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元年(784年),分河中同晋绛慈隰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所领晋州、慈州、隰州建
晋慈隰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领晋州、慈州、隰州三州,治晋州。
《旧书》(马燧传):兴元元年七月,加燧奉诚军及晋绛慈隰节度并管内诸军行营副元帅。《马燧浑瑊副元帅同讨河中制》:燧可兼充奉诚军及晋绛隰慈等州节度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谕晋隰慈州檄》:兴元元年八月某日,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北平郡王燧檄告……晋州要君廷珍,隰州毛君朝扬,慈州郑君杭及将士吏等盖闻……《通鉴》(兴元元年):八月,马燧奏请改日知为晋慈隰节度使,上从之。《新表》:兴元元年,置晋慈隰节度使。《新书》(马燧传):兴元元年,帝还京,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时贼党要廷珍守晋、毛朝易攵守隰、郑抗守慈,燧移檄镌谕,皆以州降,因拜燧晋绛慈隰节度使。武俊之围赵也,康日知不支,将弃赵,燧请诏武俊击硃滔,授以深、赵,以日知为晋慈隰节度使。及三州降,燧固让日知,且言因降受节,恐后有功者踵以为利,帝嘉许。籍府库兵仗以授日知,日知大喜过望。《新书》(康日知传):兴元元年,以深赵益成德,徙日知奉诚军节度使,又徙晋绛,加累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贞元初卒,赠太子太师。 贞元初-贞元元年(785年),降晋慈隰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为晋慈隰等州都防御、观察处置等使,仍领晋州、慈州、隰州三州,治晋州。
《新书》(康日知传):贞元初卒。《旧书》(德宗纪):贞元四年七月丁丑,以兵部尚书崔汉衡为晋州刺史、晋慈隰观察使。十一年六月,甲辰,晋慈隰观察使崔汉衡卒;癸丑,以绛州刺史姚齐梧为晋慈隰都防御观察使。《旧书》(德宗纪):贞元十二年十月甲戌,以少府监崔穆为晋州刺史、晋慈隰观察使。
元和二年(807年),罢晋慈隰等州都防御观察使,所领晋慈隰三州改隶河中。
《授杜黄裳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制》:……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宏文馆大学士充太微宫使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杜黄裳,……可检校司空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河中尹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散官勋封如故。《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诏拜晋慈隰三州观察使,不半岁,元和二年二月拜洪州观察使。《旧书》(宪宗纪上):元和元年四月己亥,以前剑南东川节度使韦丹为晋绛观察使。注:误。《旧书》(宪宗纪上):元和二年正月,乙巳,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阳郡开国公杜黄裳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河中尹河中晋绛等州节度使。是年,新表系于元和三年误。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宰相出镇河中,故罢晋慈镇,将其三州划归河中,晋慈都防御观察使韦丹亦迁江西观察使。
长庆二年(822年),析晋慈二州置晋慈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领晋州、慈州,治晋州。
《旧书》(穆宗纪):九月癸卯,加晋州刺史李寰为晋慈等州都团练观察使。此次分晋慈系因李寰,待大和元年,李寰迁横海军节度使,晋慈复属河中。
长庆三年(823年),升晋慈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为保义军节度、晋慈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仍领晋州、慈州,治晋州。《通鉴》(长庆三年):五月丙子,以晋慈二州为保义军,以观察使李寰为节度使。
大和元年(827年),罢保义军节度、晋慈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所领晋州、慈州还隶河中。《旧书》(文宗纪):大和元年十一月,庚辰,以保义军节度、晋慈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李寰为横海军节度使。癸巳,以晋州、慈州隶河中。
唐·晋慈镇方镇表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0-08-26 16:0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