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县县名的来历
监利县是一个具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县,早在三国赤壁之战后,东吴孙权采用谋臣建议,于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在华容县东部滨江(长江)沿湖(洞庭湖)水泽交通之地,设置官卡“监收盐鱼之利”以充实国家财政税收。至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武帝司马炎始将“监利”官卡改置为监利县。
由于时间的推移,监利县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昔日的沼泽湖汊捕鱼之地,今天已经变成了稻香四溢的沃土良田。曾经盐商云集,盐船塞埠的分盐口和盐船套,如今也只是名存实亡的古老乡村集镇。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从“盐鱼之利”到鱼稻之乡。一千七百多年后的监利,早已是鱼虾遍地,稻淑满眼的现代农业大县。随着监利县古老商业形式的逐渐改变,新的农业环境滋生演变,1993年新编《监利县志》时,将监利县历史根源由“监收盐鱼之利”,改写成“监收鱼稻之利”,从而引起了本县学者们对监利县名来历的混争。
部分学者认为,监利自古为水乡泽国,产鱼而不产盐,鱼利可以不言而喻,其盐利之说实属无稽之谈。为此,笔者查阅了清代康熙、同治.及解放后1958年编纂的《监利县志》,其建置来历均说是以“监收盐鱼之利”而得名。为了考证监利古代盐利来源,本人遂反复参考清代康熙版和同治版《监利县志》,始知在秦汉时期的南郡与州陵郡之间(今监利县境内),分布有两个大盐市(盐运中转港口)。一个为分盐口(现为监利县分盐镇)、一个为盐船套(现为监利县三州镇政府所在地)。当时沿长江水道,淮盐(海盐)逆长江而上经青龙口至分盐口再不西上,川盐(井盐)顺长江而下至盐船套再不东运。因此这两大盐市是当时中南内陆水上交通线上的盐业集散中心。由于古代陆路运输很不方便,分盐口的盐经汉水支流向北运往天(门)、沔(阳)、荆(门)、襄(樊 ) ,盐船套的盐经东洞庭湖向南运往衡、岳、潇、湘。
古代地方行政区的命名,一般都是以山、水、特产和方位命名,而监利县则以利命名。其 “盐鱼之利”与 ”鱼稻之利“ 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历史本源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古时候,监利县大部分地方属云梦泽沼泽地带,鱼业自然较为发达,其鱼利之说无可非议,然而农业发展则相对较晚 。据史料记载,古云梦泽的农业开垦,最早始于南宋末年,因北方战乱,大批难民南逃到云梦泽四周的高地开始围垸垦荒。三国两晋时期,官府要在这水泊之地“监收鱼稻之利”,恐怕是很不妥当。因为当时监利县分盐口和盐船套东南部还是一片广阔的水域(相当于监利县现在百分之六十的面积)。至于稻谷在当时环境下是否能自足自给都是一个问号,更何况古代官府征粮都要入库屯积,以备争伐之用,且根本不能作为商品交易而产生丰厚利润。所以说现在有些人认为,监利县是因“监收鱼稻之利”而得名的,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因此笔者认为,历史定论是曾经已经发生的事实,决不能因为后来环境改变而将其篡改。
监利县自古以来都不产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县名来历争论的焦点是:不产盐的地方哪来的盐利?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盐自古至今都是国家重要的财政税收来源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相齐时就对桓公说:“鱼盐为富国之大本,取东海之鱼盐之利而国以富,鱼盐之利大矣哉”。西汉昭帝时期,御史大夫桑弘羊力排众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财税收入,巩固了中央集权。此后的三国东吴孙权政府,正是借助了前人“盐鱼之利”以培国本的实践经验,遂在当时长江中游的水上交通咽喉部位,设立官卡“监收盐鱼之利”,以补充国家连年征伐之后的财政空虚。
两千多年来,盐一直是历朝历代官方垄断经营的重要商品,由于其利润丰厚,官方绝对不允许民间私营私贩。为此,各朝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盐运使衙门,以防止盐利流失。监利县分盐口和盐船套,作为古代长江、汉水及洞庭湖水域盐运的集散中心及国家重要的财政税收来源地,其盐运中转作用,从上古时代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特别是三国东吴设置官卡“监收盐鱼之利”以后,监利之名始成雏形,随后西晋武帝司马炎将两处官卡合并改置为监利县,他所看重的也正是分盐口和盐船套这两个重要的盐运港口,还继续能为他的统治集团发挥“监收盐鱼之利”的 重要作用。此后,监利县县名虽经战乱几经更变,但其历史成因,还是皆因“监收盐鱼之利”而万变不离其宗,一直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