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12阅读
  • 2回复

[地名探讨]中国社会科学报:地名规范化的“理”与“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0-12-18
      自2019年6月起,我国众多城市开展了一项社会反响非常强烈的地名整治行动,政府部门针对楼盘、小区、企业等名称中的“不规范现象”进行强力干预,限期整改。其中海南省民政厅率先发布《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对住宅区和酒店等建筑名称中出现的“大洋怪重”等现象进行大力整顿。随后,广东、陕西、江苏等多个省市也纷纷发布文件。
  洋地名整治作为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事件,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规划公共语言产品的一个典型案例。以此次事件为例,我们可以探究一下语言现象、语言政策和民众态度的互动关系,进而理解语言的规约性和符号性。
  “大洋怪重”折射社会心态
  洋地名在国内许多城市都很常见,尤其是商业楼盘和住宅小区,使用外国地名或地标符号的命名方式蔚然成风,各种洋地名早已司空见惯。命名中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现象是消费社会中符号经济的一种体现。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楼盘的命名与商品特征息息相关。
  张莉萍等指出,命名义不同于一般语言符号的意义,命名义是通过多种联想和概念整合后而产生。命名者(开发商)意在通过洋味十足的楼盘名称,诱发潜在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从楼盘命名的变化可以看出,命名者受经济利益驱动,迎合消费者较普遍存在的崇洋心态,用洋味十足的楼盘名增加房产的附加值。然而,舍弃本民族在地名命名上的文化和传统,一味地消费洋名的符号价值,势必走上浮夸、庸俗、虚张声势的道路,导致现在诸多楼盘名称“大洋怪重”以及“名不符其实”的现象。总之,在消费社会日益成型的今天,“洋名”常常同身份、地位、财富等象征意义联系在一起,命名者正是迎合大众的这一文化价值取向,造成洋地名遍布城市空间的局面。
  语言自信与文化自信息息相关
  “整治洋地名”与建立文化自信息息相关。黄晓波指出,从民族文化的价值角度来看待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表达的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积极态度、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愿景的美好信念,承载着本民族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追求,凝聚着人民历史与现实的认知与感受,体现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行为准则与行为规范之中。
  当今世界的交流需要文化,使用任何语言都植根于“你是谁”,说话人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话语及其意义背后的文化。根据R. C. Salomon的观点,在一个社区中拥有身份意味着在一个更大的文化中属于一个群体,被共同的习俗团结在一起。因此,语言可以作为不同文化内部和跨文化的身份标识。一方面,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因此一个社区的成员可以分享相似的价值观、态度和偏见,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该社区的文化。此外,共同的语言往往成为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创造一个同样价值观的言语社区,其特有的文化以其语言为特点。语言还铭记着社区和民族国家具有的独特文化和民族特征,成为建立和维持民族特征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语言既是发展国家特性的象征,又是国家建设的工具。
  改名不能忽视客观规律
  不论洋地名在城市语言生活中的角色是褒是贬,它都是一种现实存在。这种语言产品实实在在出现在城市大众的生活之中,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频繁出现,说明这一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的群体基础。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党和政府对“文化自信”的倡导,“洋地名”现象逐步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反思。楼盘的命名是开发商刻意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行为,本质上是大众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折射出社会发展程度。“洋地名”反映的社会价值又在另一个侧面展示语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镜像,因此政府部门制定语言政策要综合考量。
  平衡集体规约和个体意向
  语言的意向性体现了个体的心理状态和主观经验。集体规约和个人意向相互作用,使人类在交际中以某种规约的方式自由地建构意义成为可能。“整治洋地名”目的是让地名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众的文化自信。而规约性在制约个人意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更名的同时不可随意。
  “整治洋地名”是国家提出的一项语言规划举措,是相关职能部门推行国家政策的实践。
  那么,“地名”如何算“名正言顺”且“名副其实”呢?地名学、语言学、经济学、广告学等相关学科应当一同关注城市命名的健康发展,为城市化建设提出更多的参考性意见。楼盘作为一种地名,命名需要突出实用性,需要考虑其是否有利于人们的来往和交流,是否有利于行政管理工作。而由于名称的集体规约性,地名的命名和更名也必须考虑和反映民众的意愿。同时,名称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考虑,地名命名需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真正做到传承历史、文化自信、照顾习惯、体现文明,成为好找好记的雅化地名。拿楼盘命名来说,为了满足偏颇的消费心理、浮夸宣传和商业炒作而包装出来的消极的地名,最终会由于个人意向与集体规约的不符而遭受质疑。因此,定名和改名工作更要兼顾个体意向和集体规约,按经济和文化规律行事。
  总之,地名规范化需要有理有节。归根到底,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当代人们的精神伦理和民族归属感问题。只有真正地从道德伦理层面树立起文化自信,大众审美水平得到提高时,人们才会以传统文化为美,积极主动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这时,洋地名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市场和价值。由此可看出,树立文化自信和加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任务,需要找准问题根源,再从多层面多角度统筹发力。
                                                2020年11月17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黎黎 尚国文
纵横九州山河广,区划为治国安邦。世界总在变化中,区划调整不可挡。抛砖引玉一家言,集思广益献良方。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12-19
说的很对,但还不够,还得加强对外国地名人名的汉化,进一步对洋名去神秘化,对能意译的不音译,让这些人想用洋名也用不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11-23
主要是不能一刀切,你要啥都不准洋化,那给马克思主义改叫战神主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