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86阅读
  • 3回复

[地方沿革]宋至清代和田与且末、若羌之间的关系沿革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8-02-28
佛教时代且末、若羌从不属于于阗,最早关于和田统治且末的记载来自于1081年的黑汗时期:

“东至西大石及于阗王所居新福州,次至旧于阗,次至约昌城,乃于阗界。”

1913年且末从此脱离和田。

那么从北宋至清代的近九百年时间里,和田与作为今天和田玉主产地的且末、若羌之间的关系沿革具体是怎样的?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02-28
为何古代人不知道和田玉的最大储藏地是阿尔金山下的且末、若羌,而不是昆仑山下的于阗?

“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8-02-28
先后属于阗王国、黑汗国(喀喇汗朝)、西辽汗国(喀喇契丹)、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亦力把里)、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8-03-30
若羌县城乡的重建史

       若羌境内的楼兰及其周围遗迹在六世纪、米兰和县城的城镇在十一世纪前就已经毁灭了,从此这里就没有大的绿洲城镇和人口集中的村庄了,只有一部分居民生存在塔里木河下游传代于今世。到十九世纪初从于田到阿尔金山内打猎的几位猎人往返于田的路途迷路,偶然发现了现在若羌县县城的古城废墟,从此肥沃广阔而稀水的这片土地陆续不断地来人安居此地。

       普尔热瓦尔斯基在1876年的探险旅途中从库尔干(喀拉布兰湖附近,县城北七十公里)出发后,未去喀拉库顺湖,就直接到卡克里克(若羌)。普尔热瓦尔斯基1885年第二次来到了若羌,他这样说“若羌这个村庄是由一些克里雅(于田)人于19世纪初建成的……一些于田来的猎人从车尔臣前往青海尕斯地区打猎,在回程途中翻过阿尔金山偶然来到了这个地方,发现有坍塌的城墙以及许多房屋。这些于田来的猎人前往且末的途中又发现了另一个古城废墟。猎人当中有一个叫‘瓦石’的人,于是把这个故城称为‘瓦石夏赫里’”。我们在此篇文章里陈述的若羌的重建只指是城乡再现和重新建设。

       斯文·赫定在1905年出版的《罗布泊探秘》一书所提到的那样“卡克里克的重要性逐年增加,因为塔河下游及卡拉库顺地区的渔业人口为了从事农业生产正在向那里聚集”,1903年建若羌县时全县共有496户3383人;到1910年左右城厢只有84户281人,其数据以县城为主,不包括周围乡村。据此可以看出上述两地在当时可能出现过一个短暂的繁荣期。

       1905年来过若羌的亨廷顿在《亚洲的脉搏》书中写到“80年前若羌重建时期”之句。这词句所表明的重建的言辞与上述所用的复兴言辞在内容上基本相近之外,年代也基本相合。《若羌县志》编撰者们提出,近代对若羌县城旧址的重新利用始于19世纪中期。克里雅(今于田)来的猎人们发现若羌城废墟,消息传开后,和田人陆续迁来居住,当时最早来的移民名叫普拉特伯克。清光绪二年(1876),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来这里时,这座旧土城内仅有21户人家,在他的毗邻处还有一座更古老的故城遗迹,被称为“奥托古什汗之城”(且尔库都克故城)废址。若羌县旧土城在现城镇偏北处,无城郭、衙署,官租民房而居。其城方圆约一里许。清光绪十五年(1889),在此开办善后,设抚找徕局,从吐鲁番和于田移民300多户 。

       一、结论

       1908、1910年编写的两篇《若羌乡土志》中,描述说从和田、于田等地迁入的居民创建村庄已有三代(每一代按30年计算,卡克里克古城城址应重建在八九十年前)。据《若羌乡土志》陈述,在1908年全县共有496户,其中男1740人、女1643人,均为维吾尔族。在《若羌县乡图志》中描述为1910年全县共有712户,其中男2291人、女1890人。当时在若羌有卡克里克庄、吐鲁番庄、二十里铺(约10公里远处)、阿布旦村(以东90公里处)、吐格买勒村(以东部110公里处)、米远庄、塔提让庄(离县城15公里西处)、瓦石峡庄、洛浦庄(以北60公里处)、托素庄(以北75公里处)、加以庄(以北90公里处)、起壳庄(以北135公里处)和英苏庄(以北220公里处)等十三座村庄。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图记》书中陈述了1906年在若羌时所了解的信息,写到此地居民约于1830~1840年之间居住卡克里克从事农林业。橘瑞超在《中亚探险》书中写到,他在1906年左右来到瓦石峡,据他写瓦石峡名称来自瓦石峡遗迹的发现者“瓦石”的外号而得。

       二十世纪初的新疆百科全书《新疆图志》中记载了若羌1909~1911年的情况。从中可得知县城周围长10里(包括县城附近居区),有84户、281人,共有13个乡村、3900人。其中当地人口有4073人、652户,从新疆各地迁入定居者有53户93人,从外省迁入定居者的有15人,从外国迁入定居的18户。务农人员共3935人、手工98人、商人98人、邮差和记书官58人、副业15人,外商13人。据另有统计,还有俄罗斯籍3户、10人,均为安集延(乌孜别克)人。1917年来到若羌的中华民国税务官谢彬写到若羌县有684户、4298人,每年上缴贡税4200两白银,有13个村庄,塔提让以东全是已往的村庄。普尔热瓦尔斯基于1876年到瓦石峡时当地只有6户人家,他们都是为了远离当地政府而从和田、于田等地逃避迁入定居的人口。瓦石峡西南有一座古城废墟,当时据当地人们相传,旧时和田、阿克苏、喀拉库顺等三地间共有20多座城市、300多个村庄遭毁灭。还有部分人相传,从库车至哈拉库顺房顶相连,如在房顶一上行走就可到头。这些虽然是传说,但可说明旧时在沙漠里有过许多古城。据上述民间传说,我们不得不提若羌绿洲重建时间为19世纪初。当然,这些相关传说民间传播至今,但一直被忽略,因为我们都提示家乡是古老而繁荣,所以基本上没有人探索衰废和近代重建的历史,甚至使作为乡土名称的卡克里克之名的来源从最初开始摸索,这是历史问题。当然我们家乡若羌是非常古老的也曾繁荣过,先辈在这古老的土地世代相传已有七八千年,也就是从石器时代石器的发现,其早已以实据证明。如今的若羌绿洲像上述那样,从19世纪初,从和田、于田等地迁入的维吾尔族移民被发现和重建的。这里所提到的重建指重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探险家们尤其是普尔热瓦尔斯基记载,在19世纪中期的若羌主要以农、牧为主。主要种植大麦、小麦、烟草、玉米、棉花、甜瓜、西瓜、洋葱、胡萝卜等作物。同时,还栽植了杏、桃子、李子等,还有少量的葡萄、石榴等果树。由于这里的土壤肥沃,粮、棉和各种蔬菜连年丰收,此地居民还像喀拉库顺那样采取捕埋圈套、放鹰逐犬等进行狩猎动物。那时的阿尔金山、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域是成为一个捕猎野生动物最好猎场。据1907年7月来到焉耆的芬兰探险家马达汉在焉耆所掌握的信息记述若羌有四大伯克,其中有一位是大伯克,每一个伯克管理50~60户,每户有四口人。虽然若羌壤肥沃,但缺水直接影响产量。绝大部分地产量仍在已播种子的十倍左右,其余耕地才得播种量(已播种子)的6~7倍左右。牲蓄数量多,但饲料不足,因此每年从库尔勒购买部分饲料以满足需求。

       以若羌的重建而言,只是重点体现若羌绿洲和瓦石峡绿洲的建设,从前虽然在若羌、瓦石峡、米兰绿洲没有常驻农耕人口、没有村庄集市,但不能忘记许多罗布人在河流湖泊附近居住捕鱼打猎维持生活。18世纪后在罗布人历史出现许多变化,即是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地理环境的变化部分居民在1959年前就迁移到库尔勒、阿克苏、多浪等地安置,已有相关的口述或记载。我们应该说明的还有一个问题是1950年初,在和田地区洛浦县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中当地洛浦人都说他们祖先是从若羌(卡克里克)迁移到此地的。1720年左右部分居民在伯克肉孜的率领下迁移至阿克苏河岸边与刀郎人融合。1723年库尔班等人带领喀拉库尔、萨达可图、喀拉库顺等地的1000多人到吐鲁番表示归顺清朝。1758年给清朝皇宫上奏的奏折中这样写道:罗布淖尔地域广,林木深密,有回人头目哈什哈等投见,据称伊等原有二千余户,数十年来移往阿克苏、多伦等处,现在尚有六百余人,以鱼猎为生。属若羌辖的罗卜、怯台、麦达克等中世纪城镇毁灭后,一部分居民仍然留居在塔里木河下游为生。

       二、瓦石峡绿洲

       瓦石峡古城:现若羌县瓦石峡乡西南部7公里处有一座遗址,人们叫它库那协(古城)或瓦石峡古城。那么这古城是何时创建?何时废弃的呢?依历史文献记载得知,这座古城公元初期就存在,据汉文古典文献和发掘文物,在公元初期其称呼为弩支城(有些历史刊物上愚见的“纳职“之名发音有相此之处,此刊物上还记载了当地居民本乡本土就这么称呼这词句与罗卜、纳缚发音比较接近),这座城市从此之后何时何故衰废我们现有的历史依据不得而知,但是这座城市在八世纪有一次复兴并叫其新城。在八世纪这座城市有一次复兴后,至到14世纪末期这段时间已经没有其衰废的相关信息了。

       若羌的瓦石峡的繁华,在民间具有很宝贵的信息并以神话的方式流传。但这神话至今还未完全引起历史研究人员的注意。据传说,从和田、于田等地去阿尔金山打猎的猎手们在返回途中迷路来到若羌县城,他们对在这座陌生的废墟中遇见了许多纺车。他们继续往回走,走到我们上述的废墟——瓦石峡故城。他们回到家乡后把路上亲眼所见的土壤肥沃、有水,有纺车的情况给乡亲详细陈述。听完陈述后,其中波拉提阿塔牵头几户人自愿迁移到这里定居,并挖渠引水、开荒造田开始以农、牧为生,于是这座古城重新得以重现生机进入复兴阶段。这事实与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年)、邦瓦洛特(1889年)、斯文·赫定、斯坦因(1906、1914年)、橘瑞超等探险家的记载和《若羌乡土志》(1908年)上的信息结合分析,若羌的重建在1820年左右,更准确地说在19世纪的前30年。于是,卡克里克绿洲有人居住后因为自然生态的原因被迫到塔里木河流域生活。其中的一部分罗布人迁移至此地为卡克里克的繁华做出贡献,一部分吐鲁番人经过铁干里克(现34团)等地来到这里安置。若羌繁华之后,约有30~40年后出现瓦石峡才繁华,据此及分析瓦石峡的始繁在于19世纪中期或后半期。

       有关瓦石峡的文史资料

       普尔热瓦尔斯基1885年4月9日抵达瓦石峡,当时他们所在的地段周围有六家居民,耕地面积约有十几公尺(一公尺等于15亩,他们约有150亩至200耕地)。据此统计可以肯定,那时期可能是瓦石峡才开始繁荣时期。据当地人们传说,他们是为“远离政府”从和田、于田迁入本地的。1906年11月30日抵达瓦石峡的斯坦因这样写道,最早移居于此地的那个人,大约于30年以前最先占有瓦石峡河附近的土地,他的3个儿子固守着他们的小垦区冰去的了成功。但过去的15年,虽然一个接一个若羌的政府官员根据上级命令,试图用预支食物、谷种和谷物的办法来吸引贫困的农业人员从远方的绿洲到这个小聚落来,但每逢收成不如意,这些农业人员就想逃跑了。由于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广泛分布的绿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农业劳动力的竞争,因此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几乎难以留住惯于流动的人们。

       1917年8月20日,来到瓦石峡的国民政府税务官员谢彬写道,本庄居民五十一家,多和、于、洛三县客籍,已垦种下熟地,共计一千二百余亩,纳粮三十五石,为若羌西境惟一的村落。据乡约云:喝水地段,皆可再垦一万多亩[2]。

       1931年2月21日(星期六),斯坦因通过罗泽(肉孜)伯克(原书稿上写到的是Roze,应称Ghazak,据此可以判断Ghazak可能是热扎克之名的误写)的带领下朝东北方向绕过贝尔库姆山的脚下,而不是像走老路时那样翻越该山。接着,我们又沿着这条小道朝东房走去,经过了一连串的托克拉克树(胡杨树)林带,期间夹杂着一片片芦苇林。他还这样写道,罗泽伯克是这片正欣欣向荣的移民区的创建人。瓦石峡已从1906年时的约15人发展到今天的200多户人家,其增长速度极快。

       有关瓦石峡的口授信息与文史资料结合分析,现瓦石峡约在1860年左右起就有人开始安居,其几十年前从于田来的猎手们被发现的瓦石峡古城由其中一人诨名(瓦什瓦什)来称呼。猎手们返回老家给乡亲传述所见所闻后,就有一批人迁入到此地,并在称呼为“卡尔克力克”安居。与文史资料合并分析看,于田的克帕克巴依带领三个儿子于1871年迁入到现瓦石峡开荒造田,但户数未有增加。瓦石峡的复兴初期最早迁入此地定居的瓦什瓦什家族和克帕克巴依家族,但其繁华的速度甚为缓慢。

       三、米兰绿洲

       当今世界名叫“米兰”的地方约有30多座,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也翻成“米兰”。鉴于此,有些人从米兰古城发现的有翼天使画的希腊风格的影响,就立即想起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但在我国以“米兰”为名的不只是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喀拉米兰河(且末)、米兰河、米兰绿洲、米兰村(在鄯善县)、阔克米兰河(且末),还有奥图默兰(在青海)、在东北有木林江(其实是米兰的另译名)等。那么米兰名称来历如何?我们分析其名的来源,美国还是澳洲?不,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名从主人”。因此我们就其名称来说,首先要从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的语言中去寻找。

       现位于36团团部住址的米兰镇及其周围,米兰名称就像上述的回鹘语词汇而来的名称,现在还存于哈密土语、回鹘(裕固)和撒拉语中,一般语音为米兰、莫连、默兰。斯坦因在1906年的书本中记述其词语在《乌古斯书》等古代维吾尔语书籍中以河为意采用。喀拉库顺罗布人受和田话的影响,使米兰也叫为米延。由于喀拉库顺湖水的减少,于19世纪末河岸的部分罗布人迁移到米兰绿洲安居以农、牧为生。按照斯坦因陈述,阿布旦村被荒废残破以前,罗布人贾罕萨伊河(米兰河上游)从事务农,但未放弃渔业。据1928年9月5日至13日在米兰地区进行考察的贝格曼记载,当时在米兰共有30户罗布人,他们在近期迁入此地定居,他们原来是阿布旦村居民,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被迫迁移的,昆其康伯克的儿子托乎提是此地罗布人的阿訇。迎接斯坦因的(昆其康伯克的儿子、向导)托乎提阿洪带着许多瓜、葡萄、杏干等食物迎接(贝格曼记载那些食物够我们一月食用),据此可见当时的居民生活条件较为富裕。当时米兰至若羌是两天路程,米兰至阿布旦一天路程,米兰被罗布人称呼为Mirantarim(那时由于使安德尔河也叫安德尔塔里木,所以据可拟定当代人们把塔里木名称以“河”或“支流”为意采用)。到了1914年努尔穆罕穆德任新罗布人的伯克。据于1941年若羌县税务局长报告,当时在米兰有38户、380以上人口,耕地面积为2283亩。1944年国民党当局按保甲制度,把米兰设定为保。1950年在米兰设立属若羌县人民政府管辖的米兰乡。1958年10月米兰乡改设为跃进公社。1959年9月2日在此地成立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厅管辖的米兰生产建设兵团,公社移交团场管辖。1965年6月1日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米兰农场,是年从其他团场搬迁士兵把人口增加至4889人。1966年11月归属于农垦厅的该农场428人连2000头(只)牲蓄合并与农二师农场。1969年9月改名为36团,米兰辖的维吾尔族(喀拉库顺罗布人)组成连队从事农业生产,如今其搬迁至新村,村民改名为“民族新村”。

       四、关于英苏

       关于英苏名称来源及归属问题,老教育家乌拉英赛都拉称“英苏在古代时期叫喀拉库尔,老英苏人就这样陈述。流入喀拉库尔的塔里木河水突然间断流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增流,使已干涸的土地再现生机。据此情况在民间传开新来水的消息后,当时因无水被迫迁移他乡的喀拉库尔人陆续返回自己的故乡,从此这片土地就称呼为英苏”。据历史事件陈述家麦麦提吾斯曼的陈述,现已被弃的英苏即老英苏以西3公里处还有一座老村庄(算现英苏,可以说是共有三个英苏)也叫老英苏。很早以前就这老英苏来的水突然断流,过一段时间重新来水,因此这座村庄称呼以新来的水为意的“英吉苏”。解放初期的若羌县县长、英苏人、已故的知识分子、翻译家依明哈孜对其名称的解释较为特异,并且属于哲学观念范围简名复解,超出民众理念,为此未详述。

       罗布人将英苏发音为英吉苏,所以研究维吾尔语专家马洛夫也在1914年8月写到。作为罗布人著名伯克的斯拉木伯克和艾买提伯克坟墓都在老英苏。以英苏为名的有三个村庄,其一是现称呼为老英苏的(此地有南部的托格拉克村、北部的斯拉木佰克村即伯克村组成),其以西三公里处比其年代还久远的更老村叫老英苏(巴西买勒),安置在现218国道两旁英苏是属第三个英苏。管制英苏及其周边个村落的伯克们有江库里伯克(贾罕库里伯克)、其长子库尔班苏皮伯克、库尔班苏皮伯克的儿子艾买提伯克、斯拉木伯克(与若羌的库尔班伯克同时代人物),其后还处世乌拉英乡约和艾买提乡约等人物。英苏居民采取的是以农为主、以牧、鱼、猎为辅的生活方式,于1908年固定耕地面积为1931亩,位在河流两岸,其余是通过郡长分配种植的,利用洪水、河水灌溉之地。英苏村周围的部分居住点和居住废墟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中心人员于2003年被发现。

       像上述那样,在当今时代已变为荒漠的地段里发现一些足迹。这些是考古队员对小河古墓考察当中被发现的废墟,其实是在考察中地面而且偶然发现的,不是以发现古物走迹为目的进行的针对性考察。实际上解放前罗布人沿着河岸生存即在河泊岸边建立草棚以鱼牧为生。因短缺有关当时的文史记载,再则当今时代对其未进行专题考察研究,加之部分村落和居住点被风沙吞埋,让我们失去宝贵信息,所以有关罗布人的人口、安置点除相对陈述绝无它据可言,英苏及其周围也不例外。

       如上可明确,若羌县的主要绿洲—县城(含吾塔木乡及铁干里克乡)是在1820~1840年间重建的,当时发现县城古迹名称,按照城墙内瞩目的纺线车为标志命名为卡克里克。若羌县西的瓦石峡乡也是在1860年左右开始有人居住,但是人口极少,20世纪初热扎克带领下迁移的人口居住后开始繁荣,人口剧增。若羌县城以东米兰绿洲是19世纪末喀拉库顺人的牧场,又是农耕区(但是在贾罕萨伊河沿种植面值不大)。20世纪初因喀拉库顺等水利生态有了巨大变化而人口迁移,部分人口居住现米兰镇逐步形成规模。我们记住若羌县今现代的发展同时要记住若羌县境内的楼兰、伊循、罗卜、怯台、麦德克等城镇兴衰。中世纪的故城罗卜、怯台、麦德克等完全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废弃、人口迁移,所以要吸取教训爱护自然,避免若羌成为第二个楼兰。

       作者:阿力甫·巴拉提·爱尔克(著) 麦麦提·热杰普(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