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75阅读
  • 8回复

[唐]晚唐浙西浙东各州军阀势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7-20
晚唐那三十年,不应该称区划沿革,只能称作军阀势力。
浙西诸州

润州
乾符六年(879年),以周宝代高骈,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
光启三年(887年),镇海军兵变,节度使周宝奔常州。镇海军度支催勤使薛朗自称“留后,知府事”。是年,杭州刺史钱镠遣师讨润州薛朗,成及与薛朗将李君旺遇,大破之。十二月,阮结等克润州。
光启四年(888年),正月,镠以阮结为润州制置使。
龙纪元年(889年),孙儒部将刘建峰取润州,成及奔杭州。
大顺元年(890年),二月,杨行密部遣将马敬言取润州。闰九月,刘建峰再取润州。
景福元年(892年),六月,杨行密、安仁义、田𫖳部大败孙儒军并生擒孙儒,安仁义破其五十余寨,以功于七月为润州刺史。
乾宁五年(898年),从钱镠请,敕移镇海军治所于杭州。
天祐二年(905年),正月,杨行密拔润州,杀安仁义。

常州
光启二年(886年),镇海军将张郁陷常州。五月,镇海军节度使遣武宁军将丁从实陷常州,驱逐刺史张郁。
光启三年(887年),润州兵变,节度使周宝奔常州。九月,杭州刺史钱镠遣成及进围常州,十月克常州;成及以功授常州刺史。十二月,钱镠以杜棱为常州制置使,旋为刺史。
龙纪元年(889年),杨行密遣将田頵、安仁义、李宥等攻常州,执杜棱。十二月,孙儒部刘建锋取常州,田頵败逃。
大顺元年(890年),二月,杨行密将安仁义、刘威、田𫖳等败刘建锋于武进,取常州。闰九月,刘建锋再攻常州,杀制置使张行周。
大顺二年(891年),正月,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
景福元年(892年),三月,杨行密陷常州,刺史陈可言被杀。
景福二年(893年),二月,杨行密陷常州。

苏州
初,镇海军节度使周宝以婿杨茂实为苏州刺史。
中和四年(884年),宦官田令孜以赵载代杨茂实为苏州刺史。
光启元年(885年),节度使周宝杀苏州刺史赵载。
光启二年(886年),感化军将张雄、冯弘铎受节度使时溥疑,渡江,攻镇海军苏州,据之,张雄自称刺史。
光启三年(887年),节度使周宝邀淮南淮南六合镇遏使徐约,诱其攻苏州张雄。徐约据苏州。是年,钱镠遣将取苏州。钱镠以沈粲代刺史。旋,唐廷以给事中杜儒休为苏州刺史,以沈粲为苏州制置使。后,制置使沈粲杀刺史杜儒休,自为苏州刺史。
龙纪元年(889年),钱镠遣其弟钱𨱇讨徐约。徐约败走。
大顺元年(890年),七月,杨行密将李友陷苏州。九月,孙儒部刘建峰围苏州。十一月,陷之杀李友。
大顺二年(891年),钱镠复平苏州。
乾宁三年(895年),杨行密将台濛陷苏州。
乾宁五年(897年),钱镠讨平之。


昇州
光启三年(887年),四月,徐约攻苏州张雄,雄奔海上。遣别将赵晖沿江西进,据上元。以上元为西州,即昇州(异载为大顺元年)。
景福二年(893年),八月,张雄卒,冯弘铎自称代刺史。
天复二年(902年),以冯弘铎遥领武宁军节度使。寻冯弘铎以昇州附淮南杨行密。

杭州
乾符二年(875年),镇海军节度使赵隐所领狼山镇遏使王郢兵变。临安人董昌募土团乡兵讨王郢,表钱镠为偏将,击破王郢。董昌因功补石镜镇将。
中和三年(883年),以董昌为杭州刺史。
光启二年(886年),董昌、钱镠破越州。以钱镠为杭州刺史。
龙纪元年(889年),杭州置杭州防御使。以钱镠为杭州防御使。
景福元年(892年),杭州防御使赐号武胜。
景福二年(893年),诏以武胜防御使钱镠为苏杭等州都团练观察使。

湖州
光启元年(885年),八月,李师悦以检校工部尚书拜湖州刺史。
龙纪元年(889年),杨行密表迁池州刺史韩守威于湖州,未之任。湖州仍为李师悦所据。
景福二年(893年),湖州加防御使。
乾宁二年(895年),威胜军节度使董昌叛。湖州刺史李师悦与之联合。
乾宁三年(896年),以湖州建忠国军节度使。寻李师悦卒,部将杀其子,降附钱镠。罢忠国军。

睦州
中和元年(881年),二月,余杭镇使陈晟取睦州。
光化三年(900年),陈晟卒,子陈绍权嗣位。寻,弟陈询罢黜陈绍权自称刺史。
天祐元年(904年),睦州刺史陈询叛附于杨行密。
天祐二年(905年),睦州属歙婺衢睦都团练观察使,治歙州。
天祐三年(906年),钱镠克婺、衢、睦三州,睦州还属镇海军。
浙东诸州

越州
中和元年(881年),正月,以宿州刺史刘汉宏为越州刺史、镇东军节度、浙江东道观察处置等使。
中和二年(882年)至光启二年(886年),杭州董昌、钱镠与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反复争战,又称第一次“杭越之战”。
中和三年(883年),升浙东为义胜军,以刘汉宏为节度使。
光启二年(886年),钱镠再攻越州,刘汉宏败走台州。十二月,台州刺史杜雄执刘汉宏降。
光启三年(887年),以杭州刺史董昌为浙东观察使、越州刺史。改义胜军节度使为威胜军节度使,董昌为威胜军节度使。以钱镠为杭州刺史。
乾宁二年(895年),二月,董昌称帝,国号“大越罗平国”,年号顺天。钱镠请以本道兵讨之。六月,以钱镠为浙东招讨使;镠复发兵击董昌。
乾宁三年(896年),五月,董昌败亡。十月,改威胜军节度使为镇东军节度使,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兼领镇东军节度使。


明州
中和元年(881年),鄮县将钟季文据明州,为明州刺史。
景福元年(892年),钟季文卒,浙东道东面副指挥使黄晟因功迁明州刺史。
乾宁二年(895年),董昌称帝,黄晟劝阻不成。遂响应钱镠攻越州。

台州
中和三年(883年),杜雄因乱据台州,寻为刺史。
光启二年(886年),刘汉宏败走台州。十二月,台州刺史杜雄执刘汉宏降。
乾宁四年(897年),钱镠陷台州。

衢州
中和初,元泰为衢州刺史。
光启三年(887年),饶州刺史陈儒弃饶攻衢,杀知州元泰,自任刺史。
景福二年(893年),陈儒卒,弟陈岌任衢州刺史。
光化元年(898年),十一月,衢州刺史陈岌叛附淮南杨行密。
光化二年(899年),正月,钱镠遣顾全武大败陈岌军。陈岌降,以顾全武为衢州刺史。又以陈璋为衢州制置使。
天复二年(902年),衢州制置使陈璋因功升衢州刺史。
天祐元年(904年),钱镠遣衢州罗城使叶让密杀衢州刺史陈璋,事泄败露,陈璋斩叶让,叛附杨行密。是年,衢州、睦州克婺州。
天祐二年(905年),陈璋自称衢、婺二州刺史。是年,衢州改隶歙婺衢睦都团练观察使。
天祐三年(906年),钱镠克婺、衢、睦三州,衢州还属镇东军。

婺州
中和二年(882年),浦阳镇将蒋瑰陷婺州,寻为婺州刺史。
景福元年(892年),孙儒将王坛陷婺州,刺史奔于越州。王坛自领婺州刺史。
光化元年(898年),婺州刺史王坛叛附于淮南杨行密。
光化三年(900年),钱镠陷婺州,刺史王坛奔于宣州。以沈夏为刺史。
天祐元年(904年),歙州陶雅、衢州陈璋、睦州陈询,围婺州,旋克,执刺史沈夏。
天祐二年(905年),衢州刺史陈璋兼领婺州刺史。是年,婺州属歙婺衢睦都团练观察使。
天祐三年(906年),钱镠克婺、衢、睦三州,婺州还属镇东军。

温州
中和三年(883年),朱褒值乱据温州,旋为刺史。
天复二年(902年),五月,朱褒卒,兄朱敖为温州刺史。十二月,温州裨将丁章逐刺史朱敖,据温州。
天复三年(903年),四月,丁章为木工李彦所杀。裨将张惠据温州,称知州事。
天祐二年(905年),八月,处州刺史卢约遣弟卢佶陷温州,张惠奔福州。
天祐四年(907年),钱镠陷温州,斩卢佶。

处州
中和元年(881年),十一月,卢约率部攻克处州城,自领刺史。
天祐四年(907年),处州刺史卢约以州降钱镠。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9-07-21 14:44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7-20
感谢分享。
人,愿你永为福种。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7-20
晚唐也是乱史。只是五代比三国、十六国的影响力小。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07-21
补充苏州资料。

增加浙东资料。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07-22
严格的说,这不叫晚唐,叫残唐。
李渊开国到先天政变叫初唐
先天政变到安史之乱结束叫盛唐
安史之乱结束到甘露之变叫中唐
甘露之变到黄巢之乱结束前叫晚唐
黄巢之乱结束后叫残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07-22
两浙由两家改为一家后,随时防备吴/唐的攻击,反而南方的闽倒是很弱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7-22
镇海军的有关问题:
       光启三年,……,冬十月,……,钱镠奉周宝归杭州,属櫜鞬,具部将礼,郊迎之。……十二月,周宝卒于杭州。
       龙纪元年,……,秋七月,敕授王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本州防御使
       文德元年,蔡州平,朝廷议勋,以(赵)犨检校司徒,充泰宁军节度使,又改授浙西节度使
       大顺二年,……,时(李)顺节遥领镇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福元年,……,夏四月初,升杭州为武胜军,授王本军防御使
     (景福)二年,……,三月,耀德都头李鋋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并加特进、同平章事。各令赴镇,并落军权。(注:未之任)……夏闰五月,诏授王本军团练使、苏杭等州观察处置使,进封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七百户。……九月,制授王镇海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润州刺史
       乾宁三年,……,冬十月,敕改越州威胜军为镇东军,授王领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
       乾宁四年,……,八月,既而敕王起复,加食邑一千户,又遣中使焦楚锽赍铁券至。券文曰:“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持节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实封一百户钱某:……
       乾宁五年,……,二月,敕移镇海军于杭州为理所,从王请也。

       前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周宝,卒于光启三年十二月。在此之前(光启三年十月),钱镠作为属州刺史以部将礼仪将周宝迎于杭州。周宝死因或多有疑问,暂且不表。周宝去世后,钱镠并未立即得到朝廷册封镇海军节度使的封号。朝廷或为安抚,于次年升杭州团练使为防御使,并于景福元年赐为武胜军,但仍为防御使。
       周宝之后、钱镠之前史载的镇海军节度使或浙西节度使有赵犨、李顺节、李鋋。赵犨据陈州,附朱全忠;李顺节,即杨守立,系神策军将领,居于京中,二者皆为遥领。
       景福二年镇海军的三处记载显示朝廷在浙西问题上得摇摆不定。先是三月命耀德都头李鋋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并且督促“各令赴镇,并落军权”,但李鋋终未到任。闰五月,又以钱镠为苏杭等州观察处置使,或简作苏杭观察使,而军职仅为团练使。辖境,《通史》引《方镇研究》认为苏杭等州观察处置使领除润州之外的苏州、杭州、湖州、常州、昇州、睦州等六州。而镇海军节度使仅领润州一州。其说甚谬:景福二年,常州陷于杨行密,昇州由冯弘铎自据,湖州由李师悦自据,睦州由陈晟自据,钱氏在此年恰据二州,杭州为本州,苏州得于大顺二年。本人认为闰五月所分苏杭观察使,仅辖苏州、杭州二州。其他各州应是由李鋋担任的镇海军节度使所领。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同年十月,钱镠即被封为镇海军节度、润州刺史。当在名义上领镇海各州。
       但从景福二年到乾宁五年,钱镠是以润州刺史的身份兼镇海军节度使,并且流亡在杭州的。直至乾宁五年,朝廷才正式将镇海军移至杭州。

历史上记载的唐末还有一位镇海军节度使,杨行密的部将李承嗣,乾宁四年始遥领。此处意义不大。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9-07-22 22:10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ein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9-07-22
请问一个基本的问题……


节度使的正式称号,为什么有的以军号,有的以州名(像幽州、魏博、恒冀)?


苏杭观察使的正式称号 就是“苏杭等州观察处置使”吗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7-23
一、钱镠的官职

乾宁四年(897年):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持节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实封一百户。

天祐三年(906年):定乱安国功臣、镇海镇东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侍中、兼中书令、杭越两州刺史、上柱国、吴王、、食邑九千户、实封五百户。

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进封为吴越王,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仍赐号启圣匡运同德功臣。八月,兼淮南节度、扬州大都督、淮南四面招讨制置使。

开平二年(908年):制授王检校太师、守中书令,增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

开平三年(909年):启圣匡运同德功臣、淮南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淮南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充淮南四面都统营田安抚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越等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吴越王、食邑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户。

开平五年(911年):制命守尚书令兼淮南宣歙等道四面行营都统,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一百户。敕建生祠于衣锦军。

乾化三年(913年):敕授尚父册礼。夏四月,制增食邑三千户,实封二百户。

贞明二年(916年):敕授为诸道兵马元帅。

贞明三年(917年):敕授天下兵马都元帅。

贞明四年(918年):置元帅府僚等官。

龙德二年(922年):建天下元帅府于兴国门之右。

龙德三年(923年):敕册封王吴越国王,受封册建国之仪,一如典礼。建国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惟不改元,置百官、丞相、客省等使。

同光二年(924年),后唐封: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

同光三年(925年):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吴越国王。

天成四年(929年):以太师致仕。

长兴二年(931年):复: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

长兴三年(932年):薨,天下兵马大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

二、钱元瓘的官职

同光二年(924年):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依前清海军节度使,兼充两浙节度使观察留后。

同光四年(926年):监国。

天成元年(927年):加王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

天成三年(928年):授镇东两军节度使。

天成四年(929年):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杭州越州大都督长史,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二百户。

天成五年(930年):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

长兴四年(933年):三月,授云麾将军、上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七月,敕授中书令,进封为吴王。

应顺元年(934年):册为吴越王。

清泰三年(936年):敕授天下兵马副元帅。

天福二年(937年):封为吴越国王,仍赐天下兵马副元帅金印。建国之仪,一如同光故事。

天福三年(938年):兴邦保运崇德忠道功臣、天下兵马副元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吴越国王、食邑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五百户。

天福四年(939年):敕授天下兵马元帅,增食邑五千户,实封五百户。

天福五年(940年):敕授天下兵马都元帅。

天福六年(941年):敕授守尚书令。是年八月,薨。

三、钱弘佐的官职

天福六年(941年):八月,以遗命承制授两军节度使。十一月,敕授镇国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领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吴越国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仍赐保邦宣化忠正功臣。

天福七年(942年):制加王食邑七千户,仍改赐保邦宣化忠正翊戴功臣。

天福八年(943年):保邦宣化忠正翊戴功臣、起复镇国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营田等使、上柱国、吴越国王、食邑一万七千户、实封四千户。

开运元年(944年):敕授落起复,增食邑三千户。

开运三年(946年):敕授东南面兵马都元帅,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仍改赐推诚匡运忠亮威德功臣。

开运四年(947年):敕授诸道兵马都元帅,增食邑五千户,实封五百户,仍改赐资忠纬武恭懿翊戴功臣。是年六月,薨。

四、钱弘倧

开运四年(947年):六月,即位。十二月,政变被迫逊位。

五、钱弘俶的官职

开运四年(947年):十二月,政变被拥为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

乾祐元年(948年),即位。

乾祐二年(949年),敕授东南面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营田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上柱国、吴越国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仍赐匡圣广运同德保定功臣。

乾祐三年(950年),敕授守尚书令,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

广顺元年(951年),敕授诸道兵马都元帅,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三百户,仍降尚书令册礼。

广顺二年(952年),敕授镇东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制授王天下兵马元帅,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改赐推诚保德安邦致理忠正功臣。

显德二年(955年),制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显德六年(959年),敕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仍改赐崇仁昭德宣忠保庆扶天诩亮功臣。

建隆元年(960年),敕授兵马大元帅,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五百户。

乾德元年(963年),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改赐承家保国宣德守道忠贞恭顺功臣。

乾德二年(964年),制天下兵马都元帅,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开宝二年(969年),加食邑三千户、实封六百户。

开宝四年(971年),制加王食邑二千户,实封六百户,仍改赐开吴镇海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

开宝七年(974年),敕授王东南面招讨制置使。

开宝八年(975年),授王守太师,加食邑六千户,实封九百户。

开宝九年-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制加食邑三千户,实封一千户。是年,敕制加食邑五千户,实封一千户,仍赐龟鱼宝带袭衣等。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敕升扬州为淮海国,制依前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改封为淮海国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仍充天下兵马大元帅,仍改赐宁淮镇海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

五、
元帅府职官
元帅府判官
元帅府典谒
元帅府掌书记
元帅府衙内都指挥使

吴越国职官
丞相
同参相府事
权知政事、摄政事

知机务

尚书
侍郎
郎中

秘书监

给事中
散骑常侍
谏议大夫
右补阙

著作佐郎

通儒院学士

国子祭酒
客省使
内供奉
咨议参军

镇海镇东军
节度副使
行军司马
节度判官
节度掌书记
节度推官
节度巡官
都虞侯
都押衙、右押衙
观察副使
观察支使
观察判官
观察推官
观察押衙
营田副使
盐铁发运副使
盐铁发运巡官
安抚使
安抚副使


内衙都指挥使
土客诸军都指挥使
镇海军
北面水陆都指挥使
上右厅都指挥使
衣锦军防遏都指挥使
镇东军
亲从都指挥使
东面水陆安抚都指挥使
西面安抚都指挥使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9-07-26 13:53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