准其继承,所遗孀妇仍于保护,于是将在德格学医的长子甲联升接来管理土司衙署事务,兄袭弟职。

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扩大统辖范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甲联芳死;长达227年的明正土司,备受中央和地方的重用。而明正土司也一直保持着与中央和地方的紧密关系。甲联升在署明正面署事务时,无不尽心沟通藏族上层与西康省政府和康定县政府的关系受到尊敬。并推为"锅庄"公会监事。

衙署与机构

衙署:土司对其统治区内有生杀予夺之权,重则死刑,轻则处以各种惩罚或流放,今孔石乡即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还要处以经济惩罚。辖区各地方,由土司委派头人管理地方行政,仲裁民间纠纷,肩负缴纳贡赋征兵支差之责。清乾隆十年(1745年)坚参德昌袭明正土司印务,驻牧炉厅,建衙于炉,其衙署一在城内子耳坡麓折多河两岸17赞

,l 11(今州政府所在地),官邸宏大,是接见各土司及处理辖透一要事之所,凡所辖土民事务均在此办理,世称"明正衙:'门";一在城南色多地方(今金刚寺村境内),世称"色多衙:门":是明正家主持家祀之所,此时若有民事,亦在此处理。康熙五十年前后,朝廷又为先后归附的六安抚司,划归明正以催解贡赋,不理兼辖土司之民事。

清末改土归流后,但土司仍掌握实权。民国时期,土司行政名称更换,而土司实权仍存,土司理事仍按旧章,唯重大事件须由县政府处决。

机构:明正土司,分封头人,执掌诸地,并令诸子及小头人,建立锅庄于打箭炉,为诸头人觐见驻节地,一则作贸易场所,二则作为明正土司差务供应地。最初锅庄只有四家,康熙时发展、到十三家,后来发展至四十八家锅庄,其中:瓦斯碉包家锅庄、石门坎木家锅庄、铁门坎汪家锅庄、大园坝罗家锅庄,是明正土司的四大近臣,辅佐明正内外大小事务,分担差务,办理土司家的诸多事务。

雍正以来,明正地位更加显赫。差务日繁。

四家锅庄的差务渐重。其中以瓦斯焦家首席主管,明正司内外政务多由包家办理。包家历代称传:"明朝洪武年间,长河西土官叛明获罪,皇上敕令长河西认罪受罚。长河西不敢进京请罪,包家祖先就代替去京请罪。请罪者当杀头以正国法,但保主有功,给以特殊安顿。杀头后准将遗体安埋,另赐金头一颗同埋。并赐长河西为"草古甲布"。瓦斯焦家"保"长河西忠诚。赐姓"保",后转音"保"15为"包",流传下来。包家就一直是明正家首席土官。传言虽不足为据,但明正家也未否认,任其流传,足以说明瓦斯焦(包)家在明正土司衙署中的特殊地位。道光四年包文弟三子故,明正宣慰使甲木参多结,在其碑文中称:"秉性端庄,实一fl,忠厚"。在当差四十余年中,对内外差务"尽一fl,竭力",土司"仰忠诚,难忘厚德,刻石铭记,以志不朽"。可见包家与明正家的特殊关系。土妇执政,差务繁忙,包家的忠诚,致使明正土司"难忘厚德"。

机构设置:明正土司下属四十八家锅庄,设四大湟巴,由瓦斯碉、甲绒西贡觉娃、效白措等担任;四小湟巴,由充布措、昌措、曲里巴巴、卡瓦降措等担任;四管家有贾力'郎白莎、育卡娃、亦龚娃、税信?萨更述担任。咱里土千户;丹巴二十四村土千户辖十七个土百户;嗄尔土千户辖三个土百户;其余二十八个土百户;土千百户均有自己的衙署。

差役与武备

明正土司统治地的全部土地,是历代朝廷封赐,包括耕地、草场、森林、山脉、河流、荒地以及依附于土地的农奴都属于土司所有。土司是当地最高的封建农奴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土司将辖境以三种形式处理。

1?土司领地:分领地的一小部份作为自营庄园地,由农奴(差巴)无偿劳役进行耕种,收获全归土司。由土司派人管理或由当地头人管理。差巴向土司领种份地,按照15份地的多少,分上、中、下三等,负担不同的赋役。1956年民主改革前,瓦泽乡长坝村依巴家,租土司家35克地和一座房屋坝0以一个全劳力的人工常年在土司家劳动,作为交纳地租的劳力。

2.头人封地:土司把部份土地依附于土地的农奴(科巴),分封给头人。头人向土司纳贡,农奴向头人领种份地,负担不同的赋役,无偿耕种头人的庄园地。

3.寺庙封地:土司把部份土地和依附于土地的农奴(科巴)封赐给寺庙。

贡赋:明正土司虽由朝廷封赐印信,但无俸禄,土司的政治、军事和向朝廷纳贡等支付均由差户负担。塔公乡龙古保的大差户,每年给土司纳贡赋酥油二斤、奶渣二斤(藏秤)、羔皮一张、羊毛垫子一块。中差户、小差户必须给土司支差服役,门差户(或者无牲畜,只有户籍)全年给土司服汤役10天。

雍正年间,迎请七世达赖喇嘛于惠远寺,修建惠远庙,设立城池、修建炉城,乾隆二十年、四十年、五十一年大规模修建炉城城墙,都是由明正土司调集藏民修建。(一)差役

'明正土司署一切勤杂差务,均无赏调有土民当差。常年差徭有:公都(俗称汤役:专为土司土头背水、烧火、跑腿之役夫)。

达役:亦公都之类,专为司喂养护土司坐骑之役夫。薪甲加:专供土司头人燃料之役夫。即上纳柴火或干15牛粪。此差差民轮流负担。

喳我甲加:专司给土司上纳草料之差,此差为差民轮流负担。

米龚:即背夫。凡牛马不能驮负之物,均由米龚背运。此差除土司署随时调用外,在远距离的乌拉中也有此差。除上述各差外,凡土司署所需之物,如牛羊肉、酥油、奶制品和其它物资,均为所统土民以差提供。所需粮食以差地由差民耕种提供。

土司所有差役中,最为繁重的是"达巴",即乌拉、亦称牛马差,是套在土民身上的枷锁,重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明正司乌拉调派是按差民差地的多少来确定。县境习惯分此种差为五等,即:杜且,即三个牛差地,杜正,二个牛差地;杜确,一个牛差地;克写,半个牛差地;米觉,一个人夫差地等五等。清末至民国时期,乌拉马按一个牛差地派一匹。半个牛差地的两户一匹,三户人夫差地的派一匹。乌拉牛也按牛差地派,派差时马和牛分别计算,轮流支派。此外,半个差地差民要负担柴草和打役、汤役。在各村居住的各锅庄寺庙的佃户没有乌拉任务,他们直接为锅庄寺庙当差,无地无房的花名户,每年按其家境情况,分别交纳邦差费,此种派差民国时期尤甚。

乌拉在土司统治下分为两个时期:康熙四十年明正管辖土千百户前,土司地方被营官霸占,乌拉仅为土司在营官驱使以远距离派用。这种差役,凡在某土百户境内挽运,即该土百户差派,无论远近,差民自备牲口、口粮,概15不给资,而且差务无定,随用随支。复设明正土司后,军旅不断,乌拉派支更甚。《四川通志》记:明正司所管土千百户土民等,俱轮班在城支应西藏往来公务夫马差事。平金川,打瞻对,大军入藏等差务更为繁多。康雍年间"虽按数给脚价"但脚价为土司头人所侵吞。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实录》记:"明正土司为粮运总汇,分运北路至子耳,计七站,一月转回,南路至理塘,计十二站,四十五日转回,每月供应运米三千石,又解运火药、军装、杂差。且调兵日增,止存疲乏乌拉二千五百头,人夫一千名抵乌拉五百头,不敷运关。应发价与明正土司买乌拉一千五百头添运。""买乌拉"不在正克无乌拉之中,是土民的额外负担。民国时期,康定县处省会出关孔道,公务员出关,均需康定县派差,乌拉形成"官差",县府内设有"差务处"专司调派乌拉,各乡有一定的数额。改土归流以来虽改调乌拉无赏为有赏,但是"征调频繁,毫不给资"或有给资"亦均为土司头人所吞没,平民饮恨吞声,莫敢奈何!"(《西康纪要》)民国之乌拉摊派,亦需原土司土头出面方可,明正土司后裔甲联升被川康边防总指挥部委任为"运输队长"即可说明土司在民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以上为常年支应差役,还有不少临时差役,大者如修筑城恒,修建官邸、衙署、庙宇;小者如土司头人之婚、丧、嫁、娶、髹涂墙垣等所需人工均临时差派。

(二)武备

明正土司,'在行政上受制于打箭炉同知,土司武备,受兵部节制,在地方则受兵备道辖,阜和协镇辖明正宣慰使司及其所属的咱里土千户和四十八个土百户及管辖口.外安抚司六个。土司虽由朝廷给以印信号纸任命,但无俸禄。土司辖区居民在土司统治下,居则为民,征则为兵,支应差务,应服徭役任其派遣,青壮亦兵亦民,不堪其苦。明正土司所辖土千户、土百户在各自的领地上均有自己的土兵,各土头均要各户自备武器,殷富人家要求多备,以备无武器户出征之需。领地青壮,平时支差守土,战时为兵出征,土百户所辖民户多少不一,土兵也有多少之别,土兵既服从于土头,又听命于土司,俱轮流在城支应'

西藏往来公务夫马差事。

乾隆十二年(1747年)金川事件,明正司调派土兵一运军需供支夫马,奉调协剿,三十六年小金川事件,明正司于要隘拨兵防守,调集夫马转运军需,派.土兵随征金川,五十六年反击廓尔喀,土司调派丁壮,运粮草,派兵随征。道光十三年派土兵为"剿办清溪夷匪出力"。嘉庆、道光以来,瞻堆咯声切力、工布朗结等先后侵扰其周围各土司。明正土司是其紧邻。为保境民安协同清廷出兵抗御,或备兵以听调遣,或安设台站,支应乌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下瞻堆对堆多吉率兵越界滋扰明正土司地方,明正土司调集土兵数百,协同提督周万顺前往抵抗,由于在军事上出力尽责,光绪三十年德宗以"效忠用命,赏以总兵衔"。三十二年川滇边务大卧赵尔丰"论功行赏,明正土司加提督衔"。虽然史载明正土司武备不详,但在历史1上重大用兵事件中,土司所出兵力尚有能适应军事之需,可见其武力之雄厚。

清末康区改土归流,明正土司所辖地区相继划出设县。康定设县后,县境内尚有土百户十五员,而明正土司仍能调动旧属县外土百户土兵。民国十一年(1922年)末代土司甲宜斋被镇守使关进监狱,鲁密章谷一带(今丹巴县境)上下八义(今道孚县境)等地土兵组织劫狱,就是一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西康建省委员会调查康定一县八个区的枪支数,第二、三、四、五区(即今木雅三个区)能征调枪支六百余支。1956年平息普沙绒叛乱(即清代吉增卡桑阿龙土百户一带)之后,缴获步枪171支,短枪10支,明火枪234支,各种战刀105把,以上两项说明清代明正土司之武器概况。

在辖境内安塘设站,派土兵把守,是清代重要军务,民国以来,交通大兴,康定到丹巴、道孚、九龙、雅江各县路线设站,亦是境内土民的任务。保境安民,在大炮山、折多山、高日寺山、松林口等处土兵巡逻"甲坝"(土匪),各县联防派土兵担任,土民差务之重,是全康区之冠。

土司世系

明代明太祖虽置有"长河西等处安抚使司,以刺瓦蒙为安抚使",显然刺瓦蒙不是永乐时的"土酋阿旺坚参"。而阿之前的历代祖宗,已无从查考,世系是土司制的重要15组成部分,现以"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予永乐五年正式授封起计之。明代虽有遗漏,但承袭眉目较元代清楚。清代自康熙五年丹怎扎巴起,到民国末的甲联升(彭错郎甲)止,世系清楚。唯甲木参多结无具体承袭年代,氏见于道光四年实物碑记,和道光九年进京朝觐的记载,权用道光四年以记之。

。世系:永乐五年(1407年)阿旺坚参授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从此世代承袭。阿在职十六年。

水乐2十一年(1433年)阿旺坚参子喃哩袭,在职十六年。

正统二年(1437年)喃哩子加思八僧袭,在职十四年。

弘治八年(1495年)加思八僧子观卜巴以袭,在职五十八年。

在观卜巴袭职以后,史书失记。到万历三十七年

(1609年)朝廷议复乌斯藏等八番入贡的记载。在此之'前,"四川巡抚御史以番人混冒,方物滥恶所奉敕书洗补

可疑,而通使岁诱为奸,于是尽革乌斯藏、大乘、大宝、长河西、护教、董卜等八番,而止存阐教,辅教二番"。到万历三十八年始准乌斯藏、阐教、大乘、大宝、长河西等处人贡。时间长:达115年之久,无袭职记载,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始有长河西等处请求后金皇太极准其内附的记载。但承袭失记。因而始有康熙时"行查之笔。

顺治九年(1652年)长河西、鱼通、宁远、沈村等处缴15明敕印。

康熙五年(1666年)丹怎扎巴率IH十三家锅庄归附清廷请袭。经清廷"行查袭职",始由丹怎扎巴替袭,颁换印信号纸,授"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丹怎扎巴在职十五年。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丹怎扎巴故,子蛇蜡喳巴袭职。三十八年蛇蜡喳巴被西藏营官昌侧集烈杀害。乏嗣。四十年由妻工喀权袭夫职。蛇蜡喳巴在职十九年。

康熙四十年(1701年)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明。正,管束El内外各土司户口及认纳之贡马杂粮征解事

'宜"。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工喀故,无人替袭,有一女桑结已嫁穆坪土司雍中七力为妻,而雍中七力于康熙四十九年随征宁番三渡水阵亡。雍之子坚参达结年小不能任事,穆坪司印务由桑结署理。遂议由署穆坪土司桑结,。以嫡女兼管明正土司印务,并于次年给予号纸承袭。工喀掌权在职十七年。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打箭炉地震,桑结被压死,子坚参达结袭穆坪土司职,仍兼管明正印务。桑结权领明正司印务七年。

雍正十一年(1733年)坚参达结病故,以妻喇章暂行护理明正司印务,次妻王氏天天署穆坪,俟次子坚参得昌年岁合例,再题请承袭明正土司印务。

乾隆十年(1745年)坚参德昌年二十四,承袭明正土160司,驻牧打箭炉。坚参德昌袭职后,喇章仍辅佐。乾隆三十六年喇章故,计喇章权职与辅佐共三十八年,乾隆五十六年坚参德昌故,子甲木参诺尔布袭。是有史载中为明正土司执政最长者,坚参德昌在职四十六年,独掌土司印务达二十年。

嘉庆十四年(1809年)甲木参沙克嘉袭,甲木参诺尔布在职十八年。

道光四年(1824年)甲木参多结袭。甲木参沙克嘉在职十五年。

道光十三年(1833年)甲木参多结故,子甲木参龄沁袭。甲木参多结在职九年。

同治十二年(1873年)甲木参龄沁故,子甲木参琼珀袭。甲木参龄沁在职四十年。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甲木参琼望故,弟甲木参琼珀袭(民国时用名甲宜斋)。甲木参琼望在职二十九年。宣统三年(1911年)明正土司改土归流,辛亥事起,土司实权仍存。'

民国十一年(1922年)甲木参琼珀被捕入狱,土民劫狱得以逃亡。在逃亡中事发,死于雅拉河。甲木参琼珀在职二十年。

至此,明正土司共传袭十二代。

明正土司从明永乐五年(1407年)正式授命,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甲木参琼珀死亡,历时515年之久,成为康区有影响的大土司,它一直保持与中央的关系,对南边疆的巩固,作出一定的历史贡献。

甲宜斋死后,子甲联芳(包包旺吉)袭。

民国十七年明正土司后裔甲联芳去穆坪承袭穆坪土司为当地人所杀害。后经川康边防总指挥署同意,将在德格学医之长子甲联升署土司署事。
解放后,在中共康定县委领导下,甲联升为发展藏区生产,平息鱼通甲安仁叛乱,团结县境各土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被授任康定县县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55年8月病故后,其子嘉拉降泽担任康定县副县长,1990年任州政协任副主席。

辖区

明正司辖管: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前仅管十三锅庄,地域不甚清晰?营官昌则集!烈为乱后,先后投诚一土千户,四十八土百户,六安抚司,康熙四十年奉谕明正辖管四十八土百户、一土千户。康熙四十年至五十年间先后奉谕兼辖六安抚司。

六安抚司及土千百户名称,史载用字多有不同,今参考府志、通志、厅志,按鱼通土司纪略排列:

1.六安抚司:

瞻堆安抚司喇滚安抚司.喇滚安抚副司巴底安抚司

单东安抚司绰司甲安抚司162?土千户咱里土干户3.四十八土百尸

本噶土百户瓦七土百户恶咯土百户一

白桑土百户恶热土百户下八义土百户、

少悟石土百户(府志称"少悟无"石',)作苏策土百户(府心=L称"苏策无"作,)八哩笼坝土百户

上渡噶喇住索土百户中渡哑出卡土百户

他咳土百户

索窝笼土百户(府志称"索窝笼巴")恶拉土百户,

乐让土百户一;鞠扒桑土百户一i淄

木辘土百户

格洛卡巴土百户呷哪工弄土百户

吉增卡桑阿笼土百户

沙卡土百户

上八义土百户

拉哩土百户八乌笼土百户姆朱土百户上渣坝恶宜土百户.

:匕渣坝卓泥土百户

中渣坝热借土百户(厅志称中渣坝业洼石)中渣坝沱土百户

下渣坝业洼石土百户下渣坝莫藏石土百户'鲁密东谷土百户.

鲁密普共碟土百户鱼密郭宗土百户鲁密结藏土百户鲁密祖卜柏哈土百户

鲁密初把土百户鲁密昌拉土百户鲁密达则土百户鲁密卓笼土百户清未改土归流,民国先后设县,乾隆金川之役后鲁密

章谷等地设屯。庞大的明正司统治区域大为缩小。民国时期:从明正土司所辖土百户中,划出雅砻江以东五土百户归河口县的有:八哩笼土百户、上渡噶拉住索土百户、电渡哑出卡土百户、呷哪工弄土百户、木辘土百户。民国文献称:八角楼、宜马冲、夺牙中、八衣绒、白孜、河西三村,共六土百户。之后,又先后划出八乌笼、恶拉、乐让三土百户给九龙。上下八义、少悟石、上下渣坝等九土百户归道孚县。今康定县境有十四土百户,即:木噶、拉哩、瓦七、作苏策、俄洛、沙卡、他咳、索窝笼、拨桑、白桑、恶热、吉增、卡桑、阿笼、格洼、卡巴、姆朱。

明正司自委设之土千百户,不在以上记录之中。因委设之土千百户无文字记载。

十、梭磨宣慰使司

梭磨土司又有将名写为"销云"和"销芒"的。梭磨土司先祖,就是"四土"先祖,在《明实录藏族史料》中载:"白草番者,唐吐蕃赞普遗种,上下凡十八寨,"。土司官寨座落在丛山峻岭的峡谷之中,对其官寨地形和土司来源有一记载说是从西藏"阿里来的贵人,在吉祥地立足;如牛毛的将士,宽阔的练兵场;四土司的娘家,珍宝似的梭磨(芒)。这是指吐蕃松赞干布后裔玛达赤德的儿子达拉?更确斯甲,是在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西藏阿里地区贵州贡觉甲布,于后藏萨迦地方建立萨迦寺,创立藏传佛教萨迦派,派僧至康区和安多地方传法,收徒、建寺。当时梭磨地方各部落酋长受其影响,决意派人人藏迎请一位藏王室后裔(达拉查志族人)来当地统领执政。于是众土目派出了代表入藏阿里地区,经请求贡觉甲布的儿子萨钦。耿嘎斯娘波的肯准,而于(根据贡觉甲布59岁时生萨钦?耿嘎斯娘波)萨钦二十岁,公元1178年掌政,公元1225年,67岁卒。就是在萨钦二十五岁时,为公元1183年(火鼠)年(注:四土地区藏文史料也有记载)把达拉'更确斯甲接到梭磨地区的刷经寺(现为红原县刷经。寺镇)。唐代曾经在此设州建置,州名恭州。'这与达拉?更确斯甲掌政时隔五百年,其间梭磨建置演变材料匮乏,实难追溯。自达拉?更确斯甲在梭磨掌政时算起至1913k年,土司传到邓登斑玛时(除东周i:波与囊索?萨迦巴之断代外可追溯的共有二十代。即:

1.达拉?更确斯甲,南宋淳熙十年(1183-1223年)

至南宋嘉定十六年,共执政四十年。

2?泽木滚勒,南宋宝庆一年(1225-1271年)至南宋

咸淳七年,执政达四十六年。

3.日迦查完头,南宋咸淳七年(1271-1301年)至元

成宗五年,共执政三十年。

4.罗尔伍,元贞五年(1301-1354年)至元至正十四年,执政达五十三年之久。

5?耿尕仁千,元至正十四年(1354-1459年)至明永

乐二年,共执政五十年。

6?东周让波,自明永乐二年(14601504年)至明英.,宗三年,执政达五十五年。7.囊索?萨迦巴,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1724年)

至清雍正二年执政三十年(自东周让波至囊索?萨迦巴相隔191年间的土司传代家谱缺记,有传为八代的说法,但无名录记述,空缺),是梭磨首任授封土司。

。&罗尔武,清雍/E年(1724年)至乾隆二年(1735-1737年),共执政十余年。

9.若尔玛木初,土妇,自清乾隆二年(1737-1757年)至二十二年,执政二十年。传位土司职给儿子古旦巴后,又继续协助掌政。

10?古旦巴,乾隆二十二年(1757-1798年)至清嘉庆三年,执政四十一年。

1 11.三郎卓玛,土妇,自嘉庆四年(1799-1814年)至

十九年,执政十五年。

12.班玛邓登王渣,自嘉庆十九年(1814-1846年)

至道光二十六年,执政三十二年。

13.斯严渣耿恰,自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1859

年)至清咸丰九年,执政十三年。'

14.泽木滚仁真,清咸丰九年(1859-1879年)至清

光绪四年,执政二十年。

15.三郎王谦,自清光绪四年(1879-1893年)至光

绪十九年执政十四年。

16.邓登班玛仁真,自清光绪十九年(1893-1913

年)执政二十年。

.17.王真,自1914-1915年(即为民国三年至四年),执政一年多。

18.索季皋,1928年左右,只执政一年多时间。

19.九世班禅,自1934年一1938年,兼任五年多时\、、间的梭磨土司职(此记只限地方乡土志记载,笔者置疑)。20.自一九三九年起,原梭磨土司辖地黑水头人苏永清、苏永和起事从土司管辖分离自立,后苏永清死,苏永和揽取梭磨权职,先后苏家弟兄执政达十余年时间。梭磨土司有一整套统治机构和成文或不成文的"法规",对其地进行上千年之久的统治。

梭磨土司辖地在历史上演变频繁,有时境域很大,有时又析置划走不少。清代嘉庆年间的辖地为:"梭磨属杂168'

谷直隶厅辖:梭磨宣慰司在厅治西北四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七十里;南北距五百七十里。东至二道桥秋底杂谷厅交界四百一十里;西至麻米桥与卓克基土司交界六十里;南至小金川河与懋功直隶厅交界二百一十里;北至三溪寨与茂州直隶州交界三百六十里"。(《四川通志》第一卷)。

根据《四川通志》和《理番厅志》等记载,"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王朝在此置长官司,乾隆十四年(1749年)升安抚司,四十年(1775年)又升宣慰司"。

梭磨土司自授封以来,顺应朝廷,服调从征,屡立功

绩,常受嘉奖,梭磨土司很受王朝之宠,其境域曾一度为'今理县来苏沟,黑水五十五沟半,以及红原、阿坝和青海

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州境部分地区,总面积达六万多平方公里之多。民间曾有说梭磨土司有斯里兰卡一个国家的幅员面积,这确属是实,有大半个浙江省面积也是事实。因为梭磨土司一度幅员分布在今甘、青、)II省交汇部的各地区。

梭磨土司官寨建修很宏伟讲究,随着时代变迁和地域的增大,为方便统领,也有搬迁和增设公衙官寨情况,是为筹办事宜方便,习惯称之为母、子官寨。母官寨一是在泽尔登宁,那是在达拉?更确斯甲和泽木滚勒当政时间,具体地点是在今红原县刷经寺镇下约二里之地建修,地名泽尔登宁。到罗尔伍当政时期,官寨搬迁至今梭磨的木尔溪村,命名叫梭磨砍尔?罗尔伍宁,建筑以碉楼式,1 R豪华装饰,十分壮观宏伟,此官衙大寨直至解放时尚存。对梭磨的官寨规模称赞,民间曾有"梭磨的官寨,卓克基的科巴、(即指奴隶),松岗的官地,三者能合而为一,那该'多好啊之说!今天仅有的卓克基官寨废墙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单位,中外参观者见其官衙已是赞不绝口地说,这是碉楼式宏大建筑无比之处,由此可见梭磨当初的宏伟状观不知高出卓克基好多倍,松岗地平士沃、出产丰富,卓克基的奴隶都集中官衙寨四周,所以人们称三者一体,那才为更好不过了。

梭磨的子官寨,一是日多卡,就是今黑水县的芦花,?日多卡,是藏名,沿其官寨后的巨碉楼歪斜不倒,藏语方言称斜碉为日多卡而故名。其二是扣苏两官寨,即今理县米亚罗一座,夹壁乡地一座。这些子官寨类似梭磨土司的行宫,视察来到其地时住用,平时委派头人官家代为执行他主子之意,管理其地事务。'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6-09
十一、松岗土司(又名从噶克).

.松岗土司今属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松岗又名"从噶克"、"茸杠"、"绒嘎",汉语译写为今"松岗"之名,藏语意为半坡上的官寨。松岗地方以梭磨河与松岗河交汇处,山势开阔不峡,几河交汇形成冲积扇较开阔平坦,地形以群山交错十分秀丽奇特,土司官衙建筑在横空出世的龟形山梁的直波山的盘果梁子之上,后迁至松岗梁子,对其官寨民间敬称为"绒嘎日郎木甲牛麦彭错宗"按其称名溯,即:绒嘎是指地名松岗译名的原藏语称谓,其官寨是经土司(地名录中查证)日郎木甲,牛麦,彭错三代时期搬迁建修的,最后修茸为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至元至正年问(1401年)的官寨,从而得其松岗一名,"宗"即为藏语称县级行政区域建置名。

由于松岗地形奇特,官衙又建修在奇峰山梁之腰,河滩地平土沃,民间对官寨地形颂扬中这样写道:

东边似灰虎腾跃,.南边一对青龙上天,

西边美丽的红山雀展翅,北边长寿乌龟。

东方视线长,

西边山势交错万状,南山如珍珠宝山,北山似四根擎天柱;安心把守天险防地,.

飞中耸立着--.松岗日郎木甲牛麦彭措宁。

松岗自公元634年,即唐贞观八年问,始祖盘热(又名柯盘,传说是西藏王室首派东征的大将军)直到1950年解放时止,从松岗土司第四代日郎木甲至斯甲莫赤博之间1300多年间,土司(含土酋长)家庭繁衍继位25代。1?盘热;2.盘之子(不知其名,资料损坏看不清);3.斯甲莫赤博,4.日郎木甲,5.牛麦,6.彭措,7.桑吉朋;8.更尕斯旦巴南木吉,9.板得尔甲,10?石旦珍,11?苍旺扎尔甲,l 2.泽旺恒周,13.根确斯甲,14?南木尔甲,15.索郎谷色尔满,16.苍旺扎尔甲,17?扎西罗尔伍,i8?恩波泽郎,19.恩波若尔登,20.戚麦若嘎尔,21?罗尔伍然灯,22.措罗,23.石高让恒周,24.三郎彭措,25?恩波南木尔甲(是民国年间黑水头人苏永和之子填缺入赘为婿继土司位,汉名苏希圣)。

查从斯甲莫赤博至日郎木甲之间463年的人物,事件缺藏汉文记载;彭措与桑吉崩之间l 70年的人物,事件也无资料可查核,成断线,无法记述。其他执政的时间情况是:

盘热,又名柯盘,唐贞观八年起至唐永淳二年,即634-683年,共执政49年。

盘热之子(未见其名姓记载),唐麟德二年(665年)生,于684年继位执政至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共在位执政51年。斯甲莫赤博,生于唐开元八年(720年),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继位执政至唐建dp E:;笠r(791年)在位55年。

日郎木甲,于南宋宝祜'年(1254年)继位,执政至

元大德八年(1304年),在位50年。

牛麦,元大德八年(1304年)继位执政46年,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结束。

'彭措,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继位至明建文三年

17(1401年),在位51年。

桑吉崩,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继位,执政44年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桑与彭两土司间170年,无史料记载,无法追溯记述。

更尕斯旦巴南木吉,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继位至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位执政41年。

石旦真,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继位至五十八年(171,9年),在位仅有一年余。

苍旺扎尔甲,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继位,执政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位32年(即为杂谷苍旺土司)。

泽旺恒周,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执政两年余至1755年。该为首任松岗土司。

根确斯甲,清乾隆二十年(1755-1759年)继位共执

政四年。

南木尔甲,清乾隆二十五年继位(1760年一1799年),至嘉庆四年,共执政了三十九年。

索郎谷色尔满,清嘉庆五年始(18001817年),执政十七年。

苍旺扎尔甲(即苍旺郎扣),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1824年),至道光四年,执政六年多时闻。

(注:25代土司中板得尔甲,无执政年数,疑为执政

不足l年)

扎西罗尔伍,于清道光五年始(1825-1844年),执173政了十九年。

根波泽郎,清道光二十五年始(1845-1854年)至咸

丰四年,共执政九年。

恩波若尔登,清咸丰五年始(1855-1894年)至光绪

二十年,共执政三十九年。

戚麦若咕尔,清光绪二十一年始(1895-1901年),执政六年余。

罗尔伍然灯,清光绪二十八年始(1902-1904年),执政两年多时间。

措罗,清光绪三十年始(1904-1918年)至中华民国7年,共执政14年。

石高让恒周,中华民国8年始(1919-1925年)至14

年,执政6年余。

三郎彭措,中华民国15年始(1926-1928年)至17

年,执政两年余。

三郎彭措死后至恩波南木尔甲(即苏希圣,是黑水头人苏永和之子承袭松岗土司职)承袭土司职于民国32年(1943年),其间空缺15年时间,松岗土司无正式土司,诸端大事由各大头人共同议决。苏希圣承袭至解放,执政7年多时间。

松岗土司传至第11代勒尔乌时,乾隆灭诛了杂谷苍旺土司,杂谷、梭磨、松岗原本同一家族是土司与土舍关系,灭苍第二年(乾隆十八年)将梭磨土司勒尔乌胞弟泽旺恒周(有写称为根绰斯的)土舍分设为松岗长官司,此为松岗第一任土司。

松岗土司下属头目同土司一样,均以世袭制继位,直至清末和中华民国时期;个别副头人上升为正头人级别,头人世袭辖区形成相互调换或交叉,一些村民既受本村世袭头人管理,又受外村头人某方面的管理,实际上是受双重剥削。相当一部分村已不是按历史上的自然村寨所组成,而是按头人势力、地位变动,以及出征获功受朝廷封赏,新划给一些村落为嘉奖,这样就形成了辖地交错,飞花地不少的现象。1

当时松岗土司辖领六个垄巴(即指农区),两个牧区,三个(土司宗斯果尔)直辖村,两个直管村。

六个垄巴为四大坝三个垄巴,即指今日部、沙尔宗(又称沙佐罗洛)、木尔宗乡;日嘉绒三个垄巴,即指今白湾、脚木足、木足沟乡地区。

两个牧区为:查尔玛和塘斯甲牧区。

。三个宗斯果尔村为:大坝口、斯玛斯基、也龙和沙市各一部分地区。

三个直管村为今松岗街、直波科巴村和七里村。四大坝垄巴中:

1.日部含木郎、科亚、居里日岗、中热、果尔山、果尔巫六村。大头人直辖居里日岗村,下设有副和空衔头人管理各村。

2.沙尔宗(简称沙佐)含尕斗斯满门(指上、下沙佐)、木尔甲沟、八古旭、亚尔珠(今称雅尔珠)四村。大头人下分设副、空衔头人管理。

3.木尔宗含木尔多、夏衣、车斯堡、斯咪、斯乌、板、登龙、腾古、共五村。垄巴大头人木尔宗直辖木尔多、夏衣

两村,下设副头人管领。

历史上因木尔宗地区边远地阔,大头人权势过大,曾与土司抗衡,加之残酷剥削压迫区内百姓,引起人民群起而把头人阿恩石高让杀死。土司借机削弱木尔宗头人势力,将其辖区分划为若干村寨,分划给其他忠于土司的头人管理或代管,以达到使头人间相互监督和监视木尔宗头人规矩守律为目的。同时土司在木尔宗就未设有虚设的空衔头人了。1

日嘉绒垄巴中:

1.白湾含木尔基、色里、斯洼拉、石广东、饶巴、达.石凼、温古、年克、共八村。垄巴大头人是英博若波人布,'他是清乾隆年间被封为白湾八村大头人的,由于他是受帝王直接给予册封的,所以土司派差役和有事,只能对他有通知权,而无具体指派或责备权。大头人下分设有副和空衔头人具体管理八村事务。

2.脚木足含茶堡(沙尔)和四拉尔底为一个村,甫市口、大西木尔巴、甫志、石江咀、帕尔巴、孔龙、沙市、白赊共九村。垄巴大头人名叫脚洛El果部,分设有副和空衔头人,管理各村事务。

3.木脚沟含佐威、洛威、木斯都、丹波、哈飘斯玛斯基、高尔达和地拉秋,共六村。垄巴大头人叫甲木恩,设]76有副头人和空衔头人共管该村事务。

不受管辖的独立正、副头人及空衔头人有:木斯都正头人木尔基,查戈洼副头人辖木斯都管领。米伍正头人,脚里布副头人(后升为正头人),布日阿脚正头人,麻各罗布正头人,日脚富正头人和尖扎副头人。空衔头人是南卡金布(是土司的起趟官),四里(也是土司的起趟官)、西拉西卓(土司的秘书官)。

两牧区中:,查尔玛土官,辖领今壤塘县的中壤塘大部分地区(主要是游牧地区)。

塘斯甲土官,即辖今下壤塘一大部分地区(主要为游牧部落地区)。

三个宗斯果尔村:'

俄果日热正头人,卡尔古副头人(卡尔古后被土司提升为日迦伦,即大头人,但无世袭权),共辖领大坝口全部和沙市、孔龙部分宗斯果尔家户。

木la夏?八拉正头人,腾果副头人,共辖领哈飘斯玛斯基和木脚沟部分户数。

木斯都正头人,所辖木斯都全部地区。1935年,因木斯都头人绝嗣,由腾果头人家入赘继位。因腾果头人原系土司家的炊事户,后被=于}提为八拉头人的副手,后入赘木斯都后,被提升为日迦伦,并享有世袭权。

松岗土司发展至解放前夕,松岗街实行设团甲制,有团总1人,副团总1人管领。其它所辖区为八位迦伦(大?1,7,7头人)分别管领,他们是:英博若波人布?齐麦、拖窝?王真(这二位是保州太爷直接任命的)、更登巴'扎西(因1935年红军长征经此地时保管土司官印立功,被土司升任的)、木尔宗?王真、热?恩波、腾果?额勒、阿尔多?阿西扎、卡尔古?松松。

土司境域,历史变迁至清代隶属杂谷直隶厅管辖时,据《四川通志》载记为东西距.240里,南北1050里,东至卓克基距松岗官寨50里,西至绰斯甲也日尔地界190里,南至八凹山与现党坝土司地交界距官寨130,里,北至阿树果罗克草地(今青海果洛州界)交界920里。发展至解放前夕,除果罗克地界已是鞭长莫及,失控管辖外,其他基本维护了历史管辖境域。

土司官寨,分母官寨与子官寨,即主衙与子衙关系。主官寨,是始祖盘热于公元634年建立在直波山的盘果梁子上的。于南宋时期(1254年),官寨搬迁至松岗梁子上,经土司彭措、牛麦、苍旺扎尔甲时期多次修葺装点,显.得宏伟壮观,因1936年毁焚于战火中,后又搬迁直波旧城,直至解放时。子官寨共有9个,即沙佐、日部:科亚桑佐尔、沙尔宗、卜志仓、沙市、白湾、日格米官寨。基本上是以各大头人领地内各建一座子官寨,为土司进行巡查时的停脚处,类似行宫。

松岗土司自始祖盘热起世袭继位,发展至24代三郎彭措时,因土司无恶不作,激起氏民反抗,于1928年民反被杀,抛尸入河,从此无土司,八大头人分作两派,进行轮17R流执政至1943年后,由黑水头人苏永和之子苏希圣(藏名叫恩波南木尔甲)继土司位至解放时止。解放后,建马尔康县划人县辖境域。

(松岗土司家谱自苍旺扎尔甲前,因系杂谷土司世家,苍灭后系松岗家谱)0,

十二、卓克基土司

卓克基。历史上写作"卓克采"或"卓则"的。该土司自1286年(元代)始祖斯岩崩任其地土官,世代传袭至解放时止,卓克基土司家族繁衍了17代。他们的姓名和执政时间是:一

斯岩崩,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任长官司职,执政至元1342年,在位共56年。

生格尔甲,自公元1343年任职至1400年,共在位执政58年。

南卡乓,于明代建文三年(1401年)执政至公元1447。年,在位47年。

严尔甲,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至1511年止,在位执政共63年。

甲尕尔乓,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至1517年,在位

执政59年。该为卓克基首任土司。泽旺恒周,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至1617年,执政

45年萨斯扎渣西乓,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1671179●

年,共执政53年。

耿嘎汪尔甲,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至1733年,

在位执政61年。

嘉嘎尔布目,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至1793年,

在位执政59年。

三郎纳木吉,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至1817

年,.在位执政23年。

雍忠纳木,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至1843年,

在位执政25年。

格西乓,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至1873年,在位执

政14年。

'仁青旺母,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1891年,在位执政18年,是该土司世袭中唯一的一位女土司。

恩波三郎,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至1893年,在位执政才有两年多时间。'钦日阿斯丹碧日迦木措(寺僧法名),又名"泽旺斯碧尼玛,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1910年,在位执政16年。

从1910年至1912年,因卓克基土司绝嗣,土司职权由得尔科南木卡大头人代理土司料理政事两年余。

三郎泽郎,又名索观瀛,是因卓克基土司绝嗣,由瓦寺土司之子继位的,他从1912年至1941年,执政28年,因承袭党坝土司职,将卓土之权交子执掌。

泽旺彭措,又名索国坤,因父承袭党坝土司职,受父1 R0

命承袭卓克基土司职于1941年至1950年解放时止,执政10年。

卓克基土官传宗至第9代嘉嘎尔布目时,于乾隆十'三年授封为"卓克基长官司"职,颁给有印信号纸。

卓克基土司所辖地为三个垄巴,即都甫旭鸠、茶堡、四大坝和六个牧区部落,即绒日、查龙、斯迦窝、查日玛、希佐、日阿木多部落。

都甫(10寨)

1.西索:木若布正头人辖领其地,后被土司毁掉;升任了丹果窝布为正头人,相继加升为日迦伦(大头人),辖地为西索全部和查米一部分地区。其地设有空衔头人:阿达、窝崩、柯基布三个,设有专门作汉语翻译(通司)户:达尔莫脚布。

2.查米:头人名甲甫布,他与阿底德尔科打冤家时被毁掉,后来由日甲子正头人所代替,辖地为查米地区。设有副头人名叫斯志日麻洼。空衔头人:波亚门布、阿格多、其玛布。

3.纳足,头人名叫日布修,他同代果正头人夥合辖.领纳足全境,还设有副头人代修布。其头人境内还驻有土

司事务官:香额家;空衔头人:俄多木洼、巴金等户。

4.阿底,头人名德尔科(日迦伦),因无视土司,后被土司废毁。由其斯绒代替了头人,后加升为日迦伦,同破木堪正头人夥合辖管阿底全境。其境内有十村的差役调派官:尖修布副头人。空衔头人:热洪、木斯白?八拉、额181章、达额等户。

5?查北,头人名叫科布,副头人佐卓,辖管查北全境,空衔头人有:脚古布、布亚拉日布、果龙莫和土司的占卜户美古等户。

6.木拉,即今小水沟地区,头人名叫洛日,管辖木拉全境,有空衔头人名尖木期基伍户。

7.本谦,即今大水沟地区,头人名叫阿都,管辖大水沟全境,设有副头人名叫塔卜嘎。

8.俄尔雅,头人名叫嘎确,后破产,由八拉正头人代管理,境内有空衔头人:木拉、合拉、索所梅杂和土司的占卜户合尔头家。"

9.英波洛(又名斯拉乐全),头人名果龙莫,在头人间打冤家时被八拉头人所毁,其地后由八拉头人所管辖。10.若斯卜(今叫邓家布"桥"),头人名叫阿忠,管辖若斯卜全境。设有副头人名德拉。

茶堡(十寨)'

1.德尔巴大头人(日迦伦),辖领德尔巴地区并兼管土司茶堡的官寨(类似行宫)。设有空衔头人,名嘉戈。2.其必正头人,辖其必地区全境。。3.脚正头人,辖领崇恩地区,设有空衔头人,名木佐

古、尕香布(两头人均住哈修)。

4.日脚正头人,领辖春口全境。设有空衔头人,名神脚。

5.哈尔牙地区设副头人,名叫龙波,领辖哈尔牙全182,境。设有空衔头人,名叫木亚足。?'6.木额大头人,辖领蒙岩全境。

7.日戈足头人,辖领尕足地区,并兼管土司在龙尔甲的官寨(类似行宫和分衙门)。

8.木尔甲头人,管辖木尔渣全境。

9.石木榴地区所设头人,名八日里,他兼任土司的起趟官,领辖石木榴地区。还设有空衔头人名格德、衣尔格、脚志木、确尔单、更巴米多(均住蒙岩村)。

'10.二查头人,名查巴头人,领辖二九查地区。

四大坝:

1.卡尔果布太头人(日迦伦),领辖四大坝地区的四大坝村。

2.日安扎布大头人,辖领科拉基地区,并设有土司起趟官和守门官,其名叫干巴,级别相当于副头人。

3.西尔甲底正头人,辖领周车地区。设有空衔头人,名甫杨斯巴、布咱、八头、木德基,其~中八和木均住呷秋里,是土司起趟官。

4.达维正头人,领辖达维地区。设有空衔二头人,名

邓约、确斯仁。5.木尔达布正头人,领辖八拉等地区。

6.四江地区是由一位寨首代管,未专设头人住管,但其大寨首享受相当副头人的等级待遇。

7.阿坝大头人,领辖现今阿坝县下阿坝地区部分地|又:。8?牧区六个部落,由卡尔果布大头人管理。各部落头目,不搞固定和世袭,而是在部落中量才和顺应民意进行选择处理。?

根据以上统计,土司下设大头人8个,正头人26个,副头人9个,空衔头人39个,大寨首1个(相当于副头人),共计83名土目领导者。其中牧区6个部落的正头人,不属世袭固定职位。

辖地、官衔及其它

辖地情况:清代卓克基属杂谷直隶厅辖。位于厅治西540里。清嘉庆年间的境域为全境东西距190里,南北距570里。东至麻米桥与梭磨土司交界60里,西至马尔康与松岗交界51里,又西转至纳足沟与党坝土司交界为130里;南至小金与懋功直隶厅交界210里,北至果罗克今青海省果洛州界360里;约5000平方公里面积(指当时辖地、民国年间有大变动)。

.,官衙(俗称官寨)。习惯分称母官寨与子宫寨。母官寨也称主官寨,在现今卓克基(乡)西索村。子官寨,也称分支官寨,类似土司行宫,为分衙门。具体分布情况是:都甫地区

1.1946年间,索观瀛土司在纳足的查果村兴修了一座小官寨。

2.马尔康官寨,即今卓克基官寨,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茶堡地区

1.大藏官寨,平常由德尔巴大头人和钦碧进行管理。

2.崇恩村的甘木底官寨,平常由脚?让央正头人负责,具体交由党木耿甲木措进行管理。

3.龙尔甲官寨,由尕足?恩波正头人管理。四大坝地区

1.草登的日拉达官寨,平常交由卡尔果布大头人和让扎正头人管理。

2.阿木足寺院中的扎康(僧堂),类似分官寨,是由一位囊索(土司重视多为弟兄出家为僧者称"囊索"),长住并负责管理。7

十三、党坝长官司

党坝,旧史籍有写用丹坝、旦坝的误记。清乾隆十七年前,党坝无土司,只是部落酋长斛,即有称其为是土舍,属松岗土司苍旺扎尔甲(即指杂谷土司,因杂、松土司原本出自一家之子分管所设)的管辖。清乾隆皇帝于十七年诛杀苍旺土司后,紧接第二年即乾隆十八年委其酋长为党坝土司,赐封长官司职。首次授封土司职者是三郎El迦尔波(造福土司之意)?泽旺斯旦真,他自康熙六十年L1721至1775年)授任土舍(酋长)职,共执政54年,至乾隆四十一年,具体担任长官司职为24年时间。

在授封前党坝土司经历了:

1 R气f

达波(主人之意)生格让一囊索?也西臼迦木参:格尔热一囊索?南卡也西,、.。果果桑尔基~囊索?日迦木参罗尔依,:。西查尔甲一囊索?丹德邓登,

罗尔依甲一囊索?斯旦真窝尔尖,囊索?曲旺日阿忠,。

囊索?班玛也德仁罗尔伍,囊索?曲旺扎西。

以上八代纯属土舍带酋长性质,其中一家中弟兄二人者,一爷出家为僧,授号囊索,即意为官的喇嘛或官家弟兄之意,这种人有权对作酋长的兄或弟夥伙掌事执政,'带有政教合一性质,由于这八代多有囊索存在,乃至后来三代全是囊索执掌部落大权由于囊索是喇嘛,据说所诵经文的首场是念一种祈愿经叫"旦白",久而久之传称变为"党坝",故将这地区地名称谓也叫作党坝了。后来按地名冠戴授封土司职--为党坝长官司之由来。曾受苍旺土司管辖经历了:。

额勒,清顺治十五年始(16581693年)执政在位35周年。

日迦斯热(土司子之意)?泽旺日迦木参,清康熙三十二年始(1693-1721年)在位执政28年。

三郎日迦尔波?泽旺斯旦真,从康熙六十年执政至乾隆十八年(1752年)授封长官司职为独立土司,实为其党坝土司家族族谱中为第十一代又是首代。世袭下传有:186.7更尕斯丹旦真甲木措,清乾隆四十一年始(1775一'1810年),在位执政35年,为十二代。

'罗尔伍南木卡斯旦真,清嘉庆十六年始(1811-1821年)在位执政10年,为十三代。

石旦真罗尔伍,清道光二年(1822-1847年),在位执政25年,为十四代。

更噶罗尔伍,清道光二十六年始(1847-1868年),在位执政21年,为十五代。

泽旺渣登。清同治七年始(18681883年),在位执政15年,为十六代。

绒真齐麦,清光绪九年始(1883-1893年),在位执

政10年,为十七代。'泽郎哈斯基,清光绪二十年至民国十五年始(1894-

1926年),在位执政32年,为十八代。

石旦真日拉窝罗尔依,于民国十七年始(1927年)至民国三十五年始(1945年),在位执政18年,是为第十九代。

三郎王莫,于民国三十六年始(1946年)继任土司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共在位执政七年。以上为二十代党坝土司传袭史。
下属头目设置

1.大头人(日迦伦)6户,其中:格尔威的日甲拉,尕南的亚德布、博湾、亚若卡;银郎的甫尔衣布;石加优的曲尼。"1 R7


2.亚批莫(专设的侍候土司的官)12户。地区分布为:

尕南:嘎博洛、尖夏门。'剑北:木亚西、亚若卡。

石戈坝:科布、卡西巴。阿拉伯:其西科尔、木洼。银郎:德尔江布、布郎、佐母、夏格德。

石加优:曲尼、纳修。

3.严尔尖(大管家)6户。地区分布为:尕南:合保、洛尔苏。

剑北:卡西巴。石戈坝:尖夏门。石加优:曲尼、纳修。

4.有辖地的头人5户(其中大头人4户、亚尔批莫l户):'

(1)日甲拉大头人,辖格尔威、尕尔枯、阿拉伯。(2)博湾大头人,辖银郎地区一半。

、(3)甫尔依布大头人,辖银郎地区另一之关地。(4)曲尼大头人,辖石加优和银郎一部分散地。(5)尖木夏门(亚批莫),辖领石加优一部分地区。5.土司的事务官4户。地区分布为:

尕南:麻底、嘎尔严。剑北:阿甲郎、亚伍。6.土司秘书官l户,在尕南,名尖夏门。

1887?穷若莫(大寨首)9户。地区分布为:尕南:卡尔优、洛多布、嘎尔古。

.格尔维:达当、色尔康、日共热。银郎:穷若甲尕尔。

剑北:若崩。阿拉伯:手L手L。

境域官衙及其它

《四川通志》载:"党坝一名丹坝长官司在厅治西南七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纳足沟与卓克基土司交界130里;西至格江河与绰斯甲土司地交界三十里;南至新疆交界三十里;北至八凹山与松岗交界一百三十里"。《通志》又载记:'党坝其地,东至卓克基一百三十里交纳足沟界,由党坝至维州右营六百三十里,至维州协六百九十里,至松潘镇一千二百一十里;南至新疆三十里交日旁山界;西至绰斯甲三十里交格江河界;北至松岗一百三十里交八凹山界;四至共八百一十里。所管番寨共十四寨,番户共二百九十余户。每三年轮班朝观,派土舍、头人代住,所进贡物鸟枪、腰刀、藏香、哈达、鹿茸、麝香、金佛、银佛、氆氇等类,番民每年给土司纳粮"。

党坝辖地为格尔威、尕南、剑北、石戈坝、阿拉伯、银部、石加优七部落村寨。银郎、石加优原属松岗辖地,在乾隆皇帝打金川后由阿桂将军封赠给党坝土司的。这便是党坝土司境域状况,一直维系到解放时止,未有变动。1 Rq-簟◆委豢茎霎套誊真当上了第一代土司,从松岗土司内分离独立出来,成为党坝土司之始祖。传至更尕斯旦真甲木措时,亲自受朝廷派调带兵出征贵州、湖南。因随清军镇压黔嘉苗民起义建功,被赏戴九眼花翎一顶,获赐印信号纸。古史籍多有歌颂和记载。

传至泽郎哈斯基(为党坝第十八代土司),她是党坝第一代女土司,她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1926年)在位执政32年,生于1877年卒于1948年,终年71岁。她原订婚嫁给梭磨土司邓登班玛仁真为妻,后因她的两位兄长先后病故,幺弟年幼,一时期无能人承袭理事,土妇便决定免嫁,在家承袭士司职。后来,因与梭磨土司邓登班玛仁真仍有往来,生有二子,长子为石旦真日拉窝罗尔依,次子名二根登,自幼学经,计划当囊索,后不明为何而自杀身亡。对土司的私生活传闻颇多,但女土司笃信佛教,聪明善良,办事公正,为民所敬重,在执政的后期靠幺.

兄弟囊索?让央罗尔诺大力协助理事。在她执政期间做

了不少公益事,建修官寨、寺院、桥、道等,非常注重"礼教.礼仪",执法也极严,赏罚分明,对那些在她辖区种鸦片的

人,都必受严罚的。若其它地方犯事的人,逃往党坝求救,只要能改过自新毒一女土司一律保护和关怀。她执政到1926年,已上年纪,把土司位传给儿子石旦真日拉窝罗尔依,石从1927年承位至1945年,共在位18年,土司逝世后无成人儿子承位,其妻三郎王莫出任土司,为党坝历史上第二个女土司。卓克基土司为扩势力,将卓土职传位191

9给儿子,自己入赘党坝土妇为婿,管理党坝土司事务。但是由于三郎王莫厚道精明,党坝土司之实权仍控制在她手中,直到解放。解放后,女土司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欢迎人民解放军进住党坝,使党坝得以和平解放,她作出了历史的贡献!她现为阿坝州政协常委,驻会委员,她也是党坝末代土司。

十四、巴底土司

巴底和巴旺两土司原出自一家族分任,其家谱自巴旺授任前为同一家谱。巴底又名布拉克底或巴拉斯底。原为部落酋长制,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部落酋长绰布木棱因归服王朝而授封为安抚司,绰为巴底土司始祖。绰布木棱有二子,以长子囊索承袭土司职,驻牧巴旺,次子旺查尔分防巴底为土舍。旺查尔之子名阿多尔。因清乾隆年间阿多尔随乾隆用兵金11时,给予支持,积极出征有功,后于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乾隆皇帝第二次用兵金11时,阿多尔仍积极随征金11出力,又因有功,皇帝授给阿多尔宣慰司职,以其驻牧地名叫"巴底",即全称为"巴底宣慰司",授封"宣慰使职从三品1111 0历史上虽然巴底、巴旺各为一土,但因其同一家族分封两地,对其所辖境域从《四川通志》及其它文献中查得多以二土司统一记载在一起为多。《通志》中载:该土司二员所管地界:东至二百二十里交孙克宗小金川界,南至三十里交鲁密章谷明正土司界,西至七十里交八纳出卡革什杂土司至1 q夕七十里交麻泥大金川界,四至共三百九十里,共管民户为八百五十户,每三年向朝廷纳贡马一匹,折缴银八两赴阜和协,属泰宁营上纳。巴底土司传袭至解放,曾在清宣统年问下令通知缴印纳入改流,但未能施行,仍是土司制沿袭。解放后巴底土司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先后从县到州担任政府、政协机构中的主要领导职务。根据民国年间建丹巴县时所著《丹巴县图志》所载"巴底土司家谱"是:

第一代:根喀梨儿布第二代:坚莫银

第三代:四乎安坚第四代:木兹坚第五代:哈木耿眼!第六代:隆福

第七代:阿摆、。第八代:散根基之额仓

第九代:阿旺卒甲第十代:切波

第十一代:硕木福

第十二代:松尔江蚌第十三代:邛抛

第十四代:江扎第十五代:阿都第十六代:根噶勿坚(乾隆四十一年因未附逆故封为

.193''。...^

安抚司职)。㈡:i舅;豢':第十七代:穷裴哩!::遵翁l第十八代:桑布涧支.≮囊第十九代:卒凋迪+第二十代:四旦增汪牵第二十一代:根卡汪绪

第二十二代:王寿昌

注:以上二十二代中王寿昌为根卡汪绪之弟,民国年问选为总保长。兄逝后才为二十二代土司,至解放后历任州、县人民代表。州政协副主席等职,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于八十年代去逝,成为巴底末代土司。十五、巴旺土司

据《四川通志》载:巴旺宣慰司罗布藏那木札尔(指绰布木棱之子囊索之名姓--笔者注),与巴底土司同一家世系,各颁给印信号纸,分驻巴旺同管地方土民,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授宣慰司印信号纸,驻牧巴旺。

从金川县"三集成资料和所查阅藏文史籍中得到有关巴旺土司世袭家谱为:.

第一代:道克日则。第二代:卜鲁日则

第三代:拉。第四代:贾初巴,第五代:阿巴

19第六代:孙格日则第七代:查旺甲布第八代:孙则本第九代:曲帕尔.

第十代:笃尔基日则(以上十代,疑为巴底土司授封前的部落酋长时代)。

第十一代:绰罗鸟日则(疑为第一代授封的巴底安抚司绰布木棱之名,因藏、汉翻译之误所至,或藏文传抄之.误。)

第十一:代:散甲孙格.第十三代:雍中日则

第十四代:路绒。第十五代:公朝此El旦

第十六代:彭楚

第十七代:杜丹汪浸

第十八代:南木寨班巴l

第十九代:年执南日几(即至解放时的末代土司王寿康,又有写作王福元的)。

以上19代巴旺土司名谱,是金川县志办对藏文手抄本的翻译,由于民族文字书写和译写汉文有所别误,又因旧土司同当地藏民俗一致,有时称房名来代替人名,有时以人名代替房名,还有象大金川土司之例,全家有数弟兄,同称"莎罗奔",要具体分别,只好在莎罗奔名后加上排行或专称,否则无法区辩。在清史中出现"莎罗奔又有195鱼I

写记"色楞崩"者,后有台湾学者认为"色"是随岳钟琪征

缅授封之辈,而"莎"是其后代。只因乾隆金川之役之大'举,才将"莎"之后不冠戴"莎"姓,而只记其名--郎卡、索诺木等。笔者疑巴旺之谱名有同于上,金Il所记巴旺土司名谱不无参考价值,只是与汉史籍之写记名称有文字称谓规范之别。4下面是根据《丹巴县图志》所载之"巴旺土司族谱":第一代:松基奔

第二代:阿松

第三代:降福登舟

第四代:根布.

第五代:达楷...第六代:木加

第七代:赌松'第八代:降休拜

第九代:桑该

第十代:降旺什结

第十一代:桑尔吉奔第十二代:青迫勒第十三代:独基皆第十四代:撮乌结(乾隆四十一年因未附逆封为按抚

司职).

第十五代:夏甲桑根第十六代:雍中吉第十七代:罗松那吉第十八代:龚陲它丹第十九代:彭福

第二十代:杂丹汪清

第二十一代:郎色班班

第二十二代:王福元(现充任保正)

注:其第二十二代王福元至解放后,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化,为人民做了些有益事,担任过州、县有关领导职务,现已病逝。

对巴底、巴旺和革什杂(杂)土司之族源说法纷纭,多为神话,说荒古之民有巨鸟,此鸟藏语称"琼",鸟生地得名琼部,则意为"琼鸟之族"。传生五卵,即红、绿、白、黑、花。花卵出一人,熊首人身,衍生子孙,迁于泰宁,旋又移住巴底,后生兄弟二人,分辖巴底、巴旺二司。......传说种种,唯有嘉绒诸土司中卵生之说较多,而且在其土司官衙大门多有雕画大鹏式之"琼鸟",在其嘉绒地区历史古地名中带"琼"字地名颇多,如"琼日"、"琼溪"、"琼布"、"琼洼"等等,追其地名沿革含义,都是说大鹏鸟住过之地,停脚之大山等等。而且多以自己是来自西藏之琼部地区为源。这与唐代,蕃唐征战结盟,大渡河天险吐蕃住军移迁居民,其首领自是从今西藏迁来相关无疑,历经演变居住下来,他们少不了对家乡怀念,将其原籍地名移称命名现居住地,对家乡的怀恋,传说颇多,多附神话和宗教色彩。


十六、鱼通土司

?鱼通是一个区域地名,历代境域较难考实一据《天、全州I志》记,"天全州在高杨二土司时,所辖地方甚广。元初外抚董卜韩胡、鱼通、长河西诸夷"。"明太祖即位、高国荣来归,仍领旧职。......西统长河西、鱼通、岩州、咱道、咱里及四十八寨番夷,北连董卜韩胡三十六种部落"。清顺治九年(1652年)"土司高跻泰归,仍因前制,以高氏为正招讨使司,杨氏为副招讨使司"。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副招讨从征西炉有功,加宣慰使司"。鱼通在较长时间内,属天全州统辖地域。

自元代以来,这片地域内就有不同的设置。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设有:鱼通岩州等处达鲁花赤,以"招谕西番诸族酋长,以其民入附"。

至元七年设有鱼通路。l

至元十六年因碉门、鱼通、黎、雅"诸处民户不奉国法"。世祖诏以"新附军五百人、蒙古军数百人、汉军四百人戌碉门、鱼通、黎、雅"。鱼通成为军事要地。

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吐蕃、碉门安抚等司,改置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安抚司"。至此,鱼通纳入了一个统一的政区内。安抚使司设达鲁花赤一员、安抚司一员、同知一员、副使一员、佥事一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镇抚二员,这是较完整的军事政权设置。

天全招讨使司下,设有鱼通路万户府。万户府设有达198鲁花赤一员、万户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在这一设置区域内包括了黎州)。'

以上各设置不是土官,而是重要的军事设置,这些设置已大大超越了今鱼通地域范围。

明代鱼通无单独设置,分隶于"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和"长河西宁远宣慰使司"。

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废高、杨二司;设置天全州,鱼通隶于穆坪土司,虽"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中含有"鱼通",而明正土司权力未能达到鱼通境域,鱼通在穆坪土司处认纳"夷赋"。穆坪土司"夷赋"中,"鱼通认纳之草粮五十石,每石折征银一两。共五十两,由穆坪土司统解布政司"。'

康熙年间平营官之乱,穆坪土司雍中七立率众出兵,乾隆用兵金川,穆坪亦是南路要隘,而鱼通正处在两大用兵前哨。尤其在平定金 l.之后,乾隆谕,将"西北两路投出番众俱分别发插绰斯甲布、明正、穆坪等十二土司地方,其各土司地方又分安各寨,有头人管束。各有册档可稽"(《清高宗实录》卷一第:1000页)鱼通正是"投出番众管束的好地区。当时有不少的"投出番众"被安插在其地内。至今在鱼通还流传着"鱼通人无姓,现在的姓都是汉姓。各家为了F蔓l,在各自名字上都冠以房名。金家,便是乾隆皇帝打金川后,金川失败了,将俘虐押送到鱼通地区充军而命其姓。因这一支无姓,说他们是金川来的,就购他们姓"金"。除金姓外,高、杨、贾三姓在鱼通也占多19、.

数。又一传说:"鱼通是天全高、杨二土司之地,因本人无姓,难造册档,就赐姓高、杨。贾是甲的转音,是甲木参家的,以甲(即贾)为姓"。这些传说与历史有密切的渊源。嘉庆年问,穆坪宣慰使司宣慰使丹紫江初(甲凤翔)之两土妇争嫡,妻包氏率子甲天恩移居鱼通,道光五年包氏故于鱼通,钦赐敕建节孝坊,建于麦崩村。道光十三年十一月,甲天恩孙甲木参彭错受"鱼通长官司"长官,建衙,

于鱼通麦崩,至此独立的鱼通土司始被正式认定。鱼通长官司的产生

穆坪宣慰使坚参囊康(甲木参纳木卡)死后,子丹楚江初袭。袭职后曾多次进京朝觐,嘉庆年间丹紫江初(甲凤翔)土妇产生争嫡事件,子甲天恩不容于庶母,随母包氏徙居鱼通,然嫡之争在穆坪与鱼通两地进行,丹紫江初妻包氏之名号,仍用原封号"诚勤巴图鲁穆坪宣慰使司"。而穆坪本寨仍以当然嫡系承袭,丹紫江初故由甲木参生郎多吉袭。甲于道光十八年六月(1838年)以穆坪宣慰使率二十九人进京朝勤。嘉庆年间甲天恩故?道光五年(1825年)甲天恩之母包氏故,时鱼通事务由天恩子甲木参纳楚料理,甲木参纳楚子甲木参彭错,在甲木参生郎多吉袭穆坪土司之后,竭力效忠清政府,在争嫡夺印案中,争得"鱼通长官司的认可,道光十三年十一月(即1833年)经川督鄂辉请铸"鱼通长官司"印记以正式确立,甲木.参彭错为鱼通长官司长官。在"剿办清溪夷匪"事件中,、主2001

1动派士兵会同清政府"清剿"十分效力。《大清宣宗实录》记:"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以剿办四川清溪夷匪出力,赏......长官司甲木参彭错,故宣慰土司甲木参多结子甲木参龄沁花翎"(卷246),至此.鱼通始有独立的土职封号,并世袭,与穆坪宣慰使司并立,虽然如此,鱼通、穆坪争嫡夺印之争未了,据《大清文宗实录》载:"咸丰六年八月(1856年)谕"都察院奏:'四川鱼通长官司甲木参功布等,以夺袭吞业被诬激变'等情,遣抱告赴该衙门呈控。此案穆坪土司承袭,宣慰使早已此结,所以该长官复以夺嫡具控逃犯喜乐七力自戕一案,既大非长官司谋害,何以坚参生朗多吉复行翻控陷,是否该土司恃强凌弱,抑系该长官挟嫌妄控、均应彻底根究。著高乐斌亲提人证卷宗,秉公研讯确情,据实具奏。"据此清政府早已认定穆坪宣慰使、鱼通长官司并存,但承嫡之争到光绪年间继续存在,到光绪五年(1879年),后补道宝森才将此案办理完。光绪朝东华录有:"光绪五年三月,后补道宝森办理穆坪土妇争印谋嫡要案均能得力"的记载。在历史上鱼通土司是穆坪的分支,但在隶属关系上鱼通长官司是一个独立的实体,直接受雅州府专管,到光绪二十九年(1908年)才划归打箭炉厅专辖,直至赵尔丰改土归流。

行政与武备

+自清代穆坪两土妇争嫡以来,虽于光绪年间了结了此案。然而两土司间之争的意向从未断绝,穆坪土司内部201争斗,已使穆坪元气大伤,光绪十年(1884年)已无力完纳马匹粮草,请求免纳,清廷"酌免十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再次请免。而鱼通认纳之草粮在穆坪司内,因穆坪得到减免而受益,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划归打箭炉厅专辖之后,始将认纳之草粮缴纳炉厅。

鱼通地处穆坪、明正两土司之间,北接小金土司。从穆坪分离出来以后,忠于地方政府以求苟安,并竭力寻求支持承袭穆坪土职。虽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诸朝、唯竞离开熟土,封号印信又在穆坪土司手中,且道光时,朝廷已决心两方各自承袭,因而仅求得隶于雅府属之"鱼通长官司"一职、形成"分疆划界,竟成世业"的事实,道光年间清溪遭受"夷匪侵扰",鱼通土司"情愿带士兵效力"。甲木参彭错出力有功,得到赏戴花翎。改土归流时,赵尔丰对土司是"顺则抚之,逆则讨之"的政策。宣统三年六月(1911年)赵尔丰至打箭炉会檄鱼通缴印改流,鱼通土司顺应潮流,听命缴印改流。辛亥革命时康区时局混乱,鱼通土司仍近旧制行事。i。

,民国元年,趁西藏、川边局势混乱之时,鱼通土司重贿川边镇抚府,要求恢复土司制度,川边镇抚府秀予同意。十二月八日镇抚使尹昌衡在致袁世凯电文中谭:"该土司远奔中央,7希图取巧,翼呈私欲。祈即阻止,免失边隅"。十二月十一日,袁大总统电令:"鱼通等原设土司、,遣人来京,请复旧制之处,并未照准"。随后,康定改县,争通虽划归康定县知事府,但鱼通土司则由川边镇守使邸202'\以"鱼通调查员"之职,民国十七年因穆坪土司乏嗣,迎明正土司甲联芳去替袭。穆坪土司乏嗣本应由鱼通土司后裔去替袭,穆坪不迎鱼通而迎明正,这使鱼通土司惴惴不安。当时甲安仁曾派人去穆坪,但甲联芳已被当地人杀害,造成穆坪内部一大动荡。上川南道道尹黄熙昌奉命以武力平息了这场事件,进行彻底改土归流,设宝兴县,并拟将鱼通土司属之上下鱼通和原明正土司属之孔玉,设金城县、未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将鱼通土司属地上鱼通地区设金汤设治局,隶雅安。鱼通地域仅余大渡河一线。'

鱼通长官司衙门设于今麦崩村。土司常年住此,在舍奈(今舍联)设有一衙门,则土司进炉常驻之地。衙门内仅管家是常设,其余职司因时因事而易。衙门所需役夫,在各村调用,衙署保卫由各村轮流分派调齐三十名常备,在其区域内尉长官司派头人管理,一般民事纠纷由头人处理,重大事件则需上土司衙门公断,历届地方政府,无法直接插影鱼通事务,均需通过土司衙门,土司承办则办,不承办卿搁置。因而历届地方政府无不另眼看待。镇守使时期/'l康边防指挥部时期,西康省政府时期甲安仁备受重用。4。镇守使时期任团防局鱼通团总。

.川康边防指挥部时期任国民团士兵营营长。'

/西康省政府时期,任省参议员、特种保安大队大队馋、国民党鱼通区党部委员、区长、乡长。

203+武备鱼通原系穆援土司地域,长期受穆坪宣慰使司管辖。清代嘉庆年间,土司丹紫江初之子甲天恩与嫡母移居鱼通自主,自成统治体系,拥有自己的武力,道光十三年(1833年)二月,为剿办四川l清溪匪"明正、鱼通等q情愿各带士兵效力"。可见鱼通土司已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故有能力请命效力。"鱼通长官司",隶建昌道提标,穆坪分管。甲木参彭错分派六头人统领鱼通各村寨,丁壮是土司的义务兵。

清末民初鱼通土司组成常备兵三十名,负责保卫土司及守土之责,这三十名常备兵,由六头人所辖村寨各以五名组成,轮流替换,常驻土司衙门。常备兵自备武器口粮应差。其它在村丁壮,地方有事随时自备武器口粮应调。

'民国时期,土司甲安仁因握有武备实力,被任命团总,康定县土兵营长,他能保持与县政府相只蚺立性,其武力装备是其后盾。民国乖年(1912年)上北枣告状,要求恢复土司制度;民国二十四年阻击路过鱼通冬军;民国三十五年抗拒保安队"铲烟",打死保安大队长攥仁;解放后率众武装叛乱等,无不因有武力而骄横。\

据民国二十六年西康建省委员会对第七区(即今鱼通全区)武器调查统计,甲安仁有快枪二十支,明火簿二百五十支,1951年平息甲安仁叛乱后,缴获各种枪孳三百六十一支,轻机枪五挺,冲锋枪一支,可见其武备盔雄|厚。\9n4、疆域清代鱼通疆域包括鱼通、金汤全境,鱼通河流:域为上鱼通,以麦麦笨(今写麦崩)、蛇奈(今舍联)为中心的大渡河两岸称下鱼通。鱼通北接小金汉牛,东连穆坪(今宝兴县)、天全,南接泸定,西与明正土司为邻。这块地域按《四川通志》、《雅州府志》中所述,全在穆坪土司境域之内。

鱼通疆域,可从穆坪界至和冷边界至考其所在。《雅州府志》:

穆坪土司界至:

东连加渴瓦寺咱吗拉山接沃El界西边打箭炉界、西北抵合儿梭卜界南边天全灵关坝界

北边小金沃日汉牛界

《四川通志》:,

穆坪土司界至:.东至卧龙关交瓦寺土司界

南至灵关天全州界

西至鱼通蛇勒(今舍联)、章谷(今章古)交冷边土司界

北至板葛落交沃日土司界

民国二年三月改康定府为康定县,鱼通土司辖地划归康定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川南尹必黄熙昌平息穆坪事件后穆坪土司改土归流,设宝兴县。民国十九年拟以上鱼通和原明正司属孔玉设金城县未果,于民国二十.205一年以上鱼通地域设金汤设治局。

解放后,于1951年3月撤废金汤设治局,划归康定县设金汤区,至此上下鱼通尽归康定县世系鱼通长官司正式设置于道光十三年,道光前鱼通统治者即是穆坪土司。穆坪土司之嫡系在清嘉庆初传至丹紫江初(甲凤翔)时,发生两土妇争嫡事件,丹紫江初妻及子甲天恩移居鱼通自立,其世系自丹紫江初止即分为雨支。丹紫江初之前,应是穆坪世系,丹紫江初之后,鱼通这一支即不继承袭。

嘉庆初(1785年前后)丹紫江初<甲凤翔)袭。嘉庆年间,丹紫江初子甲天恩随母包氏徙居鱼通,道尚五年包氏.故旌表仍袭穆坪封号,鱼通虽沿用"穆坪宣慰使司"封号,但未得清廷认可,丹紫江初故后,穆坪方面有甲木参彭错袭。而鱼通甲天恩故,后甲木参纳楚故,后甲木参彭错袭职时双方争嫡案基本了结,鱼通已设封"长官司"土职。在道光十三年前,虽无印记,却已独踞一方。有效地统治着这一地区。道光十三年十一月(1833,年)经川督鄂辉请铸"鱼通长官司印记、甲木参彭错授"鱼通长官司"长官土职、世袭,无奉禄。

鱼通土司系:.道光:甲木参彭错

咸丰:甲木参彭错故,子甲木参功布袭同治:甲木参功布故,子甲木参泽旺袭。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甲木参泽旺故,子甲木参生

、206身(甲安国)袭。

宣统三年(1911年)鱼通改土归流。虽土司制度被取缔,但鱼通土司势力仍旧存在,仍掌握实权。

民国初,甲木参生身故,弟甲安仁袭。甲安仁袭土司后,历经川边镇守使、川康边防总指挥部,西康建省委员会、西康省政府各个时期都身兼要职,土司权力事实上存在。

1950年3月康定解放后,人民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团结上层、团结治安、团结生产、民主建政、争取甲安仁站到人民一边,委任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委员、康定县一、二、三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并被选为政府委员。1951年6月叛乱,自绝于人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将其子甲名扬结合于县政协,任第六届县政协委员。'

据史载,原"天全六番招讨司",自雍正年间取消后,其地除划人天全州等外,多归鱼通、沈边、冷边土司所辖,嘉绒藏区仍以一个土司区相称和对待,后由"鱼通长官司"册封而顶其虚称,在嘉绒主寺--广法寺中注册,并担负差役至解放前夕。+'十七、沈边土司

《四川通志》载:"沈边长官司余尚昀,原籍江西吉水县人,其先祖余锡伯于前明,从征来川,授土千户,世袭土职。国朝顺治九年,余期援投诚改名永忠,康熙五十一年?n一

(1712年),余明奇授职,颁给印信号纸,住牧沈边(即今泸定沈村一笔者注)。其地东至飞越岭三十里,交清溪县界,南至雨雨洒坪八十里,交大田土司界,西至蒙古冈一百二十里,交松坪土司界,北至佛耳岩五里,交冷边土司界,四至共二百三十五里,原管番民一百二十户,每年纳杂粮一百石,每石折徽银五钱,共折徽银五十两,解打箭一炉同知衙门,上纳兑支泰宁营兵。

从沈边长官司余氏的家谱看,余确实是外来人授封的土司,家谱书写余氏为元朝宰相世家后裔,是铁木真族系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蒙古族。因弟兄数人战争中冲散,其一南征定居于江西吉安府吉水镇,后调守成都征战lI境各地反叛,屡建功勋,后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余氏第十二世祖余明奇授封为沈边长官司职。授职后的余土司在征边作战中,忠于皇帝,屡建战功,屡受嘉奖。余氏首任沈边地区职官较早,是在元末。但当初并未授土司职,是商道职官,因川、黔地区民叛时,受皇帝征调出征授给千总职衔,因建功受奖后回沈边,将河西十二堡划拨给他管理,授为"千户协守"职。

后因抚部院调守成都,因援省有功优偿,后回沈边承袭"商道成宁屡蒙"(一种元代商道官衔--笔者注)。后来冷碛土目纠伙始场高土司和黎州马土司合兵攻沈村。'

余氏率兵征剿,擒斩流寇有功,加御指挥使,颁给印信。明、洪武二年,因余氏守护沈边地区有功,管理边民有方,被

授给都刚院万抚司,应说此时为余氏始授沈边土司之始。208。后于清康熙年间所授长官司职,那是改朝换代后,余土司顺应历史潮流,向清王朝归顺诚服后,再度授封清代土司之始。

历朝历代沈边余氏土司都能顺应朝廷,服从征调,多次受王朝嘉奖,清乾隆年间两次皇帝用兵金川,沈边都奉调出兵在泸定,康定设卡护后,屡受皇帝赞赏。

按其余氏土司家谱记载,沈边余氏土司共传二十代。其各代名为(按其家谱"绘宗图"所列名姓摘录):

一代余伯昔十一代余期援二代余毕泽十二代余明奇三代余恩山十三代余世统四代余长寿十四代余显仁五代余初宝十五代余洪泽

六代余景禄十六代余国瑞

七代余结宝十七代人科尚祥八代余福宝十八代余铭华九代余永忠十九代余志祥十代余从国二十代余启麟余氏土司从首封沈边土司至末代为二十代,从清代

授封至末代,只传了九代。传至末代余启麟时为宣统年间,被赵尔丰缴其印信,纳入改土归流,为沈边土司终。对改土归流及其土司世家之失落,在"家谱"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宣统三年,川滇边务大臣升任四川总督部赵追去

方印信一颗,呜呼!我先祖创业数百余年功苦不昧,而分一旦失去,不亦恨乎因感赋七言如下:蠢先祖创业数百年,血战疆场费辛艰。

而今一旦失却去,不知印信尚否还?

善哉,我先祖血战数百年,而今一旦失去,我后世子孙悲痛甚切,实亦难忘先祖功劳矣"。

余氏土司虽被改土,但历史记下了他的功绩。土司居住在大渡河天险,征战边关,为历代封建王朝,"安康治藏"立下大功,余明奇曾于康熙四十四年参加并主持修建"泸定桥",这是勾通内藏的大举,是至今为中外一大名胜。历代功绩中的一大丰功伟绩,康熙大帝曾给过他嘉,奖。

十八、冷边土司

"四川通志"载:冷边长官司周永年,西番瓦部人,其先祖阿撒于顺治九年投诚至周至德于康熙六十年,授职颁给印信号纸,住牧冷边。其地东至马鞍山七十五里,交天全州界;南至佛耳岩三里,交沈边土司界;西至泸定桥四十五里,交明正土司界;北至大冈一百一十里,交穆坪土司界;四至共二百三十三里,原管番民一百七十五户,每年认纳杂粮四十五石二斗三升五合,折徽银四十五两二钱三分五厘,解打箭炉同知衙门上纳,支化林营兵。冷边土司界至在《雅州府志》中载:东至马鞍山与天全交界,南至佛岩与沈边交界,西至泸定桥与咱里交界,北至周山210岗与董卜交界。二志所记基本相一致。'

冷边土司周氏家谱记载,冷边长官司,在清末以前,、曾历世授职于明清两代,世袭土司制度,历时542年至解

放时止。其问建衙冷碛。在元代设长河西管户府,明代为瓦部哈工等都纲院抚司,驻地冷碛,辖地冷碛、瓦角、大坝、安乐、江村、加反、岔道、岚安、昂乌、角乌、乌坭、苦坭、咱里、奎武共14堡。所辖境域同《四川通志》记载相同。清末宣统年间废土司制,实行改土归流,其土是名改实存,土司并未改掉,仍是周氏专权其地。据周氏家谱所载,冷边土司的基本情况是:管汉土民一千六百三十余户,拥有田地三千余亩。每年征收租银七十余两,征收租钱三百八十四钊(吊),征收杂粮赋银四十一两二钱三分五厘,系由土司申解事衙门。无桑茶树。牛、马羊三项,唯务农者牧牛只一、二,以备耕种。凡养马者,乃支差土民有之。其牧羊之家,亦不过三分之一耳。杂捐,前设斗秤取息,今提诈学堂经费。油、肉两捐,业经归并,经征收解;

民国年间,于1938年"西康特区政务委员会"附表内容中有:"泸定冷碛土司,现存后裔周辅臣,现住冷碛,未任公职,子三人,女三人,现有业产衰败,表现情形恭顺"。同年,"西康临时政务处呈":..."?查康区土司等自前清改土归流,其后裔久已失其权势,应与平民无异,而一般夷民旧念太深,仍存部落之间。故历任知事地匀权委以总保、保正、村长等职,以示羁縻。......军长垂念国防,整饬边民之际,于基本恭顺者,原宣特予保护。其强顽不他者,211尤当严加制裁,庶呈以昭惩办而怀绥。......此则国防永固.之计也。"

《泸定县志》(旧志稿)的《氏族》部分中载:周氏原籍西番瓦部人,蜀汉金环三结之后世,为西番瓦部酋长,始祖恶他,生大穆,穆生喳升木立,立生阿松撇,撇生巫必恶苏,苏生达么,么生达呷求撇,撇生安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授瓦哈工等寺都钢院抚司,永乐八年(1410年),有功授冷边长官司职。支生余纳他,他生阿的莫,莫生三哈哈生阿日,日生业莫,莫生挫结,结生雍申达结,结生朗生喳巴,巴生阿撇。明末纷争,所属西番河西诸部为强夷所并。清顺治九年(16752年),招安,撇住投诚缴明印信,蒙赐袍帽和周姓氏,谕令回边办事。撇生周长命,方是始姓周氏之始。命生周维新,新生周至德。(《甘孜州民族志》载:康熙六十年,即1721年,正式颁给印信号纸给周至德为长官司)。德生周述贤,历传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改土归流。此是清末赵尔丰在康南康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收缴土司印信号纸,分别委派流官。土司稍有反抗,即由武力镇压。只因清王朝即将复灭,多是仅缴了印信,取消土司官衔而已,其财产,地方势力影响多尚存。有的只是设县有章程,尚来不及实施即告战乱停止了,而使建县未果。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6-10
http://www.tibet3.com/lishi/2009-01/08/content_10642.htm
略论嘉戎屯兵抗击侵藏巴勒布的作用
巴勒布是今天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在18世纪中叶,巴勒布的廓尔喀族已是一个较为强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统治阶级曾一度掌握该国政权。由于巴勒布与西藏后藏地区山水相连,边界交往频繁,随着廓尔喀的强大,扩张的野心也日盛。又由于六世班禅的弟弟沙玛尔巴的怂恿,竟悍然发兵入侵西藏边境数宗。清政府令驻藏大臣一再向其提出警告,但都被其置若罔闻,清朝政府被迫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五十六年(1791年)先后两次进行了反击巴勒布侵略西藏的战争。在这两次作战中,嘉戎屯兵奉调随清军千里迢迢奔赴西藏打击侵略者,为消灭浸藏外敌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就嘉戎屯兵在反击战中的作用,依据所掌握的史料作一略论,不妥之处,望不啬指正。


  一、乾隆两度反击巴勒布战役概述


  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六年,清政府对巴勒布警告无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曾两次征调清军,屯土兵入藏反击巴勒布侵略。


  1.第一次反击战。该战役始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与巴勒布接壤的后藏聂拉木、济咙、宗喀三处地方,多次受到廓尔喀的骚扰。同年夏,济咙、聂拉木两宗,被巴勒布兵抢占,只有宗嘎还在固守。卫藏地方的兵力不能有效地堵截侵略者,加上战火日紧,驻后藏扎什伦布寺的班禅额尔德尼直接受到威胁。清政府一面调兵遣将前往支援,一面向巴勒布发出檄文“廓尔喀理宜安分静守,何得复行侵扰卫藏、济咙等处,地方虽小,乃系天朝疆界,一经蠢动,天讨必加,今若畏罪投诚,将济咙等处恭顺奉回,大圣皇帝备极仁慈,尚可量加宽宥。若仍昏愦无知,逞其螳臂,必致大兴劲旅,歼戳无遗。尔等若倚恃路远,尤为冒昧,试思伊犁等处,回城道路如何险远,天朝俱经剿灭,尔等跳梁小丑,灭何难一举歼擒,维时非特不能保其部落,且不能稍延残喘。”①檄文发出后,清政府又命成都将军鄂辉,副都统佛智、四川提督成德,总兵官穆克登阿、张芝元等,率领满汉屯土各营官兵三千名,从打箭炉(今康定)入藏。四川总督李世杰率盐茶道林俊,川东道王启焜等驻扎打箭炉等办、催运粮饷、调派官兵。按察使和宁在成都率领道府次下官员,筹办运输军饷火药,分派各站粮员事务。在冬季到来时,清军官兵已齐集前藏。


  藏内军民也积极备战,达赖喇嘛也不例外,他个人筹集了“稞麦四千六百余石,……牛一千一百头、羊一万只”②送给清军作为口粮。要从内地将大量物资运进西藏,在漫长的运输线上耗费是巨大的,立足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反击战才是上策。清政府为了速决战事,又派御前侍卫、理藩院侍朗巴忠驰驿赴藏查办。由于冬季来临,大雪阻路,清军在当年未对巴勒布军发动进攻。但零星的交战也使其深受创伤。如“今戴绷将结等甫至协噶尔,即杀贼首一名,贼众三名,夺目抢去牲畜。”③巴勒布统治者迫于清政府强大的军事压力,又自知这次师出无名,也无力与强大的清军抗衡,便主动撤兵,并派遣红帽喇嘛沙玛尔巴等向巴忠求和。将军鄂辉遣总兵穆克登阿、张芝元带领噶伦丹津班珠尔等,赴交界地方议和④,巴忠等苟且从事与巴勒布私立协议。回京向朝庭谎报“廓尔喀已投降。”这就是清庭第一次用兵进剿巴勒布的简单经过。


  2.击败巴勒布第二次侵藏之战: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巴勒布借口西藏向输往巴勒布之食盐内掺土、不用巴勒布的钱币⑤,另有沙玛尔巴在阳市(加德满都)挑唆,巴勒布再次兴兵侵扰西藏地方。事实上,第一次抗击巴勒布侵藏,鄂辉、成德、巴忠在办理藏务时,草率行事留下了隐患。噶布伦去信与巴勒布商议。但七月初六日,巴勒布头人带领七十余人越过边界,深入到西藏的聂拉木。第二日早晨,巴勒布头人又率兵千多人,向聂拉木开进,一路上烧杀抢掠,驻守边界的噶布伦见敌我众寡悬殊,无法抵敌,便将敌必经之路的穆萨桥拆毁,巴勒布军队怀疑拆桥是为了切断他们的归路,于是双方交战开始。


  巴勒布统治者为达到扩张之目的,听信沙玛尔巴谗言,挑起战争,使后藏百姓蒙受战争之苦,使中国“天朝”受到巴勒布弹丸小国的侵略。巴勒布军队在占据聂拉木后,又将噶布伦丹津班珠尔等绑架至巴勒布。接着侵略者又占领后藏的济咙,烧杀至扎什伦布寺。年幼的班禅额尔德尼被迫在清军的保护下,于八月二十六日转移至拉萨,驻进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被巴勒布军队占领后,“肆行抢掠,将塔上镶嵌绿松石、珊瑚等摘去”⑥。在战事起后,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都急报清政府。


  面对侵略者的不法行径,乾隆皇帝决定大举征讨,首先命鄂辉、成德带领屯练降番(今两金川藏族)二千二、三百名赴藏⑦,十月又命曾出征台湾的两广总督福康安为将军,超勇公海兰察为参赞大臣、奎林为参赞带领巴图鲁、侍卫、章京一百名。副都统乌什哈达,岱森保为领队大臣,带领索伦、达呼尔兵一千名从青海入藏。随后又命四川总督孙士毅驻扎打箭炉筹运军饷,调派兵源,在成德、鄂辉入藏后,孙士毅又增调屯练兵一千名,降番四百名,另加上革卜什(今丹巴)、咱巴底(今丹巴)、巴旺(今丹巴)等处最为强壮健康的士兵六百名,凑足二千之教于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奔赴西藏,听候福康安调遣。⑧福康安在向西藏进军途中,又奏请添调屯练降番两千名,用于1789年春季剿贼匪最关键时刻。⑨清军在隆冬季节分别从四川经打箭炉和青海西宁源源不断开进前藏集结。第二次反击巴勒布的战役在春季到来时开始。清军先后奋勇攻克了聂拉木、济咙、热索桥、协布嗜、东觉、雅尔赛拉、傅儿东拉等地方,深入巴勒布境内700多里,摧毁巴勒布碉和木寨无数,最后迫使巴勒布请降。巴勒布统治者拉特纳巴都尔派大头人普鲁尔邦哩、朗穆儿特邦哩、乃尔兴、巴拉巴都尔哈瓦斯负罪到福康安大将军行营递交投降书。释放了被抓去的汉兵王刚,第巴塘,噶布伦丹津班珠尔。


  福康安将巴勒布多次请求投降的情况奏报乾隆帝,鉴于巴勒布这次出于真心诚意,又由于清廷不愿长久打下去,遂允其投降。巴勒布投降后,交还了沙玛尔巴从中捣鬼,令巴忠允给巴勒布的岁币协议两张。把抢掠去的扎什伦布寺的财物全部归还。还将曾勾结巴勒布侵藏的罪魁沙玛尔巴尸骨(病死在阳布)及沙玛尔巴妻室策旺·拉姆,女儿送交清军。派头人噶箕第乌达特塔巴等带着乐工(计三人)、驯象(五只)、藏马(五匹)、孔雀(三对)、印度制凉轿一乘,暖轿一乘;珍珠、宝石、珊瑚、金丝缎、银丝缎、犀牛角、番刀、槟榔等物随乾清门侍卫珠尔杭阿等先行回京,向清政府上表纳贡。福康安班师回朝,第二次反击巴勒布的战役胜利结束。


  反击巴勒布的战役虽结束了,留下的某些事实发人深思,这次反击巴勒布,为什么清政府要征调众多的嘉戎屯兵参战呢?


  二、清政府征调嘉戎屯兵的原因


  1.平定金川的战役使清廷认识到嘉戎屯兵有着独特的军事天才。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清政府在第二次派兵进剿巴勒布之前,深知巴勒布地形比金川还要复杂,其防御工事也是与金川相同的——“碉”。金川战役后,清军虽有一些破碉之术,但毕竟不如能修碉的人熟知破碉、攻碉的方法多。再加之清政府还将平定后的金川土兵编入清军序列,这就是次后的屯兵。由此看调金川屯土兵和曾参加过两金战役的屯土兵是廓尔喀战役所必需。


2.威震甘肃、台湾也是嘉戎屯兵进藏原因之一。乾隆年间可谓内忧外患,战事连绵。刚平定金川战役六年后,甘肃省的回族又起来反抗清政府,为了平息这次回部的抗争,清政府不仅调派了维州(今理县)各屯的屯兵前往弹压,而且还调遣了金川的藏族屯兵。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7月13日)皇帝又谕“此次调赴甘省剿捕逆回之四川屯练降番土兵甚属勇往出力。著加恩于甘省藩库内各赏给一月钱粮,以示鼓励。”⑩金川嘉戎屯兵通过金川之战后,从作战中学会了新的作战本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皇帝谕“据阿桂等奏,本月十五日令海兰察、明亮率同乾清门侍卫并侍卫章京等,带领奋勇官兵,屯练降番及阿拉善兵豫备埋伏,令海禄等带兵策应,舒亮等各由本卡进攻。乘密雨时,出贼不意将板捆土袋抛入贼壕,我兵勇气百倍。哈当阿率领降番首先跳入壕内,与贼搅杀,并用挠钩开土袋板片,一面抛掷火弹,一面勇身而上剿杀贼众,占得贼卡、贼壕俱经拆毁填满。……至此次川省降番尤为鼓勇先登……”。[11]这些金川嘉戎屯兵和其它屯兵在平息甘肃回部之战中能勇往直前,冲锋陷阵。那么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10月5日)调往台湾剿捕贼匪的二千屯练降番在福康安看来已属劲兵。“前因四川屯练降番派往台湾剿捕贼匪甚为出力,已将额设土外委加给银两,而赞拉(今小金)、促浸(今金川)两处土弁未经赏给。此次该土弁等带领降番随同官兵征剿均属奋勇,所有赞拉、促浸额设土守备六员、土千总九员,土把总十六员、土外委四十六员俱著照屯练土弁之例,分别赏给钱粮,以示奖励。”[12]就从以上金川战役、平回部之役,远征台湾的战例来看,嘉戎屯兵英勇善战,吃苦耐劳,具有成熟的战斗经验是被征调进剿巴勒布的又一原因。


  三、嘉戎屯兵在反击战中的贡献


  1.兵源上的贡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第一次巴勒布侵藏时,清政府即派兵抗击侵略,在这次战争中,清政府一面令驻藏清军及当地军队阻击巴勒布军队的进攻。一面又从四川等地派兵迅速赶赴西藏增援。鄂辉带领满、汉屯土官兵二千名先行赴藏,在这两千名土兵中包括“维州协副将那苏图所领屯练五百名”[13]这维州就是现在的理县范围。又如,据史料言“在赴藏之屯练降番等俱系曾往台湾剿贼之人……”。[14]由此看来,进藏的屯兵及其它清军皆系精锐部队。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12月19日清政府派福康安率军进藏后,要求他根据情况,作好通盘考虑,假如要增添兵力,让他在近处的德尔格及屯练降番和达木蒙古兵中添调一、二千名,这样既对进剿有利,又可作后路的接应。在1792年1月15日,鄂辉、成德在进剿紧张时期,又向清政府奏请“再调土兵五千名。”清政府降旨让孙士毅添调士兵三千,仍然由福康安统一安排指挥。而这所调三千兵即自德格和今天的理县三杂谷(上孟屯、下孟屯、杂谷脑屯)以及金川的绰斯甲地区。清政府下旨在德格及嘉戎屯土中挑选出精兵强将后,于1792年4月23日又令将所调三千名屯土士兵迅速开赴西藏,任务是既对付已侵占了三十多个部落的巴勒布军,同时还兼任福康安主力军的后续接应。用以防止巴勒布军队抄袭清军主力的后路。


  在痛剿巴勒布侵略军的进程中,清廷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进行,1792年4月24日,传谕孙士毅再次秘密地准备三千屯士兵,听候调遣。从乾隆五十三年的第一次反击巴勒布之战至第二次反击战来看,清政府动用兵力达一万六七千人。而作为临近西藏的四川嘉戎屯兵为这两次战役出兵约为八千人左右。笔者曾向原三杂谷的守备后裔苍旺家族的人了解到的口碑资料得知,当时清政府在平定金川后,实行了屯土兵制,嘉戎地区习惯上称四土五屯。即梭磨土司、卓克基土司、松岗土司、党坝土司;五屯即:上孟屯、下孟屯、杂谷脑屯、九子屯、甘堡屯。这些屯土是人们习惯上的称谓,而实际上还有金川土司、赞拉土司、鄂克什(沃日)土司、绰斯甲土司、革布什扎土司等。屯还有别思满屯、宅垄屯、河西屯、汗牛屯等,只是屯土有大小之分,每一屯土清政府都设置了常备的屯土兵,时常练习,规定了每一户人家要备一至二人当屯兵。如无人,得交银两免役。而每一屯土兵在五百人以上。笔者查阅《理番厅志》卷四得知:杂谷脑屯有兵七百五十名,甘堡屯六百五十名;上孟屯五百三十名;下孟屯五百七十名;九子屯五百名。这些屯兵合计有三千人。这个数目与口碑资料基本相符。除了正规屯乒,屯土还存在余了问题,即战时出征,战后务农,不享受清军的月薪。乾隆皇帝降旨反击巴勒布侵藏之时,仅在理县两次征调兵力来分析,该地就出兵六千人次,而加上两金川、马尔康、黑水等嘉戎地区的屯土兵又何止八千人?史书所言“屯土兵丁先后派赴西藏者已有八千余名。所剩者俱系老弱无用。”[15]屯土地方甚多,何至于派兵只剩下老弱无用之人?这一史料笔者认为是专指嘉戎屯土而言。就兵源上来说,嘉戎屯土兵为这次反击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2.战场上的屯土兵:嘉戎屯兵英勇善战,吃苦耐劳从金川战役和后来的平回部、远征台湾得到充分体现。这次的反击战也可进一步说明。


  从个人的表现看,“川省屯土备弁屡经出力,此次派往随征亦属奋勉。”金川河东守备比西喇布,在成德的军营,率所属金川兵反击廓尔喀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守备带伤作战,而牺牲在战场。乾隆帝为此特加恩赏银一百两作为后事用,守备的缺额由比西喇布之子朗尔结补授,对守备之母,按都司的一半俸禄支给,赡养终身。


  再从下面的几个战场看:聂拉木之战,因巴勒布军将通道的偏桥拆毁,而巴勒布的道路又陡峭危险,使清军一时受阻,此时嘉戎屯土兵得展所长,乾隆皇帝也认为他们“最为矫捷,登山涉险是其所长,更何难超腾逾越,深入其阻。”[16]攻下聂拉木后,土都司都鲁斯达拉得赏喀达布巴图鲁名号,土守备生根得赏硕克巴巴图鲁名号及银一百两。屯子总阿库,守备申扎朋得赏戴花翎。土舍策旺诺尔布,土外委阿扎各得赏缎一匹。


  察木、玛噶尔,辖尔甲、济咙之战。这几次战役,嘉戎屯兵随其他清军奋勇冲杀,先后攻克了察木、玛噶尔、辖尔甲、济咙。在这几次战役中,嘉戎屯土将士具体作战情况虽无史料记载,但从战役结束后清政府的赏赐上可以得知屯土兵的英勇业绩。这几次战役,屯练游击朗噶尔结得赏给喀达布巴图鲁,屯练都司斯丹巴得赏给索洛克多尔巴图鲁,屯练守备登什占布木得赏纳木巴巴巴图鲁,巴旺大头人阿达赏给达布凯巴图鲁,并赏上述诸人每人白银一百两;赏土司千总巴古木塔尔、屯练守备阿塔尔、阿那什壁、土司都司班达尔嘉、革布什咱大头人索诺木敦珠布戴孔雀翎。屯练游击策旺、革布什咱小头人安固、屯练守备勒什尔甲、土司把总策旺普木、土司守备彰布木等戴蓝翎。屯练游击衔穆塔勒、阿忠赏给副将衔”[17]。


  攻克热索桥深入巴勒布。清军在向巴勒布猛攻中,攻克了位于边界处的重要关卡“热索桥”,接着向巴勒布境内推进,越深入贼境,山势就更陡峭,路也更险要,而碉卡也越多。福康安等也认为该地地势比金川还要险。廓尔喀军队恃险顽抗,清军每攻下一卡、一碉、一寨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笔者认为屯土兵能顺从征调,并能勇于拼杀其根本原因是一,屯土士兵也属藏族,西藏又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作为心目中的圣地被本来民族欺辱,就藏民族自身来说就是一种耻辱。只有起来保卫它,消灭外来侵略者,维护圣地的尊严。此次清政府多次在屯土征兵都能如期完成也是原因之一。二,西藏自元代以来就属中国版图,它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统一国家里的一员奋起反抗外来侵略,这是理所当然之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4月19日谕“上年进剿廓尔喀所调屯练降番,冒险攻碉,奋勇出力,前经降旨,令福康安等节次奖赏。现在该兵等俱已撤回,次第归屯,念其步行远涉,甚为出力、劳苦备至,著惠龄再行查明,每名各赏银三两,以示格外施恩,鼓励屯兵至意。”[18]该史料无可辨驳的说明,嘉戎屯兵在战场上是怎样的作战,清政府在功过上,赏罚上是分明的。


   四、嘉戎屯土兵的待遇


  1.赏赐银两:如前所述嘉戎屯兵在战场上争得的一些待遇。两次反击巴勒布的战役结束后,参战的三杂谷、绰斯甲、巴底、巴旺、革布什咱、瓦寺、沃日、党坝等处屯土士兵分别经甘肃和草地返回各自的屯士。这些屯土兵在归途中,清政府每名赏银二两、绿营兵一两。在对阵亡士兵的抚恤方面,清政府对出征阵亡的兵丁,绿营步兵赏恤银五十两。而对出征的屯练土兵赏恤银只给二十五两,但是,进剿廓尔喀的屯练土兵“登山涉险,甚为劳苦”,清政府在这一点上后来对屯土士兵也按绿营兵一视同仁,加银二十五两。”[19]


2.免差徭,对巴勒布战役结束后,将军福康安体恤嘉戎屯兵的难处,他向乾隆帝奏书“降番等平日耕种荒地,自食其力,因金川处处皆山,地土硗瘠,而地方官限定额数太少,并另招内地民人占垦,次致番民日食每患不敷”乾隆帝阅后,降旨总督惠龄“务须妥为经理,永除积弊,以副朕体恤屯番至意。”以后,乾隆又下令“准令降番等在附近自行量加,分段耕种,无庸交纳钱粮。”[20]清政府为了使金川屯土恢复生计,减免了一些地方差徭,鼓励发展生产,为出征将士减轻了一些负担。


  3.世袭官职,清政府自金川战役后,对屯土地方的官衔都采取虚设实空的方式。除土司、守备经清政府批准承袭外,所受的营官及巴图鲁名号、所带翎升等都不能承袭。“军机大臣等议驳福康安等奏请将随征出力之降番照屯练一体准其袭替官职一摺,所驳虽是,但尚有未能详尽之处。此等降番随征出力,业经赏给巴图鲁名号及赏翎升等,已足酬其劳勋。若所得虚衔俱准降等承袭,而备弁等有前来兵丁之责,复准其子弟袭替,则该处向上出力兵丁既致拨补无阶。且伊等子弟袭职,又安保其能胜任。设遇庸懦无能之人,必致屯务废驰。岂慎重名器之道……所有此项降番,即打仗阵亡者,除本身所得虚衔准其亲支子弟降等戴用外,所赏花翎、蓝翎系属特恩,亦俱不当复准其子弟戴用,况伊等如果奋勉,仍可逐渐递升,以次拨擢,原不碍其升路。”[21]《清实录藏族史料》七册三五五八页中“向来绿营阵亡官弁俱给予世职,俟袭次完时,给予恩骑尉世袭罔替,原以轸恤勋劳,特加优典。至屯土官弁遇有征调无不踊跃争先,著有劳绩,而临阵捐躯者,向止给予赏恤银两,分别加衔,并未一体议给世职。该屯土员弁与绿营同一效命疆场,均著照绿营之例,按照实任职分,给予世职袭次,俟袭次完时,再给予恩骑尉世袭罔替。至此等承袭世职人员,遇有该外屯土备弁缺出,著先尽此项人员酌量拨补……所有此次进剿廓尔喀应行议协之阵亡屯土员弁,并著宣谕知之。”笔者也非妄论,从上述两则史料得知,清政府在巴勒布战役后对降番屯土等将士的官衔承袭及阵亡将士官衔的继承与绿营官兵相比是有较大差别的。这也是当时地方军与官兵的不平等待遇。幸而嘉戎屯土士兵打仗能吃苦,敢拼敢搏,拼死卖力赢得了清政府的一点悲悯之心,更重要的一点是带兵将军福康安能体谅屯土将士,他多次启奏乾隆帝,要求给嘉戎屯土将士按绿营官兵对待。正如福康安所奏“此项降番屡经征调,最为奋勇。此次远征廓尔喀,更属劳苦出力,请照屯练之例,一体准其袭替。”[22]清政府以“慎重屯务起见”停止了本职的承袭。通过对巴勒布战役,嘉戎屯兵能随征卖力,争回了世袭官职的荣誉,并争取到了以前最高的土司守备,为清朝的二至三品职衔,得到副将、参将的俸禄。士兵的钱粮可得月薪二千分。


  4.瞻觐及殊荣,对巴勒布战役的胜利,完成了清政府“十大全记”的两项武功。清军在撤离西藏后,举国同庆这次反击战的胜利,清政府除命屯土土司入京朝见皇上,还特命参战的屯土将土进京朝见,享受国宴。乾隆皇帝下令宁可减去土司进京人数,也要安排屯土将弁赴京,1793年底入京朝见的屯土将弁十七人,另有土司、土舍、大小头人十二人,总共二十九人,于1794年1月22日,在北京西宛门外朝见皇帝。二十四日又在抚辰殿大幄设宴赏赐征战将弁及金川,明正宣慰司甲木参诺尔布。[23]


  在大庆的同时,乾隆帝还追予出师廓尔喀阵亡的屯土守备色丹巴,土千总儿谷偷、土把总河什丹、土外委俄尔结(应为康素尔吉《理番厅志》卷三记)等满汉屯土一千二百一十一名祭葬恤赏如例,俱入昭忠词。[24]理县的木塔尔和阿忠保因战功突出,不仅升授副将衔,赏戴花翎,赐名宁都巴图鲁名号,而且将他们撰入廓尔喀后十五功臣图[25]。据说阿忠保的画像先后六次绘入紫光阁。而作为征战的士兵,在战后回到屯寨内,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殊荣。据《阿坝史志》1988年2—3期19页载“马尔康梭磨土司派出的黑水嘉戎藏族彭初,在取得反击廓尔喀侵藏战役后,梭磨土司宣布恢复了他的‘南勒’房名,使彭初一跃成为了头人。”


  反击巴勒布入侵西藏的战争,实际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和平的斗争。西藏自古与中国有往来,更有姻亲关系,元朝以来西藏就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正如十世班禅大师在1959年4月22日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上郑重宣布的那样“西藏永远是中国的西藏”。[26]一切想把西藏分裂出去的或占据的企图都是白日作梦,藏族人民也不会答应。嘉戎屯兵反击外国侵略的英勇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在藏族史上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 何宗英]


参阅书目:


  ①《清代藏事辑要》(一)西藏人民出版社215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1313,页28。


  ③《清代藏事辑要》(一)西人社215页。


  ④《西藏志 卫藏通志》(以下简称《志》)335页西藏人民出版社。


  ⑤《志》398页。


  ⑥《清代藏事辑要》260页。


  ⑦《志》358页。


  ⑧《志》358页。


  ⑨《志》359页。


  ⑩《清实录藏族史料》(以下简称《史料》)第6册第2997页。


  [11]《史料》第6册2998页。


  [12]《史料》第6册3068页。


  [13]《史料》第7册3125页。


  [14]《史料》第7册3129页。


  [15]《史料》第7册3390页。


  [16]《史料》第7册3344页。


  [17]《史料》第7册3425—3426页。


  [18]《史料》第7册3538页。


  [19]《史料》第7册3523—3524页。


  [20]《史料》第7册3602页。


  [21]《史料》第7册3517页。


  [22]《史料》第7册3574页。


  [23]《史料》第7册3583页。


  [24]《史料》第7册3583—3584页。


  [25]《理番厅志》卷三54—55页。


  [26]《人民画报》八九年第五期“班禅大师”。


(本文作者现在西藏自治区人大法委办公室工作)
[ 此帖被sahaliyan在2010-06-10 00:3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6-10
http://bbs.ltgx.net/thread-20696-1-1.html
金川之役与金川地区的文化变迁
摘要  金川战役,改变了金川地区的历史进程,摧毁了金川地区旧有的统治秩序,同时也引起了金川地区整个社会的巨大变迁。这种社会变迁包括人口变迁、宗教变迁、经济变迁、文化变迁等各个方面。过去对金川之役研究的不少,但是对战争所导致的社会变迁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拟对这次战役所引起的社会变迁作一初步探索。
关键词   金川之役   人口变迁  宗教变迁  经济变迁  文化变迁

金川(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小金县),清代分为大、小金川,为嘉绒①藏族生活区,当地百姓自称“革如②”。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战争,无论是对清政府还是对大小金川地区来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次战争,分别指的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二月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月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二月清政府发动的两次对四川大小金川地区的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胜利而结束。然而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金川地区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平浪静,随着战后一系列善后措施的推行,大量驻屯士兵的留驻以及大量汉族人口的涌入金川,使金川地区面临憾动其社会秩序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战后,金川地区的藏民也积极主动地以多渠道、多形式疏通关系,缩短与驻屯官兵之间的敌对情绪,为自身的发展创造灵活机动的生存空间。内部的调适和外部的冲击所带来的是金川地区大规模的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变迁虽然远不如战争那样具有震憾力,但是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社会变迁最终改变了金川地区历史的进程。
       一、 金川战役与金川地区的人口变迁
两次金川之役,不仅仅给清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两金川地区的伤亡也是触目惊心的。两金川地区总共有三万户③,七八万人左右。由于金川土兵的战斗力极强,使清军损失惨重,因此在战争中清军对广大的“番民”推行的是一种赶尽杀绝的政策。特别是在木果木之败后,清军曾大规模地屠杀过军中投降的小金川番民,“木果木失事时,阿桂下令屠戮小金川降番,高宗亦谕阿桂等于剿平大金川时,所有抗拒番兵,必当尽杀无赦,即十六以上男番均当丢弃河中淹毙,是官兵前后所诛番民不下二万人。”[ ] 乾隆皇帝多次下达屠杀的命令,清军的滥杀给金川藏区带来了灭顶之灾,“乾隆之征金川也,攻战五年,杀人盈野。乱定后,金川土著,存者不及十一。”[ ]
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阿桂奏报“节次抽出番人二万有零”,并要求将他们“分别赏给各土司”,[ ]乾隆皇帝对这批人进行了区别对待,将投降的普通百姓分别赏赐、安插在绰斯甲布、革布什咱、梭磨、明正、丹壩等十二土司及杂谷屯练等地分散统治。而对于头人,则不准他们留在本地居住,“其中大小头人及其眷属自不便仍留本处,……于八旗及吉林、索伦兵凯旋之便,令其分队携带拥至京城。”[ ]战后清军到底带了多少金川藏民到北京,并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据口碑资料记载,当时押往北京的嘉绒青壮年有三千多人之众,”[ ]  他们被带到京城后,清政府把他们按照回人入旗例编一佑领,归入内务府正白旗,交键锐营大臣管辖,在香山附近令他们建碉居住。
“经过两次战役,甲绒娃几乎被诛杀殆尽,许多村寨空无一人,土地荒芜。清政府从内地迁去大量的汉人,同时又变屯军为垦民。自此,大部分甲绒地区变成汉人区或汉藏杂居区。”[ ] 针对金川地区地广人稀的情况,清政府采取了移民政策,愿意到金川地区的汉民每户“给地30亩,使为恒产。路远挈妻孥,准大口日给盘费银1两,小口日给银3分,粮各1升。并给耒耜,两户又给一牛,无则折银十两。每户又给籽种二石。初种免粮五年,自六年起每户纳粮亦仅一斗二升,或青黄不接又准赴屯仓借贷,还新抵陈。”[ ] 这就使大量的汉民进入金川地区,使得大小金川地区由单一民族地区变成了多民族聚居区。汉族在数量上逐渐超过了土生土长的藏族,据解放后的一份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这种明显的变化:[ ]
               大金县各民族人口比较表
族别         户数(户)         人口数(人)      占全县人口比例(%)
汉族         2,874                13,779                75.2
嘉绒藏族     674                    3,578                 19.6
回族         177                       945                  5.2
共计         3,525               18,302
小金县各民族人口比较表
族别         户数(户)          人口数(人)     占全县人口比例(%)
汉族         4,784                21,260               69
嘉绒藏族     1,873                9,527                29
回族         145                      783                 2
共计         6,812                31,570
可见,经过两次金川之役的屠杀,强制迁徙等一些措施,金川地区的藏族直到解放初期仍然只有2547户而已,距战争前的三万户仍然是相差很远,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的人口结构。
         二、金川战役与金川地区宗教变迁
金川地区自古以来崇奉苯教,金川地区的雍中拉顶寺⑦是金川地区苯教势力的中心。在大小金川之役中,大小金川两土司曾利用苯教的所谓“法术”来抵挡清军的进剿。大小金川之役后,清政府对金川地区的苯教势力进行了残酷镇压,规定所有的寺院均不准留喇嘛住持并派兵屯驻。严禁苯教继续传播,“查奔布尔教,专事咒诅镇压,实为众番滋事之端。若乘此时深为遏抑,以期渐次绝灭……实于内垄大为有益。”[ ] 同时也不准格鲁派进入该区,担心金川地区“渐成达赖喇嘛所属,是我兵费力攻得之两金川,转资达赖喇嘛利益……”[ ] 因此金川平定伊始,清政府在金川地区所推行的是禁阻一切宗教的政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皇帝认识到单纯地靠行政命令并不能改变人的信仰,“番人习奉佛教,该处独无喇嘛,似非从俗从宜之道。”[ ] 因此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三十日,清高宗下令在大金川的噶喇依、小金川的美诺两地,酌建庙宇,并由京城选送喇嘛前往。又将以前的雍中拉顶寺修复,改为黄教寺院,乾隆皇帝赐寺名“广法寺”,还御书“正教恒宣”匾额,悬于殿堂,经过慎重选择,清政府特别派遣了从西藏请来的布达拉堪布桑敖特杂尔喇嘛,经加恩赏赐班第达堪布名号,派其前往金川地区传播黄教。
但是清政府在金川地区的灭苯教兴黄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却受到了苯教势力的抵抗。格鲁派虽然在金川地区占据了统治地位,广法寺也从过去的苯教中心变成了最大的黄教寺院,但是黄教并没有最终取代了苯教,苯教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仍然在民间广泛存在。就是雍仲拉顶寺尽管已改为黄教寺院,据当地百姓说,当时还是在该寺的边上建立了一座小型的苯教寺院以方便当地群众的宗教活动,这种两教共存一地的情况直到“文化大革命”两寺被毁为止。
除雍仲拉顶寺之外,其它苯教寺院也“并未遵皇命奉格鲁,而是纷纷于1778年后改奉宁玛。如现金川县内城厢的巴布里村的河上湾寺,庆宁乡的茹寨寺,河东乡大照壁山的穹里拉空寺,河东乡马尔足村的麻热寺,河东乡集沐村的集门寺,河东乡四布寺,河西乡的营盘寺,咯尔乡勒尔基寺,马奈乡卡卡足寺,马邦乡独脚寺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宁玛派和格鲁派相比戒律相对松驰,重视念咒,祈禳,逐魔驱鬼而具有较浓厚的苯教文化气息的缘故。”[ ]可见,靠行政命令并没有让格鲁派在金川地区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苯教与其它佛教教派仍然大量地存在于金川地区。
除此之外,由于大量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迁入,金川地区也建起了其他一些宗教活动场所,如城隍庙,清真寺等等。在金川之役前,金川地区就建有城隍庙,关帝庙,战后,乾隆皇帝谕令,修复抚边和大金川城隍庙。[ ] 由于在清朝的驻军中还有许多回族官兵,“这些回族官兵为了有一个朝拜安拉(真主)的场所,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营盘上街修建了一所规模较小的清真寺。”[ ] 后来,随着来该地区经商、做工、务农的回族穆斯林日渐增多,又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在原寺的基础上另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一直保留至今,并且还是现存于小金县的唯一的一座清真寺。金川地区由单一宗教地区变成了多宗教地区。
          三、金川战役与金川地区的经济变迁
在土司制度统治之下,金川百姓对土司有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土司、头人是其管辖地区的“土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各土司头人之间由于各自的利害关系发生冲突,经常争斗构衅,从而不断地征发百姓,严重干扰了当地正常地生产、生活,“力役之征,一家中更番出应,终岁几无虚日。”[ ] 这些土司头人对百姓征收很高的赋税,百姓所余“不足供番人一年之需”,只好以“酒糟、荞壳、麦麸尽为口食。”[ ] 可见在土司制度下,金川经济发展缓慢。清军废除了土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地的生产力。同时由于战争的一个策源地的消失,使得金川地区获得了一个难得的长时期的安定局面,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一点我们从荒地开垦的数量上可见一斑。在土司统治之下,金川地区的荒地很多,但是改土归屯后,金川的耕地却是大幅度地增加。从下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增加的情况:[ ]
设屯以前        初设屯        嘉庆        清末        
懋功        “不可耕者十居八九,可耕者不及一二”        五屯共120,738亩        29,805亩        不详
抚边                        3万余亩        不详
章谷                        15,000余亩        16,925亩(同治十二年)
崇化                        36,285亩        38,482亩(民国元年)
绥靖                        62,880亩        67,260亩(道光四年)
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改土归屯后,金川的耕地增加数量是惊人的。
在交通方面,金川战役之前,进入大小金川只有两条路,“在两次金川之役中,为了进军和运送军需物资的方便,开辟了金川通往内地的灌县、成都和雅安、汉源等几条路线。清军曾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路进攻大小金川,各路均设有驿站。战后,虽然裁撤了一些,驿夫战马,但重要的驿站仍保留下来。”[ ] 道路的畅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在战争中清军为了及时向前线运送兵马物资,在军中聚集了大量精通开路架桥和习水性、懂造船的士兵和工匠,从而把内地的一些架桥、造船技术带到了金川地区。
金川战役之前,金川地区在生产工具方面十分落后,“其锄甚小,范铁而成,与梓人锛锄不少异。”[ ]战后,为迅速改变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清政府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去汉区购买,二是当地制造,“各项农具内需用熟铁钜齿一万八千把,于内地制解外,其余生熟铁斤,俱于口外制造。”[ ]为能够开垦大量的耕地,清政府又命令为金川地区购买大量耕牛,“至牛只先经采买五百余头,随饬于松潘所属番地,采买一千六百头,内地附近各属,采买四百头,陆续解往。”[ ]战前对耕牛的使用技术,金川地区还很落后,“夷俗亦知用牛马耕耨,但牛则扼其两角,马则钩其鞍桥,运犁无力,未得深耕易耨之法,故劳倍功半。”[ ]而通过向屯土官兵学习,金川藏民也很快学会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同时,屯兵还把汉区的其它一些先进的技术也带到了金川地区,例如“汉地保持了大批的水土的梯土垒石法也在这时传入两金川及附近土司地区。”[ ]
在经济作物方面,大批新的农作物品种也引入金川地区,而率先引入金川地区的是胡豆。因为胡豆“堪佐口食,还可喂养马匹,”“其余豌豆,菜蔬等项,亦俱滋长。”[ ] 西瓜也是在第二次金川之役中传入金川地区的,“乾隆三十八九年间有一总镇驻兵江浒,携种艺植。遂传至今,俗称镇台瓜。”[ ]金川之役前金川地区并没有蔬菜,“所食惟酥油,糌粑及牛羊猪与鸟兽肉,不知有菜蔬”。[ ]金川之役后,蔬菜也大量地引入,并且为金川百姓所接受,逐渐改变了金川百姓此前单一的饮食习惯。在引进豆类、麦类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河北、山东的屯兵们还把家乡的鸭犁引入,与当地山犁嫁接,在其特殊自然环境下培养出一种闻名遐迩的新型杂交犁——金川青犁。
在生产关系方面,清政府没收金川土司的土地后,将这些土地“分配给兵、民、番、练各屯耕种,征收一定赋税,不管汉屯、土屯、每份纳粮二斗一升八勺五抄,屯民们除向国家纳贡赋外,还向守备等服一定差役。同时,存留的各土司,也在邻近汉区租佃关系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原来落后的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 ] 这种新兴的地租形式使得百姓有了更充足地人身自由,无疑对生产力是一种解放。
在商业贸易方面,土司统治下的大小金川地区,长期以来基本上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环境中。金川之役中,几十万军队聚集在金川地区,战后,又有几万人留在了金川地区,这种巨大的商机对外地商人是一种诱惑。因此许多善于经商之人便“列肆而居,类多秦晋豫章诸地人,汉夷日用之需,咸取给于兹”。[ ]而到后来,金川地区的一些藏民也加入到商人的行列,经过翻译,他们与掌柜老板议价记帐,等冬初再用粮食牲畜薪炭等物折算。[ ] 可见,金川地区的商业活动也慢慢地开始发展起来。
         四、金川战役与金川地区的文化变迁
金川战役之前,金川地区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全民信仰苯教的状况使得当地百姓的文化中保留了宗教的因素。随着与外界交流地增多,金川地区的文化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丧葬方面,金川战役后由于大量汉回等民族大量地涌入,改变了旧有的丧葬方式。金川之役前,“人患病,延请喇嘛诵经咒,复捻酥油肖病人形为替身,送诸荒野,”人死后,“索卦决之,天葬取死人脔割如泥,和麦成丸,投群鸟啄食;或举全尸喂虎狼。……水葬委尸大江,实鱼鳖腹。”[ ] 金川战役后,逐渐产生了其它一些丧葬方式,如地葬,水葬,火葬等,并使用棺材。特别是地葬方面,可以说是藏汉结合的典范,“则置木龛,择吉日以尸坐其中,外以木板鞘合上,开一孔,径二寸,如窀牖。然奉置经楼中,朝夕燃酥油灯于龛侧,不少懈……选吉日家人舁龛于旷野……穴数尺深,藏龛其中,外封以石,上以木板或石块蔽风雨……”,[ ]可见这种丧葬方式既受汉文化的影响,又带有藏文化独有的特色。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受汉文化影响,个别地区也有戴孝、立碑、烧纸的习俗。”[ ]
在饮食方面,前面已经说过,多种蔬菜的引进,或多或少地丰富了藏民传统的以酥油、糌粑和牛羊肉为主的生活。在服饰方面,金川战役之前,金川藏民“好徒跣,男女皆然”,金川之役后“富者多著袜及薄底平鞋,渐遵汉制矣”。[ ] 同时,清政府又令金川地区一例薙发,这一政策实施得比较彻底,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新疆⑧番众久经薙发,并半已穿戴内地人民衣帽。”[ ]可见,随着清政府统治的加强,汉藏之间的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藏民的风俗趋向汉族地区。
在学校教育方面,金川地区以前并没有学校,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只有土司子弟和僧人才有机会学习。金川之役后,由于大批汉人的进入,也产生了儒学教育。道光十八年(1838年), 金川地区兴起义学馆,“客商贾逢源捐银200两生息,由屯员经营,延师支给修舍,训迪兵民子弟。”[ ]也正是在这一年,懋功五员官之一的强丞望泰(抚理官)亲自建起了懋功有史以来第一所官府学堂——绿竹书院。其它的还有“绥靖屯公立学堂”,它也是光绪年间“将座落于绥靖屯老街育才巷内原为绥靖屯四大商号之一的盛兴号商栈征用后,作为校舍”[ ]之后才设立起来的。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于谢少腾来懋任教,深得当地人民的称道,又专门为他建起了一间学堂,这是继绿竹书院之后的第二所学堂。[ ] 这些学校、书院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川地区的教育格局,尽管这种改变是十分有限的。
在语言方面,汉藏交流增多使得许多的藏民学会了汉语,许多藏民由于往返内地的机会很多,汉语说得已经十分标准,“语言清利,全似燕音,几不复知为土著”。[ ] 由于驻防的屯兵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把自己的乡音带到了金川地区,使得这一地区在战后成为多种乡音聚集的地区,久而久之,一种适合当时历史和地域特点的汉语方言便应运而生,这种方言被称为金川土方言,它既有西北汉语方言和四川汉语方言的成分,又带有藏语宾语前置的语法特点。“这种土汉语经过几代人的发展,逐渐取代了早期传入两金川地区的汉语的其他方言,成为这一地区公认的汉语方言。这种方言,不但两金川地区的土生土长的汉人会说,当地藏人的大部分也可对答如流。”[ ] 金川土汉语产生于民族大融合之中,可以看作是民族融合的又一个产物。
       总而言之,金川之役改变了金川地区的历史进程,它给金川地区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秩序的调适与重构,还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变迁的影响遍及了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也正是在战后所产生的各个领域的社会变迁的推动之下,金川地区真正地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①  嘉绒,亦称甲垄。据《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一载,儧拉、鄂克什、杂谷、丹壩、革布什咱、绰斯甲布布拉克底、巴旺、瓦寺等土司管辖地区,其男妇俱跣足披发,步行山箐,统称为甲垄部。德格、麻书、章谷、林冲等土司管辖地区,其男妇习于骑马。对嘉绒这名称有不同的解释,据藏文古籍《墨尔多神山志》记载,这一名称出自嘉绒神山(在丹巴,为这一地区最高的神山。)台湾学者庄吉发考证认为“甲垄”即嘉绒,是汉语的“各”字。(见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第109页。)马成富在其论文《二百多年前名扬京城的番中傩戏与当今的嘉绒藏戏渊源考》考证,嘉绒,全称“嘎尔嘉尔木察瓦绒” 意为“东方嘉尔木墨尔多山系的热带农区,”简称为“嘉尔木绒或嘉绒”。对“嘉绒”的地理位置,具体说就是东起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和阿坝州汶川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西至四川甘孜州的炉霍县、雅砻江一带地区,南起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和雅安地区的石棉县一带,北至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与红原县界,与青海省的果洛州班玛县接壤。南北长约840余公里,东西宽650多公里,总面积为15万余平方公里。

②  对“革如”名称的解释,据实地调查当地百姓,普遍认为就是藏族的意思。而据一些学者考证,认为这一词是吐蕃驻军的意思。

③   对大小金川的人口总数,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三万户”,一种认为是“三万众”《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记载两金川地区的人口数为“地不逾五百里,人不满三万众,”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根据对这次战争的分析,在战争中清军杀害将近二万人,而在战争投降的民众也有二万人,这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三万人,因此可以看出,《平定两金川方略》所记肯定有误。台湾学者庄吉发先生多方考证后认为金川地区在乾隆初年有三万户(见《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第111页),本文从他的观点。

④雍仲是指苯教的符号“卍”,这种符号在苯教中代表着吉祥、神圣、永恒不变,坚固不摧,能驱鬼保平安。拉顶在藏语中是指千佛的意思。现位于金川县南,大金川东岸,安宁公社末末扎村境内,与大金川西岸的甘牛隔河相望。距县城33公里。

⑤ 此处的新疆即指大小金川地区,在金川之役后,大小金川地区也一度被称为新疆。

参考文献

[[1]]  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M],第172页,中华书局,1987年9月。

[[2]]  伍非百:《清代对大小金川及西康青海用兵纪要》[M],转引自李涛  李兴友主编《嘉绒藏族研究资料丛编》第244页,四川藏学研究所,1995年10月。

[[3]] 《清高宗实录》[M]卷一○○四,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乙亥。

[[4]] 《金川案·上谕明亮等准众番纳降》[M]。

[[5]] 马成富:《二百多年前名扬京城的番中傩戏与当今的嘉绒藏戏渊源考》[J],《西藏艺术研究》,2000年3月。

[[6]]  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M],转引自李涛  李兴友主编《嘉绒藏族研究资料丛编》第244页,四川藏学研究所,1995年10月。

[[7]] 《金川旧事》[M]第七页。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四十三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

[[8]] 《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M],《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第77册,第18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9]] 《金川案·有关金川地方喇嘛寺之处理事宜》[M]

[[10]] 《金川案·金川地方不招喇嘛》[M]

[[11]] 《清高宗实录》[M]卷一○一七,乾隆四十一年九月戊戌。

[[12]]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史略》[M],四川民族出版社。转引自李涛  李兴友主编《嘉绒藏族研究资料丛编》第248页,四川藏学研究所,1995年10月。

[[13]] 彭陟焱:《试论乾隆平定金川之影响》[J],《西藏研究》,2003年第1期。

[[14]] 曹世镛:《小金县清真寺简介》[J],《中国穆斯林》,1997年第6期。

[[15]]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M]卷三·徭役。[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八帙。

[[16]]  档案: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九日阿桂奏。转引自徐怀宝:《清代金川改土为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17]]  转引自徐怀宝:《清代金川改土为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18]]  李涛:《试析大小金川之役及其对嘉绒地区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

[[19]]  吴德煦:《章谷屯志略》[M],《夷人风俗》,《中国西南希见方志》卷四十八,兰大出版社,2003年8月。

[[20]] 《金川案·有关屯务事宜》[M]。

[[21]] 《清高宗实录》[M]卷一○一六,乾隆四十一年九月辛未。

[[22]]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M]卷四·百谷。[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八帙。

[[23]]  李涛:《试析大小金川之役及其对嘉绒地区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

[[24]] 《金川案·两金地方苗稼生长情形》[J]。

[[25]]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M]卷四·镇台瓜。[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八帙。

[[26]] 《金川旧事》[M]第11页,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四十三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

[[27]]  李涛:《试析大小金川之役及其对嘉绒地区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

[[28]] 《懋功屯务厅志》[M]卷四二三·风俗。《嘉庆重修一统志》,二六,四川卷,《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华书局,1986年5月。

[[29]] 《懋功屯务厅志》[M]卷四二三·风俗。《嘉庆重修一统志》,二六,四川卷,《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华书局,1986年5月。

[[30]]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M]卷二,卷三,[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八帙。

[[31]] 吴德煦:《章谷屯志略》[M],《夷人风俗》,《中国西南希见方志》卷四十八,兰大出版社,2003年8月。

[[32]] 多尔吉:《试析嘉绒地区藏族的丧葬习俗》[J],《中国藏学》,2002年第4期。

[[33]]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M]卷六·夷俗。[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八帙。

[[34]] 《清高宗实录》[M]卷一一○三,乾隆四十五年三月辛丑。

[[35]]  吴德煦:《章谷屯志略》[M],《夷人风俗》,《中国西南希见方志》卷四十八,兰大出版社,2003年8月。

[[36]] 蔡仁政:《金川教育史话》[C],《阿坝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37]] 参见范克信:《解放前懋功县教育事业发展概况》[C],《小金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38]]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M]卷六·夷语。[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八帙。

[[39]] 雀丹  柯正才 洛桑:《乾隆金川之役》,第118页,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98年8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