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一直关注民族地区的地名汉化问题,其实,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雅化问题。比如,昨天这一则粤川对口扶贫的新闻,提到的地名就很让人无语: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张守帅)6月2日至3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来川调研,……深入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和三岔河乡三河村,实地考察村民生产生活和援建安置点建设情况,并入户看望慰问贫困户。……
这个地名可能是完全忠实于当地彝语发音的。但直译成汉语而且用词不加选择,就显得相当不妥。“姐把哪打村”、“洒拉地坡乡”,不仅读来绕口,而且从字面上看就是穷山恶水,体现不出新农村风貌。我认为,结合撤乡并村、新村建设和搬迁扶贫,应该对彝区地名(特别是乡镇、村社等小地名)进行一些系统疏理,总的来讲,汉化和雅化是大方向。
(1)已经汉化的地区,当地群众已经长期使用汉语,完全没有必要再以民族语言命名地名,比如羌、白、土家、回等聚居区,自古以来地名就是汉化的,符合当地群众语言习惯,有利于地区交流。
(2)一些日常生活仍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地区,尤其是大凉山地区,有的村九成群众不会汉语,则可以采用汉字彝音结合的方式,对地名进行雅化和简化。比如,“姐把哪打村”,可以雅化为“杰巴那达村”,并可以再进一步简化称“杰村”。如果当地群众支持,也可以在搬迁扶贫的基础上,另行确定有意义的汉语地名,比如广东援建的,可以叫“粤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