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库伦(圐圇)
过去,在野外测图或航测外业调绘,常遇到一些生僻的地名,经过多方打听、调查,才弄清其读音和含义。有几年,我队曾在山西雁北地区施测过许多大比例尺地图,当时在有的测区就遇到叫“圐圙(kūlüè)”的地名,据当地老乡讲,“圐圙/库伦(kūlüè)”意为圈子,是放牧“圈栏”的意思,有的叫“草圐圙”即草圈子。后来查阅《山西省地图集》和《山西省行政区划资料》(1982年版),发现有不少此类地名,现初步列出如下;
所在县 乡镇 村庄
朔州市 神头乡 王圐圙
滋润乡 王圐圙
汴子疃乡 白圐圙
天镇县 谷前堡乡 石圐圙
左云县 陈家窑乡 左卫圐圙
浑源县 大仁庄乡 杨湾(圐圙)
应县 城关镇 大圐圙
下社乡 辛圐圙
义井乡 大圐圙
山阴县 薛圐圙乡 薛圐圙
张庄乡 东察罕铺 西察罕铺
繁峙县 南峪口乡 圐圙
大营镇 新圐圙
兴县 圪垯上乡 圐圙头
魏家滩乡 马圐圙
临县 白文镇 圐圙等
又查《全国乡镇地名录》测绘出版社1986年*北京。邻近省、区也有一些类似情形,如内蒙古丰镇县有马家圐圙乡,河北省张北县有大囫囵镇、羊囫囵,可能是音、写上的差异。观察分析,是临近内蒙古的大片地区。
我国从周朝起,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历经汉、唐、元、清,逐步形成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地名是多民族语地名的综合体。在农、牧业过渡区域,有草地、山坡,适宜放牧,形成一些牧业聚落,而用此称。犹如汉族地区大者为城池,一般为堡寨,围栏、墙院,蒙古族兄弟称圐圙,多为小地名。为区别起见,当地老乡将外蒙古的库伦称为“大库伦”, 圐圙/库伦,为同音异写。
清·松筠(1754-1835),蒙古正蓝旗人,玛拉特氏,字湘浦。1794年任驻藏办事大臣、1800年任伊犁将军、1818年任绥远城将军、1823年任乌里雅苏台将军等职。在《绥服纪略图诗》中“┄┄┄忆昔驻库伦,游牧地无垠┄┄”注:“所谓库伦者,蒙古语‘城圈’也。该处有喇嘛木栅如城,故名库伦”。
《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301页
我国自周、秦、汉、唐以来,逐步形成多民族的国家。山西雁北地区,曾先后为我国历史上的匈奴、鲜卑、蒙古民族与汉民族相互杂居、交往的地区,亦是我国农、牧业过渡地区,牧业社会的生活状况,由牧点渐成村落,在地名上留下足迹,使我国地名丰富多彩。其中;朔州、山阴、应县、浑源,沿桑干河源由西南向东北,依次相邻分布,其西北有左云、东南有繁峙,虽与天镇相离,但不远。
中华各民族长久交往,特别是元代蒙古族、清代满族当了中国统治者(162年+295年),直至民国初年的400多年来,蒙汉、满汉兄弟来往更加密切、频繁,长城内外,一统江山。
晋商遍中华,山西雁北、忻州人走西口,到内外蒙古者多之。在与老乡闲聊时,许多老乡常提到过去这些地区许多人在大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买卖城(今蒙古阿尔丹布拉克)、后营子(今俄罗斯恰克图)、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等地当官、经商、务工、种菜等,也经常有蒙古喇嘛僧人、僧团到五台山进香、朝拜,蒙古同胞到内地做生意等。张(家口)库(伦)大道上车辆、驼队、马帮,人员、物资往来,络绎不绝。走西口的路上也人来人往。
故地名除多处蒙古语地名“圐圙”外,还有“察罕铺”等,“察罕” 蒙古语意为“白色”,细查还会发现一些蒙汉混合地名,以及一些汉化地名。
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六九六页之三【库伦】在外蒙古土谢图汗中旗汗山之北,图拉哈拉二河之间。外蒙都护使兼充库伦办事大员所驻,地处外蒙古中心。……商旅启繁,为蒙古第一大城。喇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亦居此,即世称活佛者也。……其市街分三部:中为宫殿区活佛宫殿所在;西为喇嘛区,亦称西库伦,诸寺院所在;东为买卖城,亦称东库伦,又称东营子,商业所在。东西库伦之间约隔十五里。库伦,蒙古语城圈也。其地有喇嘛木栅如城,故名。……张库汽车路自张家口达此。圐圇北方方言。四周有墙而无房屋的空场。多用于地名。山西山阴县有薛家圐圇。
又《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848页中【库伦】 旧地名。自公元十七世纪中期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所驻,始建城栅,蒙古语称城圈为“库伦”,即以为名。清代设库伦办事大臣驻此,管理对俄罗斯通商事务,并统辖土谢图汗、车臣汗二部,归定边左副将军节制。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乌兰巴托。
又据《现代汉语词典》653页(kūlüè)蒙语指围起来的草场,现在多用于村镇名称:马家(在内蒙古)。也译作库伦。
原属中国一部分的外蒙古,在沙俄策动下宣布“自治”,1946年1月“独立”,离开祖国屈指已经40年,不时手捧地图思念之。至今上海市区闸北区南部苏州河畔仍有马路称“蒙古路”,台湾省台北市有“库伦街”。儿离母亲几十载,关心支援常怀念。 1986年,蒙古离开祖国40年,起稿 2006,10修改