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道方鎮第五——涇原鎮大曆三年(768年),罷邠寧鎮,所領邠州、寧州、慶州改隸朔方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涇州、原州置鎮,兼領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涇州復置保定縣。於靈台之百里城置行原州,以(涇州)靈台、良原縣戶合置。
大曆五年(770年),遙管鄭、潁二州,為四鎮北庭行營節度兼涇原潁鄭等節度觀察使。
註:涇原鎮於大曆三年十二月方下詔建鎮,尋大曆五年遙管鄭潁二州,考慮古時交通之不便,不應視作明顯時序差。《邠志》(《通鑒》引):初,吐蕃既退,諸侯入覲。是時馬鎮西以四鎮兼邠甯,李公軍澤潞以防秋軍周至。丞相元公載使人諷諸將使責己曰: “今四郊多壘,中外未寧,公執國柄有年矣,安危大計,一無所聞,如之何?”載曰: “非所及也。”他日又言,且曰: “得非曠職乎?”載莞然曰: “安危系于大臣,非獨宰臣也。先王作兵,置之四境,所以禦戎狄也。今內地無虞,朔方軍在河中,澤潞軍在周至,遊軍伺寇,不遠京室,王畿之內,豈假是邪! 必令損益,須自此始。故曰非所及也。”郭、李曰: “宰臣但圖之。”載曰: “今若徙四鎮於涇,朔方於邠,澤路於岐,則內地無虞,三邊有備,三賢之意何如?”三公曰:“惟所指揮。”既而相謂曰: “我曹即為所冊,得無行乎?”十二月,詔馬公兼領涇原,尋以鄭潁資之; 李公兼領山南,猶以澤潞資之; 郭公兼領邠寧,亦以河中資之。三將皆如詔。《馬公別傳》:馬公朝于京師,以公掌留事。馬璘懇奏,請以邠、甯、慶三州讓副元帥子儀,令以朔方、河中之軍鎮之,自帥四鎮、北庭之眾,遷赴涇州,將以拓境。代宗壯而許之。十二月二日,朝廷以馬公璘為涇原節度使。《舊書·代宗紀》:十二月己酉,以邠寧節度使馬璘為涇原節度,移鎮涇州,其邠寧割隸朔方軍。邠州將吏以燒馬坊為亂,兵馬使段秀實斬其凶首八人,方定。《大唐故四鎮北庭行營節度兼涇原潁鄭等節度觀察使尚書左僕射扶風郡王贈司徒馬府君(璘)墓誌銘》:暨移鎮涇州,復紹邠政,加拜工部尚書又檢校左僕射知省事,改封扶風郡王。仍以潁鄭二州供其軍實。《舊書》(段秀實傳):既至其理所,人煙敻絕,且無廩食。朝廷憂之,遂詔璘遙管鄭、潁二州,以贍涇原軍,俾秀實為留後,二州甚理。《舊書》(馬璘傳):以犬戎浸驕,歲犯郊境,涇州最鄰戎虜,乃詔璘移鎮涇州,兼權知鳳翔隴右節度副使。複以鄭、滑二州隸之。《舊書》(郭子儀傳):時議以西蕃侵寇,京師不安,馬璘雖在邠州,力不能拒,乃以子儀兼邠甯慶節度,自河中移鎮邠州,徙馬璘為涇原節度使。《通鑒》:元載以吐蕃連歲入寇,馬璘以四鎮兵屯邠寧,力不能拒,……乃與子儀及諸將議,徙璘鎮涇州,而使郭子儀以朔方兵鎮邠州,曰: “若以邊土荒殘軍費不給,則以內地租稅及運金帛以助之。”諸將皆以為然。《冊府元龜·外臣部》:時朝議以馬璘孤軍在邠州,不足捍蔽,遂徙郭子儀軍自河中居邠,仍兼邠甯節度使,令馬璘居涇。《冊府元龜·帝王部》:代宗以犬戎浸驕,歲犯郊境,涇州最邊戎寇,乃詔璘移鎮涇州,為涇原節度使、涇州刺史、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如故,複以鄭、潁二州隸之。《新書》(地理志):涇州……保定,上。本安定,至德元載更名,廣德元年沒吐蕃,大曆三年復置。……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冊府元龜》:舊於百里城距涇、原州南九十裡,分靈台、良原二縣戶合置行原州,百姓少而在內地。…… 大曆八年(773年),“馬璘自涇州襲吐蕃輜重于潘原,敗之”。唐“西境極于潘原”,吐蕃“防戍在摧沙堡”,“原州界其間”。元載請戍原州,未許。後,潘原復陷。
《舊書》(元載傳):節度寄理於涇州。大曆八年,蕃戎入邠寧之後,朝議以為三輔已西,無襟帶之固,而涇州散地,不足為守。載嘗為西州刺史,知河西、隴右之要害,指畫於上前曰:「今國家西境極于潘源,吐蕃防戍在摧沙堡,而原州界其間。原州當西塞之口,接隴山之固,草肥水甘,舊壘存焉。吐蕃比毀其垣墉,棄之不居。其西則監牧故地,皆有長濠巨塹,重複深固。原州雖早霜,黍稷不藝,而有平涼附其東,獨耕一縣,可以足食。請移京西軍戍原州,乘間築之,貯粟一年。戎人夏牧多在青海,羽書覆至,已逾月矣。今運築並作,不二旬可畢。移子儀大軍居涇,以為根本,分兵守石門、木峽、隴山之關。北抵于河,皆連山峻嶺,寇不可越。稍置鳴沙縣、豐安軍為之羽翼,北帶靈武五城為之形勢。然後舉隴右之地以至安西,是謂斷西戎之脛,朝廷可高枕矣。」兼圖其地形以獻。載密使人踰隴山,入原州,量井泉,計徒庸,車乘畚鍤之器皆具。檢校左僕射田神功沮之曰:「夫興師料敵,老將所難。陛下信一書生言,舉國從之,聽誤矣。」上遲疑不決,會載得罪乃止。《讀史方輿紀要》:馬璘自涇州襲吐蕃輜重于潘原,敗之。 大曆十四年(779年),潁州改隸永平軍節度使。
建中二年(781年),鄭州改隸永平軍節度使。
建中四年(783年),唐、吐蕃清水會盟。盟約:今國家所守界:
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又東至成州,……,為蕃界。
《舊書》(吐蕃傳):唐有天下,恢奄禹跡,舟車所至,莫不率俾。以累聖重光,歷年為永,彰王者之丕業,被四海之聲教。與吐蕃贊普,代為婚姻,固結隣好,安危同體,甥舅之國,將二百年。其間或因小忿,棄惠為讎,封疆騷然,靡有寧歲。皇帝踐祚,愍茲黎元,俾釋俘隷,以歸蕃落。蕃國展禮,同茲恊和,行人往復,累布成命。是必詐謀不起,兵車不用矣。彼猶以兩國之要,求之永久,古有結盟,今請用之。國家務息邊人,外其故地,棄利蹈義,堅盟從約。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暨劒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東至成州,抵劒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其兵馬鎮守之處,州縣見有居人,彼此兩邊見屬漢諸蠻,以今所分見住處,依前為定。其黃河以北,從故新泉軍,直北至大磧,直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為界,中間悉為閒田。盟文有所不載者,蕃有兵馬處蕃守,漢有兵馬處漢守,並依見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馬處,不得新置,并築城堡耕種。今二國將相受辭而會,齋戒將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惟神照臨,無得愆墜。其盟文藏于宗廟,副在有司,二國之成,其永保之。 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涇、隴、邠、寧數道”。
語見《舊書》(吐蕃傳) 貞元三年(787年),“渾瑊與尚結贊會於平涼”,並遭劫盟。七月,“遣決勝軍使唐良臣以衆六百人戍潘原堡”。九月,潘原復陷,“詔唐良臣自潘原戍百里城”。是時,“涇州之西,唯有連雲堡每偵候賊之進退,及是堡陷,涇州不敢啟西門,西門外皆為賊境”。十月,吐蕃“修故原州城,其大衆屯焉”。十一月,詔詔渾瑊歸河中,李元諒歸華州。汴州宣武軍劉昌入朝,詔以汴兵八千戍涇原,分瑊、元諒之眾歸汴。
語見《舊書》(吐蕃傳)《舊書》(李元諒傳):貞元三年,詔元諒將本軍從渾瑊與吐蕃會盟於平涼。元諒謂瑊曰:"本奉詔,令營于潘原堡,以應援侍中。竊思潘原去平涼六七十裡,蕃情多詐,倘有急變,何由應赴?請次侍中為營。"瑊以違詔,固止之。元諒竟與瑊同進。瑊營距盟所二十裡,元諒營次之,壕柵深固。……賴元諒之軍嚴固;瑊既入營,虜皆散去。是日無元諒軍,瑊幾不免。《全唐文》(鎮國軍節度使李公功德頌):乃距平涼二十裡所,柵為壁,塹為壕,設晉師敖前之伏,修楚臣勁後之殿。《唐故華州潼關鎮國軍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臨洮軍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校尚書左僕射兼華州刺史御史大夫武康郡王贈司空李公墓誌銘並序》:盟戎之役,實領後軍,戎以惡來,我以整待,賊不敢躡,全師以歸。《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貞元三年,朝廷以五原盛秋,式遏侵軼,詔公領宣武駟介,北出護邊,有逗撓犯令者,立斬三百人以徇,傳校肅然,感讋朔野。俄拜本軍京西行營節度使,雖拊循行師,未有分地,而車服恩禮,已如守臣。
貞元四年(788年),以宣武軍京西行營節度使劉昌為涇原節度使,以李元諒為隴右(西)節度使。元諒於涇州復置良原縣,“古城多摧圮”,“進築新城,以據便地”。
《舊書》(德宗紀):貞元四年春正月,丁未,隴右李元諒築良原城。《舊書》(德宗紀):貞元九年十一月辛卯,華州潼關鎮國軍、隴右節度使李元諒卒於良原,以其部將阿史那敘統元諒之衆,戍良原。《新書》(地理志):良原,上。興元二年沒吐蕃,貞元四年復置。《舊書》(李元諒傳):四年春,加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臨洮軍使,移鎮良原。良原古城多摧圮,隴東要地,虜入寇,常牧馬休兵於此。元諒遠烽堠,培城補堞,身率軍士,與同勞逸。芟林薙草,斬荊榛,俟乾,盡焚之,方數十裡,皆為美田。勸軍士樹藝,歲收粟菽數十萬斛,生殖之業,陶冶必備。仍距城築台,上彀車弩,為城守備益固。無幾,又進築新城,以據便地。虜每寇掠,輒擊卻之,涇、隴由是乂安,虜深憚之。《全唐文》(鎮國軍節度使李公功德頌):良原縣間在涇隴,西壓窮邊,罹彼煙塵,翦除荊棘,事未經啟。密命興功,遂發軫而遽行,即建標而特起,恢其制度,峻以規模,役不二旬,隱然嶽立。乃修廬井,乃辟田疇,商旅載通,流庸偕附。烽堠交於塞表,保障連於峽右。雖周築虎牢,漢憑馬邑,式遏亂略,曾何足雲!此其徇國之功十也。《唐故華州潼關鎮國軍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臨洮軍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校尚書左僕射兼華州刺史御史大夫武康郡王贈司空李公墓誌銘並序》:四年春,詔加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臨洮軍等使。良原古城,隴東要塞。虜騎入寇,於焉中休。詔公移鎮,以遏侵軼。遷尚書左僕射。諸侯戎兵,愛俾總統。規李牧守邊之議,擇充國屯田之謀。駈狐狸,剪榛棘,補殘堞,濬舊隍,築新台,彀連弩撲,斸陶旊,墾發耕耘,歲收甫田數十萬斛。尋又進據便地,更營新城,辟土開疆,日引月長。賊來寇抄,師輒擊卻,由是豳涇汧隴,人獲按堵矣。《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明年遷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使度支營田等使涇州刺史,是拜居秦之北地,漢之回中,俗修武備,而尚氣敢。 貞元七年(791年),二月,復築原州平涼城。三月,築胡谷堡,改名彰義堡。
《舊書》(德宗紀):涇原帥劉昌復築平涼城。城去故原州一百五十里,本原之屬縣,地當禦戎之衝要。……涇原節度使劉昌築胡谷堡,改名彰義堡。堡在平涼西三十五里,亦禦戎之要地。《冊府元龜》:分兵戍之,地當走集,得守固之要,器械糧谷,頗豐而人安焉。《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西城平涼,開地二百里,據彈箏峽之嶮,北城保定,深入百餘裡,捍青石嶺之固,凡七城二堡,有堅甲利刃,制彼沖厄,絕其驅侵。 貞元十一年(795年),涇州於堡定城復置臨涇縣(原治堡定城),於彰信堡置行潘原縣。
《唐會要》:臨涇縣,貞元十一年正月,節度使劉昌請於臨涇縣保定城置。阴盘县,改潘原,贞元十一年,以彰信堡置。《新書》(地理志):潘原。中。本陰盤,天寶元年更名,後省為彰信堡,貞元十一年復置。《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西城平涼,開地二百里,據彈箏峽之嶮,北城保定,深入百餘裡,捍青石嶺之固,凡七城二堡,有堅甲利刃,制彼沖厄,絕其驅侵。 貞元十九年(803年),移行原州至平涼縣。百里城分置鄉甿歸於靈台、良原。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冊府元龜》:今平涼臨邊,且故原州屬縣人戶頗眾,兼諸軍防秋兵馬在焉,請徙行原州置於平涼,城池嚴固,且逼蕃戎,可以威重綠邊。其百里城舊分置鄉甿,歸於靈台、良原。詔可之。《授劉士涇太僕卿制》:築平涼等八城一堡。 元和元年(806年),良原割隸秦州保義軍節度、隴西經略軍等使(普潤鎮)。註:元和三年罷保義軍,良原鎮隸右神策軍。
《舊書》(憲宗紀):元和元年,以隴右經略使、秦州刺史劉澭為保義軍節度使。《全唐文》(唐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使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保義軍節度隴西經略軍等使上柱國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贈尚書右僕射中山劉公神道碑銘):貞元二十一年……明年秩進武部,封啟彭城,建保義之雄名,益良原之重眾,知始賜節鉞,許之專征。《唐會要》:(元和)三年正月。詔普潤鎮兵馬使。隸左神策軍。良原鎮兵馬使。隸右神策軍。 元和三年(808年),移行原州至臨涇縣,置行渭州於平涼縣,並罷平涼縣,“其民皆州自領之”。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冊府元龜》:郝玼為臨涇鎮將,以臨涇地居險要,當虜要衝,白其帥曰:臨涇草木豐茂,宜畜牧。西蕃入寇,每屯其地,請完壘益軍,以折虜之入寇。前帥不從,及段佑節制涇原,深然其策。元和三年,佑請築臨涇城,朝廷從之,仍以為行涼州(原州)。詔玼為刺史以戍之,自是西蕃入寇,不過臨涇。初佑請城臨涇,詔麟遊、靈台、良原、崇信、歸化等五鎮並修整士馬,掎角相應。臨涇城直涇州西北九十裡,實險要之鎮。《唐會要》:行原州。元和三年十二月。臨涇縣改為行原州。遂命鎮將郝泚為刺史。始。泚為刺史。嘗以臨涇地宜蕃息。蕃戎每入寇。屯臨涇為休養便地。嘗白其帥。願以城控之。前帥不從。其後段祐為節度使。泚復白祐。祐多其策。乃表請城之。《太平寰宇記》:元和三年移於涇州臨涇縣置行原州,遂命鎮將郝泚為刺史。始泚以臨涇地宜蓄息西番,每為冦即屯其地,嘗白於其帥請城以控之。前帥不從,其後段祐為節度使,泚復白祐。祐多其策。乃表請城之。……涇原節度使朱忠亮奏移行原州於臨涇縣,置行渭州于平涼縣。《舊書》(憲宗紀):三年正月,庚子,涇原段祐請修臨涇城,在涇州北九十里,扼犬戎之衝要,詔從之。十二月庚戌,以臨涇縣為行原州,命鎮將郝玼為刺史。自玼鎮臨涇,西戎不敢犯塞。 元和中,節度朱忠亮複築潘原城。王潛又築歸化、潘原二壘,請複城原州,不果。
語見《讀史方輿紀要》《新唐書》(忠義傳):潛至鎮,繕壁壘,積粟,構高屋偫兵,利而嚴。遂引師自原州踰硤石,取虜將一人,斥烽候,築歸化、潘原二壘。請復城原州,度支沮議,故原州復陷。 大中三年(849年),吐蕃以秦、原、安樂三州及七關歸附,原州歸治平高。以原州之蕭關縣置武州。遂為四鎮北庭行軍涇原渭武等節度觀察使。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 咸通四年(863年),渭州割隸天雄軍秦成河渭等節度觀察使。
廣明元年(880年)後,原州、武州複陷,又置行原州於臨涇縣。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新五代史》:權於臨涇置原州而涇州兼治其民。 中和四年(884年),置行武州於潘原縣。復於平涼縣置行渭州。
《讀史方輿紀要》、《新書》(地理志)。《舊五代史》:自吐蕃陷渭州,權於平涼縣為渭州理所,遂罷平涼縣。又有安國、耀武兩鎮兼屬平涼,其賦租節目,並無縣管。 大順二年(891年),賜號彰義軍,為四鎮北庭行軍、彰義軍節度、涇原渭武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
此鎮比我想象複雜許多,需要整理唐蕃戰爭及疆界,還有正州縣與行州縣的問題,另外該鎮例兼四鎮北庭行軍(行營)節度使。資料比較零碎,散在各種史料中。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3-08 03: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